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25) 点击次数(52
《末法消災錄》卷二

《末法消災錄》卷二  南海古佛  觀世音  降筆

南海古佛  觀世音  降筆第廿四章【咒誓厄】2008年正月廿三日

眾生在紅塵俗世之間,有時會遭逢他人的詛咒,而詛咒之事,久唸成真。有時因緣深的一念,便成相應。

雖然世人非常不願意碰到不好的事情,無奈是業力使然。諸業力牽引眾生往不善的磁場前進,讓眾生失去自制能力。有人總是喜歡有事無事的起誓,並且常對天地神明立誓願,卻從不履行,或有半途毀誓之過失。雖然有時侯,眾生認為是戲言,說說無妨,怎知天地之間,神鬼為證,登錄備案。卻句句不是戲言。

一、              凡是世人未能堅持的事,切不可輕易的說出口。

二、凡並非真心之事,更忌說出口,每一句話都將逐一應驗

在二十年前,新竹地區,住著一位陳姓富商,有一日因緣聚會之下,碰到一位貧病之婦人。處境非常可憐,於是收留婦人,並妥為照料。-數年後,陳姓富商為了醫治婦人的病,已經將一生累積財產花去大半。後來更為了婦人四處禱神,延聘法師祈福。最後婦人的病亦逐漸痊癒,而陳姓富商卻從此流落街頭。亦將每日行乞的財物,供給婦人生活。

追溯陳姓富商在過去生中,乃是一名將軍,忠貞愛國,並且愛民如子。只因為某日巧遇一名賣唱不賣身之奇女子,從此心儀。而此奇女子亦在一次官匪爭戰中,捨身為將軍擋刀。而將軍當天立誓,生生世世必尋奇女子,並願世世結為連理。緣至如今,將軍轉世為陳富商,而奇女子則轉世為多病的婦人。二人相逢,卻讓陳姓富商心甘情願的為婦人醫病。甚而由富事貧,更乞食供給婦人。

另外,在二十年前,於花蓮地區,有高性人家,高家有三名子女,其二子与三女,從小便鬥到大。並且二人產生無名之咀咒念力。為人二哥的在心里有著非常強烈的念頭:「我要讓你無法見人!」做三妹的亦在心中有著強烈的念頭:「我要讓你的兒女受苦受難,並且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果然數年間,兄妹前後產下一子一女,並且高家三女,每日對這對子女打罵如仇人一般,而高家二子亦每日對三妹恥笑辱罵?

追溯過去生中,高家二子是農夫,而高家三女則是鄰居,只因為農作物生長過程及小鴨亂食稻穗的小事情,造成二人之紛爭。農夫後來起惡誓:「我生生世世遇到你,都將你姦辱。」鄰居亦不甘示弱起誓:「我生生世世都將對你的子女打罵,方能消我的恨。」

以上事例,奉勸眾生,「凡無禮之言,不可言之。」「凡不實際之言,切莫輕言。」「凡惡言毒語,更莫出口,起心動念,須存善念。」古來有云:「眾生常愛不該愛之人,常恨不該恨之人」,這些都是非常悲慘的。願眾生每說一句話,都必須是真心話,而說出的言語,都能負起責任。立誓當立能力範圍的誓,不可有絲毫戲言也。

南海古佛  第廿五章 【蟲蛇厄】  2008年二月廿日

《因果經》云:「虎咬蛇傷為何因?前世冤家對頭人。」世間人在日常生活之間,或多或少都難免會与一些虫類接觸。諸如:蟑螂,蒼蠅、蚊子等三大類。目前与眾生親近度最高,也最密切。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因為蚊子輕輕一叮,而導致腦炎……疾病,亦有可能導致眾生感染瘧疾;或是經過蟑螂的走動,到處傳播細菌。

有時走在路上,被小飛蛾觸及眼睛,由傷痛而致失明;乃至無故受到蛇類的親吻,而使身體飽受痛苦,乃至於死亡此皆為過去世種下不善惡因之緣故。欲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當疼惜動物与昆蟲,並且不与人結惡因。

在五年前,於屏東地區,有金某人,悠闒的開車遊玩,欣賞風景,一路上平安無事,車流亦少,非常快活。豈料在半路山區,卻為了閃避一隻小牛,而車子撞著山壁。使金某身體多處擦傷,而腳部因為緊張加上壓力与撞擊,導致後來行動不甚便利。

追溯金某過去生中,乃是粗魯莽撞之輩。因為看到牛,就辱罵牛的種種不是,並且曾經多次故意駕駛馬車撞人家的牛,導致許多牛走路一跛一跛的。成為鄰里的奇特景觀。因緣際會下,此世的金某,受到過去的牛靈的牽纏,引領過去曾被金某辱罵過而今是小牛,遠離牛群,衝到金某所駕駛的車前方。幸金某平時拜神甚虔,『太子元帥』觀金某有難,乃与牛拉扯,使金某往山壁撞去,而不是衝撞落入海中。

另外,在七年前,於苗栗山區,有蔡某人種植水果。有一次在果園里,突遭蛇的攻擊。平時蔡某見到蛇就像看到小蚯蚓一樣。是日突遭蛇的攻擊,卻打從心底一陣驚怕畏懼,當然遭到突擊,身體是被蛇咬了一口。正當毒蛇食隨知味,想再咬第二口時,適逢蔡某的朋友前來,恰巧是位研究蛇毒的學者,身邊帶有血清,適時讓蔡某解去蛇毒。

追溯過去生中,蔡某乃是商人,因為追求一名女子不成,便四處破坏女子姻缘;並且曾經企圖侵犯女子,以致女子懷恨在心頭。終其一生不釋懷。女子有一遠親,替蔡某的過去生做事,曾經有數次病在危急,皆由蔡某人延醫救治。而蔡某現世並無特別之宗教信仰,但奉『天上聖母』甚虔。因而『天上聖母』覺察蔡某有難,而施一法讓其研究蛇毒的朋友興起探望之念頭。一方面讓過去的善緣成為現世之貴人。

  另一方面使女子投生之毒蛇,不致被其他人遇著而導致殺生之禍。果真如此,則將怨上加怨,因果將永無了斷之期。

以上事例,奉勸眾生,平時不但要尊重(佛、法、僧),並且要敬愛眼前的每一個人,結善因緣,斷惡因種子,並且要愛護動物及其它昆虫。讓世界回覆以往祥和之生活,讓萬物再度共鳴,再度共創美好之社會也。

南海古佛  降  第廿六章 【虎狼厄】2008年二月廿七日

 

自古以來,虎与狼乃是最凶猛之動物,人類的居住環境,若是佈滿虎狼類之野獸,則身家安全便無保障,隨時都有遭受虎狼撲啃之危機。另外,有一種几近像虎狼一般殘暴的人,若是在我週遭出現,必定使使我人身飽受苦惱。

  有些人居住的環境中,經常遇到惡官之管轄,使地方上稅賦沈重,民不聊生。而有些人生活區域里,常會遭受到惡霸之欺凌。有些人在工作職場里,或遇到惡劣主管、幹部,或有少數惡劣事。

  有些人在家庭里,或有惡子、逆女,或有惡父、毒母,或有惡妻、惡夫,或有女子常遇劣友、惡父、劣兄,惡弟,時而粗活加身,動輒鞭打。

  更甚者敗亂倫常,為人父老敗坏親女貞節,或有為人兄弟強姦辱妹身體,或有青年毀人少女名譽。如此種種惡毒行為,乃不亞於虎狼之毒,令人「日不能安,夜不能寧」。身心飽受荼毒,惱怨痛苦,不堪忍受,怎不令人感傷悲慟?

 

在十五年前,於嘉南地區,有一位何氏少女,從小便受到鄰里同年紀的玩伴排擠,有時侯則讓何氏做些為眾人撿拾玩具的事情,何氏幼小只要能与眾人在一起玩耍,雖然無法參与眾人的活動,卻已經感到很滿足。只是有時侯撿拾的速度慢了些,便會遭受到同伴的一陣辱罵。 

隨著年紀逐漸長大,何氏於學校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也好像得不到主管的緣,每每藉故對何氏刁难、辱罵,並且曾經失手打過何氏,甚至於毛手毛腳,迫使何氏一連換了多處職場。卻都遭逢類似處境,令何氏身心非常的痛苦。但為能多少獲得一些收入,藉以改善家庭,也只能無奈的含著眼淚,在職場上忍痛工作。另外,嫁了丈夫,也經常受到丈夫的數落,並且只要丈夫喝了酒,便會對何氏辱打、惡罵。前後離昏二次,又嫁二次,都是一樣的結果。

追溯何女之前生,乃是一名師爺,愛慕縣太爺之妾已久,並且頻頻示意,同時亦垂涎小姐之姿容。因為仗侍縣太爺對其百依百順,乃更加大膽,原來縣太爺之夫人乃師爺從小便心儀之對象,後來被縣太爺娶走。但是夫人對師爺乃不甚喜悅,常要縣太爺解顧師爺,只因為人才尋之不易,而縣太爺遲遲未決定。

後來某個機緣里,師爺与二夫人利用縣太爺生重病,而在夫人所煮的藥里下毒,毒死縣太爺。師爺趁機侵犯了夫人及小姐,並使夫人無端蒙受毒殺親夫之罪而判處極刑。而二夫人最後也遭受到被拋棄的命運。

在因緣成熟中,相關人等及過去曾受到師爺之迫害者,乃紛紛出現在師爺轉世之何女身邊,以進行報復。

以上事例,奉勸世人,平時切勿心存惡毒,勤結善緣,時時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能永處在「聖君、賢主、良官、善友、慈父、慈母、手足賢善」之地也。

    

南海古佛  降第廿七章【喪門弔客關】2008年三月廿六日

自古以來,『喪門關』最令人頭痛,並且是非常棘手之一項煞關。若是未能對症化解,便有性命攸關之大事產生。

一旦衝犯喪煞,便會失魂落魄。有痛苦至死,有呆滯未久而死。只要能知悉所犯沖的確為喪煞,僅需持『化煞符』和『淨水』淨化手腳、毛髮,即可解除。有些屬於因果相纏而藉喪煞而來者,乃必須先排解此段因果,再加上「化煞符」之淨身,便可徹底解除喪煞。

另外有一種『弔客』,專門在人之身後呼喚該人名字,一旦該人有回應或轉身觀看,其魂立即被『弔客』勾走。有時是當場魂神盡失,有時是僅剩行尸走肉,但是以前者為最多。

為何眾生常有沖犯喪煞者?其人在過去生中,必定曾經造作過辱欺乃至毀損喪家之業愆,方才有沖犯喪煞之機緣也。而『弔客』僅是勾走眾生之魂神,使之喪失生命,並不對肉體造成痛苦。但在俗世之間,卻有比(魑魅魍魉)還令人可怕的惡人,常在眾生之身後緊抓,令眾生動彈不得。乃至連身體都有可能慘無完膚。

     這些人在過去世中,乃曾經犯造過類以罪行。而因緣成熟時,便要遭受到有形、無形之『弔客』的侵害。唯一能改的是誠求懺悔,並且積極行造諸善事,平日修養身心,立造德澤於地方。

    

在七十年前,於新竹地區,乃有柯某人,平時喜歡結交一些朋友。而柯某人對待朋友都很親切,並且有任何需要,只要柯某人有經濟能力,必定予以相助,因此結下許多善因緣。有一日,柯某人被一行人,不分青紅皂白的從後方抓了便急欲走人;此時,正好与朋友四處遊逛,忽見柯某人被一行從未見過面的人捉走,便大聲呼救。

並取下路旁的竹竿追打惡徒。加上柯某人平日對待街坊鄰居很熱心,很快的在大家的協助下,惡徒分別被打成重傷。並且打斷手腳才罷休。而這行人因為本身理虧,又是引起公憤,乃相攜爬走,最後死於悔恨當中。

在此奉勸世人,平時廣結善緣,對待鄰里多付出一份關懷与助力,因為任何人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什麼時侯會有需要他人相助的地方。此時不結善因緣,更待何時。眾生亦莫造作背後傷人之惡行,以利人生運程,並在生生世世當中,皆可保持平順也。

南海古佛  降第廿八章【喜煞厄】 2008年四月二日

自古以來,二姓聯姻乃是天下第一大喜事。但是有些人,卻在面臨如此天大喜事之時,成為本身的厄耗。就是遇到『喜煞厄』。

正當全家興高采烈地迎接一對新人的同時,為人公公的,卻無端的在這對新人正式結締後,突然身感不適,未多日即告不治。

或有為人婆婆的,正當高興的為媳婦準備新房,一切待媳婦正式入門,為人婆婆的卻從此身體衰弱,未久而離開人世。

甚至有為人丈夫的,正歡天喜地的迎接妻子入門,不料就在新婚之夜暴斃。有人非常欣喜的,參与手足乃至親人的婚禮,卻身體開始產生不適。此皆過去生中,曾經毀損他人喜事之緣故。如今遇喜事便常逢『喜煞厄』。

至於新人之間,或喪夫,或喪妻,此皆在過去生中,常犯剋孽夫或妻之業衍所致。形成現世以新時期而喪夫或喪妻;另有過去生中,曾於他人婚禮奪去新人性命。而形成現世新婚喪偶之業報。過去生中若是不滿他人子賢媳慧,而於他人納媳期間,對人辱罵、辱損,乃至致人於死。現世之中,則遇子女成婚之時,便無緣親眼得見,更有抱憾者。

在七十年前,於太平地區,便有林姓旺族。在某年月準備迎接台中的陳氏入門,而林姓的大兒子正迫不及待的想快速完成婚禮。怎知當夜洞房花燭,隔日竟告死亡。而林姓家族便將罪過,推給陳氏媳婦之「帶煞、掃帚星、黑寡婦」,任何想得到的辱毀之言,都拿出來用於陳氏身上。

而陳氏自從出嫁開始,直到与丈夫相處才不過一夜時間。以前從未相識,以後更無機緣熟識。剛入門就要做寡婦,心里已是悲慟,再加上婆家眾人的怪罪,使得陳氏真想離開人世去陪伴丈夫。

追溯林姓長子在過去生中,乃曾經為愛而鬧人婚禮,並奪人新郎倌之性命,造成一個有為的青年無端枉死。而陈氏乃當初被刺身亡新郎倌的鄰居。從幼時便深愛著新郎倌,但与新娘子是舊識,從知道二人即將成婚,便日夜詛咒新娘子無夫可嫁。

另外,陳氏有一世是富裕人家的千金,招夫入贅。卻從來未給予丈夫好臉色,並且只要丈夫与其他女性稍有聊述或面露笑容的交談時,動輒破口大罵,並杖打夫君。因此,現世報應在新婚喪偶。年紀輕輕就守寡。

是故,奉勸世人,平日多結善緣,感情絲毫不可勉强。愛一個人就得以其幸福為著想,成人之美,便是「真愛」的精神表現。夫妻乃千年修得。理當互相敬重、包容,方是真愛之表現也。而眾生若是在禮堂遭遇此種情事,當速造善、立願!排解冤家之索討,以除「喜煞」之厄也。

南海古佛  降  第廿九章 【空亡災】四月九日。

人生旅程當中,有時起、有時落。都是無法預料的事,故曰:「無常」。並且在計劃中的事,亦經常有無端遭逢變故,這就是「無常」。

在無常的紅塵俗世過當中,若是再遇『空亡』,則人生至此渺渺茫茫無所適從。此一『空亡』若是出現於事業,此時事業將演變產生種種困境。諸如:訂單急速減少,客戶流動率高,產品問題多,乃至訂單無預警突然取消,甚至於已出貨之產品而收不到貨款。

『空亡』若出現在學子之間,則該時期便學無所用,並且雖然非常勤奮讀書,卻記誦力特差,乃至努力大半天準備卻非考試之相關資料;与同學原本相處上很活潑,但『空亡』一到,反与同學常起意見分歧,乃至有些感覺到陌生之排斥。

『空亡』的出現在上班一族的身上,雖然工作穩定,但常遭主管顧忌与責難。有時人際關係很好,但常起事故而破財,或不慎擦撞它車而破財,有時走在路上而遺失錢財,有時被捲款而逃,參加什麼,就損失什麼。

修道中人也有『空亡』運。『空亡』一出現,根本不知道自己修些什麼?怨天尤人之心起,原本求什麼都能滿願,但『空亡』現前,求什麼,苦求都不見其反應,甚至愈求愈壞。此一『空亡』運,就是人生運程中的凹洞,也是因果債之一種,亦即幽冥業因成熟而結成的果報。

在十七年前,新竹乃有林姓青年。本在科技公司上班,高薪收入,年少知道投資理財,無論是股票、債券、等投資。都獲利非常高,而且穩定。人際關係也非常良好,很受主管讚賞与照顧。某日,『空亡』現前,令林某心煩氣燥,又無哩頭的隨便看了一些投資資料,便大力投注,怎知才剛投下的標的,股價卻一直下跌。

另外想說乾脆投資生意,結果和友人合夥開設咖啡館,又遭遇到路段差、人流少的不利店面。使過去所積存的存款一直減少,到最後仍是什麼都空。

追溯林某在過去生中,乃是一位大地主。且旗下有各種高利潤產業在經營,但是為富不仁,凡是有人做生意的地段。諸如:人潮多、獲利佳的,都將以各種手段,迫使他人、客源、損失利潤及本金。然後奪取該土地以經營事業等。這就因為居心不良而積來現世的『空亡』及障礙。

     是故,凡人生運逢『空亡』,宜積極修造諸福德,以利弭平『空亡』之災厄。若是在平時能累積修行、立德造善之舉,則『空亡』雖現,亦能弭平。而使人生運程平穩也。

南海古佛  第三十章【惡妻逆子災】2008年四月十六日

惡妻与逆子,想避不能,想不認也不得。實在是一件非常痛苦又無奈的事。眾生在過去生中,結造不善因緣,而今成為一家人,如何擺脫糾纏?

過去生中,貪圖他人女子的美色,以強迫威脅美麗女子必須納進門庭。或有女人,生在富裕家庭。乃至權貴之女,貪圖男子俊俏而強迫成婚。如此因緣,必獲惡妻或惡夫之果報。有人專結惡緣,欺人大小,並且有圖謀他人家業。乃至曾有忤逆爹娘、不敬尊親之人。必有逆子孽女前來索報!讓世人盡看躲避無門,受盡百般牽制与束縛。

有人年紀已高,本該是安享天年之時,不料家有逆子孽女,不事生產,生活處處還得老人家親自奔波,獲取微薄錢財,以提供逆子揮霍;稍有提供費用不足及稍有不如意之時,則遭來忤逆子女的拳打腳踢。

家逢惡妻,日夜不得安寧。在外越軌,反而有理,索夫之財而供其他男子使用乃至不盡婦德,紛爭不休。或有人夫毆妻如犬,乃至推入火坑賺取錢財,以供揮霍。如此惡孽因果,糾纏不清。

在十八年前,於彰化地區,有鍾某人,透過朋友介紹与妻子相識,婚後本尚和諧,只為一場演唱會而開始夫妻的紛爭。為人妻本應順從丈夫意见,因其丈夫事業忙,有客戶需要接洽,而未能同赴演唱會;在其妻心理則認為沒陪伴我就是錯,從此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並且說是鍾某沒情調,不知陪伴妻子等言語。數落著鍾某,使鍾某又氣又恨、又捨不得離去。

追溯鍾某在多生以前,乃是王孫公子,只因為心儀農家少女,但此少女卻已經有一名訂了婚的未婚夫,二人又是青梅竹馬。然而因為王孫公子的心儀,必須拆散有情人。因緣際會,現在的鍾某亦与那農家少女成了夫妻。但當時的未婚夫,亦出現在二人之間,成為鍾妻的越軌對象,看在鍾某眼里,卻只能默默接受,絲毫抗拒不得。

在十年前,於中和地區,乃有胡氏婦人,年方五十,有子二名,長子性懦弱,次子卻兇殘。並且無所事事。家中經濟端賴婦人打點,所有積蓄全讓次子給花盡。並且經常向胡氏索財,凡有遲給或提供金箋不足使用,便要換來一陣怒罵,甚至鞭打。胡氏生活如此困頓,又遇忤逆惡子,本想尋短,卻又不捨長子憨厚之獨自生活,因此曾經多次搬遷。不久又被其次子找到而需索無度。

追溯胡氏於過去生中,乃是一名聰穎与頗主見的姑娘。當踏進夫家開始,便盤算著如何謀奪夫家財產。先是打好与夫家大小的人際關係,再逐漸呈現出自己才能之所在。令翁尊器重,逐漸的將重要產權移交給她管理。到後來的歸於她的名下,至此家產全在她的手掌心;夫家大小的經濟出入,原本財務甚為自由,最後卻得看媳婦臉色。尤其翁尊埋怨在心里,婆婆亦只能抱怨。

如今婆婆投生為其次子,長子則是其夫轉世,而翁尊轉世後,目前尚在冥府。因緣際會,糾纏不清,致使其次子不斷的對胡氏需索無度,乃至傷害其身。

以上事例,奉勸世人,平時善結良緣,莫造不善,世間一切皆為虛無,並且無常,唯有「勤奮自強,克儉養廉,克難養德,克勤培仁」。方才是人生應有之精神与行為也。

南海古佛  第卅一章【天羅地惘】四月廿三日

『天羅』、『地網』乃出自道家一種捕妖的術法。就像放網、收網,將妖孽緊緊網住而予以制伏。

人生的命運,有時就如同羅網密佈一般。絲毫得不到一點點一絲絲自由的時間及空間。人的命盤亦有『天羅地網』。此『天羅地網』之出現,令世間人命運多乖舛。怀才不遇,甚至勞心勞力,獲不到上級的肯定。但功勳卻又讓上級領了去,實在情何以堪!

命中有『天羅地網』,使世間人勞碌一生,卻又找不著有什麼利益存在;有人積極營造生意,商機卻往往被他人捷足先登。導致功虧一簣;有人依上司交待的命令行事,「卻有功無賞、有過需賠」,但此種過失,全是因為上司本身政策錯誤的關係所導致;亦有人積極思想尋找一條心中理想的道路出來。卻又因種種的緣故,便理想破滅,終其一生,盡受束縛。

在三十年前,於嘉義地區,乃有陳某,擁有高等學歷,並且其人服務社會多年,卻一直工作無法平順。先是從事業務工作,每每与客戶已達成簽約程度,便被主管喚去接待其它客戶,而欲簽約的客戶,反而讓不曾接待的同事佔去便宜。經常如此,使陳某感嘆而辭去業務工作。幾經考慮,決定朝八晚五做上班一族,雖然較累些,但工作比較穩定。果然是穩定的工作,但足足不到幾個月時間,公司來了新課長,從此改變陳某的命運。

課長知道陳某尚未成家,乃經常邀約陳某夜里上夜總會及酒家。陳某原本不喜歡飲酒,因為課長的關係,使陳某養成飲酒習慣,並且被課長設計仙人跳。從此必須為課長賣命以走私一切物品。幸而陈某因為一次水難,且大難不死。於是趁此機會,擺脫課長的掌控。

於是改往他地經商。卻又每逢一段時間就遭小偷光顧。後來乾脆每日三點前將大額鈔票往銀行存,豈料又無端被詐騙集團轉走存款。並且曾遇有假車禍不斷產生,遭人勒索。陳某付出一生辛苦的積蓄,以致一貧如洗。

曾有想反擊,卻被更多粗暴之人威脅。想要報警,卻看到匪類与警官人員共飲談笑,使得陳某認為警匪一家,只能知難而退。

追溯陳某在多生以前,本是一方太守,官高權重,每每欺壓商人,對於農民更是予取予求,對官員則秉以官威。收取禮數,並且不得少於自定的基本數,於是使各方積怨。眾人又因官小,民眾是民,更難与官爭。因而,民怨積留於生生世世中;於現時得遇緣熟,而前後使陳某一生勞碌而無所得。不但敗坏身體,並且心靈也陷入苦惱痛苦之中。

以上事例,奉勸眾生,身在公門好修行。為官本該服務人民、愛民如子,才能積福累德;為商者,南北貨品通暢,本當獲取一定報酬率。但應以普遍民生做考量,不該哄抬物價,以損福缺德也。是故,為人理當務實為本,絕不欺詐誘騙而損人害人也。

南海古佛  第卅二章【修行障礙之法障】四月三十日

修行中人,最怕遇到障礙修行的難關,而修行者總是將自我之心田,讓有限及狹隘的知識所蔽障。讓知識無法向上提昇,其中最常見的乃是「所知障」。

修行者對於修行諸法要,經常是自我預設目標,並且預設理想。若是聽聞之法理義趣,符合於本身所認定之解釋,不論是否有偏頗,皆將之認定為自己的冀知識,而加以接受与弘揚;一旦有人提出有別於自己所認定之法理,縱使這才是正法理諦,亦將會給予排擠。並且勸他人切勿聽從,實在非常可惜。

有些修行者,本身對於正法理諦非常響往,並且也認真的在學習「正法眼藏」,但無論如何用功,無論師父講的再如何簡單与生活化,卻一直無法去體會、無法去理解。尤其是無法融會貫通,實在也很無奈又無助。雖然很有心,卻是障礙重重。

凡此種種,乃為過去生中,曾犯有「聞法不專」,講師或法師在上頭講解的非常辛苦,自己卻因為一面聽一面還要想著其它的事晴,一面尚且還要觀看外頭之景色或一方面与人聊天。如此聞法而不專心,隨著輪迴轉世,雖然有朝一日想要真心修學正法,卻已在冥冥中被奪去對於法義的理解力。

又有現時「所知障」深的行者,在過去生中,乃曾犯「善於巧辯」,對於諸法義看似有透徹認知,但綑聽之下,全為偏頗之道理,強詞奪理。現時若犯「所知障」,將使修行境界不能提昇,甚而無法超脫六道輪迴。

在二十年前,於台南地區,乃有陳某,並未信奉任何宗教,但是對於各宗教之書典或多或少皆有在涉臘。不但原文經書有研讀,一些大德所著作之淺譯也有研究,但卻逐漸產生自我意識强過於大德者的見解。致使每每在外面有所聽聞一些講師之說法,皆認為不如自己之理解,就連高僧們的講法都覺得略遜於自己。

追溯陳某於多生以前,曾經是出家僧,每每住持為常住們說法時,此僧便常以自己世俗的見解,來与住持巧辯佛法;就連住持讚賞在家居士對於佛法的體會、領悟,但在自己眼中卻認定此位在家居士,遠遠不如自己有出家學道的見解比較透澈。因此,貢高我慢之心日漸深重。

又在三十年前,於苗栗地區,有位金氏,年紀雖輕,但對三教正法非常熱衷。並且時常利用机會研經聞法;只是經過十數年甚長的時間,對於三教正法都是聞前忘後,知後忘前。並且對於經書上的含意,絲豪不能明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能夠知道念佛的重要。

追溯金氏於多生以前,乃是一名道士,中年修道,由於俗心尚重。往往道長講解諸經時,皆不肯專心去聽,一遇到講課時間,「心」就像自由飛翔一般,翻山越嶺,無所不往;待道長下課之際,自己的心,卻又像回神一般,跟著眾人下課;直到現世,反而落得有心求法,卻不能理解要領,實在無可奈何。

既然每一因緣皆有其果報,自然就有其解決之方法。只要下定決心,精勤亦能補拙。再者,對於正法理諦,當予以弘揚;本身弘法無力,則應助印正法書籍,使之廣為流傳,遍佈世間,以挽轉迷民向覺也。

南海古佛  第卅三章 【修行障礙之家庭障】2008年五月初七日

眾生從迷茫無知當中,經過某些因緣之加持洗禮下,便能開始萌芽善知識的種子。也開始有了想要追求修行(人生真實理諦)的思惟;於是經常必須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共同聚集在某些道場里,聽經聞法,研究佛道法理。但偏偏正當有心學道的修行者,欲求無上真理的同時,阻礙的力道也同時在增長。

父母,通常是眾生最大的障道因素,但不能說惡意阻礙。僅能說是做父母的關心過度。因為惟恐子女在外頭受到不肖道場的欺騙、詐財、控制行動等;由於父母未曾与修行者參与道場諸項活動,從中觀察道場的一切是否值得兒女的親近學習。身為父母的,全只是憑藉自己錯誤之觀念,以及誤以為修行的道場之所有人員,都是無所事事的。更錯誤認為每一個道場都像出家人一樣必須要拋家捨業。

因此反對之心非常强烈,尤其是時下不肖修子詐財騙色者,時有所聞。更造成為人父毋的對於道場的誤解日深。只要子女提到修行或知道子女素食不食肉,甚至子女前往道場想修學道理,便開始對修行產生種種批評及辱罵。

讓正想要修行的新人進退兩難,欲進一步修行,則來自父母的不諒解、不認可。欲暫時退開,則此時已對因果或道裡有初步明白,形成「進也為難,退也為難」之無奈心情。

有些眾生早年未曾聞道,一旦機緣成熟,將透過某些媒介接觸正法,從此發心想修持正法理諦,乃至「讀經,行善、積福」。無奈是偏偏有些子女的,對於父母想要修行這件事,抱持反對態度;較有孝心的子女,一來是因為怕父母在道場修行辛苦;二來是怕被人指為不孝父母所致。然而不具孝心的子女,皆抱持同一心念;「你是我的父母,我以後的生活還得靠你供給,你這就給我修行去了,你行善造福,我的生活豈不失了著落?一樣是佈施,就佈施給我吧!如要讀經,既有這個時間,就好好去工作,賺些錢回來,我正缺著呢!」以上所述,皆是『家庭障』。

在十年前,於新加坡,有位丁某人,年方十六,萌起善慧,聞人說經,當下心有所悟,便立志從道修行。但其父母聞子想學道,未經思索便極力反對,並且要丁某別做白日夢。同時立即將丁某帶回來的佛卡撕毀,不許丁某接近任何道場。

幸好丁某在聞法中,記得一句佛名號:『阿彌陀佛』,心想既照父母親不許我親近道場,又不讓我讀經,我唸佛號,總不能限制到我的。由於丁某真誠唸佛,後來也感召而獲得某些預知能力。

追溯丁某在多生以前,曾經是其父母的嬸嬸,因為姪兒女早年喪失父母親。幼小軟弱且無能力獨立生活,得靠伯叔們接濟。生為嬸嬸的卻對於姪兒女求知識有許多意見,雖然同在學堂里讀書識字,卻僅是溺愛自己的兒子,對於姪兒女的聰穎,認為是教師偏心的關係。而經常警告教師不得對姪完女特別指導,後來更命姪兒女不得進學堂。

以此因緣,現時丁某身為人子,一心想學道修行,卻因為過去生中曾經障礙姪兒女求知的緣故,現時亦受到來自於父母的限制。

奉勸眾生,為人父母的,當兒女有心求知,有心向學之時,宜適時給予鼓勵。並且親自帶動,從中瞭解其學習型態。而為子女的,逢父母有意往上求知學習,總該積極鼓勵,並隨身傚法。如此彼此成全,將來遇到自己有學習問題時,才有助力而無阻障也。

南海古佛  第卅四章【修行障礙之病考】2008年五月十四日

當迷途眾生由無知無明開始,要進入明白瞭解人生理諦之際,正欲發心精進修行諸功德之時,卻面臨生病的考驗此為『病考』。

對世間人而言,生病乃是時有所聞,並且平常無奇。假若接二連三的產生,尤其是本身及配偶与父母相繼不斷的產生病厄,或大病,或小病,此病未癒,新病又起。或者兒子剛才病癒,女兒接著生病。甚至正當我人想要精進的修行時,卻突逢厄耗,兒女意外身故、病故或有孫子,孫女意外身故、病故。如此怪異現象,不由得讓人心生怀疑,究竟是修行之後的現象,或是純屬自然巧合呢?

當知世人的一切病,皆由於心不清淨,並且過去生中廣造『殺業』所致;平時總是認為我有皈依了,眾神与諸佛菩薩皆會庇佑我,卻遲遲不見造功德用來排解業債。只是一直在累積本身的善功五福德,對於迴向排解冤業,總是不知不覺,修行者亦是如是。

當進入修行狀態時,病業逐一顯然,此時正是讓修行者有一個造善立德以解業愆的良機。雖然比一般眾生來的密集,但解業之後,相對的是福臻功深。佛云:『歡喜受,甘願還』。修行者面對病業魔考時,必須要心甘情願的接受,因為心有不甘,病業之磨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不見;仿以甘願的接受諸般病考,心中平靜而無怨尤。

若是遇到病考,而心有不平,則將怨天尤人,甚至對於修行有伒退墮。但諸病業仍不會因此而憑空消失,反而徒增怨天尤人的不善惡業。

南海古佛  降第卅五章 【神人橋樑乩身之困】2008年五月廿一日

俗世之間,乃有經過特殊訓練而介於神人溝通之橋樑者。在許多宮堂、道場皆有之,一般稱為「乩生」。一貫道之借竅,稱為三才之『天才』鸞門乃以扶鸞闡教、濟世救苦,則稱為『正鸞』。

以文風鼎盛之鸞堂而言,如欲煆煉『正鸞』,除了先天之因緣外,更需要本身有強烈欲為上天做使者之意願。在鸞門乃是藉沙盤以扶鸞傳真。將諸天聖神仙佛之心聲作傳達,讓世人知悉。藉以弘法利生,導迷入覺、去惡歸善。使眾生得以聞法修身,去除『三毒』--貪、嗔、痴,掃空『五蘊』--色、受、想、行、識,再進一步掃清『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揮除『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使之萌生正知、正見,展現正定、正慧,以超凡入聖。

然而鸞門欲傳達聖真旨意時,有時會受到自於上天的孝道,考道部門即是家喻戶曉的『三天主考院』。在俗世有小人之考道,在天道亦有三天主考之考道,無考不成道。考什麼?就是考驗一個正鸞在扶鸞傳真時,突然腦筋一片空白,該怎麼辦?尤其煆煉四十九日之期間,這樣的狀況,更是層出不窮。

有時是靈訊斷斷續續,前後無法相容。這便是『三天主考仙官』出現在身旁,就算這些仙官非常安靜的站著不動,正鸞就是無法傳真任何仙佛的訊息,因為神識已彼考道仙官的念波所阻隔,成為一部當机的電腦,此為非常無奈的事!

為何在辦理聖事時,仍會受到阻擾呢?因為這些三天主考院的仙官与該正鸞於過去世中,曾經有過恩怨或糾葛不清的因素。何以身為『三天主考仙官』會前來阻礙聖事,因為這些偏制在三天主考院的仙宮,並非正職的神仙。亦是各天各洞府各淨土的仙官或仙吏,而是純屬含帶怨戾的超然怨靈。

何謂:「超然」?凡是曾經在世間是忠臣烈士或是戰士盡忠、盡義,但因受戰略失策而導致其喪失生命者;或兩軍交戰,卻以不當手段迫害敵軍、或本國將領求援,不但不予支援,反而殘殺來將,導致本國將領、軍士……等之死於非命者。

或有過去生中,無端的挑起兩國爭端,以致雙方將士死傷者。這些死亡之將士,皆為忠國志士。乃得以升天為神;但因這些將士含帶甚深怨恨,不能收編入正式天兵天將。是故,乃偏入『三天主考院』,等待良機一到,可以對當初加害者進行考道。此考道仙官出現,修行者若是不知儘快造立善功德,叩求「拔度解冤」,以潛修佛道功果,則將令此位正鸞不得安寧。

末法時期,以「業」代「考」,「業」從何來?第一、與考道仙官的夙業。第二、此考道仙官當時若有遺眷未能羨盡照料,而當時已死於非命,乃因這些遺眷,考道仙官便有權責引動,來讓正鸞感受到各種不順遂。諸如:工作不順遂、人際關係常起波折、家庭常不能和睦,兄弟姐妹因細微小事起爭端,夫妻反目,子女有叛逆現象等。皆是考道仙官引動其當畤遺眷前來影響這個正鸞,亦在使正鸞能明白與「三天主考仙官」有深業存在,並洞察出有「三天主考仙官」的出現。

一般而言,若是能從現象初開始,便拔度這引動業力的源頭,後續對正鸞有考道現象。連精進修行的修道子,亦多少有考道仙官的考道問題存在,若是不予積極行善功拔度考仙官,則或許逆來順受的精神,可以令一位修行者獲得無量法慧,乃至福德無邊。但其深重之業仍將跟隨到生生世世,致使此修道子偏偏不彰顯福報。雖然擁有高深智慧,卻苦修於生生世世。雖有人會敬仰,但因苦而不敢跟隨修行。因此,凡已知有業顯,當立即造功拔除業力,使修行障礙日漸減少,方是末法修行的一大課題也。

另外,眾生開始進入一貫道佛堂求道,便已經將靈竅開啟,若是無重視這個問題,將會產生有一些道親之本身靈竅啟開,而受到來自靈界的影響。如能積極修行,培養本身的防護力,此為較佳者。但一般人並不讀經,而且護持佛堂從來不知道「迴向」以消冤解業。祖先方面,也很少造功德迴向或拔度出苦,形成冤也干擾,祖先也干擾的現象。家庭常不和,就是因為有這些因素。

這些不和睦的干擾,若是不間斷的出現,便要注意到有可能是「三天主考仙官」從中召引而來的影響也。

南海古佛  降第卅六章【靈乩體的苦及利弊】五月廿八日

末法時期,有許多在眾生皆具有通靈的體質,為何有「通靈的體質」?因為本身靈竅受到外力之開啟,形成「門戶無守(鎖)」,任何陰質之靈,皆可以直接進出,因而形成干擾;並且任何陽質的靈,亦可以不斷接近,亦是會造成影響。雖然是具備神格的靈前來招呼,但因為通靈體質的凡體於夜間亦必須睡眠,卻受到神靈的呼喚,導致這位靈質身體於隔日疲累不堪。久之形成精神耗弱;何況大部分時間是遭受陰質靈的糾纏,逐漸形成身體虛弱,這是尚未獲得靈乩訓練者的苦惱。

當擁有一位「靈乩體質」的人,開始進入煆乩之期,初時有些靈乩會先受到宿世以及現世「嬰靈或倒房祖靈」的依附,使占靈乩全身無力。僅能倒在地上而四肢不斷掙扎;等待「嬰靈或倒房祖靈」退下之後,便開始有一連串之「動物靈」,稱為「靈障」或「護法」,乃持有仙神核准之「沖竅令」來依附此一靈乩。

並且自稱為「大佛、大菩薩或大神等」之降臨依附,此時之靈乩,因為受到先前在心中羨慕他人可以通靈的心態作祟,如今自己亦已能接受來自於靈界的訊息,自然非常自豪。卻不能仔細探究依附靈的身份,以致造成凡是動物靈所交待的一切事物,再加上本身的意識膨漲。使靈訊產生擴大作用,造成真神的訊息遲遲無法正確接收到。使靈乩的煆練時期成為考驗智慧的黃金時期。

若是此一靈乩本身有正知、正見,雖然在煆練期間,有得到許多靈界的訊息,但都因正知、正見的緣故能逐一破解業障的錯誤訊息。待煆練期間一過,便通過考驗而獲得正式靈乩身份及地位。但此時尚不能使之單獨為大眾開辦任何請示,必須有資深的老師在旁觀察,若是新成的靈乩受到外靈的干擾依附時,老師必須以最快的時間,為此靈乩排退依附靈,靈乩方能再繼瀆讓仙佛借竅濟世。

這位有德的「人師」必須不斷的觀察新乩,直到此新乩能夠分辨真偽及洞徹前來依附的是「正神」或是自己的「護法」或請示的「業障」。而真正由老師引導傳承的新靈乩,在過場的觀察期為三年六個月,並且是要少言語,每語必針對請示者的問題,提出深奧連設性的回應。

有些人進出宮、堂,卻被某些宮堂的靈乩,指明要開堂、立宮的宣令,這些被靈乩指明要開堂宮的人,有一部分乃完全沒有任何靈乩的基礎,有些則算是小有感應性質而已。卻要面臨開堂建宮的重大使命,其實,不是要眾生開堂建宮,而是要此人好好依從「正法、修身、行重、佈德」。以期協助正道弘揚,使道德再見於天下。而往往靈乩皆會將神靈的指示,有所誤解,卻要來者開堂、建宮,使社會產生許多亂象。

目前,有許多眾生面臨一項重大問題,使是經常有一些通靈的朋友或前輩指示家中必須安奉「五府千歲」,有些則指示必須安奉「某聖毋!某神祇!」每位通靈者,皆有其不同之指示。像這樣的現象,純屬通靈者的使命,正在弘揚其主神的法脈,其實与當事的神緣毫無相干。有些靈乩則會對眾生所安奉的神像及祖先,不但說是未開光好及祖靈未在位,而且有邪靈或外靈依附等。

凡有這種情形,便是未能正確觀察出----當家之人有「倒旁祖靈」受苦求救,以及家中成員有顯業之存在。反而將冤親債主歸類,為神像未開光好且有邪靈入侵。那麼在過去的時間里,所得的平順,不就是此邪靈所給予的嗎?既然如此,又豈忍心將之退去而更換其他的神像乎?

總之,帶有「通靈體質」者,自身要有正確的認知,除了加強唸佛、持咒、誦經之外,亦必須倣止道場,勤修勤湅,始能避免受到無謂的干擾。

【玄奘大師 降】

     詩曰: 末期學道修身善  法益傳承世道香  消劫唯心融德在  災消福厚慰仙娘

【跋】

末法時期,五教鼎盛,萬法齊發,尤其是新興宗脈不斷產生,眾生修行聞法方便。卻是多有「入寶山而空手回」之憾。

同時,道劫併降,亦是世間災劫不斷与日俱增之時期,使得「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寫照。不斷在世間人眼前呈現,諸如:緬甸風災、四川大地震等,皆為告誡世人「修行要趁早,行善要及時、和合趁當下」。但是眾生愚昧,平時不懂得珍惜,非得等待身邊的親人已經無法再相見了,才要呼喚出對他的在乎,但又有何益?

修子聞法知修---修身,立德、行道,當下把握時間。親人的和諧,則從當下開始。是以故,修行者,在末法時期,以身作則,並應帶領眾生修身立德,使末法祥和再現,令末法災劫消滅,則行道有益利也。

玄奘大師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戊子年(2008)五月初一日

濟公活佛 

詩曰:末劫天年多禍厄  法垂俗世佈鸞音  消災延壽珍人道  業赦端憑福德深

【跋

哈!哈!老衲再度降臨貴道院,特為《末法消災錄》做跋文,一則提要,二則最後總結。末法時期,災難頻仍,可以說是世界性災劫不斷產生,許多地區原本從未有過的厄耗,卻在一夕間,成為眾生無法抹滅的傷口;面臨天災的到來,多麼令人無奈!!雖然心中有許多的不願意,但並非自己所能作主。

然而天災之形成,不外乎,世人平時所積之業愆,或有奸巧、或有謀奪、或有欺凌、或有壓搾……等等,乃至種種剝削。其中最多的是殺害他人性命,乃至屠殺生靈之罪愆。在怨戾久積不釋之下,便要形成「天災、人禍」,籍以沖銷抑制不了的殺業怨戾,使世人因天災而失去生命。有者則因天災而重新清算福報。

雖然有些並非現世之過失,但「業、福」是二種不同的事件,福德淺薄者,又未能積極造福行善,則必定一次天災的到來,從此与世永隔;而福德較厚者,雖遇天災,卻能有驚無險,使其破財了災;至於不曾遭逢災厄之人,理當慶幸上蒼給予能修身養德之机會。應善加把握,勤修身、勤修福、勤造善,以立德也。

   濟公活佛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戊子年(2008) 五月初一日

===《末法消災錄》 完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廿五日

聖示:今夜恭接【完書玉旨】,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侯駕。可。吾退!

欽差太上老君  降

詩曰:末期聖理迷頑化  法鼓傳承寶德揚  消劫圓心行正道  災弭四海賴鸞堂

聖示:今夜,吾乃奉玉詔,特為貴道院著完書玉旨而來,勉貴道院神人秉持初發心,持之以恒也。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統御萬靈,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懿敕寶德大道院】,奉旨著造之《末劫消災錄》,歷經一載期間,神人辛勤備至,終於告竣。此後將做為末法時期修身立德之瑰寶。寡人觀之,龍心大悅,乃敕旨一道,頒賜賞例如下:

一。凡助印本書達三千本者,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特赦減顯像病業一宗。

二、凡助印本書達五千本者,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特赦減顯像重大車關一件。

三、凡助印本書達一萬本者,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特赦減功名阻障、福德二級。

四、凡助印本書達二萬本者,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特赦減障道重業一宗、福添四級。

五、凡隨緣助印本書者,准予憑所造實質功德而消業、植福、除障、開慧,以慰護法之誠也。

六、凡效鸞護持本書全勤者,准予各賜記一道功,增添一級福祿壽三載;另外,各添三果,天爵各晉二品四級。

七、凡護持本書達半勤者,功德減半賜記之。

八、凡護持本書幾近達全勤者,每缺席一期減二十功為計,以為慰勉。

九、凡輸誠發心助印本書者,每本功德賜記二功;無為之助印者,每本功德賜記五功。願有道之士,能珍惜把握此一難得之機緣,鼎力助印本書。

十、凡著書期間,神祇盡心盡力,乃准予各晉五品六級,各晉四果,以資慰勉。

十一、凡著書期間,靈修士認真參与,准予各縮減修限六個月為勉,願爾後神人再接再厲也。

願蒼生有志,理當使消災減劫之寶書大為流傳天下,使各角落的人們,皆能得人手一冊,日日閱讀,使人生理諦從心中燃燒,使濁垢由心中滅除;果然如此,天下人人智慧則光明,天災、人禍便逐日減少。勉諸世人當研而實行之也。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戊子年五月二十二日

                   

(完結篇)