第十二回 遊飢餓小地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九月初九日
詩曰: 高歌一曲望春風 扭擺腰肢足踏虫
世態文明多暗路 幽魂盡墮網羅中。
濟佛曰:著書奔波勞累,為誰辛苦為誰忙?陽關之道雖人車熱鬧,但是道德希微,世風日漸喪落,地獄冤魂哀嚎之聲,震動山嶽,聖賢堂奉旨著作「地獄遊記」,全書除詳描地獄刑罰慘境外,並以現景道破真理,開人迷津,所以此書非可當為一本消遣小說,希世人明悟之。楊生準備起程遊冥。
揚生曰:我已準備好了,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凡人坐蓮台,乃是特別之眷顧,希楊生珍惜之。…….. 已到了,速下蓮台,今日要參觀的是「飢餓地獄」。
楊生曰:此地猶如荒野,四處皆無人跡,我們要往那個方向去呢?
濟佛曰:離此不遠,經一小丘便到「飢餓地獄」。
楊生曰:人煙既無,而鬼魂從何方入獄?
濟佛曰:你向左邊看便知究竟。
楊生曰:喔!左邊果然有一條小路,路上三三倆倆,牛頭馬面押著罪魂行走。
濟佛曰:我們向左而行,与他們同行。
牛將軍曰:何處凡人!擅自來此?
濟佛曰:你睜開眼睛看清楚,再叱責未慢!
楊生曰:這位牛頭將軍,看來醜陋可怕,手中又握有鐵鍊、鐵叉,來勢凶凶,他是否會對我們動武?
濟佛曰:不用怕,我向其說明就是。
牛將軍曰:二位是何人?快說,不然要逮捕見 主公辦理。
濟佛曰:將軍,你做陰差有多久,為何不識我?
牛將軍曰:我擔任陰差只有二個月餘,一切按公辦理。凡是無令牌者,一律逮捕,此是我之責職。
濟佛曰:我是 濟公活佛,這位是陽間台中聖賢堂關聖帝君之門生,奉旨遊冥,著書勸世,今日要往「飢餓地獄」,經過此地。將軍應知我們有 玉旨在身,不可阻礙,否則你難免受罰。
牛將軍曰:玉旨在前,伏拜參駕,原來你就是世俗所說那位瘋和尚「濟公」,我因離世不久,不曾看見大佛,請你及這位善生赦罪,如要到「飢餓地獄」,翻過前面小山就到,我引導二位前去吧。
濟佛曰:好的。楊生我們隨將軍背後前進。
楊生曰:好!這种小路都是碎石,而且路面破洞不少,洞中又有積水,行走真是痛苦,腳於好像針刺。前面另二位將軍,共押一位婦人,這婦人打扮如富婆一般,卻被鐵鍊扣押,她到底犯了什么罪?
濟佛曰:在世富貴人家享受過多,不惜五谷,任意拋棄飯菜,就是吃太飽,所以押至「飢餓地獄」,讓他餓一餓。
楊生曰:這個小山丘不高,樹木茂盛,還長有蘆葦,及許多藤類植物,与凡間三山丘完相同,山中只有一條物三人可以通行小路。
濟佛曰:過了此小丘,你看前面就是「飢餓地獄」,是設在山丘下。
楊生曰:我看到了,整片都是鋼筋圍起,並有屋項,呈黑竭色。已到山下了。
牛將軍曰:你們在此稍侯,我前去稟告。
楊生曰:「飢餓小地獄」五個是用木板彫凹字,並不太清晰,兩旁有兵將嚴守,前面所押之女犯已憑證進入了。
牛將軍曰:我已入獄稟告獄官,二位請隨我進去。
獄官曰:歡迎 濟公活佛及聖賢堂楊善生大駕光臨,慢出迎接太失禮了,請赦罪。
濟佛曰:那里!來此打擾,因聖賢堂奉旨著作「地獄遊記」,我特帶領楊生靈魂入陰府觀察詳情,供作勸世之資料,今日到此,希獄官多多指導。
獄官曰:本獄屬第二殿管轄,為飢餓地獄,我引導楊善生參觀, 濟佛請你在此飲茶稍息。
楊生曰:好,我隨獄官前去。…….. 這排囚獄,每間約有三個榻榻米大,里面每一個人,雖然身穿華麗衣服,為何個廣面黃肌瘦,呻吟不止?
獄官曰:這些人在世大都是生意人,吃穿富足,一擲千金,毫不吝惜,對乞丐或困苦之人,全無半點憐憫之心,死後,皆墮此獄。我叫一位男罪魂出來,你可以問問他。
楊生曰:請問這位先生,你為何到此受罪?
男罪魂曰:我在生前經營工廠,因生意一帆風順,賺了不少錢財,因生意關係,每日社交應酬,餐廳、飯店行如廚房,吃喝玩樂,一席雖花萬元,並不覺可惜,但對員工福利,則刻薄萬分,員工亦時常抱怨;
如有慈善團體來募捐作公益事業,最多只出五百元應付,無一點善心可言;如有乞丐或貧窮親友來借錢,則吩咐傭人說我不在家。不但如此,家中飯菜山珍海味,毫無節儉;
在外並蓄有數位情人,金屋藏嬌,一個月要負擔數萬元生活費,供妾女花用。二年前,因患高血壓死亡,就被判來「飢餓地獄」,雖然身穿西裝,但沒有山珍海味可吃,一星期只有一餐菜粥當飯吃。大約二天便餓得昏迷,牛頭馬面再用回魂水潑活,真是痛苦萬分,肚內飢腸難受,你有什么食物?求你快給我充飢!
獄官曰:孽畜!快進去!不可冒瀆,你自招自受,享受過多,不必哀哭。再命那位女罪魂出來,快向這位善生報告在生犯罪情形。
女罪魂曰:我在生是位富家之妻,因丈夫經營營造廠,專門建筑房屋,發了大財,由小屋而住大廈。因錢多,便養成不良習慣,學會打麻將,日夜沉迷賭博,家庭職務不顧,並時常約朋友上舞廳,或吃宵夜,一生中,吃喝賭花,全無節省金錢。對救濟貧民或是慈善事業分文不捨。享受一生,死後 冥王無情,將我判來此獄受罪,現在飢餓難忍。
楊生曰:這位女魂,面現痛苦之色,將手指伸入口中咬嚼,好像飢餓得不能支持。
獄官曰:快入獄!
楊生曰:望獄官說明,我看每間所關的罪魂,不論男女雖穿著不惡,但為何如路邊乞丐,躺在地上呻吟,披頭散髮,伸手討食?
獄官曰:凡在世暴殄天物,不惜五谷,花錢浪費不節,有錢只顧自已花用享受,不布施給貧困之人或作公益事業,或男人有錢便拋棄家妻,在外另筑香巢,或是女人一旦出名,如現時之歌星,一旦走紅,便瞧自己丈夫不起,自願離婚,享受虛榮等等。凡富貴移志,便生低賤行為,死後一律隨落此獄受苦。希世間享受榮華富貴者,要施捨部份金錢助人,自己不可過份奢華,不然,僅知吃喝玩樂,福盡禍臨矣。
今生得享榮華富貴,乃前生積德即得福報,如能富貴不淫,更加行善積德,助解難,多作「雪中送炭」之舉;或印刷善書勸世,百年之後,不但人間流傳美名,而且也能魂登極樂,享受人間香煙。
濟佛曰:因時刻不早,楊生我物準備回堂。
獄官曰:也好,如有失儀之處,請包涵。
楊生曰:多謝獄官說明,我們將回堂。
濟佛曰:快上蓮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三回 遊奈河橋參觀舞池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九月十九日
詩曰:奈河橋下罪魂多 正路弗行墮網羅
合理當修菩薩道 修身立德化干戈。
濟佛曰:聖賢堂中全體鸞生認真修道,效勞不怠,精神可嘉,今逢「地獄遊記」一書奉旨著作, 玉帝一再耳提面命。遊冥著成一本千古奇書,勸化之功,代代不絕,因而我亦樂意引導楊生遊冥。
楊生曰:多謝 恩師之教化,本堂全體同修的確花費全部精神与物質,致力復興文化与道德,頒贈善書普化世人,但願上蒼多護佑,減少諸同修之魔難。
濟佛曰:有心修道,都是環境遭遇不佳,我自暗轉天机,使諸生一帆風順。今日準備遊冥,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可以起程。………濟佛曰:到了,快下蓮台。
楊生曰:此是何地?為何慘叫聲不絕?前面一條橋,橋上之人,往下跌落,慘叫哀嚎之聲連天!
濟佛曰:此地是「奈河橋」,凡人一死,犯罪者,大都份必經過此橋,我們前去請問將軍,請其詳述一切。
楊生曰:此橋不停搖動,好像吊橋般,橋上好多牛頭馬面,各押罪魂,行到橋中,便將人難落,真殘忍。
守橋將軍曰:剛才接到 地藏王教主牒文,知 濟公活佛引導陽間台中聖賢堂善生參觀本處,以證載「地獄遊記」,勸化世人,失迎!失迎!
濟佛曰:那里!那里!打擾你們。
將軍曰:二位隨我走,我引導上橋。
楊生曰:我不敢上去,在橋頭參觀就可。
濟佛曰:別怕,牛馬二將軍不會推你下去。
楊生曰:也好,不過 恩師你要拉著我的手,因橋面搖動不穩,恐怕跌倒。
濟佛曰:既然如此,我攜你之手,快上橋吧。
楊生曰:噯唷!噯唷!橋下全部是蛇,有數萬隻之多,好可怕,各種蛇類都有,有像龍柱那么大的巨蟒,張口伸舌,橋底墜下不少之人,哀聲慘叫,被蛇咬食,我足心發軟,不敢看, 恩師啊!我們回去吧。
將軍曰:請楊生不必驚怕,此奈何奈橋下為「毒蛇坑」,凡是人死之後,心地不善,或拐騙人之錢財、美色,挑撥事非,害人相殺,幸災樂禍者,可謂「心腸惡毒」,這些毒蛇,由人之毒腸所化生,罪魂行到此橋,必心慌腳軟,牛馬二將軍便將其推落橋下,受毒蛇吞食。凡人一墜落撟下,如喪考妣,足下
所踏全是毒蛇,拼命逃生,但腳一跳動,毒蛇被踏,便反撲咬傷吞食。
楊生曰:太可怕了,看見一隻蛇已被嚇呆;若是膽小者,不必牛馬爺推落,行到奈河橋上馬上嚇得昏倒,六神無主就自動跌下了。
濟佛曰:我們快過此橋,今日罪魂甚多,橋上擁擠不堪,個個大哭失聲,誰叫他們在生為非作歹,現在腳部不穩,一一跌落橋下,受毒蛇咬食之慘刑。
楊生曰:快到盡頭了,我心里還很害怕,奈所橋原來是這樣,橋邊無攔杆可攀,走起來手冷腳軟,尤其是看到橋下之毒蛇群,更是令人心寒縮足。
濟佛曰:膽子太小了,我賜你三顆「定神丸」,快服下,不必臉色發青,冷汗直流,………快向守橋將軍辭駕,我們尚要另遊他處。
楊生曰:多謝守橋將軍引導指教,因時間有限,不多久留。 將軍曰:送駕。
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我們將另赴他處參觀。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
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前面是「舞池地獄」,為陰間新設地獄,屬二殿管轄。
獄官曰:恭迎 濟公活佛及聖賢堂聖筆楊善生光臨,剛才接到 主公諭命,濟佛及楊善生將臨本獄參觀,著書勸世,請二位入內參觀。
楊生曰:多謝獄官。請問獄官,為何獄內粉紅色燈光暗淡,只聽跳動哀叫聲音?
濟佛曰:本獄所禁者,是在世當舞女或是愛好跳無之人,請入內參觀,就知一切。
楊生曰:是!喔!內中擠滿男女,男的老少俱有,穿著甚有氣派,西裝畢挺;年青女性穿著輕紗艷服,也不少外國人,每個人踏到地板,立刻哀叫,並跳躍不止,男女擁成一團,請問獄官,這到底是什么刑罰?
獄官曰:凡在世為不正當舞女或藉跳舞玩樂之人,死後必均拘禁此獄,讓其重享舞也滋味,但來此已不能飄飄欲仙,渾然忘我,享受溫柔鄉之快樂。獄中舞池是鐵板所造,燃燒紅燙,還射出紅熱光線,男女一踏,馬上疼痛不已,大跳其舞,在生樂於此道,死後足可供其回味無窮,永難忘怀,個個腳底起泡生湯,腫如肉包一樣。
楊生曰:獄官你言甚有道理,生愛跳舞,死後又讓他跳個「痛快」,可是時代潮流不同,跳舞並非全是坏事,有促進身心健康功能。如跳舞者,必來地獄受此苦刑,是否陰律有偏呢?
獄官曰:我詳細說明:來此受刑者並非全部愛好跳舞之人,地獄所刑者,為在生藉跳舞玩樂,其並非為健身,乃是沉湎女色;女者為交際花,任人擁抱,而賺取金錢,舞後所謂「帶出場」,另行色情交易。
或是在生不聽父母教訓,不到正當娛樂場所活動,喜愛跳舞,荒淫不節。如所跳是活動筋節,有益身心之正當舞蹈,本獄不予懲處。
判入本獄者,是以色情交易,有傷風化者為主。勸世間之人,將精力金錢用在正當娛樂,否則死後必來「舞池地獄」受苦。
楊生曰:此說方合道理,不然時代變遷,洋風新潮,我國有國術作為健身之運動,地獄所刑者,為藉運動之名,而行不正腳步之人。
濟佛曰:今日時刻已到,我們師徒將回堂,多謝獄官說明指導,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多謝獄官開示,我已坐穩。
濟佛曰:起程回堂,………. 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四回 遊寒冰小地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九月廿九日
詩曰:寒風刺骨漸初冬 樂善猶如一石松
萬綠山移成雪海 竹梅勁傲屹高峰。
濟佛曰:秋意漸去,嚴冬接連,氣候變化多端,眾生疾病迭生,乃一時無法适應之故。今日我將帶領楊生遊「寒冰地獄」,又遇此種寒風刺骨天氣,不知楊生是否受得了呢?
楊生曰:恩師啊!我感冒剛好,今天天氣又這么寒冷,我看「寒冰地獄」改日再去,先到他處參觀,不知 恩師意見如何?
濟佛曰:那怎么可以,已通知安排遊「寒冰地獄」參觀事宜,中途絕不可變卦,若怕受不了寒冷,我賜三粒「溫元丸」,快服下,不可拖延時間。
楊生曰:多謝 恩師賜我仙丹,…….. 我已服下。喔!感覺通體發熱,一點寒意也沒有。
濟佛曰:快上蓮台。楊生曰:我已坐穩可以起程。…..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
楊生曰:前面為何了無人跡,只見荒山一片雪白,好像下雪一般,看不到青翠樹木,只有少數禿技枯樹,這是什地方?
濟佛曰:此地接近「寒冰地獄」,該山因受寒冰影響,終年下雪,異常寒冷,我們非由陰府之路行走,所以此地不見人影,因坐蓮台,乃是騰空而行,你跟我從左邊山腰而行,便可到達「寒冰地獄」。
楊生曰:這種偏僻地方並無道路,草木都被凍死,一片枯萎現像,越來越有寒意,是否那三粒仙丹藥力漸漸減退呢?
濟佛曰:藥力並非減退,是仙丹循環關係,等一下就渾身發熱,足可三日不退,你可放心,我不會讓你凍斃的。
楊生曰:前面有一排房屋,都是木造的,塗上黑色,屋頂還有朵朵雪花,屋前用二支木柱矗立,中間橫一木枝,上寫「寒冰地獄」,獄門有一小道路,直通房屋內,這里設備為何簡陋無比?
濟佛曰:因該獄為寒冰所罩,罪魂都被凍得僵硬,所以無法逃走,設備因而簡陋。
楊生曰:路上數位陰差,押了十餘位男女,不知是否往該獄受刑?
濟佛曰:正是。前面獄官与將軍已來。楊生準備參駕。
楊生曰:參駕獄官及將軍,我們奉旨遊冥,請多指教。
獄官曰:濟佛及楊善生免禮,剛才奉 主公 楚江王之命,知 濟佛及聖賢堂楊善生將來本獄參觀,將實情刊載「地獄遊記」,以醒化世人,請二位隨我入內參觀。
楊生曰:多謝……….. 。濟佛曰:我們直接入「寒冰地獄」參觀,不必到屋內。
獄官曰:好的。
楊生曰:「寒冰地獄」在兩山環抱之內,里面好像陽間游泳池一般。分數千池之多,遠處已看不清楚。池內男女都有,身上只穿內衣,下半身大都看不見,被冰雹壓住,個個面色發青,唇黑手抖,根本無聲哀叫,只是有氣無力的呻吟。前面那兩個老人對我用祈求眼光直望,好像是有話跟我說,請問 恩師,是否可以將他救起,免受寒冰浸凍之苦。
獄官曰:我拉幾個罪魂到岸上,你可以發問
楊生曰:好好。請問這位老前輩,這里的滋味如何?
罪魂曰:冰天雪地,衣衫單薄,只穿內夜褲,我已無力可說話了,五體冰凍,將近休克………..
獄官曰:將軍速拿來薑湯,讓其服下,以助元氣。
將軍曰:快服下,好好將在生作惡之事招出,以供登載善書,勸化世人,莫學你之坏榜樣,以免死後墮落此獄。
罪魂曰:我在世時,最愛集郵票及古錢、古董等物,在四十五歲時,結交一位志同趣合之朋友,兩人閒時,品茗聊天,如契金蘭。有一日,他將出國遠行,恐怕所收藏之珍貴郵票及古錢等物被偷,便存放我處,我因一時貪心,將朋友寄放之物移到別處。待他回來要向我取回寄物時,我對他說:「真是對不起,半個月前,因受賊偷,連我一些貴重古物都被偷得一空。」知友听後,痛心疾首,哀惜不已,既被偷去,也無法拿回,就此作罷。
我五十六歲,患肝癌,去世後,魂到陰府,豈知陰府早已有我暗室虧行資料,經孽鏡台現影對照後,終於俯首認罪,被二殿 楚江王判入「寒冰地獄」五年,每日受冰塊覆壓,身寒肉凍,痛苦萬分,後悔來不及了。請你向獄官求情,赦我之罪,早日出苦不知如何?
楊生曰:請獄官赦其罪一二,不知如何?
獄官曰:此為陰律所判,無 冥王之令,我無權變更,現時給他喝薑湯解寒已是優待了,不要再求情。可以再問這位老太婆墮落此獄之原因。
楊生曰:這位老太婆凍得已支持不住,倒在地上,如何叫她回答?將軍也給她喝些薑湯解寒,振作精神吧!
將軍曰:可也,快喝下,好好回答這位善生所問,不然再加重懲罰。
罪魂曰:喔!我太痛苦了,這種寒冰好像殯儀舘及太平間,專門冷凍尸體一樣,你看我全身發青,慘無血色。我在世時經營娼寮,自己是老鴇,所住是矮屋、髒房,收買十餘位少女,內中有山地姑娘,有良家婦女,有逃學少女,每日令其接客,如不服從,就施軟禁或叫保鏢威脅修理,發了一筆骯髒錢。
其中不少神女雖有家人或客人要來贖身,救其出苦海,恢復自由之身,我便開大口要求巨金,有者無足夠金錢可贖身,所以一生埋沒青春,生活在花窟中。我至五十一歲時,因一生煙酒過多,致腦充血死亡,死後才知被 冥王折壽十年,因罪孽太深,先被判入「糞尿泥地獄」受苦五年,刑滿今轉判「寒冰地獄」三十一年,受刑畢不知要再交經何殿另判修罪!
死後至今,受盡糞尿、寒冰之苦,未來苦頭尚多,實在太悽慘了,只怨自己造孽太多!
獄官曰:最後換這位女罪魂,快將在世犯罪情形招出?命將軍快以薑湯讓其回元,以便說話?
將軍曰:遵命!………已給她解寒。
楊生曰:請問這位小姐,你為何到「寒冰地獄」來呢?
罪魂曰:說起來羞恨交加,我十八歲那年參加了歌舞團,跟隨團員四處演出,其間常常表演脫衣舞,以招徠顧客;
後因生意不佳,歌舞團解散,便轉業常被叫出接客,或陪客表演脫衣節目,而結識一位富商,在外同居,做為姨太太。三十六歲時因二人意見不合而分開,一時想不開,便服毒自殺。
死後到「枉死城」受禁五年,後即判入「寒冰地獄」受刑,至今已有三年,還有十二年才期滿,甚是痛苦,每日被壓在冰快下,四肢僵硬,寒氣攻心,後悔來不及了,勸世間女性,千萬不要學我步入歧途。
獄官曰:這位罪魂,在世不務正業,專以脫衣表演淫蕩歌舞,破坏善良風俗,生既不喜故穿衣服,死後即判入「寒冰地獄」,讓她要尋找衣服遮寒而不能,罪有應得,該魂尚有其它罪過,刑滿後,當再移交他殿。希世上婦女應以此為鑒。
獄官曰:將軍!速將三位罪魂押下去!
楊生曰:整個地獄白霧如煙,覺得有點寒意。
濟佛曰:此乃寒煙冷氣所發也。
獄官曰:凡是在世受人寄託金錢,財物,暗中掉包,或佔為私有。或開娼戶淫窟,又不准贖身者。或過份奢華、浪費,輕視國貨,所穿必求外國舶來衣服,以顯自已有錢,不知將餘金購置衣服、棉被救濟貧民過冬者。或女性喜拋頭露面,穿著露背短裙,故意顯示肉體迷人等等,死後將一律判入「寒冰地獄」,讓其享受涼爽滋味!
濟佛曰:今日時刻已到,我們將回聖賢堂。
楊生曰:多謝獄官及將軍指導,再見。 獄官曰:送駕。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恩師!我已坐穩了,可以回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五回 遊第三殿會晤宋帝王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月初九日
詩曰:揮鸞闡教著書忙 實訪幽冥寫錦章
地獄門開迎道客 修真何必畏閻王。
濟佛曰:今日遊冥進入第二階段,十殿各獄採取具代表性者參觀就可。不然十殿各獄全部遊光,費時要數年之久,因「地獄遊記」一書要早日問世,度化眾生,所以摘要著作。楊生準備遊冥,快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
楊生曰:前面有一牌樓,好像陽間佈告欄,上貼一紅紙,許多陰府官員及陰差圍觀,我們也前去參觀,到底寫得是什么?
濟佛曰:我已知之,你要參觀快向前走。
楊生曰:這些陰官陰差看我們來臨,為什么個個面呈驚異之色,都避開呢?
濟佛曰:這些陰府官差知你是陽人,身帶 玉旨,所以避開不敢冒犯,可看佈告攔上紅紙是寫什么。
楊生曰:原來是 玉皇上帝之玉詔,上寫:
幽冥教主欽奉 玉皇大天尊詔曰:
朕居靈霄,位統三千,握九幽六道生殺之權。溯自原靈降世以來,上古之世,人之淳厚,天性純真,故生為人,死後歸天,本無地獄之設。迨至中古之世,人心漸惡,天性日染污塵,倫常乖戾,各立堵牆,因而自造地獄,除守忠、孝、節、義,及修真煉道者外,一 一墮落六道輪迴中。今逢叔世,世道囂張,人心變惡加厲,作奸犯科不息,尤於淫風熾甚,天地正氣元靈已墮,禍由自取,故劫煞不絕。天本好生,不忍蒼生盡墮,故真道普降,以平浩劫,拯救善士。今有南贍部洲南天直轄鸞堂台中聖賢堂 關卿領旨,揮鸞闡教,上繼孔孟仁義,下承佛道真宗,發揚道德文化,普度天下群生,績業輝煌, 朕為使世人知陰間地獄實況,故賜旨於聖賢堂,開著「地獄遊記」寶典,命 濟公活佛帶領正乩聖筆楊生,神遊十殿,將陰司各獄刑罰情形,洩漏於世,並在遊冥中,開示真理,破除眾生之迷惑,著作之間,如 濟公活佛引導楊生駕到,命各殿獄穹差吏迎接,協助著書,俾使寶典早日完成,旨到之日,各遵 詔命,如違者,嚴罰不赦。
此諭。
天運丙辰年八日十五日
原來就是 玉帝向幽冥各獄所下之旨令。
濟佛曰:正是,要著作「地獄遊記」,除人間降旨外,陰間一樣要發通報。快向前面而行,到第三殿拜見 宋帝王。
楊生曰:「第三殿」離此尚有多遠?路上只見亡魂及陰差來往,並不見殿府。
濟佛曰:不遠就到,快上蓮台吧!節省時間。
楊生曰:好了,請起程。…………
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前面就是「第三殿」,快向前面參拜 冥王。宋帝王及文武判官,齊出殿迎接我們了。
楊生曰:是是,參見 宋帝王及各位仙官,今日我們奉旨遊冥著書,請多指教。
宋帝王曰:請楊善生起來,免多禮,早知貴堂致力宏揚聖教,勸化不少惡徒去邪歸正,亦引導甚多人向道修成正果,久仰之至,請二位入殿稍坐,敘談一番。
楊生曰:感謝 冥王誇獎,愧不敢當,敝堂在邱堂主領導下,全體鸞生同心協力,代天宣化,只是盡天職而已,不敢言何大德。
濟佛曰:免客氣,我們進殿稍息吧。
冥王曰:請二位就坐,粗椅木桌,不比陽間沙發舒適。將軍快向二位敬茶。
將軍曰:遵命!請二位用茶。
楊生曰:多謝!這間會客室,古色古香,很清淨,壁上掛有甚多墨畫,極富書香味道。
冥王曰:是也,本殿各官員閒時常來此品茗聊天,因陰府官員都是在世有修善德之人提昇,所以有此舒适環境。並非地獄都是受苦,地獄如人間監獄,受苦是犯罪之人。因此我們左右助理与凡間獄中官員一樣,行動自由。故心如無虧德,在世皆行善事者,魂到陰府,我們皆好禮相待,此點希陽人知之。如在生奸詐橫行,不務正道者,則死後到地獄,手銬鐵鎖,頭枷皮鞭,鐵叉鞭打,何能這般逍遙。
濟佛曰:今日時刻已到,楊生準備回堂,多謝 冥王指導,改日有緣再來會晤。
楊生曰:多謝 冥王及將軍厚禮招待,因時刻不早我們將回,向各位辭駕。
冥王曰:免禮,恭送二位,希再來一遊。
濟佛曰:快出殿,準備回堂。
楊生曰:匆匆忙忙,時間實在太短了。
濟佛曰:不要多言,我們起程回堂。………聖賢堂已到,楊生不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六 遊挖眼小地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日十九日
詩曰:黃泉路上逼人寒 慘叫哀聲感鼻酸
一念之差遺古恨 陽間滴滴總難瞞。
濟佛曰:寒流來臨,天氣嚴冷無比,但聖賢諸生衷怀熱腸,毫無冷意,實令我感動,「地獄遊記」如果圓滿著成,萬古流傳,諸生也載譽不絕。楊生今日準備遊冥。
楊生曰:今夜天氣冰冷,冥路更加淒涼,請恩師賜我一粒仙丹助元氣,不知恩師意下如何?
濟佛曰:可也,我再賜你三粒「溫元丸」,快吞下助陽氣,順利遊冥。
楊生曰:多謝 恩師,………. 我已服下,感覺全身溫暖。已坐穩蓮台,請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
楊生曰:這是什么地方,前面石階來了數位將軍打扮之人。
濟佛曰:此石階上乃是三殿 冥王管轄區,上面是一片無盡囚獄。快向前參駕將軍。
楊生曰:參駕諸位仙官,我們師徒奉旨著書,今日遊到此地,請仙官多多指教。
將軍曰:免禮,請 濟佛及楊善生入室內稍息,此是三殿所屬各獄之辦公廳,廳後就是各獄。
濟佛曰:因時刻有限,我看不必坐了,帶楊生參觀各獄就可。
將軍曰:也好,貴堂奉旨著作「地獄遊記」,我們早已知悉,今接 濟佛手諭,悉你們師徒將到本處參觀,請二位隨我向左邊走。
楊生曰:喔!好一大片廣場,都建有木造旁屋,近處已有哀叫聲傳出,前面有一獄,上寫「挖眼小地獄」。
將軍曰:今日帶你們參觀「挖眼小地獄」,先入此間室內,我向獄官稟明。
獄官曰:歡迎二位駕臨本獄,我帶你們入內參觀一番,如有不明瞭地方,請楊善生勿客氣發問。
楊生曰:喔!這一獄內的犯人,眼睛都被挖下,鮮血直流,每人哀聲慘叫,兩手按住流血的眼窩,真是殘忍。左邊那位中年人正被陰差用鐵叉挖眼,他掙扎不已,慘叫一聲,左眼已掉落,人將昏倒,但被綁在柱上,只有頭垂下,陰差又將挖另一眼,我不敢看,這種行為太手辣了。
濟佛曰:楊生你勿心驚多言,此乃陰法報應,怎可出言不遜,太無禮了。
將軍曰:我們不見怪,請楊善生勿介意。有疑便問。
楊生曰:失言之處,請獄官及將軍原諒。請問獄官,挖眼地獄刑罰情形如何?是否可以說明一下?
城官曰:可以凡是被判入此獄者,入獄後,先綁於木柱,然後挖其雙眼,罪魂必痛苦哀叫,昏昏死死,一日行刑三次,待每次要刑罰前,再將兩眼裝回,用還魂水一洗,罪魂馬上恢復原來知覺,然後再受刑,這樣才能使他感覺痛苦。
楊生曰:不知犯何罪才來此獄?
獄官曰:我命個罪魂自述比較傳真。命將軍將前三位罪魂雙眼裝回,施予還魂水,以便供出在生犯罪情形,登載善書,勸化世人。
將軍曰:遵命!已照辦,這位罪魂先出來向這位陽人自述生前犯何差錯?及死後被刑情形,由陽間善生代傳你之心聲,勸化世人。
罪魂曰:噯唷!我雙眼刺痛難忍,叫我說什么呢?
獄官曰:將軍!速用法水洗淨,使其鎮靜。
濟佛曰:不用,看我施法。………..
罪魂曰:現在舒服些了,多謝這位和尚解救。我生前太過驕傲,因自己是大學畢業,又是富有家庭,所以看輕一般窮人及無受高等教育的人。因傲氣凌人,常施人以不屑眼光,在生雖然能享受富裕生活,結交權貴之士。
死後卻被 冥王判罪,判我在生眼光太高,輕視一般平凡人,言我為「勢利眼」。我到此獄已有二年過三個餘月,還有二年多方能出獄,但現時尚犯有他罪,出獄後,前途凶多吉少,請這位善人要多勸陽人,有錢有勢不可「狗眼看人低」,隨便侮辱或輕視他人,死後就會像我的下場,請善人代求 冥王赦輕我之罪過!
楊生曰:請問將軍,這位罪魂已合作說道犯罪情形勸人,論當有功,是否可以饒赦其罪?
將軍曰:我不敢作主。
獄官曰:此事我回殿再稟告 主公,諒可赦其一分。快將其押回,再帶另二位一齊出來,供述自己犯罪情形。
將軍曰:遵命!已將其他兩位押出,也以法水洗淨,都已恢復自由之身,先由右邊這位快向陽間善生坦白說出在世犯罪情形。
罪魂曰:我在生因喜愛漁色,現時陽間社會無奇不有,除常偷看鄰居少女、婦人洗澡外,亦曾由友人帶往一處陋屋內觀看黃色電影。以後便樂此不疲,自動尋找刺激,最近並曾由友人引導,住一間旅社,由女中安排,叫來表演脫衣取樂。在一年前,我因車禍去世,魂到陰府,係壽元該終,遂即被 冥王判入「挖眼地獄」。每日遭受挖眼慘刑,悽慘情形,子孫在世全然不知,後悔已來及了。希這位善人回陽後,多宣化給世人知之,在生所作所為,以為神知鬼不覺,那如死後,孽鏡台前一照,醜態畢露無遺。
將軍曰:你這個老不羞、老風流,在世身邊剩有幾個錢,不知好好養老,以終天年,卻是愛好小道,專窺淫事,兩眼失德,所以來到地獄挖下來清洗、清洗。再換左邊這位罪魂,快自述生前做何惡事?
罪魂曰:我被判來此獄,所犯之罪,是學生時代考試時曾經作弊,偷看別人答案及書本;又喜愛看黃色小說、舂宮圖片及小電影等,死後被冥王判來此獄受刑。我已受刑半年,尚餘三年方可出獄。
楊生曰:太可怕了!我以前讀書時,考試也曾偷看別人答案,都沒有被老師發現,死後也要到此受刑嗎?
濟佛曰:作弊已犯校規,但你何必驚慌!上天不加罪於懺悔改過之人,你已皈依鸞門,代天宣化,作天之使者,功德浩大,將功補過,自然免來此地。
獄官曰:將軍!快將罪魂押入獄內。如有失儀之處請 濟佛及楊善生原諒!
楊生曰:那里!
獄官曰:凡是世人眼神不正,愛觀美色、淫書;或看人常露輕視、不順眼者,死後必墮落「挖眼地獄」受刑。如觀看「地獄遊記」後,能改過自新,並發願印贈該書勸化世人者,則死後此罪可抵消。
濟佛曰:今日時刻不早,我們師徒將回,多謝獄官及將軍。楊生速向他們道謝,並出獄準備回堂。
楊生曰:多謝 獄官及將軍指導,先辭駕了。
獄官曰:奉送 濟佛及楊善生。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準備回堂。
楊生曰:已坐穩了。……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七回 遊銅鐵刮臉小地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月廿九日
詩曰:淫風遍佈實堪傷 罪惡滔天勝虎狼
寄語陽間貪色輩 改頭換面莫猖狂。
濟佛曰:世道崎嶇,修道者魔考重重,誰能一帆風順到達西方?抱定信心,至死不渝,雖殉道而靈登極品,逢逆境更加努力,咬緊牙根,何怕處魔風妖雨遍地,古聖云:「見怪不怪,怪自亡。」道路障礙阻塞,抽出慧劍斬斷亂絲,經過一番寒澈骨,必得梅花撲鼻香。今日遊冥準備起程。楊生提起精神。這條不平凡的道路能走到盡頭,才配稱「忍辱道漢」。
楊生曰:多謝 恩師相勸,自知業重不修,難得脫離種種魔難,請 恩師放心,我已坐穩蓮台,隨師遊冥。………
濟佛曰:已到了快不蓮台,今日我們師徒參觀「銅鐵刮臉地獄」。
楊生曰:喔!前面獄官及將軍已出來。叩見諸位仙官!我乃聖賢堂 聖帝門生,今日由 濟佛引導前來參觀貴獄,以登載「地獄遊記」勸化世人,使其知陰府各獄刑罰罪犯情形,請諸位仙官賜予方便。
獄官曰:那里,太客氣了,勿跪,快起來,歡迎你及 濟佛前來本獄,請隨我入獄參觀。
將軍曰:本獄是「銅鐵刮臉地獄」,刑罰世間不知廉恥、不愛面皮之人。請二位快進來。
楊生曰:獄前陰差牛頭馬面各押甚多罪瑰,男女都有,年紀不一,個個垂頭喪氣,面色驚慌,先押在獄門旁邊辦理報到手續,後再陸續被押入獄內。
濟佛曰:不要多看,快隨獄官及將軍進入里面參觀。
楊生曰:噯唷!慘叫聲音傳自囚牢內………. 各罪犯被綑綁在鐵柱,牛馬鬼卒正在施刑,用鐵刀將人之臉皮刮下,好像屠宰場殺豬剝皮一樣,個個罪魂哀聲痛叫,只見血肉淋漓,每人只有哀叫,滿面模糊不清,皮被刮後,頭部呈現糊爛紅肉,狀甚殘忍。請問獄官,這此罪魂是犯何罪?為何被判來此獄受苦。
獄官曰:一言難盡,不如叫幾個出來,讓你問個清楚。
楊生曰:這樣最好,有案可證。
將軍曰:這位男魂快出來,將在世作何惡事,照實供出,給這位陽間善生聽之。
楊生曰:請問這位先生,為何隨落此獄?
罪魂曰:我在生因父母早死,缺少教育,被人顧傭,覺得辛苦,心想不如改行做乞丐,,每戶如能討一元,一日伸手去討一百戶,就可以過活,免本錢,又輕鬆,可是我身體粗壯,唯恐主人不施捨,所以先節食二月,每日只食粥和飲水,果然身體轉弱,再將面塗沙泥,身穿破衣,假裝跛腳,四處挨戶向
乞憐要錢,逢人便說自己苦境,家中無人,腳又殘廢,許多人看我很可憐,紛紛捨財,一個月所得也有四五千元。
回到家里,暗自高興,輕易得財,晚上便換新衣,到街上大吃大喝或進入風化區尋歡,並常往酒家買醉淫樂。後來心想要發財,須向主人索取更多錢財,如給我一元、三元均不要,最少要十元,所以也常被較吝嗇主人臭罵,或不理睬。死後被冥王判入此獄受刑,刮面刑罰非常痛苦,後悔已經遲了。
獄官曰:孽畜!論起此人,前世不修,生在不幸家庭,不思年青力壯好好工作謀生,卻假裝殘廢,厚顏求乞。凡有血氣者,非至山窮水盡,誰願拋頭露面伸 手乞討?不但如此,還將乞來金錢花費在酒色場中,大逆不道,生既不愛面 皮,死後讓他無臉見人,受刮皮刑罰,希世人警惕之。快入獄內!
我再叫一魂出來,楊善生可以再發問。
楊生曰:多謝將軍。請問這位先生,我看你只有三十餘歲,為何未老先死?又被判入此獄受罰?
罪魂曰:說來慚愧,小人上辱祖先,我在十七、八歲,讀高中時,朋友相約,常至公園遊玩,見有少女便趨前調戲,或出言下流,時常被女性臭罵,「青仔叢」,或是「沒有受教育,不要臉」,但我被罵心中卻更加快樂。生時常在暗路,趁机挑戲女郎,或從背後突然擁抱女性,或騎單車復旁伸出綠山之爪,偷襲婦女身體,並曾強奸一位少女。
雖然生前從未被人送警法辦,但有一次騎車重施故技,伸手不規矩時,被該位女性大叫,我一時慌張,車子跌下水溝而死亡,冥王大怒,言我惡性不改,故折壽十年,後判我入此獄定苦。至今已有五年多,尚有十三年才能出獄,另有其它過錯,將邑他殿無判,實太可憐,請這位善人代我向 冥王求赦一二吧!
獄官曰:不要多言,誰叫你生前浪漫不節,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萬惡淫為首,罪有應得,白受教育,辱及尊親,生既不愛面子,死後當受此報應,至於強奸之罪,刑滿後再交他殿嚴辦。將軍!快將此魂押入。
將軍曰:遵命!
濟佛曰:因時不早,我們師徒準備回堂楊生出獄吧!
獄官曰:失儀之處,請 濟佛及楊善生原諒。
楊生曰:豈敢!多謝獄官及將軍之幫助,完成著書任務,向二位辭駕了。
濟佛曰:快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 恩師可以回堂了。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八回 遊倒吊小地獄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一月初九日
詩曰: 屍林遍野欲招魂 污血成河染草根
倒置倫常刑倒吊 遺留孽禍報兒孫。
濟佛曰:寒流來襲,冷意重重,富貴門庭裝備有暖氣,身穿皮裘毛衣,吃著正熱火鍋;再觀貧民屋內,一家寒衣單薄,口齒琴瑟,淒涼萬分。前世不修,今生冷落,冬天一到,便缺少溫暖,希世上衣食飽暖的人,應有「雪中送炭」精神,援助貧窮,廣積陰騭,來世福報連連,否則福盡,來世便轉輪降生貧窮家庭。有智慧、善籌謀者,不可不先做個預算啊!今日準備遊冥,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楊生快下蓮台。
楊生曰:噯唷!前面傳來慘叫聲,好像鄉下屠夫綁豬,準備押往屠場的聲音。
濟佛曰:不要多言,前面獄官及將軍已來,快向前參駕。
楊生曰:參駕獄官及將軍。我与 濟佛奉旨遊冥,著作「地獄遊記」勸世,請多指教。
獄官曰:免禮!久仰聖賢堂大名,貴堂扶鸞闡教,印贈善書、經典,普度蒼生、勸化世人之精神,三曹震撼,勸回了不少浪子迷人,輔助陽間法律不足之功甚大,今日有緣幸會,請 濟佛及楊善生隨我入獄參觀。
楊生曰:謝謝!喔!原來這里是「倒吊地獄」,獄門上已有書明。
濟佛曰:正是,今日我們參觀「倒吊地獄」,快隨獄官及將軍進入獄內。
楊生曰:一連串的哀聲,如喪考妣,獄中為一廣場,地上還長滿紅色小草。
獄官曰:此乃「倒吊地獄」,為第三殿所管轄。
楊生曰:眼前呈現為一活刑場,廣場上架起成排鐵柱,上面穿滿鋼條,罪魂個個倒吊,鋼筋從兩腳穿過,人頭垂下,兩腳鮮血直流,有的呼痛、掙扎,可是越動越痛;有的七孔亦流出血絲,靜止不動了。
罪魂在高杆,好像晒麵修一樣,請問獄官,為何這么多罪魂均受此种刑罰呢?
獄官曰:陽間之人倫常倒置,道德頹敗,輕慢師長或五倫不分,故禁在此獄之罪魂日漸增多。這些罪魂被罰,流下鮮血,滴在草地上而生出紅色小草,因血色鮮紅,浸潤地氣既久,自然生出紅色小草,如陰間現時種草菇一樣,罪魂血液不淨,發菌後便個生此物。
楊生曰:腥味撲鼻,難受異常,真想吐。
濟佛曰:鎮靜精神,以免妨害著書任務。
獄官曰:我叫幾位罪魂下來,向你們說明自己犯罪情形。楊生曰:多謝獄官。
獄官曰:命將軍將前面所吊的罪魂元放下一人,以便向楊善生自述犯罪情形。
將軍曰:遵命………. 已放下了。
楊生曰:請問這位先生,為何被吊在這里吹冷風?
罪魂曰:嗚嗚嗚!我好痛苦!雙腳已站不穩,大痛了,被吊得整個肚物幾乎要吐出來。我生前住台南,因我叔父無子,自小我便過房到叔父家,認叔父為父,由他養育長大,亦受中等教育。因叔父家中開百貨公司,只有我一位男孩,故叔父對我痛愛,公司業務全權由我處理。
年致三十七歲時,有一鄰居告訴我非叔父親生兒子,心中就起異念,如能返回親生父母家,該是多好。從此便將金錢暗中移至生父家中,生父未加阻止,還從中慫恿將公司內貴重百貨大都份拍賣,並開出甚多支票,即逃離叔父家中,回到生父身邊享受榮華富貴,叔父見此情形,咬牙切齒,痛澈心肺,罵天詛地。
支票到期無法兌現,債主紛紛上門討錢,因賬戶為叔父之名,叔父破迫走頭無路,飲恨自殺,魂到陰府,向閻王控告我及生父罪過,閻王受理此案。叔父死後一年,我及生父雙雙病魔纏身,花費全部財產,仍然病入膏肓而亡,魂到冥府,我才知被折壽,三殿 冥王大怒,判我入「倒吊地獄」;据說生父亦被判入他獄受刑中。
獄官曰:逆畜!你被叔父養大,不知報恩,中途變志,倫常倒置,所以判來此獄受刑,有何話可說?命將軍押回受刑,再放下左邊二位罪魂,向楊善生招供,以證載「地獄遊記」。
將軍曰:遵命!………. 已將罪魂提來。
獄官曰:快向陽間聖賢堂楊善生說明自己所犯罪過!
罪魂曰:我現時萬分痛苦,每日受此倒吊刑罰,有口難言,兩眼將要凸出。我生住在台中,因已有家室,後來在外結交一位少女,並發生曖昧關係,由暗來成為明去,因該少女已無父親,只有一位四十出頭之寡母,生得頗有姿色,我席常到她家中机會,用甜言蜜語引誘,她受我百般挑逗,節婦染污。後來乾脆一做二不休,漸漸變成公開化,享盡風流,因艷福迷人而不知自拔。
後在一次車禍中,我所騎的摩托車被撞得粉碎,人昏迷不醒,在昏睡中被牛馬將軍用鐵鍊銬押到陰府,經孽鏡台現出原形,醜態難以見人, 冥王大怒,判我入「倒吊地獄」卅年,現時只受刑二年絛,來日方長,何時出苦?
獄官曰:畜生!如雞狗,父母不認,奸淫為萬惡之首,淫人少女罪已不小,還敢得寸進尺,破坏寡婦貞節,母女同淫,罪該萬死,受刑畢將打入「阿鼻地獄」,不得超生。
濟佛曰:五倫不守,敗道毀德,世人如果不尊師長,對長上出言不遜或是不孝雙親,或母女同淫者,「倒吊地獄」只是小處罰,「阿鼻地獄」才是其葬身之所,世間之人,當速悔過,以免死後隨落此獄,今夜時刻已到,我們師徒將回。
楊生曰:多謝獄官及將軍之開導,我們要回堂了,向二位仙官辭駕。
獄官曰:免禮!不週之處,請 濟佛及楊善生原諒。
濟佛曰:不用客氣,楊生準備回堂。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十九回 遊四生回魂府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一日十九日
詩曰:披毛戴角失人身 在世非為種孽因
萬物同循天理轉 四生背道太違仁。
濟佛曰:今日遊冥,楊生快隨我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不知今日行程要往何方?
濟佛曰:今日遊与前大不相同,另有一番風景,要提起精神不必心慌而影響著書。
楊生曰:是是,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喔!下面為什金光閃閃,在內之人頭上亦浮現出毫光,直沖空中。
濟佛曰:誰叫你偷睜眼睛呢?這是聖賢堂所發出之道光,我們坐蓮花浮在空中,因堂內諸神護駕及諸位鸞生聚精會神,陰陽二氣集中於焦點,邂發射出光輝,此乃堂內諸生虔誠認真效勞所致。
楊生曰:請問 恩師!堂內同修之頂光是否保持不變呢?
濟佛曰:凡是離堂後,道心不退,殷勤行道者,光線越強,越明亮。如果生堂後,道心退失,我行我素,暗地行損德之事,光線便轉暗,失去光明。因在堂內,三界高真降臨,道光特別強烈。所以常能親近有道之士或廟寺聖堂,外魔即不敢侵犯,離堂後,若行損德虧心之事,心燈立刻熄滅,魔見喜暗畏明,因而易侵入人身,如晨光將出,鬼則退去,世人不可不慎之。楊生快閉上雙眼,以赴幽冥參觀。
楊生曰:是是,我已閉上兩眼,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楊生速下蓮台。
楊生曰:喔!前面為何野獸小鳥聚集,向這條小路前進?
濟佛曰:此乃四生死亡後,歸返地獄之道路,前面就是陰陽界。
楊生曰:我前日來此,為何不見這种情形呢?
濟佛曰:因你是凡人,我怕你看太多,擾亂心神,所以略施小術,用「障眼法」遮住四生回陰實況。
楊生曰:原來被恩師遊戲三昧了,這些動物到陰府為什驚叫飛奔,好像被追趕一般呢?
濟佛曰:這此四生出世在陽間,死時大部份是被殺,所以驚魂未定,一旦陽氣斷絕,便被陰氣所攝,一一回歸地獄,以了三世因果,四生業障較重,靈性暗昧,元氣衰弱,死時不必由陰差押進,自然受地氣吸回,此點世人大都不知。
楊生曰:不錯,確為平生初以所聞,我們向前走是嗎?
濟佛曰:是的,我們隨這些牛馬羊及家畜而行,至於化生、濕生、體積微小,死時其魂魄如沙被風吹揚,速度甚快,肉眼難以觀察明晰,其飛回陰司聚會,待全靈後,再接受審判,還清三世因果。
楊生曰:多謝 恩師開示,不然我一概不知,前面就是鬼門關,為汁么這些四生之魂不從大門進入呢?
濟佛曰:因為鬼門關以人靈為主,這些四生罪孽深重,故由兩邊小門而入。
楊生曰:已進入鬼門關,他們怎么不向交簿廳報到呢?
濟佛曰:另有其它地方辦理,離此不遠就到,我們隨它們而行,速速前進。……
楊生曰:喔!前面一片綠也如牧場,左有一殿府,上寫「四生回魂府」,這些四生均哀啼向此前進集合,頭部向殿府搖拜,如申訴狀。
濟佛曰:前面是「四生回魂府」,凡四生轉輪投胎接受業報,罪業報盡後必歸此府回魂,復還人身,快向府前面而進。
楊生曰:府內已行出三位官員,不知是何人?
濟佛曰:是該府 千歲及官員,快向前參駕。楊生曰:參拜 千歲及諸位仙官。
千歲曰:免禮!快起來,歡迎 濟佛及聖賢堂楊善生駕臨本府參觀。
濟佛曰:今日我帶陽間鯤島台中聖賢堂 聖帝門下楊生到貴府參觀,請 千歲多指教。
千歲曰:應該,應該,請二位隨我進府內稍息。楊生曰:多謝 千歲之厚禮。
千歲曰:請二位坐下,將軍快敬茶。
楊生曰:此地十分生疏,一切感到茫然,請 千歲多指教。
千歲曰:「四生回魂府」,陽人甚少知道,因貴堂奉旨著作「地獄遊記」, 玉帝有旨,特將「四生回魂府」開放給你進來參觀,實屬破天荒之舉。
楊生曰:感謝天恩聖德,請 千歲多指教。
千歲曰:我主掌「四生回魂府」,故本府以千歲稱呼,不以 閻王而名。凡是在生惡性滿盈,經十殿受刑後,被判入六道中之「四生道」輪迴,降世便改頭換面,失去寶貴人身,四生分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類。
胎生為一級,卵生為二級,濕生為三級,化生為四級,因罪業深重,故投世受報應。當四生死後,因胎生、卵生魂魄与人相同,為全靈。
故濕生、化生罪孽深重,魂魄為散靈。故濕生、化生二道較不易辦理回魂,必待全靈集合一體,完整靈性時,方能回魂恢復人身。
濟佛曰:時刻不早,我們師徒將回,後期再來打擾。
楊生曰:真抱歉,正聆聽賜教中,突然離席,多謝千歲之指導我們要回堂了。
千歲曰:那里!不週之處,請多原諒,下次再來本府一遊吧!
濟佛曰:楊生快出府,準備回堂。 千歲曰:送駕!
濟佛曰:打斷 千歲金言玉語,請多包涵!
千歲曰:不必多禮,因楊善生回陽時刻已到,我亦不便多留。
濟佛曰:楊生速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駕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十回 再遊四生回魂府
濟公活佛 降 丙辰年十一日廿九日
詩曰:天理昭昭誰說無 因緣各異別形軀
須從六道開新路 莫學簷前結網蛛。
濟佛曰:誰說天理沒有報應呢?看那四生中,牛馬、雞鴨、魚蠅、蚊虫,前生各造下不同的因緣,所以此生形狀也就不同了,世人是眾生中最高貴的,稱為「萬物之靈」,需要珍惜生有人身,快求道修德。也勸勉四生中的眾生,各守本份,以消業債,從畜生道中開闢一條光明道路,以期早日復還人身,不要像那簷前蜘蛛,自造迷網,被困其中,永世在網羅內不能脫出束縳。楊生準備遊冥吧。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穩蓮台。……….
濟佛曰:已到了,前面「四生回魂府」,千歲及官員已經出府門來迎接我們。
楊生曰:拜見 千歲及諸位仙官,今日我們師徒又來打擾,請多多指教。
千歲曰:免多禮,前日未曾多談,今日歡迎 濟佛及楊善生再次撥駕,請入稍息,一路甚疲憊吧?
楊生曰:並不覺得辛苦,因坐蓮台,只聞風聲而已。
濟佛曰:我們隨 千歲入府內休息一下。楊生曰:多謝 千歲厚禮招待。
千歲曰:請用茶,不必客氣。
楊生曰:本堂奉旨著作「地獄遊記」,由我擔任遊冥,自覺榮幸之至,但自己道學膚淺,對冥府一切情形甚多尚未明悟,請 千歲能再將「四生回魂府」詳情說明,俾使世人明瞭,而有所遵循,不再重蹈歧途。
千歲曰:我詳細帶你至現場參觀,並在旁解說,這樣比較易懂。
楊生曰:多謝 千歲! 千歲曰:你隨我到正殿。
楊生曰:遵命!喔!這隻山鹿為何在案前向你擺頭,好像有話向 千歲說呢?
千歲曰:正是,此鹿前世乃佛門子弟,因身染重病,心怨佛祖無保佑,便開齋破戒,返俗合塵,再結婚生子,並時常毀謗神佛。死後墮落鹿身,此次已是第三次轉輪。鹿生在深山,吃青草,飲山水,一生受風霜之苦,以報前因。居住深山,餐飲草露,猶如一位修道士,此謂因果報應。
現在這隻塵已經受完業報,被陰氣攝引到地府,擺頭如行禮狀,就是求我解救,以復人身。
楊生曰:一念之差,便墮此惡報,陰律難逃,真是可怕。但是我尚不太清楚,四生死後怎能自動被陰氣攝引來冥府,這是什么道理?
千歲曰:我說明之:天地造化全憑一炁運行,故道教有一炁化三清之說,其實炁何止化三清,一炁足以化萬千,故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有人氣,天地人無時不在一呼一吸。如果天氣斷絕時,天即墜下;地氣斷絕時,地即崩裂;人氣斷絕時,人即死亡,此點真氣就是心炁。
近代陽間科學家已發現有「地心引力」。清者上浮為天,即為「天心引力」所致;濁者下凝為地,即為地心引力所致;情欲之動,即人心引力所致,有此三种引力造成世界物以類聚現象。
因四生中各種物類都是前生塵業深重,死後便被地心吸引,自動墮落幽冥接受審判。如是有修行者,一點靈性清輕,自動上浮於天,陰差欲押其來地府,也無此能力。像一個充滿氫氣之大氣球,上浮空中,人要拉它,反而會被拉走,故世人要成仙佛、做鬼卒,全靠自己生前所修。
至於超拔先靈,必靠實在功德,否則雖費千金,於事無補。印贈善書為一大功德,因仙佛出世,度人出苦為第一大願,而經典善書即為仙佛之心聲、度人修心養性之要旨,故傅經典、印善書,正符仙佛之心,其功最大,以如功德迴向先靈,為出苦之捷徑,如欲誦經超度,亦必先有經書為憑,此點世人不可不知。其他如濟貧恤苦,公益事業等也是應行之善業。
楊生曰:千歲金言極有道理,仙佛傳道說法均記之以書,傳道印典正合天心,其功德浩大,祖先性靈自然被天心引力所吸,得赴極樂。
濟佛曰:楊生所言甚合道義,「天經」即是「地義」,人能盡仁盡義,則人格完全,天仙有份了。
千歲曰:此鹿三次轉世已了前因,我將其罪過一筆勾銷,命將軍將此鹿帶到「回魂亭」給其飲下「回魂湯」。
將軍曰:遵命!請楊善生亦隨我前去觀察詳情。
楊生曰:是是,多謝將軍。這邊果然有一亭,上書「回魂亭」,內有一位老公公,將一杯杯之湯給各類生靈飲下,個個均現人形,有男、有女、有老、有幼。
將軍曰:楊善生你站在旁邊觀看,我領一杯「回魂湯」給這隻鹿飲下。
楊生曰:可以,請隨意。喔!好像變魔術一樣,山鹿飲後立刻形骸變易,變成一位約五十餘歲老人,頭髮不長,頭上果然有受戒香記,此為還俗後之相貌吧?
將軍曰:正是,此人是出家還俗,開齋破戒,故受三轉,變成獸類,因飲下回魂湯,變化幻身,即刻脫胎換殼,恢復原形。
楊生曰:不知這位鹿人現在要如何處理?
將軍曰:此位鹿人至回魂止,是本府職責,回魂復身後,另交十殿 轉輪王,按照前因,再投胎為人,据我所知,由本府交往之人,轉輪降生於貧困之家,或五體不全之人,再受苦磨業報,若知修德者,日後漸轉佳境。
濟佛曰:楊生時刻有限,我們向將軍辭行,再到府內向 千歲辭駕吧!
楊生曰:多謝將軍指教,因回陽時刻已到不便久留,再見!
濟佛曰:多謝 千歲指教,因時刻不早,我們準備回堂,後日再來拜訪。
千歲曰:免禮,我也不便耽誤,歡迎再來本府。
濟佛曰:「四生回魂府」,天下眾生大都不悉,我計划讓楊生詳細參觀,以披露給
世人知之,故下次當再來打擾。
千歲曰:歡迎!命將軍排班向 濟佛及聖賢堂楊善生送駕。
楊生曰:擔當不起,多謝 千歲及諸位仙官,我們告辭了。
濟佛曰:快上蓮台,準備回堂。楊生曰:我已坐穩,請起程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廿一回 三遊四生回魂府
濟公活佛曰 降 丙辰年十二日初九日
詩曰:水族蜉蝣苦海中 飛禽走獸逐寒風
生前偏愛邪途樂 春夢魂回色相空。
濟佛曰:陰路淒淒,每日都是啼啼哭哭之聲,人死悲哭,畜生死也哀啼不止,四生出世人間,被世人宰殺者多,生靈被刀割,一時驚魂失魄,欲逃生路,但力弱無法掙脫,所以只得表鳴嘶叫,如赴刑場被處決一般,一點靈性飄飄墮落九泉,「四生回魂府」正收留其魂魄,以復原來人身,再按業障隨緣報應,以歷劫所造之因。眾生如不行正道,心狠手辣,傷天害理之事不畏者,死後定被轉輪為胎、卵、濕、化四生,楊生準備遊冥。
楊生曰:恩師!今日堂內有一位鸞生之父靈歸道山,內心哀痛不已,為何天不多留善人,扶持聖賢道業,將一位善者召回上天呢?
濟佛曰:生老病死,雖公候將相,身居尊榮,眼望大好江山一樣要撤手歸天,何況一般人呢!只要在生知修善道,則人雖死,身雖亡,其精神道範長留人間,所謂哲人精神永生,世間無不死之人,你也不必太過傷神。
楊生曰:我真想与他會面,探詢其歸天後之情形。聽其子孫說:其將歸天前二日,自知塵緣已盡,將要歸西!不知修道至何種火候,方能達到此種境界?
濟佛曰:因机緣尚未成熟,所以會面之事無法安排。至於修道自知死期,乃是真誠感動天地鬼神,事先示兆,亦可藉此机會證實鬼神非是空談,如能真心修道,則生能在己掌中,屈指即知,並非稀其之事,此乃足一種感應。不要再談,以免耽誤遊冥,快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 恩師我已坐穩,請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速下蓮台。
楊生曰:前面 千歲及「四生回魂府」仙官都已前來。濟佛曰:快向前參駕。
楊生曰:拜見 千歲及諸位仙官,今天又來打擾,請多指教。
千歲曰:免禮!你們師徒既不嫌畜生滿地之處,三顧茅蘆,我亦十分歡喜,請二位隨我進入殿府。
濟佛曰:多謝!因時不早,請 千歲帶楊生四處參觀各机關,將四生回魂告知,以登載「地獄遊記」。
千歲曰:那么請隨我到前面各机關參觀吧!……
楊生曰:此處設備甚奇妙,好像陽間吸塵器,一隻隻蚊子,不知從何處被吸進來,結成一團後,便落下,好像雪花糖結成一團,還在振動不已。
千歲曰:此乃蚊被人打死或是破噴殺後,被地氣吸引到來本府,一團大的有五百隻左右,如此由散靈魂聚為一全靈,自然落在一邊,再灑「回魂水」,就能回復人身。
楊生曰:這設備整片都是,是何種妙法所致呢?
千歲曰:乃是地心引力之妙用,地氣所引,因蚊虫為散靈,性濁,死後自然被吸來此地。靈又如聚沙成塔,回魂之妙如此。我們再參觀別處吧。
楊生曰:整個廣場都是畜生,甚多生平未見過的奇珍異獸,老虎、獅子都有,猶如一合動物園,雞、鴨、豬更是數不清。……. 已回到府內不知 千歲有何指教!
千歲曰:我現時正辦理一件案子,前面這隻公雞,已來申訴,我翻開此雞之原始資料給你親看;此雞前生為一富家之子,生於台灣北部,因時常淫人妻女,並常同金錢買來含苞少女,供其逞慾,以淫奸室女為樂,罪孽太重,故轉世為雞五世,今日業債已滿,魂歸本府,要求回魂。
楊生曰:太可怕了,雞由人變,那么吃雞肉的人,是否有罪呢?
千歲曰:各物都具生靈,形體不同而已,其靈性与人相同,世人喜吃肉類,當然以營養學而論,脂肪蛋自質較高,食之以強壯身體。"不思四生全是罪惡人類所變",其身有一股不正之氣,且人將殺死動物時,它為逃生掙扎不已,心中驚怕,全身血液循環失常,五臟六腑產生毒素,人將它殺死,吃其血肉,雖是有益,但其害潛伏其中。
人如心中緊張,驚慌之時,血液變質,若常遇此種情形,身體必致病焉,此乃心理引起生理之病症。人如僆康,面呈血色豐釆;如果死亡,全身便呈烏青色,稱為死體。人吃動物死體,有不淨原素存在,實利弊並存,科學家亦曾提倡素食養生論。凡是修道者,一時縱不能全禁暈腥,亦宜減食為妙,以免使濁氣充滿人身,否則要得清靜道果,甚不容易。若論罪与無罪還在其次。
楊生曰:千歲所言甚合科學原理,要吃隨人心意,利弊既明,要如何也由自已決定了。再請問 千歲,前面來了一隻猩猩及鸚鵡,猩猩舉手猶如人類,鸚鵡口中還能講話,他們是否高級一點呢?
千歲曰:猩猩舉止如人,頭腦也甚聰明,只怪生前為人聰明自誤,所以此世墮落獸身;鸚鵡雖能學人言語,但前世為人呈口舌,害人家破人亡,今生只好入籠內,聽人言語,學人說話,空有一張利嘴,可惜英雄無用武之地。世人一舉一動如果違理違法者,死後墮落飛禽走獸,永無了期,不可不慎之!
濟佛曰:因時刻有限,我看「四生回魂府」參觀就此結束,世人概括也有所了解,這里只是辦理回魂,其他如被十殿 轉輪王判轉四生,尚未轉完之魂,不在此地辦理,此點世人須明白之。楊生我們準備回堂。
楊生曰:多謝 千歲及諸位仙官之指教,因時刻已到,我們師徒將回陽,向大家辭駕!
千歲曰:那里!不週之處,請多包涵,命諸位將軍向 濟佛及楊善生送駕。
濟佛曰:快出殿外,準備上蓮台。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回程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