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宴記》卷五
第21回:【東王公建收圓妙策 三丰子呈太極全图】
王雷帥降壇詞 調寄賣花聲
為演蟠桃 踏徧了雲路 奉慈娘宏開普度 殘零未醒 耽情入煙霧 墮紅塵
春花秋露 任人呼救 彼前行不迴顧 直要到途穷日暮 連連風雨。。。
方歎歸期誤 只可憐邯郸學步。。。。。。。。。。。。。。。。。。。。。
柳元陽降壇詞 調寄江城子
人間歲月去如流 才春闌 又麥秋 插柳剛过 梅雨灑枝頭 昔日紅顏今變改
光陰速 逝难留 金烏玉兔兩沈浮 互周遊幾時休 昨夜韶光 今夕也难求
不趁少年修大道 無常到 枉牢愁。。。。。。。。。。。。。。。。。。。。。
卻說王雷帥,昨夜回宮時說道,今夕命抱一去遊,须要早早設備,李楊諸子,不敢違誤,到了戌刻,王帥柳仙,仍又降臨,各唱了一調歌詞,王雷君曰,今夕五老會議,尚煩柳帝領帶抱一師弟一行,吾雷在壇鎮攝。柳仙曰是,遂喚醒抱一說道,今夕,五老會議於無極之天, 上皇敕令吾柳來領爾生去遊,師弟,今夕途程太遠,須要振作精神,不可委靡,路上也不用多餘問談,好好隨吾控馭仙鶴,到了南天門,又为酌量,抱一謹遵柳帝之命,出了壇門,跨上白鶴,鸞鶴飛行迅速,頃刻到了南天門。
柳仙曰,五老會議,在無極之天,五行山上,不能乘鸞跨鶴。任意遨遊,爾師弟願去否?抱一曰,弟子願去!还望仙師設法領導。仙曰,師弟既願去,且将鸞鶴放在此間,我師徒各自步行,十里之外,又作道理,乃邊說邊走,說道,舍了鸞鶴,打起赤腳,學走十里,又再定奪。且試師弟,可能磊落果振精神,自然活潑,正行之間,見那邊順著天河東岸,來了一人,頭戴遙巾,身穿無缝衣,足踏草履,腰掛錦囊,手中拿著一個圈圈,行走如飛,口中歌唱,其聲已傳到此來,柳仙謂抱一月,爾試聽之,抱一聽他唱道:
在蓬島 快活多 何故囂張日夜磨 为我當初立宏願 普度原人出愛河
而今三會收圓促 關皇悲憫拯沈痾 蟠桃宴記娘心喜 命我助筆著條科
我總要慇勤勸導 敲玄鼓 醒南柯 提攜靈根仙佛種 齊上大羅。。。
柳仙曰,師弟就歌詞猜猜,是那位神仙?抱一曰,弟子一時猜不出來,柳仙說,此仙久与你相契洽,闻其語即可知其人,抱一曰,那麽敢莫是三丰祖師嗎?柳帝曰,是了,他從那邊去,我們加力追趕,又恐你足走痛。待吾念動真言,教你行走如飛,勝过風車火輪迅速。你好好把眼睛閉起,倏(音叔急速)忽之間,三丰祖師又在前頭。
帝君曰,吾昔年与諸仙鬥法,吾曾負純陽祖師,飛渡南海, 上皇因封我为宏教真君,现在 關皇封我為右相,若非法力無邊,焉能如此,我們緩行幾步,三丰祖師就过河來,趕上我們了。抱一听得後邊歌道:
柳元陽 爾這树精好猖狂 今夕显道法 未免太誇張 才見你在後方走 忽然又到前面鬧
嚷嚷 將抱一領到清墟境 置身於無何有之鄉 誇你道法比人強 我來顯与你 看誰弱誰強
哈哈我來了,柳仙曰,三丰道兄賜教了,此刻弟小施法力,不过鼓勵抱一,非是誇張,顏子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此是顯明,夫子之道,非自誇也。誇道兄也。三丰曰,「是學道,原來如此,你真能循循善誘也」。柳仙曰,道兄如此打扮,要往那里去?
三丰曰,今日五老在宮中商議收圓大事, 天皇命我去呈太極全圖,柳兄你領抱一要到何方去遊?柳仙曰,我也是奉命領抱一到那里,听五老的妙諭,我們同行就很好了。行了多時,已歷了不少天界,但見祥雲繚繞,威光布獲,瑞彩纷披,到了有有無無之鄉。一路麒麟出藪,麀鹿遨遊,鸞聲噦噦,鳳翼翩翩,看不尽一切風景,已到五行山下,遠遠望去,瑤光晃耀,瑞氣無邊,真乃無穷妙景,柳仙吟曰:
彌羅天外境清虛 無色無聲妙自如 麟鳳遨遊呈瑞彩 悠然安适樂居諸
五行山外月華清 晃朗瑤光氣象明 足履無为微妙地 回頭更覺此身輕
三人同路有良師 師弟追隨好自知 腳步穩行休走錯 高山頂上听玄詞
三丰祖師曰,柳仙之詩妙極了,一路吟哦,樂而忘倦,來此已是宮門,吾張先進去,你師徒緩緩而來,抱一行抵宮門見門上橫匾曰,五行宮旁有聯曰: 「五行生萬物 六合運三光」
照壁是五彩石砌成,由門望入,左右有樓,懸掛金鐘玉鼓,鼓樓進去,有牌坊一架,高四五丈,有三道券門,中門上橫書--無为自然--四字,旁有聯云:
天地自然、生育萬物。 陰陽鼓盪、運化三才。
左右橫匾,曰「生育天地,運行日月」,旁有聯云:
造化無功四時成歲。 陽春有腳六合为家。
由坊望入,瓊樓玉宇,分为五层,又各分五色,青者纯青,赤者盡赤,白者純白。互相照映,炫耀乾坤。抱一看得出神,柳仙曰,師弟亦太癡憨了,隨到一處,必要釘釘入木,未免執著多了,耳听三丰祖師呼道,五老有命,准柳元陽楊抱一師徒,到廳列席旁听。爾師徒快來,柳仙曰吾領爾到廳,師弟不可造次,好好靜听。
抱一遂同柳仙到廳,端坐於諸仙之側,听得東方青帝說,今夕會議多時了,須將收圓办法厘定,以免 無極老母焦灼,西方白帝曰,今年太歲癸酉,乃是屬金,世上必有刀兵之劫,金又生水,刀兵之外,还有水災,此二劫恐难免脫。欲要收圓,必先減輕劫难,不然,這收圓就难办了。
北方黑帝說,吾乃水精子,專主水運,既是金旺生水,防有水患,有礙收圓,吾當減輕水災,化凶为吉,青帝說,吾主木運,木之母是水,爾老要減水劫,可將水量之多者,移來我本位,用以灌溉林木,水災不減自減。但所慮者,疾病發生,亦是妨害收圓。南方赤帝說,吾主火運,本年癸酉屬金,是我剋的,金若太旺,以我之火去鍛鍊他,金質自然不燥,不惟兵劫可減,水患消輕,而諸種疾病,亦不發作,自然不礙收圓了。
中央黃帝說,吾主土運,位居中央,所旺在四時,金为我子,火为我母,所望善為,成全無少偏倚,自然有生無害,病從何來。災患既經減除,而收圓之進行無妨礙矣。五老天尊各出己見,個個說得有理,与會仙真咸皆听呆了,元陽帝君歎息道,九二殘零,其知五老生化之功,否不禁潸然淚下。
東方青帝立起身來,又說道,各位所說,頭頭是道,無非是為九二殘零而計,吾今有一简單办法,四老曰,請道其詳,木公曰,在我愚意,现下白羊午會,劫难頻頻,乃是五百年定下的。我們大家同心合意,不可各有主見,一定要相生莫相剋,就遇刑剋,须將化去,方能完成收圓大事。
吾乃五行之首,四時主春,五行屬木,五德为仁,故吾先發一論,吾所主在木,木与金冰炭不相融,吾先拜個下風。請白帝寬怀大量,不要剋制於我,將木培植蓄養茂盛,那就可以相生,從我輪將过去,四季接連,生生不已,那就好了。但是可有甚麼誓願,永敦和好,必得有個主盟的,即請黃帝主盟,使我們金木交併,相和而不相戕。
黃老曰,善東西兩方,聯情結契,至好夙敦,收圓即易,黃老說畢,四老同讚曰,金木合併,返本歸真,天清地寧,宇宙肅清。東王公又曰,吾已先拜下風,赤帝黑帝二位意下如何?赤帝主火,黑帝主水,水旺剋火則火熄,火旺燒水而水乾。互搆冤仇,罷休無日,互勸黑帝勿令水注濫,亦勿使漏洩,赤帝勿使火燎,原亦勿使火停息,須好主持,使之不大不小,水到火的地位,得感溫暖,火到水的地位,得感清涼。
兩相親洽毫無刺激,這就得善運水火之良策了。赤黑二帝,均皆稱是黃帝說,我來加一評語,坎離既濟,水火相生。天無厭穢,地無塵氛,五老齊曰,善哉我們從此此相生相養, 無冤仇矣,東王公曰,既是水火既濟,金木交併,四方和協,天地安寧,九二原人就可安心修煉,趕赴龍華矣。黃老說,吾老頭也發上個願心,爾四位同歸於好,吾也受你們之福,吾中央之土,以後不致忽燥忽湿,以土在人屬脾不燥溼,得了中和正氣,運化五行,四方寧謚,疾病無從而生矣。
九二殘零趁著此畤,認真修持,自然五行攢簇,五氣朝元,大丹不難成就,將來世界之上,五族共和,這個收圓,總算美滿也。今我們說得如此热鬧,全赖東王公之力。這個三會过了,又有四會,這六萬年过了,又有後六萬年,設後來我們子子孫孫,不能相濟,又將如何?我們想個善方,終要傳之永久,怎么才能妥善呢?
五老正在凝思,似乎没有办法,三丰在旁,看得此情,忽然想到我這個太極圖,是太上道祖所繪,特賜与我,教我用他指教仙佛人鬼,救度眾生,今夕 天皇命我來此,必有用意,待我打開錦囊,取出圖來,呈与五老,請他們詳細看看。雖是班門弄斧,也不枉我此一來。主意打定,說道,五老天在上,小仙奉上太極圖請五老观看,此圖乃太上老君所製,指明大道,方鍼。如有可採,则此六萬年之收圓,就可告成後六萬年,亦是如此办法,五老觀圖曰,善哉爾三丰子果有見識,爾呈此太極,很合吾等之意,今吾五老,各主一方,未免欠圓。
爾所呈覽之太極圖,純是圓形,無東南西北之方式,是教我們不要守方而要守圓,好了,這太極是個圈兒,圈內分别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继之者善也,一年如是,十年、百年、千年、萬年,亦如是。後六萬年之方鍼,於是定矣。
三丰子有勞了,請稍坐,木公曰:我等坐久矣。各仙散會,吾五老掩門安息矣。諸仙紛紛散去。三丰祖師亦不等柳仙去了。柳仙曰,抱一師弟,五老之言,好好謹記。此時已屬五鼓,你打赤腳何時回到壇中?待吾显個神通,將你變作一梱仙绳,繫在腰間,送回壇罢。帝君帶著抱一,頃刻到了壇中。說抱一醒來,已經回到壇中了。於是王帥与元陽回宮。未知明夕又遊何處?須看下文分解。
第22回:【收天魔桓侯破陣 伏精怪武穆兴師】
王雷帥降壇詞 調寄賀聖朝
九天摆齊萬仙陣 大地風雷震 靈根未醒 癡迷酣醉 妖魔鼓釁
殘零可惜遭蹂躪 說來有誰信 金雞三唱 真人崛起 八方威振
三丰祖師降壇詞 調寄望江南
人生世 都是苦奔波 驟起風雲無處避 终身憂患儘消磨 歲月去如梭
修大道 早晚唸彌陀 養我丹元培性地 管他混亂擾妖魔 平居樂太和
卻說四月初四晚,王雷帥駕臨到壇。对諸生說道,现在正直收圓封神之日。修羅奉命下世,擾亂乾坤。設有迷魂、滯魄、天羅、地網。以及十恶、八邪、誅仙、萬仙、之陣。凡修行之人,犯著規戒,忘了八德者,莫不陷入陣中,难以面 母。或中了魔毒,隨波逐流,輪轉於六道之中难以赴收圓法會。若犯了殺戒,定當上到封神台,這回三次封神,三曹神聖仙佛同忙。非僅世上人民遭災也。
現在天宮多事,昨夕協天界大演雄兵,廣野境十分戒嚴。今夕前去遊覽,須要十分謹慎。見機而作。 天皇已經下敕,特派桓侯大帝、武穆帝君、整頓雄師,前往協天廣野。破陣降魔。想來又是一場大热鬧也。今宵吾雷奉敕監壇。征討之事,与己無干,不過与各師弟聊說端倪而已。雷君言話之間,忽听空中鹤唳之聲,三丰祖師飄然到壇。与王雷敘禮畢,說道,今夕天宮有事,非常热鬧。元陽帝君有特别差事。桓候去破陷仙陣。
天皇命老仙來領抱一,到協天廣野陣地遊覽。以觀陣勢。長些見識。看些热鬧。師弟、吾師賜爾一顆定慧珠。鎮神丹,好好鎮定靈台,大著膽子,隨吾師去到協天廣野地面。看桓侯大帝武穆帝君,收服妖魔。肅清道障。師弟,快將渴睡虫驅開,莫再在黑甜鄉里鼾鼾得意也。抱一听得,忽然醒來,起身向王雷張仙行禮。
說弟子昏迷睡夢,失敬了,还望恕罪,王雷曰,爾連宵辛苦,河罪之有。好振作精神,跟隨祖師,去到天宮觀看陣略。以廣見識。抱一曰,弟子遵命。遂同三丰别了王雷,上了青鸞,騰雲駕霧,不走陰陽界鬼門關。直上太虛境界,路上三丰祖師歌曰:
騰雲霧 縱金光 頃刻萬里上天鄉 觀下界 甚悽愴 人民處處盡遭殃
地水火 風雷藏 刀兵劫殺与瘟惶 三界內 修羅狂 摆成恶陣甚猖狂
反八德 敗五常 自由平等乱紀綱 毀古制 傲天章 推翻禮教怪跳梁
任意做 乱主張 陷害生靈實可傷 協天界 摆戰場 存心恶險無天良
今晚夜 關天皇 特派桓侯破陣場 三丰子 喜洋洋 領爾師弟看端詳
長見識 寬怀量 師弟勿驚勿發惶 大著膽 小心腸 鎮定靈台守性王
任魔魅 兇如狼 难以得近真人旁 細將他 誅仙陣 看歸來好煉真常
好振纪綱。。。。。。。。。。。。。。。。。。。。。。。。。。。。。。
歌畢。謂抱一曰,師弟,已到橐籥橋了,此間有天兵駐紮。你看那杆大紅旗上,是什麼名號?抱一看看,乃雷部將軍天兵督練楊。祖師又將抱一領到協天,一路上旗幟輝煌。乃是雷霆威武將軍王寥。虎賁將軍趙張。龍鑲將軍關龐。建威將軍黃馬。各安方位。正中有座城,劍戟森嚴,一股毫光輝騰萬里。
其下黑霧騰空,滿天殺氣。透出雲霄。陰風慘慘,令人害怕。內闻鬼哭神號之聲。比地獄更慘苦百倍。祖師曰,那城下,乃修羅魔首所摆的十恶大陣也。你看,害怕不害怕?險恶不險恶?悽慘不悽慘?抱一睜開慧眼一望,見沈沈黑暗,又闻神號鬼哭。不覺連打了幾個冷噤。幾乎坐不稳鸞背。对祖師說,好利害。好利害!
祖師說,雖然利害。但是邪不能勝正。现在 關天皇練有五常軍,八德軍。任彼妖魔翻天覆地,摆凶險恶陣。不過一鼓可破。你看西域上按著八方部位旗幟鮮明,瑞氣輝煌。
中有將台。那部天兵,正是桓侯統帶之八德軍。乃關興与張苞二將帶領。穎考叔为牙旗官,鎮住東方震位;弟子軍、乃馬岱趙孝帶領。顏真卿为參謀官,鎮住東南巽位;忠字軍、史可法周遇吉帶領。范仲淹為參議官,鎮住南方離位;信字軍、乃文天祥陶侃帶領。龐統为諮謀官,鎮住西南坤位。
禮字軍、乃寇準張騫帶領。陳平為參議官,鎮住西北乾位;義字軍、乃張巡許遠帶領。李勣(音积)为諮謀官,鎮住西方兑位;廉字軍、乃郭子儀李光弼帶領。狄仁傑為諮謀官,鎮住北方坎位;恥字軍、乃曾國藩左宗棠帶領。胡林翼为參謀官,鎮住東北方艮位;中軍統領八部。那杏黃旗下,乃伏魔大帝所在。
你看,那軍容威壯,軍律整齊,氣象鮮明,一派祥光瑞彩,全無愁慘氣象。井井有條,真可以操必勝之券。師弟跟著吾師,到了前面,稳在雲頭,去望望妖魔的恶陣內,又是什麼情形。吾身邊帶著照妖鏡,可以一望明瞭。但到雲端觀時,不可喧嚷。好好鎮定靈台,收住神光。自然看得真切。抱一領命,隨著祖師騰身縱起金光,在半空中駕動祥雲。用照妖鏡下照,見黑霧騰騰。陰風慘慘,神號鬼哭。內中俱是猛獸豺狼虎豹,奇形怪象,種種狰獰凶恶,異等凶毒之物。個個張牙舞爪,正待食人之狀。實為可怕,分為無數部落。旗幟上隐约可辨,有李張吳黃袁白孫唐字樣。
忽見一股煙起,祖師曰,快去了,遂拽著抱一,連縱幾道金光,出了陣地,百里之外。對抱一說道,這陣內都以恶毒之氣傷人,如中其毒,神仙難逃。其戰俱用火氣毒物,十分利害。但邪不勝正!今夕 關皇命桓侯大帝,破之必矣。你看八德軍中,陣腳已經移動,我們師徒在此不便,吾領爾又到廣野參觀五常軍一番。
抱一隨著祖師,縱起金光,霎時到了廣野。也不按落雲頭見至聖先師杏壇宮外,有重重魔兵圍住。抱一大吃一驚。說道,祖師不好了,杏壇宮被魔圍滿了。祖師說,無妨,我慧眼觀見先師与道祖在文華殿對坐,門人侍立。雍容大雅毫無急容遽色,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聖人以詩書为甲胄,禮樂化干戈。任彼魔兵險恶,其如聖道何。
你看東南角上,瑞氣輝煌。騰空散彩之處,是武穆帝君所練之五常軍駐紮。已經暗暗移動,必有用處。抱一隨師向東南而行。見旗幟飄揚,上書蕩魔先鋒牛。祖師曰,此五常軍牛先行宮也。前面按五行駐紮。五色旗幟分明。即是五常軍東方仁字軍,用青色旗幟。乃宗澤韓世忠帶領;西方義字軍用白色旗幟,乃王導庾亮帶領;南方禮字軍用赤色旗幟,乃趙雲姜维带領;北方智字軍用黑色旗幟,乃徐達常遇春带領;中央信字軍用黃色旗幟,乃由馬天君趙天君带領;岳帝坐鎮中軍。威風凜烈,軍容壯大,氣象光昌。無絲毫陰霾氣象。
抱一正在觀看歎賞,忽听後面雷轟電閃,風捲沙飛,地震山搖,叫殺連天。抱一從未見過,驚恐異常,祖師曰,此魔軍攻打文華殿杏壇宮也,抱一听得殺聲震地,黑霧瀰天,雷電交馳。火光四射。十分害怕,幾乎翻下。祖師一把抓著,將袖展開,把抱一藏在袖里,急縱幾道金光射出了陣地之外。說道好利害,好危險。這些妖魔,造尽十恶八邪,收尽世上凶邪污穢不正之氣,製成無比毒物,吾若道德不高,今夕師徒必然陷入此陣內。
现在桓侯伏魔破陣。 老母命黃巾力士、白鹤童子,撒布天羅地網,此間不可久留,我且將抱一領回壇中,以免拖累。好來觀陣。以便成機暗助成功。祖師主意已定,遂帶抱一以行。一路魔軍、天軍、殺聲震動。倒海翻江,鬼哭神號。行到南天,鄧辛張陶諸將,把守天門。說道,吾等奉三教聖人諭旨, 關皇敕令,桓侯武穆軍令。不許佛仙神聖魔精乱走。祖師没法,將抱一從袖中放出,拿出 天皇令劍,示之,四將方放祖師師徒出南天門。
陶天君曰,三丰祖師到了紹壇,速請王雷回來相助,此刻天兵魔兵大戰,你我去助桓侯武穆一臂之力。將妖魔收伏。如何情節,明夕來壇,慢慢對諸子說明。也不勞諸生天衢往返,受怕擔驚。老仙也免當最大干係,猶覺較好。王帥意下如何?王雷曰,甚妙,於是抱一醒來,祖師与雷帥回天助陣去了。未知桓侯破陣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23回:【諸仙佛慈廣大 混世魔带業往生】
王大元帥降壇詞 調寄水龍吟
諸魔混乱乾坤 地天翻覆神人懼 綱常顛倒 彝倫敗蕩 英雄失路 歎彼民生慘遭塗炭
延康难度 伏魔兵昨夜破修羅 渠魁懾服皆狐兔 殺氣霾煙黑霧 有無邊神嗔鬼怒
風捲沙飛 雷轟電掣 陣名無數 奪魄迷魂 損元昧性 層層展布 幸瑤池一顆光碧玉
照开沉痼。。。。。。。。。。。。。。。。。。。。。。。。。。。。。。。。
三丰祖師降壇詞 調寄歌頭
劫難時時有 搔首問青天 不知天上征伐 可有似人間 我向戰雲來去
曾參觀大略 險恶最無邊 任彼妖魔毒 终是落深淵 黑沙陣迷魂網
绝聖賢真常 在處有人來 泛救生船 世有興衰治乱 道有隆污剝愎
天地有循环 江河常緯地 日月永光圓。。。。。。。。。。。。。。。
話說昨宵三丰祖師,領抱一子觀陣歸來,說道,修羅部眾,在天宮擾亂,摆有險陣勢,陷害仙真聖眾。有意与三教作對,破壞大道,阻窒收圓。 關天皇已下了決心。曾經稟請 無極老母,三教聖人,要痛剿魔軍。命桓侯武穆分途統領天兵,並調遣三十六雷部,九曜星君,十二大曜星君。到齊破陣。又分敕三十六天各部主要神衹,各守關隘。
昨夕天宫已是十分戒嚴,遊生不許再歷天階。經受危險,天宮破陣情形。由三丰祖師、王大元帥、到壇傳諭。個個听得目瞪口呆,吊膽驚心。也有些當作奇聞,增起热鬧。人人豎起耳朵,睜著眼睛,巴不得祖師到壇。王帥臨鸞,將天宮伏魔破陣的事,一一宣諭,直候至初九晚上,王雷猛然而來,筆舞沙飛。降出一調龍吟,又作一詩云:
乾坤劫殺實甚哀 禍到當頭掃不開 仙佛難逃陽九厄 修羅齊佈大千埃
有緣直往瑤京去 積恶终歸地府來 此會一場知结局 善升恶降免疑猜
吟畢,諸子曰,諸生候駕有勞了。各賜酒三杯,少刻,祖師至矣,奏樂相迎,祖師不飄然而至,篆出水調歌頭一闋,復吟一詩云:
仙魔鬥陣歷來多 勝負全分正与訛 豺虎怎當麟鳳德 修羅其奈聖賢何
妖邪枉恣彌天恶 佛祖難刪性地婆 帶業往生恩已極 時豪各自把心摩
祖師吟畢,呵呵笑道,謂諸生曰:你們諸生試猜,廣野協天這場仙魔大戰,是魔勝?是仙勝?抱一曰,弟子蒙祖師領观陣势,魔势凶恶,魔氛猖狂,恐天兵不能勝之。定一曰,以弟子觀見,魔势雖強,魔氣雖張,但自古及今,邪不能勝正。魔豈能勝仙。祖師曰,二子所言俱是,抱一因親見魔之勢力,布满天衢,直薄天闕。有改造世界、重新日月、另立乾坤之情刑,恐天兵难勝,是以势上推測。定一謂魔不能勝仙。
以是道理著想,吾今對你們一洩天機,修羅部屬,歷劫俱係禽獸。犯了殺戒,報應循环,每當運會變遷之際,往往混乱人間,所謂應劫而生也。其人在世擾乱,而其神在天亦不安分。必須殲其神面其人可制。 關皇此次下此決心,正是正本清源之举。前夕吾与王帥回天助陣,始初,仙佛陷入陣中者,不知其數,個個迷了心性,昧卻靈根,不知不覺,如醉如癡。任遂魔軍,行入绝門死戶之內。咸屈服於妖魔之下,八德軍,亦各棄其固有之良能, 關皇著急,將三教聖人 無極老母請來,同時觀音、然鐙、準提、文昌、玄帝 、濟顛 、接引,諸仙佛亦至。齊到陣前。見眾仙佛賢聖靈根俱陷在迷魂、滯魄、绝仙、绝賢、誅仙、萬仙、天羅地、網陣內。半死半生。大吃一驚。
觀音大士,急忙用楊枝,連向净瓶蘸灑下楊枝甘露水,起死回生。然鐙用三昧真火,普燃慧燈救濟。準提將慧劍斬殺妖魔。接引手執神旛,招展引入正路。
文昌呂祖濟顛往來四方救應。宣父握定羲易圖。老子執定造化符,如來掌定牟尼珠。 老母照定巒光碧玉珠。元始手執金如意。 上皇放開十七大毫光, 關皇掌定太極乾坤圈。一時之頃,毫光萬道,瑞氣千條,陰風頓息,雷電不驚。陷入陣者,得大士甘露法水,一齊復活。依著然鐙佛光,一齊向生門而出,又得準提保護接引引接。文呂玄濟救應,各向西方大道而行。
至若修羅諸將領部屬为 老母三聖元始 上皇 關皇之瑤光碧玉。以及太極乾坤圈等等寶物鎮住,盪動不得。各現原形。为獅、象、虎、豹、豺、狼、熊、狐、兔、猿、猴、馬、牛、獐、麂、鹿、龜、蛇、魚、鳥、種種形象。多半斃於斬仙劍下,有頭無尾,断臂穿胸,可憐數萬年修積。一旦身首異處,魂壓陰山。
三教聖人慨然長歎,向 老母代为哀懇開恩。 老毋曰,諸畜生破坏大道。捣乱彝倫,阻吾普度收圓,豈容赦釋。爾三教聖人既为之哀懇,凡爾三教舊有所飼畜以及名山洞府,各仙真所豢(音患) 養,准其各自攜歸,以後縱放,責在主人。其餘發往斬仙台處治。
如來佛聞言,惻然淚下,向 老母前長跪請曰,當初修羅下世,本欲挽救延康,奉敕而往,磨苦原人成道。彼等不應倒行逆施。違 母訓諭。摆布恶陣,顛倒五常,違反天心,致生災劫。然而昆虫草木,無一非造化所鍾。彼等千百年修持,畜轉为人,大得慧業,原亦可惜,尚望 慈娘恩垂格外準其帶業修持,兒將带往西方。去其貪嗔癡愛,以觀後來,庶妖魔不致興妖。而收圓能办也。
老母曰,爾既力保,責任爾當,允準就是。三教諸聖佛仙,听了慈諭,各收家畜,自为坐騎。拜辭 母去,桓候武穆各收天兵。 關皇親送 無極回宮。昨夕恰是如來壽辰。 關皇乃为世尊祝壽。並借此犒賞天兵。以後收圓大事,想亦不难办理了。但願撐舟之子,稳稳掌定舟舵,不偏不倚,無恐無懼,隨風使船,莫執著,莫偏見,莫妄想,莫怀疑。風波何時不有?總要穏住吾舟,自自然誕登彼岸也。祖師這席話,內壇諸生听得眉飛色舞,好不快暢。
祖師曰,天魔已伏,人魔未平,太平景象还未到的,你們大家各自修身。懍遵聖訓嘉言,好將此書垂出。其功不小,各賜玉液一杯,与王帥回宮去了。明夕外邦賢哲,到金闕稱賀,可令妙一前往,一覽勝儀,畢竟稱賀何事,且看下文分解。
第24回:【内魔歸正道 外教賀成功】
張三丰祖師降壇詞 調寄滿庭芳
昨夜才來 今宵又至 为世無那深情 盤沙飛走 丹篆写縱橫 鸞鶴飛騰天外 往來
處草踏低平 凡塵世春風 又夏綠树語流鶯 光明月照處 清輝朗澈 雨霽天晴 喜仙
凡同樂 如在蓬瀛 暢飲金樽美酒 歌三疊 四座皆驚 願君等同修仙佛 果位證瑤京
柳元陽帝君降壇詞 調寄漢宮春
喜信來臨 瑤池會群仙 昇平遙祝 十洲三島 莫不尊親朝服 群賢詣闕賀成功
大同可卜 禮樂化干戈 世界和平 生民幸福 萬邦同歸雍睦 講親愛和平。。
無分種族 掃除功利 打銷強食弱肉 萬方共樂 太平年 沕沕穆穆 誰去
到瑤京玩賞 把慈娘隆恩沐。。。。。。。。。。。。。。。。。。。。。。
話說是晚三丰祖師駕臨,說道,這個延康午會,正是三會收圓。萬道歸宗。 關天皇受 上皇禪讓,萬端整理,首重飛鸞開化。喚醒人心。次即摧尊宗教,以期道德統一,蓋欲望世界大同,必先期道德統一。宗教大同,而後人心始一趨向,而大同始可言世界宗教。大同道德統一,而後五洲大同乃能實現。
是從根本計劃。添設統化宮,專辦統一世界宗教道德事宜,以期積極進行。任用歷劫忠良,正心開化。新證果之箕水星君为統化主任。俾其專办世界道德協會。特建宮殿於金闕右邊,惟一呂帝自歸空證果後,即從事於此。日与歐、美、亞、非、各洲哲士聯絡。並接洽歐美各國,已證果之英明君賢相,商訂道德協會辦法。各國君相,皆極端表示贊成。
但大中天中,修羅部屬,各怀意見,常欲破壞彝倫,發皇楊墨为我兼愛之說,襲取自由平等之論,故前因封神台纠葛,諸魔不服,興兵廣野,襲攻至聖,又在協天摆了十恶八邪大陣,其時各國君相俱在統化宮內,私謂 關皇難勝諸魔。迄三教聖人到來,恶陣頃刻即破。且令魔眾一齊現出本相。又復赦釋,為此深服三教聖人神通廣大,道德高崇。咸到金闕稱慶。
今夕吾柳參预軍機,幸大道無為,邪不勝正。三教蒞臨, 無極駕至,桓候武穆大奏奇功。收圓大事,可陸續辦理了。今宵歐美各國君相,及哲學名家,要到金闕相慶, 關皇已命律令去請 蕪極三皇五巷三教聖人,十洲三島無上高真,齊到金闕陪奉。又是一場熱鬧大會。
妙一快快醒來,吾柳領爾到彼看些热鬧開個眼孔,妙一呼,翻身起來。忙向祖師柳帝前行禮,跟著帝君出了壇門。跨上鸞鶴仍由舊路直上南天,由南天門望下,見有無數兵丁駐紮,以問柳帝,帝君曰,因前数日痛剿妖魔。桓侯武穆恐魔頭逃逸,故於各處隘口,俱派天兵把守,此乃尚未調回之天兵也。
一听了,心中釋然,一路無話,頃刻到統化宮前,見統化宮中,走出來無數仙真,俱是異服異言,談笑自若,其中中國人亦有許多。妙一所認識的,亦有二三人,逕向金闕而去。妙一与柳帝跨著鸞鶴,緩行其後。到了聚陽門外。柳帝下了青鸞,妙一下了白鶴,直入會場,凝陽祖師与韓全真大仙,前來招待,說道,柳帝領來妙一与會,甚好甚好,可請到金階下面右邊一席安坐。则彼邦英賢之議論, 老母与三教聖人之訓言,可以听得清楚矣。
妙一闻凝陽如此安排,心中十分愉快,跟隨柳帝逕到丹墀之下,第三排右席,尚虛二位。眾仙見柳帝到來,齊曰,正虛左以待也。問此位善士從何處領來?柳帝曰,此洱源乩士張生妙一,奉 老母 關皇敕令命遊演蟠桃宴記。吾柳特來參觀,妙一亦向各仙逐一問候,乃是王方平、茅容、吳季札、許旌陽、孫登、丁令威,欲再啟問,忽听殿上朗呼曰,大家齊起來。
老母三聖至矣。 老母三聖坐定,諸聖諸佛諸仙,俱皆避席向上行禮,各國君相等,又向老母三教聖人 元始 上皇 關皇朝賀畢,始各入坐。 老母曰,今日運際三龍。時丁午會,正是世界道德發華,文明極盛之日。吾娘要於此時期中,將九六原人,一齊度轉回天,以遂心怀。並將地府完全撤空。五洲萬國,共作佛土蓮邦,歐亞美非同享太平盛世,無如修羅違反懿命。釀動災非。皆因遠人攜貳,教不統宗,今爾各國君相,与宗教哲學家,既知德威,前來朝覲。
娘亦不咎既往,但願爾邦,各知爾教旨之非,改良盡善,務期合於人倫道德。切不可与倫紀綱常違反,与道德仁義相左。則民族雖異,人理無殊,面色雖然不同,而人心無不一致。五洲統化,世界大同,其在是也。 老母訓畢。
各君如華盛頓、林肯、加富爾、及梭格拉底、康德等。一齊謝恩,同聲稟曰,某等生於異域殊方,未睹中華聖人之教,其設教也,因救正當時之人心風俗。凡偏畸而不軌於正處,亦復良多而今始。知三教聖人道力之宏。 老母之恩至極而無上也。從今以後,咸願取法於三教,習禮義敦人倫。革其平等之習俗。惟願 老母 天皇一視同仁。用夏變夷,则殊方異域,同沾雨露之恩。某等之幸也。
關皇諭曰,爾邦回教,雖以清真为旨,但好殺戮,有拂天心,宰食耕牛,以為衛生,有干天律。裸葬親骸,大傷天理。即此數端,已極違反天意。以後要切實改正, 老母於赤子蒼生,定能寬其既往也。
又爾邦耶教,取平等博愛主意,以己身为世造惡人民受罪,其意在使人不敢为恶。似乎慈悲在抱,然敬上帝,而不敬父母祖先,失了親親仁民愛物之旨。實為陽墨為我兼愛之流,大非聖人之道。今既知大道之所歸,好与爾各國君相研求至道,取締不良,禁造凶器,勿得專事殺戮。上干天和,须以禮樂化干戈,中外雍睦,同歸於好,方為得也。
各國君相等皆稱是,曰,某等傾心中華大國聖道已久,早已暗促邦人來學,觀光清廷矣。嗣因修羅擾亂,歐化浸淫,非某之主動也。尚祈原諒,此後伺當棄暗短取長,用夏變夷,期以道德匡勷世道。輔助三教聖人,扶植大道也。 關皇稱善。乃邀各君相等,隨同三教聖人与諸佛聖賢,入席序座。
兩廊仙樂盈耳,光祿司陳列玉液瓊漿,筵開素饌,佐以冰梨安棗雪藕扶椹,清香适口,席間, 老母復諭曰,爾各國君相等,此次來賀 關皇成功。深知華夏道德,彝倫为地義天經,而不可更易。三教聖人,心法与天地同悠久,而不磨滅也。爾们的教,專事一神,敬上帝而不祀祖先,忘了根本倫常。流弊於潕君無父。須當改良為是,各君相等皆避席稱是。
迄宴畢, 元始 上皇 關皇暨諸佛諸聖諸仙齊向 老母朝賀。各國君相等告辭。 老母復命三教聖人,同到瑤池,共議統化事務。諸仙各自退班,还歸本位。柳帝見宴會已畢,仍領妙一出了金闕。將妙一送回壇中,与三丰祖師一齊回宮。未知後遊何處?且看下文分解。
蟠桃宴記卷五
無極老母頒降
武哲天皇敕令 洱源特一子奉命主壇
三丰祖師編次 洱源定一子恭錄编輯
濟顛禪師批評 順寧全一子恭校訛誤
清静自在道人鑒定 鎮南理一子奉命重校
第25回:【三峯顶群仙小集 五華观眾教皈依】
王雷帥降壇詞 調寄鷓鴣天
龍華三會辦收圓 九二靈根上法船 共赴蟠桃阿母宴 西天極樂享安然
分品級 坐金蓮 八景宮中養性天 無生寶地觀自在 常清常静萬千年
鍾離祖師降壇詞 調寄玉縷春
老仙權作南山豹 午會收圓看熱鬧 旁門外道快回頭 上等神仙是忠孝
今夜來將牛馬效 三峰頂上親言貌 試看無邊雜法徒 一齊返本歸三教
話說外邦賢哲,見 關皇將修羅收服,前來朝賀,極端表示赞成三教。促進大同,歸我統化,其言語態度,已为妙一所親睹,昨宵歸來一講,大家欢喜不了,咸謂世界大同不日可卜矣。今夕早早預備,又令定一茁遊,相侯不久,王大元帥駕到。唱一調鹧鴣天,对全一諸子說道,普度收圓之事,從此漸有頭緒,蟠桃宴記,亦漸有規模。諸子當慎始慎终,度人度己,說畢,鍾離祖師身騎彩鳳,口唱玉樓春詞。
說道,哈哈,老仙來遲了,但普度期过,收圓又來,老仙此行,也是恰合。王帥請早,王雷忙歡迎答道,祖師有勞,請受一參。祖師曰,不勞,免禮了。老仙今夕來領遊生,去遊蓬萊。觀些妙境,听些妙語,說些妙話。定一子隨吾去來,鍾祖跨上彩鳳,定一亦騎上鸞,翱翔天空,直向東南而去,鍾祖途中吟曰:
漢中離 騎彩鳳 來把三期奇緣湊 領遊生 观列宿 星移斗轉須學究
圜渾渾 無私覆 混亂乾坤難挽救 立人倫 休棄舊 要以詩書为甲胄
振紀綱 禮樂守 干戈息靖無爭鬥 物我忘 風俗厚 中外相親釋疑竇
學中庸 研性命 尋求真師親口授 存誠心 立造就 金剛不坏千秋壽
大同世 此中囿 舍此他求真夠逗 今夜晚 更三漏 癡人睡惱噴香獸
到蓬萊 逢逸秀 方知仙侶閒情富 塵世間 諸錦繡 看來都是逐銅臭
速抛開 休貪又 洪波洶湧來急驟 勸世人 要看透 富貴王候 何如
泉石常漱 歷劫輪迴 何如風塵不受。。。。。。。。。。。。。。。。。
歌畢,說道,定一子,我们將到蓬萊了。你可喜歡唱上几句,定一答曰,弟子得闻歌曲,如飲醍醐,一身酥軟,一心清澈,蒙祖師聖恩教訓如此,雖不能歌曲,聊占四绝句,以纪不忘,吟曰:
蒲扇迎風夏夜中 追隨鍾祖步虛空 鸞飛頃刻三千里 行過瀛洲東復東
蹁躚鸞鳳舞參差 高唱神仙警世詞 寄語紅塵迷昧客 速修至善莫遲遲
試從鸞背望鴻濛 浩渺汪洋一色空 底是世人權利重 偏將恶業積當躬
金銀宮蹶聳巍峨 遙看前方瑞氣多 問是蓬萊第三島 群仙高會樂如何
吟畢,鍾祖謂定一曰,爾亦吟者。到蓬壺、方丈、瀛洲。地面甚歡,單說蓬萊,也有三十六峰,一二小時能遊得若干,今夕已經 關皇指定去遊蓬萊第三峰。老仙即領爾直向三峰而去,三峰之上,主教祖師,是李鐵拐張邋遢二仙,是老仙引度的,我們一到,他們定是極端欢迎。你不須客氣,方才有點進益呢。定一曰,弟子口訥,短於交際,欠於应酬,尚望祖師指教。
鍾祖曰,仙本是人,人亦是仙。鐵拐邋遢,俱是師弟舊師友,与師弟常往來,更比老仙熟習。縱老仙不领導,師弟亦可獨自前往也。況是 關皇指定,必有用意。師弟總要細心,方不負辛苦一遭,定一答曰,弟子懍遵。問答之間,鸞鳳迅速。已達峰腰,遥闻笙簧鼓吹之聲,祖師曰,至矣,乃下了鸞鳳步行,定一見峰巒蒼翠,曲折紆徐,古柏青松,千年合掏,懸岩之下,古洞無邊。
中有寂坐枯禪者、有誦經者、唸佛號者、敲木魚者,吟詠者、面壁者、鼻息齁鼾。莓苔封體者,種種不一,更有採樵者,清歌适口,红葉滿肩,丁丁伐木者,但闻其聲,不見其人,讀書樹根者,詠歌若金石,一路之上,鸞鳴鶴舞,麋鹿遨遊,人物無猜,各得其所。真是渾忘色相。定一羨慕不已,轉過山隈,見無數輝煌宮闕,晃朗無邊。
祖師曰,前面即是凝陽靈佑宮也,正言間,見一童子飛奔而來,說道,宮中炎暑,不如山上清涼,三丰祖師已邀諸仙在峰頂高會,等候祖師善長。命我前來路上,報与祖師知道,請不必到宮中,以免拘束。直到峰頂可也。祖師听了童子報告,即領定一直上山頂。定一此時似踏空而行,覺得異常迅速,少頃即至山巔。
見山頂平坦,有方整大巖石數塊,环坐多人,裝束不一,一望而知為三教中人。見祖師至,一齊起立相迎,說道,等侯多時,今祖師領定一師弟至此,風塵勞苦矣。各向祖師問安,定一亦向諸仙一一打恭。大家席地而坐,恰好峰頂有自生石,八塊,好像八張桌,是夕与會的散仙,有六十二位,連祖師定一,又恰合六十四人。不多不少,將夠八桌之數,拐李大仙曰,今宵群仙大會,是賀他日道德宗教大同。
不是偶然,我們与會的仙友,各宜高歌暢飲,不可辜負此會,三丰曰,甚妙,即推首席先歌,首席諸仙,又推鍾祖代表,鍾祖曰,今宵座列八席,席上殽果八盤,正合八德之數,我就先拿孝字來歌,罢了,乃持漁鼓,鼕鼕拍起,國舅敲檀板,韓全真吹響洞簫,吕祖品來玉笛,琴高稽叔夜鼓動五絃琴,王喬吹動玉笙,座上諸仙,各出法器,敲動起來。十分清雅,音澈雲衢,鍾祖歌=孝德=曰:
敲漁鼓 孝德歌 人生惟此德巍峨 百行萬善從茲出 地義天經永不磨
旋乾轉坤有能力 光輝日月壯山河 凡為人子皆要孝 熟讀南陔誦蓼莪
親恩罔極何能報 我今追念淚如梭 兒身長大爺娘老 春暉愛日餘幾何
趁早孝 莫蹉跎 懽承菽水烏私報 服勞奉養要溫和 殺身还是爺娘肉
旨甘如有缺 何以对心窩 堂上二尊佛 常令笑呵呵 不須远道朝山拜
彌陀勸世人 细研磨 此身來何自 莫厭老婆婆 龍鍾白髮为誰老
精神氣血為誰磨 養兒為防老 兒長親頹跎 崦嵫日落影 娑婆報恩時
尚有幾多 風木興悲空有限 椎牛祭墓只嘍囉 行孝好 莫作魔 無親非
孝語真訛 快修倫纪行大道 子養親兮弟敬哥 親親長長休風播 何愁外禍
那畏風波 歌罢數聲仰天嘯 漁鼓濄濄。。。。。。。。。。。。。。。
鍾祖歌畢,坐上諸仙,咸皆泣下。擊節歎賞,二席諸仙,又請呂祖詠歌,=悌德=呂祖亦不推辭,先吹玉笛一譜,然後歌道:
吹玉笛 悌道繹 人生樂事何處多 天倫融洩無今昔 少同乳哺共怀胞 長同筆硯共几席
同本同氣同根生 笑貌音聲难畫擘 相親相愛是天然 何用交情稱莫逆 雁行長幼好徐行
弟後兄先真悅懌 花萼樓中煖自生 紫荊花下情無斁 布被常溫莫厭煩 田園同耕休嫌瘠
莫听燕語鶯聲 無分長幼庶嘀 兄弟和睦家之肥 蕭牆何故生嫌隙 衣裳破碎还能縫
手足折傷徒痛惜 君不見斗粟尺布千古謠 吳绫越錦空多積 又不見爭鴆王覽人。。。。。
共稱爭死趙孝聲 洋溢我今为世發浩歌 勸我同胞莫再同室操戈 重門洞闢。。。。。
莫再煮豆燃豆萁 禦侮努力 。。。。。。。。。。。。。。。。。。。。。。。。。
歌竟,群仙讚歎不已。第三席上,又推曹仙詠歌,=忠字=,國舅亦不推辞,乃敲起檀板,徐徐唱道:
敲檀板 歌詠忠 緬想古來大英雄 匡君力把乾坤任 一心報國立奇功 包胥借師秦廷哭
岳飛破虜迎兩宮 都言愛國愛民愛君心最重 故能盡己之誠矢鞠躬 今日君權人推倒
侈談平等自由倡大同 分党禍國戕手足 勾結外寇互交攻 口頭愛國之聲有如雷貫耳
究之只是爭權爭利構兵戎 誰愛國秉至公 共和真共禍 掀绿又翻紅 可憐道德淪亡盡
塵世無人執厥中 我今歌此抒孤憤 用警人間眾聵聾 各反天良 各盡腸衷 同心同德
氣壯如虹禦外 先宜消內鬨 聖道隆時治道隆 寄語世人共珍重 听我仙翁。。。。
哈哈歌不成詞,聊以消消塊壘,眾仙齊聲讚曰,對症下藥,憂世憂民之心昭然如揭矣。群仙又復鼓吹一番,第四席上,又推果老詠歌,=信徳=果老說,人言為信,我已老了,我的話好似廢曆一般,用不準了,唱歌又淘氣,敲漁鼓.簡板又費力。大家又不愛听,不若莫唱罢了。定一子向前請曰,弟子三生有幸,得遇难逢之盛會,还望祖師赐歌,以警塵世。祖師曰,是是,遂持簡板,拍了數響,歌道:
信乃人之寶 五常终信道 聖賢說了千萬回 經載明瞭 与朋友交要踐言 一諾千金少
我愛卓恕行 我嘉季子抱 千里赴約不愉期 掛劍墓旁存古道 今日此風竟無闻
爾虞我詐真不好 翻手作雲覆手雨 纷纷輕薄增人惱 婚姻離合任自由 倫常己被他推倒
君不見燕來雁去 不愆期 人不如禽何以了。。。。。。。。。。。。。。。。。。。。
歌畢,簡板頻拍不休,激昂悲壯,令人興起。少刻方才停螟,第五席上,又推拐李大仙唱=禮字=歌。李仙不辞,即以拐击地,嗚嗚有聲,節拍低昂,聲音清越,其歌曰:
禮为千古大文章 聖人以之定大防 威儀三千禮三百 總以敬字立其綱 出入息作皆有則
視听言動語明詳 叔嫂之間不親授 長幼比肩貌不莊 瓜田李下嫌疑避 將上其堂聲必揚
入國不呼不急馳 鄉党恂恂稱善良 社之用以和為貴 小而立身制行 大而吉凶兵嘉 皆包藏
傷哉無知輩 非禮非法乱倫常 夫婦人倫之大本 父子尊卑恩愛長 妖魔小醜敢倡 自由平等說 無親非孝
信口雌黃乱跳梁 要把綱常掃地 要將禮教淪亡 中華之乱乱
茫茫洪波何時息 會看道德光昌 我喉哽吭 我心憂傷 我情淒涼 罷罷罷 且把歌息
將神養 天公有主張 莫再逞強 怕爾到頭 难得保皮囊 悔前容易 悔後徬徨 返己思量
李仙歌畢,聲淚俱下,三丰大仙說,此時各位已覺更闌興盡,樂極生悲,且各停樂歌畅飲一會。再行接续歌詠,不知列位道友意下如何?眾皆曰善,爰各拈食果核。酌飲瓊漿。定一看盤中之果,乃冰梨、安棗、胡麻、扶椹、蟠桃、石榴、山楂、橄欖、八味。雖屬常見之物 ,而異常芳香。真人間所未有,飲了一會。鍾祖曰,請諸位賡续歌唱。圓滿八德,第六席上,又举韓仙出首歌唱,韓仙也不推辞,用洞簫吹了仙家樂一譜,歌道:
仙人家住白雲邊 幾經凔海變桑田 惟有義氣难變換 參天立地壮乾坤 至剛至大至磅礡
無聲無臭無形顏 与生俱來非外物 直養無害曰浩然 聖人用之成为聖 仙人得之即是仙
能向海底捞明月 能於火里種金蓮 失此義氣便為凡 人間無義者 终是在人間
玄玄妙妙妙玄玄 短歌當長篇 洩露真詮。。。。。。。。。。。。。。。。。。。。。
歌畢,又吹了一潽,方才停頓,第七席上,又推海蟾大仙歌唱,劉大仙亦不推辞,遂歌曰:
不貪名利不為官 跳出藩籠地步寬 飲酌天地清鑑影 飢餐玉粒潔光盤 雲中救劫乘丹鹤
世上臨乩跨彩鸞 一介未叨塵俗物 神仙風骨玉珊珊 甚笑红麋熱客多 黃金癡想積山河
地皮刮盡猶嫌少 孽網張開更密羅 禍水頻闻誠已矣 廉泉不見奈之何 我為此詠傷今世
痛煞生民罹劫磨。。。。。。。。。。。。。。。。。。。。。。。。。。。。。。。
劉仙歌畢,第八席上,又推藍仙賡,揚=恥=字,藍仙欣諾歌曰:
踏踏歌 藍采和 恥德來研磨 中華禮教廢 神州恥辱多 無人發奋伸洗雪
令我傷心戾如梭 神仙跳出红塵孽海三千外 惟有忍辱是波羅 外人欺侮 國仇未報非奇辱
最恥道德墮落 蕭牆釁起兄弟互操戈 可憐華夏好山河 破破碎碎不成紽 文明翻黑暗
道德落深阿 人淪於畜真真訛 不知羞惡 不知恥辱 相鼠猶有皮 自顧可顏酡 踏踏歌 奈若何
歌畢,大家又復合奏一潽。鍾祖曰,今宵之會,堪傳千古矣。三丰又命重列佳肴,再斟玉液,膳夫忽陳三盤盛饌,一盤如狗形,一盤拳屈如龍形,一盤如松根狀,異香撲鼻。定一心中詫異,不敢下箸。三丰笑令拈食,謂之曰,此千年狗脊、黃精、茯神,食之長生不老,師弟但食不妨。
定一深为感謝。鍾祖曰,定一既食此神物,也要留點記念才是,今夜与會神仙,俱是八德圓滿之人。爾雖未脫凡胎,將來也少不得列有一席,或詩或歌或賦,留下一篇,老仙又才領爾前往中嶽嵩山頂上,五華觀中一遊,定一知不可辞,乃賦之曰:
歲在癸酉 節近端陽 蟠桃宴記 石榴花芳 壇開鹤馭 聖降鸞翔 余方冥床仰臥
夢入黃粱 非虛非渺 似惚似恍 与仙真兮接洽 跨鸞背而趨蹌 行程東向 雲路
南行 頃刻紅塵世界 轉瞬白玉仙鄉 天門闔闢 河水汪洋 帝君曰嘻 我歌子聽
子唱我償 鸞飛迅速 稳坐無妨 引爾於蓬萊島上 与諸仙高會徜徉 於是超瀛洲
渡弱水達蓬島 歷扶桑飽看山色 得近暄暘 經层巒之曲折 瞻宮闕之輝煌 童子
迎於道左 帝君引列上方 見群仙兮逸逸 顧自己兮皇皇 乃通名字 問安道歉
一一敘談 咸皆根柢深厚 青史名揚 益增我愧 愈覺他光 三丰子曰 祖師定一
駕臨峰巔 今宵之會 千古奇緣 歌八德以勸世 奏八音而抒怀 歌聲慷慨 逸韻
悠然 爰斟玉液 食珍鮮果核尽 肴饌滿盤 是千年之狗脊 是萬年之松根 黃精
益智 茯神安魂 人得此食 不老長存 鍾祖曰 美哉善哉 定一前來 或詩或賦
快快取裁 留為他日紀念 方不負此金罍 余承師命 琴笛交催 揮毫写韻 心醉
蓬萊 聊陳事跡 莫狀蘭台 復与祖遊於五華之觀 而歷徧嵩嶽之嵬。。。。。
定一賦畢。呈与鍾祖朗誦一遍,群仙稱揚不已,咸曰,他日天仙狀頭,不是此君,又将誰屬,三丰祖師復令郝真人太古,將詩賦刻於石上,鍾祖招呼鸞鳳,仍与定一乘上,飛搏空中,順著雲衢,轉向西行,不過一箇時辰,又到中嶽蓮花峰頂,五華觀中。定一只見峰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鬧,也不知什麼緣故,心申想道,必是辦什麼大會,也不问祖師,到了寺觀門口。下了鸞背,祖師攜著定一的手,步行前進,說道,今夕此間大會,三教聖人皆駕臨至此。
要使世上所有旁門外教一齊皈依三教。此會關係不小。所有雷君,齊皆到會監察。師弟要小心在意,老仙領爾進到丹墀。聽些聖諭。定一見路邊有無數記者,都在掛號,忙得不了,照壁上有赤金書萬道歸宗四大字。照耀萬方,門上直立一匾,曰五華觀。橫匾曰「一道同風」。旁有聯曰: ==== 諸子百家同歸三教 千門萬戶共復一爻 ====
門外有四大雷君把守,見鍾祖至,各各拱手,定一亦与敬禮。遂同祖師直入,連進數層,直到丹墀。恰好三教聖人,与諸佛仙賢,在廳中演講。祖師定一也就入席旁聽,聽得道祖說:
這回的普度收圓,不比往常,凡三曹上下,旁門外道,俱要完全歸根。若一個不歸,就收不得圓。因为時當午運,文明已達極點,大道已植發皇,旁門外道、異端邪說,亦是非常馳逐。倘如不將收納,為害非淺,但長齋中,青蓮、白蓮、紅燈、西華、復命、萬全、普度、種種。俱容易收納,無妨世道。
獨是,楊墨之道,流入西歐。今轉傳还中國。這個無父無君的波涛,尚在洶湧之中。一時难以歸化。此事还仗慈音文昌呂祖三聖,輔佐 關皇维持因势利導,不可躁急,切切至要。三聖向前唯唯聽命。道祖又曰: 前玉皇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造作大法,演为三千六百旁門外道,原欲引人入道。其流弊多而利益少,亦當陸續收回,以免貽害正道。至吾三教,從今統納於儒教之中。
以免分門別戶,其现在的和尚道士學徒,咸皆三教之異端,是大家所知道的。自來旁門禍小,異端禍大。除此異端,我与仲尼文宣,已有計劃。不久大道昌明,如月經天,而爝火自熄矣。這幾天來,歸根掛號的,也覺很多,就是修羅中已有大半數來歸了。净土宗的勢力很大,這個時候,我尤佩服牟尼。
爾諸佛仙下世,引度原人,先要本著此旨,由淺入深。由近及遠,陸陸續續,方才進以大道,才是正軌。然鐙道人,宏開普度,走馬傳玄,熱心過度,故進銳退速,重以潮流衝激,也是他的一種魔考。今已改正方式,自然盡善盡美。爾諸佛仙賢,要与之合作,暗暗補助,以成收圓。天命所歸,不可違坳。各盡各心,努辦前程,蟠桃共赴。道祖諭畢,大眾頂禮謝恩。各自散班,時闻碧雞唱曉。遙見東海浴日,清光熊熊。
定一在峰頂,貪看風景不已,祖師曰,天將曙矣。壇中諸生,盼望情切,吾領爾回壇去也。遂手招鸞鳳,各自跨上,取道西南,雲程迅速。頃刻回到壇來,諸生还在敬候,鍾祖吩咐說今夕令抱一去遊西天,定一甦醒,吾与王帥回宮去矣。未知次夕又遊何處,且看下文分解。
第26回:【然鐙佛闡教東土 阿彌陀自在西天】
桓侯大帝降壇詞 調寄洞仙歌
前三五夜 力把妖魔戰 血染衣衫餘彩絢 協天界大破恶陣無邊 苦得俺神魂顛倒麻轉
今宵間自在 下了天階 來与諸生同晤面 談敘舊閒情 說果論因 同宜把收圓趕辦
願諸君努力己修途 好共赴瑤池蟠桃大宴。。。。。。。。。。。。。。。。。。。。
呂祖帝君降壇詞 調寄臨江仙
为救紅塵浩劫 且離白玉京天 高歌一曲臨江仙 三期開普度 午會辦收圓
要把三綱整理 須將八德精研 蟠桃宴記好遊傳 原人登彼岸 靈種出深淵
話說今早丑時,鍾祖吩咐,今夕命抱一往遊西天。今日恰是四月初八,釋迦生辰。定然大有用意,遂早早恭候,桓侯張大帝不久到壇。与諸生談些至情,勸令赶紧修持,莫失機會,談未數語,呂祖帝君降臨壇中。大帝降階相迎。然後分次序坐下。
呂祖問記遊了若干回數?全一子一 一稟明,帝君說,很好。今夕乃世尊聖壽,吾特來領抱一去遊西天。抱一休睡夢,快快起來,跨上白鶴,吾領爾去遊西天,謁見大佛。抱一忽然驚起,向前頂禮,說道,弟子千罪萬過了。帝君曰,何罪之有?師弟勞神過多,吾師賜爾神丹吞服。以壯精神,好以登程,即辞別桓侯。領起抱一,各跨白鶴。翩翩向西而去,行了數程,抱一鶴飛遲緩,追赶不及,祖師謂抱一曰,你跨之鶴,豐羽健翮,較吾跨者精強,而屢飛赶不及吾鶴。因師弟猶帶凡體,身軀沈重故也。
今夕要到西天,須經五蘊山,塵界天,欲界天,色界天,情界天,無情天,大光天,無想天,無欲天,小梵天,大梵天,光明天,光音天,化樂天,妙樂天,妙音天。始能達至大光明天、大光音天,朝見世尊与諸大佛。若如此而行,何時達到。我想我们下了白鶴,在這五蘊山下稍歇,爾定定神氣,我整整衣服,白鶴亦使休息休息。帝君將衣一整,坐在石上,歌蘸嘯起來,歌曰:
西方有佛號如來 高居上界妙音天 色空已断無人我 無人無我極樂仙 三期會 辦收圓
然鐙分性到川邊 開普度 度有緣 老母促開蟠桃宴 又令滇西闡書篇 吾呂今宵領抱一
要往靈山 雲程羽鶴飛遲慢 且把法衣穿 袖里乾坤施法力 抱一師弟且听我安排
袖中身不動不靜 莫倚莫偏 須自在 放下眼簾 守住玄關 任他清風習習 流水潺潺
奔巖急雷 海倒江翻 纯陽子縱身入上界 頃刻雲程八萬千 佛土莊嚴 琉璃世界
白玉樓台在面前 將袍袖一展 一雙白鶴 一個童兒岀袖間 無滯無礙 無罣無牽
哈哈,抱一師弟,你看這里是什麼地方。抱一曰,弟子看此地如是莊嚴,想是佛土了。帝君曰是,抱一问曰,帝君將弟子納在袖中。好像另是一個世界。寬寬大大,毫無苦惱,耳邊听得帝君歌聲得得。風聲習習,不知不覺之間,就走了這許多地方。俾弟子不鼓翼而飛,不動脛而走。神通廣大,道德無窮。真令人感激無盡。
帝君曰,此小術耳,何足为奇,師弟快修大道。大道無所不包,得了大道,妙術無不能矣。
萬不可學法術而忘大道,誤己誤人,墮落苦趣。抱一子方才恍然曰,弟子今夕闻所未闻見所未見,茅塞頓開矣。尚請帝君領弟子參謁佛祖,听些妙諭,用以警醒世人。帝君曰,吾領爾至是,正为此也。乃将衣冠重为整肅,徐步而行,路上行人,皆口念彌陀,無思無虞,優曇滿路。婆羅遮天,路途坦蕩,無垢無塵。
走了一里之遙,現出一大寺院,寺門前有兩個頭陀,負手行吟,抱一忙步上前,問道,老禪師請了,那兩個口称阿彌陀佛,抱一又問,此寺何名?禪師答道,無为寺。問是那位古佛掌教?答曰然鐙。今已分性東土,行化神州,將光音天中佛子帶往去办理午會道場。度九二原人,尚未回歸也善人不必去遊,其中佛子,此刻正在參禪入定。
不能來与善人接洽,若驚動了他們,反為不美。抱一又指山頂高寺是那位古佛所居,禪師說,那里是阿彌陀佛主教,此寺路道周轉,可望而不可即,我们也难到其間,惟有唸佛號以表仰慕也。善人去雷音寺,問大佛如來,世尊自然告爾得知。抱一听了禪師的話,只得轉來,請帝君領去雷音朝見世尊。
於是帝君領抱一,轉过山峰,見一片宮闕輝煌,炫人眼目,四面雲霧呈彩,松柏參天,鸚鵡唸經,喃喃可听,猿猴呈果,粒粒珠圓,抱一呆看不已。帝君曰,將至宮門,衣冠整肅,抱一小心翼翼,趨步相隨,滿地瑞草靈芝,異香馥郁。祥光掩靄,瑞氣迎人,見一大照壁屹立,上書净土仙莊四大字,大門書「雷音寺」三大字,旁有聯曰:
十方開普度 萬祖仰禅宗
金光炫目,匾下掛有丁香紅八寶彩一疋,上繡千佛圖像,莊嚴無比。
帝君曰,今日四月初八,正是佛祖聖誕,此時諸聖仙佛祝壽已畢,筵席未终,我師徒且去參觀各處,然後上大雄殿參拜世尊可也。抱一隨同帝君,步入大門,轉过曲院,一一周歷觀覽,约有一十六層一十六院,前八层平列,後八层列成階級。前八层之中間,間以峻閣,俱是玳瑁為樑,琉璃為柱,瑤玉为窗,玉石鋪地。一层比一层精潔,一院比一院清涼。內中瓊花異卉,不知其名,兩廂房廊各署名字。曰斯陀含、須陀洹、淨室。曰優婆夷、優婆塞、淨室。曰阿羅漢净室。曰正覺阿羅漢淨室。曰大覺阿羅漢淨室。曰金剛阿羅漢淨室。
各有講堂,再進一院,有五层樓閣,最上一层,乃是阿彌陀古佛參禪室。二层是然鐙古佛參禪室。三层是如來佛參禪室。四层乃是觀音文殊普賢參禪室。五层是阿难迦葉藥師琉璃高等大佛參禪室。後面最上最高八层,有雷神值守,皆可參觀。但吾帝俱皆悉知,最高一层,乃 無極老母行宮;二層乃為鴻鈞老祖行宮;三层乃準提佛母行宮;四层乃接引佛行宮;五层乃 宥罪上皇行宮;六层乃孔老二聖行宮;七层乃 關皇上帝行宮;八层乃吾三聖行宮。俱皆互相連絡,一氣啣接。
說畢,又領抱一由左花園而入,大蓮池中,開放紅白蓮花,見帝君至,無風自點頭。抱一深为歎賞。又隨帝君遊到右花園中。忽逢阿难尊者曰,帝君駕到!失於遠迎,敬請帝君掏一禪室小坐。命沙彌取冰梨、雪藕、玄霜、玉液款待。飲訖,帝君問阿难,世尊今在何處?阿难說,正在北廳款客,帝君闻言,即領抱一到北花廳參見世尊。
世尊正陪著眾客,帝君見面頂禮曰,世尊,今夕弟子晉壽來迟,还望海涵,世尊曰,帝君到了,請坐請坐。帝君曰,弟子与抱一、曾在南花廳厚擾阿难矣。世尊曰,吾与帝君轉到正厅。好以談心,到了正廳,世尊与帝君敘禮坐下,又命抱一待坐,抱一先頂禮,然後坐下,帝君向前稟曰:弟子今夕領抱一前來祝壽,並為遊演蟠桃宴記,以作收圓先聲。望世尊指示真詮。喚醒原人夢夢。
世尊曰:现在佛教之衰,已達極點矣,空門和尚,不守清規,吃葷破戒,嫖賭荒淫,經典不明,功課不盡,卑污狀態,难以形容。致为人所鄙棄。吾今言之,不禁歎息。龍華三會,彌勒掌盤,儒門當令。 老母先令然鐙下世,行化東土。指授心傳,承接十六祖之心燈。玄傳走馬,普度大開,先度萬靈真宰上岸。俾其各負巨責,撐舟引度。
本月朔日,然鐙性返瑤宮,頒垂經卷,指示玄機,大興佛教,要將九二原人度轉,俾其得赴蟠桃。以慰 老母慈怀,吾亦差弟子到東土發揚净土,收容修羅。彌勒古佛,即是阿彌
陀佛。果大位尊,常住太極無為之天,逍遙自在,雖掌金盤,只以金光普照,不以金身普度。是以諸佛分性下世,各盡其力輔助收圓。
現下九六原人修道,須要注重倫常,夫妻为朋,子母為伴,不必入山修湅。只要克尽倫紀,內外雙修即可證金仙大佛。一以矯空門之弊,一以息楊墨之道也。帝君抱一回壇,好將吾言載在記中。俾空門和尚憬懍。九六靈根努力共赴收圓,勿失機會。吾之望也。
帝君抱一叩首謝恩,世尊又命將香積廚中素筵,賜与抱一三席帶回,再賜牟尼珠六百串,令帝君分给壇中善男信女,以作贈品。並為他日歸家之證物。抱一謝恩,遂同帝君告辞世尊。出了寺門,帝君仍將抱一納在袖中,霎時回壇。大帝与諸生还在拱立敬候,帝君乃將世尊所賜素筵,賜与諸生牟尼珠分赐善信,其餘者留给順寧諸善士。一 一辦訖,命全一道,明夕仍令抱一往遊大赤天,須要早早設憊,欲知所遊如何。須看下文分解。
(下转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