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2) 点击次数(1277
「天堂遊記」(卷上)

天堂遊記

    懿旨

麻姑元君   

          詩:       大道無私降聖賢      原靈切盼早回天

                        玄機自古不輕洩      應道隹期賜寶篇

聖示:今於吾奉    無極老母之命帶懿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無極老母詔曰

      溯自鴻濛太初,元始一炁化三清,三清而化東方木公,西方金母、中央黃老、南方火精、北方水精;五老既成,天道運轉,木公、金母二炁氤氳而化育九六原靈,分佈世界。至今日,世道澆漓,人倫道德敗坏無遺,令母哀嘆!查爾台中聖賢堂,奉命開堂闡教,勸化迷津,諾子獻心獻力,至誠無間,道炁沖貫斗牛。又自「地獄遊記」一書繳旨頒送寰宇,度化四海兄弟,洛陽紙貴,人爭閱讀,觀看此書而回頭向道者,不計其數,普度原靈之功不少也哉!

 

    母念赤子墜塵,歷負風霜之苦,造孽不息,心實不忍,故於天運己未年五月初一日,於無極宮前,召開三曹聯席聖會,議決地獄真機已洩漏於世,勸化勳功卓越非凡,人能絕地獄之路,則當登天堂之梯,故今必再將天堂風光淺漏於世,引導原靈歸返天堂,混元一炁團圓,而享天倫之樂也。

 

     母今特頒懿旨一道,命任著作聖典之職,旨到之日,每逢鸞期由濟公活佛帶領聖筆楊生靈遊天堂,著成一部萬古流傳寶典書名題曰:「天堂遊記」。並敕命三界各關口,如逢遊生駕到,開門迎接,不可有有違。如有違背天意者,一律嚴法不貸,希聖賢諸子,矢志忠誠,效勞始終,書成之日,論功昇賞。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己未年五月初五日

 

         

金闕內相     徐    降

            詩曰:     鸞門奉命著天書        普化三曹道不虛

                             地獄遊見開覺路        青雲聖域可仙居

聖示:今夜吾奉命帶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玉皇大天尊   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靈霄,心怀世道,遙觀世道澆漓,倫常墜落,地獄增建而難容,天堂新居而無客,玆值三曹普度之期,天道降世,人倫重振,有賴爾南天直轄鸞堂台中聖賢堂,揮鸞勸世,發行經典、善刊廣度迷津之功也。

    

     「地獄遊記」頒世以來,桃季芬芳,慈航廣度,受勸化而棄惡從善、求道修真者,屈指難計,朕心大悅,地獄情形既洩漏於世,天堂聖境何妨佈滿人間。五月初一日,三曹召開聯席聖會,群仙菩薩參陪會上,為普度蒼生事切,同聲諫言三曹主轄,速將天堂風光重現塵凡,早立大同之世,經查能任遊生靈通無礙者,唯聖筆莫屬,故敕命「天堂遊記」一書由聖賢堂擔任著作之。旨到之日,命由濟公活佛引導聖筆楊生靈遊天界,飽覽風光,訪道勸世,以期聖典早成,同享逍遙之樂矣!

 

      「天堂遊記」乙書,每逢鷥期著作,著完為止,並敕命三界各關口,如逢遊生駕到開門迎接,協作著書,如有違命者,一律嚴法不赦,希諸生一本忠誠,同扶大道,億萬勳功,從此可得也。書成之日,論功行賞,神人用命,勿違  朕命。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己未年五月初五日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    元始天尊   

        詩曰:          無極混元一生炁          氤氳造化道含英

                             逍遙聖境元來地          極樂天堂玉殿清。

        又詩:          欲斷輪迴斬六根          罪芽本滅禮天尊

                              洪爐煉就金仙客          世道堪修般若門。

                  

      書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返道矣!」人生由何處來,在歸何處去?古今聖哲德配天地,道貫古今,測知天地鬼神之事,故代天傳道解惑,以解開人類生死之迷。宗教正通往生來死去之門,故於物欲橫流之世,非藉宗教教育,無以淨化人類心靈,使其達到歸真返樸,明善修初境界。而宗教理論,又因距教主之世日遠,古有經典理論及詮譯,對現代注重實證人們,總覺空洞無可捉摸,故在物質充斥,精神空虛之世,人類精神無所皈依,奢侈犯罪行為自然急劇增加。

 

     瑤池老母、  玉帝有鑑於此,特下懿旨、玉旨,命由  濟佛帶領聖賢堂聖筆楊生之遊各地獄,洩述惡人受報慘況,著成「地獄遊記」,作堵塞惡流之柱;為鼓勵善行,垂一登天之梯,接引善德登天,逍遙世外,今再道歷天堂,著成「天堂遊記」,傳真善人昇天逍遙實況。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二本遊記中,是為最隹寫照!人由天生,逝當回天,方為坦途正道,欲求靈魂善終歸宿,安息永生,只有邁向康莊善道一途

 

書中除將天堂美妙風光傳真外,諸天仙佛應機說法,天花爛漫,地湧金蓮,大道玄機洩漏無遺。眾生有幸,得遇此書,希靜心研讀,沐浴靈性,知所歸依天堂有路,進道即是。願眾生曉悟原來,同登無極,是所企望。

                

                                         元始天尊降鸞      謹序

天運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曰

 

 

       

        

無極瑤池金母   

             詩曰:           瑤池聖母先天親        遍植蟠桃待善人

                                    曾現觀音勤度世        慈悲救苦勸修真。

             又詩:           天堂淨地要尋根        徹悟本來不二門

                                    遊記篇篇傳聖跡        德風傳聞滿乾坤。

        

     善哉!無極孕化芸芸原靈,洪荒之時,降凡間拓人世,初時天性純真,不忘本來,生於世死而歸天,後因塵氛日深,靈明漸失,久而淡忘本來天上故園,沉迷愛河慾海,認塵土為樂地,終而越沉越下,罪行所聚,形成一罪惡身軀,不得不設下「地獄」加以磨煉淨化,以期回復天性。為廣度迷津,母曾現身觀音及諸聖,尋聲救苦,隨緣度化

     今者,科技盛世,有巧奪天工之術,惜道德無重整復舊之法,靈性日趨物性罪藉萬卷,地獄有客滿之勢,實堪悲嘆

 

     母念萬物同源,大千為一,不忍眾生本性迷昧,誤入歧途,再造罪跡,故先命濟佛帶領聖賢堂楊生靈遊地獄,探察搜證,將地獄罪魂苦況公諸於世,以嚇阻罪源,淨化人慾。今再下懿旨開著「天堂遊記」,濟佛帶領楊生雲遊天界,將天堂美妙風光呈現人間,喚起人心向善,靈性昇華,人格高尚,使人知所依歸,以期身後靈性往生無極天堂,逍遙自在,不再輪迴。

     經一年半餘,楊兒歷盡種種魔難,足跡遍佈諸天,於今書成,母心堪慰。瑤池蟠桃正熟,期待善子閱罷遊記,知悟本來,力行聖德,以修大道,則生於無憂盛世,歿返極樂天堂,庶幾不負母倚閭盼望之心也。是為序。

                          

無極瑤池金母降鸞   謹序

天運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

 

 

 

觀音大士   

             詩曰:      如來再世說真理         佛法無邊洗耳聽

                               聖筆揮鸞成寶典         楊生操觚德聲馨。

             又詩:      普灑甘霖柳渡楊         身輕業淨即天堂

                               風光絕世心開朗         西方極樂本故鄉。

       

     如來以慈悲設教,廣開無量法門;鸞門以仁愛為怀,普度天下蒼生,異曲同工,的因地制宜,為方便度眾立法。吾有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之宏顯,而欲度盡眾生,當用無量法力,非僅以士經舊典所能成就,須以新知、新法,針對時弊,投以針藥,始能切斷現代眾生病源,教萬病回春功效。

 

     自古以來,天堂地獄之說深印人心,指經典所載、民間說,又都模稜片斷,未是管窺全貌,致乏警世度眾經書,使世人貿貿不知所止,三途六道,輪迴不息。諸天仙佛有鑑於此,三曹聖會,一致認為須將天堂風光洩漏於世,以激發世人響往向道之心,遵循天道,以超昇各自期盼之天堂→無憂、逍遙淨土。

 

     語云:「物欲盡其用,必先利其器。」欲甄選靈遊三界之凡人不易,除須有度世之宏願外,當具善根、智慧及精明靈性,始克擔當此一神聖重任,經推荐甄選結果,以聖賢堂聖筆楊生最為適當,於己未年五月五日頒命濟佛導道楊生靈遊三界,啟善僧取經之行,訪道求法,教化後世,歷經奔波,今日書成,天下又多一普度眾生寶典,諸天無不讚嘆,六道爭相報喜,輪迴路上頓開覺路,茫茫苦海喜放明燈,眾生經三阿曾祇劫,今日緣至,閱悟此書,得證三寶地,儒者成聖,道者成仙,釋者成佛,天人皆大歡喜,賡願不已!

 

    遊記告成,三曹大於光華,遍地浮現金蓮靈芝,吾心歡喜南海又多一廣大慈航,度盡眾生之宏願,欣見日漸有成。寶典付梓在即,僅述數語,頌讚聖德!

                                 南海觀音大士降鸞     謹序

天運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一回   遊南天門聽   大聖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歲次己未年五月初九日

詩曰:       靈遊天界賞風光      脫去塵勞俗慮忘

                   訪道朝山開覺路      鸞門聖地駕慈航。

濟佛曰:哈哈!走完地獄各殿,覺得那些陰森氣氛,令人窒息。除非是病入膏肓,

沒有救藥的人,否則,相信無人願再到那個恐怖地方。老衲帶楊生遊見地獄後,定昇了不少鬼魂,世人也改惡從善減小再作地獄的种子。地獄既然不受歡迎,大家裹足不前,都湧到天堂門前徘徊探望想一觀究竟!老衲每天都在大街小巷訪度有緣,今曰看到這么多回頭向道眾生,想登天梯而入天門,真是喜從心來。今机緣也已成熟,特來取下這十字門栓,打開天堂大門,迎接善士進來。。。。。。。

 

      哈哈!玄關「正門J我已用此「萬能鎖」打開,矣敢阻擋去路,楊生啊!從今以後,你可与我一同出入天堂,飽覽美好風光,開開眼界。「地獄遊記」一書著成問世以來,勸化功德無量,,閱後遊記者,都能發露善念,毫光直沖靈霄,玉帝不得不開天門觀看,我們也可趁此机會進去參觀一番。大任肩擔,為師希你持神養氣,以便隨我雲遊天堂。你看此座蓮台又增大了,毫光閃閃,爍人眼睛,有此善心宏願,故又能榮膺「天堂遊記J著作重任,為師奉無極懿旨,帶你遊天堂,快快上蓮台吧!

 

楊生曰:久未与恩師暢談,甚念!今日奉旨雲遊天堂,著作寶典,我覺責任深重,恐未能勝任,請  師提攜吧!

濟佛曰:師徒如同父子,你奉師至誠,我也常暗中靈光加被,今日我們同負此職,只要之真誠,相信能一路順風的!你勿躊躇,我準備一瓶天水,你先服下,可以洗腸換肚,除淨塵穢,方能上天界。快服下!

楊生曰:多謝恩師賜我法水。。。。。服下立覺身心清涼,精神大振,飄飄欲仙。

 

濟佛曰:你有福了,如不服下此水,恐俗體超重,使蓮台起飛不得。快上蓮台,以便啟程。

楊生曰:我已坐上,不知要合閉眼睛嗎?

濟佛曰:不必!天界不比地獄,你可以沿路觀賞自然風光。但若風力大強,你可以閉目養神。

楊生曰:是是!我已坐穩,請恩師啟程吧!浮在空中,低望雲下,盞盞閃爍燈光,世間的夜景,也真迷人,聖賢殿堂萬道金光,沖射虛空,如虹貫日,似探照燈掃射般。前面青雲藹藹,許多神仙來來去去,都向我們合掌或頷首微笑

濟佛曰:此就是空中過往的神祇,這個玄妙世界,世人看不到的。

楊生曰:風聲瀟瀟,瞬間來到此地,為何前面一片通紅,熱氣逼人,但許多神仙菩薩卻來往自如,並無感覺熱氣騰騰呢?

濟佛曰:此也接近南天門,天之方位,以五行定位,南天門屬火門,一切神靈必經此門出入。天分「東南西北中」五天,其中四門緊閉,只的此門通行,凡是道功不足者,難過南天門之火焰考煉,你已服下天水,可以抵擋此熱氣,不要害怕!我們快下來改用乘雲進門。

楊生曰:是是!前面守門者,好像是西遊記所述之孫行者,手拿金箍棒在那里揮動,不停跳躍,好像有阻擋去路之意。

濟佛曰:非也!是展示功夫而已。

楊生曰:他是否就是孫行者!

濟佛曰:是的!

揚生曰:据聞孫悟空只是小說虛構人物,今天怎么真的現在天門?

濟佛曰:其實世人會錯意!三藏法師旁邊跟著被收伏的孫悟空,原來是一隻山中「猿猴」。一個修道者要往西天路程,一個佛心,一定隨著跳躍的猴(凡) 心,是需要經過種種魔難、錢財、定的考磨,若能將此心猿為制住,收其放心,才能歸於清淨之心。這隻跳躍的「心猿」最難克服,一旦悟色即空,空即色,則西天路程十萬八千里,剎那就在眼前了。所以孫悟空隨著聖僧唐三藏,是言之有物,見之無形的,世人切勿輕視之。

楊生曰:原來如此,他笑嘻嘻向前面而來了。

大聖曰:歡迎   濟佛及聖筆楊善生駕到,二位奉旨遊賞天堂風光,著作勸世寶典,南天於五月初五日已接   無極懿旨及  金闕玉旨,準備迎二位蒞臨天界參觀,今日怠慢接待之處,請原諒!

濟佛曰:大聖免禮!今日我們師徒奉命遊賞天界風光,訪問三界聖神仙佛,闡示修道秘要,啟化天下眾生,早日返回天堂本位。以後將常經南天門而到各天訪道,打擾必多,希大聖開賜方便之門!

大聖曰:天堂本來無門,只是前門火焰高熾,如不能悟空者,來到此地,隨身所帶業債被燃燒,只得全身著火,痛得滾下塵凡或是地獄了。

楊生曰:請問大聖,你鎮守南天門感想如何?

大聖曰:每日在此門出入之三界高真難以計數。如上界高真,因其道果圓滿,出入自由,不受拘束。中下界神聖,因道果尚未能達到圓通逍遙境界,故出入必要憑証,不可亂闖。我的金箍棒厲害非常,任何仙真遇此棒,皆要退去,故又名「金剛棒」,就是「金剛不坏之寶」。我鎮守天門,乃是天職,觀下界紅塵,人類造罪滔天,新來高真不多,故仍是「悟空老樣子」,並無何新花樣可耍了。

楊生曰:今日我們師徒奉命著作「天堂遊記」一書,起步來到南天門,請大聖多多關照,並述修道概要。

大聖曰:「天堂遊記」若著成,我悟空可能要麻煩死了,因為許多人響往天堂風光,認真修道,一天到晚均有人修成正果要進天堂。

楊生曰:那是好事,天界將又增多許多同伴啊,怎可嫌麻煩呢?

大聖曰:開開玩笑,請勿「見怪」!你看我像什么?「見怪」嗎?

楊生曰:「見聖」!「見聖」!

大聖曰:哈哈!談到「修道」二字,一言難盡,如我有七十二變法術,總難逃過佛祖之五指山。世人修道,任你有何通天本領,如不腳踏實地,守人間五常,仁、義、禮、智、信,則難脫五行氣數之「掌握」也無法修成正果。世人心中養有一隻猿猴,一天到晚蹦蹦跳跳,不守規矩,想看想吃,想摸想偷,胡思亂想,沒有一刻安靜,只有在樹幹上盪鞦韆,無法直躍青雲,進入天門。所以我名「悟空」,就是叫人心要放空,不要執著誤事,以免心猿意馬,趨於罪孽,死時魔障纏身,帶著紅塵污穢身體,一到南天門,遇南方丙丁之火一觸而不可收拾,除非金剛之體,否則只有翻落下界,非我悟空無情打下,故要入南天門者,須保存清淨之體,才能進入。上界高真,因一身清靜,具空中妙有之身,已得「悟空」之道,我無權管轄,亦無從捉摸,故可以任其出入。中下界品位之神靈,則尚有幻覺之身,非至悟空境界,故須憑証出入。世人修道無何困難只要空乏其情慾及妄念,自可通過此關

楊生曰:大聖說的甚是!看他的頭上,尚有佛祖所賜之金圈拴住,不鎮靜心猿意馬,則南天門前失蹄,再爬也爬不上來了。修道如登天梯,不搖不動,一步一步向前,自然可以達天堂。心猿意馬最難除去,馳騁之馬綁在天梯上,誰人敢登,世人悟吧!要登天堂之路,先洗淨雙足,安定心神,睜開慧眼,法水充滿聖體,則南天門孫悟空無你辦法,是嗎?

大聖曰:是是!這些道行高超者,我行敬禮迎接,如今日歡迎二位一樣。

濟佛曰:哈哈!今日初遊天堂,与大聖會面,惠賜嘉言良多,打算就此回堂,後日邂入門內探個究竟,楊生快向   大聖拜辭。

楊生曰:南天門外金甲神,簇簇皆排立四方,並無笑容,肅立莊嚴,令人敬畏!

大聖曰:此是天兵天將,你不必害怕!

濟佛曰:感謝大聖惠賜金言,就此告辭。

大聖曰:命大眾天兵天將排班送駕。

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回堂。

濟佛曰:初開慧眼,一覽美麗的天堂風光,得確不同凡響。但任重道遠,楊生勿懈怠精神,快馬加鞭,勇往直進天堂大路,等待有緣人齊步進來吧!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二回   遊南天玉闕拜見  文衡聖帝

 

濟公活佛降   降                                                               歲次己未年五月十六日

           詩曰:   萬法歸宗不二門          靈山塔下一桃源

                          欲超三界三心盡          六道無時斷六根。

濟佛曰:萬法歸宗在於一念純真,如能去三心,即過去心不想、現在心不存、未來心不起,則可以超三界,而成正果。要脫六道輪迴,則當先將「眼耳鼻舌身意」六賊惡根斬斷,六根斷時,六道綠之線索自然無何牽纏,六道之輪迴亦可自此了斷。世人修道皆因三心二意,六神無主,致使魔群當道,拉你下海,故沉淪三途六道,而不能超生。今日悟吧!要上天堂,須無債一身輕,輕鬆自然,可以隨著清氣輕飄而飛昇。今日遊天堂時刻已到,楊生快上蓮台,準備起程。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蓮台浮上空載著師徒二人,漸漸脫離了紅塵污染,青山白雲,毫光瑞氣,之塞在眼前,轉眼已到「南天門」。

楊生曰:今天南天門為何有千軍萬馬在那兒,好像嚴陣以特,大聖又從那邊嘻嘻哈哈過來了

濟佛曰:天界剛操煉軍兵完畢,現正在休息中,故有這么多天兵天將在此,你安心吧!切勿被前面的境象所影響,而「心猿意馬」了。

楊生曰:遵命!心猿已來,意馬不動,如何排解?

濟佛曰:管他「去的」。 楊生曰:是!是!馬到猿走。 濟佛曰:「不管他」。

大聖曰:歡迎濟佛楊生駕到,請入南天門參觀吧!

濟佛曰:多謝大聖,今日我們將入南天玉闕拜會南天主宰   文衡聖帝,請大聖引進。

大聖曰:既然如此,快隨我來。

楊生曰:大聖一翻身,駕起祥雲如飛,我的隨其背後前進。天界真是方便,足下生雲,來去自由,真想學學,不知  恩師肯否教我此法?

 

濟佛曰:這是好事,順便教作幾招吧。要學悟空這段工夫,請聽我道來:悟空頭戴金圈,叫「金剛頭」,手拿金箍棒,放之彌於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正是「大道手中握,伸縮本自如。」太上老君爐內熬煉出「火眼金睛」,故鎮守南天火門,能絲亳不損;翻個觔斗,轉身自在,而且足能生雲,此乃精氣神三寶固守完全之徵侯。如壺水加熱,蒸氣外射,足下湧泉穴湧出真氣,似火箭燃燒推進,頭上泥丸宮真神上昇,手足翻身自由,故可一翻三千里,世人要得此工夫,必因守精氣,去欲存神,則如水入壺中加炭,一陽發動,則可沖天闖地,否則日日沉迷酒色財氣中,終如爆破氣球墜地,散功洩氣,怎能飛身大羅?此點工夫謹記在心,煉就一身混元體,則可斂氣於三界,包羅乾坤山和水呢!

 

楊生曰:原來還有這么一段工夫,才能展翅飛翔!

濟佛曰:已到南天玉闕,文衡聖帝處,楊生肅靜,準備叩見文衡聖帝,多謝大聖引導。

大聖曰:不必謝我,先告辭了!

楊生曰:叩見  南天文衡聖帝恩主,弟子楊生,今日隨恩師  濟佛,來到此地,求   聖帝開示!

聖帝曰:免禮!二位請坐!仙吏速奉清茶。

仙吏曰:遵命。。。。。。已奉上。

聖帝曰:二位免客氣!

濟佛曰:楊生不用客氣,聖帝賜你仙茶,飲下有益。

楊生曰:感謝   聖帝恩主賜茶!此茶清而白,涼而甘,妙品!妙品!

濟佛曰:此乃南天正氣茶,清白潤喉。今日我們師徒奉旨著書,特來拜會  聖帝,請   聖帝開賜金言訓示吧!

 

聖帝曰:二位辛苦!你的著「地獄遊記」後,普度群生之功不淺,故能得   無極老母及  玉帝之慈眷,賜旨開著「天堂遊記」。玆值三曹普度,三曹聖神仙佛忙碌異常,無極老母及玉帝為普度天下有緣眾生,特頒命三界聖神仙佛下凡救世度人,並於鸞堂設立沙盤,大開方便之門,革新度法,宣述應運真理,度回原靈,故吾南天主掌天下鸞堂鸞務,凡是開堂扶鸞闡教者,吾處皆有名冊記載,功過簿中記錄分明,希世人入鸞修道,務必認真,凡是入鸞堂宣誓修道者則南天有名,如能貫徹始終效勞修身積德者,其亡後可由恩師度回南天報到,評定功果後,再按其緣定其果位,享受天堂之樂。如入鸞後,違背道德誓言,則打下地府受苦。總之,有道有德上天堂;無道無德下地獄,此乃一定之理。世人不守三綱五常,故不能超昇極樂,令吾苦嘆!希望天堂風光洩漏於世後,世人能響往此地,盡力移居來此,則吾心喜也。

 

濟佛曰:多謝聖帝開示,今日就遊至此,告辭。

楊生曰:感謝聖帝惠賜金言,因時刻已到,先拜辭了。

聖帝曰:命諸仙官排班送駕!

仙吏曰:遵命!奉送濟佛及楊善生回堂。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準備回堂。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穩請恩師起程吧!濟佛曰:天堂風光漫無止境,安排路程熬費苦心,但已漸漸進入軌道,處處皆是洞天福地。靈遊天界,當有一番樂趣,世人何不來乎!。。。。。。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三回   再遊南天玉闕聽   聖帝訓示

 

濟公活佛                                                                       歲次己未年五月廿三日

          詩曰:    蒲扇輕搖道氣來       壺中美酒洗腸埃

                          世人學我常怀樂       靈隱寺前活佛栽。

濟佛曰:我手中輕搖著蒲扇,美酒一壺,口中栽灌,一副行腳羅漢模樣,世人几個能學我這般自在?美酒無味,扇風不涼,到底在變什么把戲?有人曰:「我愛食狗肉、好飲酒,瘋瘋癲癲。」以為我不正經,其實他們看錯了!世間有食肉和尚天上絕無飲酒羅漢,憶昔時,我在天上觀看出家修行者,口吃清齋,心怀鬼胎,少有善知識開悟佛法,都是混飯來吃,我不忍佛門慧命懸絲欲斷,故投胎下凡,化名「修緣」,普度群生,佯瘋賣傻,遊戲人間,專門与那些和尚「作怪」,他說不能吃的,我偏要吃;他說不可去的,我偏要去逆法度真人。

 

所以些淺智薄慧者,以為我這個野顛僧是佛門魔鬼,那知我身顛心不顛,我唸的是「真正經」,不比他們唸的是「假正經」;其實那些假慈悲者,才是騙吃騙喝,以求供養維生,我濟顛一到,便打破他們的飯碗,故當時僧人氣我、罵我、恨我,時至如今,佛門尚對我存有偏見,以為我是個「不淨和尚」,不知我乃羅漢化身,日光之體,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飲酒只到喉中三寸有滋味,胃腸空空如也。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諷剌僧侶同修而已,這叫做「白吃白喝沒味道」。世人逢我,個個笑哈哈,我就是如意佛、歡喜彿、濟公活彿,哈哈,世人「活佛」不拜,即拜「死佛」,可憐!可憐!時逢末法,我又要耍一招,不到佛寺,即到俗家,真想使世人建立佛化家庭,萬家生佛。今天又到這里,帶領聖筆楊生靈遊天堂,真是忙得不可開交,楊生走吧!

 

楊生曰:恩師!說了那么多天真話,世人要笑你自賣白誇了!

濟佛曰:不要怕!老衲住慣了平民家中,不稀罕大寺廟,反正我這副沒有「偽裝」的德性,才是度化俗人的「方便法門」,世人笑我顛,我替世人憐呢?快上蓮台吧!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恩師起程吧!今天為何到這里呢?這是陰陽界三叉路口啊

濟佛曰:我們以前都是直向南天門而入,今日帶你由此地,再往南天門。

楊生曰:陰陽界,我們以前遊地獄時,已經看過,但今日看到這條大道毫光閃閃,直上雲霄,路上行人甚多,有者坐轎,有者騰雲,有者漫步,各有仙吏或沙彌或天使引導,此是何因?

 

濟佛曰人死後,一般有善果者來到陰陽界,一部份不必入地府審察功過,由此陰陽界三叉路口分路,向心頭山直去你剛才所看的,就是在世行善道,大功果者,死後由各教所屬之使者,接回天堂報到。但若是得道者,則不必如此,因得道者,知生死,明去路,生時走慣天堂大路,死後自然如識途老馬,自由自在,一點原靈輕飄而浮上天堂,逍遙自在,世人歸天詳細情形,後日我帶去參觀之。今日我們要上南天玉闕拜會文衡聖帝,聆聽聖示。

 

楊生曰:好的!看這些歸天的人,頭上各浮有不同光圈,個個表情歡喜,悠閒自在,与破趕向地府那些亡魂,啼啼哭哭,大不相同。

濟佛曰:即當然!上天堂,歸極樂;下地獄,受刑罰,兩般情景怎會相同呢?人要上台領獎,還是要下跪受打呢?快快!我們趕往南天門。。。。。。

楊生曰:蓮台疾飛,一片光輝大道浮在眼前,剎那已到南天門。看見大聖又在那里揮動金箍棒,嘻笑不停!

濟佛曰:我們不再停留,只向大聖打個招呼就可。已到南天玉闕,楊生快向  聖帝參駕!

楊生曰:遵命!參拜  文衡聖帝恩主,今日我們又來玉闕,請聖帝恩主訓示。

聖帝曰:免禮!二位請坐,仙吏速奉清茶!

仙吏曰:遵命!。。。。。。已奉上。

聖帝曰:二位辛勞,濟佛你負任,普度蒼生,今又帶領聖筆楊生奔走三界,著書勸世,勞苦功高。上天此次降旨著作「天堂遊記」一書,具有非凡意義,因天机既洩,必須收到勸世效果,否則有勞而無功,因爾聖賢堂著作善書、經典,諸善信皆大量印贈普化蒼生,正如一滴甘露,而能滋潤萬物,如果此書降於他處,恐勸化效果未能如貴堂之迅速廣大。故「天堂遊記」必擇天地人三才配合最隹之善堂而降,此非蒼天有私偏,乃是大道無親,唯德是輔,故希諸生,應覺光榮,而加倍奉獻勸世,以答天恩。

 

楊生曰:感謝,聖帝鴻恩,我們全體同修致力於復興中華文化及固有道德,可謂不遺餘力,幸蒼天有感,全體同修感激不盡,我回去當向他們轉達  聖帝恩主之訓言。

聖帝曰:遊天界範圍甚廣,若每處皆去,恐永遠遊不完,故吾之意,只要選擇對當今世道有關之都份參觀訪問就可,以期望聖典早日完成,頒世度人,有勞濟佛費神引導了。

濟佛曰:此是職責,請  聖帝多開方便之門!

聖帝曰:客氣!現時逢三曹普度,天上、地獄、人間,處處有神人鬼訪道修真,此次「天堂遊記」之著作,著重於此方面之宣述傳真,以收勸世時效對症下藥,方能勸化人心。今後自可按此藍圖建立起一座「圓滿」之「天堂樂圓」僅此數語吩咐!

濟佛曰:多蒙  聖帝指示,遵之!今日就此告辭。

楊生曰:感謝  聖帝開賜金言,先拜辭了。

聖帝曰有何困難,可來此陳述,吾自然代為化解。

楊生曰:多謝  聖帝恩主關怀!

聖帝曰:命各仙吏排班送駕!

濟佛曰:楊生快上蓮台,我們準備回堂。楊生曰:我已坐穩。。。。。。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四回  遊太清宮聽  太上道祖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歲次己未年六月初六日

           詩曰:      老君西化駕青牛      吾佛東來泛聖舟

                             孔子周遊推匹馬      耶回沙漠駱駝修。

濟佛曰:天地本是一炁所化,大寰包羅萬象,五教教主當初傳道教人,所乘之交通工具,雖有不同,但背後所藏之經書,千萬字中,無非教人上天堂之法。但至今日,這些書中修修改改,私自畫蛇添足,如把一張「藏寶圖」劃得東倒西歪。使那些修近尋寶者都迷住深山中了。殊不知各教之理相同,必須和平相處,為正義勸化人心,挽轉頹風,以進大同之世,吾佛在天界觀眾生為一體,人當體天好生之德,傳佈宗教當以幸福和平為宗旨,不可互相輕視、排斥毀謗。

  天下眾原自天上來,分散各地,各自謀生治世,久而忘記天堂家園,上天為使眾生回頭,認祖歸根,故特敕爾台中聖賢堂著作「天堂遊記」一書,洩盡天机,使世人洞曉生靈造化原理,而早日回歸天堂。如不修身養性,則只有越墮越深,終致輪迴六道,萬劫而不能復始。楊生!快上蓮台,準備起程。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   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駕著一朵彩蓮,飛騰在萬里空中,奔上光明天堂,那種超昇輕飛滋味,的確飄飄欲仙,如痴如醉,覺得飛行自如,一身輕鬆,真是逍遙自在。賢徒你何不說說現在的感覺?

楊生曰:心中覺得開朗透澈,一片毫光燦爛,不見愁雲,但見仙花遍地,珍禽異鳥飛翔,口中吱吱,好像唱著仙歌。奇禽異獸徜徉樹下花中,穿梭緣草叢里,我實在看得心花怒放,如醉其中,這里無半點俗氣,天堂風光實在優美迷人,真不想回俗家了。

濟佛曰:這種仙境,真是世間無處見,天上獨有,因現在你塵緣未盡,不能在此久留,須在世間多度化蒼生,結伴同修,後日自然可以來此遊山玩水,長住仙山為仙客哩!

楊生曰:感謝恩師提示!前面閣樓矗立雲霄,金光閃閃又有一隻獨角青牛,直向我們而來,為什么天上還養牛?

 

濟佛曰:那是太上老君之腳力→獨角青牛,牠是仙獸。非是野牛,你不必害怕,牠是來迎接我們的。世間的牛最可憐,壯牛耕田,老牛拉車,肉牛供食,牛乳養育嬰孩,牛對世間貢獻甚大,老君養此牛,乃是天牛,就是地牛土牛的始祖。世間有黃牛、白牛、黑牛、紅牛,獨無青牛哩!

楊生曰:前面殿閣巍峨壯觀,氣勢非凡,如金玉所砌,似祥雲所凝,一股浩然正氣,使人見之肅然起敬,上浮有「太情宮」三字,光耀奪目。

濟佛曰:此乃太上道祖所居,三清殿府,又稱「兜率宮」,位居大赤天,今日我們先到此地,請道祖開示天地造化原理,供世人了悟,俾作修道回天之捷徑。「天堂遊記」之著作,須先闡述天地運化之机,道祖乃是上真金仙,混元之聖,故當請其闡化天机

楊生曰:原來如此!                   

 濟佛曰:道童兩邊排列,正迎接我們。

 

楊生曰:叩見諸位仙童,下生乃一凡人,是台中聖道堂聖帝門生,今日奉旨,隨師遊天堂訪道,請仙童引進!

道童曰:歡迎靈隱濟佛及楊善生駕到,教主有請,請二位隨我們進去拜謁道祖。

楊生曰:叩謝之。。。。隨仙童們進入太精宮內,但見殿內莊嚴肅靜,天音寂滅,中殿高坐一位鶴髮童顏道者,前面香爐,香煙嬝嬝上昇,道祖滿身金光,我眼睛有所受不了!參叩太上道祖,愚生奉旨隨師遊天著書,今來太清宮內叩見道祖,請道祖慈悲開示道義,以登載「天堂遊記」,勸化世人。

道祖曰:免禮!楊善生請起來!濟佛亦辛勞了。二位請坐!楊善生凡體未化,靈眼初開,道力不足,來此大赤天界,心靈難耐,吾特賜金丹一粒,以固道體元神,拿去吧!

楊生曰:感謝道祖恩賜,我實在有些受不了,天堂風光雖美,但心靈不安!

道祖曰:功力不足的關係,這三十三天外之大赤天,非上聖高真,不能來此,你有厚福,奉旨來遊,吾當助修一臂之力,快服下。

 

楊生曰:遵命!我已服下,突覺心中如烈火燃燒,一股真氣上升,兩眼大開,感覺已能适應這里的環境,感謝道祖

道祖曰:此乃「九轉金丹」,已在金爐內諫八十一年了,等特賜下有緣人,今曰楊善生來此,算是「有緣人」!

濟佛曰:感謝道祖賜吾徒兒金丹,助其靈光非小之机,以啟化世人明悟大道,煉性歸真。

 

道祖曰天地造化之妙,除非得道者,否則世人只是推理,一知半解。緣於科學盛世,大開普度,天地數運轉玄妙,故天降秘笈,「天堂遊記」一書應運現世,吾心怀天下眾生,不能認理歸真,故在此時特演化「天地造化妙理」一篇,將天机洩漏於世,救渡眾生:

 

     夫,天居高,地位卑,人立中,三才位,而世界成。溯自鴻濛未判,天地混沌,日月不分,斯時,無窮盡先天聖佛仙真混元一炁,放無量毫光,運轉虛空,即是「玄玄上人」,又稱「原始天王」。因為居至上,又稱「上帝」。又為萬物之始祖,故有稱「天父、老母」。因不知其名,故稱「玄玄」;不知其原,故稱「原始」,則是大道之「元」,無名之「始」。運轉既滿週圓,炁自分散,故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玄、元、始三位一體三我既成三清分化有形,清輕之氣上昇,而子會開天日月星現,三寶完成

 

天尊位居三清,再化五老:東華木公、西華金母、南華火精、北華水精、、中華黃老,五老既成,而五行全,重濁之氣下降,丑會地闢生天地生,人種無,玄玄上人為造化天地,用心默運真炁,五方定位,世界成形,無人可立,而三才不貫故命五老運化原靈下種,五老受命後,共推金母木公主持原靈孕化之事。當時黃老選擇須彌山坳為丹丘,尋真孔穴處,取黃土為懸胎之釜,製圓蓋方墊,覆載建立周全木公冶山左五金之精,做為三足鼎金母陶西南五土之神,為偃月罏水精子闢山後玄英之石,滲真水掬貯於罏,安土釜於中,覆金鼎於上

 

赤精鑽真南搏桑之木,取真火運烹其水。一霎間,熏蒸逼逐鼎內之炁,自太和中滴沉罐底,釜腹下有炁透出,司吸水中所含之金華自然橐籲盈虛,河夷升降,滿中暢美,溢外盈盈,五老能消息玄關,默會丹頭凝結,撒去鼎器,抱釜出視,精光四注,七日始斂。黃老、赤精、水精、靜坐高處神觀,金母、木公乃重立壇灶,移釜駕於其上,朝畏其寒,下復陽光之焱!慕恐其燥,上施太乙之精,木公、金母以「金液煉形」之道至於存神靜養,滌慮忘机,處之咸中,其節抽添既畢歲經將周,至已成之期,彩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覺鼎內有聲,木公金母二老知丹已熟,掀開頂而視之,乃陽象嬰兒;木公舉起視之,是陰陽姹女兩人徵笑而跳出五行鼎爐,此即盤古氏、太玄玉女;亦稱亞當、夏娃,寅會降人,正在此時也

 

     斯時五行正氣而生人其偏氣外洩,分散天下,而生動植飛潛等物如五金、草木、河海之水、電光石火、塵土動植物等。捏土吹氣成人之典故,則原於此也。人本土做,土生土長故死而還原歸土。創世既成,嬰兒姹女下凡而去,本為清淨之體,因食凡間動情禁果,陰陽相交,故人類從始生生不已

 

     原由無極元始動而生太極,太極含兩儀陰陽,而化三才四象五行。。。。。。一本故為萬殊,故曰「眾生」,又謂「九六原靈」,意取天九地六象,包羅無窮無盡,非僅九六億位也。五老孕化原靈,各運真炁,故人生而五臟全,五氣盛,此乃五老之功世界各地人種不一,五方現五色;東方人青色、西方白色、南示人紅色、北方人黑色、中央人黃色。其顏色正如置泥土在爐中燒磚,火侯不同,而生青白黃紅黑色。

 

     原靈下凡,初而本性純樸,樹葉遮身,心如原始,不知所以,故生而死,死而歸天。但原靈种子,入土既久,變質變種,中古之世,性靈濁重,有者已不能死而歸天,濁重氣下沉,故地獄自此成矣。

 

五老在天,傷心欲絕,共議收回之策,在不得已之下,五老親自下凡,分形降世投胎五方,各為五教教主傳教授徒,期「普度收原」,然教主去世,教徒又多離經叛道,致使原靈分散道心,生靈攻訐,傷天地之和炁,金母在五老之天,哀傷原子一去不回故今頒命,真道普降,廣度緣人,為加速勸化之效,又再藉飛鸞闡教,頒示天音,勸化浪子。為普化蒼生事切,

三曹於己未年五月初一日召開聯席聖會,三曹主轄議決,須將天堂風光洩漏於世,引化原靈回歸極樂之地,助金母收原之願希天下蒼生,閱罷此書,皆能回心向善,歸依大道,返回天堂,原靈會合而登三情,聚一炁享逍遙之樂哉

 

濟佛曰:感謝道祖洩盡天机,啟化眾生,因時刻有限,我將帶楊生回堂,後日再來拜訪。

道祖曰:好也!命道童排班奉送二位回堂。

道童曰:遵命!奉送濟佛及楊善生回堂,希再來此一遊。

楊生曰:感謝道祖開示金言妙語,先拜辭了。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起程。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五回   再遊太清宮聆聽   太上道祖說法

濟公活佛                                                                                      歲次己未年六月廿九日

            詩曰: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你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濟佛曰:這首道詩相信世人知曉者甚多,但這不是口頭唸唸就可得道,因「口頭離心頭還有一段距離的。詩中所說靈山就是「心頭山」此就是上天堂或下地獄之分叉路口,從人道往天道或赴地道就在此地分野了。天下眾生修問道不必遠求,可取一圓境自照,看看自己本來之面目,自已像好人、像坏人?摸摸良心是好心、或是坏心?靈山在你心中,一朝上山突然見佛,則是找到往天堂的路了。今日我又要帶聖筆「楊生」魂遊天界,著作寶典勸世,楊生快上蓮台。

 

楊生曰:我已坐穩請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今日仍往太清宮拜訪太上道祖。賢徒坐穩蓮台,一路順風飄飄而上天界。

楊生曰:今天好像很熱?

濟佛曰:已快接近南天門,此乃是大氣層邊緣,已快沒有空氣,我們速度又快,故有灼熱的感覺。楊生曰:到底天界有否空氣呢?

 

濟佛曰:你不曾聞太空人進入太空都是全身罩住,並從人間帶上氧氣,否則焉能進入太空嗎?凡人以肉質之身,想生活在天界,實在無能為力,須修至「金剛之體」,方能适應,否的肉體到此只有窒息僵硬而亡了。因此,希望世人遷居太空,須先將此心放如太空,虛無一物,才能輕飄逍遙,生存於此。你看阿姆斯壯登月球那一刻,那種飄飄欲仙姿態,就證明了清氣上昇原理,仙佛逍遙自在的生活可見一般了!仙佛已由煉精化神,煉神還虛,由肉體成法身,視色如空,故來此能夠適應天堂生活,此點希世人知之!

 

楊生曰:宇宙造化為何如此奇怪呢?

濟佛曰:造物主將宇宙各星球有秩序地排列,而循其軌道運行,由地心引力產生一大磁場,滋場發出電波,保持各星球正常運轉,不會發生磨擦或相撞,此為造物主神靈的偉大巧妙安排。世上科技發達,各星球已有人造衛星駐在,可謂巧奪天工,但這比不上修心養性者開通慧眼觀察另一种世界生活,較為傳真。用科學儀器所測,不過岩土表面,那些高超的天國生活,他們卻是無法深知的!猶如你看著浩大的海面,僅是一片深藍色海水,而海底無盡寶藏与天地,豈是能看見?

楊生曰:恩師洩漏了這些宇宙無窮奧秘,誠是新聞,將可以公諸於世,流傳千古了。

濟佛曰天机無窮,僅點破幾分而已,其他留給世人慢慢去探察吧!師徒一路論道,剎那已至太清宮前,今天此地寂然無聲,樹下、涼亭處處皆是坐著閉日養神、天真無邪之道童,或慈眉善目的高真。

楊生曰他們全身都會發光,這是什么道理?

濟佛曰:他們正在運轉玄功,心如虛空,此乃道行上乘之使然,如寶珠一塵不染,自然發出燦爛毫光,我們不要再流連,快進宮向道祖請示道義。

楊生曰:好的!那隻獨角青牛,在樹下溜達,好像很逍遙的樣子。

濟佛曰:此牛非是凡牛,牠正在那里「步步踏實」的修真呢?我們就入殿內,聆聽道祖說法開示吧。

楊生曰:是的!愚生叩拜太上道祖,今日又隨恩師來此,請道祖開示!

 

道祖曰:免禮!二位辛苦,請坐!命道童奉瓊槳玉液!

道童曰:遵命!。。。已奉上,請濟佛及楊善生用吧!楊生曰:感謝道祖之厚愛。

道祖曰:不用客氣!二位今日再度光臨此地,吾甚為欣慰,吾雖住逍遙之天,但心怀世道蒼生,觀今之世人,遵守道德者少,令吾感嘆!為度回原靈,故三曹召開聖會,必將天堂風光洩漏於世,方能引度眾生回天,故爾榮膺「天堂遊記」著作之職,實在任重道遠。因此,吾當將天地造化之机及蒼生回天之道,盡力洩漏於世,以不負蒼天之用心!

楊生曰:現在世人甚多感覺物質滿足,但精神空虛,想修養精神以求寄託,但不知大道如何來修,方能有所結果,請道祖指教!

 

道祖曰:修道之路雖有千萬條,但其歸終路途,無非想到天堂的極樂世界,所以修道先須瞭解大道原由,方免盲修瞎練,累得滿的大汗,卻是走錯路,那就可惜了。修道第一要有緣,無緣者,不識道,既不識道,則茫茫一片,何處找個歇足的地呢?但道運隨時變遷,不識天運者,雖有緣亦無法得道,如「知道」向某處問路,但不知開車時間,人到站時,車已離站,那么雖有緣,因不識時運,費了許多工夫,仍然無法步上軌道。

 

識天運必知進退,修道無難,但要步步小心,若不注意,使發生車禍。道中之人不得絲毫差錯,若有違規,不是被扣官處罰,便是生命危險。平時積功累德,如同沿路加油終能到達目的地背道失德者,如同橫衝直撞,死路一條活道無份也,故修道者當慎之。

楊生曰道教修至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最高境界,成為金仙,不知如何修法?

道祖曰:仙道以金仙為極品,即是無極金仙他不生不滅,永不輪迴。「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道家上乘工夫,未能修至如此,則無法進入金仙境界無極圈內。吾闡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妙義如下:

                             三花聚頂

  人花煉精化氣,人本由媾精而化生,故精為輪迴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慾,精不妄洩,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中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五氣朝元

  一、心藏神,後天為神識,先天為禮,空於哀,則神定,南方赤帝之氣朝元。

肝藏魂,後天之遊魂,先天之仁,空於喜,則魂定,東方青帝之氣朝元。

三、脾藏意,後天妄意,先天為信,空於慾,則意定,中央黃帝之氣朝元。

四,肺藏魄,後天為鬼魄,先天為義,空於怒,則魄定,西方白帝之氣朝元。

五、腎藏精,後天為濁精,先天為智,空於樂,則精定,北方黑帝之氣朝元。

 

以上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理。換言之,人之修道,必由五行歸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歸原無極本體,而達圓通究竟。然其修法無難,守精氣神,遵仁義禮智信,空哀喜慾怒樂,則其本性自在,成就金仙果位

   也就是說,一個能修身養性,使自己身心沒有一絲缺點,在人間可以自由來往,雖有千法萬律,仍然不能拘束他,自然可以超脫三界,跳出五行。

   這也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原理。三花五氣是一種神氣昇華,一旦結為一體則其力量可以沖天闖地,神聖無法阻擋,自然成就最高果位大羅金仙

 

楊生曰:感謝道祖開示,另有一疑問請示,不知太清宮外,那隻青牛來歷如何?是否可以介紹一番?

道祖曰:你既想知,吾亦吐露一點!老子騎青牛過涵谷關,西化胡王,此事世人大概略有所知。論起此牛,乃是東方木公一炁所化,故謂之「青牛」吾化老子於中國,負命普度中國之眾生,中國以農立國,並以牛耕作,故吾騎青牛顯像度世。吾化老子傳道化人騎青牛過涵谷關,傳「道德經」五千言予關令「伊喜」,而西化胡王,即現在之印度國。故印度人民識牛為「聖牛」,乃原於此因此神化過程,世人鮮有知之。今時人類亦半數以上由牛養大,如嬰兒飲用之牛乳、奶粉均出在牛身上,因人類養育功能漸為退化,故以牛乳代之,食用既久,產生許多牛脾氣之人。

 

    而且人落在後天,生存於黃土之上,由「青牛」變為「黃牛」,難怪道心不同,偏性屢生,希望聽吾說法,感戴牛恩,按步就班而守道德,方不負吾化身度世之心。何以此牛獨角呢?表示吾道獨一無二,天上天下唯道獨尊。

濟佛曰:感謝道祖開示真言,因時刻不早,我將帶楊生回聖賢堂,就的拜辭。

楊生曰:叩謝道祖惠賜金言,因時刻已到,我要隨師回堂,就此拜辭!

道祖曰:希二位能再駕臨。濟佛曰:有緣當再來。道祖曰:命眾道童排班送駕。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快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六回  遊上清宮聽   靈寶天尊 說法

 

濟公活佛      降                                                                                 己未年閏六月初六日

          詩曰:        天花法雨振迷沉         凈土逍遙樂道深

                              聖佛西天觀自在         仙真玉殿聽瑤琴。

濟佛曰:世人都愛艷麗之花,但花無百日紅;反觀天上仙女散花,四時不謝,八節無停,永無凋謝之期。人喜清新空氣,然俗氣塵埃日重,只有免強呼吸了;觀法雨一下,大地回春,心清意涼!兩種氣象,如此明顯的分別,蓋清輕之氣上浮為天,重濁之氣下凝為地也。希世人能多保持輕鬆精神,摒去煩惱濁情,方能入升太虛極樂,以免日墮於幽冥境地。楊生準備出發,今日再往天宮勝觀「觀光」一番吧!

 

楊生曰:遵命!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起程定!請問恩師剛才你說「觀光」,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是否能夠解釋道兩個字的涵意。

濟佛曰:哈哈!你剛要說出「觀光」兩字,堂內忽然停電「觀暗」,真有意思。楊生曰:這是什么原因?

濟佛曰:你心動我已之知,為開悟在堂鸞生,故施佛法暫時停電十五秒鐘,這含有重大意義。我在空中到堂內,諸生突然東張西望,想尋箇「光線」,故取來蜡燭火放於砂盤邊,想看清楚扶鸞正在寫什么字,這叫「觀光」。故「觀光」二字乃是向光明之處觀看大自然的風光!當今世界科技發達,大家利用時間到處遊覽觀光,近在國內,遠在國外,然而是否真心去觀光呢?哈哈!有者往色情場所而去暗室觀光,老衲說他是在「觀暗」。今日世人只求人間形形色色之觀光,未知天上風光更美於人間萬倍,何不駕臨觀賞呢?今日我帶楊生來到天宮,才是真正不同「螢火」照明之觀光哩!

 

楊生曰:那我有福,也成了一位觀光客!

濟佛曰:是啊!下次再來,你就可以帶千千萬萬的人類來此,真是發現新大陸。

楊生曰:感謝恩師!

濟佛曰:我們再迅速向前而去,靈山透佛天,人間通堂,只要有心修大道,則大道是可以成就的。現在已到無極天「上清宮」,今日將拜會靈寶天尊,楊生準備叩見天尊。

楊生曰:遵命!來到這里,心中一塵不掛,輕飄舒适,前面有一大樓矗立雲霄,四邊遍立樓閣,金光四射,金樓玉殿乃是金之石所砌,珍珠瑪瑙所建,非是凡間土木鋼筋建築,賞心悅目,說不盡莊嚴与豪華。天花片片,法雨滴滴青松翠柏,無一點凡塵苦惱白鶴棲息於梧桐,金魚游潛於天池,風光婍妮,使人流連忘返,請問恩師,為何「上清宮」中忽然射出萬道金光,迴轉不停呢?

濟佛曰:此乃靈寶天尊向你現法,此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法光,巡迴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快入宮參拜天尊。

楊生曰:道童兩邊排列,好像在迎接我們。

道童曰:歡迎濟佛及楊生駕到,天尊有請。

楊生曰:步入殿內看見中間坐著一位道長,全身發出毫光,慈眉善眼,向我們露出微笑。。。即見天尊,愚生奉旨隨恩師遊天著書,今日到三清聖境,請天尊提攜開示。

天尊曰:二位免禮,請坐!仙童速奉上瓊漿玉液,招待一番。

楊生曰:感謝天尊如厚禮,愧不敢當!

濟佛曰:今日我帶徒弟到「上清宮」來,請天尊予開竅,指點迷津。

天尊曰:是也!貴堂神人用力,認真普化工作,傳太上之道,佈孔門之教,教如來之法,度世功深,今日既來上清之地,吾當傳你靈寶正法吾居三清之中為道法主掌者世間之法不離卅六天罡法,七十二地煞術且世上已無人能全得此法術。因世度人心陰險,若得道法常入邪行,未來能照天尊之戒規修太上之道德,行靈寶之法術救世故今普度重道而不重法。有法有術者,往往走入邪道而不修心煉性,世間法術失傳,乃吾收回上清宮內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則是包羅無極之法,萬法歸宗,不離一心,故吾今傳楊生心法一道,自可應用自如,

吾為度回原靈,今特趁此机會說法,三界之內唯道獨尊,六合之中是法無二,因人心不古,而道法自滅,恐心術不正者,用於害人,故吾收回道法而另降下「科技妙法」,則是科學技術補充道學之不足。今述三十六罡法与七十二地煞術名稱如下:

天罡三十六法

(1) 斡旋造化(2) 顛倒陰陽(3) 移星換斗(4) 迴天返日(5) 喚雨呼風(6) 振山撼地(7) 駕霧騰雲(8) 劃江成陸(9) 縱地金光(10) 翻江攪海(11) 指地成鋼(12) 五行大遁(13) 六甲奇門(14) 逆知未來(15) 鞭山移石(16) 起死回生(17) 飛身托跡(18) 九息服炁(19) 導出元陽(20) 降龍伏虎(21) 補天浴日(22) 推山填海(23) 指石成金(24) 匹立無影(25) 胎化易形(26) 大小如意(27) 花開頃刻(28) 遊神禦氣(29) 隔垣洞見(30) 迴風返火(31) 掌握五雷(32) 潛淵縮地(33) 飛砂走石(34) 挾此超海(35) 撒豆成兵(36) 釘頭七箭。

地煞七十二術

(1) 通幽(2) 驅神(3) 擔山(4) 禁水(5) 借風(6) 佈霧(7) 祈晴(8) 禱雨(9) 坐火(10) 入水(11) 掩日(12) 御風(13) 煮石(14) 吐焰(15) 吞刀(16) 壺天(17) 神行(18) 履水(19) 杖解(20) 分身(21) 隱形(22) 續頭(23) 定身(24) 斬妖(25) 請仙(26) 追魂(27) 攝魂(28) 招雲(29) 取月(30) 搬運(31) 嫁夢(32) 支離(33) 寄杖(34) 斷流(35) 禳災(36) 解厄(37) 黃白(38) 劍術(39) 射覆(40) 土行(41) 星術(42) 布陳(43) 假形(44) 噴化(45) 指化(46) 屍解(47) 移景(48) 招來(49) 跡云(50) 聚獸(51) 調禽(52)炁禁(53) 大力(54) 透石(55) 生光(56) 障服(57) 導引(58) 服食(59) 開避(60) 躍喦(61) 萌頭(62) 登抄(63) 喝水(64) 臥雪(65) 暴日(66) 弄丸(67) 符水(68) 醫藥(69) 知時(70) 識地(71) 辟谷(72) 魘禱。

 

今引三十六天罡法古今相同實證如下:

一、 古人有顛倒陰陽之法;今人有電燈出現,黑夜可以變為白晝,如夜市熱鬧,    

     白天反而曦微也。

二、古人有駕霧騰雲之法;今人有乘坐飛机,穿梭雲霧之間,此即是科技變法也。

三、古人有移星換斗之法;今日可以換心換腎,而且用狗与猴之五臟与人互換,     

    此即移星換斗之法也。

四、古人有五行大遁之法,五遁即金木水火土之遁法也;今者水遁有潛水艇之出

    現,金者有噴射机之發明,土者用地洞之滲透,五遁已成三遁也。

五、古人有逆知未來之法;今人有雷達之發明,敵机、敵艦將來可以偵測而知;颱  風暴雨之來可以預測而知,氣象變化,科學可以卜知也。

六、古人有飛身托跡之法;‧今人有飛机電車之坐,頃刻可以飛身托跡他處也。

七、古人有推山填海之法;今人可用作藥或開山机、推土机,將山土推落海中。

八、古人降龍伏虎之法;今人用電鞭亦可馴伏龍伏虎也。

九、古人掌握五雷之法;今人可用電腦控制,手指一按,引爆炸彈,如五雷之轟  

    隆震耳也。

十、古人可隔垣洞見之法;今人有電視之轉播,千里之影像,眼前可見,此即「千           

    里眼」也。有電話可通,萬里之聲耳邊可聞,此即「順風耳」也。

十一、古人有撒豆成兵之法;今曰製造炸彈,一粒如豆,一旦爆炸開花,則如豆

     粒之撒開,殺力無窮也。(以上乃是三十六天罡法古今之略述。)

 

再舉七十二地煞術引證之

  1、借風→冷氣、電扇2佈霧→乾冰3禱雨→人造雨4入水→潛水伕5履水→

  滑水、溜冰6請仙→扶鸞寫字7取月(移月現壁) →攝影放映8搬運→電梯、 貨運輸送;郵來傳送9斷流→築堤、建霸10假形→整形–化裝11移景→電影電視12招來→跡去→遙控13大力→怪手、机器人14透石→電鑽、炸彈15生光→電池、電燈16醫藥→中西醫藥及外科手術17知時→手錶、時鐘18識地→地圖指標。(以上為七十二地煞術古今之略述。)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乃是天地正邪之氣所生如今奉命下凡轉世為科學家。但法用以正,則可以造福人群;術用以邪,則可以慘害人類。如炸彈可以用來開山、造路,人類受惠無窮;若用天戰爭殺人,則人類受害不淺。當今技術發達,槍炮等殺人利器,一日千里,原子彈、核子彈、死光等殺人煞星紛紛出動,此乃人類感召邪氣煞神投胎以警世也

    

須知人心不古,感召天現邪氣,而煞星瀕臨世界,雖然人類生活享福無邊無盡,但生命存亡亦在旦夕之間,此非天之不慈,實乃人類惡性所召。故希世人聞吾之說法,速放下殺心,以免殺氣爆發而人類自滅,釀成天地混沌之局勢。世人能存造福人類之心,養平和之氣,則世界之科技發展,正是上天要造成世界大同之前兆。科技發展,人間猶如天堂,世人遨遊世界來去自如,衣食住行樣樣齊全,生活於世間,如同活佛神仙,此則是上天「普度」眾生之現象也。

 

楊生曰:叩謝天尊開竅,感恩不盡,聽天尊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原來現時世界情形,就如天尊巧妙之安排,真是不可思議。

濟佛曰:妙哉妙哉!我們先告辭了。

楊生曰:拜辭天尊!

天尊曰:命仙童排班送駕!

仙童曰:奉送二位回堂!

楊生曰:叩謝天尊及諸位仙童。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物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第七回   遊三清河聆聽  河上公說法

 

濟公活佛    降                                                                                歲次己未年閏六月廿三日

         詩曰:        三清四正法通靈        五氣朝元轉道經

                             水火相交迴聖界        修心煉性上天庭。

濟佛曰:「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亦稱曰:天清、地清、人清。道經曰﹕「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人得一則聖。」故知三清乃是大道所化。今日老衲要帶賢徒靈遊三清,聽三清教主說法,三清為混元古聖,道法無邊,故凡間學法之人,書符必先請三清,即符頂三勾也。

   

四正者,就是身正、心正、言正、行正。人須守此四正,方能得道,故四正為登天之雲梯。世間學法之人,必在符下書「罡」字,意取四正,心身言行皆正,正經無偏,正神下降,而後書符,靈力顯赫莫測,此點世人大都不知道。於之妙用,老衲不說,等一會兒,請靈寶天尊再細說之。楊生上蓮台,準備遊天著書。

楊生曰:遵命!請恩師起程吧!。。。。

濟佛曰:蓮台靜坐,心花大開,結塵苦海,樂極生災!繁華幻夢,何日醒來?蓬萊寶島,設立鸞台,仙佛齊降,妙理遍排。警迷度化,救世善哉。

楊生曰:恩師!這幾句詞頗有意思!

濟佛曰:文淺意深。淺水捕魚,較為省力,何樂不為呢?

楊生曰:淺水都是小魚,豈不太小氣了!

濟佛曰:哈哈!一枝小釣竿要釣魚,恐怕釣不著,人反而被魚拉下海里,故水大深,魚太沉,總是無補於事呀!

楊生曰:言之有理。哦!前面為何有一修廣闊河流呢?河水清澈無比,好像劃成三線?

濟佛曰:這就是「三清河」,在於三十三天外,又謂之「天河」,此段是上遊,故晶明透澈,前日我們直飛而過,所以你無發現這片景色,今日來此方能看見!

楊生曰:這條河在這里阻路,我們怎么能通過呢?

濟佛曰: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今日這座蓮台,若要浮游三清河,恐怕不易通過,因蓮花性喜污泥之水,所以恐其無法適應此三清河水!

楊生曰:這是何因呢?

濟佛曰:是養份不夠。蓮花專吸收污穢之物,以顯其清白之體,今日三清河水已是清瑩澈底,無何雜質,故蓮花不适其性!

楊生曰:此理我就想不通,蓮為清白貞潔之物,論理應該适應的清澈之水呀?

 

濟佛曰:你有所不知,蓮花代表仙佛,仙佛其能成為仙佛,必須普度天下眾生,但天下眾生皆沉淪於污穢環境中,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混為一糟,仙佛必駕慈航而渡之故蓮花生於污泥意謂仙佛生活於眾生之中如無眾生,何能稱仙佛無眾生之時,仙佛亦稱「眾生」了

故蓮花處於風塵污泥之中,仍要持保自己清白品性否則蓮花被污泥浸爛而亡,那能再生長出翠綠之葉、清白之花呢?如眾生之品性,皆如三清河水之清白時,則蓮花謝了!所以世人只要性清品潔,一踏進三清河水中,自然能履水如地,順利通行,自己就成了蓮花的化身。蓋因人合三清,得一則成聖了

楊生曰:恩師說得有理!

 

濟佛曰:天一生水,此三清之水,下注崑崙,流到凡間,化為塵水,則是黃河,故俗稱「黃河澄清之日,聖人出焉。」係指三清之水,若直流至凡間,則上界有神聖順水下凡投胎了。

楊生曰:前面突然出現一位老者,行水而來,不知是何人?

濟佛曰:他是河上公!楊生快向前行禮! 楊生曰:叩見河上公!

河上公曰:免禮!哦哦!凡人來到天河,難道是要偷渡嗎?

楊生曰:不敢!我乃隨恩師奉旨遊天著書,今日到比地,正聽著恩師說法,怎敢偷渡?

河上公曰:原來你無偷渡之意,其實也不怕你偷渡,如你腳程不淨,一涉三清河水,馬上沉了下去,化為烏有,吾有渡你之意,不知你覺如何?

楊生曰:謝謝!求之不得,請河上公賜筏渡我!

 

河上公曰:好吧!憶昔漢文帝時,其恭儉仁孝,躬修玄默,夙夜勤讀道德經,苦不得其解,吾乃化身下凡,結廬於河上,自稱「河上公」,有意度文帝傳以大道,文帝聞悉,使派遣使者前來請釋道德經疑難處,吾曰:「道德尊貴,非可遣人問也。」

  使者回後,將實情稟奏文帝,文帝即親來跪問,吾卻閉目端坐,視若無睹,文帝心生不悅,心中默念曰:「子若有道,但為朕之臣也,為何如此高傲?」吾已知其意,一躍而起,出了草廬騰空上昇,離地百丈之高,俯下而曰「今吾上不在天,下不在地,豈為臣民乎?」聲如洪鐘,震動天也,文帝聽後,甚為悔悟,稽首謝罪。後來吾感其真誠,遂再下凡度之。故吾勸世間之人,求道者須虛心受教,否則不能遇見真人。今日楊善生既來,吾自然化度之。你摸摸自己之腳底,還有否塵埃?

楊生曰:慚愧,還有!

河上公曰:那以後再來,這三清河水不能讓你洗腳,還是到黃河洗吧!

楊生曰:到黃河不是更洗不清嗎?

河上公曰不到黃河心不死,一至黃河死又生!

濟佛曰:賢徒!我教你一法,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不是更妙嗎?

河上公曰:油性輕浮,溜之卻過,真是妙法,不過要抹得光亮,不要擦那污油,否則,恐怕你洗不淨,還會爛掉呢!悟之。

楊生曰:加油前進就是。

濟佛曰:請河上公說說的天河之妙用吧!

河上公曰:好的!三清河水之妙用,世人無人知之!溯自原始一炁化三清,此河      

就是原靈出世之水精子也。精血如水,世人生育,由父精母血,相交而怀孕。           

父即木公,母則金母,慾火則火精,精血則水精,黃老為婆,相交孕化  

能生人。然天河之水降落凡塵,下注崑崙,中流黃河,小注四大部洲,故土  

中能夠生水,此則黃老造化也。水精之成形,如蝌蚪乃屬陽性,感水中之陰 

性,故能脫變成蛙。人類生化亦同此理,人秉陰陽之氣交感而生,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故蛆繭化蝶,蝌蚪成蛙,种子能成菜成樹,萬物之化生,不離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故言五老有生人、生萬物之功。如不信之,可用科學儀器化驗觀察,自信吾言非虛。所以世人修道,須先脫去五行之氣如脫去種子之芽即萬物不生不滅,可以回復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人成輪迴種子,生生滅滅,如子之成菜,菜又結子,子又生菜,一而化二,二而化三,三而化四,四而化五,一本而散萬殊,人之慾念萌芽,即是輪迴種子,故云:「欲起則生死續,念生則輪迴生。」

 

种子可种中國,也可種於美國,也可种於印度、非洲、萬國。但因五行之氣不同,氣經水土有異,生長形態有了差別,故今日世界有不同人種及不同的顏色。今日世人修道,須化去表面的不同點,而尋其「根」本。世界萬物,乃是元始上帝一粒種子撒下所化故修道必由五方而歸三清,三清而歸一炁,經三清之河,造入本源,而修成無極上乘道果超出三界跳過五形之拘束,自然能夠逍遙自在。上帝創造萬物之功能,奧妙如此,世人能不佩服而敬拜嗎?

 

濟佛曰:感謝河上公指破天機。

楊生曰:前面來了一位道長,容貌甚為年青,渡河不用舟,看他順水而來,不知  

 可否向他請示仙機?

河上公曰:他是青雲道長,你可發問!  楊生曰:請問道長,你從何處來?

青雲曰:我由上清宮而來係靈寶天尊弟子,今日心血來潮,知濟公活佛及楊善 

生遊天訪道,故來三清河一敘,剛下河上公已將三清河起源鈙述了一番,為普

度世人,故特別再向楊善生點化一些。世人修道,往往心志不堅,戒律不嚴

每每一再原諒自己過錯,終於造成無可挽救的地步。上帝為要普度原靈,故一

再洩漏仙机,我今指示修道三步驟,眾生如能確實做到,保證可渡過三清河。

 

一、天清:人之頭為「天」,藏玄關靈竅,必須竅開靈活,絕邪思,去慾念,則

   神智清明,靈台通天,一旦三寸氣絕,真靈飄飄而上天堂,此謂之「天清」。

二、地清:人之肚腹為「地」,脾胃屬土,食五谷以養生,戒葷腥以衛生,肚腹純真,無積腐敗魚肉,三寸氣絕,清氣還原,神靈必歸於淨土。此謂之「地清」。

三、人清:人之下部謂之「人」,男女情慾動,必洩其精血。夫妻以外謂之「邪淫」,邪淫則亂陰陽、乖人倫,精血為人種之根,妄洩妄施,濫交不節,顛倒錯亂,毀滅靈種,即如殺害生靈,精血混則河水混濁,好色邪淫者,有云:「只羨鴛鴦不羨仙。」正所以消道念、長淫慾,魂魄消沉,色魔高揚。人之淫根生於海底地下之道,為眾污穢匯集排洩之處,熱表衷此者,三寸氣絕,自墮大海之下的陰曹地府。

 

反之,清淨淫根,化為善根;貞潔苦海,化為道海,則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三寸氣絕,自然由人道接地道而歸天道。然世上之修士,每有修道之志,惜無遠色之心,陷其溝壑者不乏其人,故死後隨濁波亂流,沉溺愛河,或禁地獄,或生人道,輪迴不息。今值普度,眾生修道,如去色從清,則人身三部:「上中下」三清無礙,即是考驗通過三清河,可證無極妙果,歸三清聖境。否則功果雖多,死後亡靈必賴諸天仙佛靈光加被,再加磨煉,至心性純真,始可道步上昇,願天下眾生悟之。

楊生曰:感謝青雲道長開賜金言,句句如金玉之聲,動聽而實用。

濟佛曰:時刻不早,我將帶徒弟回堂,告辭二位上仙。

河上公曰:不必客氣,再見!

楊生曰:我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回堂吧!

濟佛曰:聖賢堂已到,楊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轉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