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 点击次数(923
《玄音合刋》卷二

《玄音合刋》卷二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元月初十日(1966)

從善棄恶 禍不及身

韶華歲月又更新   眾生德善两相親   終南松柏無限好   火宅修行卻俗塵

    大地春回,陰陽变換,又屆丙午之年,一道運行,循环宇宙,是歲天運,已從濟聖略示之矣,三期末劫,快到盡頭,三教悲慈,尽放慈航普度,眾生處於末世之中,火宅修行,须以善德为基,修真为本,善德能立,真亦自見,今歲火炎鼎盛宇宙之中,难免兵禍,兼以尅星守歲。冲犯尤多,修真之士,应竭全力行道,阐道修道煉道,能得一德,能善为善,則及己及人,化己化人,方是真道,学道諸子,应问耕耘,不言收獲,见善從善,棄恶親善,能如是者,则禍不及身。福從善種也。能立善德,莫言己身,身为仙佛,心無此心,勿徒妄念,勿嚐慾嗔见道行道,隨缘隨數,富贵者勿骄,贫穷者勿慮,作善不言,立德不云能如斯者,自身不證於仙神,亦留餘蔭给後人也,韶華不再,轉瞬白頭,一刻韶光,勿忘於道,学道諸子,願同勉之。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閏三月初四日(1966)

外修为本,内煉为輔,一經果證,便可还真

玄功内外要双修   外功十足真自求   堪嘆世人多夢想   成仙成佛大羅遊

    玄妙至理,内外同修,方能止於聖域。若憑内法以證真道者,除早具慧根外,实無幾人,学道之士,多未明此理,內外二途,应以外修为本,内煉为輔,天地之生人也,具有人身,经云:「人身难得。」难得者何?因人既有形体,處於風塵俗海之中,有此優異條件,無事不可为,善善皆可作,若只具性靈而無軀体者,任有神通廣大,外功方面,亦难为也,人则不同,见善行善,闻德立德,一念之誠,天地可格,登高一呼,眾志成城。

 

又曰:公門之内,正好修行,凡此種種,般般人为,性靈則难以为之者。上古中古之修道者,每以闭關煉性,镇日内煉,视世故如等閒,避六親而静養,善不为善,恶不为無,十年苦坐,便可抱道见真,自我修行,只求入化出神,不知立功立德,若如此而能入仙聖域者,则九天之内,皆为大羅仙子,人神二道,從此绝跡矣。

 

不明真理者,類多如是,吾曾有言:「外功方六七,内煉二三成。」亦即曉喻眾生,勿因内而忽外也古今先进之聖仙前輩,類多俱備外功而入聖域者,或问曰,外功十足矣,內煉無一成,三品不聚,性靈何能合一,吾告之曰:「功满之日,重净性靈,煉性之地,多如牛毛,各洞各府,即修性之地也,倘外功俱無,全神內煉者,雖煉至入化出神,三品合一,性雖现而無外功之助,亦一靈性之遊魂耳,天庭無位,大羅不收。煉性者,屆時雖欲行外功以補不足,独惜皮囊已脱,人身化造,又焉可得耶。」

 

近晚百年,述古老人迴龍祖師,創同善於人間,度眾生修真之本,純以密传內法,使眾生外修之餘,加強内煉,一经果證,便可还真,創始之初,邀吾相助,举凡三界之内,勿論儒釋道三教前辈,凡有普度眾生之願念者,吾當極力而助之,因度世之方,固吾所願也,惟以晚近人心,私念叠起,恶劳好逸,避外修內,火宅遍传,得真者也不多见,是故内外二途,外为主而内为輔,若行外功而無暇內修者,亦可證道。倘專修内而忽诸外,亦难證於一道也,尤以今日三期末劫,火宅修行,到處塵囂,难觅清静之地,兼以人道所負凡俗之責,更难於静養,試问内修弟子,功課如何,撫心自问,當能明之,故今特为内外二途,阐述詳明,俾眾子弟有所觉耳。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閏三月十五日(1966)

信、念、行、虔、修、煉、六字实为道之本

憑缘应數道門中   人缘掃尽道之風   棄本焉能成道範   他朝寄望復神功

    本能立,道可生,本不立,道不存矣。今日之世,藉言教以沽名,藉神道而钓誉者,比比皆是,所謂見怪不怪,人心自败而已。壇场之兴败,雖有數字之因,但人为之果,亦可影响及之。阐道贵乎用力,人心合一,天心附之,天人合一,一道始见,学道之士,所系課程,不外乎信、念、行、虔、修、煉六字而已。若信而不坚,行而不篤,念而生妄,修而不養,誠而不虔,煉而不澈者,均难見一道之真,俗世行道者,每因七情之累,六欲之擾,中途棄餒,如是则断道於途也。所言六字者,实道之本也,本不能立,焉能證道耶。

 

    天地之仙佛及諸菩薩,再及各级神衹,無不以一道之本,而果證抱運者,是故一道之大,運行於宇宙之中,能歷千百年而不殁者,实基於本來也。孔聖有云:捨其本而求其末,事不可为之,三教之至理,同一如是,吾門子弟,恆河沙数,能見真道者,又幾人哉,奉劝門人,真修猛省,勿自棄道於途也,勉之。

 

濟世聖佛示     丙午年三月廿二日(1966)

能空色相  見道可期

天南地北与東西   茫茫宇宙在其中   顛僧老衲何能德   尽説人間度世功

謬承

孚佑獎

愧我無地容,一缘行方便,處處可從容,醉眼看人海,花花树树紅,不入三摩地,不見滙圓融,三藐菩提者,南柯一样空,佛國無人我,道門现虚空,釋道原廣大,般若在其中,世人难了一,辜負自真宗,助道來济世,釋道旨趣同,百載如一日,願人乐道中,東土眾生者,有幸見圆融,生生能不滅,不滅见真空,娑婆世界者,须要下真功。毋负仙聖望,勿空负神功,阐道行教化,真行一贯通,願我修真者,南山见老松,願我釋門子,靈山見真踪。

 

   老衲逍遥化外,萍水無踪,久不会晤諸道子於壇前矣,今日一缘会於玉清,數也歟,蒙孚佑帝君相邀到此,更蒙諸道子殷殷恭侯,可見道心常住,誠格感人,沙盤所見者,類多老道之士,今日之世,学道者,能如諸子之虔,已不多见也,諸子道力已增,更应淬礪向前,见真自抱,尤以献酒者成績超然,老衲亦拈花微笑,呂門子弟,代有傑出之才,在壇諸子,均已進入玉清,多为

 

呂帝之入室子弟,前途無量,只待百尺竿頭,從实还虚,虚则自空,空無所空,则兜率之宮,靈山之境,任君自如也,惟是道愈近而行愈难,真漸覺而途愈难也,若能心乃道心,道亦是心,心即是佛,佛亦是心。真一無二,般般在正,行不殊途,见道無我,妄妄不生,他人若何,我不知之,他人證道,我不羡之,他人棄道,我憐恤之,他人迷途,我醒悟之。我亦他人,人亦他我,能如是,则無色亦無相,無人亦無我,所有者,天地之心,釋道之妙而已,諸道子進道渐深,能明老衲之意者,則一道之見,刻刻可期也,謝謝  孚佑之請,順謝諸子之誠,不久又逢缘再把晤矣。

 【呂祖先師祝詞】

濟生濟死濟眾生   世人行道拾级登   聖域贤關能進出   佛法無边自我心

千錘百煉來行道   秋月增輝佛國尋   宝筏撑來慈航渡   誕辰祝嘏在红塵

聖佛度世   悲慈为怀   亦佛亦道   濟死濟生   吾門道侶   泽及露甘   助道創道

聖佛之心   方便为怀   願度蒼生   厥功至偉   仙佛同欽   大哉聖佛   人我不分

 兹逢宝誕

敬祝  聖佛千秋   度人無量

 纯陽子敬賀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四月十四日(1966)

宝誕致謝詞

聖仙神佛,駕臨本舘,既恭且颂,惭愧奚如,一願既立,矢志不移,謬承错爱,於道於釋,更當自勉,俗塵萬劫,普度三期,凡我仙聖,戳力以承,一善一恶,还原太極,眾生智慧,竭尽其力,我佛我道,同出一轍,無後無先,纯陽勉力,承佛道二祖,諸天菩薩,列仙列聖,各级神祇,獎勉有加,惟以一道言謝矣。

(佛聖仙神到贺署名略)

諸佛同讚

空虚無我   量尽度人   入三摩地   普度世人   行菩薩願   拯溺俗塵   三千功果

孚佑帝君   偉哉是願   親歷親行   年年此日   仙佛同欽   善哉善哉   誕祝千秋

眾聖同頌

一覺黃粱夢醒中   千年度世建勳功   盡度蒼生登覺岸   名垂不朽立道宗

呂帝無为真不二   仙聖同頌道之風   恭逢華誕齊相賀   誕祝千秋度世功

仙神同賀

九重天闕盡光輝   帝君功業与天齊   人神仙聖沾雨露   道中至宝帝君为

 

鍾離太師示     丙午年四月十五日(1966)

道之本末

孚佑殷殷致賀词   襟怀度世續行之   大願能成真我在   三期救劫合天時

   玄門诸子,此日虔誠啓壇祝賀,吾心感領。

孚佑子弟,代有傑出之才,所謂師者智,徒者慧也。晚近習道之士,徒具虚名者多,真修真行者少,对於一道之理,壇前諸子,早已了然,無庸赘述,惟是一道之中,本末二字,应能了然澈悟,本者根也,根從本立,凡学道者,應明固本,始可培根,今日之世,徒具其表,根本不固,便以为一道已得,须知本不能立,道焉可生,譬之道君創教,教即其本也,而根者何在,根者,亦即道君也,末为枝幹,不能無末而本不生,但捨其本而求其末者,則無根本也,大道無量,能真行之,道即可見,壇前諸子,均为

孚佑之徒,廿載勤行,道功深進,一道之途,正無可限量,天地之大,一道永存者,恒行之心,道乃自得,因感諸子之誠,聊以一道之本末,來相勉矣,願眾勉於道。

 

關聖天皇示     丙午年五月十三日(1966)

虔心護道  劫孽澄清

一点丹心照汗青   天地浩然沛蒼冥   盛衰兴敗今古同   有道行來心自明

當今天下遭障孽   宇宙何處得安寧   人心未復真未合   天心何日两相乘

范范人海般般劫   洗盡黄河水不清   大劫小劫原一样   脱劫由人自本性

既能一道來持守   多行多作心當寧   心寧萬物自當見   見到心期性亦靈

末劫未完一道挽   学行修煉更虔誠   虔心護道行真道   自可还原照本清

戾氣般般降塵世   须憑有道掃清清   諸生为道不忘道   不負師恩在玉清

壇前数語來相勉   願君更進道中成

諸子虔誠为吾恭頌,一道當前進而为之。

呂祖先師祝詞

精忠長留萬古    仁勇道義千秋    偃月青龍誅妖    浩然一炁長留

純陽率领各門子弟謹祝        聖壽無量

 

關聖天皇示     丙午年五月十五日(1966)

人心能修 天心合之 人心不修 天心離之

浩炁冲霄漢    一道见全真    忠貞能抱道    模範世間人

    一道之行也,渾渾乎天地之間,塵海茫茫,比比凡夫俗子。  太上立道,志取全真,真而能全,便見真道。流存千載,阐化俗海凡夫,盡度眾生,願乃  孚佑之望,天運垂转,致有盛衰兴敗之分,物換星移,惟真道不易,聖贤教化,頑石点於蒼生,立规立则,故有獎懲善恶,人生數十,恍如春日之花,一道能存,始能金身不坏,玄門学子,应抱道以还真,三教鸿儒,更应修行一道,智者更智,愚者見智,人心能修,天心合之,人心不修,天心離之,一道之玄,始见於微末,终见於大覺也。

 

今日之世,末劫三期,一得永得,失之深淵,更復火宅修行較易,丹符辟谷,只以一道常存,歸真返璞,道義淪没於今世,更应矢志以葆真,兼以  孚佑殷殷之願,玄門諸士,亟应起而应之,此所謂人心合天心也,能行能修,能明能悟,能煅能煉,雖百折而不撓,能坚貞而不易者,真道之士也。玄門子同勉之。

 

華陀先師示     丙午年六月初一日(1966)

方便門開 功德并立

妙藥回春濟眾生   一缘會晤玉清登   孚佑殷嘱療疾苦   會缘會數會諸生

    多時未臨壇,諸子行道,已有進益,方便眾生,解除疾苦,为一道之至道者,立功立德,亦在方便之門,人海芸芸,塵间俗俗,一道之存在,正如明燈萬盏,光照大千,行道而能方便,方便乃济世之門,亦即功德之門矣,諸生修行法煉,贯徹初衷,自可还原抱一,略致數言,俾眾生互勉矣。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六月十五日(1966)

創道維艱  守道維難

阐道能從道之宗   百千積德立善功   艱辛行道無人我   天涯隨處是仙踪

    一道之行,行而能見,見而能樹者,非朝夕之可能也,創道维艰,守道维難,今日之世,能持一道之心者,已属少見。能真行而不懈者,实属难能也,吾道阐教千百年來,行而不断者,一道之真也,应天運而盛衰兴敗者,比比皆是,但一道存乎宇宙中,此伏彼起,此滅彼生,循环不息,永無间断,此可見一道之運行循环不已也。

 

    惟是創立之初,均属艰辛苦困者,但一道之心,会合於人心,人心道心,即属天心。天心既得,则無往而不利,諸子之中,有身历數壇而至今日者,回憶以往,每一壇堂,初創時之艱巨,至今思之,往事如在目前也,今日别舘告成,此舘与他壇社有别,諸子更应竭其道心,一以贯之,則前途之展望,以後天而言,度世化劫,償吾願之不孤,在先天而言,真还在抱,使眾生得有造化之機。真養真修,还原初服,更不負  無極之所期,天帝之所望也,願眾子同勉之。

 

觀音大士示     丙午年六月十九日(1966)

色空之論

     色空色空,法在其中,無入無我,是乃真空。色相本無,只證禅宗,菩提一树,根種其中,佛亦滅度,靈山見踪。入三摩地,般若歸宗。如是佛説,如是虚空。真行果證,十戒歸宗,發大智慧,湼槃見空,行大法者,明明自通,善哉善哉,釋道圓融,诸生虔誠,善哉。今日塵俗,污垢不净,生在東土,难以安寧,信佛信道,真理自成。諸子行道,仙聖同銘,行之知难,难而行之,真道在也,善願眾生,真道自抱,謝謝  呂帝。

 

靈侯大帝示     丙午年六月廿四日(1966)

輪迴三二 原性已非

一道全真抱道中   諸生積德獲帡幪   果滿三千回上苑   性命双修建道功

末世澆漓,於斯已極,世道人心,頹頹不振,道義淪落,教義蕭條,雖曰天地劫運之所由來,实乃人为之障孽,塞乎天地之间,遂使天道之失常也,天心本悲慈,奈何人作孽,遂不得已降大禍於人間,近數十年來,兵禍水火之災,癘疫瘟疾之害,叠見於人間,雖曰善者免其災,恶者遭禍劫,但災禍來臨,雖善者亦覺其害也。

 

古語云:「禍福無門,由人自召。」信哉斯言也,欲使天道回復正常,災害不降,劫孽不臨,非人间世從善棄恶不可,俗世之士,每多自蔽而不悟,棄善而不覺,生生世世,死死生生,六道輪迴。殊不覺其苦,須知人之性靈,最初原性为最寧静者,一入後天,六欲所擾,七情所蔽,其原性已如初月之光,若執迷不悟,再度輪迴。則本性又復重蔽,倘輪迴三二,则原性已非,雖仙佛之性,亦轉而为人性也,玄門諸子,其先天多属優勝者,更应明一道之真,把握機缘,还真自抱,行善立德,真行不二,性命双修,若能立勳於玄門之中,行  孚佑之願,則彼岸同登,真自見也。承諸子为吾祝賀,感謝之餘,聊以一道相互勉矣。

 

濟世聖佛示     丙午年七月初—日(1966)

觀空不空  即属真空

闻妙語,解道疑   數子閒談話道機   一参真諦虚無我   半说玄機妙里微

人生最懼衣和食  七情未寂如旱饑    有曰难为生活苦   有説無中生有機

閒談道侣得真義  彼此切磋见道微    佛説空空空自在   道曰玄真現竅機

諸子閒來多磋切  自可不劳獲天機    適聞諸子談玄妙         我盡知聞

佛道两途,真之所在,盡在無意之中。得失雖定,仍本原數,强之不可,放之不離,真義所在,不即不離,不存真道,不離亦離。佛曰空即是空,观空不空,即属真空。色不異色,無色有色乃不见色,諸弟子能從真道,已覺於微末者,亦即從色空之處,了然悟澈也,諸土生靈根不昧,倘能竿頭百尺,更進一步,則一道之得,自可抱道还原也。

 

 

鄭安期金仙示     丙午年七月廿四日(1966)

劫之由來 实乃人心所召

漫天風雨落梧桐   幾度斜陽照日红   山雨欲來天地暗   白雲仍復漢時風

茫茫宇宙,滄海桑田,萬劫由來,於斯已極,眾生迷濛,应化運劫,天元一炁,始能更新也。劫運之末,除人劫外,天地以至萬物,無不在此劫運之中,雖在仙神之道,亦不能免也,試观中外各教,此處三期末劫之内,均遭受此大劫波及者,因此之故,劫運不除,人道以外各教,亦受其累也,大劫之所由來,实乃人心所召,天心人心,二者不一。

 

尤以晚近,道義淪没,遂使天道失常,禍亦隨之,古聖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信哉斯言。欲免其禍,欲除其孽,則一道之常持,禍亦遠之。今日之世,濁者多而清者少,去濁留清,智慧自見。江南烟雨,行見杏花復舊之期,嶺東梅放,花開盡掩梅關,一局殘棋,恰如步虚預計,故宮星月,重照北海之壁,中原怀舊,錢塘水满之期,道義常存,重振道家風範。

 

三才之劫,已到花落之時,風雨一場,重見青天麗日。学道之士,自应淬礪以行,古道照人,自有还真之日,玉清之設,旨在度劫化人,阐道传真,宣教十方三界,真行一道,以应  呂帝之願,更復仙神人三合之數,以度三期。  呂帝自受命  太上以來,宏揚教義者,实以此舘为特踵之機構也,大羅之境,蓬莱之界,实亦如是也,天人如一,人神合一,萬法歸一,能了悟之者,真一合一,今夕承藷子祝賀之餘,聊以數言勉矣。

 

關聖天皇示     丙午年八月初一日(1966)

清静無为 本根乃見

精忠存萬古   一道永長留   三期悲末劫   度世上慈舟   玉清照人海   俗塵好真修

四關能尽戒   道力永長留   三毒能去遠   雲海任遨遊   一朝功果滿   同證大羅遊

三期末劫   眾生芸芸   一元復始   劝眾修真   三才之内   抱道还真   真虚見性

性发道心   一道之念   亦是天心   無为清静   乃見本根   塵凡虚渺   一氣乱真

虚無無我   乃證道真   天運垂转   普度自身   撑來宝筏   應化人群   道已在望

更感艰辛   始一终一   慎之以行   從善如流   力力以行   化人化己   化及眾生

难而能行   知之维艰   层楼再上   超越四關   願眾道子   抱道而还。。。。。。

 

濟世聖佛示   丙午年八月十九日(1966)

泛論前因今生修果之道

顛倒陰陽错       演化活人間        今宵論因果        迷途自觉还

人神三界在道中    輪迴今古古今同    一着執迷非我是    醒来又是夢魂風

久未臨壇,今宵又至,辱承  呂命,细说根由,俾宣道諸子,细参玄奥,蓋因諸子,今既受命於玉清,又負宣道之責,玄門功績,与日惧增,惟是人海过程,难逃百年大限,好花易萎,只許九十韶光,惟有松柏青青,耐歲寒不謝,知因求果,觉今是而昨非,先天靈性,後天迷濛,道学雖增,更应真明玄理,來從何來,去從何去,所謂覺而能明,明而能辨,辨而得其真,真始可見也,先覺先知,乃贤者之慧,能知能觉,乃智者之智,於此呂帝君嘱老衲代黄,明證前因,可使諸道子明觉知非,有助於一道也。

    附錄

呂祖師訓示:今夕嘱各宣道返壇者,实因各宣道应明前因今生修果之道,故特請

济聖臨壇今别示知,一花一树,果證三生,皈道为因,證道为果也。

 

無極聖母示   丙午年九月初六日(1966)

玉清别舘之設 直接方便人間  且能發揮宏願之效

    時值末劫,救世救劫不容稍懈,三界之中,应同力以挽此末劫之末,挽劫之法,三界雖分,能同一抱負者,劫始可救也,於是天地人三才,会而为一,天地一心,合於人心,以此一心,除厄消劫,除普度外,勿論天地人,均於同期强力煅煉,更应遵照三教主宰慈悲之顾,以度蒼生,是故  呂帝有别舘之設,以方便在人间救世,更为直接,且能发揮宏願之效,在此期间,三界神衹,易於应用,因此别舘之责,除方便十方眾生之外,兼普度救助之責任,玉清門人,勿忽視自身之任。

   

今日之舘,非前日之壇社,其任願实較过去为艰辛也,若以修道而言,處於此法門,亦較其他道場真修为宜者,汝等能抱一守真,竭行不断,不負天恩。则  呂帝之願,亦有可期,而三才能以一心化除劫運,亦積天地之德,如是諸子之功勳,亦可見之,别舘設立,特來致勉,願玄門子,更勉於道也。

 

呂天尊示   丙午年九月初九日(1966)

顺逆陰陽  聖凡之别

矢志忠行一道中   歷尽艰辛始見功   虚無無我無虚我   真如自覺现南终

    一道之行,行於天地,一道之在,在於人心,道则運行日月,人则處於五行,性命本來有分先後,先天属性,後天属命,先後二天,若不同修煉,則順五行陰陽而造化也,修道者,能了然於性命,再而修性,随而养命,則性命能双修,修至一真自我,於是則变为逆陰陽,逆五行,天地之造化,由我而不由天也。凡修真之士,应能知能覺,始能悟而有所得者,悟得本來,一切皆非,虚空寂寂,寂而不見,寂無所寂,则性命双合,还原抱運也。

 

   学道者,每多在中途遭遇厄困,逾感誠篤,則魔劫叢生,此無他,验测道力耳,若遭此情形能戒能定,再而能慧,矢志不移者,则諸魔皆退,雲開月現也,倘遇困难,中道餒志,欲前又止,如是人心微矣,道心動矣,道力亦隨之荏弱,此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也。一着之執,一迷之誤,證果难成,则徒费前功,功虧一旦,世之習道者,每多如是,惜哉!

 

    今日别舘之設立,吾亦有責,举凡宇宙之中,凡属   玉清之門者,吾當隨時考核,尤以末世之期,天道循环之日,凡我門人学道者,强而習之,真修者,進而为之,勿論人道,神道与仙道,均应竭其所能,真修真养真学真行,夙夜勤劳,矢於一道,若学道者,能真行之,吾當助其一臂,倘有頑而不悟,自毁其道者,吾當懲處之。

 

    聖仙神佛,乃为大公,神職雖小,乃亦至公,学道亦如是,公者即道也,道既無体,道亦無形,道在天地,亦在人心。观此,应明其理也,壇前眾子,行道亦佳,自应竿頭百尺,更進一步,方不負  天帝之所期、  呂師之所願也,願玄門子同勉之。

 

呂天尊示   丙午年九月初十日(1966)

 【道之得失  係於人心

玄真妙理話連篇   入世修來道在先   道中渣滓般般在   怎能化卻便成仙

一道之微   一道之妙   存乎一心   晚近学者   不憑道心   只求外表   莫测淵深

今之末世   道義难吟   求之其本   难得甘霖   俗世之士   名利相擒   外言於道

富贵追尋   如是習道   大海尋針   柳兄传語   别舘談心   玉清到此   聊作詠吟

   

夫道者,天地之旨也,天地無妄,妄則不詳,宇宙有道,無道则殃,此天道之所循环,人道之所立德也。吾道不孤,歷千百年來而不易,道不尋常,常於人身人心,不常於太虚者,实因太虚至空,太虚至靈,虚靈無有,焉可存道,道無为,道無形,道無体,人不見之,天地亦不覺其道,至於一道存於天地之間,天地不覺,天地有覺,人亦自覺,是故  太上曰:「大道無名,運行日月。」即是此故也。

 

   太虚者,無上之真也,道之者,理之所至也,以無上之真,沛於無上之道,故得其真。真之所謂德、勳、功、煅、煉、修、行、妙、玄、真、諦、即此十二字。以为一真,倘缺其一,非真之道也。溯吾教自立教以來,千百年中,得道者不知凡幾,而失道者,亦恒河沙數,如何可得,应天運而化於人間,真修而真煅煉,如何便失,真修而不煅煉,中道骤变,人事之参差,心猿之意馬,遂使人心失於一道,則江河直下,無復以挽狂瀾,此失之於道也。

 

    晚近传道之士,多有狂妄之举,但一一成真,此之謂何,抱真守一也。  呂師慈悲度世,凡嫡传子弟,犯輕微之失者恕之,犯無心之失者过之,倘觸犯天條,例不能恕,案稽在籍,以---何道同---为例,一生狂妄,不遵  師訓,而殁後猶能以一真在抱,此無他,夙缘深厚,犯戒不深,天道能体諒恕之,若靈淺根薄,偶一犯戒,則污泥深染,难以自拔也,吾随

恩師已歷三百載,感  師之慈,体  師之悲,度人济世,片刻不忘,古今之仙佛能与匹敌者,

大士而已。

 

    惟大士之悲慈,擇及坤眾,乾門子弟,难擇悲慈,而  呂師不分陰陽,不拘草木,三界十方,有靈則感,頑石点頭,仍可应機而化造,一道無量,淺而言深,—得之微,在在皆從於道也,是故举凡宇宙之间,一切含靈者,皆可度之。惟是人於慾海中慾念至多,七情六欲四關三毒,叠叠付於人身,除其二三,仍留四五,得除四五,仍留二三,能尽除之,非大澈之士,不能为也。夙缘人缘,前缘後缘,此为人數之外者,此为先天之數,後天之化造,後天之循环,此为人數也。

 

   若能以後天之数而配於先天者,难得之真也,先天之覺,而後天不智者,真觉难知,俗世之士,虔誠篤道者多,真明真理者少,行道如一,为善則能明,能真行明理者绝少,每以人海之念,而应一道之真,此大謬也。今日靈都子有感而言,吾亦同情之,汝等須知,别舘之立,乃人神之劫運转移,玉清行舘,宣化人間,工作之中,绝無人为之事,亦無人意之念。况曰靈都子,亦無人念於斯,难乎--显通--明作非而今是,倘再因循蹈矩,难免失真之虞。别舘初成。

 

呂師派吾任監護,吾以世道日非,难於處理,承以   柳大師兄悲慈救世,甚得師心,故力举而为之,但仍恐不肖之徒,叛羁之馬,错是生非,人道立場,淆乱斯舘,是故  呂師命吾負此「玉清都總巡察」之任。吾曾請命於  師,十方三界,各级壇堂,自应授權主壇者,以道力行之,尤以行舘之設,刻刻提防,勿沾是非之門,人事之不蕆(音産)也,都天之下,玉清之門,主壇事者,多属纪为弟子,而别舘之職,主其事者,真格之誠,故天道应授以全權也。

 

本舘对外,乃私人壇堂,而对內者,則玉清直轄之門,应外而顧内,实乃真修之道塲。負外而責內,乃玉清人神合併之機構也,为何如是,度劫度世,以应天運之数也,本舘子弟,能速進,亦能速退,明真理者進也,人意之念者退之,吾任巡察不惜道力之深淺,仍以一道之真,乃为己任。倘眾生雖明其道而不明其真者,任之可也,世道非常,道亦非常,倘不非常者,焉可見真也。

今而後,玄門諸子,警惕自身,切勿冒昧而犯於真道也,吾今以巡察之職,着令本法壇掌壇者,依照天壇之例,逢正月望日,審核新舊各级弟子,加註按語,彙送玉清,仍以大公無私,批註考核,吾當覆審,送  師,分别加判,以表功过,若不遵者,勿論何人,輕者过之,重者削之,更重者嚴懲之,勿以吾言为河漢也。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十一月十五日(1966)

天地循环之劫  自應以應数还原

三期末劫降凡塵   大道循环論因果   眾生修德功勳在   災害豈能及自身

晚近風雲隨處起   説假还須顧及真   雷霆片刻人間上   百年好夢化埃塵

戾氣冲天地   今古亦相同   天劫化人劫   降凡似流洪   天厄化人厄   人似夢魂中

星星火雖小   燎原萬里紅   萬物有造化   紅炉鋼铁溶   晝看荣華者   夜則改顔容

風雲刻刻变   暮鼓亦晨鐘   古今多变幻   不变則真功   一道仍一道   造化难改容

真修真煉者   能与天地同   大劫不能劫   厄孽亦不容   能修善德者   也可自從容

 

今日之世,處此末劫三期,火宅修持,正是修真妙道,晚近数十載,天地循环之劫者,不知凡幾,有百年一劫,五十年一劸,甚至十年或一載之劫者,所謂三期之末,天地大小之劫,自应以应数分别还原,劫始尽也,眾生生逢乱世之中,個人夙命雖無厄劫,而授天地劫孽影响,亦难逃之,欲避天地之劫,非一道之在,难逃天地之大劫也,是故晚近学道之士,较前为多,倘能真行真学,真善真修,則天劫之臨,亦不降其身,此一道之真理也。

 

丙午将去,丁未快臨,紫微不现,奎木現想,北斗明而南斗暗,火位離而水星隐,则偏南之位,劫厄尤多也,天道如斯,非劫尽而不能回復也,願吾門者,多行一道矣。今夕當頭月照,人生幾何,四時之節序者,一年只許當頭之月,只见今宵,而一道之传,一教之阐,则年年月月,刻刻真传,可見一道之無量也。

 

呂祖先師示     丙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66)

人不煉道  則不如松鶴

    歲聿云暮,又屆冬尽,初春時節,韶華不再,幾十春光,等閒虚度,若不趁此末劫之期,修善修德,徒生人世,天運混沌之局既成,眾生应以求一道,恰似殘荷零落,难乘珠露之凝,九十春花,嘆韶華之不再,雖富亦贵,难享百年,不若一道之真,修行自我,既知功名富贵,恍似曇范,逝水迢迢,東流而不尽,况復今日之世,道義沉沦,非一善不为功,非百德不为道,沉淪人海,惟一道之真,乃可自救也。

 

    既道在目前,若不问之,道既在望,而不習之。既明於道,而不行之,能悟於道,而不为之,若此則一道不失於人,而人乃失於道矣。千年老鹤,萬載柏松,飛禽植物,尚可長生,人不煉道,則不如松鹤也,歲暮矣,聊以數言,談乎一道,俾眾子一参也。

 

關聖天皇示   丁未年元月十五日(1967)

道能化劫  真者自得

茫茫宇宙劫何多   眾生自召奈若何   返本还原观自在   無难無災達大羅

   丁未又至,宇宙茫茫,三期之末,如虎如狼,今日之世,都天应運,正如淘沙見金,真者自得,昧者难逃於此一劫也。天運近百年來,此次循环之大劫者,是謂三期之劫,一劫之臨也,歷百數十年始息,在劫期中,厄劫之分,有輕有重,生逢乱世,实难逃於劫孽之中,劫不可免,但能逃之。劫可不受,一道化之。是故晚近神道設教,比比皆是,较之明清一代,尤为旺盛也,此無他,天地本好生之德,能挽救之者,則拯之,愚頑不明者,則任之,塵海之中,人为萬物之靈,本性本能,均较萬物为優,独惜人靈偏於凋蔽,人我不分,真假不辨,见虚不虚,着实從实,雖有神靈显赫,太多仍是愚顽者也,一石尚可點頭,萬物之靈者,焉可相比。

 

    今日之世,大劫當頭,眾生若不自度度人,实有負於天心也。  呂帝曾云,红羊之劫已成,故於數十载前,鸞示眾生,同時方方阐教,處處開壇,以無量度人之旨,拯眾生於萬劫之中也,宇宙之中,戾氣塞乎天地之間,返本还原,为時亦近,上可配於天心,下则度人度己,修靈修性,葆命葆真,能棄七情而抛六欲,真元能现,直達慈航也。

 

    三期末劫,吾掌中天,艰巨之任,千年难得,一覩也。吾亦願在未完成之任期中,化戾氣为詳和,消劫孽而为康乐。天心人心,互相配合,則昇平而有待,四海澄清也。目前塵海乃應劫之侯,願眾生以道善之願,常持於心,則海嘯波涛,無所懼也,玄門子更勉之。

  

陸雨松真仙示   丁未年二月初二日(1967)

人神之修  难易之别

天地茫茫宇宙中   三才遍遍是神功   司命福德來行法   执掌人间善恶同

神而为德也,公正無私。德之所至者,为善导之,人而有德,神而格之,既負神職,正而明之,爕浩然之炁謂之正,察微知著謂之明。故为神者,皆明正也。人則修善德,神則取神功,人能立善德,神仙聖佛皆可为之,神能獲神功,只可格及於仙真也。是故人之修道也,其前途無可限量者,若格於神道,雖積三千功勳,亦只得仙真一途而已,故人之修真,实較神修为易,神有神别,三才之中,有曰天神,地神,人神三途,神職之中,以天神为最,人神为次,地神較次之。吾掌人神之職,責在福德之任,都天神祇,諸如兜率,恊天,玉清諸宮,均有神祇職掌福德,此乃玉清之神。

 

吾本蓬莱正仙,乃  呂師子弟,蒙   呂帝調派助理主管南山首席福德之神,因此以仙真而格於天神者,吾乃其中之一也,举凡三界主内,凡属玉清門下之人神,所应施之命者,吾均有責。今日既感諸子之誠,故略述其大概耳。諸子行道有數十年者,亦有初入玄門者,類多虔誠之士,吾今日目覩玉清立於凡間,实属初創,千百年來,從未見之,诸君若能身体力行而不断,仰承  師命不懈、秉  天帝之意而不移、奉  無極之旨而不違者,則由学而行,由行而悟,由悟而觉,則大道當前,見真在抱,身在别舘,而神在玉清也。吾亦同門,敢以同門來相勉耳

順謝諸子之誠,聊题數語,有缘再会。

 

文護法   李慕;武護法   鍾光雄 示   丁未年二月十六日(1967)

釋福德正神及護法之涵義

 

護人護法護道中   三才应化显神功   都天显应人間土   管轄仍由玉清宮

    是日也,乃玉清護法之总誕期,实非吾等個别之誕日也。所謂誕者,纪念之意,玉清虚宮設福德之神,故福神之誕,仍採二月初二日,故定十六日为護法誕耳,此乃公誕。吾等既受命於圆玄及玉清,故各壇仰举行者,应由駐壇護法代为接受諸道子之誠意也。

    福德者,從道而行之,德立本生,立德能見,则福有攸歸,是謂福德之神。護法也者,從道行道,護道之法,護法之人,人法相護。法乃自生,此所謂護法也。文武之别,文則負阐道,功德,調查,纪錄諸責。武則守壇護衛拒魔祛邪之責,是故假公誕之期,略述与諸子知之耳,並申謝忱。

附録

玉清别舘鎮壇 ---- 龍显津 ----示

呂帝返旆,真君朝闕,虚宮仙影,位無空缺。难得一夕缘,慢与同門细説,問因还果幾还因,且待當頭明月,天上帝君又增一缺,莫嘆年華逝了,空照江南明月,任是逐花流水,漫天風雪,独自总低吟,堪题五绝,今夕丑刻臨,師兄毋忘説,雲雨飄飄,龍吟虎脫,莫負 帝君嘱,莫言人間劣,人間一道成,费尽幾多氣和血。二帝留言,嘱告壇前説。

 

觀音大士示   丁未年二月十九日(1967)

空諸色相  一切皆當成就

一觉弥陀性已空   萬般均在色与空   三藐菩提一树花   六欲七情無影踪

三摩地獄五皈依   來去非是是非非   靈山路近仍千里   心到靈山日未迟

弥陀一念   五蘊俱空   五戒十皈   卻去迷濛   三毒藏身   祛之無踪   七情常住

清静皆空   世之难者   行之見功   有六欲在   潛移則空   見微不微   妙在其中

   曩昔,阿难尊者既经苦难,苦难行滿,何如可难,尊者曰,难非难,苦非苦,未見空,不着色,既覺空,諸無色,非空非色,受想行識,佛祖拈花微笑曰,善哉善哉,能受想行識,當無空色,如是一時,諸佛合拾曰:阿难阿难,無色無色,更無受想行識,則諸業不起,一切眾生當無劫孽。頓時一切皆寂,四大皆空,雲繞靈生,祥光會合,歷久不散,因此因缘,始有般若,摩阿妙諦生,玄門諸子,学道漸深,今日一缘,聊以法語勗勉耳,願一切眾生,同登宝筏。是日也

    叨蒙

中天聖主,孚佑帝君,濟世聖佛,華陀上仙, 安期上仙,同蒞南普陀,銘感之餘,阿弥陀佛。

附錄

關聖天皇,呂祖先師,濟世聖佛,  安期金仙,華陀先師,祝詞:

悲慈济世度九重   菩提为願一禪宗   化身菩薩拯苦难   大願大慈大法宗

千年歷蔭坤侣澤   色相原來是大雄   普陀門下多慧智   三界同称妙法崇

並錄

呂祖先師訓示:

大士說法,身雖不現而靈光已現,等同現身說法矣。  大士所説,为諸经典所無,所説者,为阿难尊者得成佛道,与世尊相对說法。  尊者成道也,受一切苦难,不覺其苦,受八百災禍,而不覺其难,能观空一切,難不自难,能矢志不移,雖苦亦不覺其苦,既不覺,則無知,既能無,又焉有苦难耶。一切苦难,徒自覺而已,若参至無色無相,無人無我,無眾生,無佛相,则真自在也,是之謂空,真空真色,亦即四大皆無,無者空也,諸道子勤参悟之,恐諸子不明,特转錄之。

 

柳天尊示   丁未年三月十三日(1967)

道可養生  道可葆命

昨宵風雨夢魂中   道力扶持仗光雄   護法護人兼護道   諸生從此見真功

禍福無門,常生意外,一道可以養生,一道亦可以葆命,  孔聖所云然,慎修慎行,玄真常现,尤以晚近凶災叠叠,厄禍常生,大好之人間,恰似幽灵鬼域,不观乎居此塵嚣鬧市,眾生终日奔走忙忙,誠惶誠恐,徬徨不可终日,此無他,非名即利耳。为名利而求生存,为養生而奔劳駭汗,嗟乎,忙忙眾生走,名利何處有,有時遇無常,享用能長久,观此一道之微,尽照人生真諦。丁未属春,又時值暮春之期,天地之兆,今已略现矣,炎夏將尽,天厄亦降,群仙大會,已定於五月端午日。 

 

天皇頒韶,群仙献議,集眾力以挽蒼生,尽玄妙以济世人,此会六十年來之一次也,而玉清虚宮,亦响应斯会,召集各門人,群力群策,在天地之間,籍神力或神功,助消劫孽,今後三才之中,合力以謀,消弥禍劫,諸子能以一德之微,以献於道,以—善之念而輔於道,能如是,則三才合一,其力無穷也。

 

呂祖先師示   丁未年三月十五日(1967)

苦煉修行  若無善德为輔  难修果證

證道应從道里求   葆真明性两双修    混元一炁成·一体   造化先天不用留

    道之行也,如日月之循軌,道無量,天地可容,眾生修道,飘然於宇宙之間,恰如滄海一粟。道之運行,存於人心,心善即道善,心清則道澄,道沛乎人心,倘心靈不昧,則道之行也,正如旭日之初昇,扶摇直指,若恍惚而不觉,则一道之程,恍如四時循环而不息也。

 

晚近火宅修行,道雖易得,真实难尋,世之所謂得一道者,可無憾矣,豈知一道之中,所得者有差之毫厘,則謬以千里。譬如神道一途,亦属於一道,仙聖之門,亦名曰道,以至於釋迦之理,亦曰佛道,道也者,真之謂也。今日眾生,学道者多,而成真道者少。若謂神道如何,則道之微末耳。是故学道易,修真难,成真道者,行之维艰也,古往今來,先聖仙賢,指真返璞,雖云苦煉苦修,但無善德以輔之,难修果證。

 

为使眾生明真理,養真性,葆真命,揭真心,了真性,故分别阐述内外二門,俾眾習之,以助一道之修養,全真阐法,輔助悟之不逮,内外二門,本应早已全部面世,惟以天運所限,中途二缺,此实非天心之所願,人心使之,諸子習道,素有恒心,明乎於一道者亦眾,吾曾言,待机缘一至,自當接续分别阐述,曾因而叩請於  太上曰,眾生能修,道自可求,,眾生能行,真亦保留,眾生能煉,內外续延,观察眾生,期以一年。

太上如是曰,此举约在週年纪念後,當可行之也。

太上已多年不降塵寰矣,倘内外篇续行阐出,則须有劳  道駕,諸子目前服务亦佳,所願當能得償也。尤以最近  九天仙聖,以諸仙會近在眉睫,各高真及各仙聖,最为繁忙。

太上亦頻頻往來於  中天,共参大計,諸弟子既以虔誠之念,更应具願行之力,以参玄妙之功,已得者,不可失之,未得者,起而得之,则一道之微,存乎其中也。

 

济世聖佛示   丁年三月廿二日(1967)

宝誕訓詞

四聖邀同到壇來   美酒纷陳亦妙哉   敬领天皇一杯酒   醉倒老顛妙高台

        謹以數言,领謝

四聖

    又示:

諸生为我祝稱觴   杯紅酒綠又芬芳   莫使老僧歸不得   醉倒靈山夜更長

哈    哈    哈   美酒壇前莫言他   杯杯嘗試杯杯飲   笑行酒令嘻嘻哈

暮春多感冒      使人最神疲        酒中何款合       最是五加皮

這酒甫沾唇      似有臭虫味        细嘗又不然       原來威士忌

歲月任蹉跎      思怀慨感多        蘇杭逢夏月       遍遍是蓮荷

最是明月夜      遊子思故鄉        美酒當前放       何妨飲薄荷

  

老癲老癲,似佛似仙,世人笑我,瘋瘋癲癲,今夕到此,更覺瘋癲,人癲時我則癲,癲,

癲,癲。喉间似作癢,順手拈來這酒原是氈。

明月照,賞行雲,蜩螗國事心如焚,大好河山車鬥馬,豆箕相煮亦相煎。言非是,是非非,  

是非难辨是与非,一杯在手休言道,異國醇醪是咖啡。

明月一轮,天地循环,否極泰來,莫空对樽,名廠佳釀拿破崙。孔融讓梨,千古美名,今日之世,徒具虚名,看古人風,義重天地,這酒甚麼,名車厘。

一朝得上大羅天,正是逍遥自在仙,諸君欲得神仙禮,何妨酩酊饮三鞭。

菩提菩提    不醉無歸     中華佳釀     烟台独製     無上菩提

看来似碧綠    酒色带微黃    香味平平者    最劣竹葉青

 

道、道、道,是坦途,莫言路远棄中途,抱道來行走,坚心證真道,欲想道力高,請飲玫瑰露。

山西水源好    汾河最清澄    從前汾酒味    芬芳撲鼻馨

今時汾酒样    偷工也减料    飲來無是處    难醉倒老顛

十二式,我尽嘗,中外醇醪各抑揚,细味壇壇前主貢酒,哈、哈、哈,甜、酸、苦、辣样,此酒無以名之,曰:「三期末劫酒」可。

末劫末劫     酸鹹苦澀     天地戾氣     眾生受孽     聊作一歌     以謝忱热

 

茫茫宇宙混沌濁    我今長嘯歌一曲    塵寰無處清净土    俗世儘多情与慾

歷朝兴敗幾多人    成者欢欣敗者哭    争名奪利干戈起    累了眾生遭魚肉

萬千戾氣聚人间    世人富貴仍未足    鬥角钩心视等閒    争取繁華和衣祿

邪恶晦淫不知羞    那管貧賤和榮辱    豈知天地有循环    泰去否來無淚哭

 

 一朝撒手塵寰去    幽冥異路登鬼域    冥司審核生前因    判断精明無委曲

到此方知前作非    亡羊補牢未許贖    豈知一道得逍遥    廣寒宮里羽衣曲

为神證仙任君行    蓬莱仙境任躑躅    繁華富贵雖不得    玄真妙諦常讀熟

九天之内任遨遊    通明殿内提名題    今夕顺此作歌行    聊謝諸君为我祝

      附錄

關聖天皇

呂祖先師

鄭安期金仙

華陀先師

祝詞

壇前借酒敬佛前    聖僧是佛亦是仙    八百年來悲度世    色相全空似瘋癲

大願行來塵海上    功居佛國九重天    今夕同來齐祝寿    謹祝千秋聖寿緜

呂祖先師示:      濟聖妙文      莊諧並用      文内玄機       諸子参之

 

(下转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