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2-7) 点击次数(1166
《道德經》卷十
 

三十三章「真正的永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者智。 能够洞察人的善惡賢愚,能够分別人的是非与作為這都是智的表現。

自知者明。能够反省自己的過錯,知道自己的對,這就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現。

勝人者有力。 能够戰勝別人,打敗別人,這是表示你有力量,有能力。可是你有力量,有能力去戰勝別人去打敗別人,並不表示你就是一位堅强的人,更非永恆之道,因為今天你有力量去戰勝別人,去打敗別人,待以時日,別人也一定千方百計想辦法來打敗你,所以,這就不是永恆之道了。

自勝者强。 所以說只有戰勝自己的人,克服自己的人,這種人才是最堅强的人,因為人的力量不過百斤,但是若能守住仁德之心,才能真正戰勝一切,達到永恆。

知足者富。所以能够知足的人,他的心里反而沒什么欠缺,沒有欠缺,就是不窮,不窮,就是富有的人了。

强行者有志。 假使勉強去做事的人,就須要靠志氣,因為有這個志氣,他就不會像一位半途而廢的失敗者。

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以說,一個人做事應該不要失去立身處世的原則,去處理事務,才是長久之道。就是肉體死了之後,他的精神還永留人間,他的靈性就上升天堂,像這种人,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長壽了。

三十四章「天地的胸襟」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而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

故能成其大。」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天与地之間的能源是非常充沛的,可以任其自然的要往左边就左边,要往右边就右边。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甚至於萬物依賴它生長,它都不推辭。而且它還在滋潤萬物与培養萬物之後,就是我功了,也不去爭功、争名、争利。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它甚至於以博愛的心去養育萬物‧就好像父母關懷子女一样的愛護著、可是它還是不以為自己是萬物的主人翁,像這等的胸襟是何等的偉大呀!
常無欲。可名於小。 它無所欲望,也不居功,就好像它很微小一样。

萬物歸之。而不為主。可名於大。物生化以後都歸向於它,它還不知來當主人翁。因為它能虛受一切,所以這種才是真正的大啊!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就好像聖人一样,他總不以為自己很大,這才是真正的偉大,更成就他的偉大。
太上道祖——降白話注解:聖天堂天筆蔡生、癸亥年十一月初二日。

三十五章「道的玄妙」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与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執大象。天下往。 大道之體是沒有形象的,就是因為沒有形象,所以天地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人的心如果能像大道之體一樣,無所不包的話,那么天下之人,沒有一個歸從他的。

往而不害。安平泰。如果天下的人,都歸從他,這是最好不過了,因為天下將要太平了。

樂与餌。過客止。 到了太平安樂之後,也不可一味貪求享受,因為享受就像作客一般的短暫,是不能長久的。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只有「道」的顯現,瀰漫在虛空之中,它是那么的淡薄,那么的毫無味道。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你想看它,看不到,你想聽它,又聽不到它,可是當你用它的時侯,却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呀!這不是「道」的玄妙嗎?

三十六章 「物極必反」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与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示人。」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天下之物,物極必必,陽極必陰,陰極必陽。譬如月缺之後必圓,圓了之後必缺,由此可見收斂隱藏之後,必定張明。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就好比秦始皇作長城,想鞏固自己霸業,但是這種作法違反了自然的天意,反而得不到民心的擁護。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因此凡事如果不循著自然的天意,而想以壓迫的手段去迫害,這是不可能的,例如有人要難毀中華文化,反卻使中華民化復興。所以是「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与之。 如果之以不法的手段去剝奪別人的生命,這也是不可能的。如猶太人奪了耶穌的生命,反而使耶酥揚名於後世,而且自古以來,忠臣孝子,英雄烈女,皆是奉獻犧牲自己,反而使他們的身名俱存,流傳千古。

是謂微明。 像這種道理有起來,好像很隱微,其實是很明顯的,只是你們沒有去注意到而已。

柔勝剛。弱勝強。 所以不能看小一些外表顯得柔弱的人,其實柔弱才能真正勝過剛強,如聖人處事,他常以卑下柔弱自處,反而成就他萬苦流芳。

魚不可脫於淵。 人一離開道就被氣數所困,反而失去了目標,就好像汽車脫離了軌道,必然發生車禍;船沒有指南針,必然失去方向;魚一旦離開水面,必然會死去。

國之利器不可示人。 所以說國家傷人的利器,不可隨便誇示於人,一旦誇示於人,就有可能危害自己,因為他國也一定要製更利害的武器東威脅你,如此戰事難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