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2-7) 点击次数(1932
《道德經》卷二十
 

六十七章「慈祥的愛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天下人都說:「我把這個道講得很大,其实看不出道有什么能力,根本不像很大样子」。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 不錯!就因為道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來西,如果它像某一種東四的時侯。

久矣其細也夫。 豈不是很久以前就被人認為那是一件很細小的來西嗎?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我有三項要訣,只要你持有它,就是你的身中之「道」了。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那就是第一慈祥的愛心。第二節儉純樸。第三不敢自高、自傲、居於別人的先前。

夫慈故能勇。 因為慈愛才能產生勇氣,就好比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生活,就必須背負自己責任的勇氣,這就是慈愛所發輝的勇氣。

儉故能廣。 因為節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洩,所以才能精神飽滿,使先天之氣運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元神復位,然後天地任我遨遊,更能發輝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才能受人尊敬擁戴,像這種德性的發輝,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

今捨其慈且勇。 可是現在有人捨棄了慈祥的愛心,而好勇鬥狠,且好出風頭。

捨其儉且廣。 捨棄了節儉純撲,而荒淫無度,且浪費光陰。

捨其後且先。 捨棄了謙虛退讓,而好争好鬥。且瞧不起人。

死矣。 像這種人,就是自己想要快一點邁向死亡之路了。

夫慈。以戰則勝。所以說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氣,才是永恆的勇氣,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强邪惡之輩的擾亂,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而且以慈愛來防守,就能得到鞏固,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盡到天賦的本性,天下之人就會擁護愛戴,能夠得到擁護愛戴,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六十八章「最佳的勇士」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与。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善為士者不武。 最佳的勇士,絕不会誇張自己的武力,也不会逞强好鬥,更不會顯出凶狠的样子。

善戰者不怒。 最好的戰士,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以及養精畜銳絕,不輕易就暴躁發怒。

善勝敵者不与。 最會打勝仗的將帥,是最不想要宣佈和敵人交鋒打戰,如果宣佈与敵人交鋒打戰,也是為了早日和平着想。

善用人者為之下。 最會用人的長官,常常關懷部下,為部下著想,如此的信誠關照,才能讓部下信服擁戴。

是謂不争之德。 以上這些,都是不与人相争的美德。

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這就是配合天心之德,順其古道,所表現的極致啊!

六十九章「真正的勝利」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軍事家有一句箴言,「我不敢主動先向對方挑戰,只有在對方巳經開始攻擊的情况下,才起而應戰。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去争强争霸。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使戰争早日平靜」。

是謂行無行。 像這样的打仗,雖然國軍士氣高昂,可是却故有殺氣騰騰的凶惡。

攘無臂。 雖然高舉著臂膀,高呼著口號却沒有凶殘暴虐的模樣,雖然互相打仗,可是却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要懷恨在心,因此這聽人不是為了好殺好戰而打仗,只是為了正義、為了和平、而打仗,像這種慈愛光輝的打仗,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勝利的象徵。

執無兵。 所以說這種戰争雖手里拿著兵器,可是這正是正義之手,不是殺人的凶手。

禍莫大於輕敵。 災禍的發生,都是好戰好殺的人,所引起的。而這種也是過份輕敵的人,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因為最小的國家,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軍民同心,這種力量的韌力就遠勝凶殘恭虐的好戰之軍,為什么呢?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一個逆天行事,差別就在於此。

輕敵則幾喪吾寶。 因此輕敵的人,就会失去「六十七章」所講的,慈愛、節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項宝貝,失去這三項宝貝,以國家來說,等於失去國家的命脈。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所以說不以好殺好戰去打仗,而以順天行事,悲憫蒼生才出戰的國家,它到最後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