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先師說三世因果經
三生石序
萬物人為貴。萬般心為貴。心善人必善。心惡其人必惡。古今大忠大孝。大憝 (隊音)大惡。皆由其人心造之因。迨因種果成。載之史冊。雖歷恆河萬萬沙數劫。其名膾炙人口。其事猶煥若日是。嗚呼可不懼哉。我純陽子之說三生石也。原本此意。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來世果。悉於是乎。在涅槃經云。中有三報。一速報。二現在報。三未來報。即此書之明徵。咸豐間浮屠過塵。曾奉純陽命。刊於錦里今板已剝蝕。無復有好善之士。付梓人以剞(基音)劂(决音)。嗚呼。蘭因絮果。婦孺無聞。蓋數十年於茲矣。彼作惡之輩。淪胥日深。殆以此歟。茲幸純陽門人以挽救自任。偕相重刊。請序於余,余知此書一出。世之種善因圖善果者。皆奉此為不二法門。而善心益固。余尤願世之種惡因。絕不知有惡果者。亟當奉此為鎮心之靈符。補心之妙劑。從前種種心。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心。譬如今日生。夫而後人無不善之心。世無不善之人。是則余所日夜引頸如絲瓜長者也。
圓通古佛序於富川綠天閣。時甲辰十月第三八日也。
孚佑官內閣功曹大仙三生石題詞
一片三生石 乾坤峙秀靈 攜來寰海內 個個點頭聽
禍福非關運 原來善惡分 好將因与果 仔細勸人聞。
孚佑帝君純陽祖師演說三世因果
詩曰:
世間難得是人身 位列三オ具五行 為聖為賢須在己 成仙成佛總由人
存心不可欺天地 舉念還當畏鬼神 急急修來母自怠 輪迴六道莫沉淪。
昔東海有一島曰蓬萊。其中瓊樓王闕。瑶草琪花。迥非人間所有。乃神仙所居之地。內有一神仙。乃太微仙君。純陽祖師。姓呂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本唐時禮部侍郎呂渭相國之孫。咸通中舉孝廉。嘗應進士遊長安。值黄巢亂。隱居終南山。後遇鍾離祖師授以度世法。丹成跨鶴上昇。引見
上帝。勅封玉清閃相金闕選仙孚佑帝君妙道天尊。為諸仙首領。委行飛鸞顯化人間。救度眾生。指示群迷。凡夙世積有善珢者。俱準收錄門下。
一日眾弟子等。虔設法筵。礼請祖師降壇。叩問前後一切因果。祖師諭曰。玄天上帝金科玉律有云。欲知前世因果。今生受者之身。欲知後世因果。今生作者之心。四語已盡。又佛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可見轉移造化。只在人之一心耳。成仙成佛是此心。為聖為賢是此心。披毛戴角亦此心。世間愚夫愚婦。不識前因後果迷卻本性。以致墮入劫中。深為可憫。吾兹大發慈悲。廣為演說。詞雖俚淺。義取通曉。亦以點破凡塵。使之自儆云爾。於是說。
若是今生修積好 依然受享到來生 惟願大眾齊聽得 洗滌凡根見聖心今人不知前世因 聽我宣說因果文 若是前生修積好 今生受享定非輕
爾時祖師告眾曰。今人高官顯爵位列朝迋。上耀祖宗下榮妻子。愚人皆以為命運所致。正不知其前世能遵孝道。故今世受享若是。蓋修積之途甚廣。終當以孝為先也。於是說曰:
高官顯爵為何因 只為前生有孝行 事事只求親喜悅 婉容和氣對雙親
有些美味都供養 有些好衣奉親身 早晚二時常問侯 凡事禀命然後行
親若有病在床榻 侍奉湯藥每殷勤 親若惱怒來責備 低願順受不做声
親於族党欲周給 銀錢不吝半毫分 親若有時拖了債 代還逋欠甚分明
親若行事多乖僻 從容感化勸回心 事事順親真個孝 故爾今生作貴人
若是今生仍盡孝 來生依舊享恩荣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凡前世有不孝者。來世受報何如。祖師告曰。前世不孝。即有兒孫忤逆之報。原不俟諸來世也。然究之轉生來世。亦受忤逆之報。莫能逃脫。此等前因。愚人皆未深知。於是說。
兒孫忤逆為何因 只為前生寡孝行 父母教訓都不聽 惡声厲色對雙親
美味買來私自食 好衣付与妻子身 親老不顧出門去 銀錢不寄半亳分
若是雙親來責怒 敢將言語觸親心 有等家貧身懶惰 凍餓父母好傷情
有等供養輪流轉 多了一日便生嗔 有等兄弟不和順 吵得父母不安寧
有等聽信妻妾語 違背父母亂胡行 有等外面假承順 其實視親若路人
有等親病都不問 推說老病久呻吟 親死喪葬都草率 何曾哀慕發真心
前生不孝該現報 今生仍受忤逆因 儿孫不孝非無故 總為忘了養育恩
你若今生能盡孝 自有儿孫孝你身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世人身享富豪。其前生修何因。始能至此。祖師告曰。欲得大富。當勤施济。蓋種麻得麻。種豆得豆。此是定理。今人身享富豪。乃前世從施济中來也。於是說曰。
身享富豪為何因 只為前生肯济人 或將錢米施貧户 或將被襖救窮親
或遇婚嫁頻帮助 或遇喪葬每留心 或施棺槨行好事 或施塚地与貧人
或施茶飯免飢渴 或施方藥救呻吟 或造橋樑濟人過 或修要路与人行
或施田畝兴義学 或修廟宇妥神靈 或編善書來勸世 或平斗斛賑鄉鄰
或造河船濟人渡 或於夜路點天灯 或立石碑指迷路 或將雨傘借与人
時時行的是方便 種種修的是善因 前生施了多和少 故尔今生報在身
庫有金銀倉有粟 一生享富過光陰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世人有為善不昌者。此是何因。祖師告曰。為善不昌乃是前生惡業太多。必待惡業消滿。方得發達。但愚人迷失性真。不知前世所積惡業。所以今生來世身受貧苦。無有已時也。於是說曰。
身受貧苦為何因 都是前生吝嗇人 窮民哀告終不應 親朋借貸不做声
造桥砌路与修廟 從來不肯破分毫 只圖做個自了漢 那知積德種善因
有的銀錢多刻剝 佃戶田租利不輕 有的不念傭工苦 要他身上扣幾分
有的家人拋五谷 殘飯零米棄埃塵 有的盤債心險毒 利上加利過三分
有的斗秤用两樣 買賣奸巧忒欺心 有的假神來賽会 聚眾燒香歛錢文
有的作為心不善 慣將穢食喂眾人 有的平人一古 埋滅陰地罪非輕
前生作孽天不赦 罰令今生受苦貧 若要來生好結果 須行方便種善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世人有累代科名。相延不絕者。此是積何因果。祖師告曰。此由前世不淫。故能登大魁。致顯位荣宗祖。福子孫。書香不絕如此。如或今世有人堅守貞操。不犯淫慾。不惟現世獲福。亦且餘慶及於來世矣。於是說曰。
累代科名為何因 只為前生不犯淫 人家有女雖妖艷 並無一念起淫心
年紀稍長視為姊 年紀稍幼當妹身 花顏玉貌非吾偶 恐怕坏了他終身
一恐自己損陰騭 二恐驚動天上神 三恐報來應得快 不敢苟且犯邪淫
有時遇著談閨閫 正言怒色戒他人 有時遇著途中女 不敢回頭看他身
有等遇著乾姊妹 不許來往說私情 有時遇著表姊妹 不許相見笑盈盈
有時遇著嬸和嫂 不許同坐並同行 有時遇著甥女輩 不許移步出閨門
有時遇著邪書畫 即時搜撿付火焚 有時遇著淫朋友 不許同窗共結盟
存心正直天知道 故爾今生顯科名 大眾今且齐聽說 再表古時不淫人
唐時有個狄仁傑 生平正直性聰明 一夜有女來就枕 和衣不解到五更
後來及第為宰相 子孫顯貴在朝 江西有個少年士 他的姓名叫羅倫
夜深讀書在樓上 有女來奔近他身 羅倫將他哄回去 後來狀元第一名 餘千有個陳医士
曾治一人家甚貧 夜來有婦來陪宿 聊報陳医活命恩 陳医只是說不可 連声不可到天明
後來子孫赴鄉試 名登虎榜第一名
累代兒孫都顯貴 更留陰德到來生 今人若是將淫戒 生生世世享科名
尔時眾弟子等進曰。凡人世間有犯淫者。來世當受何報。祖師告曰。陰律云。姦人妻者得子孫淫佚報。姦人室女者。得絕嗣報。死後永入無間地獄。受諸苦惱。無有出期也。於是說曰。
妻子淫亂為何因 只為前生每好淫 身後絕嗣是何因 亦為前生犯了淫
有等調戲良家女 坏人名節誤終身 有等設計來哄宿 姦人婦女罪非輕
有等當塲點邪戲 婦女看了照样行 有等愛唱妖艷曲 婦女見了動春心
有等污坏丫環女 逞勢强姦太忍心 有等放蕩無行止 雞姦幼童罪不輕
此等惡業人不饒 觸怒陰曹眾鬼神 只待陽間惡貫滿 陰世拏來問罪名
罪在地獄受諸苦 五百劫滿方脫生 變騾变馬披鞍走 罪業滿後方為人
雖然復得人身體 為娼為優被人淫 姦了尼僧並寡婦 罪在地獄難超生
教他受苦八百劫 八百劫滿方脫生 变猪变羊供宰殺 罪孽滿後方為人
雖然復得人身轉 為瞎為啞成廢人 亂了姨母罪尤重 盜了姑嬸罪非輕
罰在地獄受諸苦 刀山劍樹好驚人 受盡一千五百劫 变雞变犬失人形
再歷一千五百劫 罪業滿後乃為人 雖然復後人身轉 胎前產後喪殘生
更有造作淫書賣 坏人心術罪尤深 若有翻刻圖射利 陰府油鍋不順情
罰在地獄受諸苦 千磨萬劫難超生 直待陽間書滅盡 变蛇变鼠受轉輪
諸般苦惱俱受盡 方令鬼國去投生 卧雪餐風受慘報 崖居穴處獸同群
天上三光不得見 昏昏默默度無門 看此慘報我亦哭 世人何苦犯色淫
我今大發慈悲念 特說因果度眾生 眾生若有未曾犯 刻刻提防要小心
若是有人曾犯過 即時改悔莫因循 速速勉行陰騭事 免得受苦到如今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凡有兒孫賢孝者。彼前世何修至此。祖師告曰。兒孫賢孝。皆因前世有恩德及人故也。於是說曰。
兒孫賢孝為何因 只為前生肯濟人 或是憫人遭水火 或是憫人犯官刑
或是憫人被盜賊 或是憫人染時瘟 或是憫人被債逼 或是憫人相鬥争
或憫孤儿無依靠
或憫孀婦守青燈 所見患難俱不一 心常惻惻動衰矜
富者出錢相帮助 貧者出力解紛紜 或是好言來勸釋 或是設法解危傾
或是焚卷完骨肉 或是仗義保命根 他人受過這恩德 所以來世就投生
也有讀書勤奮志 登科出仕顯親名 也有耕田苦效力 倉箱積久慶丰盈
也有經商成大業 堆金積玉把家兴 一堂濟濟無限樂 蘭桂齊芳世世榮
到得百年辭世後 送老歸山展墓塋 前生待得他人好 今生故做你儿孫
此事分明人易曉 何不早早修來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世人有不肖兒孫。往往傾家蕩產。玷辱祖先貽累後人。此何因歟。祖師告曰。此亦前世宿孽。世人莫能知其所以然者。於是說曰。
儿孫蕩產為何因 只為前生哄騙人 借他錢銀就圖賴 不肯還他半亳分
賒他貨物就拖欠 短人本利实虧心 撿得銀兩不還給 害他自己把命傾
許人銀両多負約 令他望得好傷情 使他假銀將他騙 令他氣死赴幽冥
謀他房屋設奸計 入了圈套不知音 占他田地兴詞訟 結下冤業到於今
誘他嫖賭入迷陣 致使家業两難分 大斗小秤將他賺 出輕入重不公平
圖他所有稍不遂 買盜收贓實害人 萬般惡業由人做 上蒼報應不差分
前生作既將他騙 今生討債不容情 背地大嫖兼大賭 田地白白送与人
討完宿債身才死 又絕你家後代根 世人急須早看破 多積陰德莫虧心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今人壽長。前世果修何因。乃及至此。祖師告曰。欲得長寿。先須戒殺。今人壽長。蓋自前世不殺生來也。於是說曰。
今人壽長為何因 只為前生不殺生 雞豬鵝鴨雖異類 盡知怕死与貪生
牛羊犬馬雖畜物 臨死悲哀不忍聞 魚鱉虾蟹原有補 食之未必果肥人
不如饒他性命罷 何苦一定要傷生 世間儘有珍饈味 燕窩海菜不計名
縱然佳節要祭祀 蘋繁蘊藻亦芳馨 惟有仁人能愛物 隨時買物放他生
更有往來路途上 低頭舉步每留心 一切虫蟻怕傷害 存心到處遇慈仁
墳前祭祀燒錢紙 常用瓦盆慢慢焚 前生積了這陰德 蒼天默佑定非輕
注他長壽身康健 賜他福祿及儿孫 今生若肯遵吾說 來生依舊享遐齡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今人壽短。豈前世盡由殺生之故歟。祖師告曰。凡人奸盜詐偽。以及口頭輕薄。皆能促壽。至於殺生。尤犯天怒。罰令寿短。不足以盡其辜也。於是說曰。
今人壽短為何因 只為前生好殺生 有等覆巢將物取 有等填穴把命坑
有等殺龟熬汁用 有等打蛇实忍心 有等網魚恣口腹 有等烹鱔極非刑
有等割胎充美味 有等放火燒山林 有等宰牛施苦楚 有等屠犬以營生
種種惡業難盡說 種種惡報不分差 与你黃金千萬両 誰肯將刀割自身
更許冤魂相報復 來世為人殺他身 自古一命還一報 陰府何曾故過人
世間男女齊聽著 急須戒殺莫傷生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疾病顛連。終自困苦者。未知前世何因至此。祖師告曰。平常疾病。或有可愈。若道至積年累月。困苦不堪者。皆因前世二褻慢神明。宿譴所致也。於是說曰。
今生疾病為何因 只為前生不敬神 天地位前無香火 祖先堂上莫爐薰
神明誕日不齋戒 有事祈禳敢吃葷 每逢朔望行烹宰 動輒清晨發怒身
每日貪眠不早起 種種邪念擾心神 北方乃是至尊位 嬉笑哭歌兼怒声
灶下灰火不潔淨 何故燒香祀眾神 夜間亂指飛星過 無端久視日月明
對北与人常怒駡 許願無辜宰畜性 任意呵風並駡雨 引神作證舉誓盟
夜起坦胸兼露體 吃煙無火向神灯 醉酒顛狂入聖廟 種種不敬神明怒
今生罰作受苦人 或令手足俱癱軟 或令瘡毒爛週身 此等皆因前世積
故爾受譴在今生 我今一一來點破 世人改悔莫因循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生平無甚陰德。竟能事事如意。長享康宁之福者。此人前世修何因歟。祖師於是告之曰。
今人享福為何因 只為前生肯敬人 遇著年老常尊敬 禮貌周旋心最真
遇著平等惟讓齿 不敢驕傲自稱尊 遇著破衣親与友 恭敬款待送出門
更且度量能寬大 生平容恕多少人 人有惡語來相犯 耐心忍讓過光陰
人以他事來苛責 並無一毫計較情 遇有欺我駡我輩 讓他怕他不与争
人所難忍獨能忍 人所難平獨能平 處世謙和惟忍讓 從無一字入公門
天意憐他吃虧久 故令享福到今生 家門清吉多和順 天上吉星每照臨
上有父母身健康 下有儿孫讀与耕 內庭每得賢妻助 外有賓朋互奉承
栽花種竹隨所好 飲酒賦詩樂自存 觀書玩月胸無事 走馬乘船夢不驚
更且身體全無病 曰富曰貴曰康宁 此等皆因前世積 世人何不細思尋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折盡平生福者。此何因歟。祖師告曰。凡人所為。苟有虛誣妄謬。皆能折福。惟是一念方起。一言初出。有將一生之福折盡者。不可不戒。於是說曰。
今生折福為何因 只為前生惡念深 見他荣貴願他貶 見他富有妒心生
見他醜陋將他笑 見他失誤說他非 見他オ能將他抑 見他色美起私心
負他貨財願他死 見他作善阻勿行 与人無故反追悔 施人有意望報恩
外貌雖慈心刻毒 口說雖是心藏非 交遊詭詐欺朋友 禮儀苟簡慢師尊
些微受辱偏怀忿 千求不遂咒恨生 自知有過偏不改 自知悖理卻要行
貪念妒念褊急念 淫心盜心殺害心 種種惡意方寸起 鬼神早已註分明
黑業簿中陰惡滿 削盡祿壽与科名 只因前世心不善 故今折福在今生
世間一切由心造 可知防意如防城
爾時眾弟子等進曰。今人有一生聰明。得享福慧者。其前世讀何因歟。祖師告曰。此由敬惜字紙之報也。若再積有他途功德。以之悟道成真不難矣。於是說曰。
聰明慧悟為何因 只為前生重斯文 聖賢言語都欽敬 仙佛經文寶若珍
一切字紙都愛惜 諸般典籍仔細存 茅房粉壁不書字 板凳坐几不題名
錢封化後隨收拾 路途字紙撿炉焚 遺灰不敢輕拋棄 收埋淨土每留心
告狀官詞都不寫 無名白帖亂行 不肯与人寫騙約 不肯与人寫離婚
或修字庫收遺紙 或編字籠送与人 以此得重斯文報 今生儒雅又總明
上通天文下地理 前知古人後知今 若再積有他功德 何難悟道竟成真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愚痴蠢鈍者。其前世又何因歟。祖師告曰。是輕慢斯文。褻穢字紙之報也。於是說曰。
愚痴蠢鈍為何因 只為前生慢斯文 聖賢言語都毁謗 仙佛經懺敢相輕
殘書裹物該何罪 廢紙糊窗不可聞 茅房粉壁亂胡行 板凳坐几敢書名
有時抹槕隨拋棄 有時穢手理翻經 點火喫湮宜減壽 搓條作燃罪難明
扇上題詩藏靴內 途中遺字委塵埃 枕頭用書太慢褻 口嚼文稿欠聰明
前生如此不尊重 故尔今生不識文 要認一字認不得 要寫一字寫不能
任尔家業稱豪富 猶如瞽者黑夜行 此是不重斯文報 各人早早修來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眼瞎者。前世又何因歟。祖師告曰。此較愚癡蠢鈍之人。罪業尤重。蓋前世別無他途功德。所以受報最慘也。於是說曰。
今生瞎眼為何因 只為前生獲罪深 或是將字拋入糞 污穢之罪實非輕
或是離婚寫憑約 手印脚印驚天神 或遇行人來問路 東西誤指亂前程
或是家貧無油點 乘机向晚道天灯 或將瓦石堆路口 夜間跌坏眾行人
或做人牙慣圖利 好女套來配歹人 或是誤薦一匪類 令人被害把家傾
或是暗夜行偷盜 裝扮奇形恐嚇人 或是欺人眼盲瞎 故將糞虫与他吞
如此等罪真難恕 罰令瞎眼到今生 寄語世人須猛省 各自早早修來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口啞不能言者。是何因歟。祖師告曰。世人口啞。即是前生口善太重也。於是說曰。
今人口啞為何因 只為前生亂說人 人有過失何關己 偏要背後詆毁人
人有宿怨宜和解 偏要两舌離間人 或是笑人體相缺 或是造人一混名
或是口出尖酸語 或是惡語犯貧親 或是喜間人長短 或是造謗毁平人
或是好談淫賭趣 或是拆散人婚姻 或是戲謔諸前輩 或是冷語譏刺人
或是開口亂咀咒 或是說謊誤他人 或是揚人閨醜事 或是平空誣陷人
前生口業無边重 今生受報不匪輕 口里要說說不出 天罰為啞豈容情
世人言語須檢點 各宜早早修來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無大惡。竟至窮年潦倒。終身蹭蹬者。此前世何因歟。祖師告曰。世人雖平生無大過惡。然由前世積孽太重。以故今世謀求不遂。所住輒窮也。於是說曰。
今人潦倒為何因 只為前生悔慢人 或是前生本秀士 矜誇自己会為文
或是前生本富户 恃財反說讀書貧 或是前生本鄉宦 自矜名節不顧人
或是前生本医士 方脉指下不分明 或是前生本地理 龍穴砂水認不清
或是前生本宿学 改撰文字誤学生 或是前生貪色慾 灯前月下肆行淫
或是前生滋口業 隨風訕笑謔他人 或是前生多寵妾 壓良為賤誤終身
前身作業遭天譴 今人潦倒一無成 有意敬人人不答 有心開口眾莫聽
有志求名名不遂 有時謀利利不亨 終身蹭蹬非無故 都是前生所積因
若能悔悟行諸善 自能感格上天心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無辜受刑。死於非命者。此前世何因歟。祖師告曰。此即前世两家冤業。彼此轉相報復故也。於是說曰。
今生被屈為何因 只為前生害過人 前生妄寫離婚紙 今生被杖受官刑
前生告狀將人陷 今生受法在公庭 前生刀筆將人殺 今生問罪受斬刑
前生造毒將人害 今生犯罪必非輕 前生昧己作干證 今生受累在衙門
前生醉酒將人駡 今生受辱在刑廳 前生作吏將人嚇 今生受屈死無名
前生動手將人打 今生無故受枉刑 前世當眾斥人過 今生受侮被人輕
前生用藥將胎下 今生兒女結冤深 前生索債逼人命 今生被盜扳同群前生嚇詐圖財宝 今生禍從天上臨 前生移屍把人害 今生闖見躲無門
冤冤相報無休息 两家結怨總難分 世人凡事須忍耐 莫結冤業到來生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身為愚婦。事事隨人。此前世何因歟。祖師告曰。凡人身為愚婦。皆是前生所造惡業。故今生受譴如是也。於是說曰。
身為愚婦為何因 只為前生宿業深 不奉翁姑虧孝道 不禮爹娘寡孝行
不敬丈夫忘礼義 不和妯娌失天真 不愛前妻儿和女 不睦家門族与親
無故聚飲在閨門 無故污穢井与灶 無故剪裁羅与綾 無故打雞并駡犬
無故看戲与觀燈 無故對人道長短 無故打被奴婢門 無故喚人唱詞曲
無於貪恣殺牲禽 無故牌骰鬥輸嬴 無故滾水潑塵埃 一切字紙不知敬
一切虫蟻被傷生 狼藉五谷天不赦 殺害生命罪非輕 喜教子弟佔便宜
唆使丈夫逆天倫 前生惡業如山重 故爾今生变愚婦 嫁雞嫁犬不由己
富貴貧賤總隨人 終老閉在閨閣門 那有知識与見聞 搬柴運水遭磨難
生男育女苦不堪 各人在家積些德 倫常日用好修行 二老就是釋迦佛
親夫就是彌陀尊 若能好好勤奉敬 來生依就轉男身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凡人有暮年無子者。未知前世何因。祖師告曰。人至暮年無子。亦是前生惡業。苟能及時悔過遷善。尚可挽回天心。若悠悠忽忽。則無濟矣。於是說曰。
暮年無子為何因 只為前生不認人 同姓宗族都不顧 忘了先祖一叠根
異姓親朋都不問 忘了礼義罔為人 人有恩德不圖報 忘了當初厚待恩
人有急難不知救 忘了惻隱一段情 只曉穿衣自吃飯 只知袖手緊閉門
前世寡情並寡義 誰肯投胎做後人 有等前生為父母 踐踏儿女不聊生
冥司罰令身無後 祈求子嗣總不靈 有等前生為家長 虐使奴婢不堪聞
冥司罰令身無後 終身孤獨靠何人 有等前生為債主 刻求重利不饒人
冥司罰令身無後 後代香煙誰奉承 有等前生惟好色 偷香竊玉犯邪淫
冥司罰令身無後 熊羆兆夢杳無因 有等前生多置妾 年老誤她好青春
冥司罰令身無後 披麻戴孝望誰人 有等前生覆巢穴 傷害虫鳥太不仁
冥司罰令身無後 墳前祭掃属何人 有等前生多揚惡 墮胎損子射飛禽
冥司罰令身無後 門祚衰微少後人 今世不曉前生業 三妻四妾枉勞神
縱有他人來承繼 異姓亂宗不是親 死後靈魂無依靠 淒淒切切苦飄零
先人血食都已斬 悔不生前積善因 吾仙今曰來點破 道行陰騭感天庭
尔時眾弟子等問曰。歷觀世人有遭末劫者。此又何因歟。祖師告曰。世道淪降。人心不古。造惡愈多。受報愈烈。此不待未生始罹劫運。當其作業時。黑氣上沖於天。盤結不散。以致釀成惡劫。此非天心不仁。实人自取之也。
人遭末劫為何因 都為前生絕善因 不敬三宝徒造罪 不禮三光肆惡因對北呵風並駡雨 失意怨天与尤人 不忠不孝与不弟 無禮無義又無仁
殺生害命傷天理 毆尊駡長判人倫 姦淫賭盜成風俗 暴虐貪殘不可聞
鄉党宗族時相毀 兄弟妯娌互分争 能者恃財惟傲眾 富者倚勢復欺貧
巧言妄語助人過 損人利己罪尤深 暴殄天物真難恕 陰毒害人最可嗔
祖宗墳墓都不顧 儿女溺死慘難云 種種惡業如山積 黑氣沖天結似雲日月薄蝕星辰变 陰陽乖戾禍成因 惡人既多釀成劫 魔鬼巡世起亂民
歲荒處處兵戈滿 世亂年年盜賊兴 或是全體遭水火 或是骨肉碎刀兵
或是流離死道路 或是宛轉受瘟刑 若要劫數從此免 天下有善天下宁
為語世人須敬聽 各自回頭種善因
爾時眾弟子等又問曰。天下人民甚多。善惡不一。必謂鬼神處處巡查。日日鑑察。則為鬼神不亦勞乎。祖師告曰。善哉問也。凡人各有元神。著光於頭頂之上。若人作有一善。則其光明。大善即其光益明。若人有一微惡。則其光暗。大惡則其光遂滅。是以鬼神在虛空往來。視其光之明暗昏滅。即知其意念所起也。於是說曰。
世人聽我說原因 禍福無門召自人 善惡之報無或異 譬如有影自随形
三台北斗在頭上 視人神光暗与明 善心一動光逾亮 惡念初起光遂昏
以此定人功与罪 絲毫報應不差分 天曹自有三官察 地府不離五嶽巡
依人所犯輕与重 奪其紀算不容情 日月星辰天上照 又有三尸在人身
每到庚甲人睡後 將人罪過奏分明 又有灶君司命主 每月晦日上天庭
家中老幼所為事 不敢隱瞞据實陳 神在暗中人不見 人有善惡神早聞
若是人心起一善 吉神感召自相隨 若是人心起一惡 凶神鑑察緊隨跟
不待事為都做出 登時簿藉記分明 善者直待功圓就 惡者必須罪滿盈
切莫甘心徒造業 輪迴一到失人身 人身豈是容易得 萬劫干生受苦辛
從此回心先向道 各人早早修來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身享富厚。每尚奢華。其人來世何如。祖師告曰。凡人有福不可享盡。有財不可使盡。總要惜福。子孫方得長久。若使徒事奢華。不肯分半济人。恐享用太盡。他曰子孫必受貧賤。自己來生亦終墮落矣。於是說曰。
來生墮落為何因 只為奢華浪使銀 稍有餘財便妄費 不肯分半济貧民
或造高堂並大厦 粧飾華彩過於人 或好綾羅与綢緞 多少蚕命赴幽冥或厭粗茶与淡飯 珍饈美味方遂心 或置花園与台沼 迴廊曲榭費工程
或愛歌童並舞妓 每夜貪歡自逞淫 或是賄賂通關節 夤緣官職与科名
或為生辰与嫁娶 賭賽豪華宴眾賓 或是攀高附權勢 交結官吏壓貧民
自己有福不知惜 那有餘庆及儿孫 何不將財自節用 稍分一半濟飢寒
世人若肯聽吾說 免受磨折到來生
爾時眾弟子問曰。今人有豐衣足食。僅守本分無所害於人。亦無所利於人。其人來世何如。祖師告曰。能守本份亦是好的。但須急行方便。廣積陰功。獲福方大。若只坐擁多貲。自圖安宁乃世間無用之人。天亦不佑。子孫亦受貧矣。於是說曰。
世人温飽是何因 切莫吝嗇枉為心 雖然本份經天理 也要功德及眾人
田宅既廣母多置 休作牛馬代儿孫 衣食有餘便是福 休惹仇怨与親鄰
我見世人不知足 急急忙忙苦一生 朝遊城市貪名利 晚到夕陽憂子孫
只望金銀高北斗 那知福田種在心 人有急難不知救 人有困苦不留心
人有哀號不肯應 人有好話不願聽 閉門只曉家中坐 飽暖只圖了一生
此人在世真棄物 庸庸碌碌混凡塵 雖是平生無大惡 恨無功德及貧民有朝福祿都享盡 無常一到命歸陰 金銀財物帶不去 只有惡業隨其身
那時陰司來考問 依然罰落到來生 縱有良田与好屋 儿孫不久賣与人
此是天曹賞罰案 特与大眾共知聞 要問陰德如何種 舉念先存為眾心
文昌帝君曾有訓 陰騭干語句句真 果能依此行諸善 來生福報並非輕
爾時祖師又告諸眾曰。世間更有一等愚夫。自言不欺人不害人。自信無過。那知一切善惡。皆由心造。總瞞不過天地鬼神的。若不分別者破。只道是自己無愧了。於是說曰。
我為愚夫說原因 休誇自己不欺人 人生在世豈無過 休說自己不害人
若有損人利己念 便是貪謀一等人 若有施恩望報念 便是沽名一等人
若是記仇怀忿念 便是褊急一等人 若有圖姦謀宿念 便是邪淫一等人
若是抬高市價念 便是奸巧一等人 若有占人田產念 便是圖吞一等人
若是助人争訟念 便是刁唆一等人 若有謀加租息念 便是刻毒一等人
若是愛討便宜念 便是詐欺一等人 若有趨財附勢念 便是諂媚一等人
若有嫌貧忌富念 便是刻薄一等人 若有幸災樂禍念 便是殘忍一等人
若是違背父母念 便是忤逆一等人 若有輕慢師尊念 便是違判一等人
若是棄妻寵妾念 便是喪心一等人 若有凌妻欺兄念 便是虧倫一等人
若是藐視尊長念 便是犯上一等人 若有菲薄朋友念 便是矜驕一等人
種種惡念難盡說 陰曹簿案記分明 世人自己捫心想 何必自誇不害人
雖然未曾見諸事 鬼神報應不差分 輕者疾病兼口舌 重者减壽削科名
若要罪惡都消滅 須是回頭積善因
爾時眾弟子等問曰。今人有肆意為惡。不見報應者。其前世又何因歟。祖師告曰。此有三說。一是祖父有餘德。–是前生善緣未盡。一是今生惡業未滿。所以報應甚遲也。於是說曰。
為惡不報又何因 都為前生有善根 或是救世陰功大 或是濟人德澤深
或是祖父多餘慶 故能庇蔭及後人 或是今生惡未滿 故爾僥幸不犯刑
暴戾縱橫為不善 如魚脫網得逃生 天上不忍遽加罪 念他有功与世人
若是翻然能改悔 還留福澤在終身 若是作惡終不改 上干天怒罪非輕
一切善緣都消盡 那時報應不饒人 報應早時災立降 報應遲的禍不輕
天網恢恢疏不漏 今古何曾放過人 穹蒼注定豈有錯 時日到了自分明
爾時眾弟子問曰。今人皆言命苟淺薄。相或寒苦。終難發達。但不知可以改移否。祖師告曰。善哉問也。古人云。命由心造相隨心轉。豈有不可改移之理。但要真心積德耳。於是說曰。
今人命薄為何因 只為作業在前生 命薄自然相亦薄 五行缺陷不如人
有的命相犯夭折 有的命相犯孤貧 只要真心勤積德 上蒼保佑不非輕
我今一一來宣說 尔等大眾靜聽聞 古有命相隨心改 此事流傳到於今
唐時裴度本寒士 縱紋入口犯死刑 一日香山還寶帶 後為宰相享遐齡
又有宋郊曾遇相 說他只得小功名 一日階前雨水漲 看見冗蟻走不嬴
戲編竹桥把他渡 眾蟻得渡遂逃生 後來入試文章好 高中狀元第一名
又有匡席應餓死 騰蛇入口憂在心 遇人談說閨門事 勃然作色戒他人
迄今逾年身無事 官至台甫享殊荣 又有了凡袁学士 命該無子壽五旬
只因勉行功過格 遂登進士顯文名 後來一子亦進士 慕年享寿越精神
又有一個閩士某 試後榜發竟無名 有人說得相寒苦 勸他積德挽天心
於是訓蒙勤課讀 德行父章並諄諄 或引古人忠孝事 或示色戒報應文
後來丰神都变換 果然及第冠群英 看來只要心田好 命相雖薄未足憑
爾時眾弟子問曰。今人有生而貧賤。不克祖業者。亦有生而富貴。忽至書香不振者。此何因歟。祖師告曰。此等前因難以備舉。總由祖父德薄故。至子孫受苦耳。於是說曰。
今人不知前世因 悲傷寥落困風塵 生來貧賤雖由命 亦緣祖父少善根
祖父暗用傷人箭 儿孫那得不孤貧 祖父慣使機關巧 儿孫安望再亨荣
祖父屢行刻薄事 儿孫屢世不能兴 祖父好傳是非口 儿孫潦倒一無成
祖父享盡荣華福 儿孫落魄困終身 祖父驕淫多過惡 儿孫挫折豈堪矜
祖父殘暴無仁義 儿孫叛逆惹非刑 祖父庸碌少修積 儿孫頹惰不如人
祖父貪財惟利己 儿孫賭蕩罔心疼 祖父輕師常慢道 儿孫魯鈍少聰明
富貴百年難保守 無常一到家業傾 為語世人須省悟 莫遺禍殃与後人
任尔算計百般巧 誰知報應在儿孫
(轉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