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9) 点击次数(1089
「天堂遊記」卷六

第三十回   遊三宮殿拜會  天官大帝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九月廿一日

          詩曰:                          心無罣礙白雲遊        淡淡輕風坐忘憂

                                             流俗追隨終下墮        回光萬道照高樓

濟佛曰:每看世人心情緊張、沉悶,「氣氛不佳」,所以老衲的蒲扇也扇不出風來。人的心鎖生鏽,解不開煩憂,每

天費盡心神,賺回了金錢,銅板相打,也帶來了痛苦,有錢人不見得心情舒暢,許多煩惱往往從錢堆中跑出來,相信世人都是「過來人」。既然如此,你們為何還執著不悟,仍然往那煩惱的地方去拾起那沉重的包袱呢?傻孩子!口袋里撿滿石子當財寶,還在那里數一數二,真是天真可愛。今日我將帶楊賢徒雲遊著書,楊生準備好了嗎?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恩   師起程吧!

濟佛曰:著書費心神,楊生你感覺如何?

楊生曰:雖然勞神、但能暢遊另一世界也感到勞有所獲,而且還從這些美妙的靈界中大開眼界,發現了許多奇蹟,參悟大道真諦,尋找到自我。天下眾生若能借此遊記中的記載,去發現自我,追尋理想的園地,才不負蒼天所望,這一副重擔才能為之輕鬆。不過這都是恩師的提攜,才有今日這個佳緣。

 

濟佛曰:你身負普度蒼生大命,今日方能榮膺聖職,奉旨雲遊三界,著作寶典,可謂曠古奇才,正擔如來法度,為師同擔此命,故能師徒同舟共濟。但願天下蒼生閱讀這本遊記,不要走馬看花,應熟記這本藍圖,好備將來親臨聖境。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須親臨其境才有價值,否則只是在地圖上觀光,不是還有一段距離嗎?今日我們起程,到另一新的境界。---------已經到了。

楊生曰:前面許多宮殿建筑,莊嚴宏偉,古色古香,黃金舖地,祥雲瀰漫,階梯有序,花木奇草遍佈四週,看得心曠神怡!

濟佛曰這是三官殿府,今天先拜會   天官堯帝!

楊生曰:好的!隨師步上階梯,身如輕羽,不像在凡間爬樓梯,腳步會覺沉重,這是為什么?

濟佛曰:這是「真空」地境,無業障者才可以進來,所以你來到這里會覺得身子輕飄,仙真們能夠來去自如,無非心清身淨,身子一躍,便至千里之外,而且騰雲如飛舉步輕飄世人平時也要煉就此工夫,否則懶得走不動,只好被無常強捉帶路了

楊生曰:恩師說得妙。前面有一大殿,上有「紫微宮」三字,想必就是天官大帝所居之地吧?

 

濟佛曰:正是「上元一品錫福天官大帝」所居,我們向前參禮。

楊生曰:殿內坐著一位身穿黃龍袍,頭戴金龍冠,手執朝天笏的聖者,面目威嚴旁邊還有許多仙官打扮者,正起立示意歡迎。-------弟子楊生參駕   天官大帝,今日隨師到此,祈大帝鍚福垂諭。

 

天官大帝曰:善哉!凡界楊善生能夠到天官殿內,已是福大,何必錫福?你奉旨隨濟佛雲遊天界,訪道著書,普度萬民,我心喜悅。三曹聖會,群仙聖佛共議,瑤池頒懿旨,玉帝敕玉旨,三官註籍,今日始能通行三界,著作天書

    凡天下蒼生閱遊記之後,能夠改惡從善,修道立德,則三官可以錫福、解厄、消愆,故你所負職責重大,今日來此幸會,請坐!命仙官奉茗。

楊生曰:多蒙  大帝垂愛,實不敢當!

大帝曰:無妨!三界內外唯道獨尊只要勤修大道,力行聖德,則天人合一聖凡相同,何必合氣!

濟佛曰:坐吧!大帝既然有命,我們恭敬不如從命。

楊生曰:感謝  大帝惠賜,我遵命就坐。坐下此椅,一陣冰涼,覺得精神舒適輕鬆,不知何因?

大帝曰此地為九炁之天,一切是寶物,你乃凡人,坐下此寶椅九炁流行,故有此感覺。

楊生曰:原來如此,坐下去真不想站起來,雖然不是沙發椅但有一股柔軟感覺。

大帝曰寶石坐椅「生硬」,坐下去卻覺柔軟,乃是真炁運行,「硬石」似有生命的「活石」,由剛化柔,起死回生,如一個鐵石心腸的人,感化成為慈心柔腸般,生命自然活潑生動。你現在坐在石上,已經人石合一,所以有此感覺。

 

楊生曰:怎么叫做「人石合一呢?」

大帝曰:人骨一旦硬化,与石頭無異,故曰「化石」。人死塵土一堆,故人(頭) 与「石頭」本來相同。今你坐在石上,上有「人頭」,下有「石頭」,各吸其氣,故曰「合一」。凡人靜坐,下吸地氣(由石頭上吸之) ,上吸天氣(由人頭貫人) ,久之氣滿結丹,產生「石子」。現刻卻不同,你坐天上,下吸「天氣」,上吸「地氣」,顛倒回轉,其中妙理自己參悟。

楊生曰:坐在天上觀地大,身雖顛倒,心卻自在,腳立天,頭頂地,一點虛靈掛空中萬丈苦海洗污髮,是嗎?

大帝曰:正是!凡人腳踏地,仙人腳踏天,聖凡工夫天同,行走天空(行雲) 不下墜者,才是仙佛,世人能夠如此嗎?若有此超人能力者已得道果,可觀「水果」不都是高掛在空中嗎?

    世人修煉工夫,應先從看故情慾「著手」,雙手(心在操縱) 若緊握不放,提著「重情多慾的箱子」,走起路來氣喘息急,要至「究竟地」,恐巳精疲力盡,昏昏欲息了。放下一切,兩袖春風,雙手空空,振翼可以疾飛,願眾生更上一層樓,看天識地,參吾玄妙。心明如鏡,性定如水,則天眼一開,心地上可看見性中天,既明天道,乘風步雲,自有路徑可尋。楊善生用茗吧!

楊生曰:聽罷   大帝一席活,勝讀凡間十年書,得聞至道,感謝帝恩。上界勝茗,清見杯底,一低頭,便見我的面目清晰的浮在水上,如影印一般--------我飲下罷!無味但覺清涼,沁人心脾。

大帝曰本來面目真正的你是自性真人() ,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今能浮在面,不  至沉溺,足證高真是行雲流水,逍遙自在。水中看出真面目,口里飲下性水,可以洗滌穢氣,開通智慧,通神入真。

楊生曰:感謝  大帝開示。大帝位居三官之首,請述   大帝的來歷淵源及在天界的聖職情形?

   

大帝曰:善哉!願略述道歷,供世人知之。混初開,玄黃分判,天地肇定後五老之 時又化天官、地官、水官三帝,以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核天人功過,而司 眾生禍福。我為上元天官元都元陽一品,居於紫微中宮,主宰眾生善惡之籍,及諸仙升降之權,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曾生化為堯帝。凡是天界諸真,各星宿等,道果有進步,或天地神祗,普化蒼生,救世扶危有功者,經由我審 核後,轉呈   玉帝按功昇級如天界諸真、天地神祗, 有失職責,或犯過者,如查屬實,經我考核後,轉報   玉帝,敕命貶降。以所指,乃是中下界神祗而言若得道高真,進入無極界果位,不再輪迴者,則免受此管轄。

 

   再者人間成道之原靈亦經三官考核,始成按功證果凡人善惡,本處亦註籍在案,世人要求福遠禍,決定於善惡兩途。眾生如命運多乖,諸多不順,乃前世造業多端,今如能在神前懺悔發願行善,天官可以賜福之若有孝子發善願為父母求壽祈福,孝心感天,天官亦必降福予人。三官本為一體,憫人度世心切, 故以賜福、赦罪、濟度苦難者,若世人上體天心,下順人倫,則有求必應。

楊生曰:聽罷   天官述說,知道禍福由人自召,而天官佛心仙腸,一心想賜福給世人,真是「天心感人」。

大帝曰天人本是合一,可以修至無極境界果位。今日來此,帶你參觀此處情形。

楊生曰:遵命。大帝案牘堆積甚多,定很繁忙?

 

大帝曰:因現今世人善惡參半,幸回心向道考亦復不少,為考核功果,所以聖務較多。德此處各部曹分職掌籍,我僅做最後之核定,故「神力廣大,不慌不忙!」打開案卷,讓你觀之。

楊生曰:感謝  提攜。

大帝曰這是功果黃籍冊,打開細閱……. ,不要出聲

楊生曰:內載本堂鸞生修道功果記錄:(一) X年月X日某某人參鸞乙次五功。(二) X年X日X日某某人由某地趕回參鸞十功。(三) X年X月X日某某人勸人向善五十功。(四) X年X月X日施資印善書百功。(五) X年X月X日某某人忍辱不怨百功。(六) X年X月X日某某人見色不淫三百功。…….. 又見一冊內載:X年X月X日某某人發善願祈求父某某錫福延壽,准增壽半紀(六年) 。某某人發願祈求命運亨順,准予錫福加光。

 

大帝曰:大概觀之就可。眾生須知因果有憑,善惡明證,當力行道德,勤修聖道一旦功果圓滿,可以超昇天堂,逍遙極樂眾生如看這本遊記,回頭向善,修真悟道,百年之後 ,歸空到三官殿府,我將賜椅請坐,願眾生勿失良機!

濟佛曰:拜會   天官大帝,就此告一段落,感謝大帝慈惠,加我賢徒靈光,告辭 大帝。

楊生曰:因  恩師崔促,就此告辭,感謝  大帝開我慧竅。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回堂!

大帝曰:祝一路順風。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卅一回   遊三官殿拜謁   地官大帝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七日

           詩曰:                         懺悔前非种善因        貪嗔痴愛最傷神

                                             須防失足傾靈命        煉就金剛不坏身

濟佛曰:有人說:「你們都是罪人!」我說:「世人無罪!」有人不服氣說:「我做了那么多坏事,難道無罪嗎?」其實世人無罪只是「四非」相加,才變成「罪人」!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世人都去盡力實行,難怪變成「四非人」,-------罪人。人本來一身清白裸裸而來,到凡間穿上俗衣,染得五顏八色,貪四非,愛十惡,把自已的罪籍染上了輝煌一頁。世人且不用高興,但也不必悲傷,今日我帶楊生拜謁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求他替世人赦罪,希望世人好自為之,不要再犯「罪」了。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今日我們將往三官殿,拜謁地官大帝,起程………。已到三官殿府,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我們前日已來過這里,面前分道,另有一條黃金舖地大路,直往前面大殿,在此三官殿府來往高真甚多,而且不少歸天的修道士,在三官殿考察修道經過,顯得繁忙。

濟佛曰三官大帝世稱「三界公」,位次   玉帝之下,三曹案牘,必經三官核批,才轉呈玉帝。世上修道證功得果者,須經三官考核,再分發各修煉證果

楊生曰:願來如此,前面大殿有「清虛宮」三字,光輝奪目,是否為地官大帝所居

濟佛曰:正是!我們入去參禮。

楊生曰:遵命!………. 進入里面,中殿坐著一位身穿龍袍,手持玉笏聖者,狀甚感嚴。弟子楊生參駕地官大帝,請大帝開示迷津。

 

地官大帝曰:免禮!今日你隨濟佛來到三官殿,我心感悅,請二位就坐,命仙官奉茗。

楊生曰:感謝  大帝惠賜,今日弟子有如鴻福,親謁大帝,希大帝將來歷及所轄職務述之,俾天下眾生知之。

大帝曰:善哉!為普度眾生,「天堂、地獄」真相大白地官為普度大地眾生,焉有秘而不宣之理。我為青靈洞陽二品先天真炁所化,號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因眾生皆在「地上」造罪天之本慈,不忍眾生墮落,故「地官」司赦罪之權,只要世人有改過之心,我自有赦罪之意

 

楊生曰:大帝實在慈悲,但不知如何赦罪

大帝曰() 人若犯罪知改,有懺悔之心,我就赦其三分罪;從此知行善事,不再造罪,我再按情一一削其罪籍。

   () 今世進入善門修道,一心不退道志,雖累世尚有遺罪未消,我亦赦其三分。若戒律精嚴至死不二,道志不退者,我的赦七分。

   () 百善孝為先,若無意中犯錯,但對雙親孝順者,我亦赦其罪。

   () 凡人有心修道,但魔難重重,皆因夙世罪業未消,如能堅忍困苦,不變心志,我自赦其罪,減輕苦磨。

   () 凡人祖先罪業未清,尚困冥府,後世子係能發善願,行善報施者,我亦可以赦其罪,使罪魂減輕苦刑。

濟佛曰地官曾分靈化為舜帝,故對盡孝道者,特別尊重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以普度地上、地下人鬼為怀,故世稱「中元普度公」,希世人能修身行善,天心慈愛,絕無有意加罪於人,卻是處處為世人打算,故定訂有赦罪條律世人如不回頭向善,天要為你赦罪,你也無法接受,豈不是無藥可救,罪大惡極嗎?

 

大帝曰:我有意特赦罪予眾生,希眾生勿自棄之。願天下眾生無罪人人都是善人,則地官如天官,只是「賜福」罷了。

楊生曰:地官「慈怀可敬」,但眾生大都天天在製造罪惡,你如何辦理呢?

 

大帝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因今世眾生福厚,所以人人「吃福」,不過,福份如燈油,終有盡時,如不加油造福,油盡燈滅,災禍來臨,斯時,人之原靈,由「天官」降下「地官」,落在我手中,但我慈悲,再讓其有自新机會,準備為世人赦罪

 

   一生中若混混噩噩,不知回頭、低頭向地官行禮,接回「赦罪狀」,則死後歸於地府,無可赦罪憑据,閻王無法饒赦,自定其罪。

   我与「地藏王菩薩」、「目漣尊者」本是一炁所化,以普度眾生,赦罪拔幽救苦為大願,故地官、地藏實為一體目漣尊者孝心度其亡母,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供養十方大德,藉資超度受苦父母地藏王菩薩又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宏願。

 

   我化為「舜」時,孝道感天,故有象代耕田、鳥鋤草之神蹟,堯帝因而禪讓,帝位,史上流芳萬古。道教之中元普度与佛教盂蘭盆會相同一天,即源於目的希世人參悟之。故世當以「忠孝」為本,虔修聖道,死後定能魂昇天界,逍遙自在。

濟佛曰:大帝慈悲,洩露一段奇緣,讓眾生得知造化玄妙!實在福厚!

楊生曰:今日得聞大帝開示,令弟子增廣見聞,無限感激。對於大帝赦罪情形,弟子還未能會部洞悉,是否能再詳細說明呢?

 

大帝曰既有未明,願再說明之

    () 如某甲進入聖門虔誠修道,但身體多病,精神困擾,常有怨天之言,自覺行善有年,天無加佑,化解病苦三官查其前世為一屠夫,殺害生靈過多,晚年雖曾改業,敬神禮佛,但善功不足,此世轉生中等家庭,仍結善緣修道,奈前世宰殺生靈過多,故今世骨肉酸痛,病苦不絕

    上天慈悲,暗中正為消業,所以全身苦痛,「痛苦」後始覺「痛快」痛苦正是消業象徵,如能忍耐不退道心,我感其誠,定赦減其罪業,令他漸復康泰若受苦難耐,則我赦罪亦無机會,故希眾生須有堅強毅力,遇諸不順,宜自靜懺悔,不可怨天尤人,否則眾業難消。

 

   (二) 為念及一般罪魂,身陷地府,痛苦難當,除平時常臨說法度苦外,每年七月鬼門特予開放一次,讓幽魂外出遊玩探親,後世陽人設宴祭拜,以解其飢渴。道稱「中元普度」,獻諸花果,珍奇異物,幢幡寶蓋,清膳飲食,供諸聖眾,眾鬼皆大歡喜。佛稱「盂蘭盆會」,具陳百味五果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藉仗眾僧大德力量,以超度過世父母。

楊生曰:大帝慈悲,普度陰陽,聖德無量!弟子幼時住於鄉郊,家父每逢七月夜晚必設大帝神位於宅中,並於路旁點燈照路,据說是供幽魂照路,便於行走,是否有此事?但今工商發達,都市已少見到這種場面,是否會影響鬼魂的行走呢?

大帝曰陰間如星夜,罪魂囚禁其間,陰森痛苦,陽間生民慈悲為怀,七月路邊設燈照路,便利幽魂行走,功德無量。今日凡世科技進步,電源充裕,鄉村都市,夜理路燈通明,遊魂已覺路明無障,故住民不設燈已無影響,所謂「時遷法亦遷」,即為如此。

楊生曰:大帝所言甚是!

濟佛曰:今日拜謁  大帝就此結束,準備回堂。

大帝曰:奉送二位。願蒼生多向善修身,切莫向罪惡深淵中污染,好使我不必再為眾生赦罪而操心。人非聖賢,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如能懺悔昔日之非,我願還你今日清白,赦你無罪,願眾生把握良机,莫待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楊生曰:感謝大帝金言,拜辭帝駕。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卅二回   遊三官殿拜會   水官大帝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卅一日

        詩曰:                          一派青山景色優           輕輕淡水性溫柔

                                           澆漓世道堪嗟嘆           莫負光陰難倒流

濟佛曰:世人每天睡前需要沶浴,將汗漬沖個涼快,睡夢才能愉快!再看你心中的念天,日夜起伏不停,充滿了私慾、情愛、恨怒,你心中的主人累得如此憔悴不堪,你是否天天為他洗澡盆沖過乾淨,讓他涼快、涼快呢如果沒有,那么你主人一身汗臭而污穢,無人敢近,仙佛也退避三舍,這樣下去,終成為一位「垃圾鬼」,知道嗎?今天我帶聖筆楊生遊三官殿,拜會   水官大帝,請大帝用法水為世人解厄消災,清淨凡夫的身心,世人福份不淺!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 已到了,楊生下蓮台。

楊生曰:這里為何有一條河流?河水清澈,還可以見底呢!

濟佛曰此為水官大帝的靈氣所化。我們從河邊這絛大道行走,向前拜謁   水官大帝!

楊生曰:遵命!三官殿府各有不同氣象,天地造化為何如此奧妙?

濟佛曰:玄黃始判,萬物造化,各有其定律,人身亦有三官,你可自悟就可明瞭一切。

楊生曰:河邊垂柳翠樹,景色宜人。

濟佛曰:這里景色,雖是莊嚴但又自然,實是綠野仙蹤。「青華宮」已在前面,我們進入參謁水官大帝。

楊生曰:遵命!………. 弟子楊生參謁   水官大帝,請大帝賜教。

 

水官大帝曰:楊善生免禮,!你及濟佛同負使命,著作「天堂遊記」,勸化迷津,我心甚悅!遊記遍載天堂風光,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言一笑,皆藏無限妙理玄机,凡有緣讀者,當要神遊意會,不可走馬看花,以免失去參道良机。此書非凡,因楊生夙具道根,有大智慧,故能洞澈天堂妙景,而作成一本遊記,誠是千故奇書,今日來此欣慰我怀,命仙童奉茗。

楊生曰:大帝無嘉勉,愧不敢當,弟子有幸隨師遊覽天界著作聖書,當感謝  大帝宏恩。

大帝曰:楊善生為何潸然淚下?

楊生曰:弟子入聖門,一心代天宣化,然覺曲高和寡,自嘆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帝曰:你莫悲傷,盡人事聽天命,你心諸天同鑒,聖筆有振人心、匡世道、挽氣數之力,任重道遠,希你大志不餒,上天自有妙化,絕不負你。

楊生曰:感謝大帝慰勉。

濟佛曰賢徒心勿悲傷,有老僧在此,何怕無處可化緣?衣缽真傳在手,到處是道場善盡我們職責,走一步算一步吧!今日拜謁大帝,你可趁機多問道吧!

楊生曰:好的!請問大帝,水官是何意思呢?

 

大帝曰:我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大帝」,專為世人解厄消災,為何我司解厄之職?因世人都是塵穢污染,罪惡滿身,故變成一位罪。罪人在陽世,須受陽律制裁刑罰,至於無形天律之刑罰即令人感到諸事不順,病魔纏身,所求不遂,劫厄不絕,痛苦之情,莫可名狀………. 稱為「災厄」「災」字由火而生,故必以水制之水官如河海之水,可以洗滌一切污穢,清除痛苦,清涼身心,滋潤乾凅,化解恩怨,捉進生長,化消一劫難,故世有言:「一切化落江海」。能釋去人間諸多不平怨恨,洗去一切罪無痕跡污點,唯有如此,世人之災厄才能消去。

楊生曰:大帝以水沖洗人間苦痛、災難,灌溉貪脊,功德不可限量,弟子欽敬頂禮!然尚有不明之處甚多,請大帝賜言教導世人解厄之方法。

 

大帝曰:既生為人,如船行在海中,乘風破浪,起伏不定,見幼小生命走路時,顛簸跌倒,腳破血流。長大為生命累得滿身大汗,心智用盡,身之疲憊不堪,我以熱水為其消除疲勞,晨起涼水為其清醒。

   平常為真身之加油打氣。勞累的時經,我蒸發排出體外,維持身中熱量平衡,不致燒燬,人即一部汽車,奔馳在人生大道中,驚險鏡頭,隨時可以看見,人類的生存,發揚正氣大道,故三才以人為貴,三官為「天地水」,水官即是人官,人為血肉之體最易傷害,故水官隨時解厄希望眾生逢有劫厄時,唸我聖名,當代為化解

 

楊生曰:大帝慈悲之心,令人感動,世人都想免厄無災,但不知其道,大帝是否可以賜告?

大帝曰天不降災,最怕世人造災解厄消災之道無他「保持自已清白,自無災厄、臨身」。若有犯諸災厄,當痛心懺悔,奉行善道,不再作惡,水官自解其厄。

楊生曰:世人逢痛苦,大帝如何化解。

大帝曰:前面河水,有解毒化災之功,可謂「神水」,你再定神一看,便知真中尚有妙奧?

楊生曰:定神一看,河流中有許多小人物在那里游泳樣子,這是什么人呢?

大帝曰世人逢犯孤辰寡宿,刑害絕嗣,病難痛苦,皆是前生不修,今生受之。若有善男德女,辰夕好靜,沐浴焚香,虔誦經懺,悔過自新,則其元神可以在此河中沐浴,減輕痛苦,漸脫苦趣。

濟佛曰:水官大帝慈怀惠賜金言已多,三官大帝主宰天地水() 三司,職責重大,賜福、消災、解厄,無不為利眾生著想,可謂佛心仙腸,功德浩蕩,所以此刻我們將在三官殿与三官大帝一起相敘,以恭聆   聖諭。

大帝曰:三官殿內,天官地官已在等侯我們,我們一同前去!

楊生曰:好的。三官如一家人,今日幸運到此,能同時恭聆三官大帝訓諭,實覺榮幸。….. 已到三官殿!

濟佛曰三官雖分三宮,但中間之大殿,即是合辦公地方。現已到殿中,天官、地官二位大帝已在里面等侯。

楊生曰:參謁天官、地官二位大帝。里面排滿了丰盛的水果仙品,令人垂涎!

 

天官大帝曰:楊善生免禮。今日你覽三官殿府,特在此設宴招待,以示獎賞著書辛勞!

地官大帝曰「天堂遊記」一書,至今接近尾聲,濟佛、楊生功德浩瀚,永誌天榜,於三曹普度作上帝天使,廣播福音於世界,使眾生回心向善,挽回天地氣數,促進世界大同,大德莫能名。

 

水官大帝曰:濟佛導遊,楊善生為主角,遍遊天界,訪道傳真,為科技時代製造太空(精神) 食糧唯有精神修養才能促進人間幸福,安心享用科技產品。否則人類聰明,自毀道路,是人類不幸,仙佛於心何認?故垂訓示教,人類如能人人修身養性將濁世化為淨土,則天人慶幸!

天官大帝曰:濟佛‧楊善生用吧!瓊漿玉液,仙果妙品,世間所無,此上蒼所賜,盡管享用。

楊生曰:感謝三官大帝厚愛,惠賜那么多禮品!我有今天,當要感謝  濟佛恩師的提攜。

濟佛曰:師徒同父子,何必掛怀!無始以前,已誓言乘願再來,現刻正是時侯故能結此善緣,遍遊三界,著書濟世,但願我這副「逍遙德性,方便法門」,能使老弱婦孺親近,箇箇成佛,人人成仙!楊生任重道遠,務將心法廣傳,慈音遍佈,使眾生咸沾法益,得證菩提!

楊生曰:謹遵師訓,願師提攜!

 

三官大帝曰:「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三百六十感應天尊、

  

此乃三官寶誥,世人如能常誦,自得感應。今備此小宴,聊表寸心,待書著成瑤池另有盛宴願期待之。

濟佛曰:今日會三官大帝就此結束,楊生叩謝大帝,準備回堂。

楊生曰:今日在此嚐受丰盛瓊漿美果,內心無限喜悅,感謝  大帝惠賜。

三官大帝曰:不必客氣,種瓜的瓜,种豆得豆,道果自修自得,願繼續努力。

楊生曰:拜辭大帝,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回堂。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卅三回   遊忠義殿、孝子殿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詩曰:                           心血凝成一寶篇             功垂萬古說真詮

                                       生知舖設天堂路             死駕祥雲做神仙

又詩曰:                           砂盤磨破柳桃枝             樹汁凝我五色芝

                                       福地天移歸聖德             蓮花出自玉瑤池

濟佛曰瑤池懿旨、金闕玉旨已頒「天堂遊記」一書即將著成天堂路上,一群默默耕耘者,已找到了一個善終的歸宿。路是人走出來的,世人要走那條路,善惡兩途慎重選擇吧善的盡頭叫「天堂」,惡的盡頭叫「地獄」,你正行走那條路呢?看完「天堂、与地獄」兩本遊記,眾生都成了評判員將來會上天堂或下地獄,心里有數!仙佛、閻王只不過照你的意思收留你而已,切勿錯怪閻王冷酷無情對一個無道之人,只好擺起陰孔相對,這付假面具也是你送給閻王的

    仙佛的笑容,正向你招手,他們這幅和善面孔,也是你教他們的,所以也不要謝他多情兩種不同面貌就是眾生真實的傳真寫照。你要將自己畫成那種模樣,無人敢做主,只看你的興趣手法了

老衲說了這段話,希望眾生仔細聽方免到時再來求我說法,「那時老衲已「涅槃」了。今日我帶楊生賢徒再遊天堂,準備吧!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

濟佛曰:師徒乘坐蓮出,雲遊三界,引起夭花亂墜,眾生看得心花怒放!不過,不懂欣賞的人還是很多,只嘆他們失緣了,楊生你有何感想呢?

楊生曰:數年來追隨   恩師左右,受益良多,又隨師暢遊三界,可謂三生有幸。坐在蓮台,雖然輕飄飄不必出力,但自覺任重道遠,不敢一時疏忽,掉以輕心。

濟佛曰拓荒者本來就是一種犧牲縱是荊棘佈滿,傷痕血滴,但回頭瞧著新生的道路上,已有那么多的行人,自然會樂得「苦笑」!安慰一些了!

楊生曰:恩師說的甚是,讓自己安心,讓眾生有道,人生旅途才有價值。

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台。

楊生曰:今日到此是什么地方呢?為何前面那些個個精神威武,与眾不同呢

濟佛曰:這是三官殿所屬的「忠義殿」,剛才所見者都是為國盡忠犧牲的人他們死後,昇天成神,我們前去拜會吧!

楊生曰:………. 已到殿內,看見許多身穿戰袍或官服打扮者,坐在殿中,不知他們是何人?

 

濟佛曰:自古以來,忠孝節義者,皆昇天成神,中殿內坐著者是岳武穆王-------岳飛其他都是古今之忠臣烈士,他們為國犧牲性命,死後靈昇天界俎豆馨香萬古留芳。另者,凡在世間為官清廉,不貪不取,便民利民者,死後時以昇天為神,在忠義殿中各廳處,逍遙自在,或往各天擔任聖職!語云:「正直無私謂之神。」他們正直無私,修習「公道」,也有道成一天,天界也需要這種人才。所以世上拜神的人,禱神切勿以條件交換,如保佑我如何?願成即謝以牲禮,如此正神不納,神是按公行事,僅憑眾生心誠而感應。楊生你可問   岳武穆請示。

 

楊生曰:向武穆王及諸位聖賢義士敬禮!不知在天界生活情形如何?

岳武穆王曰我本在靈霄   玉帝殿前輔政今日特來忠義殿相敘天地本為一股磅礡正氣所維繫,於今科學昌明時代,世人道德淪落,邪惡孽盛,使天也元氣日漸喪失,故災劫累至,我願世人以孔夫子聖訓:「正心、修身」為處世法則。從事公務,不可貪污舞弊,浪費公帑;各業者,嚴守自已崗位,人人盡忠愛國,為捍衛疆土,犧牲性命,即是殉道而死,英靈必昇天界,如關聖之「丹心昭日月,義氣貫乾坤」,至今各地廟宇頻立,世人崇拜不已,故願眾生「愛家愛鄉更愛國」!如秦檜奸佞陷害忠良,經數十世為豬,今猶禁阿鼻地獄不能超生,上天愛「忠良」,地獄禁「不義」,故世人不可作奸害國,否則,於陽間受萬人唾罵,死後永墮地獄!

 

楊生曰:「忠孝節義」是中國傳統美德,也是鸞門提倡的宗旨,修道也正修此,「忠孝節義」的大道,離此道無道可修了。喔!前面壁上掛滿了牌子,都是歷代忠臣烈士的名字,還閃閃發光呢?

武穆王曰這是忠臣義士的神位,凡是忠義之士,上天都有列名,即是「英雄榜」,他們都已回天享受極樂。

濟佛曰:因時刻有限,另要訪問他處,所以我們就告辭。

楊生曰:向   岳穆王辭駕。

濟佛曰:楊生隨我走,我們到前面「孝子殿」,拜訪孝順成道的仙真!

楊生曰:遵命!隨師步出殿門,向外而行,已看到一巍峨建筑,上嵌書有「孝子殿」三字,甚為壯觀。

濟佛曰忠孝為人倫之首,世人必當遵之,否則即為「罪人逆子」!前面忠孝殿內,都是孝子、孝婦,我們前去參禮。

楊生曰:遵命!進入殿內,看見許多慈善面容的男女,有穿古裝及現代服衣服正在里面坐著下琪、飲茶、彈琴,狀甚逍遙,不知他們是誰

 

濟佛曰:這些都是古今孝子,男女老少皆有,廿四孝故事流傳至今,猶燴炙人口。凡是世上孝子,死後經三官考核後,升至孝子殿中,逍遙自在。有特殊功德者,並可升至各天享受道果。你看壁上掛滿了孝子名牌,閃爍著光芒,這即是「孝子碑」。希望世為兒女者,當孝順雙親,先人去世後,更須慎終追遠,按時祭拜掃墓,以報達祖先養育之恩,楊生可向孝子們訪問在世盡孝情形

楊生曰:好的!請問這位孝子,是否可以將你的孝行告訴世人呢?

 

孝子曰:說來慚愧!我僅是盡為人兒女一份責任而已,回憶在世時,家境貧困,母親早逝,父親染上酗酒惡習,堂上又有高齡祖母,父親酒後語無倫次,常對祖母惡言相加,我極力勸阻,反遭父親鞭打,忍痛無怨。

    祖母年老體弱,食無厚味,我也將做工收入暗買一些食品供養她,父親飲酒過度,五十歲時,終於患上肝硬化而逝。此時留我与祖母相依為命,每日替人幫傭,賺錢奉養祖母,心想老祖母無人奉養,所以遇人提親,均予拒絕至祖母去世送終時,我已三十八歲猶一人獨居,傭工自度,克勤節儉,身處此環境,深體窮人之苦,所以將節儉的金錢,均分贈貧苦,自己不留積蓄,

至六十歲時去世,真靈受到觀音大士引教,在南海紫竹林修煉,今已證得果位。我因修行「孝道」證果,所以常來孝子殿,接引有緣。今日楊善生來此,僅將自己一點小孝告訴世人,願世人學我的模樣,敬孝親長,古云:「家貧出孝子」,世間的刻苦犧牲是短暫的時刻,天上的享受才是無窮的歲月。

 

楊生曰:你的孝心感人,向你一拜!

孝子曰:不日多禮,!看你頭上靈光圓陀發光,是一位誠敬修道者,願你發揚孝道,廣度眾生。

楊生曰:感謝賜言,當遵示弘揚孝道,提倡中國固有美德。

濟佛曰:時刻不早,準備回堂吧!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卅四回   遊陰陽界觀人歸天情形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廿三日

            詩曰: 走遍天堂會眾仙         殷殷說法指心田

                     人間愛慾迷魂陣         跳出羅網天外天            

            又詩   遊記可參萬法經         勤修本性出幽冥

                     楊生濟佛同揮筆         一部奇珍萬古馨。

濟佛曰:「天堂遊記」是一部「修道寶笈」,凡是有志於道者,勤悟其中妙理,定能發現仙佛現身在前。世事本虛幻,修道者要上天外天,成為人上人,當具超然智慧,否則,在迷魂陣中,朝生暮死,尋不著出路,精疲力倦時,只得躺下休息了。

因此,在修道過程中,良師益友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邪說異端,荒誕不經,萬不可親近學習,以免墮落魔道。

以老衲的修道過程,眾生也許認為多釆多姿,其實我只有一顆「佛心」,一股「濟公」精神本是平淡無奇,眾生學慣於自私自利,所以反覺得我的素行很奇怪。但你如無這份能力則勿學我遊戲人間,萬一演出疵漏,那就慘了。總之,濟公的戲可以演,濟私的戲千萬不可嚐試

一年半來,奉命帶楊生遊歷天堂,內心無限欣慰,這種重大任務,秉持戰兢心情以完成使命,豈敢兒戲楊生任勞任怨有始有終,遇高真訪道求真,逢聖佛聞法開示,句句深契妙机,實不愧為禪師子弟。

在這最後幾站,老衲本應經鬆心情,卻轉沉重,因迷者迷,悟者悟,往天堂路上司机,有的已偏向左道,有的正打瞌睡,有的心猿意馬,無專心駕車,我從雲端下看,不少出了車禍。所以老衲寄語:在聖門中之人,多怀一顆「聖心」,才能聖靈不滅,老衲的苦心已經用盡,再來就是看眾生如何行道了。楊生準備上蓮台。

 

楊生曰:恩師為何頻嘆氣呢?

濟佛曰:無語對蒼生!

楊生曰:恩師感觸良難,弟子亦是相同,請恩師開怀吧!

濟佛曰有酒不知醉,無心可見佛,人在地上行,佛在天上看,珍惜好佳緣,免成「孤寡人」,我們往天堂去吧!………已到了,我們下蓮台。

楊生曰:今日來此為何大不相同?左邊那條路好像曾經來過。

濟佛曰這是陰陽界,三叉路口,以前著作「地獄遊記」時,你曾經路過此地,今日帶你來此,讓你參觀人死後,往天堂地獄之情形。

 

楊生曰:哦!原來如此,左邊那條路是往地獄,看見牛馬將軍押著甚多罪犯,喝叱而行,他們實在太可憐了

濟佛曰這是惡人的下場,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理想「歸宿」。生前已過慣勾心鬥角傷天害理、無法無天、隱匿黑暗中的生活,所以他們到地府五,可以說是很適合的安排,你可看往天堂大路的人們。

楊生曰:右邊這條黃金大道也有許多行人,狀甚逍遙,還有菩薩、金童、玉女在此迎接他們,我看這是在世功德浩大的結果吧!往天堂路上他們去路似乎還分等級呢

 

濟佛曰當然,如凡間的車子,牌子不同,價格不一,有高級品、中級品,及新舊之分世人修道,點點滴滴不得作假一分真心,則身上鑲金一分如此點點修塑成一尊仙佛金身,但其中還分各种不同之果位,有大金身、中金身。若往地獄者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我們向前請問這些成道之高真善德吧!

楊生曰:好的。請問這位姑娘,我看你年紀甚輕,為何走上天界之路呢?

 

姑娘曰:拜見   濟佛恩師,今日師徒在此相會,心中悲傷,為何我不能在世多行功德,度人修道?如此迅速便召我回天呢?

濟佛曰:時也!命也!不必悲傷。你甚敬老衲,受我度化,今已成正果。因你前生与今世之父母尚有一段塵緣,今日緣盡業淨,肉體受傷害,而脫殼回天,你看!文殊菩薩已來度你回西方,快快參禮。

文殊菩薩曰:起來!免禮!我們有師徒之緣,因你尚有一段凡業,所以轉輪一次,至今償還業債,故靈回西方。感謝濟佛顯化開示其進修,今日始能了業脫塵。

濟佛曰:文殊客氣,世人不嫌老衲方便有多門的話,我都照單全收,不過,還是她有善根,才能修道行德,楊生可以再問其他回天之高真。

 

楊生曰:遵命!往天堂之大道,行人都是面帶笑容,我看他們一定是對自前途抱著無窮希望吧!請問這位師傅,你要往何處呢?

尊者曰我要往西方謁見   世尊。

楊生曰:你慧根深厚,功德浩大,頭頂佛光四射,是否可以告知在世修持方法?

尊者曰我二十歲就出家剃度為僧,入空門、空四相,「不与人爭,不向佛怨,不輕外教,不貪眾慾。」只修四項而已,並無功德。

濟佛曰你非一般俗僧,,不參雜凡俗眾事之中,甚為突出,所以今日可以直往西方而去,祝之。

楊生曰:請問恩師,是否世人登天都須經過這條通往天界道路?

濟佛曰正心、直腸是「天堂路」,彎彎曲曲是「地獄道」,這條通天大路,就是由人心腸所變化,人如能不欺心不惡腸,死後除有三世因果未清,須至地有消案外,可以由此而往天界。

楊生曰:此路通往那里呢?

濟佛曰此路通往南天門,再往各天。

楊生曰:為何不見他們騰雲駕霧呢?

濟佛曰這里近凡塵,是天堂初段,以腳步行中段為「心關」由平行而跳動不已速度加快,躍躍欲飛。心關一過,心眼便開,靈山現前。再上去是須彌山頂,人之頭上,至此若要再上昇,非騰雲駕霧不可了。

楊生曰:這是什么道理呢?請恩師說之。

 

濟佛曰:禪機,禪機!老衲願說出,讓有緣者參悟之。為人處世,修身煉道,腳部先要立正,才有踏上天堂大道的可能。再上層,六根靈根須清淨,否則糞尿齊下,滿身污穢,不敢見人,怎可見天?再上一層,肚腸須清淨,否則羊腸小徑,泥泞難於行走,無非是行地獄之路。

    再上一層,心存正念,跳動有序,無難無恐,兩眼清白,如此天堂有路可以行走。再上一層,便至靈山塔頂,至此為「絕塵嶺」,是「通天台」,一步跳下便入虛空一身輕飄,已沒有凡作業障,腳底生白煙,(這是元氣所化,不是汽油燃燒後的烏煙瘴氣) 身無罣礙,離開世間沉重腳步,腳駕雲車,天上人間,處處遨遊,這就是仙佛騰雲駕霧的原理。

楊生曰:恩師一篇妙理,道盡修道方法。

濟佛曰:看完了陰陽界情形,知道天堂地獄是人心所造,你想走那一條路,任你選擇吧!我們準備回堂。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卅五回   遊三界遇八仙觀妙法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詩曰:   千古因緣步聖壇               慧根深种挽狂瀾

                      天書媲美金剛論               遊記堪稱救世丹。

          又詩:   雲車靜坐上蓮台               三界遨遊覺路開

                      相伴仙真訪問道               提攜九如見如來。

濟佛曰師徒上蓮台,如乘坐一部太空雲車這是歷世因緣的造化才有今日。諸生進入聖門,同乘一輛汽車,左右相伴,定有前因故當珍惜這份因緣在一輛車上,坐滿了各地陌生旅客,互通姓名,互道心聲,誠是一大趣事這部載滿道客的車輛更是任重道遠,所以車主須知待客之道,若舉上像一位惡劣的計程車司机,一但到了終站,旅客紛紛下車,各奔前程,他們下回再也不敢領教了。

老衲處處為家,當然不會有此煩惱,只怕世人不惜因緣,人去車空,載不到旅客的時侯。後悔已來不及了「天堂遊記」今日已是三十五回,僅剩一次就終點完結篇,但下一班車開往何方,牌子未有掛上,就要看諸生的表現了。楊生準備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覺得今日心情特別輕鬆。

濟佛曰:完成天賦使命,心境當然覺得無限喜悅。

楊生曰:感謝   恩師數年來提攜啟發,使我精進不少。

濟佛曰:但願名師出高徒,才不會讓人見笑。         楊生曰:是的。

濟佛曰:我們起程吧!今日你可以睜開眼睛觀賞一切景色!

楊生曰那太好了,平時剩坐蓮台因速度太快,所以有時閉目養神,不知今日開眼會受到刺激嗎?

濟佛曰:你的道功已熟,開眼已能接受聖界光芒照射及風力之攻擊,凡是修道者,必要先積功累德,才可修煉神通法眼,否則,魔障隨時臨身,往往造成精神失常,或心智混亂。修道者先行功德,如組合電視零件一樣,功德圓滿成一台電視机,將「插頭」一接影像立刻分明,神通廣無邊。有志於道者,盼善體箇中妙意,若零件不全,強煉神通,對精神眼神會造成傷害。我們往天界而去吧!……………….

楊生曰:蓮台飛速前進,耳邊風聲嘯嘯而起,低頭看見凡間夜燈通明,科學發達,電燈大光明,似乎已沒有夜晚。

濟佛曰:難怪世人不少陰陽不分,倫常顛倒。

楊生曰半空中祥雲靄靄,光芒四射,仙佛乘雲而過,好像走在雲間不知處沒有一絲塵埃氣氛,有一種忘情的心境前面來了一班仙真,看來好像是八仙?

 

濟佛曰:正是八仙,他們算知我們今日經過此地,所以來此寒喧一番。

楊生曰我實在太欣慰了,能目睹八仙真容,向八仙參禮

果老仙翁曰:免禮!今日屈指一算,獲知你們經過仙山,所以來此一敘。

楊生曰:今日幸會八仙,請八仙變些道法讓弟子開開眼界,好嗎?

果老曰:可以,你「地獄遊記」著完,天堂歷盡,實在太辛苦了,我們耍些仙術,慰勞一番。由我先變,你想吃什么?

楊生曰:我想吃人間沒有的仙果。

果老曰:那簡單。看我雙手空空,無何一物,現化一粒「種子」,埋下雲霧之土里中,化雨化風,一日、二日、三日,你看如何

楊生曰:果然神助,已長出樹芽。

果老曰:一月、二月、三月如何?

楊生曰:已有二尺高。                       

果老曰:一年、二年、三年如何?

楊生曰已大樹,綠葉茂盛。                    

果老曰:開花如何?

楊生曰:剎那之間,仙樹開滿花朵,甚為美觀動人。

 果老曰:結果如何?

楊生曰:突然花謝果結,唯果尚未熟。            

果老曰:不急,待我變來………..果老已黃熟,如何?

楊生曰:轉眼仙果黃熟發體陣香味,聞之令人唾涎欲滴,可以摘會嗎?

果老曰:不必客氣,任你摘吃。

楊生曰仙翁既然應許,我就趁此机會飽食一頓,……….. 一口氣連吃三顆,肚子已飽,無法再吃了。

果老曰:胃口太小,我替你塞幾個吧!

楊生曰:不用!不用!勉強吃下,恐腸胃受不了。

果老曰: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強,這些仙果就送給其他有緣人吃吧!送你一袋,拿回去送給你親友嚐嚐。

楊生曰:感謝仙翁。

果老曰:我的戲已演完,楊善生你做個評分,好嗎?

楊生曰:一百分。

果老曰:太高興了,不過,還要你將此戲法的涵意講評。

楊生曰:不敢當。

 

果老曰:不必客氣,趁机會考考你。

楊生曰仙翁既然有命,我豈敢違之!仙翁這一齣「道戲」很有意義暗示修道人:需要先有道根慧种,埋於實地,如人腳踏實地經功德水澆化滋潤苦志琢磨,才能掙脫假殼出頭通天(道種萌芽) 經一日、一月、一年不斷灌溉、施肥、整理,苦汗心血之照顧,道樹才能成長而開花經果。再者,結成道果非是一人獨嚐,須分送親友,眾生同享如人入聖堂代天宣化,可使親友受蔭得道,更可超玄拔祖,利益同修。以上心得,請   仙翁評分。

果老曰果然「識貨」,將你送我的分數相還,滿分

楊生曰:豈敢!多謝仙翁賜教。

果老曰   呂祖師獻技吧!

 

呂祖曰你好!我不是江湖術士,無任何特技可以表演,只願獻醜,耍一小戲法。放下我背上這具葫蘆,楊生你可觀里面有什么把戲。

楊生曰:好的!「葫蘆中只有一團黑暗,不見一物。」

呂祖曰:好的,看我唸咒作法:「葫蘆本空,包羅天地,藏盡乾坤,演出人生戲劇!」哈哈!楊生你再觀看我葫蘆中賣什么藥。

楊生曰:我看即知,哦!葫蘆中別有天地,好像一個望遠鏡,看去有山有水、房屋、人煙,好像電影銀幕一般,看到人出生、人上學、人結婚、人升官、人遊樂、上餐廳、逛百貨公司,熱鬧異常。

現在看到一座醫院,病床躺滿了呻吟病患,手術室中血淋淋的刀割動作,有痛苦呻吟,悲哭聲音,驚恐表情。

現在又看到車禍現場,他們剎那相撞鏡頭,實在令人怵目驚心。又看到人死,喪家哭啼,殯儀舘中躺著一排排屍體,冷凍庫中具具棺木,……………突然現出「劇終」二字,一陣鈴聲,使我驚醒過來,仙翁呀!我看得好害怕。

 

呂祖曰不要怕,剛才所演此這齣片名叫「人生的旅程」,這部電影是我拍攝的,劇本

    並非憑空杜撰是道道地地,自然動作,劇情逼真,此片暢銷各國造成空前轟動,   

    可惜人只喜參加演出不願觀賞此片,願來他們兩眼被我葫蘆中膏藥粘住,所以不  

    知自已在演戲,這些珍貴鏡頭,只好留給子孫觀賞了

楊生曰:呂祖師真是妙法無邊,黃梁一夢,醒來之後,卻當起制片家來。

呂祖曰為了渡化眾生,只的先充起影劇商人,每次播放人生舞台影劇,勸化世人今特再舊片重演,在「天堂遊記」這部片中,插一段精釆鏡頭,希望眾生不要錯過機會。

濟佛曰八仙個個道法高深,若八仙全部獻技,恐伯眾生看得眼花撩亂,昏昏欲睡了,所以我們就此生辭八仙,另遊他處。

楊生曰:好的!感謝八仙費神演出妙劇。我將隨師另遊他處

八仙曰:後會有期,祝一路順風

 

濟佛曰:駕起蓮台,再往南天門而去。剛才雲間遇到八仙,看他們表演幾招,實在富有劇情,及啟發作用。………已到南天門,我們下蓮台向大聖問安。

楊生曰:大聖已在那邊嘻嘻哈哈,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濟佛曰:正是,我們以往剎那飛過南天門,大聖無法与我們相談,今日重逢,當然高興。

楊生曰:弟子向   大聖參禮。

大聖曰:免禮!今日你們重來南天門,我甚為高興,你們遊天堂著書,任務將近完成,我覺心慰。南天門之榜文將要撕下,楊善生可以觀看此榜文,前次你來去匆匆,未加細觀,現在可以看看。

楊生曰:感謝   大聖。南天門邊公佈欄中,果然懸掛有   瑤池懿旨,   金闕玉旨,与本堂所降相同,意謂奉旨著作「天堂遊記」,各天協力相助,不得違命,看完旨文,內心充滿無限溫暖与感激,感謝   老母、玉帝慈怀。一、二年來,亦打擾上界諸仙佛之清修,天恩浩蕩,難以圖報,跪下向諸天叩謝…………..

大聖曰果然是有心人,可以起來,大任完成,功德如恆河沙數,可喜!可賀!

濟佛曰感謝大聖協助,使我們師徒順利完成使命,告辭了,楊生上蓮台。

楊生曰:感謝大聖開方便之門,拜辭聖駕。我已坐穩,請已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現在我將帶你環遊三界一週,如風之疾,只是剎那風光,你要坐穩,片刻你凡間之肉體也會感電迅速搖動,諸生在堂可以靜觀之,將起程。(此刻楊生立沙盤前,果然兩如騰雲駕霧般,疾速如飛,旋轉不停,在場堂生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大嘆神奇) ……….. 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天堂遊記」於今結束,我帶楊生剎那之間靈遊三界,轉身已到堂中,剛才情景諸生已觀知,神靈顯化,是不可思議的。

   

    諸生有幸陪著天書,實乃三生修來,失此机會,不知何世再遇。瑤池官中  無極老母正準備慶功盛宴,下期諸天仙佛在瑤也開宴,我將帶楊生參加,是日,楊生須身心清淨,不可失儀。楊生魂魄投體。

 

 

第卅六回   瑤池宮中開盛會宴謝群真

                                                               老母褒賞楊生慶祝功成

濟公活佛                                                                                       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卅日

          詩曰:     歷盡魔難志不移                天堂路上樹銘碑

                        茫茫苦海明燈塔                聖德弘揚萬佛隨。

          又詩:     法鼓輕敲三六回                迷人醒覺向天推

                        楊生大命今交旨                玉液瓊漿敬十杯。

濟佛曰:天堂圓滿走了一圈,這付沉重擔子,總算一鬆。這本遊記,活生生在世人面前公演,是老衲及楊生搭檔演的一部神聖又富喜趣的「天堂風光------神仙生活」劇,就在已演完了,台上台下互相參觀欣賞,各笑各的,但願眾生不要白看了,當學我濟顛及楊生也演一場「道德喜劇」吧!

    這是一場神聖莊嚴的「慈善義演」,不過,劇終時我前要坐正觀眾席上,換你們登台演出,但願一樣能數一數二得到鼓掌,不要不三不四令人唾棄,或令人不願觀之!今天是個喜悅日子,楊生整齊衣履,清淨身心,準備赴瑤池參加盛宴吧。

楊生曰:我已準備好了。將近二年時光隨師雲遊天界,自覺欣慰萬分,內心由衷感激

濟佛曰我心相同,願心心相印,同座蓮台,載度眾生!

楊生曰:是是!這座蓮台,今天增大了數倍,光芒四射,亮晶晶,甚為可愛!

濟佛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朵蓮台能讓我們久坐不沉,可見它的耐力不凡,因法水滋潤,塵埃的消沉,所以蓮花盛開,更為增長光大,這就是你的果位。

楊生曰:弟子愧不敢當。

濟佛曰:不必客氣,我們往瑤池而去吧!………

楊生曰:天界為何熱鬧異常?好像有什么喜慶事般。

濟佛曰三曹普度的關係,今日我們奉旨著成天書,三曹俱悉,人天同慶,諸天神聖仙佛,皆大歡喜因又有一本寶書,流行天下,代諸聖真仙佛勸化度人。

楊生曰:原來如此,自覺己身非輕,能榮負聖職,代天宣化。………. 整個天界金光萬道,一片通明,照徹大千,真是奇景。

濟佛曰:這是「天光」希世人循著這道光明步向天梯道,這里沒有黑暗与痛苦,只有無限的光明与法喜。…………已到瑤池宮,我們下蓮台吧!

楊生曰:哦!前面仙真擁簇,光芒四射,滿排盛宴,還有仙女演奏著仙樂,聲音悠揚,令人心曠神怡。

 

濟佛曰觀音大士已來。

大士曰今日我佛歡喜無極,特來此同參盛會,濟佛帶楊生上來,坐於前面的貴賓席吧!

濟佛曰:楊生隨我來,我們向前坐於貴賓席上。

楊生曰:不敢當,在場仙佛那么多,我們還是坐在末席就好。

濟佛曰:今天不要客氣,聽大士的話吧!

楊生曰:遵命!看見這么多的聖真,心中有些惶恐不安,看他們都注視著我,面露微笑。

濟佛曰:我們就坐在這里吧!

楊生曰:好的,宴桌上排滿了奇珍異果,還有一盤瓊漿,香味陣陣傳來,心中覺得喜愛

大士曰:今日盛宴乃是   瑤池老母欽賜,三界高真仙佛大都奉邀前來,各教教主已臨,呂純陽祖師亦駕到,八仙飄飄已至。

 

純陽大帝曰今日我奉無極瑤池  老母懿命,擔任瑤池盛會司儀,濟佛、楊生,今日你們受邀至瑤池接受褒獎,真是天大喜事。現刻眾仙真聖佛已都到齊,宴開一百零八席。

楊生曰:諸真眾多,已坐滿圓桌,各教人士皆有,他們穿著不同式樣服裝,各具特色。

濟佛曰各宗教雖然不同,各有其代表性,但他的宗旨相同,仍在提昇人類靈性,進入大公無私、濟世利人的境界,所以他們都具有善心、佛性,今日才成道證果,不墜輪迴。現刻   地藏王菩薩等聖真,陸續駕到

 

純陽大帝曰我居金闕為相,輔助   玉帝行政,今值普度之期,天庭亦忙今日「天堂遊記」著成,可使天下有志於道者,對修道方法,及所追求的天界生活狀況有一明確認識,不致盲修瞎煉,此乃世人之厚福。現刻    玉皇至尊駕臨,瑤池老母駕到,全體萬仙菩薩聖佛神人起立,俯伏接駕。

 

老母曰免禮,大家起來。

大帝曰全體起立,就坐

老母曰今日為慶祝「天堂遊記」一書著成,母心歡慰,特在瑤池宮中舉辦盛宴,以示慶祝,三界諸真皆奉邀代表列席參宴。

 

玉帝曰無極懿旨慈賜,天堂風光傳述於世,今日順利著成天書,  朕心甚悅,  老母在此設功慶宴,正示天恩浩蕩,慈愛眾生,讓天下眾生體悟天心,知歸善道,淨化人慾,心存天理,勤參大道,了悟本性,以其完美人性,一旦身逝皆能靈性認理歸根,盼勿負   瑤池老母之心。即刻開宴,濟佛楊生開怀饗宴!

濟佛曰:楊生不要客氣,這是   老母、   玉帝慈賜,我們開動吧!

楊生曰好的,優美仙樂,不絕於耳,仙女穿著雲霓衣裳,正在婆娑起舞,她們飄逸動作,輕盈體態,不知如何修成?

濟佛曰多運動、常開心;不貪吃、勤煉性;不憂懼、無煩惱,一件天然衣裳終生不換,越穿越美麗,因為身體健康,所以仙容雖不擦粉,卻白生透紅,純真可愛。

楊生曰:恩師說得有道理。

老母曰濟佛、楊兒不要只談論,而忘宴席法餐妙味。

楊生曰:感謝   慈母關怀。

濟佛曰:我們盡量吃吧!仙果不厭多,此時要展放我們的肚量,容納天地良心凝結妙品

楊生曰:是是!這滋味難令人忘怀,瓊漿一入口,更是回味無窮,我敬   恩師一杯

濟佛曰我已戒酒,以醍醐瓊漿代替,相信更可以延年益壽,多度幾個人。

 

楊生曰:恩師真會開玩笑。鄰桌坐著   老母、玉帝、三清、三官、及教主們,祂們正坐著,面露微笑,在和諧氣氛參加這個喜宴。

 

道祖曰:道本無言,天堂遊記所言已多,眾生如不多學,我亦無言,願體無極真實義,成就太上至道。

世尊曰:佛法本不可說,今已說於「天堂遊記」,眾生須參悟,人如說佛,吾佛又不說,則西天無佛,故願佛法傳世,使世人成佛見佛。

 

孔聖曰:儒不言靈界事,然朝聞道,夕死可矣!天命率性之謂道,聞道、知道,即可配天而合天,天人合一,立超生死,儒門有道,至善聖域堪登之。

 

老母曰:盛宴已開,蟠桃正熟,希蒼生好好修道,道天理、守人道,則瑤池宴上為其準備一席之位,等侯上座。

 

玉帝曰:願赤子回心,切莫造頹風、趨惡道,以免惡報臨身。

 

大士曰:遊記著成,正法昌明,聖宗普傳,楊枝柳葉遍灑塵埃,凡是有緣者,閱讀而了悟,必修必行,可成正果。如有惡口毀謗,永沉惡道。

 

老母曰楊生贊儒,奉旨隨濟佛遊歷三界,先將「地獄遊記」著成,普傳天下,匡正人心,挽回頹風,淨化塵埃,為萬世樹立典模。今為塞地獄之路,開天堂之門,母下懿旨而著作「天堂遊記」,洩造化之妙,垂登天之梯,今日三十六回遊記圓滿著成,母心大悅,楊生不負母心,效唐僧西天取經道程,任勞任怨,任毀謗,通過層層魔關,真靈永固,

特賜你九玄七祖超昇天界,按功證果,不再輪迴。聖賢諸生辛勞,陪著天書,有始有終者,特賜每人十道功,黃榜註籍,希再勉勵。楊生功成繳旨,力再潛修,以期靈通無礙,再接新命,造就無極上乘道法,普度更多眾生,此諭。

 

楊生曰:叩謝老母慈諭;愚兒自感心身俱疲,無能為力,求老母添賜慧光,以了愚兒虔世之心願。

老母曰你勿憂心,天道好還,常与善人,你巳盡力代天宣化天定助你了此心願無邊眾生待度,切勿氣餒退志,將來當以弘揚聖德,匡正世道為職責,任重道遠。天地二遊記,雖已著成,然天音法語猶賴你傳播,以資造福人群,度化迷津,希勉力之。

 

楊生曰叩謝慈母大德宏恩,遵命就是

濟佛曰楊生你福慧深厚,今日榮膺元母諭命,來此參加聖會以樂觀態度行道不必罣怀那么多,為師送你一把蒲扇,兩袖清風,可以雲遊天下,逍遙自在,去尋找有緣人吧!

楊生曰:定隨師步,但願恩師助愚徒一臂之力。

濟佛曰:哈哈!幾年的情誼,怎能忘怀,放心吧!

楊生曰:那么愚徒就放心了。

 

老母曰善哉!濟佛帶楊生遊歷三界,訪道著書,普度眾生無量,已證最上品佛果,毫光大放,千百億化身,無量無盡,慈悲佛。

 

濟佛曰:叩謝老母恩賜,我愛輕鬆無累,這些佛號功德,願意送給有緣眾生。

 

純陽曰:盛會結束,楊生準備謝恩。

 

楊生曰:遵命!蟻生今受天地蓋載之恩,國家、父母、師長培育之德,身獻聖門,沾受天恩,奉旨隨濟佛恩師,遊三界而著書,今日書成,蒙受老母、玉帝及諸真聖佛寵邀賜宴,心中感動,五體投地,叩謝慈賜,願遵聖意,繼行聖道。

 

老母曰:楊兒起來,多勞累了你,母喜道遊記頒佈,受到感化而回頭向善迷子,不計其數。雖勞有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道得道,今日蓮台盛開,你之果位已得,心安慰。為賞賜聖賢諸生,母特賜瓊漿一壺,命濟佛帶回化飲,助靈光慧命。

 

楊生曰感謝  母賜

濟佛曰:這一壺瓊漿,得來不易,這是血汗所凝結,經天地日月精華氳化,已去濁質,如甘露,正是天妙品蟠桃剩下一個,楊生吃它吧!

楊生曰:我夠量了。

濟佛曰:那么我將它壓汁滲在瓊漿內,分享聖賢諸生吧!

楊生曰:甚好。師兄師姐們甚為辛勞,我豈可獨享,應該多賞給他們才對。

濟佛曰:好好。

 

純陽大帝曰:聖會就此結束,全體起立,送濟佛、楊生回堂。

萬仙菩薩齊聲讚曰:善哉!功德無量。

楊生曰:拜謝老母、玉帝及諸天仙神聖佛,願神光普照

濟佛曰感謝老母、玉帝,諸真仙佛,我將辭駕,楊生坐上蓮台吧!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恩師提好瓊漿。

濟佛曰:放心吧!我們回堂。

楊生曰辭駕!聖樂正吹奏著別離的曲子,離情依依,不覺心酸。

 

濟佛曰這是我最後一班車的司机兼導遊,楊生要提起精神,下車以後,休息一會兒,靜養氣神,但願日後再上蓮車時,已會自己駕駛,為師在你身旁作伴,陪你雲遊度化有緣。

楊生曰:但願如此。感謝恩師賜我靈通智慧,使愚徒玄祖同沾光輝

濟佛曰:世間絕無不勞而獲的事,此乃你福有應得。……. 雲車馬達聲漸漸微弱,風聲淡淡載著「天堂遊記」這部書,一字復一句,一日復一日,一月復一月,一年復一年,如今採集了這些寶貴資料,已裝訂為一部天書,老衲已將它運到目的地,這輛車子也將送入車庫檢修,充電加油,也該休息了,以準備新的旅程,再會。聖賢堂已到,楊生魂魄投體。(全篇完)

 

 

玉詔

金闕內相    徐降

            詩曰:    聖旨頻頒直轄堂           著成遊記寶書香

                        蒼生普度催時急           明歲圓功四海揚。

 聖示:吾今夜奉命帶   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靈屑,關怀世道,嘆哉!科技發達,道德衰落,故諸天仙佛降靈扶鸞闡教,以挽倒瀾。

茲爾台中聖賢堂,領旨揮鸞,功居其首。前奉命著作「地獄遊記」,普垂天梯,接應緣人,為普度蒼生事切,瑤池懿旨頻催,期寶書早日著成,頒贈天下,普勸黎民,故  朕今敕旨一道,「天堂遊記」一書,命在明歲辛酉年二月初二日  濟公活佛誕辰之日,舉行繳書儀式,以示兩全其美之意。該書三十六回,以符三十六天罡圓滿之數。

   濟佛、楊生大任將卸,希保持最後時刻,將遊記完滿著成,書傳千古,流芳萬世聖賢諸生殷勤效勞,陪著天書各立大功,希秉此精神矢志勿退,以建功立德,超玄拔祖,後日龍華會上道果堪證也。

        欽哉     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庚申年十月初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