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遊記」卷六
第五十五回 遊第十殿會晤轉輪王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五月初九日
詩曰:十殿問君少說情 橫行到此膽心驚
空留萬貫兒孫喜 冥路只聞叫苦聲。
濟佛曰:遊冥已到十殿,「地獄遊記」接近尾聲,不過這個「尾聲」真慘,就是十殿之「轉輪」聲音,眾生被轉得天昏地暗,迷迷糊糊,不知東南西北,所以眾生到世間來,都忘記了前生事,故修道者須自問曰:「我是誰?」如果知道「你是誰?」那么算是得道之人了!今日準備遊冥,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且慢,請問 恩師,有問我,要印送「地獄遊記」,凡有祈願時,須在「灶君」面前焚香稟告,但現時櫥房用瓦斯爐,並非泥磚瓦灶,是否仍有「灶神」在呢?
濟佛曰:房屋雖由泥土木屋演變至鋼筋水呢的高樓大廈,人類還是照住不誤啊!灶神豈因廚房改瓦斯設備消失!其實設備越佳,不似古時燃柴煙霧迷漫,神聖更喜降臨其家哩!凡人之飲食,須經由廚房料理,飲食維持生命之原素,一日不可缺,有云:「有煙之處即有人!」故人口之盛衰,稱曰:「人煙」。灶神聖號曰:司命真君」,乃主宰人之生命、食祿。瓦斯灶、灶爐相同,起火煮食,無有差別,故灶神又稱「火神」,亦即「火德星君」。以神燈而論,古點「油燈」今點「電燈」,絕無為此而神聖不願降臨聖廟道堂了!不論科學如何發達,建筑百層高樓,人之靈性不滅,神明仍在你左右,灶君仍在灶前也。
楊生曰:原來如此,廚房雖然設備更新,油鹽米醋仍舊要用。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下蓮台。楊生曰:十殿面前,人群嚷嚷,似迎接我們。
濟佛曰:正是!十殿 轉輪王帶領冥官及將軍迎接我們,你快去參禮。
楊生曰:參拜 轉輪王,下生乃是台中聖賢堂 聖帝門生,奉旨遊冥著書,今到十殿,請冥王賜予方便。
冥王曰:免客氣,你們二位由一殿到十殿,歷盡漫漫冥路,真是濟世功深,請隨我入殿休息。
楊生曰:感謝 冥王。
濟佛曰:因時間有限,我看不必休息,直接帶楊生參觀十殿各轄區,不知冥王之意如何?
冥王曰:濟佛之意若此,遵之就是。
楊生曰:十殿之罪魂特別擁擠,勝過其他殿府,這是何因呢?
冥王曰:因本殿為地獄最終之殿府,主宰轉輪,是陰府一大出路之關卡,故所有轉輪陰魂,皆集中此,本殿業務亦最繁忙,我帶煉上「觀生台」參觀。
楊生曰:甚謝,此台甚高,迴轉之樓梯直沖雲霄,爬來十分吃力!
濟佛曰:我助你一臂之力,牽你上進吧。楊生曰:感謝 恩師之提攜。
濟佛曰:要上天梯不用點心力怎成? 修道不求上進終不能高升!
楊生曰:已到項端,上面如看台一般,前面只聽吵雜之聲,眺望一片茫茫無際,這是什么地方呢?
濟佛曰:要上「觀生台」,必經此三百六十階級樓梯,合一周天之數,我們在此就是「天台」,距離陰府甚遙,前面茫茫一片就是四大部洲,因你慧眼尚未開啟,故視線有限,我拋下一粒光明珠。
楊生曰:恩師之光明珠一拋,如霧夜逢光,果然前面景色遙遙可觀,前面所視如在空中俯視大地,四方之景有異,那一邊似美國人所居住之地,其人及建筑物猶如電影映像一般!
濟佛曰:不錯!彼地即美國,在「天台」可望觀四大部洲情形,十殿之轉輪如在天上散花,各隨因緣轉生各地,此台乃觀測而已,我們下去吧。
楊生曰:好!好!
濟佛曰: 時刻不早,十殿各可情形,改日再來參觀,先告辭 冥王。
冥王曰:時刻已至,我亦不挽留,命眾官員排班送駕。
濟佛曰: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五十六回 遊十殿參觀轉劫所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五月十九日
詩曰:輪迴六道嘆無期 向善勤修少壯時
逆耳忠言君切記 神前懺往尚能追。
濟佛曰:六道輪迴,如車輪轉動,無期停止,從輪下過的人,大都成了「輪下鬼」,要逃生机會甚少,希眾生能死里逃生,不要往車輪虎口直闖,那就是地獄關口,你怕不怕?相信聰明的世人都知躲避為妙,神前懺悔過去,而上車追求將來。今日準備遊冥,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
濟佛曰:今日往十殿拜會 轉輪王……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轉輪王已在前面迎接我們了。
冥王曰:歡迎 濟佛及楊善生再次駕臨十殿,前日因時刻所限,故未能將十殿詳情一一介紹,今日又來,我帶二位再次參觀各司。
楊生曰:感謝 冥主親切指導。
冥王曰:轉輪無情,各人各受何種業報,轉東轉西,往南往北,皆憑眾生所作之因緣而定,今日帶二位參觀「轉劫所」吧!
濟佛曰:道劫並降,能向道真修者,上天堂得道果,不必來「轉劫所」。如不遵道德,違背倫理者,自然遭劫而要受「轉劫所」各司之判決。
冥王曰:快隨我行,你看「轉劫所」範圍極廣,各司有人辦理案件,本殿「轉劫所」分為八司,二位到所稍坐,在此介紹各司情形,如作間報,以俾世人明瞭。
楊生曰:前面篇書「轉劫所」,罪魂眾多,由陰差押來,陰差並呈上文件給官員,不知他們做何事?
冥王曰:二位進來休息,我在此說明之。
楊生曰:所內官員一見我們皆停止工作,各肅立排班迎接。
濟佛曰:楊生坐吧! 冥王既如此厚禮,你也不必客氣。
冥王曰:此乃「轉劫所」所長。
所長曰:歡迎 濟佛及楊善生到來,奉旨著書,血汗雖費,功勳盈益。
冥王曰:大家用茶,我介紹「轉劫所」八大司之情形,以使世人瞭解轉輪之程序。人死經當福神、城隍、陰差或黑白無常帶入鬼門關,向「交簿廳」報到起,經由一殿至九殿之遊歷或審判,有罪者經刑罰完畢,再交本殿轉輪,本殿最重要者為「轉劫所」。
內分八司:
一曰:查驗司。二曰:稽善司。三曰:考過司。四曰:恩怨司。
五曰:壽命司。六曰:支配司。七曰:掌劫司。八曰:授生司。
(一) 查驗司:人經各殿刑畢,或審查完畢,手續辦好時,各魂必領憑證銷案,準備投生,先到「查驗司」報到,查驗其是否各獄手續完整。如不完整再飭回,以防陰魂偷生。
(二) 稽善司:稽查各人善行大小,以決定其福澤之厚薄。在生若積有功德,應投生福地為男子,長而為官或平步青雲,功名顯達,如富商大賈,家財鉅萬,或白手成家,或享祖先之福澤等,集榮華富貴於一身;若投生為女子,則配某達官貴人為婦,以享福蔭等。又有因子而貴,因父母而享現成之福,皆為生前積大善功所致,是為福報,均由該司註冊施行,絲毫不能增減,此為「稽善司」之職務。
(三) 考過司:乃考核將投生者,有無過錯。若投生者,應轉化為人,必以考查其過惡輕重多寡。如在生有小善無過者,出世准其衣食充足,得父母庇蔭,夫婦完全,子女奉養。出世為平常之人居多,然亦有衣食父母夫妻兒女完整者,唯命中勞碌,不能享庸庸之福。
無功有過者,出世令遭坎坷,縱有衣食,亦鰥寡孤獨,六親缺陷。
罪過深重者,出世令受貧窮困苦,帶殘疾,五體不全,為癡聾盲啞,為乞丐等。如男子在生拋棄五倫八德,女子不守三重四德,造孽深重者,則罰入畜牲道中。分別墮入胎卵濕化,此則惡報,亦為「考過司」之職務。
(四) 思怨司:乃主持投生之男女,出世為人,准其報恩報怨。如前生受人恩惠,感情未忘,得令出世報答之。或前生受人凌辱欺侮,或竟至而死,怨氣未消,亦准其出世報復之,所謂「德報德,仇報仇,冤報冤」也。
又有一等婦女冤魂,癡情最深,生前有切齒之仇,未能報復,死後不願為人,願為勵鬼,生捉仇家之魂,使之暴斃,或得橫禍而死,以慘報之。該司核其果有冤屈,亦准其報怨,以慰死者之心,此此皆「恩怨司」之職務。
(五) 壽命司:乃主持人物的壽命。世間有享富貴而壽高者,有享富貴而壽短者,有居貧賤而壽促者,有居貧賤而壽長者,有已生下而遭溺、死悶死者,有生下數日數月數年而夭殤者,等等不一,其他如犯法而死,被人謀害等等,其有一定劫數,此乃「壽命司」之職務,
然亦有所謂「枉死」者,乃生而為人,不知守份,引遭意外、殺身之禍;或行事疏忽,造成死亡,則係人為,不在定律。
(六) 支配司:乃以支配人間之父子夫婦。蓋世人生子,有孝子、有逆子;娶婦有賢婦、有惡妻,其也有因,其合也有緣。如某甲在生,時常周濟乙某,借錢給某乙,乙至死未能償還,但無何過失。得轉為人身,
冥律判定,應令某乙投生為某甲之子以報之,當為孝順克家之子,此謂「還債」之兒女。
又某甲在生,用計謀得某乙之家產,或憑勢取得某乙之資財,某乙因而憤恨而死,死後訴之 冥王,冥律批難某乙再投生為某甲之子,以破其家,生而驕奢淫佚,此謂之「討債」之兒女。夫婦亦然,有娶到良妻賢母者,有娶到悍妒淫蕩惡婦者,不一而定,皆為善惡因緣之使然,前世造因,來世必受到支配報應,加一減一,絲毫不差,此乃「支配司」之職務。
(七) 掌劫司:乃掌管人物轉劫而註冊。如世人有大善,應享富貴幾世;
有大惡,應受窮苦幾世。孽重者,應墮畜道几世,或能復還人身,或不能復還,而永墮胎卵濕化,皆有一定之例,故云「劫數難逃」。
至於命中享富貴者,而忽造惡孽;命中窮苦者,而能存善心,其折除轉移之机不在此限,所謂「勤能補拙,戲能費時」。又有三台北斗神君之監察、奏報,又奉 上帝玉旨下敕冥王,轉敕該司註銷、增添,此乃「掌劫司」之職務。
(八) 授生司:乃掌管投生之人物,授以相當之憑證。人死經各殿審判,要投生轉世,經由以上七司註籍後,交由「授生司」辦理授權授生事宜,各領憑證投生。
投生為官者,領印信轉輪。為士者,領文筆。為商者,領算盤。為農者,領鋤具。為工者,領工具。為走獸、飛禽者,各領其皮毛投生。各行各業,一時一机,各有不同之憑證,領憑才能投生,此乃「授生司」之職務。以上八司乃是眾生投生轉劫之領憑,蓋一入輪迴,即算「劫數」,故稱「轉劫」。因時刻不早,輪迴情形,後日再詳細觀之。
濟佛曰:時刻已到,準備回堂,多謝冥王之解說。
楊生曰:勞煩 冥王費神解說,先告辭了。……..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五十七回 遊十殿參觀孟婆亭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五月廿六日
詩曰:十殿遊完功亦圓 輸財印送廣流傳
寶書价值靈芝貴 教化人心冠聖賢。
濟佛曰:遊冥已至十殿,二年來,諸生護法協助著書,外人心想:在這里罰站有什么意思?其實,站著即是立正,乃是為人處世基本動作,修道連站都不耐煩,或站得七斜八歪,怎么成大羅金仙呢?大家都想躺在沙發,舒舒服服;不過,那只是懶仙、散鬼模樣,不能項天立地,做個出入雲表之好漢,楊生你說對嗎?
楊生曰:對的,恩師所說正是,站不住腳就是沒有立場,沒有立足之地,還談什么修道呢?
濟佛曰:站不穩者,坐臥一定不穩,故修道先求「站立」就是把握本性,收回紛飛浮動之心,楊生準備上蓮台,我們今日繼續遊覽十殿。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濟佛曰: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十殿 冥王在前,下生參叩之。
冥王曰:免禮,二位今日再次光臨,歡迎之至。前日只參觀「轉劫所」,介紹各司之情形,今日要實地觀看六道輪迴之情形,因時刻有限,我們即刻前往吧!
楊生曰:感謝 冥王厚禮,及眾官員之引導,………已到前日來過之「轉劫所」,人群甚多,不論東洋、西洋各國人種都有,他們都是投生嗎?
冥王曰:世人死後,凡犯罪者,皆要經過各獄之審判,故地獄即如「國際法庭」。各种人士轉輪投生皆須領憑,如陽間出國要辦理護照相同。
楊生曰:已到「授生司」,這里人群更多,擁擠得好家車站侯車情形。
濟佛曰:哈哈!這些都是要上轉輪台的人,如陽世在車站侯車,車一起動,輪子不停轉動,而各人買票的地方与所要到的目的地不同,如陰魂轉輪投生於世界各地。
冥王曰:濟佛說得是,世人死後經各殿審判執行完畢,按各人去路投生。輪迴路上無情,雖同乘一輛「轉輪車」,但各人目的地不同,各就因緣,揮手下車,一生中也只好生活在其環境中了!
楊生曰:前面人群甚多,好像在喝涼茶解渴,這個大熱天,我也正渴,前去喝一杯解渴好嗎?
冥王曰:千萬不可!那里是「孟婆亭」,投生之人,正在喝「醧忘湯」,你一喝下,回陽後豈不變成迷迷 糊糊的人!
楊生曰:有這么利害嗎? 濟佛曰:別開玩笑, 冥王絕無戲言!
楊生曰:涼亭果然書有「孟婆亭」三字,請 冥王介紹此地情形好嗎?
冥王曰:好的,「孟婆亭」由孟婆主掌,其乃奉 玉帝之命,負責投生前之醧忘工
作,因人若不喝下「醧忘湯」,則投生後猶記得前生之事,如此一來,小孩追認前生親屬,造成長幼無序、五倫不分或生而尋仇報怨,天下將大亂,故造物妙化,以「醧忘蕩」使投生者飲下,忘記前生一切事。此湯有甘辛苦酸鹹五味混合,故喝下後不知東南西北,迷迷糊糊亂闖,而自墮於六道輪迴。
濟佛曰:此種「醧忘湯」就是「迷魂湯」,喝下後神魂顛倒,凡間亦有此物!
楊生曰:我未聽過!
濟佛曰:就如「酒」也。你看喝酒過度的人,東西南北往往走錯路,甚至跑錯家,
如失魂魄一般,如此才能打入輪迴。否則要投生惡道的人,誰甘願前去呢?
酒醉的人,大海散跳,輪下敢闖,水火不怕,何等膽大!其在不知不覺中,
墮入輪迴而不知,一但酒退醒來,已是「隔天」了,正如投生轉世,一旦醒
來恍然隔世,已在另一個天地之中。
楊生曰:既然「醧忘湯」有這般妙用,世人死後誰也不喝了!
冥王曰:你有所不知,陰魂經各殿審判後,到此已是飢渴交織,又十殿已漸接近陽關,「孟婆亭」外又有一種熱氣逼人,凡是陰魂到此,都想進入亭內飲涼茶解渴,那有不自投羅網呢?
如炎熱夏天你行萬里路,必覺口渴異常,在盡頭處,有一涼亭,又備有涼茶免費供應,那有不搶先喝呢!有者,一杯嫌少,還猛灌不止呢!雖然有部份「狡滑」之輩來此,雖然口渴,但知此物之妙用,不入孟婆亭飲用,但地上自然射出鐵勾勾住,使其不能動彈,由孟婆伺女強灌之,此謂之「敬酒不吃吃罰酒也」
楊生曰:既然飲下此湯可忘前生之事,為何現在世間小孩一出世,即比以前聰明懂事,是否此湯「品質」有差呢?
冥王曰:你有所不知,因自無始以來,人經過千萬劫轉輪,喝「醧忘湯」之次數亦多,久而變成習慣性,故當今之小孩出世,似乎巧智萬分,所謂「鬼頭鬼腦」也。此乃是喝此湯多次,漸成習慣,故其頭腦靈精,但是此亦非好事,你看上癮者喝下一打亦無醉意,這是麻木不仁。故世間不仁不義的人越來越多,而太過精靈之人,容易走入歧途,所以,巧智又有何可喜呢?
楊生曰:原來如此。濟佛曰:時刻已到,六道轉輪情形下期再來參觀就可。
楊生曰:感謝 冥王指點迷津,開示甚多妙理啟化眾生,難得!難得!先告辭。
冥王曰:既然要回,我亦不留,希再駕臨。
濟佛曰:楊生速上蓮台,準備回堂。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回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五十八回 遊十殿觀六道輪迴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六月初三日
詩曰:一失人身萬劫難 端行道德正衣冠
披毛戴角非為輩 水陸投生霜月寒。
濟佛曰:今日準備遊冥,楊生速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為何不多談几句呢?
濟佛曰:言多必失,話多必怪,還是少說為妙,話多了就不值錢。
楊生曰:是是!我已坐穩蓮台。…….
濟佛曰:已到了。今日再次到十殿參觀六道輪迴實況,你要提起精神,….. 十殿冥王已來。
楊生曰:叩見 冥王。
冥王曰:歡迎二位今日再臨本殿,前次只參觀「孟婆亭」,今日要參觀「轉輪台」情形,請濟佛及楊善生隨我前去吧。
楊生曰:感謝 轉輪王一再費神引導与說明。
冥王曰:那里,此乃職責,陽世眾生若不改邪歸正,則「轉輪台」無時停息,那也是眾生不幸啊!
楊生曰:前面河中紅水滾滾,這是什么東西呢?
冥王曰:「赤河」也,即是眾生精血交合之河流,你看「赤河」滾滾,如眾生之情慾起伏不定!
楊生曰:河邊又有一車輪形狀的東西,不停轉動,這是什么東西?
冥王曰:這就是「轉輪台」,亦即「紫河車」。現正沉浮於赤河中,,旋轉不停。
楊生曰:那邊為什么又有橋樑呢?
冥王曰:本殿為轉輪之處,陰間至此告一段落,橋樑是通往各地之道路。前面計有「金、銀、玉、石、木、竹」六种不同質料所鋪成的橋樑。
(一)金橋者:凡是在世積有大善功,參觀各獄後,地府銷案,然後經由此橋往天堂而去。至於功果圓滿,或修真之士,於去世後,有者直接從「陰陽界」昇往天堂極樂界,不必再經由此橋。
(二) 銀橋者:凡是在世積有中等善功,死後到「聚善所」修煉期滿經考試合格,後至「九泉瀑布」淨靈,經由此橋到陽間蒞任神位,接受萬人朝拜,香火不斷。
(三) 玉橋者:凡在世積有善功,經各殿判決完畢,要投生人間福也為富貴人家,必經此橋而進入「轉輪台」投生。
(四) 石橋者:凡是在世功過相半,要投生為平民,必經此橋進入「轉輪台」。
(五) 木橋者:凡是在世過多於功,將投生為貧賤孤苦等下級輪迴,必經此橋而入「轉輪台」。
(六) 竹橋者:凡在世罪大惡極,違背天理人倫,殺盜淫亂等惡業積滿,將投生為胎、卵、濕、化等四生道,必經由此橋而進入「轉輪台」。
楊生曰:多謝 冥王開示。那金橋銀橋上,人跡不多,其它各橋則擁擠不堪,好像要趕時間似的。
濟佛曰:「我走我的獨木橋,他走他的陽關道」,互不相干,這些將轉輪之陰魂,喝過醧忘湯殺,昏昏醉醉,擁往自己所選擇之道路,有者穿官服,有者提工具,有者拿文筆,有者披獸皮,有者戴頭角,有如瘋狂各顯己能,要到陽世逞威風!
冥王曰:他們都是失去理智,像拿刀的不知此去非你死就是我死,還自鳴得意,陽世之情形与此相同,明知深坑陷入,看見熱火還撲焚,輪迴現象也就如產生了。
楊生曰:他們昏昏沉沉走在玉、石、木、竹橋上,向「轉輪台」而入,一墮下,便無聲無息了,不知他們如何投胎轉世呢?
冥王曰:世人最想明白此理,我詳細說明之:萬物轉生,必由陰陽二氣媾合而生,此「轉輪台」就如陽人之陰陽關道,男女一動情欲,心神必昏,而精血外溢,即如「轉輪台」下赤河水一般隨波蕩漾,流水一滾動,「轉論台」內,亦就是人類之母體,故精血媾合而怀孕,靈性已附在胎中。
如人類,十月怀胎,一旦時到,則此靈體由轉輪台奔出,一叻聲由「紫河車」
而出,血水直流,哭叫一聲,驚醒一看,又到人間。
其它胎卵濕化亦各隨其生肓不同期間,而在「轉輪台」內孕育!世人如果怀孕,因河車轉動,故常有嘔吐情形,此為「子暈」,如坐車暈車形狀!
楊生曰:原來如此, 冥王若不說破,世人實在不知。
冥王曰:「轉輪台」上呈八卦形狀,內有一圈為太極圖,所謂無極一動生太極,太極為陰陽,故「轉輪台」轉動,自然生化不已,其中有六孔而出,故稱「六道輪迴」,第一孔道:公侯將相。第二孔道:轉生為士農工商(包括鰥寡孤獨) 。第三孔道:轉生為胎生類。第四孔道:轉生為卵生類。第五孔道:轉生為濕生類。第六孔道:轉生為化生類。各按其功過而分別成形!
濟佛曰:正如陽間工廠一樣,原料優劣,製造出來的產品也就不同。如高貴木材可建造樓房,朽木則只可用來燒水煮飯。人之轉輪与此相同,前世具有善根,轉世也就有好的出路。所以眾生品種需要好好「改良」,才不致生出一個惡人來。
楊生曰:六道輪迴不是另有一說嗎?
濟佛曰:六道又有一說:「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六道,這是一種按級分類,天道即天堂道,包括仙佛聖神在內,均屬天道系統。他的成道證果後,不必喝「醧忘湯」,再經由「轉輪台」而上升天堂,此點希眾生了悟之。
但既已脫離六道輪迴,其有願力或夙緣者,慈悲常怀,不忍眾生未度,故常投胎轉世,修真學道,立下楷模,以啟迪眾生,如各教教主、祖師等,無非仙佛之根骨,所謂「仙佛不離眾生」,歷劫以來,發願下凡度眾之仙佛多矣。故在「不生不滅」境界中,仙佛常臨凡間、地府,因此「輪迴」應作「來回」觀,並非投胎轉世方稱「輪迴」。
其實三千大世界,來回之道何止分為六種。故應言「萬道輪迴」,靈性之溝通是無止境的,如一本萬殊,萬殊歸一本,眾生應悟之。楊生今日所觀才是真正的「六道輪迴」。
冥王曰:十殿轉輪大概情形,已洩漏於「地獄遊記」書中,希世人好好體悟,轉輪投生雖是地府所判,實是世人自尋之路。如不趁早修身養性,一旦失去人身,則萬劫難復,奉送 濟佛及楊善生回聖賢堂,並祝著書順利完成,眾生早日度盡!
楊生曰:感激 冥王金言,點破千古之迷,世人有福了。再見,我已上蓮台,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十殿地獄至今全部遊完,這副重擔輕鬆了一半,楊生也辛苦你了,八月十五月「地獄遊記」印成繳書,三曹神人鬼歡欣之情,是筆墨難以形容的。願天下眾生,多印送此書,將真理普傳,正法弘揚,也是老衲的心願!十殿地獄一過,將是黎明曙光,願眾生能悟書中真理,除去窄狹自私心理,放開心胸,慈悲喜悅充滿大地,天堂的道路就在眼前了。….. 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五十九回 遊地府平民區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六月初九日
詩曰:人間百業競紛爭 地府平民星夜營
大患軀身難看破 陰魂到此動幽情。
濟佛曰:世間百業競爭異常,地府在暗淡星夜之下,仍然到處充滿著各種行業。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具假軀殼,既然看不破,捨不棄,所以世人到陰間還動起幽情來,你說妙不妙?今日我帶楊生參觀「平民區」就知一切了,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 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這個府城異常熱鬧,出出入入的人非常多,面上都帶笑容,並沒有陰差叉押,狀甚自由,城門上寫有「平民區」三字,不知內中情形如何?
濟佛曰:「平民區」即是「平魂區」也。凡是世人亡後,功過相抵平平之魂,其在陽間与人無結何大恩怨者,則不必投生,歸入陰府「平民區」內。所謂「平民區」,即是自由業,在世若是耕農或經商,來此亦可重操舊業,但以商農為主,自力更生,並不像陽間科學如此進步,一切不必操勞。來此地者,仍然要憑雙手操勞維生。我們到里面參觀吧!
守門將軍曰:何方神聖闖入區內呢?
濟佛曰:我是 濟公活佛,奉旨帶領陽人,參觀貴區,以著書勸世。
將軍曰:本區情形怎可洩漏?
濟佛曰:玉旨在此,快入內通報。
將軍曰:請 活佛赦罪,卑職冒犯了,我進去通報就是。
區長曰:請 濟佛原諒,楊善生多於包涵,因將軍不識你們。今日二位駕臨「平魂區」,失迎之處,請赦罪吧!
濟佛曰:因未事先通知,請不必見怪!區長曰:二位請入區內參觀吧!
楊生曰:感謝 區長之接待,這個「區長」不是凡間之區長吧?
濟佛曰:楊生你勿多言,所謂「長」者,乃是尊稱,即「平魂區之「主管」。
楊生曰:區內建筑各式房屋,但都是木屋,並無陽間之高樓大廈。
區長曰:「平民區」乃是陰魂所居,木土之性相連,故陰魂住木屋較為适合。
楊生曰:有飲食店,也有雜貨店,人群与陽世間無異,但有人留長髮,穿著古裝,不知何因?
區長曰:區內有不同朝代之魂,因各執生前生活,故你看來自然有些兩樣了,我帶你到野外看看田中工作情形。
濟佛曰:陰陽兩隔,但是心理相同,生時不修真悟道,死後猶然不忘前業,所謂「帶業往生」就是如此情形,前業不放,來此只好操舊業了!
楊生曰:野外田地,各處有人耕作,但都是靠雙手操作,並無牛隻或耕耘机等幫助!
區長曰:死後不比生前那么享福,只有憑自然能力操作為生!
楊生曰:這些生活情形如何?
區長曰:与陽人生活相同,三餐必飲食,作息有序,且因其魂魄尚迷戀七情六慾,所以也有婚姻往來,平常操作雖然辛苦,但久成習慣。
楊生曰:不知他們是否永遠在此工作?
區長曰:非也,其也有壽命管制,時辰一到即行退休,再行投胎轉世。
楊生曰:不知陽間所焚化之金紙、往生錢、庫錢或拜祭物品,他們有否享用?
區長曰:這個問題是陽世爭論不休之疑,我特述之:陽間人祖先去世後,有者焚金銀紙、往生錢、庫錢等物,要給亡者使用,但一般亡者都以「待罪之身」入陰府,所以也享不到這些銀錢!俗語云:「運來黃土變成金。」以現在陽世而論,都市寸土寸金,故土可以變金是實事。致於金銀紙、往生錢等紙灰,最後也是歸土,故土能生金,源於五行相生相兙之理。
紙必經火始成灰,然其金箔不滅,灰化成土,而水氣濕之,可謂得五行之氣也,如人吸收營養份一樣,可以促進生長!
楊生曰:為何曾聽亡人夢中向子孫要錢花用呢?
區長曰:亡靈所食者,氣也,故拜祭之物,不會被亡魂吞沒,其只是吸其氣味而已。亡魂因靠操作維生,或被刑罰後,元氣不足,故有者回陽向親人乞食討錢,是在求助元氣。焚化金銀紙,不必太多,取其子孫一點孝心,因為自已在陽世富裕生活,祖先也無法享到這份「福氣」,故拜祭一番以慰亡靈,是有道理存在的。
如「福氣」、「霉氣」,不都足一種氣嗎?故焚紙有火氣,而化亡魂之陰氣,助其元氣,有一番妙用,陽人勿輕視之。然不必焚太多,否則其無福可受,等於浪費。因此焚化紙錢,亡魂僅吸取其氣,非用來買賣。冥間另有其它證卷流通,絕非靠陽間供給。
濟佛曰:紙錢只是一般亡魂有用,若是在世有大善功者,或修道者,亡後歸真,其元靈「道氣」沖天,不同「俗錢、俗氣」補充,這點希望眾生悟之。
楊生曰:說得有理,不然陽間製選冥鈔工廠不一,所造品質差異甚大,來到冥國銀行,不知如何通用?
濟佛曰:哈哈!陽間製造冥鈔工廠甚多,只管賺錢,偷工減料處處可見,若不按實製造,我看來到冥府,遭到退票,那就自作孽了!
楊生曰:「平民區」之陰魂,与犯罪亡魂有何不同?
區長曰:「平民區」之亡魂較為自由,不太受到拘束,但要到陽間,須要批准方可,不過七月可以輪班外出。若是罪魂,則大不相同,平時受刑罰,除非自己祭辰或特殊情形,難以外出。罪較輕者,可以外出遊玩。
楊生曰:原來如此。
濟佛曰:勸世間陽人,多修身悟道,了覺真理,看破幻身是假,以免死後,仍然如在世間想法,到「平民區」來還要操勞工作,那太不值得了。不得超生了死之道,則生如死,死如生,生生死死,在輪迴圈打轉,永無出頭之日,今日時刻已到,準備回堂。
區長曰:命各官員排班送駕。楊生曰:感謝 區長之指導,先告辭了。……..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六十回 遊聚善所、賞善司、罰惡司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六月十六日
詩曰:魂歸聚善再修功 煉性磨心苦用功
道法文詩深究學 人間救世顯靈通。
濟佛曰:今日遊實安排往「聚善所」、及「賞善司」、「罰惡司」,「地獄遊記」著作至今已將近結束, 老衲深喜發善心捐印者甚為踴躍,真是善与人同,如此始不負二年來種人奔波於地府之苦心了。唯願天下蒼生認理歸真,善道是從,「地獄遊記」一書乃是各教同循真理,凡閱讀者,其身心受益非淺, 老衲不費唇舌嘮叻一番,無非希望眾生戒惡從善,所做是好事,人稱是好人。一片苦口婆心,願天下有心人共鳴吧!楊生準備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濟佛曰: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聚善所」已在眼前,好像一座學校,外面乾淨萬分,還種有各種花木,不像囚獄陰森森的。
濟佛曰:「聚善所」就是陰府之學校,專門培養神職人員!
楊生曰:所門已開,官員正在排班迎接我們
濟佛曰:所長及所內官員已出來,楊生快向前參駕!楊生曰:拜見所長及眾仙官!
所長曰:楊善生免禮!歡迎你及 濟佛駕到,實在久等了!請二位隨我進入里面,以便參觀!
濟佛曰:甚謝!今日來此打擾,請所長多賜指教介紹貴所情形,讓楊生知之!
所長曰:理所當然,本所名曰:「聚善所」又稱:「集善所」,凡陽人在生功德不少,但尚未達則上昇天界證果之標準,皆須引入「聚善所」修練!以準備上昇天界,或到凡間蒞任神職,救世佑民!
楊生曰:前面那人不是本堂已故鸞生「莊建安」嗎?
濟佛曰:是的!你們今日在此相會,可謂有一段因緣。
楊生曰:莊前輩看見我眼淚直流…….
所長曰:莊善魂你勿悲傷,今日特安排你們同道在此相會,可以 說說你離開陽世後之情形吧!
莊善魂曰:今日能在此處會見楊先生,心理有說不出的高興,但亦禁不住悲傷之淚!…….. 生前入鸞於「聖賢堂」,受 關恩主之教化,並多蒙邱堂主及各位同修之照顧,所以我也興趣效勞工作,每日到「聖賢雜誌社」抄寫寄書封袋,本來心想一意效勞,將來可以往天堂逍遙,但因過於痴迷,尚留一絲情緣於世,故離開陽世後,雖有 福神引路及 恩主之保護,可是造過甚多,功過相抵,不能符合往天堂之資格!
在世時, 恩主對我之期望甚大,屢次訓勉,奈自己智慧淺薄,未能體悟聖意,身不由主,願未了,而身先死……. 幸生前一點愚誠,恩主仍然帶我參觀各獄刑罰情形,再歸入「聚善所」修練。
我肉體出殯時,蒙受堂內諸位同修拈香、送行,內心有說不出之感激,請楊生代我向他們道謝!我在此每日學文學道,而且還常舉行考試,磨煉我們的心性,如果看財不動、看色不迷、富有慈悲心……等等,才能過關。
這些考題,都是仙佛化景,如要我走往某地,突然路邊出現黃金、美女來引誘,如果心神是被考倒,便算不合格,須再修煉之。平常有仙佛聖真來此講道教法,雖然不受刑罰,但讀書考試的滋味,也是不好受的!……..
所長曰:「聚善所」是訓練接任神位之「神靈」,為防神靈道力不足,所以要時時考驗,使其達到神格時才算畢業。有者畢業後,再由各有緣仙師度回天堂再加修煉;有者到陽間蒞任神職。
莊善魂曰:拜託楊先生告訴我的兒女,要他們好好修身學道,我兒「文賢」性直,做不了大事,真是可嘆!希望堂內同修好好認真效勞,想當初,我亦想隨你到地府一遊,那知一語成讖,變成事實,想再修點功果,但肉身已失,也是無能為力了!
濟佛曰:「聚善所」大概情形如此,我們當趕往「賞善所、罰惡」二司參觀,就此告辭。
楊生曰:請莊前輩好好保重,堂內之事不用掛心!莊善魂曰:感謝你了!
所長曰:命眾官員排班送駕!濟佛曰:楊生上蓮台,我們另移他處參觀。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移駕吧!……濟佛曰:「賞善司」已到!
楊生曰:果然不錯,前面匾書:「賞善司」三字。
司尊曰:歡迎 濟佛及楊善生駕到!
濟佛曰:今日我們師徒到貴司參觀,請介紹大概情形吧!
楊生曰:來此之亡魂由福神引路,並無銬押及鞭打,狀甚自由。
司尊曰:凡是陽人去世後,功多於過者,一部份先來本司等侯處理。來這里之亡魂自由自在,可以喝茶聊天,或下棋消遣,「賞善司」就是一種善魂暫時休息地方而已。來此地者,待一段時間後,就移送「聚善所」,或送至各殿清查底案!
楊生曰:原來如此!
濟佛曰:因時刻有限,我們再到「罰惡司」參觀,告辭 司尊!
司尊曰:命官員排班送駕!
濟佛曰:楊生上蓮台。離此不遠就是「罰惡司」,…….. 已到了。
楊生曰:這里与「賞善司」完全不同,門匾書有「罰惡司」三字,來此的亡魂都被陰差叉押,好緣剛受逮捕!
司尊曰:歡迎二位道長駕到,今日光臨,本司感覺光榮之至,你們為著書勸世,功德無量!
濟佛曰:司尊嘉獎了,我們師徒到此,因時刻有限,請 司尊介紹貴司情形!
司尊曰:好的!本司曰「罰惡司」,凡是陽人在世為非作歹,違背天倫者,三尸神或日夜遊巡隨時記載,回陰府報告,若過重者,本司則攝其原神來陰府懲罰,受罰之人,在陽世只覺迷迷糊糊,痛苦萬分,此時就是凡人生病之刻,有覺頭暈、頭痛、渾身不舒服,世人只知自已有病,身心不爽,但不知其魂魄受到處罰。病好時,就是魂魄放回陽之刻,精神亦覺輕鬆。
剛才那些被押之人,就是陽人魂魄,此為本司第一種罰惡工作。第二種懲罰工作是陽人亡後,因罪惡甚重,有者先交來本司懲罰一番,待各殿查案證完畢,再移交各殿辦理,故本司乃是暫時拘留所而已!
楊生曰:原來如此, 感謝 司尊指教!濟佛曰:時刻不早,我們準備回堂。
司尊曰:命眾官員排班送駕!濟佛曰: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六十一回 遊血污池及東嶽殿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六月廿五日
詩曰:遊冥歷盡萬重山 血汗如流不厭煩
善惡誰言無報應 天堂地獄現般般。
濟佛曰:歷盡了幽冥道路,所見都是痴迷亡魂!天生我之時,不知誰是我?生我之後,不知我是誰?兩眼矇矓又不知誰是說?眾生迷來迷去,好像一個不向學的學生,帶著飯包跟人上學,只知吃飯玩耍,一到考試,一問三不知,可謂白費父母心機,養一個「一竅不通的痴兒」,老衲在此寄語天下蒼生,生為人類,就要頂天立地,多做些好事,不要鬼鬼崇崇,專做些缺德事,以免生前走慣暗路,死後做個「厭德鬼」,繼續摸索,那就慘了。今日準備遊冥,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今日我們到此,為何只見前面一池,遠遠望之,好像池里有浮沉人影,還傳來救命呼聲,喔!還夾著一股腥味道呢?
濟佛曰:前面就是「血污池」,今日帶你來此參觀,須振作精神。快向前走,以便詳細觀個究竟。
楊生曰:路上陰差押著好多人,往池內前進!
濟佛曰:這都是送往「血污池」之罪魂!
楊生曰:腥穢味更重,救命減叫聲也更響了,原來池中之水如污血一般腥臭無比!
守池將軍曰:歡迎 濟公活佛及楊善生駕到,本處已接到通知,知道二位今日駕臨,請進內參觀吧!
楊生曰:因為在這里已看得很清楚,我看不用接近池邊了,但望將軍說明「血污池」刑罰罪魂情形。
將軍曰:是,是!本池名曰:「血污池」,位置「奈河橋」下游,罪魂行經「奈河橋」跌落橋下後,因多毒蛇吞食,或咬傷,污血成河匯聚濟流入本池,而成「血污池」,本池所禁者,都是犯污穢罪過之人。
楊生曰:請將軍詳細說明之?
將軍曰:神聖本來不可冒瀆污穢,但有不少人常咒罵神明,或穢語污辱長上;及嫁禍於人,誣賴他人,均屬污穢心腸。有者自晝宣淫、露天交合,不畏三光,不忌人見,喪失廉恥,污穢之至。
有者專門賣色賺錢,出口無非穢語。有者貪淫過度,採花不止,污染靈體。或口喜食穢物,以為補益身體,這種「惡補」是邪門中人。或世人喜好宰殺生靈,污穢神聖廟堂,經典書章等,死後皆要入「血污池」受苦。
濟佛曰:俗傳:凡婦生產不幸死亡,皆要入「血污池」,此乃訛傳。生育為天地造化之常,不幸暴亡,已屬慘事,那有禁入「血污池」之理!故世人如有親屬生產病亡,只要多造善事,或誦經懺,或印送善書,以此功德回向,則可助其減輕恐怖驚慌之心。因產婦臨盆時,最為心慌痛苦,如不幸死亡,一時魂魄不安,家屬宜多修功德,以求神聖仙佛度化之。
將軍曰:濟佛所說正是,希世人了悟之!
濟佛曰:因另有他處要去,「血污池」大概情形已知,我們先告辭了,
楊生曰:感謝將軍指導。將軍曰:那里!失禮之處請包涵!
濟佛曰:楊生上蓮台,準備往「東嶽殿」!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濟佛曰:「東嶽殿」已到,楊生下蓮台吧!
東嶽大帝曰:歡迎 濟佛及楊善生駕到,二位奉旨著書,今日方到本殿,實在久侯了!
濟佛曰:因 大帝權威無上,老衲由一殿遊起,貴殿安排於後,是「後來居上」之意,請大帝勿見怪!
大帝曰:濟佛不用謙言,既來本殿,我已心歡。爾台中聖賢堂闡揚道德真理,開堂以來,著作太上無極混元真經、玉皇普度聖經、修道指南、淺述今古善惡報應、聖賢真理…..….. 等經典善書,廣印贈送,勸化四方,世道人心受影響而向善者不計其數,我心中早已感激萬分,今日楊善生能隨濟佛駕臨本殿,理當招待一番,二位請進入殿內休息,我們談談吧!
楊生曰:感謝 大帝愛護!
大帝曰:二位請坐吧!命將軍速獻茶果!將軍曰:遵命!……. 已呈上。
大帝曰:二位不必客氣,用吧!濟佛曰:感謝 大帝惠賜!
楊生曰:甘茶美果,滋味不錯,可以帶几個回陽嗎?
大帝曰:清果在這里吃就好!
濟佛曰:楊生你勿貪吃,你家那顆果樹已結實累累,只要好好保養,已足夠你受用無窮了!
大帝曰:道果才是實用的東西,那些有形的果品,吃得完,用得盡,而且還會腐爛,皆非實用之物呀!
楊生曰:恩師及 大帝之言我領悟了,慚愧!漸愧!
濟佛曰:請大帝介紹貴殿之職司吧!
大帝曰:好的!東嶽為「泰山」,是五嶽之首,並直轄地府十殿各司,可謂最高司法單位,似陽間之最高法院。本嶽並統治管轄一切幽魂散魄,及地府或陽間鬼神昇降之事,囚本殿可直奏 玉帝,而發令執行任務。如山神
、土地、境主等神祗皆在東嶽轄內,凡是十殿有何疑難案件,未能解決,即移送本殿辦理,故本殿位居十殿之上,但東嶽之上尚有「幽冥教主」管理普度事宜,吾則管轄地府檢察之權,職司各有不同。
楊生曰:我有一疑題請 大帝指教!貴殿既管一切遊魂散鬼,但陽間為何常聽見某人被邪崇或鬼魂沖犯,難道陰司法律尚有漏洞嗎?
大帝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地羅森森,漏而不久。楊善生說得是,陽間尚有不少遊魂散鬼存在。陰律雖嚴,但不離慈悲之心,所謂「情理法」兼顧,不少亡魂因生前受屈而死,陰司准其報怨,但其到陽間,往往意氣用事,不分皂白,見人即纏,但若陽人元神旺盃或道德深高,其則不敢近身。不過,這些遊魂散鬼若不遵法令,在陽非為者,一旦被發現,則由陽間神聖或本殿之巡察逮捕歸案,斯時其也無話可說,而依法審判功過。因地府諸神不願眾生怨恨不消,故釋放鬼魂,以便報怨,但如陽間之罪犯,釋放後,有者變本加厲,魚肉鄉鄰,陽人被鬼魂纏身!就是此種情形!
楊生曰:大帝說得是!濟佛曰:感謝 大帝開示,時刻不早,我們準備回堂。
大帝曰:二位辛苦,願祝「地獄遊記」早日著成,普化蒼生,亦能早見功效,命官員排班送駕!
楊生曰:感謝 大帝及眾仙官,先拜辭了。……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回堂……
濟佛曰:. 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六十二回 拜會 地藏王菩薩
遊記著成開盛會
濟公活佛 降 戊午年六月廿六日
詩曰:天花法雨結瑤篇 玉卷修成一朵蓮
聖冊浮光垂萬古 遊書字字記之全。
濟佛曰:今天是個喜悅的日子,費時二年之「地獄遊記」,今日為完結篇。這部希世寶書,道盡了人生真理,也許有人不信,但諸生二年來所觀遊冥實況,如一幕真人實事電影。故老衲希望天下蒼生,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領悟「生」是一個小的開始,「死」才是無的延續,也是生的前兆,切不可認為一死百了。你看那一縷縷幽魂,都向冥路而來!自古及今,忠孝節義之士,其死後一道靈光飄飄而上天堂,萬古流芳,顯出他的忠貞大節;但若違背真理正義倫常之輩,死後靈魂污穢不堪,陰森而沉淪於地獄。願眾生閱讀「地獄遊記」一書,如大夢初醒,勿再迷痴於花境俗情之中,而愈墮愈深,終而不可救藥!今日為冥最後一次,楊生提起精神,端莊衣冠,準備赴幽冥領獎。
楊生曰:恩師啊!我有說不出之高興,我們師徒奉旨著書,任務即將完成,也可以輕鬆一下了!
濟佛曰:有志者事竟成,皇天是不負苦心人的!希好好精進,快上蓮台!
楊生曰:今日這朵蓮台為什么特別大,而旦還毫光四射呢?
濟佛曰:二年來這朵蓮花,為我們進出陰陽服務,磨煉得壯大生光!
楊生曰:原來如此,真是奧妙無邊。……濟佛曰:已到了,楊生下蓮台吧。
楊生曰:喔!前面廣場好不熱鬧,仙樂演奏不絕於耳,排滿了宴桌,都是玉石所雕,來來去去之人都未曾見過,有者穿著飄飄道袍,亦有沙彌、儒士及各國人士等打扮之人,不知他們是何地而來?
濟佛曰:因「地獄遊記」奉旨著作即將結束,幽冥教主特在「地藏宮」前設宴,以資慶祝。今我們是上賓,你看仙吏、沙彌、儒士、各位賓客及 地藏王菩薩已出來迎接我們,快前去參駕!
楊生曰:參駕 地藏王菩薩及諸位道長!在下台中聖賢堂 關帝恩主門生,奉旨隨 濟佛遊冥著書,蒙受 地藏王菩薩慈悲,敕令幽冥各獄司協助著書工作,今日任務完成,特隨 恩師齊來拜謝,不敢勞動 教主擺設如此場面,實感惶恐!
教主曰:楊善生請起來,你及 濟佛太辛苦了,二年來奔波於黃泉路上,度世之心難能可貴,我今日特設宴慶祝,功成書亦成,請 濟佛及楊善生入內,登上座吧!
楊生曰:不敢當!
濟佛曰:今日幽冥教主 地藏王菩薩特為我門設宴,我看不必推辭了,忙了二年才有這份殊榮,跟我坐吧!
楊生曰:恩師既坐我亦陪坐了。這個宴會,人群越來越多,個個都頭浮金光,相信是道行不淺。
教主曰:今日之宴乃是慶祝「地獄遊記」著成,因地獄為世界各宗教所承認,故不論儒道釋耶回或其他新設教之教主及有修行之教徒,均被邀請列席,所以諸天都派下仙吏、天使同參盛會, 瑤池金母並特賜下蟠桃瓊漿,楊善生你有福了!
楊生曰:感謝諸天聖佛仙神之眷顧,現時天樂大響。……
教主曰:盛會將開,各教教主及觀音大士亦降臨!
大士曰:今日幸會 濟佛及楊善生!楊生曰:參拜 觀音大士!
教主曰:現在盛會開始,奏聖樂……. 諸位安好!大家都是天堂貴客,今日駕臨地府,使幽冥大放光明,茲因南贍部洲台灣省台中聖賢堂,欽奉 玉帝旨令,遊冥著書,以勸化世道人心,清平污濁之氣, 濟公活佛,性苦詼諧,世人見之心歡,藉机佯狂濟世,一言一語,如妙藥甘露,皆能起死回生,故 玉帝令其導遊,不但能洞鑒幽冥,更可禪机生妙,可謂最佳導遊人材!楊善生為聖賢堂正鸞,靈性清明,隨 濟佛歷盡十殿各獄,勸世功深,今日書成,特舉行此宴,一表慶祝之意,二表世界雖大,但在靈界則各教並無門戶之見,如今日在場,各教人士皆安排就坐,和氣融融,顯示出大道無私景象!希天下蒼生認理歸真,修身養性,遵守孔孟道德,否則,毀棄倫理綱常,徒增野蠻習性,絕非文明之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由小康而促進世界大同,此乃眾生之福也。
致詞至此,開宴………. 。
濟佛曰:楊生不必客氣,此乃瓊漿玉液,及 王母之蟠桃,吃後可以延年益壽!
楊生曰:感謝 恩師,我不客氣了,趁這個机會多吃几個!…….
教主曰:恭迎 呂純陽祖師駕到。
呂祖曰:請 教主不用多禮,吾奉 玉帝諭派,特帶「賞狀」乙卷,交由楊生帶回,以作「聖賢堂」著書之獎賞!
楊生曰:叩謝 天恩!教主曰:請 祖師用宴!呂祖曰:謝之!……..
教主曰:因時刻不早,招待不週之處,請諸位高真原諒, 濟佛及楊善生今日到此參會,吾感萬分心悅,鸞門闡教,應机說法,是為順天應人之舉,「地獄遊記」乙書著成,全憑古聖所傳之「桃枝柳筆」通靈傳真,世人應了悟 上蒼用心,好好遵循天理良心,死後方免十殿之刑罰。
地藏菩薩為佛門之尊稱,若道門則尊稱吾為「酆都大帝」,故地獄又稱「酆都地獄」,世人大都不知,今日趁「地獄遊記」著成附言書末,以曉世人!
濟佛曰:這個蓮台現時浮於半空,乃二年來聖賢堂諸生辛勞所穫之道果,老衲無禮物相贈,願將此座蓮台賜予楊生,作為奪未師徒出入幽冥著書之紀念品,希望楊生好好珍惜之!
楊生曰:感謝 恩師惠賜蓮台,但受之有愧!願遵師訓,但望今後 恩師能隨時開導。
濟佛曰:佛在你左右,只要你把握住佛心,則佛可成也。
教主曰:此瓶瓊漿特請楊善生帶回聖賢堂送結全鸞生飲用之,他們也太辛苦了!凡是印送或宣講「地獄遊記」勸世者,日夜遊神隨時巡查回報,地府皆有錄案,凡有所求皆能應驗如響,希望天下蒼生多予廣印流傳,勸化人心之功德,是無可限量的!最後祝聖賢堂諸生功果圓滿!堂運興隆!
濟佛曰:楊生我們準備回堂。
楊生曰:感謝 玉帝、教主、恩師及在座道長,多蒙指導,永難忘怀,再見!
教主曰:在席諸位請起立,奉送 濟佛及楊善生回堂!
濟佛曰:瓊漿要提好,這是二年來之收穫!
楊生曰:我不會摔落,已緊握住這份成果,賞狀亦在怀中,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為誰辛苦為誰忙?陰陽界、鬼門關,走遍陰曹地藏,二年來吐盡心血拋出金磚!為的是望眾生改惡從善,如今願已完,留下的只有看眾生是否回頭向岸?「地獄遊記」著完,落得一身清閒,要修不修我不管,墮地獄、升天堂,都是世人自己往!叮嚀再叮嚀,願眾生如蓮出於污泥而不染!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我及 玉虛童子要回天繳旨。
玉詔
本堂司禮神 登台
聖示:現刻玉旨將降,命城隍五里外 福神十里外迎接,諸生肅靜侯駕。
金闕內相 徐 降
詩曰:八月中秋頒聖典 。大千世界放光明。繳書儀式宜隆重。赦罪消愆功告成。
聖示:吾今奉命帶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詔曰:
查爾台中聖賢堂,前經靈霄聖會決議,奉命著作「地獄遊記」,由丙辰年中秋開筆,至今戊午年八月十五日,適期二週年,楊生神遊十殿,按獄訪問,案證如山,均洩於「地獄遊記」書中,期期刊登於「聖賢雜誌」,為普化蒼生事切,故該書須於今年八月十五日夜印成繳書,屆時將「地獄遊記」一零八冊置於香案上,另焚三冊,一繳天庭,二繳地府,三繳人間天下都城隍,三曹對案,以示遵崇。地府各司參贊有功,除按功行賞外,並大赦罪魂乙次,舉行慶功盛會,詳情另批交幽冥教主辦理。人曹部份,凡著書中護法者、效勞者;著成後,印送者、宣講者,皆按功行賞。繳書時,應將所有捐印者之姓名、住址、冊數、祈願,製成表章,焚呈上蒼,以便彙集普化成果,按情施應。二年來諸生辛勞,各得妙化之果無邊,希再接再厲,以匡正世道,力化頹風,而進入大同,勿違朕命。
欽哉 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戊午年五日初三日
濟公活佛心 降
跋
靈魂學說,近代已可由科學儀器略窺一二,然要觀其全貌,非由精神潛修,開通慧眼不可。人體原由「精、氣、神」三種原素所組合,這具幻軀猶如塔棚骨架,一旦風火水土變化,則肢離破碎,人去樓空,難以久存。靈魂之轉世,由此而生,改頭換面,各以另一新面目示現,古今中外宗教先覺者,或具靈通超能力者,都能目睹此事,見證吾言。
「地獄遊記」之著作,乃係 上天慈憫眾生久墮紅塵,貪嗔痴三毒旺盛,造業多端,造成道德淪落,社會問題不斷滋生,為匡正世道,造就更美好的人生,特准洩漏冥府實況,以警世化俗,倡導善行仁風,推弘真理道義,相信凡有良知血性之人,見此遊書,閱讀之後,必能「放下屠刀」!吾也願祝其「立地成佛」!
二年於玆,感觸良多,僅引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語作是書之結語。
貧僧濟公 謹跋於台中聖賢堂
戊午年六月廿九日
-後記-
本書荷蒙各地宮堂廟寺先進大德,及各地讀者同修協助支持,始能如期出版,在此僅表由衷感激与無限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