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2-11) 点击次数(1122
《玄音合刋》卷六

《玄音合刋》卷六

雲龍祖師示    壬子年三月初十日(1972)

能分真假 了卻俗塵

雲開月朗宴青天   龍吟虎嘯顺天時   祖蔭有餘登道籍   師恩長念念恩師

五聖在座,諸子行参謁禮

闻道人間世  有道学玄真  玄真在何處  殷殷道里尋  從來入世苦  修己又修身 先天赋缘數

後天煉己身  有從先天來  磨煉假与真  真假能分别  了卻俗凡塵  一真存半假 假里又存真

真真和假假  恰似妙中行  假乃人中样  真者道中生  假去存真諦  滅滅又生生 滅去有为法

無为觉岸登  知者存乎妙  一炁乃三生  明禮近乎恥  知義仁者行  忠貞原不二 七级上浮登

近世行道者  多未闻夙因  夙者先之原  因者後之为  因果從根立  根厚本自生 根本两相固

 

一道成之能  先進能参悟  後学继追尋  先有南北真  再有七聖人  隨唐迄至今 五代出聖人

清末至民初  迄今也無聞  二百餘歲載  所出尽真人  蓬莱居首位  次及天地神 末世禮義尽

劫劫在凡塵  眾生为生活  朝夕劳劳奔  貨财名祿利  般般为己身  三才雖有德 俗世若無闻

天壇仍不少  卻少向道親  天恩雖浩蕩  挽救俗世塵  人心如夢幻  那可見真真 禮为仁者先

義乃道中君  無禮不成器  無義不称君  至上無为法  禮为道之本  今日一缘至 說禮与眾親

 

又批示諸生擬擴大庆祝列聖誕辰事

知恩应感銘   沛德重倫常   天地君親師   应重尊師長   德者道之源   重者心之良


既重列師恩   何须計較量   心香亦一瓣   有道自然昌   心存一道寄   蘭为王者香


列聖鑒心意   如何不計量   心存師恩在   般般也是良   尊師能重道   守禮在壇堂


如何報師恩   尽道是真章   吾忝主禮部   批答此奏章   願人人行道   一道乃真昌

 

壬子年三月廿二日

呂祖先師祝詞:

聖佛無量壽     薄海也欢騰     靈山一長老     拯劫降凡塵

降龍和伏虎     聖佛最前身     一念慈悲願     分法行真真

釋中之聖果     佛法之真因     行來菩薩道     三才尽知聞

千歲逢千歲     祝佛永濟塵     無量壽無量     聊頌一篇文

      關聖天皇祝詞:

濟世原不易     唐初有聖僧     遊戏人間样     嘻笑怒駡聞

眾生多欲慾     示法警世人     外表瘋顛样     內藏一法身

有缘能受度     無缘亦可親     在劫行化劫     在数得其真

聖僧了自願     西竺證佛文     世尊再説法     重履俗凡塵

初願为釋教     後再助玄真     三才早立德     俗世處處闻

釋道二法門     刻刻示人群     儒釋道三眾     同頌一聖僧

中天得所助     救劫救凡塵     偉哉亦大矣     法相菩薩身

兹逢華誕日     略說因果闻     为願聖佛者     多助玄門真

 

         濟世聖佛示

宝誕訓詞

東風南風西北風   靈山路尽半途中   酒香吹遍三千里   卻使顛僧走迷濛

闻鐘鼓,樂顔容   又是玄門義禮通   一碟菩提借薰風   中天聖主说因果

頓使老衲愧颜容   孚佑説來多頌語   颠老何來有寸功   諸仙聖在分賓主

今夕飘然作外賓   謝謝諸生一誠意   再謝天皇頌誥文   。 。 。 。 。

 

菩提美酒夜光杯   巨臘燃燒未尽灰   美酒當歌心欲醉   一連敬领三大杯

春風吹到綠楊中   世事兼逢鼠鑽窿   宇宙偏多奇故事   一場風雨故人逢

闻道飘飘訂知交   多年怨侶怨全抛   一者二來二者一   还來还去是老巢

褓姆原來是大恩   孩童培植到成人   數十韶華恩義尽   一朝白刃对親人

兄弟原同是一家   廿年滄海变桑麻   霹靂一声雷响後   一番風雨乱如麻

湾水沉沙志未衰   一朝闻道上天台   前廂後廂皆客满   舊衣重改细加裁

九月風波大漢边   二雄争逐各为先   險些犯了弥天劫   幸有神仙助眼前

世事如棋局局新   水國又逢假乱真   末世为人多憂怨   最宜学道去修真

     呂祖先師示:

濟聖妙文     略洩天機      文中有畫      畫里真真

逢此乱世     学道做人      能了妙語      真諦妙闻

 

壬子年四月十四日(1972)

    關聖天皇祝詞:

中天一帝主    人間一砥柱    道光一片留    幽冥一救主    三才濟世人

無分寒与暑    终南一道生    千載無竭處    濟死亦濟生    堪称纯陽子

玉清执内相    大道無休止    今逢萬壽光    敬祝千秋處    我願世间人

学道如師主    寄語三才者    帝君应效如    三教能同歸    異路亦同殊

  

 地藏王菩薩祝詞:

一道由心生    行道由身行    一朝成果證    七级浮屠登    偉哉孚佑帝

身心两相行    無量度人願    桃李滿門登    層级來濟世    度死亦度生

上则通天界    下達十八層    年年無量願    俗世起疴沉    人能積善德

煅煉得成仙    幽冥有犯者    規劝脱囚藩    隐恶揚真善    蜚声處處闻

地獄之救主    人間之良神    道君托掌教    一道与人親    化人和化己

三才之真君    死生共相濟    澤遍俗世塵    如斯大菩薩    天地幾回闻

今逢無量壽    聊頌一篇文    。。。。。。。。。。。。。。。。。。。

天命執代人神主表

廣東都城隍王明韻祝詞:

道末神職薄     奉命賀帝君     三才天地掌     人神祝帝君     道末證神位

庥沐呂師恩     此日逢師誕     三才祝賀文     吾奉天帝諭     代表人間神

臨壇贺呂君     順及道侣親     師恩偉且大     聊作數語文     既祝呂帝壽

更望後学人     矢志行師道     大願自能行     萬壽孚佑帝     門人叩首親

諸神同慶祝     终南共一登     。。。。。     。。。。。     。。。。。

   

呂祖先師示:

宝誕訓詞

三才祝颂詞     純陽愧不如     吾願無止境     愧薄建樹功     天地同訓勉

從今更自躬     吾願玄門子     常持一道風     莫負師之望     三省日其躬

上不負天恩     下不负道功     明達來行道     矢志煅煉功     一得能百得

一失便落空     寄語玄門子     銘記在心中     敬謝天地語     共勉諸子通

九天仙佛眾     刻返玉清宮     。。。。。     。。。。。     。。。。。

 

壬子年四月十五日(1972)

  呂祖先師祝詞:恭請

  鍾離師尊上座:纯陽子敬賀  萬壽

師尊度世力深長   玄真道阐大法揚   後学得蒙叨教誨   一道行來自得昌

中天早證金仙位   悲慈濟世聖心良   今日又逢無疆日   敬祝師尊萬載長

鍾離太師示:

行道驅魔

有道心無碍   行道要真忠   一得真造化   七情六慾亡   虚空真自在   無物存心中

煅煉後天体   刻刻要用功   体内存真炁   三品滙和融   一朝成火侯   天地亦贯通

体外般般物   處處有魔踪   外功進一寸   魔功又作崇   真能行道者   驅魔要真功

心常存正氣   浩氣如山峯   身如峭壁立   豈懼雨和風   光明即真氣   善德輔助功

百折不撓行   自然断魔踪   学道能若此   果證在蓬莱   。。。。。   。。。。。

呂門子弟,多参真諦,勿岁月蹉跎,行道無畏,信心坚定,行至無为,並謝 孚佑大禮也。

 

華陀先師、白眉先師、雲龍祖師  三師示  壬子年四月十八日(1972)

略說攝生与風鑑 並示简易修真

生老病死人之情   風鑑仍須善德承   煅煉無为真至上   壇前今夕說分明

    人之一生也,由幼面壯,而至老死,區區數十寒暑,所历过程,離不了雜病纏身,時疫之感染,飲食之不慎,偶沾雨露風寒,均可致於疾病,是故養生之道,应慎而攝之。古人之善養生者,壽可越百龄,信哉此言,凡人能攝於生,即能養於命。

    飲食不苛求,酸辣宜少沾,不飢又不飽,不寒亦不燥,睡眠有定時,飲食得節制,偶有不适,应查其因,略沾小恙,即速求治,莫養病而成重症,勿輕疾而不就医,苦口乃良藥,肥濃即病根,勿貪口慾而过飽,勿戀山珍而垂涎,清茶淡飯,是養生之營素,能吃菜根者壽者亦長,此乃人生養身之法也。

 

    至於風鑑一途,早有略言之矣,山川靈秀,多聚精華,感天地之氣,久而藏之,藏而不散,是謂龍穴,得其氣者,应感俱佳,是故俗世之士,追龍尋脈,莫不以此为鵠的也,惟是佳穴雖有,德者居之。先祖有德,居之無愧,後人缺德,雖有佳地,亦难有所作为,但能承祖陰,增善德,则承蔭之光輝,与日俱昇,錦上添花也,禍福無門,由人自召,信哉斯言,至云学道。

列仙聖已分别詳述矣,今所言者,一真之法耳。

曰:

未見其真   先證無为   未證無为   先去有为   有为未去   先卻情慾   情慾未除

先求清静   未得清静   先去妄想   妄想未去   要求心清   心未清時   多看聖经

未看經典   先闻道聲   道聲未闻   凡塵一名   求真在抱   法至简易   能踐行者

如入坦途   难行之者   荆棘滿路   如何难易   唯心是數   。。。。   。。。。

别舘諸子有積數十載之韶光,亦有初登大道之途,吾等由曲水河边,而至爐峯脚下,悠悠以數十載,亦厚望於青出於蓝而勝於蓝也,願各玄門子,一道为無量矣。

 

呂祖先師示:

三聖所訓示一真之法,順看之,成其真理,若從末端起,逆而看之,乃为初学者漸進之階,今試遵依聖意,逆綴成句,以便学者按段修持,由淺入深,從粗至細,亦可作为自修自證之法歟。

 

壬子年五月十三日(1972)

呂祖先師示

是歲  聖帝誕辰,为

天皇連任之首誕,三教聖人  諸佛暨  諸大菩薩,  九天列聖仙真,  三才各级神衹,均为祝嘏,現恭請

岳鄂王代致颂詞:

岳聖示

一點英烈贯精忠   浩炁長留古今同   丹心一點扶漢室   飛昇直上達九重

留得英名人共仰   仁義遺留古道風   中天連任中天主   壽祝天齊萬載重

關聖天皇示

宝誕訓詞

赤兔奔千里   匆匆到玉清   只因諸聖佛   为我祝嘏龄   三才諸仙佛   禮重更清清

雲長通明掌   愧無建樹聲   甲子重復了   眾選任仍聯   當此末劫世   天地戾未清

仙聖俱戳力   卻孽始能明   人能配天道   戾氣亦澄清   三教聖人主   不断戳力膺

萬仙同卻孽   莫使劫復仍   人能增善德   乃助眾仙神   仙人同配合   眾志即成城

修道非为己   眾生力举擎   人能修真德   二者得善兼   一道行教化   劝人将善添

修己即修人   修德沐於天   見善能行善   真理亦昭然   重復一花甲   天地已安寧

厚望眾生者   学道最为先   敬謝三教主   更謝眾聖仙   雲長一點意   敬謝在壇前

 

靈侯大帝示    壬子年六月廿四日(1972)

養性葆命 真道是求

善德行來在道中   三才之内積勳功   眾生欲得仙佛体   內外同修煉性功

     人性之也,其原本善,先天一炁,無人無我,無色無相,此原性也,性存先天,命入後天,一着於世,先後二天混为一体,性命相结,即凡夫也。俗塵情慾,染於人身,六慾七情,蔽先天之質,是故一入後天,茫茫然固不知其所自來也。欲求真道,非先養性葆命不可,性能養,始能修,命能保,始見真。

    一得之微,百德俱现,一德之失,差之千里。煉道之士,百德俱備,性如明镜,善功加厚,命葆久長。学道之士,如铁杵成針,非朝夕可能望於真道,養性葆命,內外並行之,時日愈久,道力愈見,永恒以持,而初衷不变者,真道自现也。當今之世,永恆之志,难观一二,眾生多响往於仙佛之門,而不知仙佛之妙道,能不断以行,则妙理自生也,願玄門子多参之。

呂祖先師示:

靈侯論性命   性命两相皈   文意雖簡淺   有为亦無为

古今成道者   不沾內外迷   葆得原來在   釋道两同歸

 

太上道祖示    壬子年七月初一日(1972)

內煉必经法門

無为应自有为始   生生滅滅停不了   聖胎溫養六十週   脱離生生与死死

罡風不坏真道身   三才上下任蒞止   天地造化不滅生   玄門最後階層此

 

呂祖先師示   壬子年九月初一日(1972)

人無願 障不入 違真願 魔必侵

一道無量去追尋   信願行來證身心   规矩方圓应守範   劝諸子弟细思吟

    清静经曰,大道無名,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可見一道之大,存乎宇宙之中。道無量,可配萬物,一道之微,真修可見。世人学道,除虔誠外,应隨一道之範,宏量普度,正己正人。道既無量,行道亦应無量尽也,道量即天心,人量即人心,学行證三者,倘以量行之,即不得天心,此亦有为之理。

    不观乎天下之寺院,宇宙之道塲,欲兴建之,倘斤斤以基楚未備,以守株待兔之意而待之,刨則事必無成,若抱無量之天心,不断而行,其果自當乃结,看今論古,以至目前道陽之成,靡不如是。所謂破斧沉舟,志念坚刚,人心能合天心,亦即無量道也。

道書云,立願既許,应与願行,行而不坚,於願何为,此語亦一道之理也,世人每多立願之初,善念即发,願既許諾,未能力行。心雖從善,身行不坚,此一道之大戒也。世人不察,每以一願之微,能行则行,豈知違願以背,为仙佛之所不恥也。人無願,障不入,違真願魔必侵。学道者可不慎乎?

 

    再者,教规纪律,为每一宗教必有之规條,所謂無规矩,不能成方圆者,就以本舘而言,设壇以方便十方,慈悲普濟,此本一善之念,以濟物利人为旨,在初創時,曾叠通知,凡叩事与博濟,一律須本人親叩,言尤在耳,諸生置若罔闻,有以電話請叩藥方,殊为啼笑皆非,世人为求方便,不惜冒破範圍。

    历年以來,吾本一慈之念,大多破格優容,若不從兹糾正,奚言学道之真,今而後,病者除步履难行外,可嘱直属之親,到壇求示,勿論善信弟子,一視同仁,倘属本門子弟,本身患疾难行,而又無眷属在此,可托同門代之,若不依例以行,有求不应也。

本舘壇儀秩序,前以屢示一二,但以环境狹窄,無從全部行之,一俟面積能容,再行通示。

    歲月不常,人生如夢,春花開謝,冷月殘梅,釋家云,人生如露如电如泡影,可知年華不再,学道有期,倘不利此餘生,向道邁進,非失於人而失於己也。諸生中,除新進者外,多属老道之年,且短錄不低,尤应细省,際趾週年之念,特以此言來相勸勉,三省其身,勿以斯言为河漢也。

 

呂祖先師示   癸丑年元月十五日(1973)

心常住道 贫富名祿 不住於心

天地循环又一秋   韶華逝水不復留   行道应從循正軌   轻舟一葉上慈舟

行煉並途参真諦   到得终南不用求   方便門開真道範   不到蓬莱不罷休

    天運癸丑,又属牛年,宇宙之內,不見烽煙,是年守值太歲偏東北坐西南,奎星守位,兵禍不驚,天災亦小,惟是宇宙之内,類多恐慌困难,通貨高漲,形成階层分野,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無形中眾生生活,有大距離也,因此騷動之态,各地皆有,为君國者,莫不竭力調剂之。就以本地而言,财经之发展,已入畸形狀态,实影响工商業不淺耳。天下無事,人心安之,社会不健,人心憂之,一憂一喜,好自为之。

 

    凡学道者,勿論天下如何?社会状态若何?除尽人道人事人力之外,道心应常在。今日之贫富,他朝之名祿,均不在於心,心之所住者,惟一道耳,能如是,真憂不見其憂,喜不觉其喜也。专心行道,精於煉道,不断学道,学至無所有,物物皆虚,则真自持也,願眾子弟同参勉之。

 

陸雨松真仙示   癸丑年二月初二日(1973)

天地之氣愈强 神道所尽之力愈大

年年此日禮心香   玄門子弟禮週詳   最是玉門諸子弟   虔誠参禮意尤良

    天運又转,癸丑已臨,天地之氣數,已由  呂師参透矣。三才之内,为神職者,忙忙终日,較之於人道,尤觉匆匆也,天地之氣愈强,神道所尽之力愈大。倘民安物阜,慶兆丰年,則神道較優为之,眾子不明,順及道之耳。身为人道,必应修養,修之所得,始则为神道,再而及仙佛之道。倘神道而不可得,則道亦非道也。

 

   天赴之經緯,神道之为经,仙道之为緯,二者不可離也,二者而得其一,可称一道也。至曰大澈大悟,入賢關而趨聖域者,则入聖門,仙道而弗为也。一道之大,一途之長,正未可限量。願眾子亟起而行之,则道雖远,途雖長,终有達止之界,茲謹代各级福德正神,而向諸生致谢忱,願人神共勉。

 

王天君總護法示   癸丑年二月十六日(1973)

護道即護法 人能修道者 故亦護於人

一点精忠氣  護法在人間  千古仙佛体  無分寂与閒  三界通天地  陰陽亦往还 为神從正氣

浩然始斑斑  天地神衹者  不艰亦不难  人修神体样  精氣要加餐  仙神無分别 玄妙两相关

    今日諸生祝誕,有感而來,吾自任都天護法以來,已歷五百餘載,先從 北帝君,再從孚佑帝,执三界神祇,統諸天之護法,旦旦而不倦,夕夕而無閒,吾從無以怨者,蓋为神一道,上听  天命,下承陰府,事無大小,法事於神,神则執而行之,三界內外,無往不利者,神雖次於仙佛,但以功德而論,可称種德而無量也。

    神格於仙佛之位者,比比皆是,故为神祇,勿餒其性,積功滿德,则入仙域。天神称至上,能修至此,無愧於一道也。法为天地之法,道由法所生,法從道中立。故護道即護法,護法亦護道。人能修道者,故亦護於人,此護法之原理也。今夕趁此臨壇之便,顺告於諸子耳,並代各级護法一表謝忱,願眾道子竿頭百尺,更進於一道也。

 

呂祖先師示:

    天君夜臨壇,能与諸子一夕話,阐述護法之義,仙神之理,亦可使眾生了然也。修道者,只问修行如何,莫问其功果如何?如此乃真行之士也。亦即如  孔聖所云,凡人處事,只问耕耘,不问收穫,其意亦同,劝諸生修其心,力修其身,修至虚無之境,一真自抱也。

 

癸丑年二月十九日(1973)

呂祖先師祝詞:時逢

觀世音宝誕之辰,吾以聖銜作祝詞以頌曰:

大千三界       慈種善根      大乘佛法     悲天憫人     。。。。

觀自在親       世道多变      音及眾生     菩提果證     薩蔭善根

 

佛法通三界   圆融自在行    一念弥陀法   度世亦度人   化身婦孺輩   陰陽亦可親

三千道魔劫   挽救俗塵身    偉哉大菩薩   西竺佛臨塵   今歲逢首誕   純陽作祝文

 

觀音大士示;

七情早棄 面壁俱同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智慧原無我   一上妙高台   眾生多幻觉   養性把身栽   命從一元起

循环又復來   先知亦先觉   超越在三才   先知後不觉   再上妙高台

不知亦不觉   六道转輪迴   眾生均有慧   俱從生与來   人人均有智

入世随俗來   可知智与慧   仙佛同一胎   仙佛亦人體   只憑煅与煉

便可脱凡胎   善根人可種   積德人自裁   善德两俱備   可上妙高台

佛曰:

圆通大慧觉       心境在靈山       空空即色色       刹那过了關

無根亦無種       虚虚亦復还       上至虚無渺       下達三界關

眼耳通心竅       宇宙作等閒       真如俱自在       五蕴不斑瀾

七情能早棄       如同面壁關       心魔須去淨       一念到靈山

       如是我闻,佛説静观自在,超脱超脱,癸丑又臨,願眾子勤修煉功,到彼岸望靈山也。

呂師示:   大士訓語,佛道同参,細考斯言,便得真諦。

 

癸丑年三月廿二日(1973)

呂祖先師祝詞:

聖佛慈悲度眾生   均從苦难降红塵   我为人人人为我   行來似假亦真真

顛沛流離人海样   何殊聖佛羅漢身   唐代人心趨不古   世尊命卻降凡塵

世人好慾諸般样   佛乃從欲去情因   以欲制欲为法本   諸欲全制乃見真

本根並治功德大   至今曉渝在凡人   千年佛法今猶在   幾回能見幾回闻

偉哉聖佛勳功業   靈山一柱釋門君   今日又逢千宝誕   謹祝佛光永住塵

                                                    純陽敬頌

濟世聖佛示

宝誕訓詞

孚佑頌詞帽子高  老顛何幸挹風高  度世应为仙佛體  慈悲立願最为高  凡塵雖曰污濁界

真虚無我妙玄高  壇前美酒醉一杯  世間離合与悲欢  半醉眼看人海事  更歎人心不活該

眼底旗生各眾生  整天沉醉利名深  錢財億萬仍不願  转眼家財变陸沉  有等追隨逐臭銅

不经不觉困鳥籠  大縛中兮中缚小  想了成狂发了疯  有等辛劳些積蓄  一陣狂風变了空

大好社会如賭塲  風起狂潮喊殺傷  工商各業凋零蔽  確是華洋雜處场  無辜損失因利起

醒時两眼难開張  人心弄至如斯样  文明社会命不長  此非劫運臨斯世  实乃人为作禍殃

倘能忘利心不起  自然不入禍之场  民生凋蔽干戈起  盗贼如毛更囂張  可以一道实真福

有道始能卻災殃  宇宙未見昇平日  更应煅煉道心肠  雖云入世數十载  何妨出入脱輪章

 

   顛、顛、顛、顛到人間又千年。老顛只愛醇醪酒,最恶人间臭铜钱,有醇酒,活千年,有道力,学神仙。神仙变化几萬千,世间一切法,名祿与金錢,釋道两門法,真虚至上先,真了此中缔,個個活神仙。謝諸子,賀吾年, 老顛並祝諸道子,真功完滿,三期陸地仙。

 

呂祖先師示   癸丑年四月十四日(1973)

一道全真 应登聖域

一道傳真去   度世抱旨宗   千年乃不易   道範挹高風   我說道之道

虚怀出谷中   煅煉見真諦   真行不失功   春秋毋虚度   不讓古人風

年年此日   宇宙皆春   眾生誠謹   为我祝文   文章妍丽   学道之親

    一道之大,超然宇宙之间,道在人心,情慾豈能突起,七情能寂,諸魔必自消沉,学道能勤,智慧從兹而起,行道不断,功德自必累增。煉道至精,假我分離真我,三品合一,精氣混元而結,神常守舍,一炁起自先天,三清離合,常存天地之間,真靈不昧,非仙亦即聖神。說道雖易,當知行之为艰,煉道潛形,虚空自能默化,抱元守一,當明一道之踪,化物及人,真虚始能至上。

    諸子勤修道学,不少歲月春秋,虔信道宗,古所多有,信行学三者備,亦不乏人,惟是留真去假,萬中难取二三,既存假我,不知真我之真。假学假行,虚擲時光老去,不成真道,可格至为神,豈知一道之全真,应登聖域,不撓之志,澈悟一觉终南。凡我門人,務宜参透真諦,眾生願度,自觉方可完成。

    仙聖指迷,願眾同登彼岸,聊以數語,有助諸子真修,試看大道無边,慈悲救世,厚望人人成道,宇宙從此昇平,立己立人,方知一道之妙,三才配德,可成天地之尊,厘过罔絲,三千功德自厚,謹此数言,以勉諸子。

 

鍾離太師示   癸丑年四月十五日(1973)

行道不止 真道必見

無量道,無量深   運行日月運人心   有道方知玄妙好   大道有如指南針

觉与悟,智慧開   澈悟得來智慧栽   幾番風雨难摧折   自能登上妙高台

勤学道,習玄宗   七成火侯再加工     身似虚無寄         從容得貫通

說行道,忍忍行   道中階石有幾层   按步就班來拾级   百级浮屠自可登

研道学,要潛心   放寬氣量來行道   自然苦尽自來甘   欲習道,先修身

身未淨時道不親   能卻七情來困擾   方能果證證道真   。。。。。。。

  

     諸道子学道有年,雖未入室,而已登堂矣,道程未尽,仍应百尺竿頭,雖过任何艰境,能矢志不移者,真修之士也,若中途畏艰,行而卻步,則功虧一簣也。行道而不止者,真道必見也。略以數言,以勉諸生耳。

呂祖先師示:

太師訓語    語重心長    南針可作    座右文章

常讀常悟    智慧日張    凡我道者    細細思量

 

癸丑年四月十八日(1973)

呂祖先師祝詞

三聖功勳满人間   善德遗留在塵寰   千年仍是慈悲念   着手成春濟世關

 

華陀先師、白眉先師、雲龍祖師  三師示

情慾侵入 比魔为甚

一善能積德   一德可卻殃   人为萬物靈   道性乃可張   情慾侵人体

比魔更囂張   元性能煉養   驱邪卻魔障   人身有精華   集結可宏揚

達摩面壁時   諸魔來施障   達摩性不分   魔怪無他奈   可知三品坚

道光乃发揚   人身有天地   三才同一样   住塵數十年   五行难逃向

 

雖活二百載   軀壳仍变样   肉体不留塵   精華不坏相   欲免六道輪

最宜向道揚   欲求不再世   仙佛神中向   先天总虚無   後天生滅相

年年復年年   諸生在道場   列聖多啓示   理应细参詳   孚佑多桃李

天庭榜上張   願多得道者   度世更深長   春花不虚度   諸子善为良

 

關聖天皇示   癸丑年五月十三日(1973)

智仁勇三者 能從而揭發之 無往而不利

智慧通天地     人心啓仁心     勇發浩然炁     三者得天心

    孔聖有云,智仁勇三者能俱備之,則人道可立,天道可存也,学道亦如是。人生於世,智慧本備,能揭發之,處世学道,無往而不利,慧存於人心,當未发之時,渾渾噩噩,弥蓋本性一觸发之, 則如明珠夜放, 格於物, 格於事,必能順達,若夫修道之士,雖憑其信心,以研一道,但智慧未啟靈性仍昧,仍未得其道也。仁者,凡人俱備此德,情慾蔽時,仁者不现;清静之念,揭发無遗。

 

    所謂仁者之心,人皆有之,倘人正義之途,仁心隨发也。若妄思歹念,则人心刻刻随之。勇者可撼山河而超日月,浩然之根源也!勇既發,应直前,中道無餒,倘浩然不全,其勇亦不耐也,仁義能存,當自立德,立德深厚,道亦必得,学道之士,除願行信念,虔修煅煉外,其所贵者,智仁勇三者俱備也。癸丑歲臨,以此三者勉諸道子耳,願玄門子弟常参悟之。

 

靈侯大帝示   癸丑年六月廿四日(1973)

末世行道 魔难必多 能坚定忠贞 真自必得

信念坚貞学道行   方可超然彼岸登   塵俗澆漓悲末世   劝君莫作白頭吟

    末世行道,苦难必多,章孽叢生,魔道相競,惟是学道者,能存坚定之心,不作邪門之念,忠贞不易,真自必得。處此末劫之期,一道之兴,端赖於人心,人心能正,则天心必證之。此千古不易之理也。尤以末世,魔道猖獗,正邪不分,淆乱观听者,比比皆是,有道之士,必先清其源,再察其本,源本相合,其道必正。

 

   際此科学倡明,玄学尤应了澈,證之科学,可知玄学之微,断非空談風月,蛇影杯弓,道既有源,更具其本,倘能坚定信念以行,則真道必可見,今之学道者,每多一時之念,而兴学道之心,偶或稍臨厄障,便棄之如蔽屣,如斯学道,实道之蟊也,倘無信念,不学为高,古云,疾風知勁草,可为学道者之箴规也。韶華易老,願諸道子細思之。

 

呂祖先師示:

靈侯訓語   語重心長   实学实踐   不避禍殃   能学能行   地久天長   願門人細思之

 

鄭安期金仙示   癸丑年七月廿四日(1973)

现身説法 訓導眾生

白雲依舊样  幾度换山河  明月空惆悵  時逢劫乃多  乱世人思漢  眾生唱善歌 劫孽由人作

消劫道中磨  見善应從善  歲月莫蹉跎  有德天必佑  無道堕慾河  一朝终醒觉 徒唤亦奈何

秦皇欲得長生藥   南嶺追尋石菖蒲   身位帝皇求不死   欲求不老亦徒劳

在位施行殘暴政   坑儒焚書殺戳高   萬民聲怨暴聲聞   長城萬里是殘民

華冑千古成一劫   到頭仍是生滅身   雖説人皇称至上   無善無德豈可真

千古传來千古說   可知善恶有分陳   近世有等道之士   也似秦皇假天真

富貴壽考人皆喜   要知善恶里中分   人生數字雖有定   立善立德種好因

因好自然德善拿   果報能超越五行   古今玄理同一样   從無額外沐世人

量力度德來行道   衷心一点叩玄真   行仁立德來處世   壽雖不永可延陳

三省自身來煅煉   內外俱明見本真   偶憶秦皇前輩事   今朝重語説諸君

但願玄門諸弟子   正心修養脫凡身   。。。。。。。   。。。。。。。

呂祖先師示:

金仙聖語   説法現身   一道無量   細参斯文   学行依样   果證金身

 

癸丑年八月十五日(1973)

濟世聖佛祝詞:  

    明月夜,是中秋恰逢天尊華壽,老顛到壇祝,萬丈道光仍舊,年年換了,幾許绿楊消瘦,蒼茫人海,末劫未消,宇宙大地,幾度春回,韶華一去不留,看長江逝水,歲月千秋,一道传留人間,問誰證果参透?仙佛頻頻說法,了悟真修無咎?細看滄海桑田,应明真行真就!看誰家虚怀若谷,一朝澈透,靈山不遠,最是真修時侯,莫负了三才之秀,最後年華,無为無咎,天边明月,尽照人間迷竇。

 

柳天尊示

從無为而至真虚 为道法之至上

一誠可格天     苦煉得成仙      達至虚無竟      道法乃無边

    儒聖云,誠可格天地,一誠所至,金石为開也,可知萬物感以至誠者,則無往而不应,處世亦然,学道必然,世间萬物,欲其器之利者,必先煅煉,如鐵之煉成鋼,鋼加煉成精鋼。此萬物之理也。煉道者亦然耳,惟煉之方,除三二法門外,主要之修为,必從虚以至空,虚空能抱,真則独现。

    人之性,虚实均有,來時则虚,入世則实,虚实混合,难以分解,此後天之人性也,煉道者,必先從实化虚,人間世之六慾七情三毒四關,必先突破,而不遗留於人心之间。始可渐进虚境。先天無为,後天有为,欲进無为之境,应將一切情慾諸件,各各摒除,绝不留於意念之中。循序渐进,必可達到無为之境。從無为至真虚,道法之至上也,果證運元,憑斯做化,如是越五行而登聖域矣。癸丑矣,癸丑中節,聊具真修之理,願与諸道子同勉耳。

 

呂祖先師示:

今夕何夕,難乎,濟聖一臨,文采飛揚,善道於立世者,確可发人深省矣,天尊致詞,引述一道誠格於煅煉,從叙虚無出入世之法,大可助諸生之修持,歲月不缺,望諸子参悟耳。

 

呂天尊示   癸丑年九月初九日(1973)

真修须向真字尋   玄妙应從道里求   外真内假成虚幻   枉有機缘向汝投

    古人之成道者,二真俱在,一者真誠向道,二者为煅煉見真,故苦行之士,雖無大澈大悟,亦可離六道而超五行也。倘智慧双修,真行真学者,俱多證於一道,近世人心不古,虚言学道者多,实踐而行者少,沽名之士,每以一道説於人世,外貌岸然,内心雜然,說道则天花乱墜,行藏則六慾俱全,間有信神道而只求邀福,虚言学道以蔽七情,亦間有存心於神佑我者,則信之,仙佛不庇我者棄之。

 

先求多福,再求一道,如此人心,在现今世者,比比皆是,如此以言学道,道焉可成?如是以求其真,其真安在?最可惜者,間有先天不弱,原性特高,既入後天,機缘常住,惟是斯人頑昧,沉醉情慾之中。雖经仙聖叠示玄真,但迷途仍未觉,半途而廢自毁機缘。蔽先天之性,墮後天之塵俗,殊可惜者,真假之道,内外篇已詳阐矣。韶華易逝,水向東流,人間數十春秋,循环容易,学道者,倘不竿頭百尺,实乃自貽伊戚也,又是癸丑登高之日,聊勉數言,以勵諸子耳。

 

呂祖先師示   癸丑年十月十五日(1973)

批示關於任督釋義

上下無前後     任督属二關     二者能贯達     玄牝也不關     一竅通天地

两者任往还     往來自如者     方可達大还     週天分九转     上下得其餐

所稱前後脈     糾正在田丹     能悟此中奥     吟龍也可攀     。。。。。

所請已闡明矣,所悟亦可贵也,踐行之可。

 

柳天尊示   癸丑年十月廿四日(1973)

批示答問还虚之道

煉道还虚一道中   过境仍須用苦功   一觸先天真如氣   自然争逐一贯通

    呂祖先師外修課所論还虚之道,乃理之所在者,太上內修篇論,则道之所在者,阐示於世人,欲眾生先明其理,继行其道。道理相明,则從一煉之得,自當有所觉,若云如何入虚之法,一者仙聖之所指示,以作門徑,二者個人之修養所得,從而悟澈之,二者相因,乃至相乘,其法自得也。

    內修篇未完,将來更有入虚之法以示之,汝年來身心較静,思悟明澈,倘虚心以來,當有所得,修道雖艰,得道非难,視個人如何修法耳,心如明鏡,惜为塵埃所垢,未得明澈,倘勤而拭之,則光明復現,此真理也。学道者以为之鑑可。

 

呂祖先師示   癸丑年十二月十五日(1973)

封印訓詞

歲聿已云暮   行道有可期   参玄和悟妙   可得道之微

    癸丑将尽,甲寅又臨,光陰迅速,又一年矣,宇宙末劫未尽之期,混沌之事,举世皆然,天禍人禍,災障叠見,此三期之劫未尽之所由來也,眾生處於如此之世,更应修身習道。上应於天心,務使入世出世,均能由正而來,從直而去,離六道,超五行,学道者能達如斯之境,此真道之士也。諸子学道,颇具进境,惟仍应一本真誠,了悟一切,心空無物,性不沾塵,閒來多習玄妙之文,富贵毋忘於一道,能如是者,自学自進,自明自觉也歲月不再,道炁長存,一得者自可百得,一善者當植千善也,明乎此,真道也。願吾門弟子篤勉之。

 

濟世聖佛示    甲寅年元月十九日(1974)

批示流年致訓詞

時逢甲寅歲   諸生叩流年   呂帝頻邀助   老衲到壇前   眾生之所欲

十九俱为錢   次为自身福   再次營謀先   三者人皆欲   數里有神知

一年含四季   春始到冬眠   有等能成業   有等福無边   亦有平安吉

有等受迍邅   春風拂到面   人月两团圆   莫羨他人福   莫嫌自命蹇

数到人中鳳   無缘落雁飛   不知亦不觉   一夕腰萬錢   去歲成螃蟹

今年更可憐   一念之貪者   怨命也徒然   名利能相就   快活似神仙

老顛無所欲   酒醉抱床眠   鷄鳴三復唱   益壽更延年   添丁人不想

發财想到癲   流年待批示   不再語绵绵   。。。。。   。。。。。

 

王天君總護法示   甲寅年元月十九日(1974)

一道行來見本真     千錘百煉卻埃塵     護道護人兼護法     三才隨處有靈神

玄妙無穷   真修自在   还我本來   元性元神   公正無我   曲直要分

真行真学   以證於人   未得仙道   位在尊神   三才之內   旦夕不分

体行天道   维護全真   都天三界   號令吾神   人神同参   無分主賓

號名護法   從正均匀   既執法旨   遵令行文   如斯職責   故曰天君

孚佑濟世   三界共闻   玄門弟子   宇内紛紛   得師要旨   位證仙神

年年此日   諸子祝文   吾祝諸子   勉於道行   他朝果滿   證终南行

 

觀音大士示   甲寅年二月十九日(1974)

中乘佛法

一樹菩提種善根   般若之光不沾塵   見性明心心是佛   真如常寂現真真

    摩阿般若,是大智慧,結善缘即種菩提,修善修德,还因问果,能具金剛之志,即坚無不摧,佛心常住,千魔不起,閉七情,離六慾,般若现,魔不生,心性常寂,真如乃見,因为前,果为後,因果相乘,乃现金身。

    佛曰湼槃,道云果證,先天之孽。後天解之,今生之障,刻即化之,積諸善,自有百德,作諸恶,还來孽障,能明其心,方可見性。未明其心,先除諸欲,欲能除去,方现清静,静至寂竞,方現其性,性能現,真觀自在,能自在,便見真如也。凡我眾生,未觉其本,先尋其末,末微知著,始證無我,能無我,見真虚也。諸子入世修行有年,時逢甲寅,二月十九夕,阐以中乘佛法,以冀於一道,阿弥陀佛

呂祖先師示:

大士説法,中乘修典,凡我門人,仔细参之,行菩薩道,苦海無边,一元復始,应着先鞭。

 

呂祖先師示   甲寅年四月十四日(1974)

投機取巧 雖得亦失

末劫三期障孽多   有道人心唱善歌   持志不撓真学道   無殃無孽法輪常

時近末劫之末,宇宙必然多难多災,际此通貨高漲,物極必反之期,勿論何地,處處皆然,眾生之生計日非,入世之遇更形艰巨矣,为商为贾,有等騰達飛黃,亦有惶然無計,盈少虧多,比比皆是,惟是学道者,能随心之所安,持一道以为之,艰苦雖臨,臨之而不懼,善而處之當可卻去一切厄孽也倘若投機取巧,千得無厭,七情不尽,六慾無穷,如是雖得亦失,更復一墮深淵而不能自拔也。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黄昏,歲月催人,又一載矣,吾願諸門人,從而勉之,则今後入世之道,能应缘应數,出世之道,能真行真得,如此方不负眾聖之所期也,玄門弟子同勉之。

 

鍾離太師示   甲寅年四月十五日(1974)

在虚無之竟 心魔仍擾 俢至寂寂之界 魔可除之

澈悟能大觉     真善起道心     清静能遣慾     玄奧是南針

    学道之士也,初不覺其道,更不覺其慾,智慧未開,未能澈覺。雜念不除,慾焉可遣?人生混沌,入世之後,隨人之情,物之慾,而渾噩一生,少長而老死,均不見一道之真。倘學而習之,参经典,研道理,探玄尋妙,在人之性靈中,已孕育一道之基,惟是經典之所参,般般從理而阐之,至云玄妙,則非澈慧不可見也。

    欲從七情六慾之中,跳出是非圈套,直入玄門,则应先求清静,從静入寂,由寂見虚,雖至虚無之境,仍有心魔擾之,心魔也者,非邪非正,元神雖守,幻觉隨意而生,古今之學道者,每每难越此關。殊可惜也。欲除心魔,须修至寂寂之界,元神抱一,固精以守,氣常不動,謹守三關,則心魔雖幻,無法突起也,道書云,抱元守關者,则此理也,学道者,细研之。

 

華陀先師示   甲寅年四月十八日(1974)

葆身安命  益壽延年

葆命安身住凡塵   益壽延年好修真   入世自应調我体   留得青山自我身

人之入世也,脱不了五行,惟是葆身安命,得延壽域,乃道家之養命真法也。其法为何?其用則簡,古聖有云,修身必節欲,卻疾利口福。凡人之染疾,病多從口福之欲而致之,所謂食不过飽,衣不过暖,天時不正,则慎飲食,乍寒乍热,則慎穿衣,勿使过飢,勿使过飽,起居有定,睡眠有時,小恙必先治,勿使疾病擴大,重症要從容,勿为恐懼而增病態,調息有序,自我固体,如是則壽龄增大,延年可期也。惟是其理雖簡,世人行之則难,倘依此以为之,則白龄人瑞,般般皆是也。諸子宜實踐之。

 

雲龍祖師示

外內魔之分别 与其尅治之功

三才多魔障    驅邪缚鬼神    外魔用真法    內魔憑自身

魔有內外之分,外者三才之内,魑魅魍魉,鳥獸虫魚,甚而一草一木,能含靈者,俱可修成靈性也。具此一靈性,为正者,终成正道,偏邪者,則为魔道也,內魔者,即心魔也,人心起慾,心魔即生,慾念愈大,魔力愈重,倘人心恶念愈增,则其魔力更为巨大,降外魔之法,須憑一道之力以为之,降內魔之法,則憑人心定之,心念邪恶,魔則行之,心一转善,魔即消之,故内魔之起伏,全憑心法以尅之,修道者明乎此理,則不懼內外之侵也。

 

白眉先師示

風鑑有验有不验 可信而不可信者 有其理在焉

富貴雖有定    祖德有短長    風鑑雖能助    自身定禍殃

古往今來,追龍尋脈者多矣,究其中有验有不验,其理安在,此無他,山川靈氣,固有其精華,倘能利用其精英,則富貴可達,惟是福者居之,若巧取而得之,雖佳不佳也。是故可信而不可信者,即此之故。祖有餘蔭,而又自能積善,冥冥之中,配三才之氣,偶得佳穴,此後子孫,榮華富貴,倘下一代之中,有一者难承餘蔭,或作孽諸多,則先代之善德,一掃無遗。故曰,行善者積善德,善德加厚,自然乃得,故曰禍福無門,由人自召耳,今略举風鑑之道,以为諸子参研。

呂祖先師示:

   三聖訓詞,各具其道,事属正理,既不迷信,乃玄學之真理也,諸子常参閱之,对於一道之學,更有裨益也。

(下转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