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音合刋卷十》
呂祖先師示 己未年八月廿四日(1979)
【習鸞要旨】
今夕習鸞生立誓之期,本門规例,凡習鸞者,例必立誓,以表其忠誠为道服務而已。本舘初期,甄、徐二子初学習鸞,數缘俱備,惟恐智慧未足,故未予举行耳。今者其一已成,自应補行宣誓,以符定章,现可開始,分别立誓,守清先行補誓,其餘陸续宣讀之,宣誓畢,吾當示以習鸞要旨,俾眾得以遵循也。
代天宣化闡意宗 忠誠为道振道風 立德三才为模範 终南有望積玄功
凡为鸞生者,其責任乃代天宣化,普度人間,上应天心,下達慈願,一無私之念,代達諸天聖佛之鴻音,普世度人,以達皈道之旨。習鸞之士,有三大忌,其一,忌患得患失,其二,忌求勝心切,其三,则忌雜念存心,有此三者,难成大器也。患其一者,则人神離合,患其二者,人神过份擴張,患其三者,人神未能清静,則难与聖靈合一也。若三者不犯,则人之神入清静之境,斯時也,心之所覺为真覺,目之所视为真视,耳之所听者为真闻,達此境者,为中乘之門。
若能感五行,仰悟天文,下覺地理者,則達智慧之道。再能竅竅相通,光明磊落,接先天之靈慧,通後天之未來者,此七竅之道。若更能先知先覺,越陰陽逆五行,一靈之所至,達三才通天地者,则为神通也,此乃上乘之門。
至曰有等以書符持咒而請神鬼降臨,以叩吉凶者,此下乘之門,亦非正道之所取,用以遊戏之方,殊非大道之法,外門之玩意而已,習得此者,难登大雅之堂,更易引邪魔鬼魅,殊失一道也。今諸子既虔誠立誓,自當遵此以行,以冀有所成就,立仁立德,阐道传真,则一道有所厚望焉,願諸子同勉之。
呂天尊示 己未年九月初九日(1979)
【禍福無門 由人自召】
禍福無門 由人自召 欲庇天庥 有德無咎
天地之有大劫小劫,以至浩劫。一切均由眾生而生。天道为善,人道为恶,戾氣所積,上冲霄漢,下達幽冥,因此積累所致,即生大劫,以劫化孽,從此循环不息,生生滅滅,此善恶之理也。歷代世朝,亦有盛衰兴敗,天道之中,亦有承平災难之期,是福禍由人而生,信非虚語。
劫有小劫、大劫、浩劫之分,小劫者,三數十年,大劫者,三五百載,而浩劫,则千年一度,以应塵寰。凡在浩劫之中,天道必弥,以正制邪,以道降魔,在此期中,天地諸魔,纷降人塵,例必殺業重重,癘疫頻降,兵禍随處,生於斯际,难免災难重重。卸孽之責,除三界內外之聖仙神佛外,三教之證道弟子,亦必参与其列,天命之所至者,衛道降魔,立功勳於人間,回先天之果證。
但有等中途为情慾之所困,物慾之所累,中道填於溝壑而不自知,夙根雖有,無奈抵不住塵海凡缘,見利而忘道,好名而失道,天规大戒,互犯重重,遂使大好之本來,一旦填於慾海,能來不能往,殊深惋惜。
呂帝普度之旨,主要者度前真返樸,次者为眾生之福缘,度世明燈,永無休止。惟是俗塵人诲海,未蔭光輝,本門弟子之中,多有此種之人物在。諸生自检过去,細悟未來,若有犯錯,從刻猛省,亡羊補牢,尚未为晚。倘执迷不悟,雖有百年功行,亦毁於一旦矣。天道昭然,为監察者,兹當頭棒渴,願眾生勉而勉之。
呂祖先師示 己未年十月初一日(1979)
【眾子一心 無分尔我 始能發揚一道之範】
古來修道一般同 今日修行異同工 入世还须隨俗世 自我还兼眾生同
一道教化人間,已逾二千餘載,古之修士,自我還真,釋道二門,均持此旨,不觀乎寺觀庵堂,抱身自守,自度成真,雖不致辟谷丹符,但亦已退身紅塵,自修自覺,以冀一道之有成也。惟今日之世,釋道二門,從消極修持,進而積極度世也,此宗旨甚符合吾之志願也。是故晚近宗教壇场,每多成立社会组織,一方阐道传真,另一方面宣揚教化,故有社团之設。
此人事之組織,着重社会之力,以宣教義,以導人心,從一善開始,凝進於玄妙之門,参玄尋妙,再明其真,对於任何宗教,均抱此旨,所謂攻守兼備,老少咸宜,如是,則道之進展,得以更为揚大也。惟是一会之設,会中諸子,除勤修煉道外,自应尽其能力,推廣会務,以一道之心,行一己之力,以一善之念,念及眾生。
凡属宗教之會社,均無沽名钓誉,更無貧富之分、贤愚之别,只知以道行道,以願行願,力所及者为之,不逮者合力为之,每一事物,必尽其誠。如此,方为真宗教之会社。一道之成,人人皆可,雖艰巨之事,倘能眾子一心,無分尔我,處事之,一秉至誠,恕人恕己,尽其力而行,如斯,始可发揚一道之範也。
柳天尊示 己未年十月廿七日(1979)
【論民生】
末劫風雲起伏 纷争劫奪和平 雄霸當權鬥智 災难叠叠年年
嘆三期未尽 恐惹。烽烟 远者如斯样 近者更倒颠 主政從苛税 生民更凋零
怨声和载道 家家口不停 富者愈見富 贫者更孤清 米珠薪桂样 長安不易停
時年近歲晚 惶恐度殘年 香海人如蟻 物物共飛昇 瞻望前途者 刻刻自心驚
偶一天地变 塗尽萬生靈 世人皆苦惱 天地也不寧 慎视後來者 便可细分明
一朝劫尽日 颠倒是非清 寄語俗世人 何必惜金錢 能将靈性煉 陸地是神仙
因果同参透 真道最为宜 寄語玄中子 勤道着先鞭 。。。。。 。。。。。
此文乃
濟世聖佛嘱转告各弟子参閱,能悟之者,趨吉避凶,不悟之者,色色不空,願眾参詳之。
呂天尊示 己未年十一月初四日(1979)
【他心法之習鸞及鸞生之责】
现重为申述鸞生習鸞之法,俾更进学習。四子均为他心法之習者,此法門最忌意念,一着意念,則不能達出真義。善恶两念,均应俱無,善念雖好,影响性靈,未達至虚也。他心之法,念念俱寂,始可神靈与人靈合一,若缺一者,詞不達意,如心意乱,更不成文也。
再言鸞生之责,为代天传語,代天宣化,其任甚重。举凡天命之所宣,均传於正鸞生之手示出,若正鸞生不在時,倘事属急件,始由副鸞生代宣。至於試用鸞生,更無足論矣。此为法规,習鸞者应明之。願眾同勉。
呂祖先師示 己未年十二月十五日(1979)
【己未年封印訓詞】
天道循环宇宙中 古往今來貫道風 百載人生真苦煉 得證真虚谢蒼穹
己未已去,庚申又臨。大地之转移,又是一番景象。因之成,果之結,般般均在一數之中,善者得其昌,恶者遭魔障,此不易之理也。國之将兴,必有吉祥,宗教盛衰,亦有其先兆者,一善能至德,一德能復昌,玄机妙理,亦如是也。
本舘一年來,論功積,乏善可陳,論道心,尚有可取,雖曰一道之展,非朝夕可至,惟是人心意志坚定勇毅者,则無物不克也。最近眾生有擬擴壇阐道,立祖堂以便眾生,募经捐,以危一道之发展,以此觀之,道心仍在也。惟是本舘素無積款,處事殊艰,倘能運筹帷幄,应境施行,在困难之中,亦可迎刃而决。以移山之志,不撓之念,自當有成。此一善功,機不多睹,一呼百諾,眾志成城,指日可待,能为此功德者,必沐天庥,能積此善因者,其福必蔭。天道昭然,其理至也,若能完成此願,則未來之道務進展,可为預卜也,願我門人同擎此善。
呂祖先師示 庚申年元月十五日(1980)
【庚申年開印訓詞】
天運循环又一週 眾生慾海逐波流 自覺还原登彼岸 無边大道即慈舟
歲次庚申,天運转移,宇宙之中,仍属內弛外張,蓋因人慾亢張,理氣失常,遂致失常之件更多,因此末劫之臨,刻刻可待也。欲求寧静身心,不沾戾氣,一道可却之,一善可化之,道善俱備,仍应澤途而行,以合天机。諸子学行有年,自當明真諦,知妙理,方不至失於一道也。歲朝開始,謹以此言來相劝勉,願玄門子,三復斯言。
白眉先師示 庚申年元月十六日(1980)
【批示流年 题诗一首】
年年此日应流年 數字相逢有变遷 孚佑相邀來執筆 玉壇联句和當前
呂祖先師示 庚申年二月初一日(1980)
【天人相合 事始有成】
玉清、智玄两壇,所呈功悉,今既召集二壇同人,合力以为,此举當更臻於善境也。惟是人心不定,有恐前途维艰,顾慮甚多,须知阐道与營商不同。俗塵之经營,成败则决於人之數運。办道则不然,其成败决於人心能否与天心相合,合则成,不合則败。世间事物,前途难料者,此人道之數缘也。道缘又不然,數本無數,人可为之,缘本無缘,天可助之,此無有之理也。
大士曾言,「难行能行,难捨能捨,便见真道。」可知道之一切,能成其願者,一曰志坚,二曰诚信,三曰篤行,能持此,無物不克,無坚不催也。至另立壇名以購之,若此,徒增赘類,费時伤财,更不合道之原旨也。今者兹将名号示出,能行与否观諸子之意云何耳,可用「玉清别舘、智玄精舍、九龍别院」。至於祖堂,此名庸俗,可用「追远堂」較为融雅。至於人事之筹備会,既依法而行,當無不可。
陸雨松真仙示 庚申年二月初二日(1980)
【循环之道】
禍福無門 由人自召 善獲吉祥 果報分明
此循环因果之至理也。有謂善而不祥,何也?此無他,祖德之孽太長,餘孽未尽,雖具善德,仍未善報。又曰作孽恶未殃,何也?此亦無他,蔭未尽而未殃矣。凡属宗教之門,劝人为善,積蔭兒孫,如古訓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此本源之理也。为善者未必身受其善,但可泽及兒孫,兒孫積德,也可反善於父母先宗,即亦循环之道。 一道之中,如坦途也,無边無际,人能行之,必有所现,一善之途,人能为之,必有所報,所謂福由人作者,是之謂也。
道中有本,本立而道生,倘本末倒置,则逆於陰陽而乱五行也。 吾從覺門奉 孚佑之命,助理神功於兹者,幾四十載矣。天運之转变,人道之转移,已不勝其數,今者仍见少數老树蒼松,仍立於玄門之中,继往開來,玄真不断,可見一道之妙,妙在其中矣。物雖小而意義深長,神道之理,叠叠言之矣。歲次庚申,略以數言來相勉耳。願玄門诸子,上体天心,勠力於道,以冀有所真成,方不负 孚佑之望,春和日暖,祝諸子,勉於一道也。
呂祖先師示 庚申年二月十六日(1980)
【今夕为護法誕辰】
訓導本壇子弟:王天君親臨,而本壇子弟到者寥寥,殊属不敬,在壇者,應侯参禮。
王天君總護法示 庚申年二月十六日(1980)
【闡述護法之神功】
護法資帝力 般般为俗塵 生滅同承惠 人神两可親
護法之司職,前曾言之矣,今所述者,为護法之神功。过往所有全真壇场,除盂蘭法会或特别之勝会,其他例行功德,一切均無,故须助於護法神祇者少。今则不然,因應時順势,多有兼作例行法事,以求一道之展。
举凡例行功德,均有赖於各级護法、福神、以至城隍轄下之各级神衹,均有参与。微闻本舘有設追远堂,倘如是,将來之神事必多,動用神力亦大。雖云例行法事,所作者並不冗繁,惟是除敷衍者外,仿真作功德,則神祇等例必躬与其盛。本舘为 玉清行署,自不能随意行之,故今後每一法事,必輪值以助,務求功德圓滿,生者悦,殁者喜,能如是,謂之真功德。倘因循苟且,神不助之,德不聚之,可見神職雖微,而责实大。
玄門諸子,例多以为神祇其職不大,心之意念,常忽视之。须知能为神者,在生時,若非具有道之功,善之德,亦不能为之。人在塵俗中,雖在道中行,或已積功德,或叠行善举,仂是血肉之軀,更未臻聖境。神则不然,勿論大小神祇,統为三才之神,較之於人,勝於人也。
諸子習道有年,當明斯理,惟是新進者,多未明瞭,今後凡属神衹之職,不論職位之高低,均應尊视之,所謂敬神如神在。然则神亦敬人,所敬者何?凡属玄門子弟,真行真学者,忠一抱道者,受三才重视者,鬼神一律敬之。天道無私,神道至公,人能行於正者,人亦神矣。
今夕逢諸天護法公誕之辰,略書數言,俾玄門子,领悟之耳,厚望身在道,而行於道,心存道,而衛於道,则大道之坦途,自能同登彼岸也。
觀音大士示 庚申年二月十九日(1980)
【轉述佛祖卻妄念説法】
大道無私 慈舟共濟 大道無量 悲天憫世 觀者自在
世俗不迷 音應雷音 菩提無咎 薩那樹世 。。。。
世尊坐雷音,説法諸菩薩,文殊尊者,請叩 世尊曰:「世人多妄,妄则偏,偏则不中,如何可却。」 世尊曰:「妄本無妄,妄從陰生,陰極则偏,妄即起之,能忘其念,妄亦不生,其妄自滅。」普賢菩薩合什叩曰:「妄雖去,欲其不復還,又焉而後可。」
世尊拈花微笑曰:「花幹中出,落在枝頭上,歸於土,抹五行,再出於泥,由根至幹,即再世之缘,此妄缘也。欲不從缘,妄者不妄,缘者不缘至此,則三生三滅,三藐三菩提,佛無相,更無色。」靈山花雨,一時止寂,斯時,吾亦在座,經典之留存,從未有所典載,今夕一缘,特示於玄門諸子,共参悟之。
阿弥陀佛,善哉諸子。
濟世聖佛示 庚申年三月廿二日(1980)
【釋道修行法】
善善無量道 釋道两追尋 百年人壽幾 修为自可登
玄門設教,以立德修身,度人度己,此儒家之主旨,修性養命,積功立德,此亦釋門之真功也。是故一道之学,實参儒釋道三門之要旨而成之。勿論釋与道,儒与釋,倘能遵其规範而行之,在世则曰完人,離世则曰贤者。釋教则以虚空度世,人心转为佛心,無覺無虑,無形無色,無人無我,一切無眾生相,以靈悟为入虚之道,苦行勤修,以達至空之境。
道则略有不同,先天之所賦,後天之所養,育其性靈,以续其命,以養其生,在混混俗塵之中,兴善立德,阐教義於眾生,修自我之行藏,三才之內,弘扬道法,受天命,拯人群,以達太上清虚之旨。釋道二門,能修持至此之境者,则離六道,越五行,脱轮迴之籍,入至聖之境,若为完人者,亦可格於仙聖之門。佛曰慈悲,道曰善德,其濟世之途,二者如一也。諸生为玄門子弟,習道有年矣,間有從釋門、耶門、主門、或什教之門,再而皈於一道,若遵行不怠,亦可殊途同歸。今夕壇前红白两菩提,也可云太極乾坤,一善为無量也,善哉諸子。
呂祖先師示 庚申年四月十四日(1980)
【学道之士 先積善德 继修內體】
內外双修積善功 幾人修道古今同 見善勿忘真善美 夢醒之時證仙宗
修真之士,内外双修,外则積德行善,養性葆命,内外二門,以外門較易。学道之士,先積善德,继修內體,如斯程序,甚合玄功。俗塵之中,有欲善而未得者,何也,此無他,心有餘而缘不至,亦有善缘常在,而人心未得,此善根未備而已。善基出於人性之中,性好善,人能行之,性不善,见善而远之,此根之源也。
凡属夙因深厚,見善必为,行之不輟,根源薄者,见善不動其心。大善當前,念亦不兴,心亦不動。举凡修真之士,必積善德,德厚必沐天庥,能如是,雖未證其真,一善之德,天亦格之。今者别院已成,一切均需人力物力,未來之願正殷,一切有待於眾子合力而成。此一善功,雖非巨大,但有助於法門開展,全真应化,故亦为道场功德一大果实也。根已種,葉初生,培植固需時,输财更殷切,欲求快速完成,有望於諸子之力,能力可为者为之,财力可输者捐之。
古往今來,道场之設,不外如是,道中取财,用於一道,三才之才,滙於一道,如是,则無事不兴,無物不成也。天道無私,能兴於一道者,自必承天恩感格也,願玄門諸子,勉於道,更勉於行也。
鍾離太師示 庚申年四月十五日(1980)
【性靈之區別】
一靈通上界 百德格地天 性靈能合一 陸地亦神仙
性者,先天之所具,靈者,後天之修为,元性强,修靈較易,倘性过弱,雖可養其命,而靈则难以合一也。性命既属先後天,靈则属後天培植者,性靈结合,在三才之中,無往弗屆上達天府,中沛人間。故修真之士,雖備道学,而未得真靈,其成就亦不巨大。
欲修其靈,先養其性,性固心自明,能明其心,其性當现,靈附於人體,人之動静,靈则格之,人之慾念,靈亦附之,欲其靈静,除六慾,棄七情,靈则不附於情慾之境,如是,常清常静,一点光華,結性而合也。性命双修,靈慧相合,則一道之得,如在目前也。諸生修道有年,特为勉之。
呂師示:
太師訓語,凡修真者,应刻刻習行,時刻存於心,朝夕記於念,則有助於修養也,記之記之。
白眉先師----華陀先師----雲龍祖師===三師示 庚申年四月十五日(1980)
【能養生 必续命 生命延续 持道以行 一道之得 指日可待】
華陀先師示:
却病应先戒口福 起居有時勿從慾 初病速速去就医 養生要旨如上述
白眉先師示:
福禍皆從善恶生 山川理氣蔭福人 强为未許叨靈毓 何必殷殷去追尋
雲龍祖師示:
天地一正炁 浩然沛甘霖 光明和磊落 魔道豈能侵
人生於世,數十寒暑,逃不了生老病死,人道过程中,每多疾病,在數则难逃,不在數者,刻刻能痊之。惟是初病即医,亦不难治,心靈感应,有助於疾病之痊,倘染小恙,心存恐惧者,则小病化为大疾,若了無恐惧,心平氣静,顺理治之,则效果自大。養生之法,戒情慾,慎飲食,注起居,平心性,则可延年却病也。
又世人每喜追龍尋穴,须知古訓云:「福田祖種,一善得昌。」福地蔭福人,誠非虚語,倘強而为之,雖有鍾靈毓秀之地,亦不可得其機也。又世人多惧邪魔侵擾,人能存正炁,浩然貫天地,處世则光明磊落,神鬼皆敬之,又豈懼於魔障耶。天道循环,人道顺命,其理必然。 欲求養生之道,先明此文之理,尤以学道者,更应参透也。能養生,必续命,生命延续,持道以行,则一道之得,指日可待也。玄門子,细参之。
關聖天皇示 庚申年五月十三日(1980)
【入世循倫常 出世當從虚】
倫常禮教説殷殷 萬世先師教世人 修道应循禮教起 再修功果脱俗塵
吾國立國數千年矣,以倫常禮教、八德、四維,为國之旨。因此數千年來,能存文化,固有道德,以迄於今,所赖者,如是而已。禮、義、廉、耻,國之四维,孝、悌、忠、信,民之基本。古往今來,一國之兴,均有赖於民情纯樸,以道而立於國,以德而服於民,一國之亡也,其道必衰,民德必坏,考證古今,殊無例外者,学道亦然,倘不從禮教道義,又焉可研於一道耶?
釋道皆有四關三毒之戒,儒學亦然。人生於天地之中,必为情慾所擾,能棄之,不沾之,道亦初成。情關难越,若不揭大智慧,难逃枷锁也。儒學以静修身,釋門以修靈而脱本,玄門则内外双修,三品合一,而棄皮囊,三教同源,亦同斯理。
列仙聖佛,殷殷開示,已不知凡幾矣。若眾生能了然而行者,真虚以会者,则一道之成,何患不得也。玄門諸子,感应若何?願眾生,三復斯言。
靈侯大帝示 庚申年六月廿四日(1980)
【天人二道合一 不成真者稀矣】
大道傳千古 光輝照九州 忠孝和節義 千古永常留
道教之創立,始自 太上創黃庭,渡涵谷,乃有一道之設。道之原旨,综合於儒家要旨为經,修性養命为緯,真道之所得,憑於煅煉修为,而人性之德望,亦为一道之要旨。古往今來,前贤先聖,如宋之包文拯、明之文天祥,生前俱未皈於一道,而殁後能登天界,就仙聖之位。其餘者,多不勝數,此無他,大忠大孝,大仁大義,大節大烈,而有所成之。倘學道之士,能修性養其真,能大忠義節烈,則相得益彰,其道必成也。
晚近修道之士,难得者,人道与天道,二者合一,得之者,寥若星辰,失之者,恒河沙数。雖曰末世之期,道義淪没,玄門诸子,具虔誠者颇多,能虔信而能行,能行而更能力行,行而不怠,坚定信念,一心所存者道耳,更能力之所及者尽之,具此虔誠之士,間有一二。而信於道,为求諸经营顺遂,四季安寧,具有智力者,隨缘为之,不力及之,以區區之意,有望於仙佛之庇,如此虔信,比比皆是,更何望於修真煅煉耶。
孚佑度世,願廣而意深,晚近人心趨於溝壑者多,立於真虚之門者少,儒學尚不足以教化眾生,又豈能在玄學之中,超真揭理耶?誠然十室之內,必有芳草,所憾者,芳草少而败草多也。今日之世,雖曰应化以求真,隨缘而廣眾,但所行者,亦不应脱離道軌也。眾子之中,亦多戮力以为道,但願明道因,結道果,则不负 孚佑之所期也。
太上道祖示 庚申年七月初一日(1980)
【闡述修靈法】
福慧性命共双修 玄中妙理道中求 一靈不昧登仙界 果滿功成沐天庥
人之入世也,所求者鴻福,福慧双修乃人道之至善。惟是欲求真道,则性命亦应同修也。一善一德,乃增福蔭,煉靈養性,则以葆命。外功雖十足,只登福慧之門,靈性如不淨,难達一真之境。雖有福慧,離塵亦應煅煉一靈。人之靈,附於人體,先天之靈,光如浩月,一入後天,塵埃遍染。
欲得真道,先潔其靈,修道之士,在塵俗中,除學行二道,自修其靈,远於欲,而近於益,棄七情,而立真德。煉靈之法,心境常清,意念常静,習之既久,污垢自退,一切有为,自覺無为。靈性既净,自入真虚,如是却塵,當入天界。
真修之道,除参玄尋妙外,自覺还原,尤为着重也,内外双修,亦性命之源,倘真靈不昧,必沐天庥也,願眾参悟之。
呂祖師示:
太上修靈为訓,可使眾生,自揭靈性,自煉自修,真諦常存,銘記於心,修行之士,可作南针。
鄭安期金仙示 庚申年七月廿四日(1980)
【参玄求理 有助一道之所得】
入世红塵擾攘多 自困情慾喚奈何 一道始能超三界 参玄尋妙去切磋
人之入世也,區區數十寒暑,转瞬即逝,如秋露、如泡影,此生彼滅,轮迴於六道之中而不自拔。是故 孚佑乃有度世之願,設鸞教化,以度眾生。因此,三界仙佛聖贤,每多臨壇論道,以冀眾生明悟之,俾一道有所成就。所言道語,多含仙佛之道,人神之理,玄學、哲學、天道、人道、五行、陰陽、俱有論列。
惟是眾生,多等閒視之,百人之中,循例过目者,十不得二三,能阅读参研者,尤为少數。须知學道者,除誠信外,例必明真理,悟玄機,始能開大智慧,通七竅,破情慾,方可至一真之境。
本舘刋有玄音彙篇,內文所載,篇篇俱是學道之要旨,探妙之精華,門人無數,試問能了於諸篇之理者,又有幾人哉。末劫之世,道義淪没,作於乱世,作活惟恐不逮,情慾諸多,世人每多沉醉於七情之中,浮華满目,又焉可揭自然之真性、以探一道之真。因此之故,学者眾,成者少矣。
諸子弟既身在玄門,自當習而求之,勿論如何忙於世俗,也可擇時研習,使靈性不昧,有助於一道之所得,方不负 孚佑之所期,亦可達入世还诸出世也,願眾子,明悟之。
柳天尊示:
鄭金仙訓詞,奉 師諭,所有本門子弟,必须閱讀,並洋为参悟。此文为学道者必须领悟之篇,准此,務宜翻印,凡我同門,人手一頁,俾其認識一道之理。
柳天尊示 庚申年八月十五日(1980)
【逆陰陽 越五行 始能返樸皈真】
四季循环有序時 花開花落蝶相依 萬物咸宜應生滅 好惜時光勿再迟
天地萬物,含靈而生,正如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由少至老,由生至滅,循环於宇宙之中,生生滅滅,恰如花開花落,循环不息,此萬物之循环原理也。一道運行宇宙之中,亦如是理。道传火宅,迄今已有四百餘載,先進者,雖不乏人,晚近之世,棄道者多,成道者少。其主因恰如 鄭金仙所云,因因果果,情情慾慾,返果还因,难越七情,有以致之。
人體之内,亦有陰陽五行,更有四時之序,此後天之所賦,倘随其運行,雖至老仍难自覺。修真之士,应逆而行之,水雖濁,澄之則清,鏡雖晦,拭则明之,逆陰陽,是謂之返樸,越五行,是謂真爕,不顺時,则無四序,如是,則超然大道,一靈所至,天地同歸也,内外勤修,無量功果,願諸生,领悟之。
呂天尊示 庚申年九月初九日(1980)
【闡道维艰 求清静者 百不得一】
善德無量尽 功厚沐天庥 至公和至正 一道永存留
玄門教化,千餘載矣,一道能存,有赖眾生不断学行,而聖仙神佛,亦不断教化,因果相乘,教義乃立,方方闡教,處處開壇,正如日月四時,循环不息。學道者,多如过江之鲫,能明道之真理者,以至證於一道者,亦不乏人,惟數字之微,千古如是。今日之世,學行维艰,其所难者,處此三期末劫,世人重情慾,寡道学,雖具智慧者,亦难自揭其真,即以一道而言,行法濟世,超幽度冥,仍重声色。须知一道之力,有無形,有實形,無形之力在於法,有形之力在於人。今者,世俗多喜形色,以至一道之真,塵埃遍沾。全真之道,主旨在養性葆命,修來清静之門,近以闡道维艰,真求清静者,百不得一,時尚所趨。
呂師不得已,從眾所欲,乃以和合之門,以应眾生之願,取之於道,還諸於道,故有别院之設。今者雛形已具,地利人和,互相配合,所得之者,天時而已,倘能戳力以为,前途未可限量。至於處事之道,不可顧此失彼,更不可輕此重彼,行之以正,执之以中,乃至大公,如此,方能更進一步。一葉知秋,为道無量也,願眾悟之。
柳天尊示 庚申年九月十五日(1980)
【眾志成城 天人合一 事必竟成】
一事功成憑群力 眾志成城事可为 獨力难支千篇样 摒除私念好濟世
今日之世,红塵人海,每一件事,举凡是眾生者,倘以一人之力,幾难有成功之期,眾生倘能同心合力,摒除私念,戳力以赴,若此,事必有成也。若以单獨一己之力以为者,则任尔有财有势以为之,倘人力不配,则事必失败也。
莫論一國一家,或道与人,皆相同也,每凡一事,倘若眾志合一,莫論任何事物,皆可为也。尤其是真道之行,非合眾志以配天心,若此,则事必难成也。諸子倘若能明此理,凡事莫淪大小,分工合作,眾心合一,天心必配,若此,又豈有事不成之理乎?諸子须知,凡行真道,必须真心以为之,則真道之途,自是光明也,明乎此,悟之可。
呂祖先師示 庚申年十二月十五日(1980)
【庚申年封印訓詞】
天地循环又一週 諸子殷殷向道求 戳力参玄尋妙諦 凌霄有日上慈舟
本舘兴道又一年矣,今岁玉、智两壇,合力而設别院,得以完成。惟是初立,根基未定,負荷仍多,倘非继续努力以为,仍未得完善之境。欲求速達,势须諸子全力以为,始竟全功,本舘創立,已逾十載,今者奠基已成,自应学行並进。天地萬物,皆有數時,本舘今後,勿論神人两事,均应依全真之門,一道之规,逐漸施行。
由明岁起,一切道範,從新示出,俾各遵行,全真之基,不容繁乱,纳於正軌,始可言真。人事方面,除加緊行道外,所處事务,正如呂天尊訓示所云,勿因小節而顾此失彼,勿因意念而厚此薄彼,處事求於公,执事行於正,以身赴道,萬劫不辞,能如是,一道之光,永留於世,一道之得,与天同齊也。玉、智两壇,大多子弟,建立功勳,業已留存玉册纪錄,但犯有过者,亦同時並存。天道至公,人道無私,公私分明,道光常住也。
今日又值理監事会新舊交接之期,略致數言來相勸勉矣。天運转移,人間時易,願眾子,勤於道,勉於行,莫負天心也。
呂祖先師示 辛酉年元月十五日(1981)
【辛酉年開印訓詞】
一元又復始 宇宙更風雲 残燈照明月 一道亦可親
年復一年,辛酉更始,宇宙之內,波濤叠復,西望蓬莱,群仙躍躍,末劫之端,已來臨也。举凡一事一物,概有徵兆者,今岁天運,忽明忽暗,似吉亦凶,恰如油灯一盞,油未尽時,灯花明暗忽现,物理如斯,世事如是而已。人生住世,在百数十年中,所历过程,雖人尽不同,數亦各異,但出世之道,因修为不同,各異其境。
道義淪没已久,人性反覆渐多,缘數之变化,起落之不常,对於士也,道,影响至深。学道之士,应持致富不骄,臨贫不餒,道心常住,學行不懈,自不为物慾之所累,名利之所蔽也。古訓云:「憂道之不得,而不憂貧也。」以此地言之,今岁情况,一喜一憂,以现狀而言,內在恶因已成,为政者,一絲之差,即可燎原也。
作業方面,近二三年,已入偏差之局,平衡之局势,已非往昔,正如一舟在水,侧重一边,翻身之局,随時可成也。凡我門人,除坚守正業外,勿图取巧投机,勿貪意外之得,自在清静,以一真为果,如是,始可云真道之也。願眾同勉。
本舘去歲,道務方面亦有成就,如别院之設,人心之合,亦足以阐揚道範者。惟是初創,事務基礎未固,现雖仍在筹備時期,欲求圓滿,自當竭力以行,人必尽其力,囊必尽其财,则可事半而功倍。願諸子,体天心,行真願,則一道之微,同现於眾也。
濟世聖佛示 辛酉年元月廿二日(1981)
【批示流年==提詩一首】
年年復年年 世人重流年 趨吉避凶者 世上活神仙
玄門多子弟 名利两相牽 孚佑嘱代勞 老衲隨方便
陸雨松真仙示 辛酉年二月初二日(1981)
【行善立德 神道可登】
福從人手種 德積在眾生 正直無私者 神道亦可登
慾海眾生,住世之緣,正如春花九十,百年人海,转瞬即逝,缘數尽時,又是六道循环,生生不已,滅滅無穷。惟是一善之得,一德之成,乃可格於聖神之道,從此離六道,超天界,入真道,脱人海,此修道者所祈求也。 孚佑度世,所望如是,眾生學道,亦如是耳。欲求有成,必先學行,行而有所得,再而修,更而煉,則可成聖仙也。
若大善大德,行道而不断者,亦可格之於神,此乃神道之至理也。玉門诸子,大多抱 師願,行師道,今者立别院,行湛事,以助一道之阐,今初奠院基,倘能努力不懈,自可有成者,人心合一,天心随之,既開法事,眾神任之,諸孑能虔誠以赴,一经一典,全神以貫,潔净齋戒,不宜苟且,若如是,则幽冥得利,自可卸孽解厄,而諸神亦乐於協助,所謂行而见其真,可達陰陽两利,此真法門也。吾願諸子,一秉过往,虔於道,誠於事,则将來無限前途也。願与諸子同勉之。
呂祖先師示 辛酉年二月初十日(1981)
【學、行、修、煉乃真之所在】
大千三界桃李多 真修真煉共切磋 一点真誠天上格 初行一道唱善歌
举凡全真門,皆为玉清子弟,凡我門人,欲求一道有成,由皈道起,先從善德二字開始,进而學行修煉,中道無间,抱道守一,以虔誠之念,忠一守道,不为外力所誘,不懼任何折磨,其一道之念,常住於心,由學而行,行而修之,修而煉之,则一道之所在,無远弗屆也。人能遵此而行,其道必見,道亦可得也。寥寥数語,可作左右之銘,願吾門子,互勉之。
王天君總護法示 辛酉年二月十六日(1981)
【無形之道 为道之真諦】
一道行來始見真 棄情卻慾最为真 一道永存兼资護 三才有德沐天恩
歲月年年,韶華易逝,諸子行道,又增一載。今日之世,玄門眾子,皈依一道而能行者,千百之中,难得一覩也。芸芸眾生,道子萬千,信而学者固多,学而行之者少。種善德,乃初入之門,参玄理,始可謂之學。明道範,守道规,举凡一善之行,例必参之,是謂行道。行之既久,無形之道功已得,更能悟澈一道之微妙,始能修之。
修道既久,從仙聖之所示,自悟之所得,始略明真義,功德累積,道學日进,倘夙因深厚者,再從無形之中而有所得,則真諦之妙,自在目前,如是,则仙神之所格,自叨道澤也。護法之神,三者不可一缺,護道、護法、護人。而人之護法也,護於一道,古往今來,为道而抛棄一切,不惜任何重大损失,甚至以身殉道,见諸典章,历历不鲜,能具此無畏之精神,其果自當超格。道子能護於一道,浩然之炁,上冲牛斗。 仙聖皆敬之,神無情慾,任之自然。人有六慾,任之維艰也,人神之分野,在此微妙之境耳。真行真修,真学真煉,自可抱於道而还原也。諸生同勉之。
觀音大士示 辛酉年二月十九日(1981)
【金剛般若经義闡述】
菩提種善根 因果自當分 五戒精嚴者 人間脱俗塵
智慧增靈益 金剛不坏身 脫凡登極乐 虚空会至真
釋道經典所含精義,俱属度世度人,人之所信,亦一道之理,佛亦道耳,其理如一,雖修行之門,各有所範,而真義相同。釋道二門,俱以一善为先,種善即其因,因深则果厚,菩提之願既成,自當进而修之。修为之法,着重坚心,即金剛之謂,心能坚,智慧發,啓愚顽於眾妙之中,謂之揭般若,善知識,入三摩,凡品脱俗,可達彼岸,即所謂波羅密多也。
釋道二門之旨,明易行难,三十載前羊城教化,曾臨壇啓示,學道之要旨。知难而行,謂之曰难行能行,世人重情慾,慾慾相誘,事事难捨,此凡人耳。倘难捨能捨,难行能行,行捨俱能,便見真道。修为之士,能了悟者而毅行之,即佛道之光,常住於心,性见心明,能行般若也。聊以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经義闡述,願玄門諸子,共参之。
濟世聖佛示 辛酉年三月廿二日(1981)
【願、聞、行,能为之,者福澤自生】
慈悲一語説願聞 法雨飄飄大千行 廣植菩提真善境 好将善德去修身
釋道二門,同修善境,欲立真德,必先種因,既发心願,自必踐行,半途而止,魔障層層,德無大小,願出必行,因立果结,福澤自生,世間萬物,有道能增,身外之物,不必認真,能为之者,勇往直行,切忌吝嗇,坏尔真心,因果月满,鴻福自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億千萬,转瞬西沉,一真一善,自我追尋,行道如斯,天沛甘霖。佛曰:「願聞行説法,多願多聞,自證心境」,玄妙之理亦如是。歲次辛酉,聊以數言,勉於玄門諸子耳。
呂祖先師示:
聖佛勉語,語重心長,独以願、聞、行,來相勖勉,諸子明乎否?今而後,當知一道之可贵,鸿福易得,人性难求耳,願眾三思。
關天皇示 辛酉年四月十四日(1981)
【清虚与鴻福 選擇任世人】
諸生學道去修真 果證能皈了凡塵 清鴻二者能得一 此送玄門学道人
眾生學道,所为者何?大則清虚在抱,小則神道隨之,二者不可得,凡塵而已。修清者,俗所謂修清福,鴻者,俗謂鸿福。一道之士,倘能依规修學,乃至六慾不侵,七情不擾,外观实,内则虚。見性明心,还虚自抱,出世後當入天道。但人海过程,必多磨折,富貴不臨,子祿不兴,淡泊自如,此一清之門也。
若能行善,累積大德,对於一道貢献尤多,在塵世中,必獲富貴荣華,更具妻财子禄,殁後格於三界之神,若小積善功,身能行道者,亦可再世轮迴,重修一道,此鴻福之門也。倘皈於一道,既不行道,更無善德,则六道轮迴,隨人道之生生滅滅,若此则有负於宗師之望也。晚近求道者多,真修者少,间有玄門子弟,道功不弱,独惜私慾太重,雖有良好纪錄,亦覺污点重重,欲求得道,未可得也。
呂帝君千載以來,抱一願弘化眾生,以大慈之心,大悲之願,普度世人,遍設壇场,化感而度眾,超幽拔冥,罪赦幽靈,惠及陰陽,天人两利,其志之高,其願之大,九天之上,实無与倫比也。十数載前,虚宫请命於 中天,建立别舘於人間,一者,末劫之末,神道諸事就近执行,二者,道義淪没,为挽眾生於萬劫之中,自當以道而度之。今者别舘雛形已立,四玄之中,已成其二,欲求贯徹,當赖人为,能行而不怠者,事無不成也。值贺
孚佑之誕辰,顺勉於諸子耳。
呂祖先師示:辛酉年四月十四日(1981)
【以三願訓示玄門弟子】
中天聖主、
諸佛、諸菩薩、
列聖、列仙、九天高真、三界尊神,蒞臨本壇,为纯陽祝嘏,並蒙
天帝説道論规,俾愚顽道子,願吾子弟能刻刻銘之。
願望一:立願要坚持,勿論任何艰辛,中途勿怠,努力更努力。
願望二:事事勿吝啬,今朝去,明復來,因果循环总不息。
願望三:去私慾,除妄念,真修为,勿自溺。諸子所求者,一道耳,吾求諸子者,三願耳。願吾子弟,勿以斯願为河漢也。
鍾離太師示:辛酉年四月十五日(1981)
【人心正道则存 不正道则離】
一道運行宇宙中 玄机变化妙無穷 越得五行和三界 自是蓬莱现仙踪
一道之來無處來,一道之去無處去,來去俱無,即是真道。宇宙萬物,生滅有時,數缘有定,一道之行,天可載之,地可乘之。道可生,不可滅,一道之蔭,蔭於萬物,一道之澤,澤及眾生,一道之妙微,於斯可見。人能学道,道在人心,心正,道则存之,不正,道则離之。能正,始能明,能明,始見性,性能现,则六慾蔽,七情远矣。
情慾既不生,清静之道现於人身,心能静,始見真虚,真虚無实,始見無为,直至明正清静,真觉自如也。諸子學行多載,能参玄理,一道自有所得也,玄門子同参之。
呂祖先師示:
太師訓詞,乃玄机妙諦,凡人学道,必細参詳,顿悟玄机,循序開悟,刻刻煅煉,反覆施为,自可樂於一道也,宜珍勉之。
白眉先師=華陀先師=雲龍祖師 三師示 辛酉年四月十八日(1981)
【心明氣正 邪魔皆避】
疾病淺中医 勿錯勿延迟 自性能清静 不医能自医 邪魔處處是 浩炁能拒之
修为能光大 法法亦可施 祖德能長远 奚用尋龍穴 修德蔭後人 五行亦超脫
玄門諸道子 快向道中行 因果分明記 浮屠拾级登 。。。。。 。。。。。
人生於天地之中,难逃生老病死之过程,生滅雖有定,老病则难逃也。患疾者,務宜早为之治,若为時过晚,病情擴大,则患疾愈長,如真修之士,煅煉足,修为佳,心清氣静者,遇有疾病。亦可不藥而癒。三界之內,邪魔處處,陰陽之间,人与幽靈,混雜相處,本無相關者,惟是人之數字,有盛衰兴旺,亦有为恶不鲜者,若此,神鬼皆欺之。倘心明氣正,则鬼神亦避之。俗世之士,每多追龍尋穴,以藉山川之靈,蔭己蔭後。山靈毓秀,自有精華,人而求之,善者得其精英,恶者适得其反,靈秀不入恶者之門,是故世人,無须追龍尋穴,大善大德,自邀天庇,誠所謂禍福無門,由人自召耳。
玄門諸子,既抱一道之願,自當循道以行,一道之玄,既可却病以延年,更無邪魔侵犯,亦不需憑山川之精英,以蔭澤兒孫,自能成於一道,兒孫亦自昌盛也。可知一道之大,一玄之妙,一真之可贵也,願眾子同勉之。
關聖天皇示 辛酉年五月十三日(1981)
【忠正廉明之詮釋】
忠正廉明處世方 天人两道是明綱常 學道欲求真果證 勤修精煉最为良
忠者,忠於師,忠於事,忠一在抱,無往而不利者。正者,不偏謂之正,公私分明,浩然之炁,是之謂正。廉也者,俭行俭学,乐道安贫,潔身自爱,謂之曰廉。明者,辨是非,知曲直,不为外慾所誘,心清氣静,一切當明。處世如斯,雖非至聖道之域,而亦一完人也。學道亦如是,既皈於道,自當忠道而行。
師之訓,力行之,師之願,遵为之,既習於道,应竭力以求其理,道中一切事宜,處理至公,毋偏邪,不徇私,執之以中,行之以正。學道过程,勿論遭遇任何艰巨,人心不動,百念不起,富贵不能移,贫賤不思变,安贫乐道,自得其乐。人为萬物之靈,但靈性各有區别,一道之大,其理正多,欲求其踪,先明其理,是非真假,肴乱不清,倘不明其心,难辨清白也。
釋曰:「明心見性」,可知欲见其性,必先明其心也,天人二道,其理如一,其道亦同。今日之世,失人心者多,得人心者少,一心之煅煉,实为學道者之先决途徑也。人能若此,则天人二道,合而为一,真虚之門,指日可待也,願眾生,免旃之。
呂師示:
聖帝所免四字,不特人道应为,學道者,更应为之,行而知其不难,不行當覺其艰也。
靈侯大帝示:辛酉年六月廿四日(1981)
【浩炁能存 则玄道之闡 亦可弘揚】
浩然一炁憑正義 秉公难行義不存 最是玄門真道子 真行真学道可宣
浩然之炁,常存宇宙,人心能正,所行般般,無偏無倚,倘人人如此,则浩然之炁,沛於天地,戾氣则暗,宇宙之中,無分南北与西東,可享太平矣。反之,莫論人与道,般般所行,难以秉公,則浩然难盛也。若此,戾氣则乘時增長,宇宙之中,亦是不分區域,其地之戾氣盛者,其災劝必重,禍亦绵绵。倘其地區戾氣少者,则災劼亦少也。吾願眾生,举凡處事,常存秉公之心,能公必正,能正者,亦可消災也。
因此,凡为玄門之子者,应明此理,凡事能公,憑正義以處事,则事無不成也。则玄道之阐,亦可弘揚,真道之範,亦可发揚於今日之世。若此,真道之兴,自有可期也。吾願玄門之子,明乎斯理,互勉之可。
呂師示: 欣逢靈侯誕 千秋祝稱觴 天人同慶日 萬寿祝無疆
(下转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