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聖人之心」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美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德美矣。 所以聖人的心,是隨其百姓的心態習俗,隨宜制化的,衪不以一己之見教人,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那么看到善良的人,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聖人亦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看到不善的人,見到不善的事倩,聖人也一样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而聖人待人接物方面,皆以誠信待人,無論是守信的人,聖人他這样對他們,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他也是一样以誠信對待他們,使這些不誠信的人能受到聖人的德信感召,而歸於誠信,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
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 所以聖人生話於天下之間,每每為天下的百姓,因為不知泰然自處,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及感到恐懼不安,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祂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聖體。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因於聖人有這么大仍慈悲心,斫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時時仰望著他,想聽聽他的話,聽聽他的道理,想看看他看看聖的慈容,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他看到天下的百姓,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样,去教導,去感化他,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
太上道祖---- 降註解 聖天堂天筆蔡生、癸亥年十一月初八日
五十章之「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共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出生入死。 人与萬物一样,凡出生於世,就有死去的一天。
生之徒。十有三。 可是「人」生存在生与死之間,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小孩正在生長的年齡,這種比例在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死之徒。十有三。 第二種人,是老年將死的年齡,也是十個當中佔有三個。
人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 第三種人,是中年的時期就轉向死亡的
人,像這種人,也是十個人當中佔有三個。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為什么會這样呢?就是這種人嗜慾太深了,自奉太厚了,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因此很早就歸何死亡之路了。
蓋聞善攝生者。 但是聽說很命攝養生命的人,這種人大概十個人之中,還不到一個吧!這種人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所以他属於生也不属於死,他超越了生死的假相,所以他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就是死了也不感到悲哀,因為他領悟到真我的生命是不生也是不死的。
陸行不遇兕虎。 所以這種人在陸地走的時侯,好像不會遇到一些犀牛老虎之類的野獸,就是遇到這些野獸,也不會傷害他,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的園丁一样,他了解動物的心,動物也了解他的心,所以就不會被傷害了。
入軍不被甲兵。 而且這種人就是走入了戰場也是出入無妨的,因為一個有聖德的人,不但將軍敬畏祂,連兵卒都敬畏祂。
兕無所投共角。 因此以上所說的犀中雖然兇悍,却爽角去攻擊祂。
虎無所措其爪。 老虎雖然勇猛,可是看了這種人爪子也好像失去作用一般。
兵無所容其刃。 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了這種人,也都不知道攻擊了。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聖人早已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因此祂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所以也就沒有所謂仇視与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祂已把萬物看成一體了。
五十一章「道體的德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尊道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侍。長而宰。是謂玄德。 」
道生之。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
德畜之。 還要以「德」去滋潤它,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
物形之。 成長以後,才有這種種的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無形的「道」所生的,与無形天地之「德」培育而成的。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形道德的偉大。
勢成之。 但是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的寒暑更替,陰陽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物,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物,這就是四時的代謝。
是以萬物。莫尊道貴德。 所以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及貴重德的。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但是「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却不以偉大与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它這样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所以道生了萬物,德滋潤了萬物,讓它們長大,又給它們撫育,又讓宅們自立長成,又讓它們成熟,這些長養覆護的大恩。
生而不有。為而不侍。長而宰。 「道」還不以為自有,像這些大有作為的事,它還不恃仗自己的能力,雖然是萬物之主,但是它仍然不以主宰為自居。
是謂玄德。 所以「道」实在有極深極遠的至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