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書由懿敕拱衡堂扶鸞著作)
恭接「因果病象析論」著書玉旨
昊天玉詔
本堂主席關恩師 登台
聖示:恭接玉旨頒臨。
金闕御史王天君 降
詩曰:輪迴苦海苦無休。庶子沉淪實可憂。
降賜真詮憑啟度。慈悲大願駕慈舟。
聖示: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金闕,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統籌天運化育,無時不以蒼生是念。茲爾懿敕拱衡堂,短短期間普化業績斐然,協助代天宣化,救渡蒼生,功不可沒。再為大道普化計,將因果輪迴所纏繞之罪業,如何影響後天命運及身體之理論,公開闡述於世。
南海觀音菩薩 為主著仙佛,命勇筆王奇謀為主著正鸞。願爾神人,全力以赴。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戊辰年五月初五日
地藏菩薩 降
序
嗟夫!人間有如苦海煉獄,煎熬及苦磨一波又一波,無休無止。何以故?前因造而成後果;消前因,又造新因,關鍵就在因果也。何謂因果?凡諸一切皆有因,凡諸一切受是為果。
輪迴者,因果之未了所產生,亦為因果具體形式;換言之,欲超輪迴,必須了因斷果。否則,有因必有果,輪迴則如影隨形,牽纏不休也。
凡人不信因果,不知造善因而得善果,反頻造惡孽之因,而承受冤怨之報,不思反省,未能開悟,一旦遭受苦磨,動則怨天尤人,亦有自暴自棄,諸此種種,承受前因之餘,並添新因,則後果倍加不堪設想,悲夫!世人胡不深思?
幸上天慈憫,憐世人靈性蒙昧不明,降旨豐原懿敕拱衡堂,開著「因果病象析論」一書,並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主著。則是書之主著,洵為救苦救難,解脫因果纏繞之聖書也。有此聖書,世人閱之自有以明悟何謂因果?因果又如何產生人間諸般之苦磨?進而有助解脫牽纏。
際值著書之初,吾悲憫之宏願,甚願世人無再受因果輪迴之苦,特施感應:
凡能以財施助印,利聖書之普化。 凡能勸引他人施財助印以利聖書普化。
凡能身体力行發心流通聖書以利普化。 凡能勸勉他人流通聖書以利普化。
凡能講解聖書,以啟悟他人向善。
以上功德,求吾解化冤業,吾格外施恩,將照會地府辦理。
甚願世人能得此寶貴之因果聖書,珍而重之,切莫以一般吟風弄月之雜詠視之,則受福多矣!亦世人之幸也。
地藏王菩薩序於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戊辰年五月十二日
觀音菩薩 降
自序
試觀世人之受苦,或身体病痛,或恩怨情仇,甚有自身悒結不解,尤有為名利而用盡心机,似入愁城等,均在造因承果之中。漫言身體病相乃人吃五谷雜糧,凡体自有病菌之侵蝕所致。但若深思,若無受苦之因,為何會吃下造成病苦之物而成果。設若無業因,何故身体有莫名之病痛?甚至有人明知病因,而不能根治,諸此種種,盡在因果之牽纏也。
當然並非一概之人世事,盡為因果牽纏;有牽纏之果,始為有因。深入的解說,一個人的運數興衰主宰成敗,何以有人行福運諸事順利,何以有人偏多不幸之運,亦在因果形減造善因得福報,當然多得助而諸事順利,福運亦是因果形成;反之,不幸事亦是惡孽因果造成。
上天降旨賜著「因果病象析論」,命吾開著,則是要闡明因果所產一諸般之現象,以啟悟世人明白因果施与受之間差別所在。進而勸化世人,齊趨善果所在之善因;切莫受制於惡果之中。吾膺此重命大責,除衷心為眾生之能得机緣,有啟迪如座右銘之聖書而幸外,更願世人能得閱書而覺而悟,從此明澈「因果」牽纏可怕。而欲脫出如此可怕有夢魘般之因果牽纏,唯有以造善因得善果,乃唯一之良方也。著書之初,感謝地藏菩薩之為聖書特施感應,吾亦有大悲願以勉世人:
( 1) 為眾生解一切病苦。(2) 因果牽纏業障。(3) 靈性受阻障不安。
(4) 重業夙累不休。 (5) 聞聲救苦,隨應減半罪業。
凡有眾生能助聖書之普化功德者而祈求,吾將本「大悲願」之力以隨應。甚願書之著,眾生襄助,得沐
天恩並以此為書之自序。
觀世音菩薩 序於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戊辰年五月十九日
第一篇 析論「業債牽纏初始之現象」
觀音菩薩 降
詩曰:凡事無風不起浪。有徵即兆慎為防。
牽纏業債千般苦。明悟堪期免作忙。
凡事無風不起浪,空穴豈有來風?是以故,事生之前必有徵兆,只在你是否有夠
細心詳察而已。察事之先,免事後之苦,古有明訓也。業債牽纏,其苦萬般,其
烈如火燎原,但事先必有警訊,如果能得明悟此一警訊,則可患不能解消。語云
「欠債還錢」。天下無不可解之事也!吾開著「因果病象析論」之初,首先說明
此現象,以啟悟世人。
大略業債可分為:前世業、夙累業,及輕業、重業等。當然,各業債之中,又可
區分為淫業、殺業、口業。。。。等。但,在此不周詳區分解釋,僅就前夙輕重
之分而作析論,蓋其間區分之牽纏初始警訊,大同小異,一理通,萬理澈也。
「前業」即前世所造之罪業,牽纏討報之初,均為當事者開始,以迥異日常言行
作祟。淺言之,某人日常生活並無逾越,前業將纏之際,必有令其言行怪異之徵
兆可觀察。如不能警醒,業債牽纏討報也。
「夙業」即幾世累積罪業,因素不一,乃不能隔世討報之業。牽纏討報之徵兆,
大多由親近之人作警訊對象。如父母、妻兒,甚主兄弟姊妹;當然,警訊之對象,
或多或少均与當事兩方有因果牽連。
「輕業」乃較輕之罪業,並且是為前業,牽纏討報亦為當事者開始。其徵兆多為
夢示,或病痛。若無警醒,業債討完為止。
「重業」繁複而麻煩,不定是前業或夙業均有可能。牽纏之初,警訊之徵兆亦不
定是由當事者開始。但必定有一個現象,即重業將要牽纏之際,當事者所屬之
運必敗。
由以上的說明,將有助於明瞭日常間遭遇是否有著業債的牽纏,甚至由警訊中也
可區分出是造何業因。比如說:多有惡靈顯現兆示,多屬殺業;言語失常,或為
人際關係莫名其妙損敗,將是口業;色相顯示,婚嫁之不順包括已婚或未婚,均
有可能是淫業。什么樣業因,會有什么樣的徵兆,這是點示的徵兆,是輕易可以
化解的現象。
如果徵兆不明,纏繞撲朔迷離,則這種情形的業債,將不好化解,很可能牽纏的
結果,令人損害慘重,切宜特當心防範。遇此情形,最好能夠力求化解,莫使纏
上了,擺脫卻不容易。
在此 吾先略說簡概,作開章明義的講解,往後每篇吾將會逐一舉例析論。甚願
世人能夠多加研閱,參悟因果輪迴中業債牽纏的情形,那么因果病象就不會帶來
很大的困擾,使你們能善用有用之身。
第二篇 勸:「正信因果」
觀音菩薩 降
詩曰:前業今承果与因。牽連禍福事詳臻。
明明鑒察無私報。苦口諄諄勸庶民。
因果牽連廣闊,不是三言兩語可說盡;甚至可說,日常間任何一個動作或意念,
都可能產性因果。這不是玄虛不可測的空洞理論;若無因果報應,目蓮尊者何苦
打破地獄門救母?
因果的作用,是賞善罰惡,至正無私的一個定論,也是具體的實踐;當然人生是
因果的貫穿,才會有如今這個人類的世界。截至日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
可以肯定人際間關係,是怎樣連系。產生,生滅過程沒有具體的答案。只有「因
果論」可以作代表性的理論及答案。
所以世人切要明白這一點:「因果」無時無刻都存在在你們的左右,只有明白它,
體會它,才能打破它的束縛,才能解脫它的力量牽掣,使靈性永遠跳出它輪迴所
產生吸引力。但是,並不是要你們怕因果,怕它的吸引力,有因必有果,知頭好
收尾;要想抗拒它,就必須熟悉它。很多陷入輪迴中,就是因為對它不熟悉,才
會很容易的體入它的漩渦中。
這些話自的,是要你們明白「因果」對於人的重要,慢慢研閱下去,從本書中體
會出一點心得,逐漸減輕它的束縛力量,更希望從此擺脫它。
第三篇 聾啞今生多苦果 皆為惡口道無存
觀音菩薩 降
聖示:吾奉旨著造本書,為妥切而适用之析論出因果現象,故擬採取多元色體裁,
或由吾自問答式,或以主著正鸞提出問題由吾答示分析,甚或以事實之案例來析
論。題裁變化,不但可免於枯燥,容易吸引讀者之閱興,更可廣為包羅,談論觸
角延伸。
勇筆:菩薩如此聖示,先容弟子請教一個問題:今生聾啞是何因?
菩薩:今生聾啞者,前世必造有聞法、聞道,心怀不信之因;或是父母訓言,馬耳東風,不受教之人,均為前因也。啞口者,或謗道,或惡口罵辱雙親者是。
勇筆:然則受此苦果欲解有門否?
菩薩:有!但机率不大。造因輕,解則容易,造因重,惡果難解。解法者,造如是因,補如是行,恆必有應。
勇筆:意思是聾啞改過,聞道信受再勸人通以解前因,啞口者,闡道之妙,以度人向道以解前業。然則既已聾啞,如何渡人、闡道?
菩薩:耳不能聽、口不能言,卻有文字因緣可結;以書闡道、渡人豈非可行。最後以自身之受,折解因果報應,以作惕人,則更為解業之上策也。
勇筆:再請教菩薩,造因之果報,有者非先天性。聾啞者,亦有後天形成,這個徵兆是否可預先偵知,以及如何預防。
菩薩:當然可以!造了聾啞報的前世因,在人之初生時即果報形成者,是比較難解。可是初生時正常,果報未形成者,在果報須施行時,會有一些徵狀讓你法察覺,比如夢示他所造的前世因情景,或者有實際情形讓他有机會去体察;不過,這些現象都會直接在當事人身上發生,能不能覺察,那就需視當事人的造化了。當然,有更的施行方法是以染病而遂行果報的目的,這就是更加容易去防範了。
勇筆:還請菩薩詳細解釋。
菩薩:當一個人生病時,這個病有可能導致聾啞的後果,那么,就可以一方面治病,一則預先實行解因的功德,雙管齊下,不是很有机會避開這個果報?
勇筆:果報可以避開?那豈非不是註定?再者,病情雖有可能導致聾啞的現象,假設結果不會,那豈不是又白忙了?
菩薩:此言差矣!果報的註定,是以何因成果,至於能夠避開,那是因為有了功德成了替代。也就是說,造功德解除那個惡因。吾舉例:你欠人一筆錢而逃到國外,逍遙很久,最後卻又与債權人碰上了,你是不是要還人錢?縱然,國度不同,律法有異,你逃過了法律的制裁,可是債權人的討債方式,也有可能迥異於正常的討債方式。你如果要安然度過這一種情形,是不是你必須要讓他心甘情願的放棄這個要債的心念,比如說有恩於他或他的親人?
勇筆:弟子明白了,因果也是如此,你造了因,這個果就絕對跑不掉,可足你也能以別的法去償還這個因,並不一定有必要以什么方式去償還。
菩薩:就是這樣!一旦造下了業因,你就必須還,只不過受果為式可以改變。
第四篇 造因最要前因解 眾善護持得好音
觀音菩薩 降
聖示:世人受苦難,拖磨不休,那就是業因作祟;人生苦海,也是根多惡因形成。悲於世人浮沉苦海不能自拔,能每每聞聲救苦;但人間苦,苦幾多?正本清源,從頭救起。世人能明悟「因」之可怕,慎而勉之,可免無限之後患也。
勇筆:菩薩大慈悲,人盡皆知。容弟子請教,小兒麻痺症如何形成?
菩薩:破坏路、橋、的惡因,或是造了很多禍患不能根除的惡因,才會受到殘障的果報;這一類的果報,大多屬於不利於人的業因形成。
勇筆:這病症也是有先後天之分,那解法是否也跟前篇所述一樣?
菩薩:然也!
勇筆:那么後天形成的果報,是否也可以預先防範;若然可以,其徵又如何?
菩薩:也可以!形成這個果報的先徵,許多是惡夢連連,甚至在惡夢中會囈語出自己的惡行前因。
勇筆:是了,每一種果報的形成之前,旁人發覺,是否可以對他有所幫助。
菩薩:可以!問題是在於當事人是否肯接受正確的指導,而行功立德解前因。
勇筆:如果是在果報已形成中,換句話說是已經受報。而這種殘障病,在目前醫學上仍屬很難痊瘉的。請問菩薩,是否能有解法免除殘障的痛苦。
菩薩:當然也有。不過,預防勝於醫治,也就是說,預防較容易,醫治較困難。
勇筆:那豈非過於殘酷了?
菩薩:造因的時侯,有可能你加諸別人的,比你受報時更殘酷。
勇筆:較困難並非絕望,有一線之机,還請菩薩明示,總有希望。
菩薩:聾啞症,解了前因之後,如果能度百眾,三年不退,得壹佰果生福慧靈神如脫胎換骨,其症可消,這是以度人向善的功果為原動力,因為眾善其力轉輸於一個人身上,可以激發人身及靈神的潛在力相契合,突破障礙。
勇筆:那么肢體殘障也一樣呢?
菩薩:原則相同,最好再加上身體力行的實踐,則更有助益於復健。也就是說,以殘障之身,奔波度眾,眾善護持,則更有奇蹟顯應,解脫困苦束縛凡身。
第五篇 菩薩慈悲施仁憫 聞聲救苦佛熙披
觀音菩薩 降
聖示:吾早證佛果,但不願居佛,乃因世人尚苦,吾惻隱難忍,四大宏願,救渡眾生之苦楚。但,芸芸蒼生,幾許能體仙佛之慈悲,言者諄諄,聽者渺渺,良可悲嘆也。阿彌陀佛!
勇筆:菩薩仁憫,四大宏願:南海古佛之聖號,早已人盡皆知,但每下顯應救苦仍是觀音菩薩。善慧之人,應由此可體會菩薩之仁慈救苦。哦!對了,弟子想請教一個問題;菩薩仁憫如化慈悲,如果有因果病之人,發愿以本「因果病象析論」一書之助印流通、講解、勸化、度眾之德,是否可得菩薩之殊恩,破格庇佑解除因果病症?
菩薩:問得好!吾既承上天,賜旨,開著因果書,當然有方便賜准解除因果病。一般印贈善書之功德,除助道推行,度眾向善的功德,今吾再特准以因果書解因果病,凡有因果現象不能解者,均可呈案,吾自有方便感應也。
勇筆:如此好消息,弟子公佈世人知道,會不會增加菩薩困擾。
菩薩:不會!不過吾特別聲明,因果有定律,替代亦有定律,吾並不能違背天律,只能在可能範圍賜予周全感應。
第六篇 因果業報輪迴轉 醍醐灌頂悟遵行
觀音菩薩 降
聖示:著書以來,吾接到各地有緣佛子,及助道善信之呈疏立愿,以求化解冤業牽纏之果報,吾心一則喜,一則以憂。喜則助道有人,書之普化層面愈加廣闊。憂者,塵世間「因果報」之冤業似已愈演愈烈實值深憂也。
勇筆:菩薩悲天憫人,眾生是念,言詞間可見一斑。然則果報既屬天律,有無趨避之良方?
菩薩:「因果報」乃是一種業力的牽掣;亦即是「因」隨輪迴轉,而產生的力量促成「果」,所以趨避之法,惟有「慎因」,取其無因即無果。不過,這只是最消極的一種方法。因為,既生為人,「人」即乃靈性溶入假體,而假體又需依賴五行生存,五行衍化,自會產生許多誘因,亦即是,人很容易造因。是以故,唯有以積極的「廣結善緣,多立善因」以補以後不慎造下惡因之時,有以彌補之,才是最為上策。
勇筆:這是理論,但在這過程中如何實踐,以及趨避。也就是說如何來減輕業力的牽果,使它們減低至最小的干擾。
菩薩:這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說修立善功迴向;當然,一般人不知道「因果」的真義,無從得知;但是,未雨綢繆,修善功德就迴向消業,無形中解了業債的牽掣。因為「業債討報均有時限,時辰未到,它們不可討報,平素未受它牽纏的時侯,就迴向解業,是趨避之上策。另外受業債討報時,如果能發心立愿而實踐,不論何種善愿,對解除業亦是很有效應。最後更有一招殺手可使,那就是「求修大道,立愿持齋。」
勇筆:求修大道,立愿持齋可以解業?尚請菩薩述分明,啟弟子愚冥。
菩薩:因為參求大道,必有魔考、道考,諸般考驗,「天律明定,凡諸考可代業債討報」。則求道受考,過關有成,又可消除業債,是一舉兩得,何樂不為?而持齋,乃發心不殺生、不傷生,以此仁德之愿,化解冤業剛酷之氣,正合「以柔克剛」之理論,焉有不成之理。
第七篇 師生對答一番話 解業良方信不訛
觀音菩薩 降
聖示:「因果病」大致區分為「精神」与「身體」兩種,亦即是有形与無形之區分。而「無形」尤勝於「有形」,亦即是無形之因果病較為難解也。
勇筆:弟子深有同感。根据弟子十數年來為喜信呈辦因果冤業之事件,綜合心得之結論,亦是如此。唯其中例外者,少之又少,但概有例外,則必有其因緣,是否可請菩薩開述!
菩薩:當然可以,所謂例外者,其中有發願和解,冤業離去,因果無形病症不藥而癒,這當然不用解釋。但,另外尚有不知不覺不藥而瘉者,這就有加以詳如解說之必要了;大致可分為兩种情形。其一,因為業債討報的期限到了,它們必須離去,而受纏擾者的症狀,全都是因為業債的牽掣所造成,所以它一離去,症狀不藥而瘉。其二,是受纏擾者元神抗力增強,驅逐或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掣力,所以不藥而瘉。
勇筆:菩薩所說的第二種情形中,請問如何增強元神抗力而暫時壓制了業債的牽掣力?是否意味著尚有後遺症?
菩薩:增強元神抗力方法有數種:「靜坐」、「誦真言、神咒、經典」以及求得「仙佛加持靈神」等均是。而暫時壓制,業債會有後遺症,因為元神加強,對假體肉身的主宰力也更鞏固,業債不易侵擾,轉而有形之干擾或出祟運,這些都是後遺症,只減輕而已。
勇筆:這豈非挖東牆補西牆?
菩薩:倒也不盡然,這不但減輕,也是逐步化解,因為從無形轉化到有形,就能能夠對症下藥。所謂「明槍易朵,暗箭難防」。你能夠說亳無益處嗎?
勇筆:說得也是。感謝菩薩開示,弟子有如茅塞頓開。不過,弟子有一愚之得,想請菩薩聖裁。
菩薩:說來聽聽。
勇筆:菩薩与弟子奉旨著書,書名「因果病象析論」。顧名思義,是要闡述因果病症的現象;開著至今,一些理論上的解說,已蒙菩薩慈悲開示。而一般善信也都明白「因果業唯有功德解」。但是,卻有許多人不明白「怎樣的症狀是因果業力」造成。所以我們著書的方針,是否循此而請菩薩開示。
菩薩:果然不愧無極金鸞轉世的通天靈筆,吾等下期就循此進行。
第八篇 精神錯亂無邊苦 開示形成有遠因
觀音菩薩 降
聖示:了解「因果」的形成及現象,能夠避免它的「形成因」,就可以解脫它的「業報果」;更可以對因果的了解,知道來龍去脈,更有助於「因果輪迴」的解脫。俗云「解鈴還須繫鈴人」,又云「一物剋一物」。這說明萬物凡事,均有其可解之道。也可以對正受苦難的親友加以解說、邦助,間接的以「了解因果即修立「廣結善緣的良因」,可以說是「有助人生平安与順利」。
勇筆:是了,菩薩這番話可真是一針見血之論。一般人未受因果報之苦,不知其苦如何?欲解不得其門而入!于今菩薩詳解「因果現象」,則可謂居家必備,對它了解,自己用不上,邦助別人也是無量功德。
菩薩:是的!著書不是為燃眉之急派上用場,而是要讓人人都能夠知道其理,自己沒有用上,邦助別人也是一樁功德,備而不用,總比要用無備好。
勇筆:弟子常見許多善信叩示化解冤業,最常見的就是「精神錯亂」。這一點的現象「形成因」,以及如何避免、解脫,尚請菩薩慈悲開示。
菩薩:精神錯亂屬於果報無形病象,在醫理上歸屬於「神經科」,但根治率極低,徵結即在業力的牽掣。它的「形成因」,大都屬於「殺業」所造成,也有因「忤逆直系尊長」而成。但業報討債卻非隔世即成,有者牽連好幾世,故成夙世業。最好的方法即是勤行放生功德以迴向,或多持誦印贈「往生放生咒」,尤其在日常間似醒非醒則見不相干的人与物的纏擾時,即是這個業報的先兆,此時非要有大善愿,或大功德的修立,才能夠解脫或者避免立即發生。
勇筆:可是,有許多突發事件,根本沒有先兆,又如何去化解它?
菩薩:沒有突發事件造成精神錯亂?
勇筆:可是弟子就曾辦理過一精神錯亂的事件,据當事信士的親人說,好端端的就日漸異常,終致不可收拾。
菩薩:他的親人當然不知道。因為這種業報的肇示,都是本人才能得到,而當事人疏忽或不以為意,到了業債討報之時,旁人就以為是突然變成的事情了。
勇筆:這種案例幾乎是「果報」最常見,請菩薩開示有無解法。
菩薩:果報最常見的事例,除了「精神錯亂」以外,還有屬於「身體症狀」,下論吾再析論,至於這一事例的解法,頗為麻煩,如果在剛討報之際還好解,如果拖到業債侵損太過之際,幾乎就難辦了,除了修功德解冤之外,立清口愿以解「殺業業力」的牽掣,要有仙佛賜助加靈以固元神等,或得奏功。平素最好多注意這個「形成因」的化解,不要等到它臨頭再抱佛腳就嫌遲。
第九篇 莫名病症牽纏久 脫苦良方慎莫忘
觀音菩薩 降
聖示:最常見的果報症狀,除了前述精神錯亂外,還有屬於身體症狀,也是隨處可見。吾著書之目的,主旨勸勉世人,「預防勝於治療」,希望世人閱書能夠體會各種業報的形成因,而日常行事之間避免種下這惡因。
勇筆:是的,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能體會出這句至理名言的正確性。而如果能針此宣導一條正確的遵行方針,則間接亦可減少許多苦痛的產生,防微杜漸之功於焉而生。但這一點微薄的心意,對芸芸眾生有所貢獻。
菩薩:果報中在身體方面產生的症狀可分類許多種,諸如:某部份的器官症狀,外表皮症狀,以及血氣經脈症狀等三大類,最常見,也最難辦的就是某部份器官症狀,以及血氣經脈症狀,外表皮症狀則輕易可解。它們的現象大部份是:胸口莫名其妙的脹痛,或者阻塞欲悶的感覺。另外有無形病痛竄走,今日在胸,明日在背,甚或足部。
勇筆:記得這種現象弟子曾接到善信的要求叩示辦理,而經恩師聖示排解的過程也是繁複麻煩,請菩薩多開示。
菩薩:這種現象的成因,大都是造了「睚眥必報而害人致命的惡因」而業因討報大都隔世而成,這種業力的牽掣,尤於修道者更明顯,它的目的是一次了結,或以劫苦代考關消業。
勇筆:怎么這樣呢?那豈不是讓人「聞道而退步」,大背廣渡向道之旨。
菩薩:差矣!這種果報的產生,如果應在一般人身上,有致死的可能,人命債是以命償命的討報;而修道人卻可「以考代命」,不會致命。這就是知「道」之可貴,修持奉行的珍貴處了。
勇筆:那這個現象的先兆呢?
菩薩:這個現象的肇示大部份是「沖煞」而起,煞屬陰、陰入陽体。而煞去業力趁虛而起作用,終致形成無形病痛。
勇筆:那么,沖煞就危險了?
菩薩:如果有此業因,當然就要避免沖煞了,否則,沖煞只要祭解就沒事了。
勇筆:那就是要注意「避免沖煞」,再了解是否有此「隔世因」這樣就可以預防及避免這個現象的形成了。
菩薩:大致上是如此。但有例外的情形,比如說,無心之中造了大功德、陰德,或修善功德持之以恆,日積月累的福慧,消弭了業力。也有可能在這個肇示才開始時,或者剛討報就解脫它的牽掣力了。當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加重,肇示及討報的期限,剎那即至,幾乎連接一起而來。
勇筆:是否請菩薩試舉一例說明。
菩薩:比如說一般人「沖煞」,而這個「業因體」又已有在,在人身因煞祟而剛起變化時,蒙仙佛之賜解,煞已離去,這已是一段時日,而這個業因就會趁著人身受煞祟後的空虛,就起作用,而造成了果報的現象。可是,這個人本身累積福慧,亦起作用,消抵果報,就產生了剎那的異狀,而自行消失的奇蹟。
勇筆:換句話說也有可能剛受煞沖時,福慧亦可彌補這個空虛,而免果報。
菩薩:當然。不過,這端視平素所累積的福慧深淺而定了。
第十篇 淫業造成遺後患 人生苦病竟無休
觀音菩薩 降
聖示:果報中有一環很特殊的例子,那就是「淫業」之因。所謂特殊,是指它討報的現象。換句話說,很容易就可以分辦出目前的業報,是否淫業業力。
勇筆:尚請菩薩淺舉一例說明。
菩薩:淫業討報有分乾坤兩道,男者受淫業力牽掣,最明顯的現象即是「身體日漸衰弱」。婦女就有些異樣,或心思行為不正,或自甘墮落,床有夢冤業纏擾而日愈萎靡者,但這較少數。
勇筆:為何有這種分別?
菩薩:蓋「淫業業力屬極陰之氣」,干擾乾道傷陽,干擾坤道助陰而遐思叢生。
勇筆:那么極多數側身風塵之坤道,是否俱屬菩薩所云現象。
菩薩:大致如此,但非一概而論。未側身風塵,亦有如墮落者。
勇筆:淫業業力將至,先兆是如何?
菩薩:淫業業力屬極陰之氣,故會織魔障,是以淫業之報,關鍵即在魔障。
勇筆:魔障之現象又如何?
菩薩:最常見者有下列幾樁:時有綺夢。似有鬼交。最難纏者是有陰氣侵身。以上是為乾道的現象。而坤道亦有鬼交之現象,大多數卻是虛榮心先引,或者物激思想作祟。
勇筆:時有綺夢,以及坤道的現象,應該屬於後天的因素,這樣一來,豈不是防不勝防了?有無簡易的先兆可資辦識?
菩薩:後天因素倒容易解決,所謂「鬼迷心竅」就難辦了。乾道之時有綺夢可以剋制自己的感官不接受粉紅色動靜事物;但如果由潛意識受業力牽掣,本身剋制就無以為力了,坤道的情形亦如是;所以,解脫淫業業力的討報,先決條件是「清心寡欲」。
勇筆:弟子接辦類似事例,善信本人亦極力控制,但魔障干擾,卻幾乎無孔不入,又該如何辦?
菩薩:所謂魔障,俱屬乘虛而入。後天破解之法,有正人倫之常,則可望解除它的侵擾。否則,以正法靜坐稱有效益。
勇筆:菩薩是說結婚可解除魔障之干擾:請再道其詳。
菩薩:淫業之形成,乃是造下不正當之色戒成因,它來討報也必是以此而行。所以後天行正道人倫之常,以陰陽調和之力來袪除它的力量。而靜坐則是以人身小週天之契合天地大週天,所產生的力量亦足以解破魔障之力,其理相同,就正如:犯淫戒,印贈戒淫書,蓋以勉別人戒淫之功德,贖補己身犯淫戒之罪過,以正袪邪,道理相同。
勇筆:若然!淫業之報,則屬較易解,也比較不那么厲烈了!
菩薩:這就要看你從何角度論斷了!以受苦情形論,不用受實質傷痛,但是精神壓力卻可能拖垮了人。而易解倒是有一此說,因為見容易辦認,就可以對症下藥來解脫它;但是,就怕魔障過深,顧自拔無力,連助力亦無以發揮。
第十一篇 惡靈作祟無時在 異象由來最可驚
觀音菩薩 降
聖示:吾嘗聞世人多有怨言,世間苦,苦不堪言,仙佛既抱如是慈悲,為何不能解盡世間苦?其聲哀悽,吾不禁惻然。
勇筆:菩薩尚請不要悲嘆,世間苦,但仍有淨土,世人苦苦在不知修而已。以菩薩上大慈大悲,世人若知修,定能感動菩薩救苦。
菩薩:話是不錯。但世間苦,絕大多數牽扯因果業力,此乃天律明定,世人求仙佛解苦,其先決條件卻是本身有善德足以感天地,解冤業,仙佛之賜助乃在減輕其苦致最低限度而已。世人多不明其理,不知「解諸般苦仍在自身」。
勇筆:唉!弟子深有同感,辦道亦如是,欲求助道者,若無本身率先行道,則何人助之。可是人總在三界中,跳不出五行外,多少俗事纏身?
菩薩:感嘆無益,著書要緊。本書的發佈流通,你倒是多費心些,流通愈廣,閱者愈多,則「因果論」更深入人心,將不止解除人間苦而已,更能令人畏業力而不敢造業世道趨善以致祥和,將非空談,而指曰可待矣!
勇筆:菩薩放心,弟子已大致擬妥流通計劃,並已呈稟恩師作主,必不負菩薩苦心之厚望。對了,日前弟子曾接到一位讀者來電,大意是說她時常會有看見一些時怪的現象,比如說噁心動物,恐怖景像,甚至會覺得夢睡中有人坐床頭。而她本身經多處仙佛指示,有陰纏身,這又是怎樣的果報呢?信女本身是位虔誠的修持助道者,怎會如此呢?
菩薩:大體上來講,這是冤親債主的討報沒錯。這是一都直接討報的現象,不止是無形的力量干擾而已。
勇筆:「果報」分有形及無形,但陰靈亦屬無形,怎么解釋呢?
菩薩:這可區分成:無形中的無形,及有形。比如說:莫名其妙的病痛屬無形,知道症狀屬有形。冤親債主的直接討報屬有形中之有形,侵身作祟屬無形。
勇筆:怪了!冤靈屬有形,身體症狀屬無形,恰好相反。而冤親債主直接討報逸怎樣的情形呢?
菩薩:冤親債主之可直接向陽人申討,均須經由地府准旨申冤之裁定。所以,它們可到陽世侵擾陽人。而能夠如此的先決條件是它們佔理極直。換句話說即是碰到這種情形的人,形成因屬理虧者。
勇筆:這可麻煩了,冤靈纏身,不要說嚇人,那些異常現象就夠人頭痛了!難道沒有兆示,好讓人先防備嗎?
菩薩:難了!因為冤親債主經地府准旨,就直接討報,它肇示的現象就難以辨察了。不過,有利亦有弊,它們准旨申,可是陽人亦可禱求仙佛,以修功德迴向,從地府註銷業因,業因一消,冥旨收回,它們就不能再討報了。
勇筆:嗯!這種情形,弟子呈辦過許多事例。不過,弟子請教,冤親債主直接討報,會不會形成精神錯亂,更甚至會造成身死慘禍?
菩薩:都有可能。
勇筆:然則,都無先兆,這樣的討報是否太過厲烈?地府的准旨,豈非過失?
菩薩:不盡然!地府准旨乃本天律而行,並無過失。問題在於冤靈本身即已積怨過重,一旦得旨准申冤怨,則討報過烈而致傷生,其本身亦須回地府受罰。
勇筆:那假如說,平素如能修善功德迴向冤親債主,這樣是否可以減經它一旦蓍旨申討時,不過份酷烈。
菩薩:當然!只不過亦須視形成因之種類而定。有者平素修善功德迴向,在地府即可註銷它領旨的權利,或者是討報時有特是現象,餘則無影響。
勇筆:這怎么說呢?
菩薩:因為特定現象的討報,地府放冤靈之際會以仙法鎮靈,使其不能暢所祟禍,則受報人除此無害矣!
第十二篇 體質異常筋骨痛 早修解業免拖磨
觀音菩薩 降
聖示:俗云「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財富」。如果身體時常有莫名其妙的毛病,那么精神就不能安适与集中,也就無法專心的發展事業,也就註定了磨苦。
勇筆:在日常間時常有這種事,弟子就碰到許多善信呈辦的例子,据恩師聖示:有者是其運入殃星而毛病不斷;有者是冤業牽纏,菩薩之意又如何?
菩薩:是的!如是殃星入運,那好辦,運過也就無大關礙了!
勇筆:菩薩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是殃星入運,那就是麻煩大了?
菩薩:倒也不是!時常有莫名其妙的病痛,除了有關「運」之外,那就是「因果業力的牽制」,是比較麻煩,但也不至於如你所說的那樣麻煩大了。
勇筆:那又是怎樣的情形呢?
菩薩:因果業力的牽制,使身體時常有病痛,尚須分成兩方面講。其一是筋骨方耏酸痛不已,不定時的陣痛;以及固定傷痛;而共同點就是難以醫治。醫者常說「筋骨毛病最難醫」,雖然這是因人體構造而言沒錯,但是若再牽纏上業力,那是難上加難。其二是體質方面異常,也就是很衰弱,偶而疏忽就有毛病。或許有人說是營養方面未作適當調配,以及日常間缺少運動及正常作息所致。這話也沒錯,但是基本上這卻是因果業力造成的現象。
勇筆:這又是怎么樣的因果而形成?
菩薩:形成因大都是造了「暗箭傷人」的業債,也有少數是好鬥逞武,冤怨牽纏,才會成此世界。
勇筆:那么這個現象形成的先兆!
菩薩:在身體上的果報,先兆很難明確劃分。因為從開始到最終,情理形如一,至多也是愈形惡化,拖磨不休而已。
勇筆:菩薩意思是無從得知了?
菩薩:不!相反的是很容易就知道了。當人們一有這種病痛情形時,數次醫療未見效果,或者反復不定,即可確定。
勇筆:那么這種因果也是最好辦了!一旦碰上這種情形,能夠立即消解冤業,則萬事○K了!
菩薩:大致如此。不過,怕有重業者,恐怕不能輕易如願化解。
勇筆:沒關係,既知因。求仙佛作主化解,想必沒問題了吧?
菩薩:說得也是!只要有心懺悔解業,仙佛總會慈悲代為作主。
第十三篇 幻象猶疑心不定 須防魔祟亂靈神
觀音菩薩 降
聖示:人心不善,日趨惡行多端,以致因果輪迴,無休無止。亦因此多少疑難雜症,層出不窮,非是天心不仁也。
勇筆: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多少人明白其中道理?哦!對了,說到疑難症,容弟子請教,許多人都說:常常看見一些幻影,那些異象,使人疑神疑鬼。這到底是怎樣情形,恭請菩薩開示。
菩薩:這可分成兩方面講:其一是心魔,其二是冤業將纏的先兆。
勇筆:嗯!心魔。仙佛時常訓戒,切莫受心魔所擾;人心有欲,難免生障,這作克欲著手。而若是冤業將纏的先兆,弟子就有勞菩薩費神開示是怎樣的現象了。
菩薩:心魔自生,所以端在自己,解鈴還需繫鈴人,無庸贅言。如果不是心魔,就是背負人命債的冤孽將纏的兆示。
勇筆:那么這人命債的形成因是前世?或者是夙世因呢?
菩薩:人命的冤孽最是牽纏不休,不但前世因有之,牽纏幾百甚或千年的夙世因亦有之。因為,人靈怨氣最重,一股暴戾之氣,很難消散。所以,世人最戒慎不可輕犯,否則果報是很可怕。
勇筆:如何消除這股暴戾之氣呢?
菩薩:唯有「大陰德」上天准授權也府自行註銷冤孽人命債,否則就須与冤債主化解,因為命債地府批准討的。
勇筆:既然人命債業報心此之重,可否請菩薩開示其徵狀。
菩薩:一般人如果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有見到似真如幻的陰影,莫名其妙的心驚膽跳,甚或夢景有冤孽纏身,須提防矣!
勇筆:如果不自警惕,有何演變?
菩薩:這是很難論斷,終久有神經質元辰衰弱,亦有因此傷身敗命,更有因此而家庭事業不振。
勇筆:那幾乎包括日常間的災難了!逞武好鬥之人如果能夠看到本篇,心有助遏止社會殺風,進而滅少紛爭,安居樂業了。
第十四篇 多行不義招因業 無妄之災自省思
觀音菩薩 降
聖示:本書即將尾聲,大致上亦已析論,留一篇勇筆賢生發揮吧!
勇筆:不敢!弟子那有菩薩宏論可資著書立說。不過,弟子把握机會請示,為何會有無妄之災?
菩薩:問得好!無妄之災是屬於按常理不該發生的災害,無端受到牽連。由此可見,它的形成因也就是不義所得造成。
勇筆:比如說偷、盜、搶、詐騙。
菩薩:是的!這只是財物,如果再牽涉到人命,那將不止於此了。
勇筆:不當所得,讓你意外受損,賠上身體磨苦,連本帶則償還。
菩薩:所以要減少無妄亡災,不如平時多積點善德,修功補罪。
勇筆:仙佛常勸勉修功立德,不但可積福,原來亦可消除了無妄之災因業。而修功立德的付出,以財施而言無形中的回收,絕不比付出的少,也是早有驗證。
菩薩:本書全部結束了!勇筆賢生,吾預祝拱衡道脈,順利推展。
勇筆:感謝菩薩金玉良言,並恭請菩薩爾後時賜佛光普照助弟子。(上集完)
跋
本書「因果病象析論」之開著,乃由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 奉旨開著。
顧名思義,乃在闡述輪迴果報,因業現象之書。
正如菩薩著書之時,曾有開示之句:能知因果形成及現象,有助人生平安与順利。
就像一些救急的聖藥,居家必備,以防不時之需;那么,研閱本書,解無形不可
測知之病痛,易如反掌,何啻救急聖藥?
書已著成,即將頒行流通,有見及此書之益世壽人,本堂將長期翻印贈閱。懇請
世之大德,慷慨解囊相助,裨使人人有幸得閱是書,而滅除因果業報之苦;更願
人人能得流通分送,均為無量功德也。
懿敕拱衡堂堂主 王奇謀 敬識
助 印 功 德 玉 旨
欽奉
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統御萬靈,無時不以蒼生是念。查爾
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欽領
玉旨,開著「因果病象析論」一書,業已功成,頒發壽世。繳書儀式,同時焚呈
「敘錄助印功德疏文」。
朕心大喜,爾懿敕拱衡堂,克苦成立代天宣化道場、未及十月,闡教濟世,有此成就,亦屬難能可貴。為酬眾多助道善男信女之功德;除著書之時,佛門兩大菩薩之大愿,著令諸天所屬鑒察司,有關部門,全力配合外,另敕旨一道:
凡有助印者之祈求事項,輕者立決行。重者三月之內立即結案。並書成頒世,凡有受勸化者,功德亦准由助印者領受之。
凡無所求助印是書者,准一本以三功記。印贈壹仟本至參仟本者賜一福,參仟本至伍仟本者賜二福,伍仟本以上者,維賜三福並准超蔭先靈一位證道功果。
凡有為書奔波流通者,或勸引他人信受因果輪迴而警惕向善者,加以加倍記功,賜准求願錫福庥。
天心至仁至正,無非勉爾世人向善,今賜此優渥敘錄,亦勉爾懿敕拱衡堂賢生倍加致力輸誠,以期負起代天宣化之聖門教化使命也。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戊辰年十一月
(下集因果病象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