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袈裟一領孤 清風兩袖出浮屠 蘋徑雪凍花開了 梅歷霜寒萼破初
冬夜來遊瀛海嶠 清天快訪淡江都 登臨三教高樓上 著述鸞音木筆扶
【吾 靈 所 歸 之 處】
夫人间景物,使人意醉心迷;而世上荣華,教世群争眾慕。為生存而求乐,使盡心機;因福享以徼倖,用多腦汁。不知富貴功名、是眼前花,死难带去;焉識玄微道德、乃身後果,生得攜歸。清修自在、心無動於聲色,乃註称了俗之人;静養如來、意不著乎情緣,是謂超凡之者。修道無他,只在一心清浄;参禅不外,惟於三宝皈依。光陰似箭,切毋虛度;道德如金,須要實修。争取之心,不若清閒於事;貪求之意,何如喜舍乎人。克念慈悲,修菩薩之道;存心方便,行佛陀之功。放下萬緣,無掛無牽;收回一性,不增不减。智度日增,地入三摩;慧燈時燄,光放十極。其乐也融融;其閒也在在。是吾靈永處之境;則佛性長明之天。
公 堅 定 夫 子
馭鹤翩然下俗寰 小春景色最堪看 風清雪白千條水 海闊天空幾点山
【内 外 同 德】
夫天漢澄清,因絕雲翳;而人心誠静,乃無事非。善就正心,公平處世;含來浩氣,潔白為人。儒門弟子為四民之首,聖道豈可不明;公教人員、领百姓之權,德行何堪有昧。為政以德,民俱欽崇;佐朝以道,邦常鞏固。國祚兴隆,只在君明臣正;家風良好,皆因子孝父慈。上下一心,惟德是依;江山萬代,则道長继。文經武緯,忠勇之心常抱;國治家齊,聖贤之教永遵。雍熙於穆之世,萬民樂業安居;朝野寧謐之時,四季豐收多穫。則普天之下,光明远極;而大塊之中,祥瑞滿盈。
龍 舒 大 師
掌上長持念佛珠 歸來淨土誦南無 萬緣不染身心潔 一性常圓智慧舒
寧向西方為覺者 莫從東境作凡夫 眾生已久沈迷海 何日还原復本初
【念 佛 歸 淨 土】
夫浄土逍遥,凡人不知回向;而迷途起伏,俗家偏愛趨行。念佛一心,萬緣放下;誦經千卷,三宝皈依。日持佛號,懺過去之愆尤;時誦經聲,補將來之福慧。菩提果结,身為觉者;般若門登,人禮法王。蓋塵寰,乃眾生娑婆世界;而竺國,則諸佛清淨梵天。其樂与苦,俗子何知;而迷与悟,凡夫难别。尋覺路,念念歸來淨土;出迷坃,心心印入梵天。智者,勇於改过;迷人,怠乎修功。出生入死之門,惟憑一念之差;證佛成真之道,全賴三心之了。朝念弥陀、暮念弥陀,自得往生蓮花寶地;日持真語,當能歸入香國靈山。願眾生,悟而勿迷;修一性,圆而不缺。
善 意 佛
為化群黎善意深 每從西竺望東林 朝遊世上禅機話 夜到人间佛種尋
【身 修 福 慧】
夫空門之教,在於色相不著;而大道之心,守乎清淨無為。信念坚持、坐卧皆禅,行乎大道之法;真心常抱。動為尽道,效於上智之人。心同水鏡,物來照現、物去歸空;性等星辰,風吹不動、風過重朗。妙理若知,真禅易得;大乘能悟,上智應來。慧之所在,無微不至、無感不通;神之所行,有象皆明、有形皆照。隱,而無影無踪;显,而有孚有應。性靈不可見,而能使一身之知覺;声色有可闻,而能消三宝之精華。短短光陰之內,何堪墜妄终身;囂囂凡俗之中,豈許沈迷一性。立大願、度萬緣人,福則無穷、慧則不盡;存宏慈、修一等果,道乃莫極、功乃难名。
唐 若 山 仙 翁
駕鹤翺翔過翠微 白雲深處老僧歸 冬寒礁子無棉帽 夜冷漁翁薄布衣
貧者偏能身体健 富家难得桂蘭菲 從來出贵人無數 少享天年到古稀
【明 因 果 之 心】
夫天地生人者多,而赋命不齊;且乾坤造物之盛,而与質难似。富而少子寡壽;貧而多壯高龄。物資各殊、有坚有軟,俱所利於用;人才相異、有贤有拙,皆能長於為。世多小人,謀其財、而不義;心寡大道,好於殺、而無仁。喪盡天良,為身家之裕;使多人怨,負彼他之孤。此等之人,天不容、地不載;如斯之恶,神难佑鬼难饒。凡處世者,務须秉直修身、以招天佑;則居心焉,必要行慈率性、以免人尤。莫怨貧,而悟前之來因;勿為恶,而明後之去路。則心地光显,来生必得富贵聪明;且性天朗耀,去世亦能安閒快樂。是故修身務本,為人第一要事;所以養道探源,復性無雙真詮。
普 明 佛
自遠西來博暮间 南瀛十月不知寒 風清野外心神快 水静潭中氣象閒
【精 舍 参 禅】
夫心静,宜要常時學習;而神安,務须鎮日修持。僧人、就是脫俗離家,以精舍空門住修;居士、無非超凡出世,以青山古洞歸鍊。出家不能成佛,枉费抛卻一切情緣;在世未得悟禅,徒劳誦來千篇經卷。人愛皈依三宝,而不知空門之理;客欣誥誦千經,而未解大道之心。苦海人难知苦,隨破逐浪以浮沈;迷途客易入迷,櫛風沐雨而趨向。蓋修真之道,是去妄存誠、常樂我淨;且学佛之心,乃悟空绝欲、不慕人迎。日以精舍,清修自在;時而空齋,静養逍遥。閒非不理,鍊固一點虛靈;雜俗無怀,養圓千秋實性。則出離生死之門;而歸去虛空之境。
叔 仲 會 夫 子
忽聽鸞鳴海嶠中 初更整駕下虛空 郊原树色千叢綠 都市燈光萬點红
人少心情修道德 世多時势造英雄 群倫倘曉希賢聖 天下何愁不大同
【希 聖 立 本】
父毋生我身,又須养育之劳;君師開吾教,还要栽培之惠。凡為士為農、及其工賈,宜識君親師之恩德;則立身立命一至於性靈,要敦精氣神以充盈。根本能修,則可希聖賢而立世;精神得养,則能学仙佛而出塵。少而不学老欲何為?寸陰是競,不可空空虛度;尺璧非珍,何须苦苦劳求。重財,何如贵德之宜;慕道,卻勝求名之好。德,能与日月争光;道,得同乾坤而合撰。古往今來,惟德可永而不忘;天旋地轉,獨道能安而常在。人生,不過滿百;世事,何怀萬千。淡素修持,困則守貧安分;時常謹慎,達、則報國利民。是君子之行為,理所當然;亦賢人之修養,情其乃耳。
高 柴 夫 子
萬里天陰雨欲來 濃雲朵朵夕陽埋 山頭氣冷初成雪 嶺上風寒始放梅此際人心多恶化 河時聖道盡春回 修書勸世微劳效 普度群倫作教財
【性 率 心 修】
夫儒門之道,在於日用倫常;而聖教之書,唯乎修心性。教之綱維,在知天命、而修於道;行之路徑,出自人心,以合於神。無愧於心,则無愧於神;有符道,乃有符乎理。蓋道者路焉,君子慎行、步步难差;而神者心也,贤人善養、時時不昧。起居饮食,皆有道在其間;動作行為,俱多理寓於内。凡有非禮、不敢視听言動,乃是希贤之心;总無違仁、能知修持存養,就得達道之境。人之办事雖易,而理心最难;良以養閒雖勤,而率性唯怠。大道,不外乎率性而行;真人,無他於修心以得。
周 隐 遥 仙 翁
日晚天陰氣乍寒 披裘駕鹤下雲端 初闻海嶠鸞音嘯 未到山岩鳥跡觀
世被邪魔牽引易 人從道德進行难 而今到處歐風染 固有精神已盡乾
【明 德 四 字 銘】
德者本也 人各要明 捨玆求末 是謂偷生 戴天履地 有愧心情 勿虧品性 坦蕩公平 濁污不染 修養純清 希贤希聖 讀古真經
学仙有訣 道在黃庭 綱常不紊 克守準绳 罔談非禮 亦勿視听 斬邪慧剑 破暗明燈 浩然善养 正氣秋橫 巍巍道德 宇宙充盈
神钦鬼服 魔怪亦驚 天地能坏 吾靈難傾 不知存養 难享壽龄 輪廻路上 萬劫旅行 或沈地獄 辛苦幽冥 夫断一息 須要猛醒
莫忘根本 養我虚靈。 《海嶠鸞音 第廿五集》终
《海嶠鸞音 第廿六集》
金 剛 佛
眼看湖山凍雪初 百花零落嶺梅舒 雲间隱見飛鴻雁 樹上蕭條喚鹧鴣
佛法西來誰肯究 慈航南渡孰能扶 倘從此理求真道 自見光明舍利珠
【凡 身 是 幻】
夫佛有舍利之珠,是精氣神之凝結;胸生卍字之文,乃智慧靈之光輝。禅心似镜,圆融無礙;真性如燈,朗耀不昏。照徧十方,廣度眾生;惠深萬古,宏揚三宝。世無佛法,人难了空情景;心有禅功,身易解脫轮廻。学上乘之法,自能拔類超群;修大道之心,應得了生離死。三千八百法門,须要認識剛邪;往來出入凡境,務宜行為謹慎。色相,是一场虛幻之夢;情缘,则萬劫牽纏之絲。两關不破,苦海流浪、無有盡期;一夢難醒,迷途蹉跌、总非穷日。生已是迷;死还以幻。靈光不现,埋於黑暗冥途;本性难明,潛在淒涼幽境。到此時,欲瞻佛法、只恐不能;臨斯苦,要脫鬼門、雖知何易。覺在死前,一息未绝;;悟於生在,二氣常存。
王 次 仲 仙 翁
到處閒遊不計時 湖山風景最相宜 餐霞汲露神猶爽 舞劍弹琴意自怡
天地何能拘我志 林泉更得樂人脾 學仙較好争名利 身外無牽半褸絲
【人 生 如 幻 景】
夫凡体,有陰陽之分;而法身,無男女之别。有形有象,皆因是假;無念無思,則乃為真。造则化,不能長久;死而生,是有往來。仙佛悟起,看破人情而修鍊;心身徹得,離開世事以清閒。絕餐煙火,意不生嗔;少理是非,心無起欲。得一静,長一慧;入三昧,了三心。放怀天地之間,行動得其自由,捨念俗凡之外,精神免於拘束。蓋人之大患,為有吾身,而心之多疵,因貪我相。是以愛恶,七情齊發;且而貪嗔,六欲俱生。凡夫之謂,豈非在此;俗子之云,亦是由兹。先賢經已说盡;古仙亦於談穷。悟者,勿 遲遲不进;得焉,须早早常行。
公 良 孺 夫 子
策馬登堂落照中 西江水漲幾歸艭 炊煙四起樓臺繞 蒸氣叢生牖户籠
【災 祥 自 召】
夫大同之世,民心淳、而且樸;上古之人,家教善、而更嚴。家無浪子,國有賢臣;君能愛眾親民;臣得安邦治國。禹汤文武,乃明德聖王;羲黃堯舜,則仁慈皇帝。天下升平,風調雨順;人间於穆,少怀老安。慶雲匝地,天雨金、而雨粟;瑞氣盈空,地湧醴、而湧芝。時噡雨順風調;目睹民安國泰。聖賢多出,風好俗良;道德盛行,家齊國治。無如末世,人情善效於古道;怎奈今時,民意难好法乎前贤。讀書,不能究真学问作事,未得秉正心情。非怪乎,天災地祲、世界頻生;难逃哉,水禍風劫、人寰叠起。是人心不善非天道無情。
慈 藏 佛
娑婆世界路迢迢 法舫西樂泛海潮 萬里空山人語静 一間古刹佛灯昭
疎星幾点浮雲頂 薄雪雙層抹岱腰 此夜臨壇寒不感 鸞音急著把乩描
【僧 家 樂 十 首】
世外雲深處 空門隔俗寰 增人無所事 日日养心閒 古刹無人到 柴門夜不關 窗前明月照 圆顶老僧鰥 念佛從頭算 牟尼一串珠
禅房長日坐 意似竹心虛 鐘声山水渡 空谷亦傳音 說法龙歸钵 菩提智慧深 袈裟塵不染 一著幾經年 佛殿拈花奉 心空自是禅
如如心自在 色相一齊空 世事渾無管 禅歸在厥中 青磬紅魚响 燈前貝葉翻 心空忘歲月 入定继晨昏 靈臺明印月 照破俗塵情
一卷金剛誦 禅機入上乘 精神歸寂寞 早已出凡塵 境入三魔地 如來见法身 快樂無边際 靈山一笑歸 從兹生死了 佛界永皈依
世 静 佛
西方一路盡金銀 風景依稀四季春 梵刹高居無上地 俗寰普度有緣人
【慧 燈 放 燄】
夫西天不遠,有心便能以到;苦海非深,失足自恐而沈。六根不淨,难見如來面目;五蕰無空,何明佛法真詮。得解南無大義,学佛何难以就;能明固有真如,参禅自易而成。静一分心,長一分慧;掃萬丈業,增萬丈光。智燈光於內外、破暗開明;慧劍,锋在磨鍊、剸魔斬欲。想入非非,空無所空;心歸化化,道有其道。俗念生來,業緣隨至、如木萌芽發葉;禅心入定,罪障遂除、若日融雪消霜。淨滌無始愆尤,我昔所造贪嗔癡;修持不穷道德,自今應行戒定慧。則法身不坏;而佛性常圓。
焦 先 仙 翁
仲冬天氣覺淒凉 夜到人寰勒馬忙 危嶺凝霜松葉翠 疎籬帶雪菊花黃仙家景象無差異 人世風光有變常 喚起群黎眠夢裡 鸞音著述幾年長
【入 道 之 門】
夫道有尋常非常 而法有大乘小乘。有為之法有盡;無變之心無穷。三業無清,念佛誦經、終难得道;萬缘不淨,参禅鍊法究易入魔。動静得其中庸,內方而外圓;修为明乎大乘,心虛而性定。鍊陰陽互濟,調洽五氣朝元;通玄牝相生,運轉二儀歸本。空谷幽居,耳不闻目不睹;虛庭閒坐,心無動、性無搖。行乎外功、而助守內果,容易開來一竅通;就於中道、而参上玄,無难化去七情具。抱元守一,如两儀之相扶;固本鍊三,似八卦之互濟。人贵三宝充盈,仙体非此难结金丹;靈尊一身道德,天命無斯不題玉簡。悟者依此而修,自成仙風道骨;明人,照玆以鍊,便得聖境玄關。
寶 火 佛
世上來遊駕彩雲 紅塵滾滾日黃昏 笑看狡兔營三窟 还睹狐狸列一群
人意為私皆有別 佛心度眾總無分 可憐苦海沈迷者 不返靈山覓本源
【出 世 三 字 徑】
人之体 頭顶圓 雙方足 七孔全 下如地 上似天 誰解化 義深焉 靈山上 大自然 安靈性 不倒顛 因心動 墜红塵
凡世上 作為人 來逆旅 寄其身 千萬劫 歷艰辛 沈苦海 入迷津 心如此 為何因 淫盜殺 貪癡嗔 孽緣染 罪業多
輪迴路 豈能逃 飲母乳 若江河 堆尸骨 似山高 心难醒 奈如何 不知色 割人刀 斟濁酒 醉颜酡 神昏乱 氣暴粗
一身上 罪恶餘 四生轉 墜三塗 業債滿 再轉生 貧穷夭 命註成 逃不得 天權衡 何不悟 覺路行 修道果 养虛靈
参禪理 读佛經 皈三宝 佛法僧 了生死 心性明 觀自在 見如來 菩提树 心地栽 逍遙矣 快樂哉 凡塵世 莫徘徊
参大法 智慧開 故鄉梓 自此回 諸功德 在靈臺 修便得 急主裁。
冉 孺 夫 子
寒夜臨壇駕小驢 一鉤新月一更初 山園凍雪花光淡 野徑凝霜草色疎聖道中興從海嶠 天心大擁在瀛都 誰能有志扶儒教 動作須知德不孤
【同 勉 於 善】
夫福善禍淫;而人情益謙害滿。善不嫌多,莫大於利人益己;恶須拒绝,何穷乎礪志修身。存心以德,其人必昌必壽;養命以仁,其自泰自威。鬼神望之而欽佩;星斗照之以祯祥。位高而不危;祿大而無害。朋友功过相規,患难相扶、有福同享;國家興衰互助,安危互理、有事共擔。常談道德,以化眾生;大發仁慈,而利萬類。飛潛動植皆有性靈,無故切莫伤他;孤寡贫窮、都無分別,有事務須助彼。則聖教行,而天下大同;且人情善,而世間於穆。皆從爾我相規行道,远於邪途也;盡自官民同樂修心,進於正軌焉。
慧 炬 照 佛
禅杖持來萬里程 西方远駕到南瀛 山川秀丽晴空朗 草木蒼青晚照明度世諸真誠有願 覺人列聖太多情 齐歸大道源頭去 重見如如性本靈
【心 平 即 佛 境】
夫月,尚有陰晴圓缺;而人,豈無離合悲歡。世上難齊等事,只憑真心不動;人间未遂諸情,唯賴大道無疑。但能反省、真空之理,应無不平之心;倘得回思、大道之情,那有难足之念。心平正直,無非道场;念少淨清,自是禅境。欲作塵寰富贵之人,不如去作山地之僧;要為世界英雄之者,豈若來為林泉之客。身閒無事,何等逍遙;心静忘機,豈非自在。修身容易,了心最难;学道雖勤,悟理更要。蓋人之迷情昧理,因有妄心;而身以遠正親邪,乃無真慧。生前未结佛緣,以致此世、难識禅機;没後不歸淨土,為因斯身、易迷道理。願眾生早覺,而皈依三宝;期萬古常安,以自在一靈。
馬 自 然 仙 翁
世景如花不等齊 眾生何故意深迷 今朝喜事婚姻笑 來日哀情死葬啼人享百年终殁命 馬行千里亦停蹄 勸君道徳宜修早 轉眼黃昏日落西
【人 贵 修 道】
夫人间喜事哀情,如春夢一場;世上官家富户,豈長生萬代。光陰,是催人老死無情之物;利欲,乃誤我昏迷、不德之魔。惟仙家能看破,逃出寰外、以自在逍遙;只凡客捨不開,落斯坑中、而流浪生死。知者,惜光陰而無虛度;迷人,重利欲、而有实行。一迷一覺,其心別乎天淵;萬世萬人,其事知於变化。誰得真常之道,不迷不幻;孰能無变之心,有覺有醒。則生老病死苦,终身永免;而金木水火土,五行長逃。靈光不昧,其壽無量;道性常圓,其命永安。大哉,道贵能修;誠矣,心尊曉悟。作完人於無極之中;為上聖乎先天之上。
海 德 光 佛
冬寒葭雨落瀟瀟 萬里山川景寂寥 薄霧茫茫籠水面 濃雲片片抹峯腰
人多好動空門远 客盡趨炎大道遥 惟有僧家無利欲 禅房静坐暮还朝
夫空門古剎,名利人难到此;精舍禅關,清閒僧得居兹。忘機入定之中,覺得真空自在;脫俗还虛之外,悟來大道精華。如白蓮出水,清香無比;若翠竹臨風,瀟灑何如。性之圓明也,如皓月皎皎;心之虛静焉,若空潭澄澄。到此,即是禪之境界;達兹,無非佛之關門。天体圓而無边;禅心虛而绝相。悟得本來無一物;修成原在有虛靈。凡人,不識禅之妙處、聽难入耳;僧客,能知道之真詮、学自通心。世世修持,终能以達;生生覺悟,後得而成。佛度有因有缘之人,未嘗疎遠;法傳無恶無非之客,不別後先。
齊 文 夫 子
晚雨初晴正二更 微寒天氣夜行程 衣冠露濕知加重 鬢髮風吹覺倍輕
勒馬蹄忙臨海嶠 追鸿翼振出蓬瀛 生疎異地人难識 只見银燈萬户明
【学 搏 行 優】
杜 子 壽 仙 翁
細雨霏霏落滿天 閒遊踏過淡江边 都門热鬧千间屋 郊野青蒼萬頃田
修道心坚無退後 行功志切更趨前 勿迷世景花花裡 看破凡塵去学仙
【放 怀 凡 俗】
夫神仙無種,本是人修;凡俗有情,原非天定。創成有形財产,究是歸空;鍊就不老精神,终能返本。歲月难容,踌蹰不进、人老將至;身心莫怠,時刻無修、氣衰欲臨。人间所作何事,無功难得對天;世上任為等情,有道则能成佛。萬事憑心理解,是道則行非道則退;一身由命安排,得時則显、去時则潛。君子貧穷,不怨天、不尤人,知命也;小人陰險,有違道、有害世,喪心焉。人已喪失天良之心,住世是謂偷生;命經留存地上之身,對天可言不愧。善恶兩途,臨歧但須認識;往來一路,著時且莫昏迷。生死之關不破,终是六道之輪;功德之門难入,究能三塗之墜。話盡利害關頭,不覺者、可憐也;言穷死生路口,再迷者、堪亥焉。
才 光 佛
能得為僧道滿腔 袈裟百衲亦輕鬆 蓮臺說法雄龍伏 竹院談經猛虎降
静到禅参茅草舍 閒來水泛木蘭艭 往还除卻漁樵外 只有孤雲抹曉窗
【了 凡 僧 五 絕】
塵情能勘破 只有了凡僧 镇日無心事 禅房對佛燈 樂在林泉外 風清月又明 幽篁閒弄影 伴坐听鶯鳴 造化無拘束 輪迴路不臨 靈山回首去
只在了凡心 袈裟雖百衲 耐暑又更寒 兀坐蒲團上 心空萬念删 绝嶺雲深處 梅魂長作侶 松關老鹤歸 月落天將曙 一杵金鐘响 聲闻萬里天
空山人語绝 入定似春眠 禅機心悟徹 一笑妙無言 佛殿拈花奉 胸中盡了凡 圓顱光射斗 合掌誦金剛 他日身歸去 家鄉是大雄。
井 宿 星 君
驅馳快馬出天門 雅賞風光落晚曛 萬里河山多秀丽 一園花卉盡芳芬林泉名勝宜人看 景色清幽勝地存 雖是塵寰凡俗地 白雲琛處有僧痕
【居 仁 平 等】
夫牢字從牛、獄字從犬,不食牛犬等肉、可免牢獄受刑;錢字從戈、利字從刀,莫爭錢利諸心、而無戈刀侵害。畜生有靈,殺之能惹怨恨;人類有念,惜之以使安寧。以強欺弱,仁慈之心何在?以智害愚,平等之意奚存?邇來世界花花、殺業最多,而災劫為此以生;今至劳人草草、貪心尤盛,而刀兵因兹以起。天地未得清寧,人何以安?星辰不能朗耀,世豈以靖。贪錢迷利,萬般恶行都為;好殺害靈,一点慈心盡了。蓋人靈萬物,為有道之根基;若心巧一生,则無情於造化。修身不外,一視同仁;养道無他,諸念皆善。欲享天年,宜戒殺以好生;要登聖域,須存仁而立德。冤仇結就,循环報应;因果釀成,遲早遇逢。所以佛家怕因,而不与人与物结怨;無如俗子害果,而有為己為財生殃。勸爾,為仁人之君子;步他,作慈佛之高真。
趙 文 夫 子
小雨初晴日晚時 梅花破萼柳凋枝 寒風偏襲他行客 明月能憐外出兒我愛心齋勤打掃 誰欣性地力修持 大家共進康莊路 早返靈山莫誤期
【動 静 不 違 仁】
夫天有愛人之心,而人無敬天之意。作事問心無愧,自是敬天;修身由命不尤天,乃能对佛。道之於人、大矣哉,不可须臾離也;天之与命、妙乎焉,何堪頃刻忘之。聖人乐天知命,其道寬宏;君子教世修心,厥功偉大。修功省過、檢点留神,則进道無难;远佞親贤、慇懃礪志,而卻邪自易。蓋雲不生,雨無由降;而心非养,道豈以成。仁者,不殺生而图口福;善人,無争氣以引身災。忍、是積德之門,寬、能容萬事;慈為立功之路,大、而得利眾人。有德之身,死有何妨?無仁之念,生無可取。述仁德聖贤、苦口婆心,然德之者、渺渺;發慈悲仙佛、大願真誠,奈覺之人、聊聊。誠可慨,而可憂;實堪憐,而堪笑。 《海嶠鸞音 第廿六集》终
《海嶠鸞音 第廿七集》
金 海 光 佛
暮出西方趁氣清 山川景象两分明 松高絕嶺歸來鹤 野曠疎林宿下鴒
人為金錢心恶起 獸因糧食意貪生 塵寰世界無乾淨 百姓相爭在利名
【攝 心 乾 淨】
夫凡世紛紛,人皆奪利爭名;而俗心擾擾,身盡侵汚染垢。為百年之生計,劳形骸於终日;因三頓之食謀,動心性於常時。美猶不足之心;貪更無厭之念。不解,生不带來死不攜去;未知,命未修復、心未修养回。縱有善人,只行好事、未曉了心;豈無学者,惟作嘉寞、不能明道。但得菩提心,自然了生死;若能註慧力,乃事脫俗凡。蓋身之健,如灯之有油;而命之長,若树之有本。青松耐雪,只為心坚;紫竹凌雲,惟因節勁。人不能如松竹之長年,皆為消耗精氣神;身难得似鶴龟之遐算,总因蓄持貪嗔欲。無貪,而了空自易不欲,而入道何难?微言幾句,願眾生解而悟之;粗論一篇,期百姓讀以明矣。‧
景 德 星 君
雲端俯瞰萬人家 灯火光輝物色華 不老青山霞抹树 無穷滄海浪淘沙
休風堪嘆於今盡 恶俗还愁在此加 何日世情重復古 宏揚聖教遍天涯
【遠 邪 途 親 正 道】
夫世情坏,而古道淪;且人心恶,而休風渺。不以道德是依,常以奢華是向。少年子弟,製美而衣,嬉遊竟日;壯歲男女,择腴而食、虛度终朝。專思不義之財,詐騙行為;常履無情之路,賭嫖動作。不驚天怒人怨;只曉意樂身娛。不務正途之業,败祖宗之門風;偏行邪徑之場,伤乾坤之道氣。迷魂窈窕,如狐之盛;窃物盜贼,若鼠之多。桑間撲蝶,露赤三光之下;閣上顛鸞,行私列宿之前。褻瀆之愆,神憎鬼怒;邪淫之罪,天罰地誅。勸世人,恶孽勿為;對天神,心身不愧。
宓 不 齊 夫 子
冬寒天氣半陰晴 月隱雲間不路明 日晚疎林歸白鷺 風淒曠野囀黃鶯而今世少行儒教 自古人稀悟道情 养性修心身润德 聖門得入最光荣
【入 道 三 字 經】
讀書樂 学聖贤 两般事 立志堅 行正道 養浩然 時檢點 勿趨偏 老和壯 及少年 尊聖教 最為先 經与史 是良田 崇道德 勝金錢 成大器 出人前
臨朝政 治國焉 平天下 執政鞭 為臣子 忠孝全 齊家樂 盡天倫 勤三省 在吾身 湯盤悟 日日新 法今古 天完人 方無愧 對天神 法航造 渡迷津
成偉業 萬人欽 功德厚 聖贤心 留好望 萬代深 名不墜 在古今 光天地 化群生 精神在 日月明 功浩浩 宇宙橫 山河壯 振威声 盈六合 至道凝
白 鹤 仙 童
灯光如晝灿街衢 寒夜來遊淡北都 浪静江间風定後 雲開天上雨晴初
家家有客觀新剧 户户無人讀古書 滄海桑田多变化 衰微聖道奈何如
【神 仙 樂 四 字 銘】
仙家之樂 無束無拘 逍遙自在 阆苑幽居 方壺員嶠 勝得皇都 餐霞吸露 意快神娛 放怀天地 心若竹虛 燒丹採藥 濟度凡夫
玄機悟徹 生死俱無 身騎黃鹤 遊遍大千 阎浮世界 普度有緣 山涯海角 來往陶然 免駕舟船 饑餐山柏 渴飲岩泉 瓊漿玉液
醉飲蓬萊 霓裳一曲 樂奏徘徊 蟠桃勝會 参列筵開 圓融果證 名列金階 為仙得道 偉矣大哉。
觀 世 燈 佛
身著袈裟一領輕 虛空駕落淡江城 雲連宇宙山無色 風度江河水有聲
東土黎民求不死 西方白佛慶長生 誰知覺路皈依去 宝地三摩列姓名
【慧 眼 看 法 身】
夫三摩宝地,諸佛所居;而五濁塵寰,眾生之旅。耳目、無聲色之迷,禅心在此以修;精神、不情緣之乱,佛性由兹而見。天之虛也,無聲無臭;人之静焉,不睹不闻。虛静,是真之道;圓融,乃大学之門。若有音声,不得見如來;但無意念,即能观自在。禅功造詣深時,景象皆清;佛法参來妙處,風雲盡静,身從何處染塵,無垢亦無淨;心自那方生念,不減亦不增。凡夫之学佛,未解真空之微妙、何能以達居士之参禅,不知大道之機理、豈得而通。千經萬典、道情言穷,覺者無何五蕴六根、俗念掃盡,能人有幾。
空 空 子 仙 翁
駕起祥雲四海遊 湖山無處不清幽 深林洞府多居士 绝嶺松關盡比丘玄妙仙机誰肯學 圓融道果孰能修 眼觀今古娑婆界 人似汪洋一葉舟
【有 為 是 異 端】
夫江海風恬,波浪不興;而虚空雲散,星辰自朗。人身亦如是,事不擾心、精神爽;世态倘若非,災常侵民、社稷動搖。学道,最要心平、無起伏之憂;修真,務須性静、有光明之幸。攝心、猶如闭户,盜贼、何能以侵;捨念、恰似通溝,泥塗、豈得以積。学柔以制剛,逆來順受;存誠而去妄,邪到正摧。靈台清淨,天神鑒之不愧;性地光明,星斗照矣常安。树之開花,應時令而結果;人之得道,憑心性以修功。真理出其自然;玄機覺其於是;则無為之道達;而有為之法遙。
日 月 燈 明 佛
静極無心事 逍遙快樂多 雙肩挑日月 两足踏山河愛覽風光妙 欣闻韻語和 僧尼經諷誦 句句有弥陀
【奉 佛 感 應】
夫宝刹清幽,僧尼奉祀佛陀;而金剛嚴肅,朝夕追隨菩薩。魔难攪擾,到此者清修自在;道易明瞭,來兹人、静养逍遥。佛放毫光,照眾生之覺岸;身輝宝色,為萬法之明師。傳灯破暗,又以慈悲救世講道開迷,且而願力度人。開方便之門,修無量法啟光明之路,發大悲心。恩覃三界,与天地以同功;德被眾生,合星辰之常道。一心法界之中,普照皆同;六合禅門之內,宏施無異人间念佛,不離其心、结就善緣;世上参禪,無遠於道、修成妙果,他時功圓行滿,必歸西竺;此日性見心明,定近梵天。
介 象 仙 翁
時令初寒近一陽 日间短縮夜间長 山峯氣冷將成雪 海角風恬欲结霜且喜人寰無禍變 还欣世道有安常 千家百姓為生計 士賈工商逐利忙
【道 在 德 性】
夫有此身,必须衣食住存斯命,應保精氣神。自古至今,誰能以免;由少及老,孰得而無。靈寄其身,賴之以作事。性依厥命,藉之而养生仙家,性命雙修,捨有形之体、而靈飛昇;道法、精神一鍊,存無象之心、而氣凝上。然而道德為根,知修持者、便得長生不老;则以性靈為本,曉存養者、自能證道成仙。嗟乎凡夫,道德不修、性靈不养,誤了此身;惜於俗子,精榊常損、意念常非,虧殘其命。念起業來,萬魔齐擾;意無心化,百竅皆通。鍊丹之士,收天地之正氣,藏日月之玄精;養道之人,法星辰之明象、存心身之大德。故能超出三界之外;亦得脫開五行之中。与虛空而同体;合無極以共圓。任尔天地混沌,靈光永在;則吾精神安泰,道氣長存。
尹 喜 仙 翁
朝遊海角暮天涯 俯瞰人寰景物華 和尚江间寒水漲 觀音山上夕陽斜
客常誤走三叉路 魔每迷來百姓家 世界花花如幻象 誰能学道搭仙槎
【真 誠 見 真 道】
夫道本無形,目不能見;神原非象,心自得求。真誠,可以格天地鬼神;大静,堪而通陰陽玄妙。道德在心修,一動一静、不可须臾離;玄微憑性養,三昧三元、难堪頃刻之漏。由人之智遇,而分顿漸;憑根之深淺,以證早遲。妙理點開,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真詮說破,能以心明、自能以性見。天之以行健也,強而不息;人之以修功焉,道而無離。由是可達玄門,進於仙階聖域;豈非不通大道,了乎俗事凡心。人能不惮修持,雖遇亦到;心若無誠搖動,縱智亦遥。所以学者,坚誠為第一;是故修焉,真實乃無雙。慈 力 王 佛
慈 力 王 佛
天寒塞外半晴陰 山水微茫日色沈 牧子騎牛堤上去 漁翁捞鯽港中臨
誰参妙訣無雙法 我養真禅不二心 得到菩提成正果 慈航苦海渡人深
【功 善 分 福 慧】
旃 檀 光 佛
山上浮雲日暮收 夕陽滾滾若珠球 風來波浪江中起 煙散舟航岸畔流熱鬧都城無小屋 繁華市镇有高樓 而今科学文明甚 世界人多道不修
【靈 機 勿 遠】
夫世界科学文明,人不修道;而寰區宗教荒廢,民無養靈。神鬼、云之渺渺,認為無稽之談;道德、言乎非非,視作难憑之語。生死之關頭不破;是非之路口难逃。佛典聖經,置之罔闻;大道空門,远而不视。以科学,勝於靈学;以人才,过於天才。穷原子之能,而渺良心;盡末世之非,而存恶念。莫怪乎,諸災丕遍人间;难言之,眾劫普及天下。頹風恶俗,未能收拾;魔障妖氛,难得驅除。非有大德大才之聖人,挽回無術;是赖真心真道之賢者,補救唯誠。則世宇清寧,萬民改恶從善、而安居樂業;且人天晃朗,百姓学聖希賢、而进道修身。
嵩 山 庾 仙 翁
日落浮雲蔽太空 人家俯瞰萬燈红 豪遊夜出蓬萊外 醉飲冬来洞府中道骨飘然青柏似 仙風瀟灑白梅同 昔時修鍊嵩山隱 悟得玄機妙不穷
【虛 實 之 天 性】
夫世有能穷物理,不能盡人心;而智难得究靈機,易得研科学。何哉?皆因远佛聖之經書也;是矣,總為離神仙之教義焉。聖人、有苞符之祕奧,得者、能知三才精華;道客、有丹藥之妙玄,鍊者、得啟一竅通達。佛說真空、其实不空,妙有也;天看太虛、而玄更虛,大道焉。至道、無形可觀,虚無中、有真理在焉;真神、非音聲可听,玄妙理、有本靈藏矣。感应之機,若電波;玄微之理,如人慧。視之不可見;听而不可闻。妙哉靈機,嘆世人、不精究也;大哉性学,憐俗子、無勉求焉。
公 夏 首 夫 子
江山萬里景依稀 瀲滟波光映夕暉 雲里声闻鸿雁嘯 林间影見鷓鴣飛
行人喚醒歸真路 處世開迷啟聖扉 善恶两途無向錯 修身养性古賢希
夫希賢希聖,由天所定;而学禮学詩,憑人以為。儒門,十六心傳;三千禮教。為人子、立志修身,扬名声、而显父母;作人臣、佐朝輔政,盡忠義、以保國家。四民乐業,勿失良心;百姓安居,莫忘道性。勿尙奢華,須知儉以持家、而全美德;不親艳丽,要識恭以守己,而盡賢風。淫奔,是殃身败德、第一愆尤;孝行,乃證道成名、無雙福慧。衣衫可穢,而心性不可汚。面貌可醜,而意氣不可暴。言動视听,以正、以篤、以聦、以明;起居坐卧,以安、以樂、以清、以静。心常平坦;性不執拘。则可以法天地之健順;亦能以效日月之常經。学君子者,不過如斯;法賢人者,無逾於此。
摩 尼 幢 佛
駕雲飛过碧山崖 已見紅梅放早花 萬片靑苔鋪曲徑 一溪綠水漲平沙人情那日齊歸正 世道何時盡了邪 誰覺空門心轉向 安然自在樂無涯
【了 相 悟 靈】
夫人生在世上,是來逆旅;身寄凡间,應向順行。心空一切,也無掛累,也無憂;意著千般,自有牽纏、自有惱。有智不為凡事,禅心清淨;無才偏作俗情,孽債紛紜。順天道而行,修功立德;逆人情以作,積罪招愆。禍福之門,宜當認識;安危之路,務要辨明。仁者,不害生靈、慈悲常抱;覺人,無伤真性、道德長怀。防心如防贼,不使侵入靈臺;守口似守瓶,免為損來真氣。口、乃是非之門,言多必失;心、則道德之田,念少定安。動,不損人利己;静,常养性悟靈。尔我之相全空,日長菩提之树;情緣之心盡了,時開極品之蓮。学佛之大綱,法界一心;参禅之至理,空門三宝。何愁,难見本來面目;不患,無戎大覺法身。
馬 成 子 仙 翁
日曉溪山景色幽 杖藜扶我快清遊 猎人攜犬登峯頂 牧子騎牛過隴頭
道德憑誰知鍛鍊 身心有孰悟持修 光陰易逝難留挽 一旦無常萬事休
【良 莠 同 修】
夫天地多情,能容人、改過修功;佛仙宏願,得度眾、出迷入悟。眾生,昔在靈山同住;一本,今來凡世合修。先覺開來大道,以啟後修;昔迷、破去顽心,而從今悟利欲、拘人可畏,宜早剸開;情緣、縛我堪愁,毋遲割去。不隨幻相,以流連忘反;莫著癡情,而留戀难醒。苦海無边,眾生流浪久矣;迷塗不盡,萬劫輪迴多焉。仙凡本是同源,只因覺与迷;靈性原非不善,唯分厚与薄。人中殊勝,累劫修來;世上英豪,三生学到。前因後果,修则良、不修則莠;來世今身,迷则墜、無迷则升。是以升沈,在於修不修。且而凡俗,在乎了無了。能悟之者,则不為凡。曉修之人,應得脫俗。而歸聖贤之域;以进道德之門。
智 慧 勝 佛
東窗日照滾红塵 白晝臨凡掩法身 未悟群生經劫久 長開三教已年陳
【栽 培 以 道】
夫天雨沾濡,而山不發良材;日光晒曝,而地偏生莠草。非天地之不公也;是人民之有私焉。栽培之功不到;看顧之道难周。欲养贤才,必藉師儒之力;要修聖道,须憑士子之心。士為四民之首;学占百姓之先。通理通文,应現身說教;知詩知禮,當立志修功。人道圆時,而修佛道;俗心去日,而养禅心。模範率先,立竿見影;功勳創始,栽竹闻風。萬人崇仰,以歸依;百世流傳,而回向。試看,天上有星皆拱北;还睹,人间無水不朝東。法天之道,觀象而行雅教;效地之功,從心以佈休風。则教義行,而世情好;且道心立,而天理明。 《海嶠鸞音 第廿七集》终
《海嶠鸞音 第廿八集》
淨 天 佛
溯風捲起雪花飛 暮氣增寒正落暉 樵子挑薪山麓下 漁翁帶網水边歸
未曾覽勝遊凡境 常有参禅掩佛扉 今到娑婆最初次 眾生看透事多非
【禅 境 無 穷】
夫娑婆世界眾生,争名奪利;而清淨梵天諸佛,悟道参禅。清濁判於天淵;死生定乎動静。動則塵情起,業緣隨之而到;静乃禅竅開,智慧与之而來。心無静,如風之推浪、江湖难以见底;靈不清,若煙之鎖燈、光朗何以照寬。故人欲参禅,務要滅尽念頭;乃心能通竅,宜须掃清胸裡。使靈臺、乾乾淨淨,纖塵不染;教慧燈、朗朗輝輝,萬境常清。内、空而大,不藏於物;外、阔以圓,無礙於情。知禅之境無穷,与太虛而相同;通法之門不盡,与大海以何異。廣大不可量;虛空而难测。是故無心,謂之禅;所以有,謂之俗。了空之道,智者易悟、昧者难明;脱俗之心,覺人捷修、迷人不學。
公 伯 僚 夫 子
日落塵寰夜氣寒 披裘禦冷到鸞壇 風恬海上波初定 雨霽山中露未乾
点起神灯昭面目 敲來法磬動心肝 誰人向道皈依志 覺路而今拓已寬
【教 化 毋 疎】
夫覺路康莊,人偏不履;而迷途起伏,客正常行。忠言逆耳,迷猶未醒;邪說順心,癡尚难開。方趾,羞立於地;圓顱,愧戴於天。不善效於賢人;偏多学於恶輩。非因人無智慧;是乃心有迷蒙。聖賢,著書立說以啟蒙;仙佛,演法談禅而養正。期望人人覺悟,而修道德;時瞻處處光明,以改俗風。五常俱備,校堂全憑導師教授;八德齊修,社会尽赖長老扶持。以身作则,法天行不言之教;以道為规,体聖贤立無我之心。普化群生,先立己而後立人;廣推三教,始知天而後知命。德不孤,必有鄰;人無忤,而定多伍。上则親下,官民同心同德;臣以忠君,社稷萬代萬年。禮賢下士,人才傑出;衞國護朝,聖道中興。
劉 無 名 仙 翁
足駕雙鳧萬里飛 河山景象盡依稀 冬寒止水盈青谷 日暮浮雲滿翠微
苦海有人流浪去 仙蹤無客转身歸 甘心永作凡夫輩 歷劫轮迴未覺非
【鍊 道 決 七 绝】
大道無情化眾生 何人修鍊一身成 三元鎮固金丹熟 內外功圓上太清 守精固氣運元神 还得虛來脫俗身 一點清靈真自在 長生不老萬年春
識得玄機理入微 人寰萬事悟非非 仙風道骨超凡俗 直返靈山駕鹤飛 日日心虛鍊內丹 空來色相坐玄壇 逆流坎水泥宮灌 補朦还精續命權
丹灶開來運坎離 养成姹女与嬰兒 黃庭內景風光好 妙用無虧十二時 兔髓烏肝养命長 卻將妙法鍊陰陽 金丹換骨仙胎结 遍体常闻大藥香
道润身中白虎降 嬰兒姹女喜成雙 玉峯頂上三花放 破浪乘風渡九江 龍泉噴起接天橋 步过雲霄玉帝朝 滿面春風人不老 蓬萊閬苑任逍遙
三千日鍊慶成功 洗髓伐毛歷劫中 妙果圓時仙籍註 丹書來召上天宮 幾首詩中仔细研 说來道訣最玄玄 誰能解破真詮理 員嶠方壺去作仙
離 山 佛
飛來錫杖过山川 雪野雲林鬥景姸 寒氣侵潭魚不躍 晚風吹樹鳥难眠身閒處士壺栽竹 心淨僧人鉢種蓮 鍊就禅功空色相 凡塵化作小西天
【非 想 非 非 想 五 绝】
禅心如造詣 爾我两俱忘 幻相非真實 虚空隱法王 心無生一念 妙想入非渄 戒定如迷醉 禅機識者稀 微躯非我有 萬物亦歸空
坐定蓮臺上 猶如在大雄 出世真空法 憑誰学得哉 心無形萬寓 可见如來 道大降龍虎 禅安無尔我 菩提日日長 實性從兹睹
宝地長生佛 金身瞻恍惚 曇花顷刻開 悟了轮迴出 般若金剛誦 真言悟徹之 其中微妙義 俗子豈能知 蝸廬山上结 遁跡白雲深
远隔红塵外 禅参见佛心 人生如一夢 世事等雲浮 豈要心情戀 關怀学比丘 袈裟輕勝锦 宝刹念弥陀 不二空門法 為人解世劳
覺 想 佛
駕落人寰日晚天 萬家無不起炊煙 村莊草舍多雞鸭 都市花街盡酒筵富贵誰人心不念 清閒我得命多年 桑田滄海都觀透 捨卻塵情悟盡禅
【誠 則 禅 矣】
夫天下眾生,無不貪戀荣華富贵;而寰中萬粅,都皆造化虛幻渺茫。造來化去,實难長有;入死出生,豈易永無。不解真禅之義,業真难了;無明正法之心,緣正莫逃。業緣糾縛,豈得岀離娑婆世界;情緣沈迷,何能歸返清淨靈山。蓋人之習惡已深,非一朝一夕、而能反省;且心之染汚又久,则千劫千生、仍是著迷。修养须勤,心無著於於迟早以成功;皈依勿怠,道、难離乎须臾而就劫。事無煩惱,性靈實清;業不擾心,神氣應静。則学道,而門門有路;且参禅,而竅竅皆通。若以為不然,且看止水如何;倘应作若是,試探禅心奚似。大哉,了心去妄、實成佛性;偉矣、立志存誠、真證法身。
冉 季 夫 子
駕得祥雲夜降壇 西江流水听潺潺 足拖輕展無思倦 身著重裘未解寒
佛聖医心多妙典 神仙換骨有靈丹 堪嗟世上無人識 萬劫輪迴造化間
夫月,有定期而圓缺;但人,無穷日以死生。何哉?心未了塵也;志無從道焉。欲無生死轮迴,必须学道参禅;要脱塵凡世俗,定得明心見性。以人道圓,然後從佛道;以外功備,而先立性功。倫常盡,而聖贤之位可期;道德極,而仙佛之班能列。夫天地至公而無私,何人不受覆載?而聖真大慈而有願,那個非沾提攜。言神,即在人心、欺心便是欺神;修道,在乎天性、背性無非背道。性本是善,因習於恶而遷变;仙原是凡,乃学道以超升。是故法仙效佛、学聖希賢,道不可須臾離也;所以安身立命見性明心,禅难容頃刻忘焉。
織 女 星 君
織得仙衣不線缝 人难識此巧天工 塵寰婦女誰修道 世界男兒孰建功叔季民情多有異 今時社會盡非同 艳妝濃抹奢華甚 閨閫觀來少古風
【内 則 須 知】
夫人情不古,男女重奢華而輕道德;且世态非宜,俗風久败壞以大变遷。女無尊貞節;男不效才良。婚姻不遵父毋為主,而變愛鍾情;嫁娶無澤時期作合,以自由得意。不知中饋是理,而怠於井臼;未曉古風是尚,而忽乎禮儀。女紅不學,豈當一家之主婦;閨道無修,難作君子之慈娘。胎教遵行者少,四勿之戒已無;母儀学習者稀,三從之嚴更渺。蓋婦女性本陰柔,須知、伶俐溫良恭儉讓;而身肢心原順靜,要覺、聪明信敏惠節貞。處,則孝於父母、以友弟兄;嫁,而順乎翁姑、以和妯娌。至於相夫教子;及乎修身齊家。皆要備,而且周;盡须謹,而又慎。
妙 華 佛
跏趺坐罢出西天 夜到人間駕法船 坦坦長途通大道 茫茫曠海纳諸川
空門清淨须皈向 信境崎岖莫倒顛 欲得死生無罣礙 修心養性好安禅
夫天地間,眾生劳劳碌碌;而塵埃内,萬物怪怪奇奇。人贪景物,而眼迷心醉;意戀情緣,而性動神馳。揚清激濁。性天宜洗以淨;去妄存誠,心地须锄以平。法摩訶之大行,廣度萬緣;效菩之宏慈,高超眾劫。入三摩之宝地,身安自在;鍊一等之金剛,靈實逍遙。袈裟袖里,能藏三千世界;菩薩胸中,得隱億萬人家。寿更無量,經鸿濛而永在;法猶难测,歷劫數而長存。修到實性如如,是謂大覺;参來真禅在在,可稱上乘。妙法真詮,古佛經多說盡金言玉語,今人亦大闻知。但是,行与不行;卻非,覺與無覺。
紫 金 光 仙 翁
山風冷凍海風寒 天色黃昏夕照殷 萬里清遊追鳥跡 一身快走策驢鞍人情冷暖渾無管 世态傖桑且静看 事不纏來修道客 起居坐卧盡心閒
【修 有 願 力】
夫悲歡離合,人經常事;而生死轮迴,佛已盡期。修福弗如修慧;為人豈及為仙。富貴豈能萬世,福盡自然消滅;光陰难持半時,寿穷应以輪迴。妄想不除,業何能了;真禅常养,身乃得超。迷則幽暗,难见真如面目;悟乃光明,易歸自在家鄉。道德造完人,而登宝地;禅功养真性,以返靈山。妙果栽培,是乃隨身之宝;玄功修鍊,卻為立命之機。願力憑人自發;精神由己所修。如放箭於空中,力大則高;若送筝於風里,線長则远。所以修持之階级,層層有分;是故功德重輕,等等無爽。学者,必由是而修;戒人,宜自省之可。
大 臂 佛
觀山玩水盡徘徊 夜出西方海嶠來 萬柳凋霜枝葉落 一梅驕雪萼花開人間有事皆因利 世上伊誰不愛財 惟佛禅心常自在 法身清淨坐蓮臺
【心 月 常 光】
夫天之月也,雲遮則暗、雲散則明;而人之心焉,事擾则烦,事無則靜。以月比心,修道何愁不就;以情察理,安禅豈慮难成。念自心生,大则包含天地;欲由意起,多則損害精神。動心使意,猶如走馬奔猿;去欲绝念,恰似恬風止水。养到禅心,雖人則佛;培養道氣,然俗乃仙。海阔天空,雲水或兴或滅;心閒意静,情缘自了自亡。养我真如佛性,身雖在世、而心出塵;開人明朗慧燈,道自蓋天、而功配地。以道運心身,鍊就金剛终不坏;以功匹天地,養成玉璧永無瑕。则作佛容易;而歸真無难。
修 樂 佛
漫天寒雨落瀟瀟 一带長江漲晚潮 托鉢山僧歸古剎 扶犁野老過危橋
群黎何日空門近 百姓斯時大道遙 欲化塵寰成淨土 全憑木筆一枝描
【三 界 火 宅】
夫三界似火坑,眾生日就烹煎而不覺;九泉如冰獄;諸鬼時形冷凍而皆悲。在陽作事昧盡天良,没沈地獄受刑;别世問心、悔違彿法,思上天堂赦罪。到此時噢悔,只恐迟焉;待來日修持,惟愁晚矣。三寸氣在,務須早日、皈依佛法,從前作孽皆堪恕;十分神充、最要閒時、修鍊禅工,向後行功盡可超身登三宝之門,遠離三界火坑;靈出四生之路,永脫四方苦海。則六凡不墜,劫劫安寧;而五濁無侵,時時清淨。
任 不 齊 夫 子
湿雲压地雪花飛 日晚森林眾鳥歸 打葉声中風颯颯 穿花園里雨霏霏
迷途有客追狂犬 覺路無人策快騑 聖道而今衰可慨 六經四子讀猶稀
【德 贵 修 持 四 字 銘】
润身以德 贵在修持 遵行勿忽 太上言之 倫常不紊 習乎禮儀 言行一致 慎勿参差 日勤三省 時懍四知 问心無愧 暗室難欺
希贤希聖 学禮学詩 親朋戚友 功过相規 身修道德 心抱慈悲 諸非莫作 眾善须為 顯身未及 俟命待時 以身作则 方為人師
须為君子 勿作乖兒 四民業務 抱正勿私 常敦正氣 狡詐非宜 如斯遵守 賢位可期 言雖淺近 有益身肢 聖賢教理 不得怀疑
名 相 佛
日暮塵寰氣正寒 飛霜青女出雲間 夕陽紅似雄鷄頂 衰草黃如大馬鞍
勸世臨凡無厭倦 度人向道不辞艰 何嫌跋涉長途走 禦冷披裘降杏壇
【明 虛 悟 實】
夫学佛人多,明機者少;参禅客盛,達理者希。凡有色相,皆是虛妄;如無智慧,總非正真。静裡常看幻相,心未空也;閒中每起妄思,念猶在焉。禅心習乎自然,耳目淨得希夷;佛性参於圓朗,思想戒來搖動。得慧猶如無得;知機亦若不知。萬念,应無所住其心;一思,亦莫以留於意。心若虛空,大而且圆;性如實地,寬而又厚。一虛一實、理如能悟,禅功自得;三寳三摩、心若曉参,佛果堪求。千言萬語,皆指明心見性四字;五蘊六根,盡出俗境凡塵两間。
青 衫 客 仙 翁
身上青衫与破鞋 遊來海角又天涯 春吟花鳥秋吟月 朝賞風光暮賞霞
寧向山齋修道德 不從市井享荣華 人生一世如眠夢 何事贪求路步差
【絕 念 学 仙】
夫富贵如春夢,心何足計;功名等秋霜,志豈強謀。修道,则能長久;参玄,乃得清閒。用真体常,身心何等逍遙;破迷開悟,精神甚然快樂。岀入於玄牝之門,覺精神之舒泰;離開乎死生之路,忘歲月之遷更。造化無拘其行動;光陰难奪其壽年。绝卻念頭,而心中永無渣滓;删除意外,而性上常有光明。萬事与人不較,作世外之閒人;一塵向我無侵,樂山中之真我。讀書、不能為聖為賢,终难超脫輪廻之路;学道、未得通玄通竅,究不进入微妙之門。所以於心绝念,工夫在此;则而解理知機,奥妙寻兹。仙家修鍊,由兹而得;道法明瞭,在此而來。
司 馬 遷 夫 子
氣侯嚴寒日晚時 斜風細雨漲山池 挑薪樵子歸家急 負米商人走路遲
堤畔蕭條無柳葉 峯頭冷淡看梅枝 看來冬景难堪写 世道衰如此日之
【守 法 修 身】
夫世道衰微,人心不古;而塵情冷暖,聖教难揚。俗風日就颓靡,人失天良;道德時教穷;世違王法。斯文不振、皆崇新学,而廢固有之道德;聖教难興、盡渺古風,以昧本來之性靈。世界花花,客都現实主義;劳人草草,民臣奸巧為怀。守王法,各安其本分;遵聖规,同省於己身。家居化日光天之下,爾安我樂;人在春風之中,海晏河清。四民同樂太和,家齊而國治;三教並行大道,天清而地寧。举世民以日新进業,老者安、少者怀;萬家、人以時覺修身,孤者憐、寡者恤。男女皆以修身為本,尊卑亦是;國家,总以行道為根,朝野亦然。
無 懐 子 仙 翁
身著重裘禦冷遊 湖山景色最清幽 扶藜挿破雲千朵 拖履行过地五洲
客墜迷坑难解脫 人沈苦海不知修 堆金積王何须羨 轉瞬光陰白了頭
【勿 縱 欲 損 身】
夫飛蛾撲火,自損其身;而遊客尋花,常迷於性。养生之道,無如寡欲戒色;保命之功,豈若採藥燒丹。固三元而不漏;守一本以常圓。身少精氣神,命难長久;心無戒定慧,性不光明。恶根不斬,久恐萌芽;善種無栽,常驚绝命。天下芸芸黎庶,無不貪生怕死;人間渺渺蒼靈,都皆著欲牽情。不知,道乃隨身之宝;焉識?德為護命之符。道德亡,而邪魔入,举動皆非;精神失,而心性昏、行為尽恶。癡男劣婦,抱鍾情而從欲;俗客迷人,蓄邪念而行偏。最坏名而損德;實喪節而虧心。戒爾世人,勿犯首恶;遵天聖道,须修元功。 《海嶠鸞音 第廿八集》终
《海嶠鸞音》 全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