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7-15) 点击次数(1881
《無極瑤訊》卷四
 

《無極瑤訊》卷四

無極瑤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廿日)

詩曰:聖德輝煌建寶宮    鸞書教化佈清風    篇篇瑤訊催人醒    指点迷津路不窮。

 

叩問:何謂八識四智三身?

老母答:八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加上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叫做心王。是由於各識在內心的主張与所識的本体相結合,而稱為心王。由心王而引起作意觸受等之作用,亦就是所謂心之所有法。第七末那識又名潛意識,就是所依意識的緣故。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就是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從以上的八識轉之為四智,這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此四智的形成乃從:

(一)眼耳鼻舌身五識共成「成所作智。                      (二)第六意識獨成「妙觀察智」。

()第七末那耶識獨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獨成「大圓鏡智」。此四智說明如下:

1,成所作智-------坐禪工夫,隨機應用,神通变化,玄妙難測。2,妙觀察智------能入諸根(註)境界,善知分別。3、平等性智------上下皆無差別,一視同仁,以慈悲心,隨其機緣,善度眾生。

4大圓鏡智-------自性清淨,離開一切凡塵的污染,對內外瞭解得很透徹,對暗處無不照明,澄淨清靜,對境忘情。

以這四智合為三身,就是:1「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共成「化身」。2「平等性智」獨成「報身」。3「大圓鏡智」獨成「法身」。

 

一個人要想修轉八識而成四智,約束四智而成三身,要四智不離本性。如果離了本性而說三身,就是說有身沒有智慧,所以要明白三身,要由四智而成

一、根本心------第八阿賴耶識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惡之種子,生染淨之諸法

二、依本心------依第七末那識(根本識),為一切染法之本。

三、起事心------執著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外境起種種之業。

這三種心先要了結而使酒色財氣四相皆空,則造成大智慧、大解脫,而超脫了塵间的累贅,這样才能泰然自在,充滿了智慧而產生了智慧心、明覺心、大覺悟心,然後則大道無不明瞭,功果無不成就

像從前的聖僧-------太虛、古月的修煉,能得到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的種神通力,能知過去未來和現在,這都要從八識、四智、三身修起。

 

叩問:道教每被佛教徒視為外道,合理嗎?

老母答:因為佛教被其教徒忍為不二法門,所以有許多僧尼在皈依三寶後,就固執着這種食而不化的意見,將佛教看作正法眼藏--------清淨法眼、大乘教宗,而真他宗教如道教、耶教,回教,就被看作外道邪眾。尤其將中國固有的宗教--------道教,稱之為「婆羅門教」,這未免太蔑视其他宗教,而過於存着偏見了。

 

從前菩提佛与弟子圓慶及許多和尚,豈不是亦依照道教的方法,在太和庵中修煉先天無為大道,運用玄妙的功力,終究修成正覺法身,朝禮釋尊。現在一般皈依佛教的人,如遇見了關帝、呂祖聖像,不肯叩頭下拜,以為自己修持菩薩戒,超過關、呂諸聖神的功果地位,像這样自加尊號,過於執着的心理是不對的。所以修道的人切不要不圖進取的故步自封,要事實求是,虛心研究大道,選擇善的就跟從着,這样才能煉就道果,達成幸福的道境。

 

仙童曰:以上  瑤池金母所講的情况都与事實相符,所以今天台灣有宗教联誼会的設置,其目的在促使各大宗教彼此尊重,互相团結合作,不能對其他宗教有蔑視看輕的行為。佛教在印度视「婆羅門教」為外道,而中國的儒道發源甚深,其歷史遠超佛教之先,亦為修行無極正道法門,豈可不同教即視為外道邪眾。此皆我執私心作祟。

在今天國家多難之秋,各宗教人士應該互相敬愛,達成精神武裝。最近這幾年來,情况已見好轉,不過宗教偏見似乎還沒有完全消除。希望各宗教今後更能彼此諒解,以達成神愛世人的願望。

 

叩問:請述賭博之害?

老母答:講到賭就是鬥的意思,人愛賭就是由貪心而起,貪心一起,慾心就產生了,有了慾心,良心就喪失了。世人愛拿所有的錢出來賭博,三五成群,不分晝夜,作勢呼喝,或打麻將牌、或打撲克,起初是為了消遣的兴趣,後來就要以决輸贏,我想你的金錢,你愛我的白玉,打得精神疲乏,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只知自己得到利,那管別人受損。一染上這個坏的嗜好,就很難改除。

 

所以士農工商,总要安份守己,不可見別人打牌,心里就作起癢來。公務員為賭,功名廢棄墮落;農人為賭,田園拋棄而成荒蕪;工人為賭,工程就做不好;商人為賭,不務正業。所以賭之為害,實在多得數不清楚。有些平常生活簡樸、做人厚道、說話誠實,只為了賭博的遊戲,因而输了錢無法贏回,弄得人格墮落,最後变成小偷。

 

有些人平素肯做善事,勤修道德,為了賭,弄得妻了兒女都賣了出去,形成家門冷落,最後服毒自殺。因此賭博實害人不淺,應當知道嚴格禁止,切不可像飛蛾撲向燈火,自取焚燒身体的災禍,所以世人務必警戒之。

 

仙童曰:以上瑶池金母所講賭博的害處,是極合實際的,從前在日本淪陷區的上海,有人曾因賭博將家財輸光了,最後只剩下妻子手上的一隻金戒子,他亦要拿去賭,臨走時,他向妻子道:「今天下午三點鐘我要是不能回來,則我已跳黃浦江自殺,你不必找我!」

那丈夫到了賭場,因為那是打大打小的玩意,要是開出來的寶与賭博的人所打的大或小相符,則就贏了,否則便輸。這天這位男士见別人都打大,他就打小,要是贏的話,他可以贏很多錢。當要開寶時,那開寶的郎中似乎感到有一股很重的壓力,壓着他的手無法時寶盤打開,賭場老闆見情,知道必原因,地向桌面一看,見別人都打大,一人打小,便向打小問明原因,老闆就禱告道:「要是開的寶是大,我决不讓他輸,並且將他歷來所輸錢金部歸還他。」話剛說完,那寶盤就打開了,開出一看,見那寶是大。老闆說:「你家里一定出事情!快回去看看!」

 

一会兒,只見那男士淚流滿面地來,哭着道:「我老婆上吊死了!」這時賭場老闆立刻將他歷來输的錢還給他。這就是因賭而弄得家破人亡的後果!世人能不警惕么?試想賭有什么好處?有許多人因賭而身敗名裂,這是多么悲惨的下場!最近本省流行的「大家樂」賭博,参与者眾,若不回頭,恐怕後悔來不及了。如修道者再参与賭博,則上蒼黑籍註點,削去功德,豈可不慎之!

 

無極瑤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四日)

詩曰:  瑤訊寶篇將告成   百題問答度蒼生    明春聖会新書出    真理指迷金玉聲。

【聖示:】

「無極瑤訊」一書,三年來由   母娘躬親降筆解答,及  瑤池仙童講述,連載「聖德雜誌」,開迷易俗,引導正信,佛子受惠不淺,為普化蒼生,度人向道,本書定以一百個問題而圓滿完結,命於明春(丁卯年)聖德宝宮社慶時,印成繳書,並舉辦法會,為助印者消災祈福,原天下佛子發心助印本書,協助  母娘普度收圓九六原靈。凡發願捐印者,母娘誌其功德,准消三世業障,助其聖如意,此諭。

叩問:請述誦經之道?

老母答:所謂經,乃是仙佛器識壽盡遺留下來的文字,因此誦經如果達到身口意三業不起,則可与仙佛相通,亦是行功立德,減經夙業的一種方便法門,如同做善事,上天以幸福加在他身上,不必等待他祈求後方有幸福之來。做惡事的,上天以災禍來懲罰他,豈能由他悲哀懇求而能得赦免。

故唯有誦經可以用作祈禱,凡是能遵照經典的訓示去做,必有所感應。仙佛並不是不可求,人的行為能如仙佛的本心,則求之自不被視為對仙佛的奉承献媚。什么叫經訓?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什么叫仙佛的本心?就是誠正純一慈悲平等。修道的人能夠如此奉行,唸誦以後無不應驗。偶然遇到疾病的時候,如能專心虔誠誦唸,則上界仙佛感到他修身行善,就会前來掃除他的凶厄災難。

仙童曰:以上是  瑶池金母所講虔誠誦經、得上界仙佛感應拯救有災厄的人的道理。今天在人間這種靈驗的情况很多。在清代有一個名叫「張誠」的善人,某日因事路過湖南地區,晚上在一個客店內住宿,店主人用酒菜招待甚豐厚,令張誠怀疑,他夜起來,见旅店堂內燭火通明,從縫隙望去'見店主向一惡鬼之像叩拜,並聲言「張誠住內室」。待店主進入後間房屋入睡時,忽见此惡鬼自像上走下,逕向張誠卧房而來,張誠惶恐,意念大悲咒以求解救,又見此惡鬼因無去入其屋而離去,張誠遂得平安。天未明即聞店主屋內有號哭聲,原來該店主已為該魔鬼害死。這是虔誠誦唸經咒而得救及勾引鬼魔害人反自斃的善惡果報。願世人多体察!

叩問:神聖誕用三牲祭之合理嗎?

老母答:觀看下界大眾,沿襲舊例子,每遇神聖誕,隨着習俗宰殺牲畜來拜祭,意義是對神聖崇功報德,他的本意固然很好,但不知敬拜神聖,用牲畜的肉類就觸犯了神聖所忌的事情,上天本有好生之德,宰殺生靈,違犯了上天慈悲之怀,神聖難道会來享受嗎?

不過神聖只享受着香火,不愛享受人間酒肉之類的祭品,你能虔誠敬神,即使是浮萍之類的花草亦能奉献它的馨香神聖就權取他一点虔誠的敬意。如是妄殺生靈,反而用污穢觸怒了神聖,要想求福,卻未能得到效驗。不如改变從前的風俗,整潔衣冠,清凈心意,用素餐花果來奉敬。比較合适。

 

仙童曰:僧人是不吃肉類的,不但如此,切取之於生物身上的東西都不能吃,這是他的戒律之一,引申之,一般的虔誠男女,每逢要往寺廟進香時,道先行沐浴齋戒數天,以表其誠,為什么呢?因為,仙佛是戒殺生的,所謂「掃地不掃螻蟻命」,這正表示得佛慈悲為怀的處世態度。就戒食動物這一戒條來說,「大乘教浱」与「小乘教浱」間容有不同規定,唯戒殺生這項法則是一样的

 

不但如此,道教佛教還提倡救生与放生呢?就生活現實來說,戒殺生是消極的,救生放生才是積極的。戒殺生只是善信的一種生活自律,生物護益的程度並不寬廣,因為,修道人自己不殺生,卻難保別人也不殺生,當弱者的生命被掌握在強者的手里時,悲劇依然会發生。

所以,有必要進一步提倡救生以及放生的善舉,以便從強者的手中將弱者的生命拯救出來,並放開牠一條生路,達到「普渡眾生」的目的。現在每逢節日,各處会場都有善男信女購物放生,甚多鳥雀魚鰲都能同沾恩澤,免去鼎鑊臨頭之苦楚,這也是佳事。準此以觀,放生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表現善信對宗教信仰虔誠尺度。

 

既然神佛慈悲,譯及飛禽爬虫類等等低級動物,那么,對於人類這種高級動物來說,是否也能不分彼此的得到神恩廣被的善果呢?答宗是肯定。神佛是以「普渡眾生」的偉大使命自許的,眾生------自然包活人類在內,既然神佛之志要將眾生從苦難中超渡向極樂世界,自然不会對人類見死不救的。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句話,闡明了人与人之间應該互相帮助,和平共存的哲理。

一個深具救死扶生勇氣的人,必定是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其人生觀自然平和多於乖戾,如此,即使他或她的智慧平庸、對人類社会的發展說不上有什麼貢献,但也必不会肆虐他人,為社会製造不幸。反之、一個凡事短视自私,不顧他人死活的人,其個性必然刻薄寡情,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要想這種人濟困扶危,不也難於登天嗎?

 

無極瑤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八日

詩曰:天書教化夢中人    瑤訊佳篇草木春     聖德揮鸞垂母訓     蒼生向道好修身。

叩問:請述「樂道修真之法」?

老母答:修道的人,貴在於能行「智慧、勤勉、敏捷」三種有意義的行為,內心要有恆保持著無過与不及的正道一個有智慧的人能看破人的暗處,做事勤勉可以使怠惰的心理受到激勵,敏捷可以啟發頹廢的情况。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所造成的情况不一、或者出生男子,或出生為女子,或作隱士,或作和尚,或許有人身為達官、或許有人身任顯要,或許有人做商人,或許有人做農夫,或許有人地位顯貴,或許有人一生貧賤。

處在順利環境,不必以為歡喜;處著不順利的逆境,不足悲痛想修道是要有耐心与精進力的,要是能懺悔貪、瞋、癡三業,和擺脫生、住、異、滅四相,以及看破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含蘊的意識,並清淨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本性就如虛空明月,內心有如很清淨的深潭,像這样的修養本性,才始有所得,陰陽和順,水火相濟,因此人的寿命可得延長,疾病都能盡皆消滅。

仙童曰:以上  瑤池金母所講「樂道修真」的方法,是最切實際的,但修道的人很不容易修到這幾點。本來,一般來講、在這世界上、人的性,際遇無常,「順境時須知逆境之險阻,逆境時須為順境作舖路」隨時有成功的勝算,也隨時有失敗的戒心,尤其遇着層層险阻時,必須以策馬渡崖的心情,衝破難關,再創契機。

今天,我們國家,文化正在復興,經济正在起飛,社会正在淨化,但是我們的行為卻像策馬走在懸崖边,稍一不慎就可能陷入慾念的泥沼,因此,不能粗心大意,處處提防陷阱時時要注意可誘,以有備之心,防不測之禍,唯有這样,能永保安寧的心地。修道的人更要謹慎外界「酒色財氣」的誘惑,方能使內心清靜。

 

叩問:請述敬重「灶君」之道?

老母答:灶君是一家之主,亦是門、井、户、灶、中霤(中室)這五祀神中的一位、因此早晚必須焚香虔誠敬拜,灶前務必要使之清潔、髒的柴不能用來作煮食燃料,在厨房不可隨便咒罵,以免有傷食祿,不可在灶內烘衣服以保衛生,以免褻凟聖神而保身家平安

灶君公正無私,賞罰公平,陰歷每月月終的那一天,就要上天庭啓奏玉帝按人所犯罪的輕重,發付幽冥懲罰,使人形貌和精神混亂。如果有人自知錯誤而悔過,自己能情深思過錯,時時使灶保持清潔,刻刻存心尊敬灶神,自能得到家宅平安吉祥,一切打算和計劃就会順利。所以家庭不安,患著惡病,多是不知敬奉灶君所致。世上婦人只知道修身向善,敬神拜佛,但對於敬奉灶君則時常疏忽。

 

從前有個曾二娘,生平信神很有誠意,早晚必定焚香,但她只知敬神,不知敬重灶君,所以家中經常發生災禍,後來受到神聖指示,猛然覺醒悟,乃一心敬奉灶君,從此家門盛,子孫眾多。九天司命真君為啓化世人,在台中聖德宝宮降筆著作「生命之光」一書,內容詳述敬奉灶君方法及家庭和樂平安妙法,世人可不讀。

 

仙童曰:以上  瑤池金母所講敬重灶君之道,說得很詳盡,可謂苦口婆心!可是如今世上之人能敬神拜佛者,多不知祀灶,而信仰洋教者,以中國之禮神奉佛為敬拜魔鬼,敬拜祖先為拜鬼靈,處處予輕辱侮蔑。殊不知神之起源,更不知自身已獲罪於天,雖其教主有靈,亦不敢偏袒矣!尤其一般無神論者,雖亦有中國人,但對信神视之為迷信,殊不知祖先敬神所積厚德,因此輩子孫之經蔑而消滅。

猶崇奉西洋人風氣,殊不知浩劫來,皆因此輩不肖之徒,積惡三罪而來相報也。按中國人祀灶之起源甚早,家奉之灶神,稱為東厨司命定福灶君,祀奉灶神在家,考察家人善惡,每年於陰曆十二月廿五日上報天庭,以為禍福之憑,故民俗皆於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灶神不但每年向玉帝核報一次,每月月底的那一天亦要上報一次,故「抱朴子微旨」云:「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是故中國自古代以來,大多重视奉祀灶君。

 

無極瑤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廿二日

詩曰:慈親愛子苦心情    血汗流乾志未更    不見孝兒恩惠報    傷聞老邁菩淚聲。

叩問:請述「孝行之道」?

老母答:人的身体,乃父精母血結合,經十月怀胎出生,三年餵奶的養育,而使之日所長成,所以父母對子女有無窮盡的恩典,等於天之高、地之厚。一個人在初生的時候,做父母的對嬰兒晚上睡眠時尿溼了床墊,便將孩子移放在乾的地方,自已躺在溼的床褥上,早晚用小包袱包著背負行走,費盡了養育的苦心,到了剛能走的時候,父母很喜歡,但隨時害怕孩子生病,在五歲時候,讓孩子上幼種園,學習幼童基本教育,到了八歲,就送進小學讀書,等到六年小學教育完成,再給他進中學,由初中而高中。

 

只要孩子有志於求學,在高中畢業後,再讓孩子升上大學,學專科,甚至出國留學,凡此都是父母的苦心。在孩子求學期間,深恐孩子受飢寒之苦,送便當,接待上下課,百般担心愛護,在一個家境清寒的人家,父母為子女籌措學費是很困難的事,乃自已省吃儉用,或向親友借貸金錢,供子女交付學雜費用。尤其在學里所讀的書籍以及課業用品,價格極高,做父母的為子女可以說不勝負担,像這样的教養子女,是為得望他們學業成就,具有美滿的前程。

當兒女到了适婚的年齡,更關怀他們對對象的選擇,盼望兒子能娶到一個賢淑的媳婦,女兒能嫁給一個賢良的女婿,使達成婚姻美滿,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由此可见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可謂無微不至。所以為人子女的,不可以忤逆雙親,一定要孝順父母。如果你對父母不孝,將來你所生的子女,亦一定對你不孝,所謂「簷前滴水,半点無差」。

 

父母如有過錯,應該婉言相勸,不聽則順從他們,等到父母怒氣已息,再予勸告,不可一味聽從妻子搬弄是非。或母親罵一句,就要應回好幾聲。至於孝敬飲食,是看自已的心意,不在物之多与美。要知道犬馬尚知有養,何况是人呢?不敬父母,怎能与牲畜禽獸區分呢?

從前大舜極孝順,曾受盡他後母百般虐待,事後沒有一句怨恨的話,依舊盡力拳養,盡自己的孝道,因此最後得到帝王高地位。人生在世,要知道敬重父母,自古以來,成仙作佛,沒有不從「忠孝」二享得來,若是做人虧負了孝道,任你九轉煉丹,總不能成道。所以孝順是百種行為的根本,切不可有疏忽的地方。

 

仙童曰:以上  瑤池金母所講孝行的道理可以說非常透徹,試看今天社会上有一些大學問,並具有大才能的人,雖然他有做大事業的命運,以及他抱着做大官的希望,可是就由於他對父母不孝順,將妻子的長舌讒言當作聖旨,對父母則欺之辱之,甚至逐家門,任其命運造化,讓父母挨餓受凍,生死不顧,他自已呢,吃得腦滿腸肥,盡心享受,造成上天震怒,最後弄得身敗名裂,功名前途盡去,疾病纒繞,折福折壽,最後嗚呼夜哉離到人間,上幽冥地府報到去矣!

 

從前有四個很不孝的兒子,把他年老無力的父親,你推來我推去的造棄,不給奉養。這個可憐的父親,在走投無路下,就到一位道人的面前哭訴。當下道人就教他這一首詩:

 

「你們這些坏蛋啊!雖曾經喚我「爸爸,爸爸」,但事實不過是裝著兒子模样的惡魔罷了。你們遺棄了年老的我,好像給沒甭用的老馬飼料一样。我只好去乞食。我与其有不孝的兒子,不如有根拐杖,它会幫我赶兇牛、猛犬。黑暗中,它引導我向前,靠着拐杖的力量,縱使跌倒了,也還爬得起來。」

於是,那個老人走去一個会堂,那兒聚集了很多人,他的四個兒子也都在那里。他就把道人教他的詩,當眾誦唸了遍,這一來,聽得他的兒子都不禁慚愧起來,覺悟到自己以前的過錯,就帶著他們的父親回家,替他洗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又給他奉上美味可口的食物。

這是道人教導那個老人,如何使他那四個不孝子悔悟的故事。父母的恩惠,是子女永遠也報不完的,假如為人子女者有一百年的寿命,在這一百年間,一肩担母,一肩担父,又以塗身、按摩、沫浴等諸事來侍俸父母,也不能說已經報答了他們的恩惠。這正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同样的意思。

 

子女報達父母恩的途經很多,除在衣食供養無缺之外,最寶要的是引導父母信仰正法,而了解宇宙的真理,也就是說,「勸沒有信仰的母親和父親,使他們建立信仰,使他們深入且安住於信仰。勸吝嗇的父母親行布施,更使他們深入安住於布施。勸惡智慧的父母,使他的深入且安住於智慧。」這样才算是真正的盡到孝道。

 

無極瑶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廿七日

詩曰:  戒殺放生有厚情    友誼長在互歡迎    清心素貪能延命     魚肉貪多萬病生。

叩問:戒殺放生之道?

老母答:世界上一切活的動物,都有灵性存在,沒有事故不要殺害,免得增加罪業。富貴的人家‧白天烹煮,晚上割殺,完全沒有惻隱之心理。還說天生萬物來養人,吃吃有什么妨碍呢?或許有人因雙親生日,或許有人因酬謝神明還願,於是宰殺猪羊,請親友赴宴,或許有婦女因生產而宰殺生靈來養生,或許有病人和在藥里、調在羹湯里,或許因喪葬款待客人,因此大開殺戒,弄得罪業深重。

 

現在水火刀兵的災厄,連年不息,都是由殺氣冲天,釀成了禍患。雖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切不可動不動就殺生靈,而折去福祿。因為仁人孝子,應當知道双親祝壽,殺害動物的生命,反短促双親的年寿。喪葬本是悲哀的事情,更加應該一切從簡,切莫從事舖張,避免增加亡人之罪業。至於婦人對於生產的調節補身體,以及病後的調養,亦不可為自己而殺害生靈,以至犯下罪業。不要說宰殺生靈与陰騭無關,小則折去寿算,大則斷絕後嗣,犯這種錯誤的人,應該及早反省,以免与生靈結下冤仇。

 

仙童曰:以上瑶池金母所講戒殺生靈的話,目的就是教人吃素,素食做得好,吃起來很有味道,對腸胃亦容易消化,尤其可以減免許多疾病。在上古時代,因為人們知耕種,所以要殺生靈來作粮食,自從神農帝教人耕種後,人類有了蔬菜素食吃,於是給人体帶來健康,由此可見人並非是适合肉食的動物,但今天的人們,不僅是成人,連小孩子也是到了沒有肉就吃不下飯的地步,甚至吃蔬菜是難以下嚥的苦事。

具有較新的知識,乾脆就用化學藥品代替蔬菜的營養分,在不至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大量食肉,這實在是一件極可怕之事。目前僅僅就肉類一样就可以造成許多熱門疾病,事實各國專家已做成研究報告,現在將心臟、血管、疾病与癌症统一稱作「富貴病」。

今且將腸道解剖分析,證明人類是應該多攝取蔬菜,而不是滿足口慾的食肉。哺乳動物中可以分為肉食与素食两大類和肉素混合類,肉

 

食動物的小腸短,大腸直而平滑,如:虎。素食的胃複雜且大,並且或分好幾個胃,如:牛,小腸長,大腸也長。吃素也吃肉的腸子比肉食長,比素食短。如:猴子。這種天生原始的分別是因為:肉食動物所吃的需要快消化,肉類纖維少,是濃縮性的蛋白質,不必慢慢吸收,所以腸子短,而素食的需要慢慢吸收,所以腸子長。

 

人類的大腸只有五尺長,並且來回排列,腸壁並不是平滑,而是皺疊在一起,這是人類不适合吃肉願因所在。肉類的纖維少,營養濃縮,所消化剩餘的殘渣,在人類較長腸子中過久就会產生毒素,增加肝臟的負担(肝專解毒)。而肉類中有許多的尿酸、尿素,增加腎臟的負担,肉類在腸道中經過不必要的過度吸收,又缺乏纖維,容易造成便秘。

 

我們要知道,便秘可導致直腸癌腎超負担会破坏腎功能肝超負担会造成肝硬化乃致肝癌。並旦,更進一步的研究報告中,高脂類的攝取在動物猪的八個試驗中,就發生肝、脾的種大与上皮細胞的增多。

牙齿的比較也顯示人類是非肉食動物,老虎的大齿極發達,牛的臼齿發達,而人類也是臼齿較為發達,這就是證明,人与牛等素食動物一样是需靠臼齿來磨碎纖維較多素食。而老虎就要靠尖銳鋒利牙齿來撕裂食物。

由物這些報告中,可以這样解釋說:汽車要加汽油,煤油灯要煤油、飛機要加飛機汽油,而人類是要吃素食才能正常發揮身体器官每一項功能肉類的胆固醇与飽和脂肪会造成以臟血管病症,今日死亡供因第一位的就是心臟血管疾病,人們攝取肉食時應該計算胆固醇的量,必須只佔全部熱量的百分之十。蛋的胆固醇也極高,在一星期中不要吃三個以上的蛋,才能保持健康。

「癌症」----這可怕的病,你知不知道它可能就是從肉類中產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肉類(尤其是牛肉、猪肉等高脂類)在燒烤時会產生一種化學物質是嚴重致癌物,試驗中時將此化學物質塗抹到老鼠身上,会導致癌病的病变,特別給老鼠吃,竟然發現導致骨癌、血癌,胃癌等。吃燒烤的肉類,一塊牛排,可以相等於六根香煙產生的該種化學物質。許多人戒煙,避免空氣汚染等毒害,但是他們喜歡吃鐵板牛排,烤牛肉等高卡路里食物,比抽煙更可怕。

關於老鼠的實驗有許多人認為人們不会一次吃許多牛排的量,因此,專家們不斷少量餵養老鼠,結果發現老鼠也得了癌症,尤真是當老鼠攝入另一種致癌物時,癌症就更易產生。肉類導致癌症已經從各種報告中證實。目前癌病是個可怕的數字,是關於孩子的死因,癌已經成為殘殺小生命的主要兇手之一,而且癌也会轉移,雖然尚不被医學界全部接受,但是,離不開肉類的人們,仍應該知道,並且預備它們可能在近期就成為一項肯定的事實。老鼠媽媽有乳癌,結果吃母乳的小老鼠也得了癌症。並且,現在已經被試驗抗癌中廣泛應用的是將人類的癌細胞接種在動物身上,動物也会得到同样的癌。

這一点,就是要討論到我們日常所吃的肉類。雖然,目前屠宰廠都有檢驗,但是這如同看医師一样,每日被宰掉出售的牛、猪、有很多,檢驗工作並不能確實一一進行,並非檢驗人員的關係,而是工作量太大,故仍無法有效控制。人們目前所能做到的,多半只是頭有問題砍頭,腿有問題砍腿,只把病處丟掉,身体仍然出售。

如果說:猪、牛患有癌或有癌的病变,是否會影响到吃它的人呢?研究報告中提到的是它們很有可能会轉移到人類身上人類並不是天生能吃肉的,在身体器官的構造上已經有無法适應与負担的困難而肉類本身又有一大堆的問題在威脅着拿許多錢購買它們的人。

有很多人以為目前的牛、猪都是吃飼料的,而且生存時間遠較過去吃剩菜与草料的短。根本沒有時间得癌症。但是,從小孩得癌的病例中,我們可以知道,癌並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說到吃飼料的問題上,又有一項在威脅人們健康,有一段時間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這使得吃它們的人也攝取許多抗生素,萬一生病了,医師所開的抗生素特效药往往一点效果沒有於是,大病就有無藥可医的困擾,生命就被平時愛吃的肉類躭誤而結束了。

素食對人類有極大好處,但是,現在的人卻把心想全花在肉食的享受上。上面所提到的害處只是概略的,淺顯的,願供眾生参考之。

無極瑤池金母   降                                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十四日

詩曰:瑤訊天書滿百篇    巍巍聖德洗心泉    揮鸞吐露成珠玉    寶典生光四海傳。

【聖示】

「無極瑤訊」一書今圓滿一百題,亦是完書之日,母娘心悅萬分。本書已將世間眾生心中有關做人修道及宗教之各種疑惑解說詳盡,可以說是一本修道参考書。聖德宝宮諸子虔誠效勞聖務,熱誠代天宣化,推動法輪,作聖道之前鋒,績業輝煌。更可取之處,乃已建立宏偉道業,仍默默耕耘,不尚浮誇虛華,精益求精,自求多福,故   老母依重甚深,收圓使命,必賴聖德大部承担也。天書將成,無極普放毫光,三曹欣悅賡頌祝賀,此書乃   母娘親答解疑,貴重非凡,希書成之後,世人廣為助印流傳,以度世迷,凡立此宏願者,  母娘有感,必賜其原靈光明,業障日消,步於坦途,聖凡暢順並獲無量歡喜,無量功德也。

叩問:何者才是真正修道的法門?修道的結果是什麼?

老母答:修道的法門太多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要尋找一個「真正」法門並不容易,但各門有各門不同使命,根緣,自然也就結出不同的成果,你怎样種就怎样收,這是非常公平的。法門雖多,不外三個:(一)形象法門-----凡事講求形象,如好出名、弄顯化、善誇張,這猶如當今世上的一些風雲客,其所鑽營只是外表名利,虛榮假譽,与真正的「修道」----「修心養性」相距甚遠,他的修道結果,其「形」如「象」,看來巨大無比,但也「笨重」萬分,是難於飛昇大羅的。

(二)執著法門------自我為是,他人為非,崇己貶人,執著我見,如執先天,正信等名相,自我優越感甚重,批評其他教浱之非,凡此皆造口業(是非口舌)、意業(心意排斥、輕視),三業已造二業,其道有損,因已喪失修道人應有之「平常心、平等心」,故道果、功德不能圓滿,正是:

「惜哉多少修道士    無意造下諸惡業     心口牽染輪迴種    死後始知錯用意」

故母娘深願世上修道士,不論身居何門,當以慈眼看眾生,各人因緣不同,歸依處自然不同,當給予同等的尊敬,「收圓」是修其偏心、邪念,使之「圓滿無缺」,各教浱皆有收圓任務,分工合作,萬教合一,一即本來初心人人能修心悟本,則是歸依復命,回歸本來,有此体認、方是得道、悟道人。

(三)真正法門-----「心真」「行正」才是「真正法門」,世界各教或天道、鸞教等應運法門,皆属「真正法門」,此是隨緣皈依信仰,值此修心煉道。但真正法門久之会衍生出許多「假邪旁門」,各教不博愛寬恕慈悲清淨為本,作修身養性的教化,而講鬥争、逞私慾、改擊他教、提倡迷信,專故術法或倡大量焚燒金錢紙為解運等,已離宗教原來本旨,皆為「旁門左道」。

天道者若違人道法則,毁謗他教,視非道親之其他教徒即為後天,對寺廟神聖心存不敬(况天道亦蓋寺廟,豈可褒己貶人),對未求道親友視作外人輕视之行善布施心存門户分別等,皆已違「天道自然法則」,落入「旁門左道」。鸞堂教化,揮鸞著書,代天宣化,此乃負有協助上天收圓一大使命,但若乩鸞靈性未純,火候未至略会啟靈通神未全,則開堂封號,任意著書,其文不暢,道理粗稚偏邪,識神用事参雜其中,導人入迷,使「神聖鸞書」降格為「低俗書」,則鸞教失其「正教」,皆属「旁門左道」。

由此可知,教教有道,道道可教,只要認理歸真一味由「心性」中去探究修持,必能得道,成道。可惜者,世人「貪嗔癡」三毒熾盛,各為私慾,將本來圓滿大道隔築籓籬,並分歧出許多人羊腸小道,使後來者莫知所從,修道者如何選擇,謹記:「心真一切真,心假一切假;人正道亦正、人假道亦假」,故知「大道處處有,看你怎么修?」深願世人,對其他宗教採取互相尊重心態,「天生萬物各有其用,天降萬教各有其妙」萬物萬教都在協助天地運轉法輪,皆係   無極老母、佛母所化,各具生化妙用、亦都負有普渡眾生任務,有者常以一人一教可度盡天眾生,心願雖宏,然亦須賴大地眾生共同協助始能完成此鉅大任務;當知「佛雖有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大願,仍賴三界仙佛及大地賢者眾生共度,否則大願不能成也。

仙童曰:以上是  瑶池金母所講「修道真正法門」,可謂意切詞懇,道盡當今宗教界之争端大病,冷靜細思,既要修道,就要「放下萬緣、斷絕煩惱、和平處世」,可是宗教中人,常争各奪利,互攻排斥、争得面紅耳赤、忘了「生死事大,何閒惹是非」之銘訓,既然勞碌不堪,煩惱不斷,慾心難淨,如何成仙成佛呢?罷了!罷了!願世人趕快斬斷是非圈﹔跳出輪迴路吧!

至於修道的結果呢?修道已經一段時间的人,現刻冷靜細思一下,修道前的心境?修道後的心境?是一切都解脫了嗎?還是出了「彼籠」入了「此籠」,仍然在籠子里打轉,心境一样俗不可耐呢?如是這样就是修道的「結果」,那實在太悲哀了,今將修道的法則分述如下:

(1),放下掛礙煩惱,不再憂愁哀傷。(2)、慈眼視眾生,尊敬他教的朋友,会獲得更多友誼与功德。

(3)、得失能不亂我心,生活雖苦,仍過得幸福与滿足。

(4)、每天法喜充滿,心境愉快,來去自如‧工作無怨尤,逍遙自在。

(5)、淡慾素食,「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名相愈淡則道果愈高,此八大繩索,你剪斷了幾條?未斷俗繩塵緣,怎能飛昇上界?

以上五條在人間世的基本修道現象,如果你還不能有這些效驗,那么談到天上的種種成就,恐怕是痴漢妄想罷了。無極瑤訊一書,到此完結。聖德寶宮浮現萬道金光,願這本書的光芒,照射到閱讀者的心房,從今不再迷惘、徘徊,充滿喜悅、光明,無上的天堂---就在圓滿、快樂、光明之中。

(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