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音合刋卷二十》
陸雨松真仙
【人神两道之職】
福德由心造 人神两相依 眾生研真道 行道须及時
是日适逢辰誕,奉 孚佑之命,阐釋人神两道之職,一为無形神職,二为有形神職。無形者,三界內之各级神祇,属無形者。人海之中,壇场之神职人員,均为有形神职。無形神职之類别颇多,不能细錄,但壇场之神职,为眾生所任,類别至简,分为正副監護,正副壇長,正副鸞生及宣道与傳道。
上列神职人員,初任時有試署者,有署理者,一俟等待其人積有功勳及善德時,即可真除之。真除为实缺,举例以言之,别舘及普、智两玄,每壇均設宣道或传道各十二名,惟以真除者为实缺,此乃全真門组織法之规定也。無形神职,一經格於神道,建立功勳較难,因無人体,与神职人員較之,略遜一籌。人有身軀,處事較易,立德亦易,正如 大士所云:「人身难得」,於此可見。尔等既得人身,自應珍惜,及時行道,一旦了然離世,玄機自失也。今既言明,願眾子,勤學行,而證於一道也。
王天君总護法示 甲子年二月初二日 (1984 )
【行學俱備 必能自悟自覺】
大道無量亦無私 眾生習道勿迷痴 天心既在人心在 行善立德应及時
眾子習道歷有年, 列仙聖佛誨訓良多,眾生若能细加参玄参悟,对於一道之得,成就自當有進者。惟是细察諸子学道,除部分能篤行外,大多随意为之,應以社会風氣及道義淪没,多數習道者,並無誠篤之心,向道参研,若此,則真道焉可得耶?欲求有得,必见至誠,能誠自能篤信,能信自必能行,能行更必能學,行學俱備,其道自覺,能覺於道者,必能自悟,能悟之者,必能融滙而贯通也。略以數言,勉於玄門諸子,勿負 孚佑之所期望也。
觀音大士示 甲子年二月十九日 (1984 )
【說法佛心】
心即是佛 佛亦是心 五蕴皆空 七情常寂
無慾無念 不動不静 真如自在 便見明心
佛曰
五蘊皆空 無所觉。 無所乘。 不见不闻 真观自在 七情不起 六慾常寂 非動非静
乃至真静 入清虚門 行菩薩道 一切寂寂 惟見諸空 佛在人心 心即是佛 諸念不起
光明透澈 佛性自现 此即佛心 心常動念 起伏不定 沾於六慾 染於七情 此即人心
人心向善 佛心隨之 佛心既现 即大智慧 智慧能现 乃见佛性 。。。。 。。。。
經云:如是覺來现真諦。行菩薩道 性見真如 涅槃有日 釋道二門 真理同现 眾生習道
融滙而行 殊途同歸 無上至功 阿弥陀佛。
呂師示:
大士有缘 今夕説法 人心佛心 看似相隔 能起佛心 功行上策 俗塵諸子
敬謹受法 明悟以行 證於菩薩 願玄門子 多悟此文 獲益非淺 。。。。
濟世聖佛示 甲子年三月廿二日 (1984 )
【特示修为法】
靈山一法雨 洒尽俗塵寰 修为無上道 光泽照人間
釋道諸子 學道参研 欲求果證 信念为先 勤学勤行 萬劫不变 情慾去尽 一道在前
臨危不乱 佛光现前 心性常寂 境况自然 無憂無虑 勇往直前 見喜不喜 遇憂不憂
心常住道 百無所求 不求功勳 性自悠悠 中途勿餒 直指慈舟 修为若此 天地任遊
諸子習道有年矣, 列仙聖佛諄諄而訓於道者,不知凡幾,数十年來,老衲訓眾生,多以諧趣之詞,欲使眾生在諧趣之中,而能领悟真諦,可惜世人只重諧趣,不着於真理。今夕不以遊戏人間之法以度人,特以修为之法,取其要点,分别先後,使眾生按步行之,逐一修为,乃至涅槃果證。修为雖苦,何殊淘沙見金,行道雖艰,坚志萬事可成,靈山有路,何殊捷足先登,蓬莱仙境,欢迎眾子光臨,惟願釋道二子,同登彼岸也。
呂祖先師示:聖佛一夕話 學道一指南 切实兼膚淺 勤悟更勤参
感謝金剛佛 教誨在玄壇 眾子能领學 如獲甘露餐 悟之领悟可
呂祖先師示 甲子年四月十四日 (1984 )
【修为初階】
龍鎮壇示:時逢甲子,乃三期末劫之末首初辰也,又值 孚佑宝誕,是故 都天仙聖、三界神祇及 天皇等,均蒞臨 玉清虚宫为 孚佑祝嘏,今日除在本别舘
呂師親臨致詞外,其餘全真各壇,均請 柳、呂二天尊代为署名致詞。呂師示:
末劫之末,天空海濶,勤修勤得,自然超脱,天運到此,乃三期之末。末劫初期,人間一切,更觉艰巨也。一切天數,行於人間,般般哈如曇花幻影,瞬息萬变,人事之所为,难勝於天数者,自算之得失穷通,未必如天数之所定。
真学道者,若求一道有成,自应排除一切未來之幻觉,应作目前之修为。学道者,能真除妄念,不作顧慮,不求名達,能達到無远慮,無近憂者,则真修之道,自當有進,心自能明,性亦自見,能修至此,道必可期也。寥寥數言,可作道銘,諸子弟之中,習道有年者,數亦不少,惟願珍惜一道之途,多参此文,以为助道之圭鑑也。願眾同勉之。
鍾離太師示 甲子年四月十五日 (1984 )
【明悟而不行 如入宝山空手回】
了悟亦须贯徹行 多行多学拾级登 修为已至虚空境 始見玄門一道生
全真阐教,重现人间,已百數十年矣。前者不計,就本舘成立以來,已十餘年矣,先後得蒙 列仙聖佛分别致訓,有關一道之玄,一道之妙,並示以学行修煉、清静法門、內外双修、明心之道、见性之理,一一詳为阐述矣。
眾子之中,大多能明瞭其義,惟是能了悟之後,而又能貫徹以为者,则不多见也。修为之初階,昨日 孚佑已詳言之矣,若能按步以行,坚心行之,则大道當前,自可同登彼岸,能明悟而不行者,如入宝山,空手回而已,願玄門子,刻刻参悟之。
白眉先師=華陀先師=雲龍祖師 三師示 甲子年四月十八日 (1984 )
【葆身安命延道力 除卻心魔煉性工】
天運五行变化中 盛衰興敗古今同 安命葆身研道範 除却心魔證意宗
宇宙之中,五行变化,雖属天運之转移,其转移之數,類多为人自召。五行有相生相尅,能以一道守之,也可逢凶化吉,倘随數以行,此为定數,倘數已定,则萬般逃避,亦不为功也。
世人學道,除真學真行外,对於葆身安命,自应刻刻培育之,壽命延長,则道力多进。是故身患疾病,必须治理,倘非患病,不可無疾呻吟,固體强身,乃健康之道。體魄坚固,身心乃清,能清能靜,習道自進。學道之首要法門,除心魔,坚道念,此法 列仙聖曾常述之耳。心魔不除,六慾常生,慾不能除,难见真道,心魔能去,道在目前也。
三師同語,旨在迷津指引,俾眾子在修道之門,能了解真道之所在耳,願眾同参勉之。
關聖天皇示 甲子年五月十三日 (1984 )
【惟一善一道 始可超五行而逆陰陽】
天運之转移,有如四時之序,古往今來,盛衰興敗,亦必有其定數者,际此末劫之末,宇宙之中,勿論何地,皆受天運之一切影响。千年之劫,百年之孽,应劫顺數,此乃循环之理,所謂人謀焉可勝天?惟有一道之得,始可逆陰陽,而超五行。
凡人顺數而生,数尽而滅,若在於數者,勿論如何逃避,均难超越其數。惟有一善一道,能積其德,始可超五行矣。前贤云:「得道者多助」,即是此理也。倘失於道者,雖身處極樂之境,亦难逃其劫孽也。眾生在此時刻,既云學道,自应真學真行,道途雖远,倘能行而不輟,以坚毅之志,忠一而抱道,則百孽不侵,諸厄尽解,心靈蕩蕩而不懼危,心無二心,如是修为,自可明心见性,以入世之境,还諸出世之途,修持在我,自可抱道还原。特此數言,以勉諸子於一道矣。
呂師示: 聖帝訓言,在此時機,所語尽是箴规之言,眾子若能真修悟之,大道必見。年來眾子弟勤参勤学者有之,隨意敷衍者有之,記名學道者有之,中道而棄者有之,能積善道者亦有之,諸子之纪錄已由 呂監察彙别完畢,今奇示出俾眾週知。
餘略:纪錄頒佈完畢,惟願各子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
靈侯大帝示 甲子年六月廿四日 (1984 )
【人心合天心 道乃可得】
世事能常变 人心抱道心 天人同合一 大道即可尋
天地之变化,宇宙之循环,萬物之生長,四時之定序,均有其一定之理。世無尽善之人,更無萬恶之物,太極之图,纯白之中帶一黑子,此乃萬善之中,亦含一恶,純黑之中,具一白点,代表萬恶之中,亦含一善也。天地之中,無善無恶,则無眾生,尽善尽恶,不成宇宙。可见两極之中,陰陽調爕,乃可乘萬物,育新機也。
人之心危危,道之心寂寂,人心常变,道心常静。學道之士,臨难不懼,闻变不驚,如此,方可抱一道之心,道心在抱,即合天心,天人同合,道乃可得。兹值末劫之期,書此以为玄門道子,一参道妙也。能参能学,能行能修,则一道之功,自然在抱耳。
太上道祖示 甲子年七月初一日 (1984 )
【外修为主 內煉为輔】
末世行道重外功 内煉修为次要中 得免輪迴超三界 更積功勳證道宗
古人修道,着重內煉之門,满以为煉至虚無,得入寂静之境,便可證於一道。豈知在人海中,無外功之補助,雖煉至丹还在抱,亦不过入修羅之境耳。試想古今之仙聖贤者,類多在三界之內,人海之中,建立殊勳,然後抱運果證,是故外修之功,殊为重要也。学道之士,能在塵俗之世,行善立德,修養身心,善德並立,自可脫離六道之循环,能離六道,自超三界,若能在三才之內,更積功勳,憑外在之功,進修内煉之得,则一道之真,自能立见。
孚佑曾曰:「外功六七,內煉二三成。」此即真理也。玄門子,三復斯言。
呂祖先師示 甲子年七月初一日 (1984 )
【法壇非求医問咎之所】
玄門子弟,大多心竅不通,有事求請,只求方便個人,不問壇儀時刻,殊以为憾。吾常言設壇阐教,志在一切眾生,循道以行,以求證於一道者,但世人類多以法壇为求医問咎,以仙聖作为大夫,以列神作卜叩之士也。其他如學道、行道、参道、研道、玄真之理,修为之法,一切均無在脑海之中,只存有求神庇佑,有疾则請医,遇事则請叩,如此學道,可稱为道中之子也耶?世風日下之今日,全真之門,仍有不少如斯子弟,堪为感歎也。
兹篇所示,可複印後,分别寄与所有本門子弟,一律知照。
鄭安期金仙示 甲子年七月廿四日 (1984 )
【以山河不变諭志坚】
蒲澗濂泉景色多 千秋萬載一山河 百劫依然風物在 白雲仍是漢時初
宇宙萬物,歷百千劫,而能屹立而独存者,山河也。慾海眾生,受尽滄桑,仍能持一道以行者,堅志也。山河不变,坚志不移,學道者,能悟是理,则道自得。寥寥數言,贈於玄門道子,以为参悟耳。
呂師示:金仙數言,語雖簡,詞意实深,透悟之,有助於煉道也。
柳天尊示 甲子年八月十五日 (1984 )
【天道之八箴】
天道人道两相行 雖属难行拾级登 有志自能登彼岸 回頭便是百年人
先聖誨人以八德为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以为做人之本。人若能守之以为者,则曰完人。而天道亦有八箴之规,其名曰誠、信、學、行、坚、忍、定、煉,此八字之中,能守而为之者,誠虔以行,信念弥篤,勇於學習,矢志以行,坚心不移,忍忍以为,定静以赴,真修真煉,學道者,能实踐而为之者,則道自見也,願同参之。
呂天尊示 甲子年九月初九日 (1984 )
【入真門 只求神靈 绝非道子应为】
求道志誠 學道志坚 修道志勤 道乃可得
近數十年來,求道者多,學道者少。考其主因,類多以为能皈於一道者,必可福蔭自身,澤及兒孫也。此種思念,世人大多如是,若以此念而皈於一道者,实属謬念之極。须知禍福無門,由人自召,能行善積德者,既具此因,必收好果。倘作恶多端,自必得恶報矣。
所謂神道之庇蔭,亦必從自身所積之因果,所作而得善恶之果報矣。若皈道之士,能循道而行,棄恶從善,自積功勳,如是,天道自必加沐天恩,以为果報,绝不能寄身玄門,便可叨天之蔭也。
細查壇场諸子,類多一時之念,即行求道。 呂師以度人为念,大開方便之門,雖缘數未能相合,亦姑为收錄。是故一經收錄,有從不蒞壇者,有中途棄道者,亦有五七載而不通音訊者,間有人海諸事,感觉不如意,遂使中途離道者,更不知一道为何物,缘何而皈道也。乃至皈道人多,学道人少,真行者寥寥無幾矣。
關於久無音訊之同門,应處理如下:
凡三載不通音訊,亦從未臨壇者,一律作为自動棄籍論,但仍将該生之纪錄,另篇一册以为備註。今後为重質不重量,亦免濫竽充數起見,今後新收弟子,自应嚴格執行。凡未滿十八岁,不論乾坤两道者,暂不收錄。凡數缘未全合者,一律不收。凡任介绍人者,应先明求道者之心理動向,若属正常而虔誠者,始可簽署介绍。在未簽署時,先为引見本壇负责者,作简单接洽,始可送上批示。此種办法,刻日執行。玉、智两壇,均以此为收錄藍本。
欲求一道之進展,应認真執行,始能发揚光大也,願諸子真行之。
呂祖先師示 甲子年十二月十五日 (1984 )
【甲子年封印訓詞】
甲子歲暮,又一年矣。综合年來各壇情况,略一述之。玉清别舘、普玄精舍,三壇之成就,已較往岁为佳。九龍别院創立數載,在过程中,根基未固,艰巨重重,幸赖諸子眾志成城,百折不撓,互为守助。今者难關已解,道務漸昇,前所憂心忡忡,今则一掃而空矣。倘能坚志以赴之,自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吾曾有言,信道易,行道难,难行而能行者,事必有成。汝等密察观之,在此數十年中,玉清全真法門,從觉善复兴後迄今,已立壇场四五,所立者至今巍然独存,從未见有中途而断者,此無他,人心歸一,天心合一之所致也。可知一道之行,能不畏艰辛,矢志以为者,事必竟成矣。諸子弟能積一善,便積一德,天道無虧,自膺福蔭,願诸門人,同勉旃。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元月十五日 (1985 )
【乙丑年開印訓詞】
歲次乙丑 新春已臨 一道長存 必獲天庥
是岁天運流年,岁星守位,無咎無誉,災难較諸去年为少。工商各業,浪静風平,惟是投機方面,慎慎不可,正財正位,偏财失位,眾生不可冒此風险。凡属道子,能依一道以行,安本份,立道根,则一切自沐天庥也。
去岁宣誓登記以來,請領道牒者人數不多,茲定於本年五月十三日以前,为截止日期,至何時頒发,另行示知。至曰何日再行登記頒发,则殊难料也,各子弟如道心常住者,可在五月前登记之。
又 今岁流年主批者为 呂天尊。
陸雨松真仙示 乙丑年二月初二日 (1985 )
【好趁肉身尚在 见善行善 真一以为之】
福德雖由先祖蔭 德澤仍须自修身 正直無私应存公 神恩能沐可見真
甲子已去,乙丑早臨,韶華已逝,於此可见一斑矣。人間岁月,对於修道者,切莫再磋跎以誤道程。神人职责雖各有不同,但神职者萬不能稍有差错,倘有差错,其功难得,若是严重者,可謂一失永失矣。人海之神职者若有差错,因其有肉体,可以功赎罪,仍可継续行於一道也。因此,凡玄門道子,早趁大道當前,奮勇向前,见善行善,济世度人,真心以为之,则一道之成,自有可期也。吾願諸子能明此理,真一以为之,则善莫大焉,互勉互可。
王天君總護法示 乙丑年二月十六日 (1985 )
【珍惜人身 煅煉於一道】
靈感格天地 一悟可贯通 無中能生有 虚空證道宗
世间萬物,均有含靈,靈应則生,靈殁則滅,是故飛禽走兽,以至一草一木,亦可得天地之靈而成道者。人为萬物之靈,較之一切生物,含靈特高,智慧更加領悟。惟是人身慾念特多七情常備,因此修为較难,其他生物雖不及人靈,惟是七情六慾,二者俱空,修为较简,成道示易。是故人之修也,倘不及其他眾生,则空负修具人形,不得其道也,豈不惜哉!寥以數言,奉劝諸道子,珍惜人身而煅煉於一道也。
觀音大士示 乙丑年二月十九日 (1985 )
【論智慧及心願之道】
虚空寂寂 寂寂虚空 能现真我 假我無踪 真假能分
自我慧中 既能分微 足證其功 釋迦行善 隨缘随功
道家立善 着重外功 二者一體 修为乃通 心願既立
中道勿空 清静之門 融滙無穷 能了悟者 可達南终
呂祖先師示: 大士説法,深淺得宜,能依法語,修为自得也,願眾同勉。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三月十五日 (1985 )
【批示請領玄壇】
纯陽批示,表文覽阅,查四玄之壇,若按數应缘,早应全立,惟是人为之失,未許续立,以至今日缘数再兴,吾心亦慰,欧阳信清自皈道以來,誠心習道,遵守信義,为近年來諸弟子之中具有成就者。今既立願請領壇场,按年资纪錄,亦合缘數,自应准請领壇。
至於設立地点,沙田一地確無全真之門,似此应可在該地成立,四玄之壇,均为一级崇奉,其章則法规与普、智两壇相同。日间吾當向 中天備案,信清等可刻即行事,如有任何难题,大可壇前請示,務求四玄能立,則今後全真之門,自可发揚光大也。
至於普、智、別院、玉清别舘各同門亦应協力相助,同是一源之水,無分尔我,一善之念,一願之行,自可得沐天庥。至於显通之所慮者,吾當設法以解之。今夕所批,依此以行,亦一大善也。
濟世聖佛示 乙丑年三月廿二日 (1985 )
【論天理循环 瓜豆分明之義】
一树菩提證本根 人海修真脱俗塵 有为修至無为我 無恶善至省其身
釋也者 道也何 二派原來唱善歌 善歌積德人增壽 作恶自能枉奈何
天理循环原不易 瓜豆分明毫不差 三世缘中原無定 全憑人作果因分
今世雖苦來生樂 今世穷奢積孽多 若问因果來何處 可问自身唱甚麽
善根能積得天蔭 福泽能承子孫優 今闻本舘一道宣 有志承壇立道勳
眾生一一能悟道 三界內外皆神仙 創道雖艰行更难 立志不移越關山
君不見南山一道子 經歷了萬水千山 忠一不移任何艰 苦也能餐。。。
古今多少士 玉門證班班。。 帝願又重还。。 。。。。。。。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四月十四日 (1985 )
【玄音能熟讀 踏蹄見天堂】
是日视禮儀失節,主禮者事前与眾生酬酢,致未能及時取出祝文備用,至行禮時嘱禮生取用,又隨意取文,不加細察,殊失尊嚴之極。以後凡为主禮者,在未行禮前,不应分神他顧,切記切記。
諸生習禮,歷年有所,举凡一切壇儀禮節,自应習熟,但至今仍未臻至善之竟,此無他,内心並未殷殷谨託而已。学道若此,殊堪惋惜矣。數十年來,列仙聖佛,阐道説法,不知凡幾,深入淺出,明確濟世,度人之方,隨缘应化,誘導眾生立善之基,外修之行,内煉之法,無一不備,諸生若能细意参研,自可立悟明心見性之旨。独惜真学真行,寥寥無幾,随俗者多,真行者少見矣,所謂一本玄音,能熟讀尋真踏蹄見天堂,未知眾子之中,熟讀者又幾人乎?今後若不勤奋修行,韶華易逝,虚费光陰矣。
至於慧玄精舍神龕之对联,现特示出,俾得以先行定造。联文曰:最上款四字。即
呂祖恩師-----左上联==慧福双修成大道 右下联==玄真共證抱丹還 其餘日後再示。
鍾離太師示 乙丑年四月十五日 (1985 )
【心性皈一之道】
天心人心与道心 三心合一向道尋 三位若能成一体 躍出浮塵现真金
天心常静,道心常住,人心常動,故难得一致。人之心也,動静不常,静若處子,動则如脱韁之馬,聚散無定,是故难以明其心见真性也。學道者最难煉至心性皈一,尤以澆漓之士,更难有成。末世人心,般般如是,参玄學道,已属少見,悟道修真,殊难一睹也。願眾道子,真学真行,以为勉勵。
白眉先師=華陀先師=雲龍祖師--三師示 乙丑年四月十八 (1985 )
【阐述養生之道】
大道之行也,繞日月而運行,陰陽消長,循环不息,是故一道之大,随處皆是,一道之光,附諸萬物。萬物之含靈者,道可附之,道可度之。養生之道,除節制飲食外,每日之操作,必有定時,一切以中庸之法为之,则疾病自少。心境安寧,意念正確,則無慮於身心,身心清静,自無疾也。所謂養生之道,不外如是。凡属玄門子弟,必明養生之理,对於學煉,亦有莫大之補助也。願眾参之。
關聖天皇示 乙丑年五月十三日 (1985 )
【玄壇立案】
玄門弟子修道功 立德立善慾海中 忠一能存天地炁 古今仙聖与人同
玄門諸子,既歸道門,自应修为,以證一道於至善之境。火宅修行,原不易易,惟是心存一道,棄恶遷善,立德行仁,遠情慾,避三毒,乃至清虚之境,则一道之成,抱運果證也。
今据玉清虚宮所請,開設慧玄壇,此壇乃四玄壇中之第三位,今既缘數均至,自应准予立案。四玄现只缺其一,将來數到之時,则全部成立,屆時天迸转移,末劫之期,屆時已尽也。有待玉門子弟,勤行勤修,一者,不负 孚佑之所期,二者,可应天運之转移也。玄壇之负责人,倘能真修真行,真善真德,吾當不负諸子之道心也。
靈侯大帝示 乙丑年六月廿四日 (1985 )
【末世修行之箴规】
末世修行倍覺难 俗塵变幻亦纷纷 要是真心來學道 何愁大道丹不還
末世修行不易,今古皆然矣。人海之变幻,天地之循环,遂使富貴朝夕倒悬,貧濺時刻更換。學道者,倘逢此厄,兼以七情之累,六慾之擾,自當無心向学,萬念俱灰,定力不足,遂致棄道於不顧。倘如是,則多年功行,毁於一旦,殊可惜也。若能坚决其志,排除萬难,戮力以赴,不畏其艰,则一道之光輝,现於眼前,玄妙之門,亦大開方便也。願玄門子参悟之。
呂祖先師示
靈侯訓語,句句箴规,學道之士,遭逢劫孽,大多棄道,多年修真之士,亦难免同一心理者,此为學道者一大忌也,願各子弟多参此文。
太上道祖示 乙丑年七月初一日 (1985 )
【内外双修基本之道】
大道無量尽 虚空證道真 入世还出世 了卻凡俗塵
道無量,更無盡,更無盡藏。學道之士,先從外門修为,再從内煉之道以煅煉之,外修有所进益,再求内修之法,由淺入深,由學而行,循序漸進,以至清静之境。內在修为,着重清静,不得其静,心性不清,性能清,心自静矣。心性俱静,自入寂寂之境,能修至寂,寂無所寂,則達真虚之境也。玄門子弟內外同修,兹篇所記,乃基本之理,諸道子多参悟,自可豁明其理也。
呂祖先師示:
太上訓詞,内外双修之道,至理明言,足为修真之鑑。諸子勤參勤學,自可有成也。
鄭安期金仙示 乙丑年七月廿四日 (1985 )
【評乙丑年盂蘭法會成绩】
虔誠一道鬼神欽 超生拔死濟眾生 蜚声三界真功德 仍须内外两相修
是歲盂蘭,依例啓壇建蘸(音站) ,别舘之成立迄今,歷歲均有此举,初办伊始,成就平平,歷年经驗倍增,兼以主办諸生,虔誠以赴,成就日進,迩者成绩明显,神鬼皆知,致有附薦之举,今歲盂蘭成就。罪孽輕者,即于拔薦,孽深障重者,为其逐一洗脫之,間有未能即拔,心境悲愴、嚎哭者亦有之,多薦多拔,自可超然而脱也。
考察經課,主課生均能按规矩守儀,惟是道課諸生,間有二三子,在誦課時间,未能守规隨儀,诚属一憾事也。今後自应勵精图治,更進一步,始可有更大之功德也。全真諸子,勿忘內外双修,以證一道於無量尽也。願眾同勉。
柳天尊示 乙丑年八月十五日 (1985 )
【决心尋道者 道必可得】
月圓人未圓 登上宝筏船 决心來學道 必可得全真
月華如水,遍照大千,光輝耀目,秋節眼前。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欢離合,文人雅士,今夕詩興闌珊,而學道之子,自當望月開怀於一道。語云人生幾見初一月此句之言,等於难得一見者,可知初一之夕,並非無月,实难一见而已。
考初一之月,出於丑盡寅初,乃一小娥眉之月,出现時刻,为時甚短,世人於此時,酣睡正濃,实难一見,非有决心观望,实难一睹者。學道亦然,对於一道有决心尋求者,道必可得也。今夕借月談道,亦属良辰美景,願玄門子,學、参、行、煉,齊向一道而行,坚心以赴,方不负 呂師之所期也。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九月初一日 (1985 )
【玉清别舘成立二十週年訓詞】
廿載韶華東逝水 今秋喜見大道行 歷尽千辛能確立 從兹大道拾級登
别舘創立又二十週年矣,天數如此,例经諸多挫折,始能屹立於人海之中,百鍊千錘,可證眾弟子之坚貞抱道;四善收而四玄興,此乃全真之定數。今者三玄已建立,只侯四玄之誕生,一缘一數,從不錯誤者。
欲求末劫之再不運行於宇宙,则眾生自应真善真修,以应天心,則劫當自清,孽亦不臨也。歷百劫而尙存者,真功也,遭厄難而能泰然處之者,真道之士也。是日諸天仙聖齊集於玉清虚宮,吾抽暇臨壇,勉諸子於一道也,别舘誕辰快樂,諸子弟同心慶祝,可賀可賀。
呂天尊示 乙丑年九月初九日 (1985 )
【怒斥贺誕禮儀脱節】
禮儀脱節,参差不齊,成何体统,罪如何歸?往歲朝禮,禮生多數依刻返壇,今夕为何如斯疏落?雖逢節日,登高完畢,心若虔誠,为何不返?更有甚者,禮儀未,中道退壇,如斯所为,罪甚!如無滿意解釋者,一律懲處。
梅镇壇示: 呂天尊盛努而去,可照行送聖禮。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十二月初一日 (1985 )
【學道者应學行一致 以体道心】
光陰如白驅过隙,转瞬又是一年矣。眾生學道,有略有寸進者,有深明道義者,亦有一知半解者,更有只求神靈呵護而未闻一道者。雖曰各修各得,但以度人为旨之法,似非一道之所宜也。休、博二門,則源源不绝,尋因问果,研道参奥,则寥若星辰,此亦非全真之門学道之法也。欲求一道之成,自应淬礪奋发,學行一致。以体道心,如此方为修真之士也。
呂祖先師示 乙丑年十二月十五日 (1985 )
【乙丑年封印訓詞】
大地又回春 天運更環循 立德來行道 道範要遵循
一年容易,又是丙寅之岁矣。一道運行於天地之间,歷千秋而不易。眾生學道,有望於一道之成,仙聖度人,有冀眾生同登彼岸,惟是學道不易,證道更难,倘学而能行,能行而不断,再而能修,則真修真煉,自有可成也。若坚心以赴,不畏萬难,則全真之門,自可一一以證於真也。玉門諸子,尤以淬礪奋发,以竟全功,莫負列仙聖之所望也,各宜勉之。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元月十五日 (1986 )
【丙寅年開印訓詞】
天運循环又一年 眾生学道欲成仙 仙體未能得證日 依然仍是俗身缠
大道未成登果證 自应修身立德程 全真悟道原輕易 慨叹世人意未清
层级漸進從道範 般般奥理自分明 澄清自我無渣滓 自頓自觉自分清
若能進至虚無體 三品同時滙合凝 入化出神操在我 如此方稱聖佛仙
(能悟之當自明,能念之當自成也。)
丙寅天運概适述之,今岁之宇宙運行之運,较諸往岁,其不同者,守岁之神,意祥和譪,惟是镇岁之星,十分兇恶,今岁東南方有叠叠不吉之兆,仍能化解,惟是西北方位,危机叠叠,烽火燎原,大有一觸即发之势。
能避免於一時,则末劫之期,仍待時日,倘無可免者,则已屆末劫之末尽也。至曰本地情况,無大变化,若無外在因素,依然顺利度過一年。凡属一道之士,最宜修身立德,學道煉道,加強本身之道力,以应未來混沌之期,此为道子应守之道也。一道在心,行之而不懈,始謂之曰真道之士也。願門人同勉之。
陸雨松真仙示 丙寅年二月初二日 (1986 )
【論學、行、修、煉之層次】
福德由人種 德满自呈祥 正大無私者 神力可卻殃
全真聖道,自阐教至今,已六百餘年矣。先後学道之士,得道者大不乏人,就以神道而論,諸仙聖曾屢言之矣,一修一得,及修至如何境界,有赖個人之先天夙缘、後天道缘,從無不变之例者。由学道而行道,由行道而修道,层级上进,以至果證於道。初层为神道,进而为仙道,更进者为聖道。学道之士,倘未能修至仙聖之體,則应格於神道,亦不致有负於一道也。願玄門諸子竿頭百尺,更進於一道也。
王天君總護法示 丙寅年二月十六日 (1986 )
【身體力行 循道而進者 道必可得】
午夜時光恭祝誕 可見諸生有真誠 修來一道全真客 玄門难见有精英
今日为玉清虚宮列位護法公誕之期,本天君謹代諸神衷心致謝。本門創道以來,於兹數百載,秉承一道之机,以应於俗世。古往今來,寒暑屢易,同門者得一道之真,大不乏人,而中途流落者,更见不鲜。
此無他,坚心以行,虔誠以为者,自當達於彼岸。修持不继,信而不坚,雖有先後天之優越條件,亦难一睹一道之微末也。列仙聖佛阐道論道,一向行之不怠,倘玄門诸子能身體力行,循道而進者,道必得也。諸生学道,歷年有進,若能持之以恒,则道自得也。願眾子勤修之。
觀音大士示 丙寅年二月十九日 (1986 )
【阐釋难捨能捨 难行能行及难忍能忍之義】
釋道二門同阐教 法法同歸萬法宗 捨行忍学见真諦 一道得來萬法同
釋道阐教,殊途同歸,萬法歸一,融滙貫通,修道修真,滙合则融,尋其真諦,妙用無穷。吾曾言,欲成真道,除虔信坚定篤行外,唯一着重者,能捨棄一切物慾,即所謂难捨能捨。世间一切事物,难於执行者而能行之,謂之曰难行能行。一切难忍之事物而能忍之以为之,謂之曰难忍能忍。倘修为至此,則道亦近矣。願玄門诸生,细参詳之。
濟世聖佛示 丙寅年三月廿二日 (1986 )
【覺悟還原 無是無非 即是佛因】
顿開智慧證前因 養性修真卻俗塵 覺悟還原無我体 真修共进也同歸
釋道二門,殊途同歸,感恩化物,了卻其因,覺悟還原,頓悟前身,了了明明,性見合真,小智小慧,即是凡塵,大智大慧,自发善心,是非非是,俗世凡人,無是無非,即是佛因,能悟之者,超越凡塵,玄門道子,仔细参詳。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四月十四日 (1986 )
【訓詞待四月十五日錄出】
列仙聖佛在座,是日承蒙蒞壇致賀,殊深感銘,特此致萬二分謝意,兹因显通声缐不佳,所有致詞,待明天錄出,现先行送聖結壇可。
鍾離太師示 丙寅年四月十五日 (1986 )
【行道为难 煉道为艰 苦行苦煉 始越關山】
學道应知行道难 行道更知煉道艰 學行煉至無火侯 超越三界五行關
玄門子弟 學道維艰 苦行苦煉 始越關山 中途不馁 果證自還 任何艰苦 般般自餐
前途大道 任君往還 學行俱備 了卻人寰 虚空自我 指日丹还 能细悟之 果滿斑斑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四月十五日 (1986 ) (恭錄呂師四月十四日宝誕訓文)
【玄門子弟 应脱塵去俗證玄真】
尊師重道禮应宜 人生苦短勿延遲 有道自然無量度 好趁數缘有皈依 立志行來循道範 勿習俗塵六慾痴 水月镜花虚空幻 富貴浮雲亦等行 長江後浪推前浪 好花開尽落花殘 人生世事如棋局 难得功勳證斑斑 學道能成真志願 五行超越入天斑 。。。。。。。
雲龍祖師=華陀先師=白眉先師 三師示 丙寅年五月初一日 (1986 )
【學道者多 成道者少之理】
一道行來千百年 古往今來仙聖賢 學行修煉虚無境 悟徹玄机妙無边
古今學道者,大不乏人,學多成少,究为何因?俗世之士,學而不成者,其理有三,一者,信念不坚,二者,中途变節,三者,难守规範。除此之外,遇难不守其志,若遇竟况变遷,则怨天尤人,兼以六慾七情,难於避免,凡此種種,难道之機,刻刻可期。是负學道者,应知其道之所在,時刻提防,免墮恶習,則心清而性明,既無外慾所侵,更無七情之擾,则清静之門,當可自見,如是入清静之境,出虚空門,則真自抱也。願玄門子,勤参悟之。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五月初一日 (1986 )
【知易行难之理】
知道易 行道难 學真道 最为艰
修道者能明此理,则学行較易,古人修行,較易證道。其理安在?此無他,情慾之困,人心之向,六慾之擾,三毒之誘,較之今世为少,是故真修之道,较易修行。今日之世,人心不古,道義淪没,六慾七情,刻刻俱在,兼以世風日下,真心向道者少,随意皈依者多,乃致形成皈道者眾,得道者寥寥矣。欲求真善,必须至誠,欲求真学,必先坚念,欲得真道,虔篤修为,苦行苦学,乃至见真。玄門子,勉旃之。
關聖天皇示 丙寅年五月十三日 (1986 )
【修道应明性 煉道不断绝】
欲求得正道 忠孝節義先 五常和八德 着着要佔先 七情与六慾 抛棄最为宜 三毒与四關
勿思勿迷痴 學道应真意 行道力維持 修道应明性 煉道不断绝 真心和真行 不着意迷痴
人生皆苦短 習道勿迟疑 肉身修來福 富贵如幻煙 海市晨樓样 真覺日已迟 復古终有日
禮義重復施 三期末劫尽 自可待時機 奉勸世人者 真願真行之 。。。。。 。。。。。
靈侯大帝示 丙寅年六月廿四日 (1986 )
【欲求真道 须誠信篤行 真修真煉】
虔誠篤信向道尋 勿貪捷徑墮淵深 不畏艰辛和困苦 自然鐵柱也成針
晚近學道之士,欲求一道之有成,不惜貪图捷徑,謬然而行,憑少少智慧,自以为是,等於盲人騎瞎馬,真道自不能見矣。近世人心多類於此,殊为可惜。欲求真道,自应以誠信篤行,真修真煉,向道邁進,中途不易,坚守道念,常存道心,歷萬劫而不移,遇百困而不怠,如是方能達至真虚之境,始可見一道之真也。玄門子,明乎哉!
呂祖先師示:
靈侯所訓,至情至真,玄門弟子,三省其身,聖贤之理,固若金箴,惟願諸子,坐言起行,勿负 列聖之所望也。
太上道祖示 丙寅年七月初一日 (1986 )
【阐述無为法】
虚空至上說無为 俗海沉淪有所皈 鑒领至高無上道 眾生摆脱勿痴迷
內修之篇,曾敍述清静之境,能達至清静,以至入虚無,始可入真虚之境。欲求不二法門,必先煉性,性能見,心自明,能明心,则入虚空之門矣。既能證於虚空之門,则無为之道,自當證之。一切世间法,属於有为,一切無形之道,属於無为。有为者,以实相證,無为者,一切见空。
慾海般般,倘不能消除慾念,雖修为有日,仍属有为之道耳。欲求真境,必先除慾,自我清静,再從实入虚,直達真虚之境,一道方可有为也。願眾生,明斯道,學煉並行,成道自當有日矣。
鄭安期金仙示 丙寅年七月廿四日 (1986 )
【道之宗旨】
一道为無量 已歷幾千秋 度人兼度世 歲月不停留 太上無为法 得悟上慈舟 人性原本善
後天物慾投 遂令先天性 轉向溝壑遊 真靈遭淹没 原性不復留 一道如明燈 光輝照九州
度世般般样 由人去为修 養性兼葆命 明心見性修 善德两相併 內外兼蓄收 一俟心性現
虚空自然投 無善更無恶 混元一炁留 如是常清静 如是棄俗流 此是道之旨 願眾共同参
柳天尊示 丙寅年八月十五日 (1986 )
【勤學於道 可却禍殃 真修真煉 可越五行】
大道为無量 光澤照人間 真修來濟世 煉道莫等閒
人生數十載 天道有循环 今生能果證 位列在仙班
孚佑帝君,济世度人,已歷千載矣。一道蔭於人間,有如明燈一盞。道之力,遍及萬方,道之光,照盡都天三界。玉門弟子,普惠十方,得蔭於 呂師者,不知凡幾。人生有劫,一缘一數,一劫一孽,亦生与俱來者。若有道之士,修为得力者,遇劫化劫,遇难呈祥,倘功力較淺,也可大化为小,小化为無,此一道之蔭也。
倘眾生与道無缘,更無一數之牽,更不養性以葆命,雖云入道,实不學道,名曰修道,实不行道,如是者,百千萬眾,如是眾生,自當安照数缘,後天之命,先天之所定也而行之。
欲却諸孽,欲離禍劫,自當明其心性,勤學於道,勉力修为,方能抵此。倘能真修真煉,以證於全真門者,則超越五行,不为後天之所限也。吾奉 恩師之命,執掌玉門之監護,自感慚愧無建樹,藉此月明之夜,坦诚奉告,厚望吾門諸子,奋发图强,立德於人間,積勳於天上,则不负 列聖之所期也。願眾同勉。
呂天尊示 丙寅年九月初九日 (1986 )
【内煉之法】
道里全真 先及修身 身修自得 培育元神 神与氣合 精沛自身
三者能合 自出其神 內修配合 外功能行 欲求有得 静定守真
静至虚寂 乃见真神 無情無慾 乃见真神 欲念既起 三品即分
心猿意馬 萬象奔腾 如斯感觉 难收其神 念念俱寂 分清主賓
無心無物 無君無神 到此境地 便證其真 內煉之法 简单直陳
凡我同門 修为認真 無忌無慢 親力親行 勉諸後學 仔细詳参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十一月十五日 (1986 )
【举辦講道及會坐班事宜】
案查全真法門,着重内外双修之法。欲求一道之有成,绝非誠、信二字乃可得道者,吾曾有言,外功方六七,内煉二三成,可見内外双修之重要。吾門諸子已羽化者,大多外功六七,而內煉一門從無煅煉,以致滅後大多只能格於神道。又或再世转輪,所證非虚,諸子有目共睹者。
上月諸子有請举辦講道班及修静班,其意甚佳,惟恐中途断绝,擬欲試辦。至於内煉法門,应取何法,显通曾密請指示。静坐之法有三,一者为禅宗式,乃佛家之坐法,二者为玄宗式,乃纯道家之坐法,三者为儒家之静坐法,亦即因是子之方式。吾取是今者,乃因釋、道二法,倘煉習失常,乃至走火入魔之象,对於身心,俱無裨益。但儒家之法,從丹田以至天
靈之頂,三品之上落,精氣之滙合,神氣之運調,均從正途而運行,不若釋、道之法,從小周天以至大周天,蓋因運行之不同,煅煉之法亦異,顺逆運行至有入魔之境。为求慎重計,故取斯法。是法若煅煉有功,也可入化出神,若修为不及,也可養生葆命,实百利而無一害也。
在未辦之前,未知成績如何,特借慧玄试行之。今者講道之場,諸生甚感興趣,而会坐一門,亦颇具成就。區區數次,得來成就亦佳,今可遷回别舘行之。会坐期满,若成绩甚佳,可請续辦之,講道亦然,由明歲元月開印後開始,所有講道、会坐二组,均在别舘行之。各壇子弟若有興趣者,可返舘登记,共同进修,符合内外双修之旨,通傳知照。
呂祖先師示 丙寅年十二月十五日 (1986)
【丙寅年封印訓詞】
大道運行總不息 循环两儀与太極 一道永垂於人間 達到虚無仍不息
世人行道要真誠 度人度世要積極 内外双修火侯全 蓬莱仙境可親歷
歲聿云暮,丁卯又臨,别舘存於人間,又增一載。今歲道務,可謂無咎亦無誉。歲月催人,韶華不再,眾生在有生之年,自应珍惜一道之功,百尺竿頭,自应更進一步,立人立己,善与人同,檢討过去,应付目前,准备将來。
學道之士,能謹守此原則,以应於一道者,其道必昌也。眾子之中,習道數十載者,亦不乏人,能真行於一道者,为數不多也。欲求一道之有成,勿忘今日之言,能应斯言者,即真道之子也。願眾門人同勉之。
呂祖先師示 丁卯年元月十五日 (1987)
【丁卯年開印訓詞】
星转乾坤在 大道亦興隆 度人和度世 一貫妙玄風
俗世諸道子 勤加煉道功 他朝能果證 一炁到南终
丙寅已去,丁卯又臨,大好時光,转瞬即逝。春光九十,只三月之時光,松柏青青,耐岁月而不榭,百年人寿,亦如春花之过境,修養身心能達有为者,亦如松柏之耐岁耳。諸生行学有年,对於一道,認識未深,而行道之方亦属而能行耳。
多年子弟,也有修为不弱者,间有只求於門外者,亦有只求神恩,不求於道者。雖曰云云眾生,焉可求其一半者,惟是既入玄門,自當尋妙,既曰道子,自应習道,既明善恶,也应遷善而棄恶,能学能行,真修真養,道始可見。
今岁天運,以星宿之守位而观之,本區火位正盛,在此一年中自有多少不愉快之事。民生方面,亦幸能維持,所嫌者,一屆中秋,金融遭受外圍影响,可幸於短期間得以平息矣。此为天運流年,諸道子除生活正常外,凡事皆应小心应付,至为上策也。
新春氣侯 陸续失常 節食加衣 最宜珍重
陸雨松真仙示 丁卯年二月初二日 (1987)
【心性光明 豁達行道】
福德由心做 修真煅煉功 不二法門者 釋道亦相同
闡教憑神力 人亦会同功 福德分大小 功勳一样同
三才之內,福德之神,遍佈於宇宙之間。俗塵人海,修为小者,则为正神,大善大德,则为仙聖。凡我道子,在人間修行,必须真修真湅,豁達以行,断不可因小故而誤大事,磊落光明,真修在我,举凡串物,更不可吹毛以求疵,心性光明,则格於神道矣。倘能積大善立大德,真虚無我者,则仙聖之途,指日可行也。玄門子,同勉之
呂祖先師示:陸仙翁一夕話,語重深長,學道者宜参透之。
王天君總護法示 丁卯年二月十六日 (1987)
【修性修身之道】
玄門護法 護道護人 人能積善 亦仙亦神 三界內外
唯道獨親 人能修行 始可見真 玉門護法 助己助人
善德能積 仙神不分 諸生習道 歲月已深 一道無量
度己度人 惟願諸子 修性修身 蓬莱大道 果證抱運
(下轉卷十三)
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
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