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7-7) 点击次数(1621
《至寶真經》

《至寶真經》呂祖師救劫赦罪寶經

純陽呂祖先師年表

唐德宗貞元十四年戊寅四月十四日巳時降生河南呂宅。丁酉二十歲奉父命婚劉校尉女。癸亥四十六歲會昌中兩舉進士不第。丙寅年四十九歲功名失意。浪遊江州至廬山,遇葛仙翁弟子火龍真人。傳以內丹煉己訣及天遞劍法。宣宗大中元年丁卯五十歲,三舉進士不第,道得小乘。寄跡廬山養靜讀三教書道全其形。丁丒六十歲時,遊羅浮山大中十一年。

 

己巳五十二歲修得內丹,依然儒士。時有廬山之遊。庚午五十三歲歸宗廬山。丙午五十九歲草堂自記,云予五十四至五十九寄跡廬山養靜讀三教書。﹝道全其形﹞。丁丑六十歲時遊羅浮山。大中十一年再遊訪軒轅集。适集被召入朝。遇馬仙軒轅還山,馬介見集愕然。恨相見之晚。臨別贈詩而去。懿宗咸通元年,己卯六十二歲。奉親命入長安赴試。至酒肆遇鍾離太祖師一夢黃粱。知功名皆幻。叩首乞度。鍾祖卻之曰,尚有數年塵緣未了。翩然別去。是歲春聞報捷。

 

辛巳六十四歲,出仕江州德化縣令。復遇鍾祖教之致仕,早入终南。遂抽簪解組行次終南第一層,即見鍾祖曰。子已煉還童體,六十四歲卦氣盡而返先天。復成乾象可號純陽。為更名曰巖、字洞賓,結菴静坐。自是經鍾祖十試,魔光十現。不為所拆。傳以九轉金液還丹法。復示以十魔九難。上真玄訣。再授玄元真人。入藥鏡一集,鄭思遠師復賜仙方。施明浮師特授以易經真解。是歲鍾祖証位九天金闕。

 

選仙拜命訖。謂之曰住世功修。他日亦當如我。呂師曰:巖之志有異於先生。必度盡眾生方願登上界。壬午六十五歲鶴嶺閒居。至甲申六十七歲大丹九還功成。咸通七年乙酉歲,六入蜀晤王方平。方平一見驚曰:神仙宗伯也。至中元日題詩告別。六十九至七十三歲感黃龍之示。在北極醫吾廬山,了卻歸空大道。神滿太虛。法周沙界。山上孤石峭拔鐫。有呂師聖像。即其煉丹處。辛卯七十四歲道成歸家。縱遊江淮復至洞庭。

 

雲房忽降曰。上帝命汝眷屬居荊山洞府。子已名注玉清引拜苦竹真君。酬傳日月交併法。復上朝元始玉皇敕,授選仙使者。自真元十四年戊寅至南唐末年正乙亥。呂師在唐歷年百七十八歲矣。其他靈應仙跡,具載呂祖全書及至寶源流玆不贅。

                                       天運乙未歲秋

 

【玄憲黃大真君簡歷】六月廿二嶽降--三月初八飛昇--八月十五封金仙

黃師諱澤民号侶漁別号巨川粵東順德縣陳村人。明洪武二年六月廿二日戌時誕生。七歲就傳文有奇氣,受業時愛讀老莊書日記萬言。十四歲遊泮窮經博奧,搜覽群籍。廿五歲婚同邑陳氏女生三子。三十二歲舉進士,出宰浙江三年。以丁父艱居家讀禮,絕意仕途,行江淮得遇呂師於酒家,叩其姓字,口口相對。頓悟為呂仙翁。

 

    遂棄家遁入羅浮,遇龍派嫡嗣邱長春祖師,第四代門人譚通明先師,為取號曰玄憲。四十五歲時譚先師沖舉深得其奧,呂純陽先師復時加照,拂道得大還丹法,往來燕趙間度世。清順治初年三月初八日,端坐杭州雷風觀羽化。民国三十年,呂純陽祖師命:開壇闡教於廣州至寶台,聖号羊城闡教慈悲護道玄憲黃大真君。

 

【志能李大真君簡歷】二月初四嶽降--八月廿二飛昇

李師志能諱尚賢字啟寬,山西省太原府人,明永樂初二月初四日誕生。幼失怙恃,精儒業薄仕進,自課館穀糊口。二十歲婚鄭氏生五子,均卓然自立。有道士過門求施与語,遂參玄奧。皈依仙宗。三十歲遷赴華山,遇馬丹陽祖師,授以丹法,潛修百餘年,遍歷艱苦,卒以成道,八月廿二日飞昇。後遇呂師得証位金仙。民国三十年奉派來粵,為至寶台鎮壇大仙。聖号瑯玕贊化玄通廣大志能李大真君。

 

【白眉真人簡歷】六月初六嶽降--三月初三飛昇

白師諱忠生而皓眉遂以白眉為道號,清乾隆戊午年六月初六日辰時。領太白金星命誕降幼承家,學精武藝,臂力過人,尤妙槍棒,好讀書有大志。十六歲父母俱歿,終鮮兄弟家中落。充安勇三年,二十歲隨師逐寇跨南雄嶺,日昏迷路,隻身走險崖,与一烏猿搏不勝為所挾,御風行。蓋烏猿奉華嶽帝君命,挾而來見帝君。今仙女來迎真人,躊躇不敢進。烏猿從後一掌。遂脫凡胎。

時三月初三日寅時。白師自得奇遇後悟道日深,通靈不昧。萬化萬能,派命西礁山鎮守山君。自是行人不為猛虎所傷。旋謁呂師,於西礁山白雲洞奉派,与黃玄憲碧羅祖与志能三位代師共闡玄風焉。

玉皇賜爵為樵陽得道神威伏虎白眉真人。

 

【碧羅仙師簡歷】五月廿三嶽降--七月初八飛昇

碧師黃姓諱詠冰字潔坤。陝西省西安府,咸陽縣人。父母晚年無子,禱於純陽觀清乾隆戊午年五月廿二日丑時誕降。八歲就學,能書善畫。諸子百家無不讀,尤愛道經。幼承家學,精琴劍技擊。臂力過人,雙全文武。十八歲父母俱歿,寄姑母家為婚梁氏。子納聘後,梁家燬於火壻死焉。仙姑闖而慟絕,矢志守節。後有巨賈譚氏求納為小,仙姑闖婚期,夜踰牆遞。隻身萬里,備歷風霜至湖南省湘鄉。盤川告罄,不得巳靦顏賣藝藉維生活。

 

    無賴子思辱之為所挫,呂師知之,開示當地凈慶宮女,冠慧明道長訪得之,攜仙姑歸自是閉戶不出。精究歧黃,透參玄理,暇則藝菊晨夕相對。黃花晚節,藉以見志,十年如一日也。乾隆乙酉七月初八日申刻大丹告成。詣慧明師前請曰:弟子久沐恩光,深感栽成大德,昨蒙呂師恩詔為大羅劍仙。別矣端坐羽化,時年廿八歲耳。聖號度凡覺迷大羅劍仙碧羅仙師。

 

 

【昊天至尊玉皇大帝】   降示至寶真經序

    茫茫浩劫,節節臨頭。嗟彼生民,醉生夢死。不特不知禍由自取,反而怨天尤人,夫天地之德,以好生為德,又豈忍以瘟疫、飢饉、天災橫禍臨民也哉。無如為善者少,作惡者多。平日欺爭殺奪,奸盜邪淫,其孽積成,報應不爽。是以風雷水火。所以除暴安良也。

 

    天災流行,所以警人悔悟也。奈何世之人也,不自醒覺。重以人禍,於是刀兵盜賊相繼。而天災人禍,輪轉於欺世,無止境焉。此三期末劫之所以,有見於今日也。然則挽狂瀾於既倒,果以誰為中流砥柱乎?曰無他,不外從個人做起耳。夫齊家治國平天下,亦從誠意正心修身得來。

    是故聖賢仙佛,諄諄垂教,萬經千典,皆慾正人心而利世俗。救末劝而度迷淪,使人心正而天顏霽,人罪滅而天福臨。以是因緣,則天清地寧。豈不快哉!無如九二原人,迷戀生死趣,離天日遠,善根日薄,慧力潛消。每見玄科寶誥,輙云迷信之書,一聞勸善懲奸,便謂腐儒口吻。縱不唾罵之,亦必望望然去之。

 

    其有惡根深重者,更無淪矣。嗚呼!天非不欲拯斯民於水火之中,而斯民实自陷於萬劫不拔之地也。朕因內相呂真之奏,以其救凡心重,特許設壇廣州飛鸞顯應,感化愚迷,辟異而彰正道。擬將其救劫赦罪之至寶真經,降示門人,流傳度世。爰命呂門弟子何氏,再創壇台。秉木筆而宣法典。就經名以命台名,復遣諸神感應。使傳經救世,亟挽瀕淪,人人持誦,所求必應。人心感化,世界昇平,願世之人,殷勤尊重,其勿負呂真一片婆心可也。

                                                       天運壬午下元誕日

     玉皇御筆降序於廣州至寶台

 

 

純陽呂祖先師降示奉行至寶真经應注意之點

(一) 有緣人接獲是經,必须從頭至尾,虛心閱完一遍。不得徒覽一二句,便束之高閣。

(二)此經能救一切浩劫,能除一切苦厄,並能超拔亡靈。奉行者必须口誦心維,身體力行,時 

   時省察,平時勤奉,方得獲福。倘閒時不拈香,急時抱佛腳,事到臨危糊亂急誦,無益也。

(三)若每日清晨,神和氣暢,焚香虔誦一遍,滿十日者可赦自身惡孽一次。百日可脫一年內苦

    難。千日者可保合家不淪末劫。天災人禍不侵,萬日者吉神常護,有求必應矣。常奉不怠, 

    內有真訣,可以成仙。凡我弟子,當奉為日常功課也。

(四) 現值三期末劫臨頭,鬼神皆受劫。此經為普度亡靈而降。可以作超拔先靈之用。如有孝子賢孫,發願代祖宗懺悔求福者,只須在「啟奏儀」內,酌換字句。稟明某某代某某先靈奉 經求懺。倘誦百遍可罪滅福生。先靈得度,後裔綿昌。

() 經中皆三教奧旨,內含玄妙秘文。義正詞嚴,故能降魔伏魅。無論供奉家內,或佩带在身,或虔誠持誦。皆有靈光照耀。正氣彌綸。天皇地祇,皆為欽動。妖邪不特不敢侵犯或竟因面感化焉。

(六) 是經為救劫赦罪、挽凡利世之經。如有印送廣傳,或抄送別人者,功德無量,傳送百本,可保不墮劫數並特殊福果。

(七) 如有殘頑痼疾,妖崇瀕危之病,醫藥罔效者:或事屬光明正大,面求成就無阻者。可在當天焚香默禱一念真誠。許送或虔誦此經,所求無不立應。

(八) 此經確保靈應。倘正人求正事,莫不有感皆通。如有蔑視天理,任意捏謗,及見而不傳,傳而不習,妄行褻瀆者。當受五雷劫,禍延子孫。蓋其人之心念,定已入劫數中也。

 

祝香讚】黃大仙師乩示

凝神默運。敬爇龍涎。壇庭瑞靄繞祥煙。說法誦真言。誠意恭虔。奉請眾真仙。朝禮

香雲蓋大天尊(三稱)

【安神咒】李大仙師乩示

功曹值日。土地祗靈。宅司真宰。香火神明。有銜聖眾。護衛誦經。送迎仙侶。潔凈壇庭。同修道果,贊化瑤京。

【凈水咒】碧羅大仙師乩示

天一開源。涵育萬元。在卦為坎。甘露之泉。滌除凶穢。沾潤山川。楊枝輕灑。普散愁團吾今持咒。潔凈週全。

【凈壇咒】碧羅大仙師乩示

天地清靈。祥光滿庭。左龍右虎。侍衛誦經。千邪萬穢。一掃而清。驅除鬼妖。殄滅邪精。皈依大道。元亨利貞。吾奉呂祖先師。急急如律令。

 

【凈口咒】廣成子大仙師乩示

天門開合。吐納陰陽。勿迷五味。冰雪心腸。慎言篤行。信義維揚。浩然一氣。讚誦靈章。齒牙留慧。唇舌生香。

 

【凈身咒】廣成子大仙師乩示

三光照耀。兩大生成。五官百骸。保氣煉形。無為為用。常静常清。勤修正道。五臟圓明。功成行滿。朝禮玉京。

凈心咒】廣成子大仙師乩示

至靈鍾會。玄妙玄微。一身主宰。萬法不離。靈台潔凈。無妄無非。清虛是念。廣沐慈悲。常明萬古。不昧不迷。

 

【啟奏儀】雲中子大仙師乩示

恭聞意念虔誠。無求不應。神明正直。感而遂通。焚柏子之香。祥煙繚繞。燃木樨之瓣。瑞氣繽絪。瞻紫府以投誠。望玄穹而頂禮。恭虔讚誦。敬謹宣揚。仗此真香。百拜奉請。

 

玉清聖境。清微天宮。無極大道。元始天尊。

上清真境·。禹餘天宮。真文寶籙。靈寶天尊。

太清仙境。大赤天宮。虛無自然。道德天尊。

太平開天。普度含靈。中天至聖,仁義古佛,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廣大圓通如來佛祖

大成至聖。孔子先師

天雷上相。靈寶真人

輔元立極。東華大道帝君

太極左宮。開悟傳道。正陽垂教帝君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明悟。宏道純佑帝君。

全真開化。重陽輔極帝君。

無為主教。長春邱大真人。

玉封道果。宏教真人。盧。柳二大仙君。

羊城闡教。慈悲護道。玄憲黃大真君。

仙壇贊化妙道玄通志能李大真君。

樵陽得道。神威伏虎。白眉真人。

度凡覺迷。大羅劍仙。碧羅仙師

蓬萊閬苑。列御高真

仙壇之上。有銜聖眾

大羅天上請不盡之龍銜

 

列御眾聖光臨。悉仗真香。普同供養。今据    省     縣    鄉。利向居住。信士( ) ( ) ( ) 生居中土忝處人倫。感兩大以生成。荷三光而照耀。神恩有賴。報答無由。言念信士積孽障身,無明久蔽,沉迷莫悟,誰超苦海之身。罪咎潛滋。難度輪迴之慘。欲求懺悔。上乞  天恩。伏願   純陽呂祖先師。憑經救拔。仗法匡扶。赦其已往之愆。開以自新之路。

 

     解除災厄,廣被洪慈。仰祈恩庇信士。星庚光彩。命宇輝華,四政三方,吉星高拱。九宮八卦,惡曜無逢。年無半點之災。日有泰來之慶。門庭光奕。家宅康寧。火盜無侵。刀兵不染。凡諸未白。統荷鑒原。謹自虔誠。誦經如法!

 

【開經偈】劉海蟾先師乩示

三教源歸一善同   經中妙義盡週隆   焚香凈念稽首禮   天上人間默感通  眾生得度歡無限他日瑤池會上逢   惟願真仙來諦聽   凡誠鑒納自和融       南無道日輝      南無法力護

南無師道長       香雲浮蓋大天尊。。。。。。。。。。。。。。。。。。。。。。。。。

 

【純陽呂祖先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寶劍光騰掃人間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黃谷磯头留聖蹟。玉清殿內煉丹砂。存芝像於山崖。顯仙踪於古洞。闡法門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大聖大慈。大仁大孝。開山啟教。元應祖師。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興行妙道天尊。

【全真開化重陽帝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

先天至聖   不朽金仙   廣垂法力   度濟愚賢   績功偉大   道法萬千

泛濫郡州   萬儒受點   宣揚道教   不辭舌尖   頑石點頭   豚蛇煆煉

七真銜賜   功蓋凌煙   位列金仙   玉清靈顯   常存慈愛   照遍大千

至靈真宰   至上法嚴   垂世不朽   全真開化   重陽帝君   道德天尊

 

【長春邱大真人寶誥】

           至心皈命禮

龍門演政。太極流芳。秉道教之真宗。度含靈於五濁。長春不老。為法界之狀元。大德難量。作後人之模範。黃金冠戴。沐聖主之鴻恩。鶴氅衣披。脫塵凡之垢穢。逍遥天外。普濟群生。大仁大孝。無為主教。長春邱大真人。

 

【玄憲黃大真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

龍門得道。羊石開宗。施化雨於塵寰。闡玄風於洞府。心存濟世。大羅早列乎真仙。功積救民金闕已登乎天榜。飛鸞傳道。醒凡俗之沉迷。奉旨開壇。救急危之病患。佐祖師而佈化。發三教之淵源。劍氣毫芒。妖邪莫近。壺天浩荡。男女蒙庥。威靈赫赫。心默感而能通。德義巍巍。人有求而必應。玉封金闕。慈悲護道。玄憲闡教。黃大高真。

 

【志能李大仙寶誥】

         至心皈命禮

名山得道。海外成真。走電塵毫。得縮地壺公之法。行符咒水。為補天媧女之誠。大法難量。奇功莫測。文成倚馬。力並探龍。在至寶而度尽凡夫。在瑯玕贊化。志能李大真君

 

【白眉仙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

樵陽得道。羊石飛鸞。力敵萬夫。仗威靈而伏虎。功昭百世。得大道以降龍。心廣體胖。善養浩然之氣。唇紅眉白。當為丹士之英。醉臥白雲。一覺醒來忘世俗。駕臨珠海。歷年啟化眾愚迷。神威伏虎。靈通濟世。白眉真人。

 

【碧羅仙師寶誥】

      至心皈命禮

大羅劍客。巾帼英雄。仗俠義於凡間。拯危救苦。现玉容於符上。貌美性慈。四相既空。化莊嚴而萬民景仰。三生得道。成功果而百世流芳。既允武而復允文。即大仁而又大孝。度凡覺迷。大羅劍仙。碧羅黃大仙師。

 

《純陽呂祖先師救劫赦罪至寶真經》

 

吾是唐朝進士    棄官煉道廬山    九九還原抱一    飛升位列仙班    悟破黃粱一夢

深知民瘼攸關    隱显心存濟世    鸞乩處處開壇    妙藥救人病苦    傳經冀挽時艱

勸爾眾生速醒    休來再恃蠻頑    大劫當頭悽惨    吾言莫作為閒    頃刻陰陽立判

心存善惡之間    善者逢凶化吉    惡人逃劫為難    此因心靈感召    禍福循理迴環

世有不忠不孝    機謀變詐貪殘    作事殃民肆虐    委棄骨肉飄單    倚勢欺凌孤寡

 

結黨暴戾凶殘    此等眾生受報    難逃肢解刑關    死墮油湯地獄    或抱烈火銅環

其或貪財非義    以及奸盜邪淫    扶助惡人為惡    損人利己為心    褻瀆聖賢仙佛

無故宰殺生禽    躭酒吸煙賭博    狎邪喚妓迷沉    作為無益等事    耗散有用黃金

豈知積成罪咎    冤愆暗伏深深    一俟惡花成熟    刀兵火盜災侵    此時悔恨已晚

徒然兩淚漓淋    更有刀山地獄    還當受報冥陰    至若怨天恨地    時常罵雨呵風

 

不敬五穀五米    妖裝異服頭蓬    婦人逞其長舌    唆夫罵婆罵公    不顧禮義廉恥

行為禽獸相同    癘疫瘟災饑饉    原為此輩所宗    先自披毛戴角    安得不入牢籠

如有聞經懺悔    改過向善立功    則有祥光耀頂    自然災煞成空    吾在天中呵護

救凡法術能通    又遣諸神相助    天災人禍無逢    覺岸回頭不遠    皈依大道圓融

听我言說章句    從今勿再愚蒙    禮義信廉節惠    仁慈孝順和忠    九美奉行不怠

 

加以內外善功    豈只能消浩劫    還堪仙爵高封    人若勤修善道    所求事事皆通

禍福由人自召    何苦自昧其衷    道教無為清凈    儒言允執厥中    佛學真如本性

原為萬法皆空    三教同歸一善    細求三寶能逢    在世當修世法    五常八德為宗

學道先參外果    然後伏虎擒龍    搬運鉛汞交接    金丹火侯和融    地軸轉通乾谷

天關姤退坤宮    鼓巽風而煆煉    運離火以燒紅    太乙壺盈玉露    黃庭丹結中宮

 

自有真師指点    豁然一旦貫通    但願人求真樂     超然自拔凡庸    漸漸離迷入覺

雙修性命為宗    此則大乘證果    尤當旨抱大同     化己化人歸正    同登極樂天宮

大道光明萬載    含和常配虛空。。。。。。。。。。。。。。。。。。。。。。。。

 

【結經讚】觀音菩薩降乩

    心殷濟世,妙道垂經。祖師法力度群靈,以此德馨。消滅眾災星,朝禮呂祖先師,無量仁慈大帝,靈通感應天尊。

 

收經偈:願以至寶經,普救眾含靈。止於至善路,大道永圓明。

 

後跋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冬月。廣州寶盛沙地至寶台,恭承鎮壇玄憲真君乩論。謂有群仙駕幸壇台,囑肅儀恭侯。乩生何啟忠,凝神注想,乩運如環。

    純陽呂祖先師降題。「濁慾沉酣已有年,魚遊釜里快熬煎。紛紛浩劫誰先覺,夢夢群迷劇可憐。未忍昆山焚玉石,遽從蓬島降沙箋。傳經冀挽瀕危局,一洗災氛望泰然。」繼而壇靄祥雲,香煙結彩,乩展如飛,疾書至寶真經序文畢。注款留題。始悟為

 

    無上至尊玉皇大帝所降也。於是各人肅穆朝禮,群仙相繼注經。自辰至午,聖訓諄諄,經成,文顯義博。蘊奧藏玄。深者見深,淺者見淺。而於果報因緣。尤能揭發時弊。使人毛戴。至若聞經懺悔一節,則皇天不罪悔過之人。又能与以自新,則仙佛度世之心,可謂善誘諄諄矣。終以三教為歸。.快.則其善与人同之旨。尤足証其廣大焉。是經也,可謂救凡之寶筏,度世之金丹矣。世人得此,其可略視乎哉!

                                        壬午年冬月玄門弟子陳智光薰沐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