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6-8) 点击次数(750
《蟠桃宴記》卷六

《蟠桃宴記》卷六

第27回:【兜率宮猿馬拴繫  離恨天烏兔遨遊】

王雷帥降壇詞   調寄鳳棲梧

午會延康多浩劫   望爾原人各自把心決    立志修行情要切     揺池宴上金仙列

誤了時機腸枉結   難躲無常   地府泣嗚咽   善恶兩途須早别   臨時免得愁悲噎

 

柳元陽帝君降壇詞   調寄賣花聲

靈應山前    常聽鸞鳴    豫善壇神仙歌嘯   蟠桃頒演說來真神妙   天与人同心相照

兜率陀天  問凡夫可能到  領遊生登臨寄傲  觀風玩景  探求玄中奧  慢歸來同人相告

 

    話說昨宵呂帝吩咐,今夕仍令抱一往遊大赤天宮。諸生敬候。不久,王帥柳仙先後降臨,順寧善長李衢仙稟曰,现在蟠桃記遊演未完者,不過十回,將以足了周天之數。真是空前绝後之大文章。收圓之大張本,弟子感恩不盡。但弟子愚昧,痴心妄想,得隴望蜀,擬請帝君代为叩懇,再增數回,不知   關皇可賜恩否?柳帝君曰,書以益世,愈多愈好,只要諸生热心毅力,無有不可。吾与王帥,代为叩懇   關皇   老母就是。至爾順寧各壇乩生,要好好煉習心印,方能司天喉舌,替聖宣揚教化。

 

前日所來徐高諸子,頂現白光,頗堪造就,所具表文,已達通明。不久必有好音捷報也。今夕要到大赤天中,路程遙遠吾柳就領抱一,去遊離恨天了。師弟跨上白鶴,稳稳坐定,吾師喚動風伯,湧起羊角,我師徒可扶搖直上,沖入九天。師弟正襟兀坐,不偏不倚,自然不簸不揚,逍遙自在。聽我來歌曰:

 

柳元陽今宵奉聖命   領抱一上遊大赤天   雲程相隔八萬四千里   何時始得到其間

口把真言來默唸   唵嘛呢叭口中言   石燕群飛來听點   颼颼風起送我白鶴舞蹁躚

頃刻之間達上界   行過塵欲色界     無塵無垢天外天之巔       晃朗瑤光白玉闕

輝煌瑞彩靄南邊   抱一睜眼望   此地好遊頑   多少道眾在彼燒丹      煉汞真鉛

水上火下顛來倒去勤抽添  安爐立鼎五行寶山下  八卦爐頭架著鍋半邊   這個拉拉

 

扯扯   那個抽抽添添   這方進火加炭   那方鼓風助燃  守定丹爐仗慧劍  伏魔工

夫用得全    文烹武煉分內外     退符進火听自然    最怕是猿子皮頑跳出圈圈外

劣馬逸槽不受龍绳來拘拴   這個歌兒師弟須記念   莫再做癡呆  下了白鶴   走入

玄關   正中進去莫向旁門身(此字門包身)。。。。。。。。。。。。。。。。。。。

 

    哈哈抱一師弟,隨定我來,此間是兜率陀天,大赤天宮。吾師領爾從正中大門直入,去面道祖。听些法語。我步一步,師弟亦步一步。我趨一趨,師弟亦趨一趨。不可貪風玩景,上前落後,致心為形役,情为景遷。错了腳步,走入歧途。不自知覺。抱一答曰,蒙帝君將弟子領到此間,不費吹風之力。俾得睹無邊化樂。今又领弟子入大赤宮遊覽,弟子謹遵師命,循規蹈矩,紧隨趨步就是。到了宮門,抱一見宮門對面屹立照壁,高入雲表,直書「大道無为」四字。宮門更輝煌高聳。上懸一匾,曰大赤天宮。旁有聯曰:

       道體無为五行生萬象       神功默運一炁化三清

 

    由大門步入,路忽分作三條,若稍不慎,便要走錯,抱一曾徑柳帝嘱咐,更加小心。必恭必敬,一連進了數层,寸步不差。淴然見柳帝由塔中入,心下狐疑,错過轉弯,就走入一個花園里面,不見了帝君,心中愈覺著急,欲想退还,又听得園中有人笑語,鳥雀聲喧,此時心中無主,意念紛馳,只好上前觀看。見園中桃花滿樹,流水潺潺。芳草綠缛,锦繡成堆。又是一般氣象。

    行至桃花洞口,見一石碑上書,天台二字,桃花深處,聽得婦女嬉笑聲音,吃吃不休,草亭中又听有呼盧喝雉聲,猜拳拇戰聲,歌吹聲,暄囂闐耳。心中驚惶自覺上前不能。退後不得,自悔不遵師訓,生起畏难之心,是以如此,自己沈思,乃將萬緣放下,听其自然。負手而行,忽有人呼曰,抱一走入歧途矣。快快轉來,吾領爾去這里一觀,方才回見帝君。

 

    抱一闻呼,回頭一望,乃是一個道童,心中歡喜,乃踅轉回類。小心翼翼,跟隨這個道童而行。見路上輪車轉動,他也不害怕。也不避讓,道童怎樣,他也怎樣。深恐再赶不上道童,走錯了路,不能回家,直至一處。房屋極其深密,上書曰彌羅內宮。左邊拴著一個猴子,右邊繫著一匹劣馬。猴子身上用軟索拴住,使他動彈不得,常在清幽明亮、琉璃静室之中。劣馬亦復如是,抱一不解,以問道童?道童曰,中有玄妙,善長見了帝君,帝君自然解釋善長也。

 

    二人邊走邊說,忽然帝君对面而來,說道,今夕道祖往太虛天議事,不在宮中。師弟既已到此,再往離恨天化育台上,縱目遊觀一番。師弟你可喜悅否?抱一曰,弟子甚為喜悅。还望仙師領導。並將彌羅內宮左右拴繫猿馬之理,解釋与弟子得知。帝君曰,此是天機,有無邊玄妙。非一言可以罄述。師弟已入善門,闻至道,坐工之時,也要將爾的猿馬拴繫,方能得好佳境。

    若是三心二意,私欲滿怀,撞來撞去,跳上跳下,何能寧靜。听其自然,順其自然,乃能得無上妙法。況世界之乱,人心乱之,世界之危,人心危之,今道祖将猿馬拴繫於彌羅內宮。宥密之中使之如如不動,常清常静,放大光明。天下之乱自然息矣。

 

    抱一听了,憬然大悟。向帝君百叩謝恩。不用如此,隨我步上離恨天,到化育台邊,展玩去罷。抱一跟隨帝君,步上三層翠微。回向大赤天,光怪陸離,莫可名狀,翠微巔上有一五色玉石高台。台上有八角亭,亦五彩丹雘,十分清雅。到了台上,柳帝曰,吾柳神倦,在此几上,少臥片時。師弟無妨在此縱目观覽一番。說畢,迷迷睡去,鼻齁齁,抱一不敢驚動,在台上四面周覽。忽見一片茫茫瀛海,恍如白玉現出萬道金光。

 

抱一定睛一望,見海面烏飛兔走,互相馳逐。此出彼没,彼沒此出。好像走馬燈兒一般。抱一看得出神,隨手往捉,忽然烈火一團,從波心湧出。抱一眼光受刺,登時眩暈。一物不見。吃了一驚,又聽有人歌道:

天地盈虛水一盂     往來玉兔逐金烏     弱水蓬壺行頃刻     桑田蒼海變須臾

紅颜白髮般般老     翠繡黃童等等枯     誰識自然生化理     須於台上悟真知

 

    吟畢,哈哈笑道,抱一看飽了麼?莫要留連。古往今來,如此现象耳,吾領你回壇去罢。抱一說,弟子看金烏玉兔,跑來跑去,追逐不休,跑到弟子旁邊,弟子正在捉他,將要捉著,忽然一團烈火,湧出波心。將弟子眼睛灼射,眼淚雙流。正在蒙著眼睛,用衣拭淚,听得帝君吟詩,心中憬悟了然矣。此刻時辰已晏,何時回到壇中呢?

 

    柳帝曰,風輪未撤,石燕尚在下邊伺侯,教他倒運風輪,頃刻即到壇了。抱一仍跨上白鶴,帝君又唸真言,旋風由上吹下,風止息,鶴停翔,已到壇中矣。抱一醒來,柳帝与王帥回宮去了,未知明夕又遊何處,且看下回分解。

 

第28回:【黑虎鬥金龍  青獅調白象】

王大元帥降壇詞   調寄步蟾宮

收圓為著蟠桃記   老母傷心垂泣涕   各宜試想倚門情   趁早尋歸家大計

修羅今也歸宗系   三教大同有體例   等原人上了慈船   慢品評甲乙次第

 

柳仙降壇詞   調寄明月棹孤舟

枝上杜鵑啼不了   春風歸去韶光老   降到香壇    閒情萬種   都只為原人擾

今夜西千路不少   拋開俗障休煩惱   參拜慈尊    听些玄妙   莫使凡心纏繞

 

    話說是夕王元帥降到壇中,對全一說,吾闻順寧有善信到壇,命他來見吾雷,全一乃將休魯馬三人引至中堂參拜。王雷慰勞一番,賜与金丹玉粒,勉以速修身體。趕办外功。諭訖柳帝跨鶴,蹁蹁到壇,与王帥見禮敘坐。說道,今宵吾柳奉命,要領抱一去到西天參拜大佛。就要起程,一切閒話也不重煩。抱一師弟快跟吾來。跨上白鶴,好以登程,抱一稟曰,弟子因飲食不慎,發生疾病,精神不足,望仙師賞賜妙藥,以為醫治。

 

    柳帝曰,不妨,待吾師手揑劍訣。向爾面上書一靈符,師弟病自然除去。吾再賜丹藥兩丸吞下。精神即可完足了。師弟稳跨白鶴,吾師唸動真言,催動白鶴,頃刻可到西天。師弟聽我吟哦,以養神氣,乃吟曰:

坐騎白鶴上西天   頃刻飛行路八千   突過六塵升淨土   頓超五蘊出深淵

莊嚴世界人皆佛   極樂禪都物亦仙   抱一靈光須謹守   試看前面湧金蓮

 

      吟畢說道,師弟,我們行了三萬餘里,恆河已經超過。爾精神不足,縱到無極宮,也是無益。爾前遊彩雲宮,未曾得謁佛毋。今夕到此,可再往彩雲宮一遊。或者有些好處,亦未可知,抱一只好遵依柳帝,去遊彩雲。將到寺門,忽見寺外塵土大起,松林之內,大風吹動,地震山翻。抱一大驚失色,柳帝曰,爾好穩坐鶴背,令鶴在空中翱翔,好看热鬧。以增爾智識。

 

    抱一遵諭下觀,見寺外有隻黑虎,伸腰摆尾,運起黑風,与左邊金龍戰鬥。左邊金龍,也駕動雲霧。敌著黑虎,將寺外蒼松翠柏,扯折不少。你來我往,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很覺凶勇。抱一看得入神,反將害怕忘卻。只是覺得好看,那龍虎鬥得难解难分之際,一位禪師,由內出來,兩手一伸,將龍、虎擒住,啥在寺外松柏之上。駕起祥雲,飛過西方。

 

    柳帝見了,馭駕前迎,已赶不及。只好下了鶴駕,領起抱一,入寺遊觀,寺門有兩沙彌迎著,說道,柳仙來此何幹?帝君曰,請師兄代稟佛母,說元陽領抱一前來參拜。二沙彌答道,刚才守門龍虎,在門外爭食桃子打架。佛母出來,將他拿住拴起。駕著祥雲,往西去了。现在只有文殊普賢二菩薩在内參禅,不知可曾下丹。帝君与善人儘管進去參拜可也。

 

    現在佛母趕办普度,調集各處靈根,所有在生皈依淨土,一切修士,以及東土沙彌,有德無功之輩,咸皆調到此間靜坐。老佛母因調度乏人,將文殊普賢二大士請到此間調度。觀音大士亦常來此与諸眾說法。南北花廳之內。俱有静修之人,男左女右,各自静修,以待收圓,赴宴蟠桃。然後各歸本位,安享佛仙清福。

 

    其静修不力,六塵未淨,五蘊未空者,又照評量其功德,仍令下世,維持未來之世。去享人間洪福。此次收圓,關係最大,一收束以前,一開闢以後,上下關鍵的樞纽,就在此間,爾们頒演蟠桃宴記之人,俱是大有根器。不問而知,抱一听了沙彌的話,知道是個菩薩。連忙叩頭。沙彌說,我兩個剛才由東土回來,在此候門知客,無甚功果。

 

    抱一請問姓名,笑而不答,於是柳仙辞予兩位知客師,進了大門,到了二层,有四位金剛把門,柳帝將領抱一來遊情由,說了一遍。四金剛說,难得,正遇奇缘,乃將引入花厅參觀,抱一見花厅中,栽滿花木,景緻無邊,玩賞不盡,四周房屋闊大,南北為正殿,東西为廂房,北厅正中,懸一匾曰大講堂。旁有聯曰:

          萬法皆空參自在      一塵不染見如來

對面南厅正中懸一匾曰觀妙處。旁有金字聯曰:

           常有欲以觀竅      應無住而生心

   兩廂俱是静修室,此時大眾俱已下丹,各在靜室觀書,誦經,写字,作畫,抱一未便与他们接洽,乃步上北厅楼上參觀。見正中有個二尺許空心高台,上現三朵金蓮,中位空著,兩邊坐著兩位菩薩,正在入定,抱一不敢驚動,慢慢的頂了個禮,靜悄悄的在一旁參觀,忽見左邊那位座下,現出一個青色獅子,右邊那位座下,同時也現岀一頭白象。

 

    由小而大,蹲伏不動,漸漸搖頭點額,青獅張口,露齒如發笑狀。白象伸牙捲鼻呈喜歡情。兩個眉來眼去,偷看二菩薩已大定。就輕移腳步,先站攏來,親親嘴,青獅搖搖身子,伸出舌頭,向白象的眼上餂了几幾餂,後还本位,閉起眼睛,如有所思。白象如身發癢,將身立起,搖了幾搖,就向獅子身上擦了兩擦。用鼻子繞著青獅膊子。青獅又將膊子一縮,將象鼻夾住,有如生定一般,白象將頭一擺,用長牙控著青獅的咽喉。青獅膊子一鬆,象將鼻縮轉回來。

 

    乘机用鼻吸著青獅。鼻孔跳了兩跳,跑还本位。動也不動。用眼偷看青獅。青獅被象拉仆地上。站了起來,搖搖頭,擺擺尾。举起前足,跳了兩跳,白象退了兩步也搖搖頭,捲捲鼻,擺擺尾,蹲伏不動。忽然举起兩足,在地上蹲了兩下,与青獅撞個響頭,又親個嘴。青獅滾了一道,白象也滾一道,起來跳了幾轉,又各蹲伏不動。頑鬧半天,二位菩薩皆如如不動。

 

   抱一看得入神,忘卻柳帝在相等,也不知身在何處,樂而忘返。柳帝等了多時,不見抱一下來,乃上樓去,見他呆坐牆隅。將他拽起,說道,你病體未痊,如何呆坐此間?快下樓來,抱一起身下樓,柳帝問曰,爾何所見?直至留連忘返,抱一告其所以,柳帝曰,此亦禪機也。天地間鳶飛魚躍,流水行雲,皆是化機。會心人自能領之。今夕時辰雖早,爾精神欠足,吾領爾回壇去罷。

於是出了寺門,要尋歸路,抱一請曰,弟子得蒙帝君賜我丹藥,又观青獅白象,活潑天機,神氣已覺恢復。意欲再遊一處,以免明宵途跋涉,尚祈仙師允準,當下時近三更,抱一精神欠足,又無聖命,未知柳帝準否,須听下文分解。

 

第29回:【羅漢談前世   大士示禪機】

柳仙西遊詞   調寄春從天上來

佛土西遊   瞻貝闕珠宮   都是琳球   勝過天上玉宇瓊樓   遙望似金甌   听梵音清徹

聲和藹   自在悠遊   晨鐘撞   驚三更好夢   睡漢回頭   蘭若禪關淨土   要歷徧須幾

度去留   境界莊嚴   事情空寂   拋卻俗慮無憂   观如來妙有   坐蒲團各自操修   笑

紅塵一生麻乱   萬里封候。。。。。。。。。。。。。。。。。。。。。。。。。。。

 

龍女菩薩詞   調寄兩同心

駕起蓮花   乘著星月   更漏殘夜氣央央   澗水清流聲汨汨   赶元陽遊覽慈音   山中休歇

别有要言分說   是長生訣  雲程看世路茫茫  中心傷癡迷咽咽  再幾時普度收圓  有誰情切

 

    話說抱一出了寺門,請求柳帝再领遊一處,以免次夕路途跋涉。當時柳帝猶豫未決。對抱一道,我師徒且在此婆羅树下小憩片時,我唱調西遊詞後,或歸或止。再作區處。柳帝將詞歌畢,空中落一朵蓮輿,輿中出來一位女菩薩。向前言道,我龍女奉大士之命,來邀帝君,請領抱一師兄去到慈音寺中一遊。然後回壇,尚不为晚。

 

    帝君師徒,仍然各自跨鶴,隨我而行。頃刻便就到了,抱一覺得行了十里雲程,雙鶴与蓮輿下落,已到寺門。龍女進去通稟大士,柳帝領抱一隨後進去。一連進了三层,到了第四层內,有一位金剛羅漢,邀著柳帝道,帝君难得到此,今夕又領楊善長至此,應到丹房小住片刻。聊消個氣,再去會大士不遲。一面說,一面走,將帝君牽往北面禪房中去了。抱一只得跟隨其後,也到禪堂依次敘坐,抱一向羅漢行了一個禮,然後坐下。那位羅漢,令沙彌奉茶設饌,殷勤招待,席間歎道:

 

老頭陀是大羅漢  前朝下世為帝王  承继明社把國掌  立定君國好綱常  重興禮樂行教化

尊崇孔孟作主張  專以仁孝治天下  五倫八德正綱紀  聖諭條綱重宣講  頒行天下語煌煌

種族之間無恶感  軍民一體不參商  興起中國舊文化  加以潤色俾宣揚  沿明取士文章尚

考選士類用循良  不重嚴刑除廷杖  君臣上下以禮防  治慕唐虞三代上  化民以德世光昌

政取寬平人易化  超過元明軼漢唐  繼俺後者皆羅漢  尚有一個未歸鄉  可恨修羅將世混

假言革命法商湯  顛倒衣冠禮敗蕩  毀吾之廟坐吾堂  塗炭生民慘萬狀  操戈同室互戕傷

 

鬧得中華真不像  無父無君淪夷荒  頭陀為此悲萬狀  痛我衣冠禮樂亡  幸際龍華三期趕

佛仙下世挽瀾狂  收圓期迫娘惆悵  蟠桃宴記阐滇疆  西天遊演書文降  領導遊生柳元陽

俺今特把前事講  用勸人間眾善良  人生第一忠孝尚  忠臣孝子萬古光  任他魔怪多伎倆

愈趨愈險愈晦盲  为將根本先失散  不重道德重刀槍  直以中原為鹿馬  你馳我逐爭疆場

此興彼仆無義甚  只在势利逞豪強  外仇國恥半邊放  誰把治道來匡襄  三民五權講得響

 

隔靴搔癢乱發狂  國情國俗不體諒  國本國性不參詳  國威國势不張大  民恥民德不提倡

襲人皮毛為高尚  食人餘唾为瓊漿  物質未見有增長  精神先已受損傷  猶說清朝專制創

束缚人民將國亡  不揣其本誠堪歎  總為生民受劫殃  俺是西方阿羅漢  早早跳出孽波塘

奉了母命把世下  公案尚未消清償  三會收圓方結帳  結了帳後免愁腸  無憂無慮離塵網

永住西方極樂鄉  再不下世罹苦難  逍遙自在樂春長  寄語修羅休混賬  天運循環在彼蒼

 

什麼帝王与卿相  难逃果報理昭彰  要躲無常離苦況  速修大覺證金剛  法身天地常來往

時拜如來大法王  這篇言語非骯髒  大家謹謹記心旁  中華帝國千古仰  文物衣冠冠外洋

復还古處莫虛妄  五倫八德振綱常  人人能將道德講  世風於穆俗純良  五洲咸歸儒統化

大同盛世現中央  老衲言詞非虛妄  經邦治世大文章  抱一好好記毋忘  載入宴記廣傳揚

狗尾豬頭人歌唱  鯨波鼉鼓尽銷亡。。。。。。。。。。。。。。。。。。。。。。。。

 

    羅漢歎畢,再令沙彌捧茶奉客,又出波羅果贈与抱一,俾其帶回壇中,分给壇內各生,柳帝辞了羅漢,又領抱一去面大士。到了正殿,人聲寂靜。欲要轉回,龍女向北漏閣轉來說,柳帝在何處耽擱。吾在此間久候矣。大士尊容不在正殿。今在北厅調度,命我再來接應帝君師徒。快到北厅,抱一跟隨帝君龍女,到西廂静室中坐下,龍女命沙彌奉茶摆果。

 

大士進來說道,今夕柳仙抱一有勞了,侑點茶果之後,帝君在此寬閒,抱一与我到丹室,看看那些發現的工程,以作參證。於是抱一辞了帝君。跟隨大士,進了北厅,大士對抱一說,這班静坐之人,吾慈已编為等級,以便調度。由甲乙以迄庚辛,共有八組,每組一百人,共計八百人,師弟由甲組看到乙組,听吾調撥他們的坐法,一一記在心中,若見怪體,不可發笑,不可作聲,不可大步,不可粗心禮儀不慎護法,察糾嘱畢。升上楼去,抱一捷步跟隨,先由後而前,抱一見坐位井井有條,用彩绳分開間隔。琉璃鐙球,照耀四方。十分明朗。

 

空氣溫和,微風蕩漾,梯頭所坐的、乃是辛字部位。抱一看這部的工程,是初步工程。覺得不好。有頭下垂的,視低的,身不直的,腳盤不穩的,口津流出的,腰弯的。大士一一撥正。輕輕說道:頭要抬高,眼要視平,身直坐穩,塞兌身正,又說,主人那里去了?執著太甚。有四個大雷神往來糾察,非常嚴謹。大士指著二人說,他兩個工程平正,將提入甲字部。

 

又領抱一看庚字部,抱一看這庚字部的人,坐势稳定,法訣嫻熟。大士指一人說,雙目夾照;又指一人說,光放遠了;又指一人說,要觀自在;又指一人說,莫要助長;說畢。又向己字部、戊字部、調度。此二部中氣機大發,有哭的,有笑的,有震動的,有舞蹈的,經大士一撥正便止。

抱一請問妙法。大士曰,爾師調度法中已完全有了。又領抱一看丙丁二組,抱一見這二組的人,工程上下,也差不多,此時皆已垂簾,如如不動。中有數人,忽然動盪,大士說,法輪转要听自然,勿助。有數人昏昏迷迷,大士說,勿忘。又領抱一參观甲乙二部,大士說,细心觀察。抱一初見他们,坐得巍巍,面紅筋脹,頭皆微仰,迴光返照,忽有几人,聲如獅吼,息息相吹。

有几人頭縮入脊,如龜蜷屈。有几人,嶢嶢不動。一息不生。有几人鬚眉直豎,目瞪如鈴。有几人,如如自在。妙有無为。各呈一種現象,各放一種光華。一個与一個不同,抱一心中羨慕。觀玩不已。大士曰:「禅功,在機機在於目,平視空前,慎勿低瞩。坐式宜穩,頭正身直,內外持平,上下一直,勿助勿忘,常念真佛,視听無形,五行攢簇,四大皆空。遇真眷屬,無为而为。休近造作,自在觀音。」方才是佛說,畢。

 

謂抱一曰,禪理禪機,然鐙道人,已將完全頒下普度世人矣。爾亦屬萬靈真宰中人,回壇好度人度己,趕办外功內果,力行八德,八德兼備,內功不难做成。有外必有內,有內必有外若無外功,縱然內功有點,只是開花,不能結果。三期普度,在儒門不重孤僻操修也。爾好記之。刊入記中。此刻金雞將唱,吾命柳完陽送爾回壇去罢。

 

乃將抱一領到客房,与柳帝相會,柳帝辞别大士,领抱一出了寺門,跨上白鶴。不到五更天,也就回到壇中,說道,明夕命妙一去遊,以節抱一之勞。所遊何處,臨時斟酌。抱一甦醒,吾与王帥回宮去也。未知明夕又遊何處,且看下回分解。

 

第30回:【瑤圃中蟠桃已熟  扶桑巔安棗渾圓】

岳武穆帝君降壇詞    調寄高陽台

國势垂危   人爭公產   無邊險象橫生   閒倚天門   每見逐鹿交兵   陣雲鎖處神號哭

殺氣漫來鬼赤驚   問修羅因甚   鬧中國不清平   乘騅又下紅塵   演蟠桃宴記   喚醒

原人   趁此時期   趕快積善修因   王侯將相終黃土   好煉就丈六金身   莫誤了三會

龍華這個良辰。。。。。。。。。。。。。。。。。。。。。。。。。。。。。。。。

 

張三丰祖師降壇詞   調寄桂枝香

酒量未足   又降到壇來   高唱一曲   沿途榴花似火   蒲新柳绿   漁翁網撒煙波外

倚蒼葭欸乃相續  夏天明月  洱源風景  詩難盡錄   乩筵燦萬條華燭   照千古聖賢

一堂瞻瞩   暢飲開怀   多酌欞醁   人生歲月如流水   何須为利名縛束  脫離孽網

打開樊籠   無榮無辱。。。。。。。。。。。。。。。。。。。。。。。。。。。

 

    話說昨宵柳帝回宮時,吩咐今宵命妙一去遊,以節抱一之勞。全一特一遵照办理,早早恭候。忽然岳帝降臨,唱一調高陽台詞。悲歌慷慨。壯怀激烈,英雄氣概,宛然如生,諸生莫不感動。又飲了兩杯酒,將前戰廣野的串,說了一遍。又道我們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文物、衣冠、禮樂為世界先。今日外洋物質學咸皆由我國發明。傳入外國。

 

    今青年不知,羨慕彼物質,失我精神,真是棄我玉寶而食人餘唾。把國家鬧得不堪。人们苦得不了,聖賢仙佛屢勸不听,招來重重大劫。這幾年來,中土天災人禍纷至。沓來可謂極矣。中土仁人志士,深知改革之非,專橫之毒,無道德之可畏。棄綱紀倫常之可危,有欲提倡國學,注重八德,以挽頹波。然皆手無斧柯,徒喚奈何。

 

    其有势力者,则消極太甚。皈入佛門,只冀唸佛,能超淨土,往生西方,作自了漢,亦非正軌,我看今日之中土,並無有人負點責任,設若鬧到亡國,這些妖魔,也不任咎,人民更不任咎。說來真是可歎可悲,令人實在傷心不了。這部蟠桃宴記,定一編時總要將聖賢仙佛勸人救世之苦口婆心,曲曲傳出。一促進原人快登道岸,一以驚醒魔眾,急早回頭,一以收束巳運。

小康之治,一以開創,後六萬年道德大同与政治规模。

 

    若能上下千古,又是一部大好奇書。師弟好好編輯,勿負  老母  天皇盼望。將來食報不小。定一奏曰,弟子尽心竭力,不敢稍違,还望帝君開我心智。助我神思,帝君曰,吾賜爾益智丸吞之,自然思若湧泉也。正言之間,三丰祖師降壇來,唱了一曲桂枝香,唱訖,与帝君見禮,說道,老道來迟了,帝君还要海涵。岳帝命酌酒,与三丰祖師痛飲一會,祖師說,勞煩帝君鎮壇。老道領抱一去東西一遊。

 

    妙一起來,鸞鶴任爾乘騎,跟隨吾師去罷,妙一辞了岳帝,跨上鸞背,与祖師翱翔雲表,途中問道,祖師領弟子往遊何處?祖師說,領爾去遊西東或是東西。不拘何處,妙一知道祖師詼諧,將就稟道,就請祖師領我遊遊西東,祖師說,由西而東,由東而西亦可。老道具有絕大神通,穩坐鸞背。我們由此超出三十三天之外。去到鬱羅蕭台之間,無生寶地之上,遊東也。

 

   在爾遊西也,在爾在老道想來,先遊搖圃,後到扶桑。妙一尚不知果遊何處,只得唯唯應承,鸞鶴飛行近速,漸覺日月星光皆在下面,忽而謠光晃彩,瑞氣無邊,不似中天,景象,祖師曰,前面已是西方,  老母上,莫去見了,免得麻煩,我們由此飛過,就到瑤圃之中,偷幾個新鮮果子,嘗嘗解解口喝。也不去叨擾茶水,直將鸞鶴飛下圃中。

 

    妙一看此圃極其寬廣,树木扶疏,梅、桃、李、杏、犁、荔、佛手,種種皆全,黃梅垂垂,紅桃纍纍,祖師折食了兩個梅子,又食了兩個桃子,謂妙一道,你也折食兩個,食了没有臧具,不然,飛瓊來了,妙一不敢折取,祖師折了一個付之。妙一方才食了,一鳥飛來罵道,何方野道,敢來圃中偷食蟠桃?祖師曰,我奉  母命領妙一來遊瑤圃。看看蟠桃可有熟了,方好催促原人來此飲宴。

    我偷倒未偷,卻嘗了兩個。又命妙一也嘗了一個。味實在好,还覺熟不透些。請仙姑代我告知  老母,感謝感謝。你這樣騷道,實在賴魔得很。你为奉命领遊, 饒你罢了,祖師又說,我还要折两個帶到壇中,赐与諸生呢。又折了两個,藏在怀中,就騎上鹤背說,謝謝了,竟直向西南而行,說道,吾領爾遊東極扶桑,妙一问曰,扶桑在東。須踅向東而行,為何一直向西呢?

    祖師曰,西之至極,即是東了。玄玄妙妙你怎知道,妙一恍焉惚焉,見前面樹木参差,青光熊熊,一片蔥蘢之色現於眼前,祖師曰,這就是扶桑了。嶺上樹木清華,俱是異木奇花,宛然三春景象。遙望嶺腰,宮闕輝煌,咸皆碧色,那里就是東華宮,一炁宮,下面就是扶桑圃,再下簇聚山峯。就是蓬莱三十六峯,遙望茫茫白光,雲氣相接處。乃是瀛洲勝境。

 

    今夕我們作個漫遊,木公老者,也不去會罷了。我略略講他的故事,与你听听,這個木公,也是生物之祖,不亞於金母的。當初無極生太極,是先生木公,木又生火,火又生土,土又生金,金又生水,後金木合併,變象,抽爻,木母金公,又變而為木公金母,考其原始都是主宰造化。不過修行歸家,大路非向西行不可,所以我今夕領爾,由西而東也。

 

    扶桑嶺上桑树最多,棗子、冰棃、蟠桃俱有,此時我的肚皮又覺餓了,我領爾到樹下,一樣折几個,以充飢餓,但要防守山青猴,此猴最凶。師弟要小心。不折也可,爾試看看這些果子,可有成熟。并山峯的景緻,好与不好,一一看在心中,回去對對眾人講講,也是很好。前爾遊日宮,也曾到此。想忘卻了?

    妙一听了,恍然大悟,於是走下嶺,去尋碧桃,見桑樹紅黑相間,有几個仙童用筐採取,又見棗子通紅,離離滿樹。其大如柑,芳香撲鼻。若採取數個而食,又恐青猴望見,不敢動手。樹上忽有人言曰,準你採取數枚。不準偷去。妙一细看,乃是青猴。遂採數枚,藏在怀中,又採兩枚食了。

    忽見前面最高峯頂,現出一参天大樹,扶疏可爱。以問祖師,祖師曰,此碧樹也,上有金烏棲著,此樹遠,现時已子矣,唐人詩云:碧樹一聲天下曉,即喻此也。時已不早,吾領爾回壇去罷。祖師乃跨上鶴背,妙一亦乘了青鸞。又由東而西,蹁蹁飛行,祖師吟曰:

 

西遊瑤圃玩蟠桃   又到扶桑興更豪   頃刻東西周歷徧   神仙自在樂陶陶

西去東回又復西   雲層歷徧路高低   瑤光碧玉非吾取   帶得蟠桃贈与誰

 

    吟畢,即到壇中,哈哈笑道,有勞帝君鎮壇了,內壇酌酒,吾与帝君飲上几杯,就要回宮去了,抱一奏曰,蟠桃宴記,已遊了三十回,尚有數處未遊,天氣過於炎热,生等難得支持,請寬假數日,又為遊覽,不識可準否,帝君曰可。吾帝回宮,代為奏明   關皇  老母就是。但此時期中,順寧李高徐各子,要好好習乩,毋誤功課為要,妙一醒來,吾与張祖師去也。未知後遊何處,又看下文分解。

 

蟠桃宴記卷六

無極老母頒降

武哲天皇勅令        洱源特一子奉命主壇

三丰祖師偏次        洱源定一子恭錄編輯

濟顛禪師批評        順寧全一子恭校訛誤

清靜自在道人鑒定    鎮南理一子奉命重校

 

第31回:【善信欣臨選佛會  修羅怕上封神台】

廣法真人降壇詞    調寄思佳客

俗網拋開跳出淵   妻恩子愛免牽纏   世人修善母遲慢   好趁奇緣問渡船

參至道。悟真詮   脫胎換骨是神仙   無榮無辱無烦恼   自在逍遥千萬年

 

韋駝尊者降壇詞   調寄思佳客

為度原人駕法船   洪波滾滾救痴頑   殘零速醒南柯夢   莫在紅塵苦海翻

登彼岸。好參禪   金丹大道細參研   無人無我無牽罣   不老長生樂自然

 

話說四月中旬,天氣炎热,兼之夜短,諸生勞苦難支,抱一乃向岳帝君請假。蒙恩賞准,諸生各歸,辦理農事,到了閏五月初一,又各會齊壇中賡續遊演。是夕乃令抱一去遊,諸生侯了一刻,代天開化廣法真人,前來監壇,正常唱了一調思佳客。說了些勉朂諸生的話語。因為這廣法真人,就是唯一子呂咸熙。

 

舊日洱源豫紹婉各善壇的總主壇。奉命編輯洞冥寶记的主人。新證金闕右相的統化帝君。諸生舊雨重逢,天人相會,高興非常。有些問真人如何為善得禍?有些问帝君緣何證果如斯?帝君謂之曰,人生得遇奇緣,殊非偶然,死得膺果位。封仙爵,尤非偶然,吾本箕宿分性,歷劫忠良孝悌。乃生於延康午會。國變辭官,入壇修善,又幸遇爾精一抱一妙一諸子,共同策勵,飛鸞闡教。立說著書,維持名教綱常,頒演《洞冥寶記》。

 

匪氛猖獗,民不聊生,我悲憫為怀,為民請命,表上瑤京,願以身代此事無人知者,  老母於甲子年,在豫壇錫我符命,不使爾諸子得知,酬吾願也。狂匪就撫,吾外功未足,又促我修龍馬洞大路,圓滿外功。及功成、反以我安撫之功,而為我罪,唐時斬龍之報,与歷劫之殺孽,當償也。天律森嚴!不了劫,不了死!不了死,不超生!超生然後了死,了死然後超生。循环無端,自然之理。非獨我也。如來、大士、且不能免何況他人。

 

若云我證何高,則歷劫忠孝是其良因。今則蒙諸子之勷助,而收其果,非偶然也,諸子各勵操修,吾宮輔弼,尚虛位以待,更有特建宮闕以待者,諸子其毋以人事苦樂而灰墮修行。為善之雄心大志,是為至要。諸生尚欲啟问,韋駝尊者踏著蓮花,冉冉駕臨,唱歌訖,說道。

 

統化帝君早,吾剛才奉慈命來壇領遊,鎮壇之事,要勞帝君。帝君曰是,尊者曰,今夕之遊,也有無邊好處,最好奇緣。抱一師弟起來,同吾去遊南海。路上須要小心觀察,不疏忽大意,抱一答曰,弟子懍遵,遂偕尊者,告別呂帝諸生。

 岀了壇門,尊者踏著蓮花,又於袖中拿出兩朵,命抱一踏著,口中唸唸有詞,二人足踏蓮花,騰身霧,馭空而行,頃刻到了翠微山上,尊者吟曰:

雙足踏紅蓮      飄飄走上前      平穩兼便捷      勝過駕舟船

跋涉不勞苦      遨遊甚安然      轉瞬千百里      又到翠微巔

 

吟畢,說道,師弟,我們足踏蓮花,憑虛御風,頃刻之間,走了許多路程,你看那里人聲喧譁,熙来攘往,擁擠如市。是什麼地方,抱一曰,弟子恍惚記得是收圓籌備處。尊者曰,不錯,抱一曰,弟子幾次過此,未見有如是熱鬧。今夕熱鬧如此,究竟是何緣故?尊者曰,今夕是五月初一,午運重開。  老母格外垂慈,調集各方善信齊到選佛選仙場中,地府選獲八德之人,由十王送至收圓籌備處,收圓籌備處,考校確實,的係八德無虧之人,送致三等迎仙閣。

 

三等迎仙閣。查明的確者,升送二等迎仙閣。二等閣中又升送一等,一等迎仙閣中,考較合格,五倫八德無虧,內功外果兼全之人,又才分送南海桂院蓬莱各處。加修加煉,听侯收圓大會,赴宴蟠桃。即時或封佛,或封仙。依三等九級品位。照其內功外果大小評定,但三會收圓,  老母定有章程,第一重在體行、八德、外功,若專在自修自了,不拔一毛之人,是自了漢,內功縱好,只是人仙、鬼仙,不能證得金仙。

 

又外功確立有多數,而倫紀有虧,亦難證金仙佛果。若要證金仙佛果,须要在五倫八德認真。內外功夫無欠,所謂內外如一,忠孝無虧之人,方能證得金仙大佛。師弟所見那收圓籌備處,擁擠不開的人,是由陰陽兩面,方才送到。在那里報名掛号的,不必管他,抱一又問尊者,那些人氣色各有不同,有的喜色濃濃;有的愁眉蹙蹙。又是何故?

 

尊者曰:此非氣色。師弟,要看他頂上之光,如现紅白光的,就是上等中等,若紫里雜青,白中帶黑,俱非純全之人。若現黑色,終要打還地府,但望見此氣,是要天眼大通方可。莫再留連,我們去了,抱一踏著蓮花,跟隨尊者,飛行飛走,那些報名掛号的人,見着以為希奇,跑來觀看,一霎時,經過了收圓籌備處,將到無極宮。

 

抱一見行人絡繹,不比從前,問尊者曰,今夕是天上的街嗎?或是會嗎?尊者曰,吾剛才說明,你又忘卻了,不必細問。你看每隊前接引的人,手攜旛上所書之字,便知道了。快行几步,我們到南天門外。坐在萬道歸宗門下,細細看個熱鬧,也抵得遊不少地方。

 

妙一听了,趕忙上前,到了南天門,坐在階上小憩,忽然來了一隊,略有二十餘人,前有兩個仙風飄逸的童子,執著五色飄揚的旛引。人間孝子,往西方修養。這二十餘人,皆悠然自得,見尊者抱一,咸皆拱手,此隊人去後,接著,又來一隊,略有四十余人,二童仍然執旛引導上前,旛上書接引人間悌弟。往桂宮修養,這四十余人,皆雍容和靄,見尊者抱一,各各敬禮。

 

其後又來一隊,略有十五六人,氣宇軒昂,身軀偉壯者,有八九人。秀俊者有六七人。跟隨接引童子之後。口中唱歌,抱一听得:留將浩氣壯山河一句,已到面前。接引旛上書接引忠臣往拹天修養;又來六十人,皆溫和謹厚,隨著童子步趨而行。抱一見旛上,書接引人間信士,往第一迎仙閣修養;又來三十六人,彬彬大雅,接引旛上,書接引禮儒往廣野修養;又來五十三人,慷慨威嚴,童子旛上書接引義士,往伏魔天闕修養;又來七十二人,慈藹悠然。童子旛上書接引廉士,往蓬莱第一峯修養;又來四十三人,悲憫之容,现於顏色,旛上書接引知恥仁人,往南海修養。

 

抱一看這八隊行過,又來八隊。俱係婦女,雍容緩步。第一隊、書接引,人間孝女孝婦,往謠池修養;第二隊、書接引悌姒,往南海修養;此二隊共有一百餘人。第三隊、约有六十餘人,旛上書接引忠婦,往斗牛宮修養;第四隊、約有一百多人,旛上書接引信女,往衍慶宮修養;第五隊,有六十餘人,旛上書接引賢母往母儀宮修養;第六隊書接引義婦,八十人往女媧宮修養;第七隊接書引貞姑二十八人,往碧霞宮修養;第八隊、書接引烈女三十六人,往香山修養。

其後又來許多,旛上書送往第一迎仙閣。第二迎仙閣。第三迎仙閣。抱一看来好像迎春接佛一般,去了一隊,絡繹不絕。看得頭暈眼花,說道,如何這樣熱鬧,人間善男信女,也是多哩。尊者說,抱一呀,這些人卻是善壇善社的善信。在生為人不背倫常,體行八德的,到歸空後,照其行持,應歸何方送往何方修煉。到收圓時好去赴蟠桃的人也。

 

你且莫忙,後面更有一好看的故事。將要到了。尊者正說之間,三聲天雷震響,黑露濛濛,陰雲四合,电光閃灼,忽見四個力士,解來兩個大漢。櫳上書押某某上封神台受煉。天雷又響數聲,又解來數人,依然大書姓名,抱一要唸,尊者不許,一連解了三十餘人,俱往北方。這些人頭腦頗大,面目猙猾獰,人人頭上黑霧罩住,也有徵现。白光紅光的,抱一看了,愁慘不樂。

尊者曰,此輩將來得往人間受享血食。若果捍衛社稷,也不失為正神。何必為他悲愁?现在三期龍華,三會收圓,三次封神,佛歸佛,仙歸仙,神歸神,魔歸魔,人歸人,鬼歸鬼。各找各的人,各收各的圓。各歸各的家。有覺悟的人可作佛鬼,可為仙魔,可成聖。不覺悟的聖賢仙佛,墮落而為人鬼妖魔。要自信自度,不可自迷自誤。上天堂墮地獄,就是这個時期,這個關頭真是要緊。须要看得透,見得穿,立得定,站得穩。方不負生在此時,逢此法會,遭此奇緣也。

吾领爾到會極橋邊,看看封神台的氣象。又踅往南海,抱一答應道是,隨同尊者,足踏蓮花,頃刻到天河。顺流而北直至會極橋邊。尊者指向西北那支高山說,那巨靈峯上那座高台,就是封神台了。按著五行方位,八卦次序,修築而成。氣象森嚴,陰風慘淡,師弟到彼觀看,要大着膽子,不然,將魂魄嚇落。教我就難為情的。

 

抱一說,弟子小心就是,到了山上,見台高百丈,上有四員神將守住,台分六吸,座按八方,每級俱有神將把守,上插大旗一面,上書王字。二級亦插大旗二面,上書袁蔡二字。其外各級,俱有旗幟鮮明。抱一欲唸姓名,尊者說,中有天機,勿妄洩,師弟,要做啞子,只可看在心中,不可唸出口外,以免斬仙台上受苦,台下有許多房屋,有如宮殿。又像營盤。抱一欲上台去看,尊者說,爾非封神榜上人,豈得上去。吾領·爾去這修煉室中,参观一番,小憇片刻,就往南海去罷。將要起身,忽听台上有人高歌道:

 

君不見封神台上旗飄揚   封神台下修羅狂   人間慘劫由人造   天上神仙受暗傷

龍華三會蟠桃熟   靈根佛種各回鄉   高者證佛果金仙   壽永長次為羅漢与金剛

又次人仙与鬼仙   按功与德來品量   惟有神職   名列封神榜      各各執刀槍

仗劍戰疆場        有的為國死    有的為氣喪    有的為名戕     一靈獨存在

送到此台望   陰風慘澹   殺氣迷茫   鬼聲啾唧   神哭凄涼   百日受煉真難當

封為神靈     保國家邦   各體忠良   各秉天良。。。。。。。。。。。。。。

 

歌畢,一聲長歎,尊者曰,抱一可曾記得歌曲否?抱一曰,弟子記得明白,尊者曰,既已記得,修煉室不必遊了,吾領爾去南海見大士罷,於是領著抱一,踅向南海而去,飛過天河,到了南海岸上,忽見龍女匆匆而來,對尊者說,大士奉  老母詔,往瑤池議事去了,使我前來告知尊者,送楊生回壇,明夕再命妙一來遊。說訖,合掌作禮去了,尊者送抱一至壇中,与呂帝回宮。欲知後事,須看下文。

 

第32回:【孝子忠臣登正覺  義夫節婦證金仙】

廣法真人降壇詞   調寄鷓鸪天

闡化飛鸞數十年   垂書濟世演經編   洞冥寫盡心頭血   難把人心喚轉還

空有恨。孰知然   救民得禍神歸天   慈悲憫世情無已   又到壇中度有緣

 

三丰祖師降壇詞   調寄杏花天

雲頭倒臥睡方好   忽听玉皇傳老道   洱源豫善壇開了   領遊生。毋草草

白鶴風馳來得巧   酒醉笑談人絕倒   阿誰同去天宮遊   南海中。除熱惱

 

    話說昨夕楊生抱一去遊南海,於路上躭擱過多,未得會大士金面,尊者將抱一領回壇中。對諸生說,今夕吾領抱一,因在途中,觀看往生西方熱鬧,觀音大士,忽奉詔命去朝  老母。明夕可令妙一前去南海遊玩,必有最好佳音。全一諸子,早早恭候,到了亥初,廣法真人降到壇來,說道,

    吾帝仍奉  天皇勅命,前來鎮壇。諸生要慎始慎终,現在宴記將已圓滿,所遊不過數夜,所演不過數回,更是緊要,尤覺關係,爾諸子要振作精神,不可生选心厭心。須戰兢自持,翼翼小心。自然得美滿之結果收圓了。

 

    諭訖,三丰祖師亦降到壇來,哈哈笑道,我酒興來了,酌酒酌酒,酒飲多了好跨鶴遨遊。若無酒吃,我就在壇中睡觉罷了。內壇生奉酒,祖師飲了一甕,将妙一喚起,辭別了呂真及諸生,跨上白鶴,令妙一亦跨鶴。說道,這兩隻鶴,其性極馴,隨人控馭,師弟穩穩騎著,莫倚莫偏,莫前莫後。任其飛行,頃刻便到南海,若骑坐不穩,必遭跌落,就懊悔不嬴了。

 

    此刻老仙酒醉,要在鶴背上睡觉,你莫驚動我,到我睡夠,伺然會醒,若擾我睡魔,愈擾愈難醒,那時你就要淘氣了。妙一听了这席話,只得穩坐鶴背,不敢喚醒祖師。任隨二鶴飛行。妙一覺得鶴飛迅速,頃刻行經無數雲程,忽然俯首下視,見茫茫一片白光,汪洋無際,二鶴迴旋而下,到了岸邊。乃是一大海,海邊有無數垂楊,海中鷗鷺鸛鳧之屬,在海面浮沈。悠然自得。

    妙一下了鶴背,呆看風景,祖師豁然而醒,說道,矇膿睡觉,又到南海。我們且在此柳陰下小憇片刻,等等可有人前來濟渡,若無渡者,老道又另設法。師弟好好坐下,听吾唱兩句道情,打動紅塵熱客,看看可能驚醒世人春夢,遂拍動漁鼓,淵淵有聲,歌道:

 

南海岸邊敲漁鼓   聲音響徹魚龍听   世人都作南柯夢   個個迷頑睡不醒 仙佛訓言全未信

公然畔道又離經   五倫八德將廢盡   酒色財氣肆貪嗔   一齊走入輪迴路 不向天堂一邊行

為善修真偏不悟   毀賢謗聖逞才能   作為無益誠堪痛   奇技淫巧競聰明 槍礮精工殺人用

違反天地好生情   釀成大劫難拯救   水火瘟疫無時停   禍到頭來難逃奔 最慘劫難是刀兵

寶如懸磬野無青   原人不醒南柯夢   沈淪不返我傷心   延康末劫龍華會 誤了時机悔不嬴

我把漁鼓敲得震   世人听了可作驚   赶早快赴龍華會   跳出苦海上瑤京 選佛選仙場上等

逍遥自在享長生。。。。。。。。。。。。。。。。。。。。。。。。。。。。。。。。。

 

歌畢,海面撐來 一隻小船,雙槳運舟,如飛而來,有人在船上唱道:

駕小船     渡有緣     到南海     上西天       朝佛祖

證金仙     蟠桃宴     坐金蓮     靈根佛子   快上勿延

    聲音止歇,舟亦攏岸,祖師一见,知是龍女菩薩,前來迎接。攜妙一上了小舟,二白鶴棲岸,龍女說,昨夕大士去謠池會議,此刻剛才歸來。就命我前來接引。而祖師已先在此等侯還望恕我駕渡來遲之過。祖師曰,吾歌未完,而菩薩即至。恰巧巧,烦勞駕渡已是叨恩不淺了。龍女曰,這几日間,南海中來了不少善信。

 

    大士命其分班,在海中遊玩,以養其活潑天机,然後送往西天去請封號。我們路上或者遇著,亦未可知。妙一善長既到南海,海中景緻,細細觀玩一番,歸去告知世人,亦能鼓舞他們為善修因的志向。若不細細觀玩,如入寶山空手而回。亦深可惜,妙一細玩賞。初覺微風習習,波光瀲灎,荷花香氣,陣陣扑鼻。

 

    水面忽然现出五色蓮花,蓮葉紛披,掩映波光,雜以藻荇菱茭蘆蒹荻蓼,吝分港口,蘆中歌吹四達,仙樂盈耳,均係大洞鈞音,九天雅奏,港口出去,見一片白光,琉璃如鏡,遠山倒影其中,樓台殿閣妙好莊嚴,有若龍宮蛟窟。妙一請問,龍女菩薩曰,此即香山之倒影现象,我們不久要到其處。妙一又问,港中是何等人歌永奏樂?菩薩曰,此人在生入善壇,入洞經會之善生,以及信女,到此補修內功。每當初二十六,大士準其海中遊玩,此是遊玩南海之仙真也。

    妙一師弟,他們所唱之歌曲,爾要靜听記著,妙一道是。又撐了一程,經了兩灣,妙一見前面有七八隻蓮船,次第撐過。輕舟穩駕,不畏風濤。遊行自得,首先一隻,中有二十餘人,皆是男子,在舟中朗聲歌曰:

南海樂。有無边   人生在世孝為先   罔極深恩難報答  父母劬勞等昊天 趁早孝。莫遲延

问安視膳勿倚偏   愛日堂前承色養   免悲風。木免悵  虞淵全受全歸到百年 永證上品蓮

其乐陶然。。。。。。。。。。。。。。。。。。。。。。。。。。。。。。。。。。。

 

    歌畢,向前去了,又撐攏一船,若有二三十餘人,歌曰:

南海面。泛仙槎   忠臣今得赴龍華   養真院內修真道   九九功夫日日加 參玄契。作生涯

克己休教一念差   修成大覺金仙體   往來自在不咨嗟  捍災患 衛國家 不生不滅飲露餐霞

又看塵世別開花。。。。。。。。。。。。。。。。。。。。。。。。。。。。。。。。。

 

    歌竟,那五六船人,一齊去了,妙一接听唱歌,咿咿嗚嗚,辨不清楚。以问祖師,祖師曰,這些人在生,皆能於八德之中。盡得一二端,體得一二件,又識修因入善,始能得到南海。又始能來南海逍遥,今夕他們無事,儘可逍遥。我們有事,難得自在。

 

    請龍女趕速移槳,快去面見大士,那時才知真自在也。忽然東南風起,凌空一陣,即到香山,舟已攏岸,岀了蓮舟,步上普陀巖。行入紫竹林中,妙一听得靈鳥靈禽,唸彌陀,賡禪偈,聲韻悠揚,妙化無窮。龍女上前領路,直到九鳳樓前,恰好大士与諸眾講法,剛才下了講筵,遂邀三丰祖師,到正殿坐下,命侍者看茶,大士謂妙一曰,爾生今夕來得有緣,昨晚  老母召我到無生寶地,會議收圓大事,方才回宮。

 

   令龍女前來接引爾師徒,知爾今夕,必要到此遊觀也。現時正當午會重逢,收圓在即,   老母於此數日內,在瑤池召集萬仙,大開蟠桃勝會。一連十日內,將萬靈真宰職位封定,並將選仙選佛,為聖為賢,封神封職章程,規定完好。以便鐙住世古佛。遵照辦理,昨夕   老母,同三教聖人,五老天尊,西方各位古佛,已将選佛選仙章則定好。

 

老母誥命略曰: 

三期選佛   首重倫常   五倫克盡   八德無荒   一等佛果   一等金刚   一等羅漢

永證西方   正覺大覺   名號輝煌   孝子忠臣   果位嚴莊   秦漢以來   迄於清亡

所有忠孝   快樂天堂   不生不滅   參贊陰陽   義夫節婦   日月爭光   金仙上品

永證金剛   不生不滅   人紀人綱   若不修身   不盡倫常   鬼仙下品   難上天堂

體行八德   功果不臧   補修補煉   準上天堂   八德之中   體得一行   金剛羅漢

照功表揚   三等九級   按照品量   著明細則   切實參詳   特此告諭   十極八荒

無鞅聖眾   遵照毋忘。。。。。。。。。。。。。。。。。。。。。。。。。。。

 

    大士曰,此次三會收圓,不重世外清修。純重倫常大道。若外了倫常,歧外尋歧,幻中生幻。失了三教,大中至正之理,又是三教之異端矣。楊墨之道,流出外國,勢力大張,今反流入中國。無君臣父子,要將人道淪亡。故此次收圓,要力挽為我兼爱之禍,而維持後六萬年道德以正人心。  老母三教、五老、諸佛、諸祖,共同表決。以五倫八德,為收圓治世,大同之張本也。

    其細則雖多,亦皆照外功內果之大小高下。以為準則。至入壇入善之人,舉皆三教門人,不可艷羡洪福,不可蔑視倫紀,不可廢棄八德,不可毀謗聖賢,不可分門別戶,不可妒賢嫉能,不可借道斂財,要遵然鐙住世法令,則三三歸一,萬道歸宗。三會收圓,世界大同,萬象回春矣。

    吾慈本擬到壇示諭,爾生今夕到此,特諭爾知,爾好好記定,回壇編入蟠桃宴記之中,切不可遺失。要勸同人速修倫紀,高證蓮台,切莫遇緣失緣,自貽後悔,勉之勉之。妙一百叩謝恩,大士又曰:吾慈歷任調度,查內功低劣不經緞煉之人,皆係八德有虧,無有外功之人。墮入輪迴,皆係酒色財氣,吸煙賭錢之流,上封神台者,又是逞強使氣,恃勢外功,不高專重,意氣未經辨别清濁之徒。

 

若能造到聖賢仙佛地位,四相皆空,人我渾忘,慈悲在抱,濟度為怀,彼雖不欲為佛,  老母不能不佛之。不欲為仙,  老母不能不仙之,聖賢亦然。故為聖賢、為仙佛、皆在我之自為,非人得而為之也。收圓期會已臨,諸佛屢請展限,此數日內,瑤池金闕,俱很熱鬧。請祖師到壇,告之全一特一,速於此數夜,將記完成,則諸子垂書之功德無量矣。恭喜恭喜,他日果證蓮台。

三丰祖師与妙一謝恩,辭了大士,又命龍女賜与妙一波羅蜜果一百枚,帶回壇中,分給善信,大士送出殿外,踅回,龍女菩薩,仍用蓮船将祖師妙一送出南海。祖師妙一辭了龍女,跨上白鶴,尋著舊路,回到壇中。時将五鼓,三丰祖師說,明夕命抱一去遊金闕。妙一甦醒,吾与呂帝回宮去也。未知遊金闕有何奇事?又看下回分解。

 

第33回:【办收圓品量階级  懲恶党另立幽陰】

柳元陽降壇詞   調寄鳳凰台上憶吹簫

三會收圓   延康午運   蟠桃宴會將臨   待原人靈種共上謠京  永享長生極樂。。。。。

毋憂慮自在怡情   時期至我   将芳信寄与殘零   行行這回   誤了又十二萬年  方得逢迎

歎輪迴輾轉萬死   千生縱是人身不失  那能料得   赴蓬瀛須趁早   奇逢法會   莫誤前程

 

張三丰降壇詞   調寄帝台春

暮雲黑。燭影紅   群動息   月魄銜山   遙照人行   微光無力     約得道徒人兩三

間到壇中弄翰墨   上鸞台   發洩牢騷   寄紅塵客  心茅塞愁如織   恨修羅 情反側

鬧徧了中原未停   戈馬直   是流氓亂賊   誅不勝其誅也   宥之怎生能宥得。。。

且大放慈悲盡度   上佛國。。。。。。。。。。。。。。。。。。。。。。。。。。

 

    話說昨宵妙一回壇之時,三丰祖師說道,今晚命抱一去遊金闕,要早早預備,諸生遵訓,早向冥牀恭候。柳元陽帝君到壇說道,吾奉命來壇鎮攝。諸生各宜嚴恭寅畏,莫為天氣暑熱,而生倦心,九仞之功,將告成矣,免之慎之。諭畢。

   

三丰祖師也就降臨,唱了一調帝台春,說道,老道去去又來,來來又去,去去來來,來來去去,覺走得不耐烦了。草鞋也穿爛了,衲衫也穿破了,我為這部書上,心血也嘔乾了,眼淚也落盡了。不知世人,可知我的苦情?可知我的孤詣?可憫我的慈悲么?我想来不惟不信,反有罵我、詈我、毀我、謗我、呪詛我的。也不管他,我奉了  老母的慈命,  關皇的勅旨,做到那里算那里,苦到那日算那日。世人罵詈我,毀謗,呪詛我的,必是地獄種子,罵詈,毀謗,呪詛,也是應該。

 

若是有仙根佛果的人,他又必然,欣羡我,恭維我,之不暇。我受仙佛之頂敬,而受魔鬼之毀謗,倒也無妨,這几日來,西池請我做客,而  關皇偏要命我領遊,仙醴不得吃,而來喝西風。未免苦人也,內壇生酌酒酌酒。莫再耽延。今夕金闕會議,若是誤了時辰,老道又要空勞一遭,而且暗中得罪不淺了,抱一起來,吾帶來白鶴一雙,你騎肥的,我騎瘦的。烦勞柳元陽鎮壇,我師徒告別去也。抱一出了壇門,跨上白鶴,凌空而行,十分迅速,到了界牌山上。祖師吟曰:

腰卦葫蘆   直喚高呼   歎世人浮蘋逐浪   甘墮泥塗   再不掉頭回顧       看看真吾

庸庸碌碌   怪類野狐   酒色財氣   渴雉呼盧   迷雲迷雨   醉入蓉芙  可憐力衰形槁

氣竭精枯   執迷未悟   墮落三途   有等紈袴子弟   新学小徒   時新是尚  麻雀是趨

任情揮霍   口腹滋圖   駝峯鵝掌   象白熊酥   宰殺物類    不恤匹雛     大餐大嚼

狼嚥虎酺   沽酒市脯   日喚提壺  造了彌天罪孽  冤仇報對非誣 畜胎轉變  其可憐乎

 

    哈哈,老仙亂講乱說,又到翠微山來了。我老仙看到地獄之中,悽涼慘澹,神鬼號啾,這阿鼻老犯,何時始得出獄呢?歎畢,後面有二仙童,引著數千百人將到面前,祖師說,我師徒在此休息一刻,由他們上前,此是收圓籌備處,送善信往西方。去赴選仙選佛場的,你听那领导仙官。口中唱些什么?好好記著,不可遺忘,抱一听那仙官唱道:

多年奉命下瀛洲   幾經甲子   幾度春秋   不辭辛苦四海遊   江邊垂钓   浪里撐舟

度回九二把圓收   施方設法   未雨綢繆   疾呼高喚不回頭   為他著急   為他憂愁

幸有善壇徧九洲   勸轉男子   勸轉坤流   同社繼續立中流   男女入社   夫婦雙修

各人猛省懺愆尤   名利看破   愛欲拋丟   忠孝節義細推求   消輕罪咎   猛醒回頭

義夫節婦上吾舟   男女喪偶   未賦好逑   世道寰宇講自由   義夫難得   節婦難求

幸他今日出人頭   若非普度   便落下流   今宵引彼往西遊   多般景緻   快樂悠悠

靜侯老母把圓收   承顏色養   喜上眉頭   九品蓮花九色幽   依功定位   各把勞酬

 

    這仙官一路歡唱,领著一班善士,向天門去了,又來兩位仙姑,領了數十仙女,環珮叮噹,絡繹不絕,那位引導仙姑口中唱道:

欽遵母命下塵寰   屈指計算   百有餘年   紅波孽海泛漁船   專度信女   節婦賢媛

明引暗度不憚烦   走徧楚廣   又到滇川   勸他聖諭廣宣傳   听者自悟   改過消愆

女子節孝可超凡   他們听見   矢志貞堅   有等不幸失所天   共姜自誓   不調琴絃

念四行省盡度全   從頭點驗   二萬餘員   算是他們好奇緣   未曾失足   跌下深淵

回憶當初下凡間   遭過危險   六萬餘年   等到而今始歸還   拋卻塵世   性返瑤天

歸到仙境樂便便   逍遥自在   快樂無邊   好到靈山侯母宣   蟠桃赴宴   果證金仙

女兒節烈娘開顏   垂慈憫苦   特別升遷   一等佛位坐金蓮   千秋萬載   極樂清閒

 

    一路唱,一路走,一齊往天門向西方去了。祖師謂抱一曰,師弟所見這些仙真,以及仙姑,盡是人間孝子節婦,悌弟友兄,良朋益友。往西土赴蟠桃會的,那些節婦,實在難得,  老母定然特別優待,老仙也得讚上兩句:

一點貞心不愧天   品同松柏志彌坚   孤燈夜雨驚衾枕   寒食春風泣墓田

高節終身惟自守   芳名千古動人傳   蟠桃宴罷叨封賞   不老長春億萬年

 

    讚畢,說道,我師徒不要延緩,快快跨鶴,趕上雲程,恐誤金闕會議,二鶴听了祖師之言,振翼沖舉。由翠微山直上南天門。又上各仙真之前,越過橐籥橋,斗牛宮直上金闕。此時諸天仙佛聖賢,濟濟蹌蹌,到處簇擁而來,俱由聚陽門而進,抱一隨同祖師,直至諮議廳,坐在側邊,听候會議,不一刻,佛仙聖賢,咸皆到齊   關皇起立,宣示提議條件:

    一.請討論展限收圓日期   一. 請認明規定原人資格    一. 请議定佛仙品級

  

将此三條,寫在黑板上,對眾說道,現在收圓期已到了。  老母誥命,連連催促,而原人九二,還未度齊,然鐙道人,屢請展緩收圓期限,須請諸佛仙聖賢會議,一同上表請求。

 

觀音大士曰,收圓一時遽難做到,我輩皆有責任,理當共同簽名,叩懇無生展限。呂帝亦曰,慈悲之言甚妙,即請顏帝主稿,請求展限。

   

關皇曰:此次收圓,不比初二期,  老母前夕召到瑤泄,確定原人道資格,要選五倫八德,內外並重之人,故特告爾諸聖賢仙佛,現在是儒門當令。而楊墨橫流,收圓籌備處,要慎重選擇。切实考查,厘辯青晰,以免魚目混珠,受  母譴責。諸佛仙眾咸曰,謹遵聖諭。

 

關皇又曰:佛仙品級,  慈娘已大約定有條例,總分三等九级。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完全之人。即封為上等正覺大覺佛仙;其盡得一二字者,封為上中等佛仙、正覺大覺金剛羅漢名位;其次三等九級,照其內外功果,有功無過,有過無功,加減乘除,酌量評定。又照其行持功績,加以徽号,此亦無勞諸仙再議。不過下級下下級之仙真,須烦諸真自行斟酌位置調度也。

關皇諭畢眾仙咸各懍遵。

桓侯大帝曰,此次收圓難辦,都緣地府撤空,幽牢未立,魔鬼混雜,擾亂天人,道高魔大,吾意同佛仙聖賢菩薩,聯名叩懇   慈娘設置幽牢,將違反五倫八德之徒,收入其中,免得魔鬼害道,則收圓容易。而佛土蓮邦,大同世界,不日现象矣。未知諸仙聖眾之意云何?

 

文昌呂祖皆曰,妙極妙極。  關皇曰,妙則妙矣,恐時期猶未至耳。此事當收圓之後,理宜稟請  老母三教五老,要慎重將事,非可造次。今夕未可議定,恐天机祕密,洩露人間,反生阻礙也。爾諸菩薩聖賢仙眾,各宜下世,引度原人,共赴收圓,高證妙果。諭畢,統行一恭退下,諸仙散會。祖師領起抱一,出了金闕諮議廳,到了聚陽門。乃由舊路跨鶴回壇,時已五鼓矣。夏夜短促,諸生睡息齁齁,帝君喚醒抱一,与祖師回宮去了。未知明夕又遊何處,且听下回分解。

(下轉卷七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