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6) 点击次数(434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卷三)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卷三)

黃智海居士演述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眾生聽到了上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這樣許多了不得的好處。應該都要發出願心來,情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釋】上邊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種種了不得的好處。生到那里去的人,都可以得到這樣的好處。所以凡是聽到過這樣許多好處的人,都應該發出大願心來,情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佛第一次勸人。因為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三種最要緊的事情,就是信、願、行、三種。

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是有的。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的確有像這部阿彌陀經所說的。種種了不得的好處。相信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確只要一心念佛,就一定能夠去的。相信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簡便得多,穩當得多。不可以有一些疑惑。既然能夠相信了,就應該要發願心。情願將來壽命完了,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生到別的世界去。情願專門修念佛的方法,不修別的方法。

 

情願拋棄了現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種種妻兒財產,一切東西。情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了佛,得了無生法忍,【這四個字、下邊再詳詳細細的講】再回到這個世界上來,度脫無論有緣無緣的一切眾生。既然發了大願心,就應該要修了。

 

行、就是實實在在的去修,就是念阿彌陀佛。【念佛的方法、這里可以不必去細說,因為下邊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節、同了末後所附的修行方法里頭,都要詳細講明的】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信、願、行、三件事情,譬如一只香爐,三只腳,缺了一只,就擺不平的,所以一樣也不可以少的。但是三件里頭,信同了願,更加要緊。因為能夠信,又有了願,自然會行了。

還有一層大家必須要曉得的。這個願心的力量,是最大的。發了願心,沒有不應驗的。一個人發了善願,將來就一定得善的應驗。發了惡願將來一定到惡的應驗。一個人到了差不多死的時侯,無論甚麼東西,都要丟開了獨有這個願心,跟了同去的。佛經里頭說到這種實在的事情,多得很大家可以查看的。就是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心,一件一件應驗的。

 

觀世音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靠他的廣大誓願。普賢菩薩,能夠成大菩薩,也靠了他十個大願。可見得願心的力量,是比隨便甚麼力量都大。沒有可以敵得過的。所以佛再三再四的勸人要發願心,勸人發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心。

無生兩個字,是能夠把這個心安住在真如實相上邊。覺得絲毫沒有凡夫的情念可以丟棄,也沒有聖人的見解,可以取得的意思。一切眾生,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大家看見生生死死,都是因為貪、瞋、癡、種種的虛假念頭太多了,就出現這種生滅的形相來。

講到真如實相的道理,的確是沒有滅,也沒有生的。說了沒有生,那沒有滅,就包括里頭了。所以只說無生。忍字、本來是安心忍耐的意思,現在是拿忍耐來,比得無生忍的人,心里頭很安舒,沒有一些念頭發生的意思。無生忍、是證得心念沒有生滅的道理的好名目。【心念沒有生滅、就是不動心的意思】

無生法忍,是因為證得了心念沒有生滅的道理。從此就能夠見到一切法,都沒有生滅的道理的好名目。這是要真正見到了真如實相的道理,才能夠得這種忍的。得了這種無生法忍就叫阿鞞跋致。永遠不會被外面的境界,迷惑搖動動他的心再退轉去的了。○這三句是佛第一次勸聽到過依、正、兩報種種功德的眾生,要發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心。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解】為甚麼勸人發願心,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因為能夠同了這樣許多最上等的善人,都聚會在一塊兒的緣故。

【釋】如是兩個字,就是指上邊所說過的無窮無盡的聲聞菩薩,同了許多一世就補到佛位的大菩薩。因為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種最上等的善人。若是發了大願心,生到了那里去,就可以同他們天天聚會在一塊兒了。上邊所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眾生,都可以不退轉來,就因為同了上等的善人,天天在一塊兒的緣故。因為有些世界,有畜生、餓鬼、地獄的。有些世界,就是沒有畜生、餓鬼、地獄,但是有善人有惡人。有些世界,雖然只是善人,沒有惡人,但是不一定都是最上等的善人。只有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最上等的善人。

 

天天同了他們在一塊兒,這個人還有不一心向上的麼。況且一個平常的凡夫,只消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可以同了這些大阿羅漢、大菩薩,天天聚在一塊兒。不是靠了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有這樣好的福氣麼。所以無論甚麼世界,沒有比西方極樂世界,更好的了。怎麼可以不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這三句,是說所以勸人發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緣故。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定要有因緣。善根同了福德,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緣。但是善根少,福德少,就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善根要培養得多。福德也要積聚得多。【善根同了福德兩種解釋、下邊會詳細講明白的】

【釋】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信、願、行、三種完全了,才能成功,上邊不是已經說過的麼。但是這個行字,還有正行、助行、兩種分別。正行、是行的主腦,行的根本。助行、是幫助正行成功的。正行、就是發菩提心,同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發菩提心,就是發道心。就是發信佛的心,發求成佛的心,發度脫十方世界眾生的心。既然發了這樣的大願心,就應該切切實實的修。專門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切切實實的修。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應該專門念阿彌陀佛。【這個緣故、下邊一節里頭、會詳細講明白的】

 

所以發菩提心,同了念佛,叫做正行。所說的善根,就是指這種正行。不照這種正行修,就是沒有善根。修行人若是只想自己修得好,自己可以免除生生死死,不發菩提心,度脫十方世界的苦惱眾生。將來只可以成功小乘,就是少善根。助行、就是孝養父母,念經拜佛,修六度、十善,受持禁戒,【受字、是領受在心里頭,持字、是依方法去做】救濟窮人,戒殺放生,一切善事。都要盡自己的力量,認真去做。一切惡事,完全不做。再把做的這些善事,都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向兩個字、下邊會講明白的】叫做助行。所說的福德,就是指這種助行。不照這種助行修,就是沒有福德。修了不回向。將來不過得到天上,或是人的世界上的好報應,就是少福德。

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定善根要多培養,福德也要多積聚,才能去得成功。所以說不可以少的。因緣兩個字,前邊已經大略講過的。不論甚麼事情,都要有因緣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自然更加要有因緣了。因、本來是根本的意思,是種子的意思。緣、本來是幫助的意思。這里的善根,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福德、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緣。回向、就是不論做了甚麼大小功德事情,都把他回過來,歸向到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去。

 

我們修行的人,隨便做了甚麼功德,就應該隨時回向。回向有方法的,必定要另外念一種回向的文。照了文里頭的意思,發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心。不是單單把文字讀一徧,就可以算回向的。回向的文,種數很多,下邊修行方法里頭有的,看下去就曉得了。○這兩句,是說要多善根、多福德的人,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解】凡是信佛的男子,都可以叫善男子。信佛的女人,都可以叫善女人。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有人說起阿彌陀佛的名字,就念起阿彌陀佛來。或是一日、或是二日、三日,或是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念到他一個心、專門在佛上邊。一些些不夾雜利種亂的念頭在里頭。

【釋】所說的男子女人,連出家人、六道眾生,只要有緣的,都包括在里頭。但是為甚麼都稱他們做善男子、善女人呢。因為一個人能夠聽到佛的名字,他的前生,必定有善根的,所以才有這種福氣。怎麼見得有福氣呢。要曉得,凡做一個人,都有五種難處。第一、是人身難得。照佛經上說,要完全不犯五戒,或是修中品十善,才可以得到人身。可見得人身是很不容易得的。但是講起發心修行來,獨有人道來得容易。因為生在天道的人,快樂的事情多。大家貪圖了快樂,就不肯發心了。所以生在天道,倒反沒有生在人道的好。況且凡是佛出世,總是在人道里頭現相成佛的。

【現相、是現出各種的形相來,現相成佛,是現出成佛的相來,譬如釋迦牟尼佛、本來已經成了佛的,因為要現給眾生看一個修行的榜樣,所以特地投生做太子,慢慢修行成佛,這就叫硯相成佛】說佛法也是在人道里頭的時侯多。所以佛經里頭,不說天身難得,只說人身難得,就是這個緣故。

第二、是中國難生。若是生在邊地,像現在的外國,就很不容易聽到佛法了。第三、是五根難備。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踵。備字、是完全的意思。這五種根,是不容易完全的。眼瞎了,就不能夠看經書。耳聾了,就不能夠聽佛法。舌壞了,就不容易念佛。身體殘缺了,就不能夠拜佛,同了做一切別種的功德。第四、是善友難值。值字,是碰到的意思。現在是末法時代,人心惡的多。只有引旁人做壞事的人多,肯勸人做善事的人少,肯勸人念佛修行的人更加少,所以叫善友難值。碰不到善人,就沒有人把佛法來勸導了。

第五、是佛法難聞。有了上邊所說的四種情形,要聽到佛法,實在是不容易了。況且佛是難得出現在世界上的。有的時侯,竟然一個劫里頭,沒有佛出世。或是幾個劫里頭,也沒有佛出世。照法華經上說的,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那是沒有佛的時侯,更加長久得了不得了。像這個賢劫里頭,有一千尊佛出世,真是難得的。照現在算起來,釋迦牟尼佛正法、像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就是末法時代,也不過再有七千多年了。過了這末法時代,就沒有佛法聽見了。直要經過許多萬萬年,到了彌勤佛出世的時侯,方才再有佛法聽到。那末生在這個中間.時侯的人,不是都聽不到佛法了麼。所以現在我們這些人,不要自己看輕了自己,不要自己對不住自己。

我們在這個五種難處里頭,一樣難處也沒有,還可以不一心一意的修行麼。執持兩個字,本來都是用手捉住捧住的意思。執持名號,就是教人常常一心一意的念佛,把這個心常常放在佛的名字上邊。像把這個佛的名字,用手來捉住捧住他,不放他走的意思。

 

念佛的方法,也很多。有出聲念的,有不出聲念的,有掐了念珠念的,有不掐念珠念的,都可以隨便,沒有一定的。還有念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雖然也可以隨便。但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就格外恭敬些,誠心些。

因為加了南無兩個字,就有把我自己的身命,歸託給佛的意思在里頭了。所以念起佛來,不可以貪快貪多,只念四個字,不加南無兩個字。所說的一日二日,一直到七日,一心不亂,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第一日念佛,心還不能夠不亂。或是到了第二日,才能夠不亂。或是要到第三日、第四日、 第五日、 第六日、慢慢的或是竟然要到了第七日,才能夠不亂。一種是只能夠六日不亂,到第七日,心就要亂了。或是只能夠五日四日。或是只能夠三日、二日。心是最難歸一的。或是只能夠一日不亂,到第二日,就要亂了。

 

倘然能夠從第一日起,一直到第七日這個心一些不亂。那末這個人的心安定寂靜真是不得了。將來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是這種亂不亂,全看念佛人的根機,根機深的、厚的,就容易些。根機淺的、薄的,就難些。沒有一定的。不過能夠把功夫用上去,就自然會漸漸不亂的。因為功夫是可以勝過根機的,全在人自己的要好不要好了。

所說的七日一心不亂,並不是在壽命快要完的時侯,是指平常時侯說的。平常時侯,能夠做到這樣的功夫。那末到了壽命完的時侯,也自然會不亂了。【壽命完的時侯,心思若是亂了,那個關係大得了不得、下邊解釋心不顛倒一句里頭會詳細講明白的】所以勸人要天天念佛。時時刻刻念佛。就因為我們這些人的心里頭,雜亂念頭大多。

 

一個念頭去了,一個念頭又來了。那怕你一分鐘里頭,也不曉得要起多少的亂念頭。念佛就是要收束這個散亂念頭。使得這個念頭,放牢在佛號上邊。佛號的念頭多一分,散亂的念頭就少一分。漸漸的用功,能夠把這念頭,收到佛號上邊去。旁的念頭,一些也沒有了。那就叫做一心不亂了。念佛的人,最好是用心聽自己念佛的聲音。要一句一句的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字也不放他混過去。照這樣的念法,自然心就容易歸一。旁的念頭、起不來了。

 

這是修一心不亂的最好的方法,大家可學得的。平常的時侯,果真能夠做到一心不亂。那末到了臨終的時侯,就可以一心都在佛的身上。別種的雜亂念頭,一齊不起。就可以感動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就是根機差些的人,沒有能夠念到一心不亂,也只要有真正的信心,切實的願心,至誠懇切的念。再能夠隨便甚麼惡事,一些不做。隨便甚麼惡事,一些不做。隨便甚麼善事,都認真做。還要一心決定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不起死了去做鬼的念頭。也不起下一世再做人的念頭。那末到了命終的時侯,也可以承蒙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切不可說我還沒有做到一心不亂的地步,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去求下一世的福報。【福報、就是有福的報應】那就大錯特錯了。【求福報所以要算錯的緣故、在下邊解釋我見是利一節里頭,會說明白的】一個人若能夠做到一心不亂的地步,只要能夠有切實的信心願心,也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不過覺得喫力些。並且所生的.品位,比了那一心不亂的人,要低得多了。

這一部阿彌陀經說行持的方法,【行、就是修行,持、就是依了方法去做,前邊已經講過的】最要緊的地方,就是在這個一心不亂四個字上邊。○這一段是說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的地步。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解】那個念佛的人,差不多要死的時侯。阿彌陀佛,同了許多的菩薩,都顯現在他的面前來了。

【釋】念佛的人,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那末這個人,到了差不多壽命臨終的時侯。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許多的菩薩聲聞,許多天上的人。都會顯現在這個人的面前的。並且阿彌陀佛手里頭,還拿了念佛人起初念佛的時侯,七寶池里頭所生出來的一朵蓮華,來迎接他。這個人的心識,【心識兩個字、在前邊解釋共命之鳥的小註里頭,已經說明白的】就託在這個蓮華里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是阿彌陀佛,同了觀世音、大勢至、兩位大菩薩,也要看這個念佛人的功行的。倘然功夫深,道行高,能夠得到上品中品生的,那末佛同了菩薩,親自來迎接的。若是下品生的,那末只有化出來的佛,化出來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了。一個人到了臨終的時侯,最是緊要的關頭。平常時侯所造的善業惡業,都在這個時侯,同你算帳。所說的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就是一個人到了臨終,隨便甚麼東西,都拿不去。只有這種善業惡業,跟牢了你的。

 

照這樣說起來,可怕不可怕呢。一個人還做得惡事麼。念佛修行有功德的人,臨終的時侯,就有佛同了菩薩來迎接。若是造惡業的人,那末就有刀山、劍樹、牛頭、馬面,種種地獄的惡形像,現出來了。所以有些人,臨死的時侯,面上露出種種的驚嚇的形狀來,就是這個緣故。你想一個人,只要一心念佛,等到臨終的時侯,就有佛同了菩薩來迎接他。這樣的事情,便宜不便宜呢。這也是阿彌陀佛發的大願心里頭,有一個願說道,我若是成了佛,十方世界,有發菩提心,修種種的功德,情願生到我國里頭來的眾生。他臨終的時侯,我同了許多菩薩聲聞等都在他面前顯現出來。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大願心,才成功了佛的。所以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臨終的時侯,阿彌陀佛一定同了許多的菩薩聲聞等,去迎接他的。○這一段,是說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到了臨終的時侯,阿彌陀佛,同了菩薩,都會顯現在他的面前來的。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解】這個人到了命差不多要絕的時侯。一定心里清楚楚,不會顛顛倒倒的。一定立刻就能夠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的。

【釋】上邊說臨終時,是說差不多要臨終的時侯。這里說是人終時,竟是命絕氣斷的時侯了。一個人到這個時侯。倘然平常是不修行的這個心就一定亂得狠,糊糊塗塗,昏昏沈沈,一些也捉摸不住了。應該墮落地獄道去的,看到刀山劍樹當他做很好的花園。應該墮落到畜生道去的,看見了驢馬的胎,當他做很大的旁屋。顛顛倒倒,不知不覺,就進去了。

 

平常時侯,念佛念慣的沒有惡業的。到了斷氣的時侯,心思清清凈凈,安安定定,一心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佛,自然就會到那阿彌陀佛來迎接的時侯,拿的那朵蓮華里頭,跟隨了阿彌陀佛一同去的。即得兩個字,就是立刻能夠得著的意思。有的人說道,西方極樂世界,隔開我們這里有十萬億個佛世界。這樣的遠。就是走幾千萬年恐怕也走不到。怎麼能夠立刻就生到那邊去呢。要曉得一個人的心量,雖然有限制,不能夠像菩薩那麼大,但是已經很不小了。所有十方世界完全在自己的心里頭。所有種種的刑相,都是從自己心里頭,現出來的。所以那怕隔得再遠些,只要心一動,就已經到了那邊了。

譬如一個人,從前出過遠門的,現在想起那個地方來,心里頭就清清楚楚的,像在眼前的一樣。還有從前的書里頭說,有人做夢覺得到了一個地方去,看見種種的東西。後來隔開了多少時侯,真會尋到那個地方。同夢里所看見的,竟然一些也沒有兩樣。可見得那個做夢的人實在是到過那個地方去的。往生的人同這兩種情形,差不多的。要曉得一個人的身體,都是前世的業報。

念佛是一種清淨的業。修了這種凈業到了後世,就自然應該受淨土的福報。【淨土、是清清凈凈的國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況且還靠了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接應他。所以只消動一動念頭的功夫,就能夠在西方極樂世界现出相來。這就叫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並且一個人到了斷氣的時侯,他家里頭的人萬萬不可以狂喊亂叫,高聲大哭。使得這個人的心思,有一些些的擾亂。因為這個人,看到了家里頭人悲傷的樣子,聽到了哭喊的聲音,功夫差一點的。就會動起情愛來了。一動了情愛,有一些捨不得,放不下的意思,那心就要亂了,念頭就要顛顛倒倒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去不成功了。這個是最要緊,最是錯不得的。

 

所以人家家里頭,若是碰到了有要臨終的人。最緊要的,是大家要幫助他念佛。並且要高聲念,使得他聽得到。那末這個人的心思就完全在念佛上邊了。就不會散亂了,不會顛倒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去得成功了。就是氣已經斷了,身體還沒有很冷的時侯,若是哭的哭,喊的喊,還是聽到的。也還是要心亂的。一定要等到身體冷透了,才可以哭。

凡是做兒女媳婦的人,能夠幫助他上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才算真正大孝。這個功德,大得了不得。若是不明白大道理,只曉得盡我們這個世界上,一些些的假面子。害得他上輩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就是真正的大不孝了。這個罪過也是大得了不得的。這一出一進的關係,實在是很大很大的。

還有一層,也是要曉得的。一個人氣剛剛斷,還沒有冷的時侯,雖然說已經死了。但是他的靈性還沒有去得遠。他的身體上,碰不得的。因為碰著了,是很難受的,他還覺得著的。他口里頭雖然不會說了。但是他心里頭,一定是很發火的,很怨恨的。那剛剛死的人,一發火,一動了怨恨心。就不但是一定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恐怕要墮落到毒蛇惡獸那邊去哩。

所以一定要等到他的身體冷透了才可以揩他,搬動他。或是替他換衣服。這也是很要緊的不可以不牢牢記著的。若是時侯長久了,屍身的臂同了腿硬了,不能夠把他灣曲轉來、穿衣服上去。可以用熱水手巾,搭在臂灣腿灣里頭。只消過一刻,就會發軟了,好穿衣服了。○這三句,是說到臨終的時侯,心思很定的。就立刻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我看見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大利益。所以說一心念佛的話。若是有聽到我這種話的眾生,就應該要發願心,情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釋】是利、兩個字,是指上邊一心念阿彌陀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利益,利益有兩種的分別。一種叫自利,是自己得著利益。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慢慢的修上去,就可以補到佛位。一種叫利人,是使得旁人有利益。就是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見了佛,得了道,再回到我們這個世界上來。度脫眾生,一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佛因為看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樣的兩種大利益,所以勸人說一心念佛的話,盼望眾生聽到了這種話,個個都發出大願心來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我們要曉得,既然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樣的大利益。反轉來說,就是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利益,只有禍害了。那還可以不赶緊的拼命念佛,求往生麼。【這個沒有利益、只有禍害的緣故、下邊就會說明白的】

譬如兩樣東西在這里一樣是很好的,一樣是很壞的。隨便你甚麼人自然拿好的,決沒有拿壞的。那末現在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很好的西方極樂世界,一個是很苦的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還有不想快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麼。還有捨不得丟開這個娑婆世界的麼。況且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想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修行,那就不曉得要修到那一世,才會修得成功哩。因為我們這個世界上,壽命既然短得很。照現在時侯,平均算起來,活到七十歲,已經算是長壽了。【因為現在正是減劫的時代、照算起來,人的壽命、只應該有七十歲】況且一天一天過下去,將來的壽數,還要更加短下去哩。

 

又沒有親看見佛,親聽到佛說法。也沒有許多的菩薩、聲聞,天天在一塊兒。现在又是末法時代。邪魔外道,【外道同了邪魔、有分別的、都可以叫外道】引誘人走到迷路上去的,這種人到處都是,我們這些人的根機,又都是很淺薄的。那里就會得到真正的佛法,就在這一世上修成功呢。佛說過的,末法時代,就是有億億人修行也難得有一個人能夠修成功。只有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才能得免了這生生死死的苦。所以除了這個念佛方法,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無論用甚麼方法,要在這一世上修成功,終是來不及的。若是到了下一世,就不曉得生到甚麼地方,那一道里頭去了。

又像上邊所說過的五種難處,也不曉得能夠免去、不能夠免去哩。若是不能夠免去,那末要修也很難很難了。倘然墮落到三惡道去,那就不曉得那一世才能夠得著人身哩。你們不要說,我這一世不做甚麼惡事,下一世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去的。要曉得一個人的受報應,不一定受前一世的報的。報應有報遠的分別或是報前一世,或是報前二世、三世、前十世、前二十世、都說不定的。你們保得住前生、前前生、都沒有做過惡事麼。就算下一世不墮落到三惡道去或竟然得到了好報應,做極快活的人,但是越快活,越容易造業。越有權勢、錢財,造起業來,越大越厲害。那末再下一世、決定要受不得了的苦報應了。

 

所以前邊說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利益,只有禍害,就是這個緣故。何況下一世保不住一定不墮落到三惡道去哩。細細想來,實在可怕的很。所以我們现世既然得了人身,又曉得了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最簡便,最穩當,的方法萬萬不可以錯過這種機會,不赶緊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因為機會難得,一錯便千生萬劫,難碰著了。只看要修成了佛的那一尊佛不是修了好多劫數的年代才成功的。就像釋迦牟尼佛,也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了佛的。等到做印度太子的時侯,是已經修成了佛,再來現生說法的。【現生、是現出這種投胎到世界上來做人的相】並不是真正只有幾十年,就修成功的。

 

所以现在靠了阿彌陀佛的大願心,有了這個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一世就可以補到佛位的好方法。佛就再三再四的勸我們,我們若是不聽他,就很對不住佛的一片很好的心了。這個罪過也就不小了。因為別種的方法修行,一定要修到了惡業消滅了,各種的微微細細的迷惑,都破的乾乾淨凈了,才能夠修成功。現在所講的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可以帶了業去的。一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得著了宿命通,曉得了前世造的罪業。只要在阿彌陀佛面前,自己認了罪誠心懺悔,就都可以消去的。

 

況且照觀無量壽經上說,若是誠心念佛,就是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已經可以消去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是天天念佛呢。還有一層,也不可以曉得的。我們這些人,在六道里頭,出出進進,不曉得多少次數了,那里會沒有業呢。若是真沒有業的怎麼還在這個世界上,做人受苦。不在西方極樂世界受快樂呢。這是佛第二次勸人發願,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段,是說佛看見了上邊所說的種種利益。所以說這個專門念阿彌陀佛的方法,勸人發一心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去的願。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像我現在所以讚揚歎美阿彌陀佛,因為他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像前邊所說的種種功德的利益,真是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完哩。

【釋】讚是讚揚是歎美。【美、就是好,歎美,就是讚他好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所以讚揚歎美阿彌陀佛的緣故。因為阿彌陀佛,有像上邊所說的種種大功德,大利益。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一切眾生,說道這個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這個方法,實在是少有的,實在是不容易聽到的。聽到了實在要感激阿彌陀佛的恩德的。所以又要稱讚,又要感歎。不可思議,就是不是可以用心思想得到的,不是可以用說話講得完的。是說這個一心念佛的功德,所得著的利益,又大又多。這樣的功德利益,實在不是平常所有的利益。所說功德兩個字,包括很多。上邊所說過的種種功德。都包括在里頭。○這兩句,是佛自己讚歎阿彌陀佛了不得的功德。

 

東方亦有阿閡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解】在這個娑婆世界的東面,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里頭的佛,像阿閦鞞佛等,不曉得有多少。像那恒河里頭的沙,數也數不清的。

   【釋】阿彌陀佛的功德,最大最多。不獨是釋迦牟尼佛,稱讚歎美。就是各方世界的佛,也都稱讚歎美的。東方世界,有數也數不清的許多佛,也都稱讚歎美阿彌陀佛的功德。阿閦鞞佛、阿閦鞞、三個字是梵語。照中國解釋,就是不動。佛的法身,是不生不滅的,永遠不會變動的。阿閦鞞佛的名字,就是取這個意思。他的世界,叫歡喜世界。同了西方極樂世界,差不多的。但是歡喜世界的人,雖然也是從各種華里頭生出來,雖然沒有婬欲的事情,究竟還有男女的形像。所以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好。

  

   須彌相佛。是說佛相的種種好處,是從福德智慧兩種顯出來的。譬如須彌山,是四種寶貝合成功的。大須彌佛,是說佛的福德大,智慧大,沒有可以同他比的。像須彌山高過七金山一樣。須彌光佛,是說佛的光,能夠照到遠處地方。借這個須彌山來,比喻佛光的大。妙音佛,是說佛的聲音微妙,能夠使得聽佛說法的眾生,都得著種種的利益。既然說東方的佛多到數不清楚。為甚麼只提出五尊佛的名號呢。這是同了上邊一千二白五十個大弟子,只提出舍利弗等十六位來,一樣的意思

   恒河、是印度地方的一條很大的河,有四十里路的闊,佛說法的地方,離開這條河很近的。這條河里頭的沙,比別條河里頭的沙,格外的細,格外的多。所以佛要比喻多的地方,都是用恒河沙來比的。東方的佛,有像恒河里頭的沙這樣的多,那還有數目能夠說麼。○這一段,是

說東方佛的多。

 

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解】上邊所說的許多佛。各佛都在他們自己的佛世界里頭,现出他們又闊又長的舌的形相來。把三千大千世界,一齊遮蓋起來。

  【釋】一尊佛,管理一佛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叫各佛在各佛自己的世界里頭。佛的身體,可以大,也可以小。小的不過一丈六尺,就是所說的丈六金身。照觀無量壽佛經上說,也有現八尺的形相的。這都是給凡夫,同了緣覺、聲聞、看的。若是大的,那就充满在虛空里頭,同虛空一樣的大。並且一尊佛的身體,可以充满虛空里頭。十尊佛身,百千萬億無窮無盡的佛身,也可以各各充满在虛空里頭。

大家聚在一塊兒,並且大家各不相礙的。因為佛的法身,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實心。心量是最大的,但是沒有形相的。楞嚴經上,佛對阿難說。要曉得虛空在你的心里頭,像一片雲在太清里頭一樣。何況所有的許多世界,還完全在這虛空里呢。看了這幾句話就可以曉得心的大,也就可以曉得佛的法身的大了。佛的法身,既然沒有形相的。自然大家聚在一塊兒,就不會大家相礙了。譬如一間房屋里頭,點了許多的燈,那各盞燈的光,都是照滿旁屋的。燈光同燈光,儘管多得很,一些沒有相礙的。所說的一切法身,是一個法身,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佛的化身,同了我們凡夫的身體,是不同的。若是講起真實的道理來,就是我們現在的身體,也不能夠說是一定有形相的。只要想那些學邪術的人,有一種叫隱身法。能夠把身體隱沒了,一些形跡也沒有。還有一種循法,能夠穿過牆壁去,沒有阻隔。可見得一個人的身體,實在也可以說是空的。倘然不是空的,真有堅硬的東西,那末怎麼能夠隱沒,怎麼能夠穿過牆壁,甚至建這牆壁也可以說是空的,說是沒有質地的了。所以佛經里頭說,凡看得見的各種形相,都是不真實的。這層道理,大家也應該明白的。

 

還有一層,佛的法身,雖然是說沒有形相的。但是也能夠現出種種的形相來的。觀無量壽經上說,或者現出大身體來,就充满虛空里頭。或者現出小的身體來,就是一丈六尺,或是八尺。要现大,就現大,要現小都可以的。廣長舌相,是東方各世界的佛,要使得他們本國的眾生,大家都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部經。所以顯大神通。現出徧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廣長舌來,盼望他們本國的一切眾生,看見了這種舌的形相,又聽見佛勸他們相信。就大家都相信領受,依了佛所勸的話去做,沒有一些疑惑的念頭。徧字、是周徧,就是各面都到的意思。覆字、是遮蓋的意思。徧覆、就是沒有一處不遮蓋到。

 

口業清淨的人,舌一定長的。凡夫若是三世不打妄語,舌可以長過鼻尖。佛歷來都沒有妄語的。況且是為了囑付眾生,要他們相信這第一等最圓滿、最火快、的好方法,所以顯現大神通。那末這個舌,自然大得了不得,可以遮蓋到三千大千世界了。就是現丈六金身的佛,平常不顯神通的舌,也可以遮蓋過面孔,一直到頭髮邊哩。○這一段,是說東方各世界的許多佛,現出又大又長的舌相來。

 

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東方各世界的佛說誠誠實實的話道。你們這些眾生,聽到稱讚這種心思想不到,說話講不了的功德。並且所有一切佛,大家都保護,都記念的經。應該就要相信,不可以有一些疑惑的。

【釋】汝等兩個字的解釋,就是俗話里頭的你們。當信的是字,就是指這部阿彌陀經。稱讚這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十六個字,就是這部阿彌陀經原來的名目。鳩摩羅什法師,所  改叫做 佛說阿彌陀經,有兩個緣故,是要人常常聽到佛的名字。一個緣故,是數字少,容易對人說,也容易使人家記牢。這個發起信心,願心,專門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方法。實在是十方三界、【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是已經過去的時代、都叫過去世,現在的時代、就叫現在世、後來的無窮無盡的時代,都叫未來世】

 

一切許多的佛向上一邊說,自己修成功佛道。對下一邊說,教化一切眾生。從起初發心修行,直到後來究竟成佛的最最高、最最好、的第一等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了這部經,東方一切的許多佛各各現出廣長舌的相來,表明白這個方法,是可以相信的。再同他們自己世界里頭的,不論是聖人,是凡人,一切的眾生說,你們都應該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部經。因為那些在法會里頭的大眾,【法會,是講佛法的會】若是已經修到聖人的地位的,那是他方各世界許多的佛、所勸導的話,都是能夠完全清清楚楚聽得到的了。就是沒有修到聖人地位的那些凡夫,聽不到他方各世界許多佛勸導的話。但是他們各人自己世界里頭的佛,也都勸導他們相信。那自然無論是聖人凡夫,都能夠照了這個方法去修了。

 

這樣看來,這種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實在是最合真道理,最合上等、中等、下等、各種根機的方法。若不相信,就很得罪各方世界的許多佛了。上邊釋迦牟尼佛的讚歎,是讚歎阿彌陀佛。這里各方佛的讚歎,是讚歎這部經。護念兩個字,是保護記念的意思。凡是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常常在他的頭上,保護他的。又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常常記念他們,接引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現在說到各方的佛,那是不但是阿彌陀佛護念了,各方無窮無盡的佛,也都來護念了。我們這些人。還可以不赶快的依了這部經里頭所說的方法,生出信心來,發起願心來,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麼。○這一段,是東方各佛,稱讚這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對舍利弗說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南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佛。也都懇懇切切的,勸他們本國里頭的一切眾生,都要相信這經。

【釋】日月燈佛是譬喻佛的智慧,能夠破去根本的無明。就像那日光、月光、燈光,能夠照到一切地方。消滅那黑暗的景象一樣。名聞光佛。是說佛的名聲大,可以使得十方一切的世界上,都聽見。像那極明亮的光一樣,能夠照到遠處地方。大燄肩佛的燄字,是火光。肩、是左右兩個肩膀。借他來顯明白佛的兩種智慧。一種是方便的智慧。【這一句、就是佛書里頭所說的權智兩個字、凡是佛經說法,實在都是方便、就眾生的根機、對甚麼人、說甚麼話、使得他們相信佩服、走進佛法里頭去、慢慢的可以度脫他們】

 

一種是真實的智慧【這一句、就是佛書里頭所說的實智兩個字、講到佛法真正的理、實在是不可思議的、說起來、總不免落到偏的一邊,只有用這個真實的智慧去覺悟的】用這個兩種智慧,擔當去做一切的佛事,所以說是肩。智慧能夠照破無明,譬如像火的光,所以說是燄。佛的智慧最大所以得這大燄肩的名號。須彌燈佛,是說燈火,像須彌山一樣的高大。這也是比喻佛光能夠照到極遠的意思。無量精進佛的無量兩個字,有兩種道理。一種是說修行經過的時侯,長久得沒有限量。同了上邊菩薩里頭,常精進的名號,差不多的意思。一種是說所做的事情,沒有限量。那是讚歎佛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句的解釋,同了前一節,都是一樣的,可以不必再解釋了。○這一段是說南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讚這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凈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對舍利弗道。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面,無窮無盡的各世界里頭的佛,也都勸他們本國里頭的一切眾生,要相信這經。

【釋】無量壽佛,同了阿彌陀佛同名的。你們要曉得,十方世界,同名號的佛,也多得了不得,不是數目可以算得清楚的。若是當做就是阿彌陀佛,不免太呆板了。因為一尊佛,就可以有無數的名號。一個名號,也可以有無數的佛。也是不可以不曉得的。無量壽佛的名字,在前邊解釋彼佛壽命一句里頭,已經講詳細過了的。這里不必再講了。無量相佛,是說佛種種形相的好,沒有限量。就像觀無量壽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種相。一種一種相里頭,又各有八萬四千種的隨形好。【隨形好、是跟隨這個形相上的好、每一個形相里頭、還各有八萬四千種連帶的好相】

 

一種一種的隨形好相里頭,還有八萬四千種的光。實在也可以稱他是無量光的。無量幢佛的幢字同了旛差不多的,都是把他來做引導用的。不過旛是扁的,幢是圓的,或是六角的,八角的,豎起來很高的。借他來比喻佛的功德高大。幢的數目無量,就是表示佛的功德無量。大光佛是說佛光最大沒有一處照不到的。大明佛、是說佛用了大智慧,破除一切的無明迷惑。沒有了無明,那就是大明了。寶相佛、是說佛的形相好,比眾不同的,像是各種寶貝。還有一層,佛經里頭,常常拿寶貝來稱讚佛相的。像佛眉心中間的白毫相,說他是像玻璃筒,這就是所說的寶相了。淨光佛、是說佛的光明圓滿清淨。被這種光照到的人,就能夠得著身心清淨的利益。下邊的幾句,仍舊同前面一樣解釋的。○這一段,是說西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讚這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對舍利弗說道。這個世界的北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里頭無量無邊的佛,也都勸他們本國里頭的眾生,要相信這經。

【釋】燄肩佛,同了前嗣大燄肩一樣的,已經解釋過了。最勝音佛,是說佛的聲音最好,勝過所有一切的聲音。佛的聲音,總共有八種的好處。第一種叫極好音。各種天上的人,同了聲聞、菩薩,說話的聲音,也都是好聽的。但是比了佛,終究是及不到。所以說佛的聲音,是極好的,沒有比得上的。第二種叫做柔軟音。佛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發出來的聲音,也是溫柔和軟的。第三種叫做和適音。和、是沒有違背的意思。適、是相當恰好的意思。佛所說的法,都是照了自己所證到的道理,依了聽法人的根性的大小深淺,替他們講演。向上合著自己所證的道理,對下合著聽法人现在的根機。兩面都顧著,恰好的和合適當,一些沒有根機同了教法不投機的說話。

第四種叫做尊慧音。佛是一切眾生里頭最尊貴的。佛的智慧,是廣大的。所有發出來的聲音,能夠使得聽到的人,心里頭都尊重他的說法。並且能夠使得聽的人,增長許多的智慧。第五種叫做不女音。佛的十個名號里頭,【十個名號、在後面修行方法里頭,會說明白的】有一個叫調御丈夫。調、是教化的意思。御、是引導的意思。丈夫、就是男人。俗語說的男子漢,大丈夫。實在大丈夫三個字,只有佛能夠說。佛的聲音,能夠使得天魔外道,【天魔、是天上的魔】聽了都歸伏他。不像那女人的說話,一味柔軟好聽,沒有威勢的。

 

第六種叫做不誤音。佛的智慧,能夠見到一切事情的真實道理。所以發出來的聲音,一定沒有錯誤的。第七種叫做深遠音。深、是指豎里說的。遠、是指橫里說的。佛的聲音,能夠使得所有十方有緣的眾生,大家都聽見沒有上下遠近的分別。第八種叫做不竭音。不竭、就是無窮無盡的意思。佛的說法,就是只說得一句。也有想不完的許多道理,在里頭的。佛有八種的聲音,所以說是最勝

難沮佛的沮字,是水的名目,有流動的意思。凡夫在輪迴里頭,生生死死的不了,就像流動的水。佛是已經證了法身,永遠不會變動的了,所以說是難沮。還有一個解釋,沮字、同阻字可以通用的,難沮、是說佛的威德神通,一切天魔外道,都難阻止住他。

日生佛,是譬喻智慧光,能夠照到一切,像是太陽昇起來了。各處都照到的意思。若是說佛光照了,可以破自己的無明,那是自利。若是說佛光照了,可以破眾生的迷惑,那是利他。

網明佛。大梵天王有一個寶珠的網,網上有一千顆寶珠,都有光發出來的。一顆一顆珠子的光,這顆照那顆,那顆照這顆,光頭回折轉來,更加明亮得了不得。佛的智慧,一切都能夠照到,像大梵天王的珠網,一樣的明亮這也是譬喻佛的智慧的。還有幾句經,仍舊是照上邊的解釋。○這一段是說北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讚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對舍利弗說道。這個世界的下面,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的一切佛,也都勸他們本國里頭的一切眾生,要相信這經。

【釋】師子佛的師子兩個字,就是獅子,是野獸里頭的王。只要他叫一聲,各種的野獸,都嚇得不敢動了。佛的說法,能夠使得一切的眾生,都相信他,佩服他。就是那天魔外道,也都歸依佛法。像是獅子降伏一切野獸情形,差不多的。

名聞佛、同了前面的名聞光佛,差不多的,已經解釋過了。名光佛,若是說佛的名聲,像那日光照到遠處一樣,那就同上邊的名聞光,是一樣的意思。若是分開來說,那未名、就是佛名。光就是佛光。佛的大名聲,一切世界,都能夠傳得到。佛的智慧光,一切世界,也都能夠照得到。照這樣解釋,也可以的。

達磨佛的達磨兩個字,是梵语。就是中國文的一個法字。佛自己證得了法身,再說出各種的方法來,要使得一切眾生,也都證得法身。自利利他,都在這個法字上邊。法幢佛的幢字,有使得人家信仰的意思。【幢字、在前邊解釋無量幢佛一句里頭,已經詳細說明白了】佛法最高,一切眾生,都信仰的,所以拿幢來比。

持法佛的持字,是拿定的意思。拿定了這種最妙的佛法,教化一切的眾生。使得他們都能夠脫離苦海,到極快樂的地方去。還有各句的解釋,仍舊同前面一樣的。○這一段,下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讚這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對舍利弗說道。這個世界上邊,也有無窮無盡的世界。那些世界的佛,也都勸他們本國里頭的眾生,要相信這經。

【釋】梵音佛的梵字,就是梵天。梵天的人,沒有情欲的念頭,都是清清淨凈的。所以身、口、意、三種業,都清清淨凈的修行人,就說他修梵行,佛說的各種方法,都是教眾生除去一切的煩惱,使得心里頭好清淨。所以佛的聲音,也說是梵音,就是最清淨的意思。

宿王佛的宿字,就是星宿。月稱星宿之王,因為無數的星光,都比不上一個月光的亮,所以說他是王。譬如佛在一切眾生里頭,最尊最貴的意思。香上佛,是說佛是香中最上等的香。佛證得了五分法身的香。

【五分法身香、是說用了五種功德的香、熏出這個法身來,所以叫做五分法身香、五種甚麼功德香呢、第一是戒香、自己心里頭、沒有貪心、瞋心、癡心等、種種惡心、就叫做戒香。第二是定香、對了外邊的種種境界、不管他是好、是壞、是苦、是樂、心里頭總是一動也不動,就叫做定香。第三是慧香,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不起一些些亂想的心,就叫做慧香。第四是解脫香,心里頭清清淨凈,不去想念那一切的境界,逍遙自在,沒有阻礙,就叫做解脫香。第五是解脫知見香。既然自己的心。不去攀緣外邊的境界,也不放他落在空的一邊,那末就應該多讀各種佛經,多看各種講佛法的書,可以加增出自己的智慧來,就叫做解脫知見香。上邊所說的,不過是就我們初學修行的人,學習那五分法身香的方法的,若是講到佛,那是已經完全證到了法身的,他的功德的香、就不是我們凡夫,能夠知道的了,攀緣外邊的境界,就是這個心,攀緣外邊境界,就是這個心。攀住在外邊境界上的意思,緣字、也就是攀的意思】

 

就是一切的大菩薩,也都比不上佛的功德香,所以說香上。香光佛,是說佛的功德香。能夠發出光來的。像上邊所說阿彌陀佛的光,能夠照到十方世界,沒有一些阻礙。就是因為修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能夠這樣的。一個人能夠誠心的念佛,心里頭自然也會功德的香光的。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說過的,這個念佛方法,叫做香光莊嚴,就是這層道理。

大燄肩佛,同南方世界的燄肩佛,名號相同的。雜色寶華嚴身佛,雜色、不是一種的色。寶華、不是尋常的華。嚴身、是裝飾自己的身體。譬如佛修了種種的功德,幫助成功顯出這個法身來的意思。娑羅樹王佛,娑羅是梵語。照我們中國的解釋,就是堅固。因為那種樹,不論冬天夏天,總不改變的,所以說他堅固。樹王、說是樹里頭的王。譬如佛證得了不生不滅的法身,在一切聖賢里頭,最尊最貴的意思。

寶華德佛,是說佛的種種功德。像是寶貴的華,應該歡喜讚歎的。見一切義佛,是說所有一切法的真實道理,沒有見不到的意思。如須彌山佛。須彌、是最高最大的山。佛的功德,最高最大,所以像須彌山。還有幾句,仍舊是同前一樣的。

 

釋迦牟尼佛,所以引東、南、西、北、下、上、六方許多許多的佛,稱讚這部阿彌陀經的話來做見證。就是要證明白這部阿彌陀經,實在是很好很好。所以說的修行方法,實在是最容易。所以各方無窮無盡的佛,都稱讚,都勸眾生相信。那末我們這些凡夫,還可以不相信麼。這是佛要我們切切實實的相信,所以引這六方許多許多的佛,現出廣長的舌相來,勸他們本國里頭的眾生,都相信這部經的話,來做一個大大的見證。我們還可以不信麼。

 

唐朝玄奘法師翻譯的,叫做稱讚淨土攝受經,實在就是這部阿彌陀經。不過翻譯的字句里頭,稍稍有一些不同。那部經上,稱讚這部經的佛,除了東、南、西、北、下、上、六方,還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的四方,總共有十方。现在這部經上少去四方。因為已經有了東、南、西、北、下、上、六方,可見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方的許多佛,也一定是一樣稱讚的。所以不必一齊翻譯出來了。

各方的佛,稱讚這經實在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為阿彌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時侯,發的四十八大願心里頭,有一個願心說道,我若是成了佛,一定要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稱讚我的名號。倘然不能夠這樣的,我就不願成佛。現在各方的佛,都稱讚,就是滿了這個願心了。可見得一個人,只要能夠發大願心,將來一定總會成功的。○這一段,是說上方的許多佛,也都稱讚這部阿彌陀經,勸眾生相信。

 

舍利弗,於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你的意思里頭,怎麼樣想。為甚麼這部經,叫做所有各方世界的許多佛,大家都保護記念的經呢。

【釋】這部經原來的名目,叫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為甚麼現在佛問舍利弗,单說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除去了上面的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八個字呢。因為不可思議功德六個字,就是釋迦牟尼佛,所稱讚阿彌陀佛的。在前邊說依報正報的許多話,都是稱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所以不必再講了。只有這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緣故,還沒有說出來。應該也要講講明白,所以釋迦牟尼佛特地提出來問的。○這兩句,是佛要講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八個字,所以自己先問一句,下邊是佛自己回答解釋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

【解】佛就自己回答解釋道。舍利弗,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了這部經里頭所說的念佛方法,能夠領受記住的。或是聽到這許多佛的名字的。

【釋】受持、是記住上邊所說的一心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依了去做。佛在無量壽經里頭說道,有許多菩薩,要聽這一心念阿彌陀佛、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世上就成功佛的方法,都還聽不到。那末聽到這阿彌陀經,實在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我們這些人,都聽不到了,真是不曉得幾世里修來的大福氣。還可以不常常放在心上記住了,依了這個念佛方法去做麼。

 

華嚴經里頭說,情願受地獄的苦,能夠聽到佛的名字。不情願生到了天上去,聽不到佛的名字。那末聽到佛的名字,也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我們這些人,在這部阿彌陀經里頭。聽到了許多佛的名字,真正是前生有根機的。還可以不常常記住麼。○這一段,是說凡是聽到過這部經里頭,勸人念佛的方法,能夠依了他做的人,同了聽到過許多佛名的人。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像這樣的許多善心男子,【這垟、就是指前邊所說的、聽到了阿彌陀經、能夠依了這個方法去修行、同了聽到六方許多佛名的人】善心的女人,都能夠受著所有各方一切佛的保護。並且還常常承一切佛的記念。因為這個緣故,那些人修行的心,就都能夠永遠不退轉來。並且漸漸的能夠得到佛的智慧了。

【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起中國話來,阿字、是無字。耨多羅三個字,是上字。三字、是正字。藐字、是等字。菩提兩個字,是覺字。合併起來說,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六個字。若是分開來講,無上兩個字,是最高最上的意思。正等兩個字,是沒有邪見的意思。【邪見偏見、下邊解釋五濁惡世一節里頭、會講明白的】覺字、是醒悟的意思。合併起來解釋,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成佛。因為念佛的人,都靠託了各方世界,無窮無盡的佛,保護記念的力量。所以修行的心,能夠永遠不退轉來,一直到得著佛的智慧。

照這樣說法,就是這一世沒有來得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究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善根,已經種好了。一定有一天可以結成功圓滿的果,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會退回轉來的。所以這部阿彌陀經,實在是最好的經。無論是聖人,是凡夫,都要依了這個方法去修的。○這一段,是說上邊所說的兩種人,都能夠慢慢兒到佛的地位,不會退回轉來的。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所以你們都應該相信領受我所說的話,同了許多佛所說的話。

【釋】說到汝等兩個字,就見得不獨是勸舍利弗一個人要相信。是勸那個時侯,所有聽佛說法的大眾,同了後來世界上的一切眾生,都要相信,所以渾稱汝等。信字底下,再加一個受字。就是勸眾生,不但要相信,還要依了佛所說的話去做。能夠曉得念了阿彌陀佛,有想不盡、說不盡的功德。就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說話。再能夠曉得念了阿彌陀佛,一切佛,都保護我,記念我。就是相信六方許多佛的說話。所以說了信,還要說受。

因為若然只是相信,並不肯依了佛所說要發願、要念佛、的話去做,那末同了不相信,有甚麼分別呢。譬如有人送一個寶貝來,雖然曉得是一件寶貝。但是並不收受他,那末寶貝是寶貝,我是我,有甚麼益處呢。這是佛第三次勸眾生發出信心來。○這兩句,是勸眾生要相信佛所說的話。要相信六方許多佛所說的話。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頤、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若是有人已經發願,現發願,將來發願。要生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這許多人無論已經,無論現在,無論將來,都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並且還能夠一直修到成佛,不會退回轉來。

【釋】所說發願,要發甚麼願呢。是發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當字、是將來的意思。這一段的解釋,是必須要把經的句子,倒過來講,才容易明白。說已經發願的人,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現在發願的人,现在就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將來發願的人,將來也一定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

說已經、現在、將來、三種時侯,就見得只要發願心,無論甚麼時侯,沒有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獨怕不肯發願心,那是沒有法了。並且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都能夠得到佛的地位,不會退轉回的。就這一段看起來,這個願心的力量,真是大得很哩。○這一段是說凡是肯發願心的人,沒有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得到佛的地位的。

 

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所以舍利弗,你要曉得,許多有善心的男子,有善心的女人,若是有信心的,就都應該要發願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釋】既然有了願心,就沒有一個人不能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只要有了信心。就應該要發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心。這就是佛第四次勸眾生了。若然不是像佛這樣的慈悲,那里肯這樣的懇懇切切,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的勸呢。若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是有像上邊所說的種種好處,佛也那里肯這樣的不怕煩瑣來勸人呢。我們這些人,還可以不信麼。還不可以不赶緊的發願修行麼。若是再不肯發願修行,不要說對不住佛了,就是自己也覺得對不住自己,冤枉做了人,冤枉聽到佛法了。○這一段,是佛末一次,勸人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願心。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解】佛又叫舍利弗道。像我現在稱讚許多佛,想不到、講不了的許多功德。

【釋】六方許多佛。各各勸他們本國的一切眾生,相信這阿彌陀經,就是六方許多佛的不可思議功德。釋迦牟尼佛,引六方許多佛各各勸眾生相信這經的話,同了說明白一切的佛,都保護記念那修行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稱讚許多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但是有一層,照這部經上說,是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若是照玄奘法師翻譯的經本上,仍舊說是如我今者,稱讚無量壽佛。那末兩部經,比起來,不是不同了麼。這是有道理的。

 

華嚴經上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既然一切的佛,法身總是一個。那末阿彌陀佛,也可以說就是各方的許多佛。各方的許多佛,也可以說就是阿彌陀佛了。所以觀無量壽經上說,看見了阿彌陀佛,就是十方的佛,一齊看見了。這個道理,因為一切佛的法身,同是一個緣故。譬如天空里頭的月,實在只有一個。那月的影子,照到水里。那末海里也有月,江里也有月,河里也有月。井里也有月。那怕一只缸,一只盆。只要里頭有水,就都有一個月的影子了。天上的月,就譬如一切佛的法身。各種水里頭月的影子,就譬如一切佛的應身。應身是從法身上现出來的相。就是一尊佛,也有無量無邊的應身的。像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無量壽佛,化身無數。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曉得一個同了多個,沒有甚麼分別的了。既然一個同了多個,沒有分別。就可以曉得一佛同了一切佛,也沒有甚麼分別了。

 

所以說稱讚許多佛,也可以說就是稱讚阿彌陀佛。況且既然說許多佛,那末阿彌陀佛,自然也在里頭了。所以只看兩部經的字句,像是不相同的。但是講起道理來,實在是一樣的。華嚴經上又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照這兩句的解釋,是說我們自己本來有的真心,同了一切佛的心,一切眾生的心。說起來雖然像是三種,實在沒有高低分別的。

要曉得一個人的心里頭,本來完全滿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同十方三世一切的佛,是一樣的。所以有眾生就有佛的說話。只因為眾生被那無明迷住了,不能夠覺悟。對了自己心上現出來的各種虛假的境界,認做是真實有的。就起了種種亂念頭的心,造出種種的業來。所以常在那六道論回里頭,冤枉受那生生死死的苦,不能夠證得自己真實的法身。

照外貌上說起來,眾生同佛,那是天差地遠了。但是眾生雖然沒有證得自己的法身,他們心里頭的功德,實在絲毫也不曾減少。還是同佛沒有兩樣,沒有分別的。只要能夠把一切的亂念頭,完全拋開了,就可以顯出自己的法身來的。雖然說是顯出自己的法身,實在也就是許多佛的法身,也就是一切眾生的本體。所以講起真正的道理來,不獨是一切佛的琺身,是相同的。就是我們眾生的本體,也同許多佛相同的。所以我們现在念阿彌陀佛,實在也可以說就是念自己的心。

要曉得所有一切的境界形相,沒有不是從自己的心里頭,變現出來的。阿彌陀佛的形相,就是自己的心。一切眾生的形相,也都是自己的心。就是我們現在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自己的心。這層道理,只要把夢來一想,就可以明白了。

一個人做夢的時侯,夢里頭的境界,有自己的身體,有旁人的身體,或者還有種種眾生的身體。醒轉来一想,自己的身體,明明的睡在床上,那末夢里頭的境界,那里來的呢。所有自己的身體,旁人的身體,同了種種眾生的身體,究竟是那個呢,還不是完全從自己的心里頭造出來的麼。

曉得了夢里的境界,是自己的心里頭造出來的。就應該曉得醒時侯種種的境界,也都是自己的心里頭造出來的了。夢里頭的境界,的確是虛假的。醒時侯的境界,也那里是真實的呢。明白了一切都是從心里造出來的道理。那末自己的心造出來的佛,怎麼能夠不恭敬呢。自己的心造出來的眾生,怎麼能夠不愛惜呢。能夠用這樣的心念佛,可以說是真正的念佛了。○這兩句,是說釋迦牟尼佛,稱讚許多佛的功德。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解】他們許多佛,也都稱讚我想不到、講不了的許多功德。說這樣的話道。釋迦牟尼佛,能夠做這樣很煩難、很少有的事情。能夠在這個娑婆世界,有五種壞處的惡世界上,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里頭,【這五種濁、講起來很長的、只好看下邊的解釋了】得到了無上的佛道。

【釋上邊一段,是釋迦牟尼佛,稱讚了六方許多佛的功德,自己又總結一句。這一段。是六方許多佛,稱讚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從釋迦牟尼佛一句起,到下邊一段,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的一句,總共十一句,都是六方許多佛稱讚釋迦牟尼佛功德的話。五濁惡世的濁字,就是污穢不潔淨的意思。五種濁,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現在先把他一件一件的大略講一講。

劫濁的劫字。就是前邊說過的大劫時代。雖然說劫濁並沒有甚麼的事情,因為有下邊的四種濁,才造成功這個劫濁的。但是在這個時代里頭,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里頭,又各有二十個小劫。到了每一次的壞劫,又會輪流生出各種的大災來。到了一個小劫的末了,又會發生出三種小災來。人的壽命,又忽然加多,忽然減少。有這樣的種種壞處,所以也可以算他是一種濁。

見濁有五種。第一種是我見。因為人都執定了有一個我。有我的一個身體,就有了這種我的見解,就要分別出旁人來了。因為我同了旁人,有了分別,就生出種種不合正當道理的心思來了。造出殺、盜、婬、妄、等種種的業來了。第二種是邊見。【就是偏見、就是不正的見解、偏在一邊的見解】或是執定了一個人,死了就沒有了,沒有甚麼好報應,苦報應的,就算造惡也不要緊。造善也沒有用。或是因為執定了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做人的終是做人,做畜生的,終是做畜生。也不會做了惡事。受苦報應,做了善事,受好報應的。所有的見解,都是這樣偏的。第三種是戒取。有一種外道,假說守了他們各種的戒,就可以得怎樣的好結果。不明白道理的人,就會上他們的當,不是走正路,走邪路了。

或是假託了他們種種的說法,就要旁人施濟他們的錢。第四種是見取。因為執定了自己的見解,黑的定要算他是白的,非的定要算他是是的,自己總不肯認錯。就生出爭鬥的念頭、爭鬥的事情來了。第五種是邪見。凡種種不合正當道理的見解,都是邪見。因為這五種見解,都可以束縛住一個人。在這個生生死死里頭,不能夠跳出三界去,所以都叫做濁。

 

煩惱濁也有五種。第一種是貪。有了貪心,就這樣也要,那樣也要。這樣也捨不得,那樣也捨不得。不但是永遠不能夠脫離這個世界,並且因為有了貪心,就造出了許多業來了。第二種是瞋。碰到一些些不稱心的事情,就要發火,不能夠忍耐一些。因為發了這個瞋心,就要造無窮無盡的惡業。第三種是癡。一些些不明白道理,是的也不曉得是,非的也不曉得非。正路也可以走走,邪路也可以走走。自己都不能夠覺得,都不能夠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修道呢。

第四種是慢。對了隨便甚麼人,一味的驕傲,一味的自大。沒有一些些的虛心,恭敬心。這樣的人,學隨便甚麼事情,都不能夠有上進。何況修學佛法呢。第五種是疑。無論做甚麼事情,最不好是有疑惑心。有了疑惑心,就要想做,又想不做,要想不做,又想做。心里頭七上八下,沒有一些主意,這是修行所最不相宜的。這五種也都是擾亂心思。使得一個人,多生出煩惱來,不得一些些清淨,所以叫做濁。

 

眾生濁、因為眾生永遠在六道里頭,生生死死。就是做了人,也要受生老病死等種種苦惱若是到了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里頭去,那更加說不盡的苦了。像這樣子的受苦,沒有脫離的日期,所以叫做濁。

命濁、就是一個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年四季,冷暖沒有一定,時時催人老死。一口呼出來了,就不曉得還能夠吸回去,不能夠吸回去。人的壽命,像朝晨的露水一樣。一眨眼就可以沒有的,真是危險得很,所以叫做濁。照這五種的濁說起來,那第一種的劫濁,實在是被後面的四種濁,造成功的。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都是免不了這五種濁的。

 

若是生在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沒有成、住、壞、空、的各種劫,也沒有大小三種災,是沒有劫濁。眾生都有正當的知識,正當的見解,是沒有見濁。眾生的智慧,都很高的,心念都很清淨的,是沒有煩惱濁的。天天在一塊兒的,都是新聞、菩薩,不受三界里頭生生死死的苦,是沒有眾生濁。壽命都是同佛一樣無窮無盡的,是沒有命濁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清淨土,就是因為沒有這種污穢的緣故。○這一段,是說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污穢世界上,能夠得道,是很不容易的。

(下轉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