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8-3) 点击次数(1163
因果病象印證(觀音菩薩著)

恭指「因果病象印證」  玉旨

本堂主席關恩師   登台

聖示:今夜恭接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侯駕。

欽差大臣太白仙翁   

      詩曰:賚詔既堂會眾生。著書玉旨下天京。

            期能道務宏揚盛。普度群黎向善行。

聖示:宣讀玉旨,神人俯伏。

        

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靈霄,統御萬靈,居尊而鑒卑,無時不以蒼生是念。茲爾懿敕拱衡堂,恭承無極懿命設堂,大開普度之門;道場設立,僅有年餘,功蹟斐然可觀。且於

  南海觀音菩薩奉旨著書之「因果病象析論」頒行壽世,闡論因果勸人信畏,已得功效;更因此導引世人向善之路。

朕心大慰,今爾堂中應可勝任廣行頒發是書,了准旨再著下篇,題其顏曰「因果病象印證」,上下兩篇可為合併頒行壽世,以期盡善盡善析論因果。蓋有其立論,又有其印證,則勸化之功倍加凸顯矣!茲仍命由

 南海觀音菩薩為主著仙佛,勇筆為主著正鸞;由己巳年二月廿六日起每逢星期二鸞期,木筆揮鸞著書,為期三個月完功繳旨。至希神人各盡厥職,勿負

朕望!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己巳年二月廿六日

 

 

   本堂主席關恩師   登台彊

    聖示:恭接

皇母懿駕親臨,命本堂副主席五里外接駕

     命本堂城隍十里外接駕,其餘神人,傳香排班侯駕。

駕前董仙姑  

   聖示:侍駕臨堂,諸賢生慎勿失儀。接駕,神人俯伏。

       

   懿示:諸賢卿暨諸兒女免禮。

   詩曰:同心策力道宏揚。聖教揮鸞啟義方。

         堂譽馳傳堪遠佈。恩波德業永流長。

   懿旨曰:

娘於無極,日日盼望九六原靈,龍華會上聚一堂。可惜凡間迷障,銷魂蝕骨,人 

心不善,到處罪惡淵藪。

    雖得聖門方方闡教,代天宣化;秉乘懿命著書立說,以拯度靈子善慧之甦醒。

但體世人之苦,欲求勸人向善先解其苦之源,始得克盡其效。今爾豐原懿敕拱

衡堂再領

天命,開著「因果病象析論」下篇「因果病象印證」一書,兩書合併,可謂因果論之奧秘盡在書中,將有助世人了悟因果,從中解開枷鎖;並可使世上了解因業之可怕,果報之纏連,進而慎因向善,有助淨化人間成淨土之目標也。甚望書之著、付梓、助印、流通、各盡己力。

娘自有鑒納之喜悅也!

   懿旨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己巳年三月初二日

 

 

濟佛師尊  

      

聖示:吾  為「因果病象印證」一書作序。

   前有「因果病象析論」剖釋果業之形成現象,大體均為理論;今再著「因果病象印證」,則意在使因果形成因、過程迄終後果現象有所註腳,而貫穿一氣呵成。理論加印證,乃原則加實踐,具體的呈現何謂因果,使世人更加容易一目了然「因果的真諦」,這是降著本書的真正用意;使世人易於接受、樂於接受、更不得不接受,凡間事物的「因果關係存在」。

 

  因此世人在得參閱因果兩冊之際,莫以批風弄月之雜詠視之,而應仔細嚼味,用心體悟,而有所心得,並以幫助人生過程「業之牽纏」。

吾  僅以此數語与世人勉,並作序。

                                                濟佛降序於懿敕拱衡堂

天運己巳年三月初六日

 

 

觀音菩薩  

第一篇  

聖示:很高興再幸懿敕拱衡堂,記得「因果病象析論」一書著作時,吾与勇筆以「金指妙法」著書。今再領旨續著「因果病象印證」,能得鸞筆著書,則可得丕振鸞務之盛,更可与諸生共為天命努力也。

 

勇筆:弟子恭迎菩薩佛駕。自「因果病象析論」一書完成後,無時不念菩薩寶相,今再得与菩薩著書,實乃弟子三生之幸!

菩薩:爾無須客氣。拱衡道脈短短年中,在你手中推動甚速,雖然你過去名聲甚著,但亦可見你目前為道脈所付出之心力,吾自樂於助你一臂之力。

勇筆:多謝菩薩誇獎,不敢當。請教菩薩,這本續篇怎么著造,尚請菩薩先行開示。

菩薩:可以!原則上延讀病象一書,以對白方式。不過,本書多了訪證病象之實。如此,上下兩篇各以理論及案例作貫穿。

勇筆:那是菩薩要帶領弟子靈遊採訪了?好啊!得到觀音菩薩再帶遊著書,弟子將是第一人,天大的榮幸呢!

菩薩:今日吾先引你下地府印證一件案例,你可上吾蓮座,走吧!

勇筆:弟子遵命。

菩薩:今日入冥府,第一殿已得照會,至希認真著書。

勇筆:地府早已過,可以說足駕輕就熟,菩薩沒有叮嚀,弟与也知道輕重,不會在地府亂闖,有失禮儀。

 

菩薩:很好------。已至第一殿,秦廣王已在,你快點上前見禮吧!

勇筆:弟子參見冥王。

秦廣王:不用多禮。吾与你可算舊識,那來這樣多禮節,本殿有幸恭迎佛駕了!

菩薩:冥王客氣了!

勇筆:你兩位仙佛都這么客氣了,弟子這凡俗之人,那還敢不一板一眼?

菩薩:那好!你們倆去談。反正一殿冥王已知你的任務,吾去為罪苦幽魂說法。

勇筆:好啊!但菩薩可得記著來帶領弟子回堂。(目送菩薩飄飄逸去) 大王啊!今夜是著作「因果病象印證」來此作什么?

 

王曰:今夜菩薩之意,要你查看一件檔案,並由也府顯影印證這位檔案主人目前身受,作一完整明證。

勇筆:原來如此。那就請大王費心了。

王曰:檔案在此,你看看。  勇筆:弟子可以唸出來嗎?   王曰:當然可以。

 

勇筆:姓名費正揚。生辰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一日。籍貫台灣彰化人氏。附註:四歲受煞犯未得解,而成痴呆症。補註前世資料。(十殿判決主文) 查李毅恆在生不知行善,雖家境小康,反喜佔人便宜,与呂國夢本愛侶,竟因呂女慕虛榮喜揮霍,爭執中失手將之勒斃,乃成此業因。十殿轉輪補附於此中討報詳情。哦!大王那六殿及十殿資料呢?

王曰:無關緊要,不必調閱,僅本殿資料已可明證。現在你看右前方卅度有面平鏡,仔細看,別漏了。

 

勇筆:好的。(照鏡子有什么稀奇?) 剎那間掠見那面鏡子凹進去,起了迷濛一片。緊接著見一片綠田中,一個六七歲的小孩坐在田邊拿泥土住身上抹。時光象是倒逝,這小孩的日常性活有種低能的現象,凡食衣住行臥溺均須照料。再回溯某夜,小孩來到溝旁,似見有物欲撈之狀,竟撲面臥倒於水溝中,回去後忽冷忽熱。只見一對年輕夫婦忙著送醫,拖了好久,未見起色,手忙腳就中,日復一日。終於,小孩不再吃藥打針,但活潑不到兩日,竟又挖土捉蚯蚓,捉螞蟻往嘴中塞,更會莫名其妙傻笑,終至嚴重而致痴呆。

王曰:這個小孩還不算嚴重,物在十歲那年會痊瘉,只不過問題是他們知否解業。

勇筆:那還不簡單,弟子我去幫他一把。

 

王曰:算了吧!不是你逞強的時候,業債的解決自有雙方适當時機。不過,物參与著書有功,机緣可得早現。

勇筆:這個倒是不錯,不過,大王指教弟子一下,果如所說,那么來本堂叩求關恩師解業的時机,全部都對了嗎?

王曰:當然!所謂貴人其意在此。每個人的貴人是誰,什么時候出現,都有註定。

菩薩:(不知何時回到客室中) 勇筆啊!有因必有果,但因果卻有因緣夙果之分。因緣,乃有如是因而成如是緣,形成如是遇。夙果,乃無量劫數以來,一條看不見的牽引。它為因緣作穿針引線,乃致於有大輪迴之苦海也。

 

勇筆:感謝菩薩開示,弟子受益匪淺。再容弟子請教這一篇的案例,要印證什么呢?

菩薩費小信士之跌於水中,是起頭。臥病是過程,藥醫不好,父母送醫不瘉,不知求解是關鍵。而業因乃在前世失手勒斃之罪,此世以水煞犯命而纏討伸報也。

勇筆:弟子明白了!

菩薩:那好!今夜著書結束,打擾冥王了!

王曰:不敢!本殿送菩薩兩位。

勇筆:弟子告退了!

 

 

南海觀音菩薩    

第二篇  

聖示:勇筆賢生,可有對本書著作之意見?

勇筆:弟子上稟,前期著書有點累,是否可請菩薩略微改變?

菩薩:然則你有何高見?

勇筆:是否可由弟子發問?恭請菩薩開示!

菩薩:那也可以。

 

勇筆:那弟子放肆了。請問菩薩:淫業的造成,在果報上佔了很重的一環。近日中弟子曾接辦几宗牽連淫業的討報事件,是的恭請菩薩開示,一旦造了淫業之時,今世果報之情形?及如何解開這結?

菩薩:這個問題在「因果病象析論」中已有提及。吾再加以解說,淫業之成乃在不當之色欲行為。是以故,其無報情形常會出現在同一種行為上牽纏,而最直接的現象,就是人身日愈羸弱,此中情形在淫業解消之時,會有不葯而瘉的奪蹟。

勇筆:然則前世所犯淫業中,有人會有鬼交,夜夢異象女鬼纏身,身體日漸衰弱等現象,又是何因?

菩薩:這就是業幸力量所使然。換言之碰上這種情形,就是淫業:業障牽纏上身。

勇筆:請問菩薩,一旦知道犯淫業後,不論是前世因或今世造,是否有方法解業。

 

菩薩:淫業若無毀人貞節,或傷及人命,都可以立解。只要誠心懺悔,從此改過,漸修漸補,仍可消此業障。

勇筆:如果傷人命或毀人貞節呢?

菩薩:那就難辦。毀人貞節,至少須三世成人貞節之功,或勸化百人戒淫之功,始可抵過。傷及人命者,則須先和解人命冤債,再行戒淫,成人貞節之功,始可補。而今世造又比前業為重。

勇筆:菩薩之意是有人知道自己今生造淫業,想要懺悔解業必須付出較大的苦心。

菩薩然也。因為前造孽,若無重懲,任誰也敢作了再補償。隔世業因有牽纏磨苦,已消部份業障,所以較輕。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感謝菩薩開示!

 

菩薩吾顯景,舉一例證,你仔細看

勇筆:弟子遵命。(眼前立即出現一張紙,就如前期在地府看到的卷案一樣。上書姓名柳宏寅,住址台南,年歲二十六,症狀記憶日退,綺思不止,行為已若花痴。業因:乃於道光三年,湖南安家集野道上,強辱民女胡氏女不從嚼舌自盡。因於歲次戊辰年六月借病以行果報,胡氏領旨三十五年。景色又為之一變,有一棟高樓里,住了一戶人家,看有氣派頗為富裕,但是一個年輕人卻坐在沙發椅上書,並邊吃零嘴。偶然間,卻見書掉落地上,只見滿書盡是春宮圖。是時,夜已深,年輕男子換了衣服走出去,原來他去聲色場所,徹夜不歸。景色再變,有個貴婦人,手中正提著一包鈔票,陪著一位略顯憔悴的婦人,去到一間破落廣中,跟室門一個滿面橫肉的中年人,爭得面紅耳赤,最後,才不甘願的送出鈔票,帶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回家。那憔悴的婦女,千恩萬謝帶著小女孩走了。天剛亮時,那年輕男子回家後,就倒在床里睡著了。可見到,竟有一位仙佛到臨,伸手按住他的華蓋,瞬間消失。此後,這年輕人竟改過去花痴象,能夠堂堂正正的做人。那貴婦人跟這年輕人的關係是母子,兩人相依為命,雖有鉅大產業,但到這時才真正得到溫暖而正常的家庭)。請問菩薩,這是何意?

 

菩薩:柳信士就是受了淫業障的纏擾,而他的母親很仁善,姊妹來投訴,女兒被父逼入火坑,乃來拿錢去贖回其姪,淫業因此陰德解消了。

勇筆:原來如此。對了,請教菩薩,那個逼女入火坑的父親,將成何種果報?而那被逼入火坑的小女孩又是怎樣的成因所致?

菩薩:一樣戲天天演,那父親造這種孽,他也會受到同樣的報應。而這小女孩的業因也是如此,才會承受今世這種果報。

勇筆:那就是說,這小女孩也有造孽逼人下火坑,才會受如是報。那個父親造這種孽,下輩子他也會親身去体驗了。咦!不對那來這么湊巧,他倆個會成父女?

菩薩:不是湊巧,是這個小女孩註定這種遭遇,乃使其投入貧困而不仁的人家為女,才形成父女緣。

勇筆:尚有如此周折。感謝菩薩指教開示。

 

 

南海觀音大士  

第三篇 

聖示:吾奉旨再著因果書之續篇,際值目前世道澆漓,人心不古,惡障充斥,以致不善之氣凝結侵襲,演成人身迭受疑難雜症牽纏。因果病象於焉明顯而迅速遍遜於處處矣!是以因果書乃針此而著,欲以解開世人苦結,導引正信而開迷入悟也。

 

勇筆:恭領菩薩一席話,弟子感觸良多,依稀記得弟子以前接辦聖門道務之際,鮮少有疑難怪症,大出醫理範疇,因而自開辦拱衡道務之後,或許主席關恩師靈威顯赫,每每接辦到很多醫學上診查不出病因的怪症,該是因果成就的討報現象。記得關恩主  受禪榮登第十八代玉皇之後,天律明定更改現世報,因而討報加速,才有這現象。

 

菩薩因果病也是無形干擾力。人身是小周天,五行生息有其定序,而無形力即是破坏五行定序,人身因而產生病痛不适。

勇筆:弟子請教菩薩,目前存在好几個植物人,可否恭請菩薩開示前因後果?

菩薩:可以!大抵而言,植物人屬腦死。腦,在五行屬主体中央戊己土,乃五行中土受侵損所教,而先天之成因,又是關鍵於業力。換句話說,造了一個特定的業債,在适當時机中,這個業力產生干擾而損傷受報,造成植物人的後果。

 

勇筆:然則弟子再請教!有些植物人是因車禍而受傷,產生腦死現象,這又如何印證菩薩的理論呢?

菩薩:你沒了解吾適才之解析,比如說,某甲前世為盜,專伐人祖墳盜寶,造成很大罪業,這一世了結,評定功過後,不論千百年再次為人,這條罪障若無消除,地府十殿在其轉世時,仍註明受報之因。當某甲再次為人時,他的惡因隨著他再次為人,逐日成熟,當其達入噩敗時,恰好這個惡因成熟,於是,立即干擾,而某甲受報當時,不論他睡覺、走路、行車等等,均無一定限制。

 

勇筆:即是惡因成熟,而受報者進入噩敗之運,那么以睡覺時也可能成腦死症。

菩薩然也!德業之討報大都有業引。

勇筆:何謂業引。

菩薩:就如葯引一般輔助本体,產生最大力量。比如說,它成熟討報時,受報人入噩敗,那么再加上外力。比如說,開車時喝醉酒,跟人相處時,鬧得不歡而散,,結至大打出手,甚至醫誤等等,均其業引

 

勇筆:弟子明白了。那就是找最适當的時机,加上最有利之角度,造成這種病象的假象動作。也就是說,借某一種行為來完成這個討報程序。

菩薩:是的。

勇筆:那請教菩薩這能解嗎?

菩薩大致上以未討報時好解,初討報時可解,已討報時難解。

勇筆:也就是說,在平常時這個罪障好解。平素修功德,漸修漸解,但下來怎么解釋,就要請菩薩開示了!

菩薩:所謂初討報,亦即在剛發生事故昏迷狀態中立主即求解才可以等到確定腦死時再求解成功率已低,因為業力已完成討報,回冥繳旨,很難再作圓滿解決了。

勇筆:這個情形關鏈就是業力。但業因是什么?能否請菩薩開示!

菩薩業因歸類於傷土,比如賣國賊,盜墳賊,或与此相關者,須當心受此惡報。

勇筆:感謝菩薩開示,弟子受教。

菩薩:那么今夜著書就此停筆。吾回。

 

 

觀音菩薩 

第四篇  

聖示:續著「因果病象印證」。今日吾略說夫妻因果現象,所謂無恩無怨不成夫妻父子,而這其中關鍵,即在恩怨之因,而成相處之果

勇筆:請教菩薩即如是,則恩成緣是如何?怨成緣又如何?

菩薩:恩成緣之夫妻,大体上會有互相体諒,互相忍讓,更有甘為對方犧牲之感人行為。而怨緣,則多屬針鋒相對,格格不入,更甚有專門為對方惹麻煩,扯後腿的舉動。

 

勇筆:比如說一對夫妻由戀愛而結合,三五年之間很恩愛,可是卻演變成不能相容,甚至仳離,這個夫妻因果是恩是怨?

菩薩:這可分成「恩成緣」及「怨成緣兩方面。其一,恩成緣,是他們的情投意合,只可惜善因不長。若是怨緣,那么必然仳離的過程很惡劣,甚至有如仇人,乃未了結怨緣。

 

勇筆:這樣說來,沒有具體解析,恩怨具有其可能因素,菩非太籠統了。

菩薩:非也。善因緣有其現象,如上述所云乃緣盡,會有較和諧之結束,如屬惡因緣,即會醜陋不堪結束場面。

 

勇筆:那再請教,如果一對夫妻有第三者介入,又屬種因果

菩薩:這個因緣一定是締結在一個欠債的因緣里,不論是外遇者,或是介入者,俱有欠債的因緣存在。

勇筆:糟了!菩薩這的話可要結世間上許許多多有外遇,或者介入人家家庭的人冠冕堂皇的藉口了!比如說有某甲介入某乙及某丙的家庭,某甲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是欠債因里,而有外遇之某丙,亦是如此高呼,欠人債總必須還,這下好了,菩薩何!這一段不妥當,我們刪掉重新再來。

菩薩一派胡言!這是說明夫妻因果中的其中一環,並非每個案例是對不變。況且這種惡因緣,乃是一種自作孽的行為,种下這種因,產生這種現象,如果你以此為藉口,那豈非表示你牯惡不悛,自甘墜落,更造成性生不息的輪迴惡因緣。

 

勇筆:那是說有這種情形的人不知道,我們解說因果關係給他們聽,勸他們信畏因果而醒悟,並及時終斷這種孽因的牽纏而已。知道是這種因果的人,就要謹慎,不可去碰觸這種惡因緣。嗯!對了。記得弟子的恩師,在著造五花十色說生時,也提起過這個案例,即個婦人与兩個丈夫同一屋簷下生活,解析他們的因果,就如菩薩所云。

 

菩薩:這是一种惡因緣,由於世道人之不忠厚造成很多這種因結,目前造成這種不當後果,吾特在書中提起,就是要世人明白,不能輕犯,更不能以它為藉口。

勇筆:則菩薩應該闡明,是何因業今造成這種後果,才能使世人慎惕。

菩薩:當然這種因業,大致可區分如下兩大類:第一不可好佔人便宜,尤其不可以巧計愚弄他人,而得佔便宜。比如說以劣貨售人,使人吃虧上當,積一生之罪業,則得此苦果。第二類不可行騙、以騙人手段,逞己私欲,亦受此苦果。

勇筆:原來如此。可是,那個專好佔人便宜受報應,那另外的人,比如說一對夫妻及第三者,共有三人,這個因結如何成果?不可能三個人都有牽連,而再天轉為人時,再法嚐受這苦果。

 

菩薩:有可能如此。也有可能在這一世,他們沒有牽連,可是夙世以來,他們有所牽連,就完結這個苦果。

勇筆:感謝菩薩開示!弟子明白了。

菩薩:那么今夜著書就此結束。

 

 

南海觀音 

第五篇  

聖示:續著「因果病象印證」一書,勇筆賢生難得前期你有許多問題与吾探討,以目前你所負事務中想必很難再有時間作自我充實了。

勇筆:是的,每一個人不論所從事於何種行業無都有其瓶頸,若不能加以充實自我將是很難突破的困境。幸好弟子因前手中,領命著作中有許多可以就地取材的資料,否則弟五將要感嘆江郎才盡了。

 

菩薩:你越來越結道謙虛了!雖然沒有好好的時間來結你溫習新知識,而能夠有這樣的成果,也算差強人意。

勇筆:不敢!弟子不敢以此自滿,待手中這几本書告一段落後,弟子將請求閉關三天,屆時尚請菩薩加持,並傳授弟子大居士正乘菩提心法。

菩薩:你想修菩薩戒那容易,到時吾定將臂助。

勇筆:感謝菩薩佛恩。對了!弟子再請教,這個業力牽掣干擾元辰病,這個理論尚請菩薩開示!

 

菩薩:這個在菩薩戒中有一段提及,雖然文本意不是在解析這個定論,可是卻也可以作為一種印證,你想得起是那段話嗎?吾可略為提示,就是修持菩薩戒進入初奠基時有個顯化-----

勇筆:弟子知道了!菩薩恕罪,當時有修行者,歷經生老病死,豁然了悟人生苦海,似真亦假,乃發心願眾生道即成正覺,而陀羅尼衍生正覺是為菩薩戒今而又名眾生大道菩提心,請問是不是?

菩薩很對!這一印證,說明元辰病就是在眾生苦難中偏離正覺,所受到的磨劫,藉因果考成正覺,也是佛渡有緣的無邊法門之一。

勇筆但是陀羅尼乃是法名,他怎樣衍成正覺?

 

菩薩賢生執相了!法中有法,是以生生不息,即如道家所云「道本無名,強名曰道」,其理相同。

勇筆:感謝菩薩開示這個菩薩戒,弟子本欲不想修,可是在有些大鸞堂的懿命,奉恩主間辦道務,及至有成後,業棄扶鸞,而妄言要以更深法門傳道,弟子就是不服氣這一點,才拿菩薩戒法門中,一脈修持,以資辦佛道相成之理。

菩薩:吾知你心意,好自為之,吾自有助力。對了!關於元辰病表里的問題,你還有什么意見。

勇筆:不敢!既然業力干擾,影響世人元辰,故病象不定,那么是否只有解業一途而已。

菩薩:不!解業只是其中一種,當然「因果業,功德解,是為必然,但是元辰病,卻有另外的方法,比如靜坐,從靜坐中養神,就好像蓄電池充電的道理一樣。

勇筆:弟子真正明白了。業力形成干擾,凡人受苦,我們可以從靜坐來開導他解業的方法,及進道的方式正如剛才所唸的一段話,菩薩加以開示正有吻合,弟子才真正的了悟,那是所謂菩薩開示靜坐正確方法。

菩薩:這不在本章範圍,下期吾解析靜坐的因果病,再詳加闡述可也。今夜著書停筆。吾回。

 

 

南海觀音菩薩 

第六篇   症、符

聖示:回顧奉旨著書以來,將近三個月矣,故再加把勁,恐怕逾期繳旨了。

勇筆:菩薩啊!弟子日作整理稿件時,的略整理一遍,如果本書單獨成書,當然稍嫌不夠,如果上下兩篇合併,則洋洋大觀了。

菩薩:不能存有這種想法,上篇是上篇、雖然准予下篇合併,但更應求得完美才是。好了!不談題外話,今日吾邀桐君真人及華陀神醫,就病理与因果相互牽掣及糾纏的現象,提出解析。有此好机緣,你可切莫疏失,枉費了這大好机遇,充實書中內容。。好了!真人已到,你且迎駕。

 

 

桐君真人  

聖示:今日辱蒙南海古佛之邀,參著「因果病象印證」一書,實感榮幸也。

勇筆:弟子接駕,請真人上座,容弟子敬茶再請教。

真人:不用多禮。著書要緊,有問題盡管發問。

勇筆:那弟子請教真人,一旦病苦在內不發,積久而成併發症,醫理上如何解釋?

 

真人:此為本身抗力銳減的种現象。譬如說,被銹釘刺傷,如果這枝釘子有破傷風菌而受傷的,這個人抗力不夠,那么註定要倒霉了。換句話說,抗力足夠,而釘子本身的細菌不容易侵蝕,則或可得避免。

勇筆:那么這種症狀,有可能是因果嗎?

真人:沒有。一般人都以為變幻不定的病症屬於因果病,其實不盡然,像這種併發症,必有其病理存在,不能混為一談。

勇筆:那么弟子再請教,有一種病,比如早起頭痛,眼酸,手發麻,而實際上他並不是粗活的人,也睡得好,可是醫理上,卻+都診斷為神經衰弱等相關病,這算是因果病嗎?

 

真人:是的。這是一種因果病,因為這種病症,不是單一病症,頭痛及手麻,一般人診為血氣循環不良,眼酸屬視覺神經有障礙,如果診為神經衰弱,則必須再有睡夢不醒,才構成此症。為何說他是因果病,因為這些症狀都屬中摳神經,而此中樞神經又攸關於元神,換句話說,是元神弱。而元神之弱,唯一的解釋,是被業力干擾,所以說它是因果病。

勇筆:感謝真人開示,弟子想再請教,關於有法所造成的病症,不知真可否解釋。

真人:這一點還請你去請教菩薩。吾解釋至此告一段落。可,吾回。

 

菩薩:關於符法造成之傷害,本來很少,就是因為符派旁支過多,才造成如此現象。可以,你提出問題。

勇筆:有個人心里上老是疑神疑提鬼,認為被放符了竟似要發瘋了,這是因果病嗎?

菩薩:完全正確。符力是一種藉自然凝聚的力量,被知道方法牽引的人利用,而發出就像水流。本來只是水流而已,可是卻能夠藉它來發電,這中間的過程,只是一個方法而已。再來解釋,為什么受符者為何是因果病?因為符力既是大自然間的凝聚力,跟人身的週天,是非常密切而息息相關,所以,人身會被自然力所傷,這就是也同屬於自然力的業力祟蝕人身,使他不但不能抗止,進而受傷。

 

勇筆:弟子懂了。人本身已受業力所干擾,正常的防護作用消失,這個時侯,必定很容易中符了。難怪很多符子仙,都會考慮放符的對象,是否生效才肯答應,咦!不對。弟子記得很久以前,符法不是都已收回去了嗎?那來的符法。

菩薩: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符法不再傳世,但已傳世者,也有人代代相傳,何說符法不再傳世,也是道十來年的事而已。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感謝菩薩開示。可否暫停一下,匆促之間,弟子想不起問題請教神醫,讓弟子休息一會兒,好嗎?

菩薩:可以暫停,吾退。

 

華陀仙翁  

聖示:參著寶書吾之幸也。賢生可有問題与吾探討。

勇筆:弟子恭迎仙翁法駕。有個問題請教,有種因果病卻是從許多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引起,這种情形是否在這個小病的時侯醫好它,而遏止衍成因果病。

仙翁:當然可以。只不過,如果是屬於因果病,那么初期雖屬小毛病,恐怕你也無法將它醫好。

勇筆:是啊!就此如說感冒,有的竟燒過頭而成聾啞,甚至肢體殘障,有向引起癌症等嚴重病況,這種有病引的因果病是否有方法避免陰?

仙翁:這個問題你在上篇有提到,所以吾不贅言。針對因果現象加以解析,大体上一個屬於併發性的因果病還有第三者的因素。何謂第三者?本身及病狀,事与物,或者人均可搆成第三者。。

勇筆:仙翁的意思,應該是指有外來因素,才會產生這個現象吧!

 

仙翁:是的。如果沒有外來因素,比如欲燒過頭,但在發燒過程中,如果可以細心的照顧,或許將避免它,這也就是說,這個當事人与照顧他的人有因果,同關係才藉他之手完成這個病症,而了結因果業。

勇筆:仙翁的開示弟子明白了,這種情形屬於間接,所以上天菩薩開示時,也是從平素多修善功德做起,在還沒業因纏討時,就先迴向消弭是最上策了。

仙翁:是的。問題已解析。吾回。

 

 

南海觀音菩薩  

第七篇   

聖示:著書。今夜吾開示靜坐所連帶產生的因果現象。

勇筆:菩薩啊!請原諒弟子打岔,靜坐最嚴重的效果是導致走火入魔,弟子尚來聽過靜坐有因果現象的產生,尚請菩薩先解弟子愚昧。

 

菩薩:靜坐是一門修持的課程,佛道兩門均有明義傳世,近來連異域洋教,諸如破斥為異教徒的基督別支,亦有流行起靜坐了。吾之所以特別提出,乃闡述靜坐,乃有因人而異之處,在靜坐的過程中,是假体放鬆,靈神復甦。而在平常是靈神被假体束縛,因此顛倒過程中,才會產生靈神受干擾正,而這個干擾來自靈界,當然亦包括因果業力了。

勇筆:菩薩之意乃業力會在人們修習靜坐過程中干擾,而產生因果病,若如是,誰敢靜坐。

菩薩:誰說沒有人敢靜坐?一般傳授靜坐者,都有傳授請護法神護持,則毫無問題了。所可怕者乃在不知靜坐法問而妄行才會產生後遺症。

勇筆:那么靜坐的因果病象是產生那種情形。

菩薩:大体上跟走火入魔的現象差不多,有如瘋狂或者神識不清,但仔細可分別,走火入魔乃多為岔氣神阻,故眼神及臉色屬火紅,而業力的干擾屬陰症,會有眼神及臉色青白之冷煞狀,另外,亦有靜坐而產生氣机不順,身體某部突生病痛,未得其功反受其害的現象。

 

勇筆:那么怎樣才是正確的坐法呢?

菩薩:如以正宗禪坐而言,雙盤膝,,眼觀鼻,鼻觀口,下頷歛,舌抵上齦,深吸氣,徐吐氣,氣納丹田,運行周天,至少須有一柱拱香之時,始有周天經脈行遍之功。

    丹道衍成手握八卦,置丹田歛氣,成丹出華蓋,結元嬰。以上佛道靜坐乃為耳熟能詳之法。

聖門亦有靜坐,不拘形式以正襟危坐為首要,定靜為先決條件,立德為靜坐目標。但此乃儒門養修智慧之法,与佛道兩門有別,佛道講通氣海、貫任督,儒講心靈智現通慧海。

再者密之靜坐,其中顯密兩支有其分別,密派講神通,抉手印,此靜坐又有特殊,目前許多修子求神通之靜坐,即本於此,難非密宗門,別出心裁,故多有走火入魔者。

勇筆:菩薩如此開示,那么,因靜坐而造成業力侵擾,又該如何解?

菩薩:容易。封其竅,再解其業,則無妨也。不過,有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時日

愈短復瘉愈快

勇筆:感謝菩薩不厭其煩開示,弟子受益良多。

菩薩:那么今夜著書就此結束。

 

 

南海觀音菩薩   

第八篇   

聖示:今日貴堂有緣道子閤家參鸞,可謂聖會,吾等著書吧!

勇筆:請教菩薩,這個「緣」字在因果論中佔了會部貫穿的角色,可否請菩薩開示,緣生緣滅的真諦。

菩薩所謂緣,非單指於動的一方面,所謂緣生緣滅也只在動靜之間,所以緣論中最怕起意,意起念動則失其靜,無相已缺,萬相蔽,則無以靜起慧,慧不俱,智珠不生,則凡事無以明,亦因迷茫中自生障蔽。

勇筆:那么因果論中,動靜之間,如何相生而成善緣。

菩薩:有意則行,行則有意,此乃一靜不如一動,故不能因噎廢食,必須有動而後得其靜。

勇筆:菩薩所開示乃是理論,可否請具體舉證。

 

菩薩:可以!人生於世不論日常之間,或者修道過程都是處於靜的一面,因為這是必然現象,所以它屬靜,也因而它會產生許多善緣;可是夙世以來,有無量劫業會產生波折,這是動。因而動靜之間,不協調就產生蔽障,緣無由生,則無由滅。佛云一切法因應一切眾生,但是至此,眾生反陷入迷離,故佛云無我無相,空識兩破,乃去動靜之間鴻溝,亦乃頓悟之境界。可是因果論中,卻有一環很難解釋的疑問,即乃無量劫產生破坏動靜正常程序的替換,所以又有許多輔助論產生,比如輪迴代業,所謂輪迴則乃藉一世一世的折磨消業因,代業即為迴向,以此後修功補前過,以作抵無量劫因。

勇筆:這一課弟子昏頭腦脹了,再仔細研究一會,才能消化,感謝菩薩開示。

 

 

南海觀音大士  

第九篇   

聖示:本「因果病象印證」一書,至今夜已屆三個月限期,故今夜也是本書之結論,吾擬欲主著正鸞就上下兩篇,作一個總檢討,以作結束,賢生以為如何?

勇筆:菩薩有諭,弟子豈敢不遵,那么弟子不客氣請教菩薩,人生在世,既然脫不開因果聖牽纏,如果有人索性任其沉淪,是否可以算是無言的抗議?

菩薩:這是藉口,因果有其定論,無因不成其果,放任自己,只是心中無正信懦弱的表現,豈是抗議?

勇筆:然則,因果解不開如之奈何?

菩薩死結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世間豈有不能打破的關口。試問,佛祖六年菩提樹下的苦功,達摩九年面壁的功行,又豈非絕頂苦心才能臻致大智慧,而打破迷離境界,是的故,世問絕無解不開因果結,只問你如何解開它。

 

勇筆:好吧!就算因果解的開,可是過程的艱辛,讓人不能釋怀,比如有人問弟子說:今生今世我沒有作罪大惡極的孽劫,橫遭旁人欺辱,甚至佔奪財產,如果說我是前世作惡受如此報,而那些佔我財產、欺侮我的人,他們前世作好事的福報,那么每一個人受了欺侮,都要自認倒霉,說是前世因果帶來,於是人人都要用盡心机去佔人便宜,才不會被說成前世是惡人,關於這一點尚請菩薩開示。

 

菩薩:說得好!如果不解釋清楚會讓人誤解這一世為惡的人,前世都是善人了。因果的定論,不是特定於前世後世這個意義,自從"關皇登基掌凌霄,明定天律改正,果報為現世報",這就是要讓造因者,早受其果,再者因之造立,並特定於接續前果有新造因,所謂「親造因也就是自作孽」,人生過程除了輪迴業在干擾外,尚有自性魔在作祟,一旦面臨自性魔祟亂,明明不該作的事,你也偏偏有如智慧盡天般的莽撞行事,於是從起念到行事,另一個因果又形成。

 

勇筆:菩薩這番開示,弟子舉個例作證,尚請菩薩指教。比如說有個人原本脾氣很好,可是有一天,他意為事不關己的旁人糾紛,而偏袒某一方,而他人所以物袒莫一方只為他討不另一方,因而單純糾紛,竟演成三方不愉快,最後另一方不甘受辱,竟憤而行凶,這是否可說是他受這災,是個新造因。

 

菩薩:雖不中亦不遠矣!吾再加補充說明,所講新造因現決修件,在於必須沒有夙世迄今的瓜葛,純粹有如兩條平行線之扭曲碰觸。以事例而言,你剛才舉例中,那人偏袒的原因,若非厭惡對方,那么就是新造因了。

勇筆: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

 

菩薩:上天之所以要降因果病象折論及印證之書,就是要程世真因畏果,加強普化因果論深入人心,以作暮鼓晨鐘,喚醒世人以惕惡果之心,而兒造孽因之行,因而書闡述注重因果梗概,首要目的讓世能夠認識何謂因果,才能達到正因畏果的宏效。

    本書到此全部結束,下期吾已商請貴堂關主席作跋文,吾乃不再降堂。

又示:与諸有緣共結砂盤神緣,吾亦頗心喜,爾後有緣自有再會之期,甚願諸賢生道程自始日進無礙。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聖示:吾為因果病象印證一書作跋

         

      夫!人心不善,惡業滔滔,天意無私,恩澤綿綿,為普渡眾生信畏鬼神,乃闡述因果之論,丕振人心,進而思善立德。

     

本堂有幸,荷蒙南海觀音菩薩   木筆揮鸞,開著上下兩篇因果病象之聖書,以壯聖門者開普之聲勢,尤其上篇「因果病象析論」,頒書壽世,普化頗收若效,而可為當今聖門普化方針立一指標矣!今續篇由其擷取菁華理論,補以實例案證,則更加精闢闡述因果之論,而達深入淺話之普及效果也!

 

      吾深願世人閱書之際,尚加体悟因果之來龍去脈,及其衍生之枝節,則對人生平順運有助益也!切莫隨手翻閱,當作馬耳東風之言論,庶免有負觀音菩薩著書之苦心也!

      玆值書成,數語以誌篇後是為跋。

 

(上下兩集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